小学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第三课时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0.28 KB
- 文档页数:10
4地球–我们的家园(第3课时) 教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学习地球的基本知识;2.理解人们的生活与地球之间的关系,建立环保意识;3.学会珍爱地球,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教学重点1.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2.建立环保意识;3.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珍爱地球、积极参与环保行动;2.如何巧妙地教授地球的基本知识。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上课前老师在黑板上或课件上写出一行字:“地球——我们的家园”。
让学生以“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为话题进行联想,让学生谈一谈他们自己对这个话题的理解以及他们喜欢地球的哪些事物。
学习(20分钟)1. 地球是什么?通过展示地球在太空中的图片,让学生猜测这个蓝色的星球是什么。
随后,老师向学生介绍地球是一个生机勃勃的蓝色星球,我们人类所居住的地方。
2. 地球的基本性质•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
•地球围绕着太阳运动,每年公转一周,这一年就被称为一个“回归年“。
•地球的自转带动着大气、水、陆地等物质运动,形成了天气、气候等自然现象。
3. 地球的表层结构•地球的地壳实际上就是我们所站的这一层,它是一种比较薄的岩石皮层。
•地壳下面是地幔,它是由可塑性流体熔岩和固体岩石构成的层。
•地核是由非常热的熔融金属构成,地球的磁场就是产生于这一层。
4. 人类和地球的关系通过调查的方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分析现代人类对地球造成的影响,例如全球气候变化、能源消耗、自然环境破坏等。
并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居住的地球是需要被保护和爱护的。
5. 生态系统让学生了解到地球不仅是我们的家园,它也是庞大的生态系统,万物之间相互依存,没有任何一个物种能够独立于其他物种,生存和繁衍。
让学生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并举例子说明生态平衡打破后的影响。
练习(15分钟)老师给出课堂练习题目,让学生重新阅读课本并做题。
题目包括以下内容:1.地球是一个什么样的星球?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什么不同?3.地球的地壳是什么?4.现代人类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哪些?5.什么是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打破后会有什么后果?示范(10分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地球不仅是我们的家园,也是一个大生态系统。
4地球--我们的家园(第3课时) 教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 知道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应当珍惜它。
2. 能够列举一些保护地球的好方法。
3.能够体验和感受保护环境和地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理解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应当珍惜它。
2.能够列举一些保护地球的好方法。
【教学难点】1.体验和感受保护环境和地球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保护地球的方法。
【教学方法】1.讨论法2.情景教学法3.团体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翻阅PPT图片,引出第三课时的主题:“地球——我们的家园”,让学生感受到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要保存好它,使它美丽、清新、舒适,不污染,不破坏。
2. 讨论(10 分钟)教师可以以问题形式引导学生讨论地球对人类来说的重要性和TMD问题:1)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2)TMD问题有哪些?3)我们应该怎么做?3.情境教学(20分钟)3.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游戏,“保护环境,做小卫士”。
教师安排好小组,分别分配不同的角色。
小组分别模拟校园、家庭、社区、公园等场景,让学生角色扮演,体验环保行动,学习如何做一个环保卫士,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3.2 通过对“环保poem”诗歌的赏析,让学生了解环保的相关知识和文化内涵。
鼓励学生可以模仿写一些环保诗歌。
4.归纳总结(5分钟)引导学生从游戏活动和诗歌赏析中提升出保护环境的行动和方法,介绍环保小贴士,并让学生背诵。
5.作业布置(2 分钟)1)口头交流:让学生向同学宣传那些环保实践的知识,鼓励学生宣传环保理念。
2)小卫士贴:让学生自己DIY环保主题的贴纸,并在不同场景播种。
【教后反思】本次课,采取了看图、情景教学、团队合作等具有效性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口语交流与合作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提高学生对地球和环保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
同时,突出了学生主体性,使学生真正参与课堂,形成了既有紧张气氛又让学生感到愉悦与充实的学习效果。
《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相关环保法规,认识到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责任。
2.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解决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
3.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参与环保行动。
二、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参与环保行动。
三、教学过程为了安排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一致通过《巴黎协定》。
2016年4月22日,175个国家签署《巴黎协定》。
2016年11月4日,《巴黎协定》正式生效。
2.讲解:目前全球环境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
世界各国通过签订协议、制定法律等方式限制人类对地球的伤害。
《巴黎协定》是由全世界178个缔约方共同签署的气候变化协定,是对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做出的统一安排。
3.过渡:你知道《巴黎协定》有哪些规定吗?4.展示课件:5.提出问题:你从中了解到什么信息?6.预设:学生畅所欲言。
7.过渡:中国也签署了《巴黎协定》。
8.展示课件:9.过渡:中国不仅签署了《巴黎协定》,还设定了自己的减排目标。
10.展示课件:中国与《巴黎协定》中国设定了四大减排目标11.过渡:中国积极履行自己的大国责任,支持《巴黎协定》,和世界各国一起承担保护地球的责任。
中国自己也制定了很多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利用法律有效保护地球,我们来看看有哪些法律。
活动一:法律知多少1.提出问题:你知道中国有哪些保护地球的法规吗?2.展示课件:3.讲解:我国把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
小结过渡:法律是保护地球的有效武器,但光靠法律还是不行的,还需要人类利用智慧将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二)用智慧保护地球(12分钟)1.播放视频:清洁能源助力北京冬奥2.提出问题:北京冬奥的电是怎么来的?3.给出答案:风力发电、光伏发电。
4.展示课件:5.讲解:清洁能源: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
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
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
