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主要靠消费者还是执法者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3
打假主要靠执法者一:从法律意识上看执法者具有专业的法律素养,主动出击进行打假,绝不姑息造假。
相反目前普遍法制意识比较薄弱,容易使造假者逃脱法律的制裁。
(例如:某些消费者在买到假冒伪劣后前去与商家理论,商家往往就是给予一定的补偿来说服消费者放弃对商家的检举。
因为消费者自身法律意识薄弱没有意识到造假行为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因而接受商家的补偿而放弃对商家的检举。
进而给商家逃脱法律制裁的机会,继续造假。
)二:从法律权利上看执法者拥有法律赋予的执法权力,这是普通消费者所没有的。
(消费者在买到假货后可能会联系其他受害的消费者一起前往商家处进行理论。
情绪激动的消费者可能会采取某些过激的手段来对付商家的抵赖。
往往这些过激的手段会是违法手段,这对消费者本身就是伤害,也给执法者对造假者进行法律诉讼时产生困难。
三:从打假力度上看执法者经常会以联合多个政府部门,进行大规模的打假行动。
这些行动的成效相比于消费者们自发的打假行为是巨大的。
四:从打假的积极性上看执法者拥有法律赋予的责任,打假是他们职责所在,所以对打假有着义不容辞的态度。
然而消费者打假主要考虑的是自身利益受损。
正是因为如此,消费者的打假积极性往往不高,在没有伤害到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对造假都是视而不见,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甚至出现知假买假的行为。
如购买盗版影碟等。
上面就是我的自己的观点了。
注意我们不是否定消费者打假,而是以执法者为主,消费者为辅。
这点很重要,不要偏了。
此外,我想再提出几个问题,大家一起商讨一下。
1.执法者总体人数不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进行深度的查假,而消费者却拥有人数总多,分布广泛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难道不是执法者所无法比拟的吗?2.执法者的打假往往都是在问题出现且比较严重后才进行大型的打假行动。
如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等。
这些难道不能说明执法者的打假滞后么?3.制造假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卖给消费者从而获取利益。
所以只有消费者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打击假货,执法者可以么?4.执法者本身不也是消费者吗?我们在十一回来后再组织讨论。
辯題
一、预赛
1、正方:全才更适应社会竞争110841
反方:专才更适应社会竞争110831
2、正方:打假主要靠消费者110852
反方:打假主要靠执法者110812
3、正: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更重要110814
反:在校大学生塑造人格更重要110832
4、正:网络使人更亲近110811
反:网络使人更疏远110813
5、正:文凭能够代表知识水平110814
反:文凭不代表知识水平110851
二、复赛
1、正:发掘人才需要考试发掘110831
反:发掘人才不需要考试发掘110812 2、正:人的功利色彩增强是社会进步的体现110814
反:人的功利色彩增强不是社会进步的体现110813 三、决赛
正:反腐倡廉惩治比预防更重要110814
反:反腐倡廉预防比惩治更重要110812。
(消费者行为)打假主要靠消费者还是执法者打假主要靠消费者仍是执法者正方:论辩方案今天我们要辩论的问题是,打假主要靠消费者仍是执法者,我方观点是打假主要靠消费者,我方的立论、审题、陈述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关于辩题的逻辑分析,从辩题的层面来见,它属于社会热点问题。
因而明辨这个问题有理论导向,从辩题的内涵上见,消费者和执法者于逻辑上是部分交叉和重合关系,因而不是纯然的肯定和否定关系。
,从辩题的支点见,双方辩论于主要内涵上如何确定十分重要。
于辩题的基本线索见,重点把握消费者,执法者和法规三者相互差异又连接结的逻辑关系。
2.对方立论逻辑框架猜测性分析:其可能展开的思路是:他要论证法规和执法者的壹体性。
他要强调打假于执法者二者联结中所表现的功能。
因而其框架要以法律、法规为切入点,说明执法者是当中的关键所于。
因而其分论点应当包括:1)执法者打假力度 2)执法者打假的强制性和有效性、3)执法者的权利和职能,对方论证的难点于于执法者的强制性是被赋予的,而不是天然的是被制约的。
3.我方的逻辑框架和逻辑思路,我方论证难点是,从经验层面上见,常识似乎不利于我方观点,从二者关系比较来见,如何确定主要的含义显得很困难从打假性质来见,消费者打假至少于外观上具有非强制性特征。
我方立论主要以解决难题为基础,从理论基础,理论根据,现实层面和历史的纵向分析入手,从概念的清晰界定ft发,从而提ft于逻辑上壹贯性的理论论证。
4.经验例证,我们着重突ft消费者于打假中的全面性、决定性、根本性这样的作用。
5.战略思路,构建严密的理论框架,确立以消费者为中心,包容法律、执法者的逻辑方阵,抛弃现实的热点问题,从而形成的ft自己的结论立论壹辩当我们站于今天的讲台上,倾听黄浦江传来的世纪涛声,我们的心情是激动的。
我们清楚的感到责任的艰巨和使命的光荣。
因为,我们不仅要以理性的思维为我们的辩题而辩,更重要的,我们将满怀着热诚,为神圣的消费者辩护。
论辩的基础首先是对概念的清晰解读,我方观点认为,假是指于经济活动当中以不合格产品或劣质服务损害消费者利益的社会现象。
谢谢主席,大家好。
质询:1.首先我想问,消费者打假的动机是什么2.那是不是说,消费者的打假是基于个人利益受损的前提吗?3.个人利益受损,那么,他们的打假不就也是局限于个人的得失,那么这种赤裸裸的利己主义怎么影响整个社会呢?4.换角度问,为什么会有假的出现?5.既然是因为要牟取暴利,那么这些利润是从何而来的呢,难道不是广大消费者创造的巨大市场吗?(是也就是说很多人是愿意买假的,不确定性岂不是很大?)6.如果消费者不买的话,也是受到伤害以后,亡羊再补牢这样不是代价太大了吗?7.消费者是如何进行辨假的呢?8.您认为,消费者与执法者那个辨假能力更强?总结:谢谢主席,各位观众,大家好。
首先感谢正方辩友的精彩发言,让我们对打假又增添了一份信心,使我们更加明确了执法者在打假中的主导地位,遗憾的是这些发言中依然存在漏洞。
首先,从打假的动机来说,消费者只是在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才会主动打假,而且根据我们的数据显示的是,大多消费者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
所以消费者往往是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的,更何况经济学告诉我们,市场上的消费者总是很理性的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
就如市场上的山寨苹果手机、阿迪等与正品差不多的情况下,大多消费者表示会优先考虑假货,所以很多消费者是愿意购买某些假货的,这不就更加滋