“第四名,202,王跳跳。
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
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
她家很好看,很精致。
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
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
“第四名,202,王跳跳。
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
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
她家很好看,很精致。
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最新整理思想品德与社会教案小学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名师教案小学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名师教案课题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主备人教学目标1.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2.了解生活中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以及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3.了解人类为保护环境做出的努力,并积极投身到保护地球的行动中来。
教学重难点1.了解生活中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以及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2.了解人类为保护环境做出的努力,并积极投身到保护地球的行动中来。
教法与学法谈话交流法、资料展示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2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第一课时一、猜谜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说它像球不是球,肚子里面啥都有。
人物动物和植物,全都生活在里头。
高山森林处处见,江河湖水向海流。
天天围着太阳转,猜猜它是什么球?生:地球师:回答正确。
(板书:地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开启一段难忘的地球学习之旅。
二、我眼中的地球1、师:说到地球,你了解它吗?谁能根据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一下你眼中的地球。
预设:生1:地球存在与浩瀚的宇宙中,是一颗蓝色的椭圆形的星球,不仅会自传外,还会围绕太阳进行公转。
生2:地球上生活中许多生物,不仅有植物、动物和人类,还有美丽的大自然……生3:……2、师:听了这几位同学的介绍,我也越来越喜欢地球了。
它是目前所知的宇宙中唯一一颗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让我们看看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财富”吧.(播放几组图片:四季风雪雨露山川河流矿产等资源)师:看了这几幅图片,你想说什么?生:……师总结:是呀,我们要感谢地球,它不仅孕育了人类,还为我们人类提供了生存和生活的保障,可以说,它就是我们生活的家园。
(补充课题:我们的家园)三、假如离开了地球1、看表格,谈想法。
师:地球对于我们人类来说,真的重要吗?现在就让我们来设想一下,假如我们离开了地球,还能生存吗?请看下面的表格!(出示月球和火星的对比表格)谁能用自己的话来介绍一下这张表格要传达的信息?生介绍。
小学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是小学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节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保护。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他们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将环保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将环保理念付诸行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保护。
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良好习惯。
3.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地球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保护。
2.培养学生将环保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地球的美好,从而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的情感。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环保案例,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学会从自己做起。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做法,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环保案例资料。
2.准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或图片。
3.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地球的美好景色,引发学生对地球的喜爱之情。
然后提问:“地球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美好的事物,我们应该如何回报它呢?”2.呈现(10分钟)呈现环保案例,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讲解或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做到环保的,他们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如何将环保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提出一些具体的环保做法,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等。
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第四课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我们生存的家园备课人:审核人:备课时间:上课时间: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明白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讨交流过程,知道人类对地球的依赖。
情感与态度: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明白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三、教学难点:经历探讨交流过程,知道人类对地球的依赖。
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探究讨论法、合作交流法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浩瀚的宇宙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星球,但是有一颗它很特别。
蔚蓝色的它或许是茫茫宇宙中唯一有大量生命繁殖,有着人类文明的星球。
它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
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星球。
它不但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地方,更是我们美丽可爱的家园。
二、新授课1、活动一: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让我们亲近这美丽的星球,看看它为什么而美丽?地球妈妈为我们提供了什么?自由呼吸的空气;提供充足养分的土壤;哺育生命灌溉生物的水资源;丰富的矿产和热资源;海洋资源;小结:地球妈妈就是如此慷慨,如此亲切,她给了我们许多资源,让我们可以生存下去。
而我们人类是聪明的,地球妈妈赐予我们的一切事物,人类凭着智慧又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2、活动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每组选图中的一个案例,讨论一下人类是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结:茂密的森林,奔腾的江河,缤纷的花草,可爱或凶猛的飞禽走兽……这一切构成了可爱的地球王国。
人类依靠地球赐予的自然之物生存或繁衍,人类更应该爱护珍惜这些资源。
3、活动三: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有的同学们不禁要问,假如地球毁灭了,我们能不能去其他星球生活,或者其他星球中有没有适合生命居住繁衍的条件呢?讨论:假如离开地球,我们人类能生存吗?三、课堂小结:在太阳系中,其他星球没有具备地球赠与生命的一些条件,所以也就很难有生命。
课题: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设计者: 审核者: 执教者: 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长远大局意识,萌发感恩与保护地球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感悟人鱼自然和谐相处的古老智慧,懂得利用自然的同时,应该顺应自然和尊重自然。
3.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明确地球是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学习重点:意识到地球环境问题的存在以及人类面临到挑战。
学习难点:树立爱护、保护我们生存家园的环保意识,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过程:课题: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二课时)设计者: 审核者: 执教者: 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积极参与身边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
2.过程与方法:利用课堂所学知识来指导生活,学会在生活中节约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3.知识与技能:了解家乡及身边的一些环境问题,认识到人们的消费行为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学习重点:意识到地球环境问题的存在以及人类生存面临的挑战。
学习难点:树立爱护、保护我们生存家园的环保意识,用实际行动投入身边日常生活环保。
教学过程:设计者: 审核者: 执教者: 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环保节日切入,引导学生从“知”落到“行”上,感悟环保重在落实,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
2.过程与方法:能与同伴交流、分享探究的过程或结果,知道人类社会为保护地球家园,正在作出各种有益尝试,认识到保护地球是全世界的责任。
3.知识与技能:了解相关环保法规,懂得签订协议、制定法律是限制人类对地球伤害的重要手段,增强法治意识。
学习重点:知道人类社会为保护地球家园,正在作出各种有益尝试,认识到保护地球是全世界的责任,引导学生从“知”落到“行”上,感悟环保重在落实,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从“知”落到“行”上,感悟环保重在落实,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长远大局意识,萌发感恩与保护地球的情感。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能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唯一具备生存条件的家园,树立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2.道德修养:了解全球性环境问题及其危害,树立环境忧患意识,知道人类的不当行为会导致环境问题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3.责任意识:懂得保护地球,人人有责。
知道循环经济和清洁能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课时安排3课时。
第3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相关环保法规,懂得签订协议、制定法律是限制人类对地球伤害的重要手段,增强法治意识。
(重点)2.知道人类社会为保护地球家园,正在作出各种有益尝试,认识到保护地球是全世界的责任。
(难点)3.从环保节日切入,引导学生从“知”落实到“行”上,感悟环保重在落实,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一、活动一:合作有协议,责任人人担1.走近《巴黎协定》(1)引导:为了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地球,世界各国行动起来了。
请大家打开教材,阅读第32页《巴黎协定》的有关内容,并参考课件内容。
(配合播放与《巴黎协定》相关的补充图文资料)(2)提问:你们了解到什么信息?预设1:为了保护地球,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签订了《巴黎协定》这样的协议。
预设2:《巴黎协定》是世界各国共同签订的一个环保协议,签订协议的国家,要按要求积极改变本国的环境现状。
追问:《巴黎协定》的主要目标是什么?预设:《巴黎协定》的主要目标是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
点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温度降低2℃或升高2℃,我们不会有太大的感觉,但科学家却认为这对保护地球意义重大。
让我们一起去看个实验。
(3)创设情境。
播放模拟实验:把冰块分别放在1℃和-1℃的环境里,因为冰的熔点是0℃,放在1℃环境里的冰块会融化,放在-1℃环境里的冰块不会发生变化。
点评:2℃看似对我们的生活影响不大,但是,如果我们任由全球的温度不断以每年2℃的速度上升,就会产生实验显示的那样的效应,会对地球环境非常不利。
第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说课教案设计3课时第一课时说课一、教材分析《地球——我们的家园》是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的第四课。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我们共同的世界”第6条“初步了解全球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等状况,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采取的相关对策,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而编写的,与本单元的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一起组成“共同的世界——地球环境”这一学习主题。
本课一共有三个框题,分别是“我们生存的家园”“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和“我们共同的责任”,计划三课时。
《我们生存的家园》是本课的第一课时,侧重从环境认知的“知”角度予以展开,其核心内容是突出地球作为人类生存的家园的唯一性,从正面呈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与另外两课时一起形成由“知”到“行”的逐层递进逻辑关系。
《我们生存的家园》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让学生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人类唯一的生存家园,萌发感恩与保护地球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老智慧,懂得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
二、学情分析地球作为人类生存的家园,六年级学生对它并不陌生,对地球已有了初步的认知,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
但由“知”到“行”,还需要一个过程,还需要进一步唤起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保护地球的责任意识。
在课前学情调查中,我发现学生对于诸如“地球为人类提供了什么”“人与自然有哪些和谐相处的智慧”等问题的回答上,显示出在知识的系统性、情感的激发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另一方面,本课的学习需要经历一个深度的学习探究过程,学生在此方面的能力准备也显不足。
如“假如离开地球,人类还能生存吗”就属于层次较高的探究问题,需要学生关联、整合多种信息进行深度学习,经历对比找出支撑的论据,关联多个信息,并将信息归纳概括、得出结论等思维过程,最终得出“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的结论,这样才可能为珍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情感与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
《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三课时教学设计详案适用教材版本:统编版学校六班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其次单元第4课课时支配:3课时学情背景:本课是学校六班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的其次单元第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三课时,重点讲解环保法规和协议,引导同学了解人类社会正在作出各种有益尝试,生疏到爱护地球是全世界的责任。
本课的同学已经具备肯定的环保意识和相关学问背景,需要进一步引导其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通过学习相关环保法规和协议,了解签订协议、制定法律是限制人类对地球损害的重要手段,增加法治意识。
了解人类社会为爱护地球家园,正在作出各种有益尝试,生疏到爱护地球是全世界的责任。
过程与方法:通过以环保节日为背景,引导同学从“知”落实到“行”上,感悟环保重在落实,唤醒同学的环保意识。
通过小组争辩和呈现活动,培育同学的合作意识和实践力量,加深同学对削减碳排放的生疏。
情感态度:引导同学乐观参与环保行动,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同学对环境爱护的重视和责任感。
同时,通过对环保法规和协议的学习,加强同学的环境爱护意识和法治观念,培育同学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介绍环保法规和协议,引导同学了解人类社会正在作出的有益尝试,增加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引导同学从“知”落实到“行”上,唤醒同学的环保意识。
教材分析:本课的教材主要围绕环保法规和协议开放,通过介绍相关法规和协议,引导同学生疏到爱护地球是全世界的责任,同时也介绍了一些人类社会正在作出的有益尝试,如建设可持续城市、推广可再生能源等。
课程设计还通过环保节日的介绍,引导同学从“知”落实到“行”上,感悟环保重在落实。
教学预备:1、PPT或黑板、粉笔2、视频素材3、环保节日的相关资料4、环保承诺书的模板5、同学小组争辩的指导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同学们,今日我们要学习的是《地球--我们的家园》其次课时,主题是关于环保的。
4 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三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作为人类的家园的重要性;2.理解人类与地球之间的相互关系;3.培养学生对地球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心。
教学重点1.地球作为人类的家园的重要性;2.人类与地球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人类与地球之间的相互关系;2.如何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的意识和责任心。
教学准备1.课件;2.实物:地球仪、植物、水、空气等;3.图片:自然灾害、污染、气候变化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引导学生利用图片、实物等思考以下问题:1.我们生活的地方是哪里?2.什么是地球?3.地球有什么特点?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了解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人类与地球之间的相互关系。
2. 探究地球(10分钟)通过地球仪、图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地球的构造、自然环境、资源等基本概念,并设计如下问题进行探究:1.地球的构造有哪些?2.地球的自然环境有哪些?3.地球的资源有哪些?通过探究地球,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类与地球之间的相互关系。
3. 地球需要保护(25分钟)让学生通过图片、实物、视频等方式,了解自然灾害、污染、气候变化等对地球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地球,维护与地球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如下问题进行讨论:1.地球面临哪些危害?2.应该如何保护地球?通过讨论,让学生深刻理解人类与地球之间的相互关系,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的意识和责任心。
4. 总结与归纳(10分钟)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梳理学习收获,设计如下问题进行总结:1.本节课学习了什么?2.你对地球有什么新的认识?3.你应该如何保护地球?课后作业1.完成本节课的笔记;2.搜集并整理一些保护地球和维护与地球之间关系的知识;3.在家中或社区中进行一些小行动,比如节约用水、清理垃圾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深刻认识到地球作为人类的家园的重要性以及人类与地球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强了学生保护地球的意识和责任心。
小学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第三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是小学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部分,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地球的紧迫性,培养学生爱护地球、珍惜资源的意识。
第三课时主要围绕“地球的生态系统”这一主题展开,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地球生态系统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地球生态系统,提高环保素养。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也接触到一些环保问题,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梳理和提升。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说出地球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学会简单的生态保护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球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生态保护方法。
2.难点:深入理解地球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手段,直观展示地球生态系统的状况,增强学生的感知。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地球生态系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美妙,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的欲望。
2.新课导入:介绍地球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3.案例分析: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环保的紧迫性。
4.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生态保护方法展开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实践环节: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在生活中可以实施的环保措施,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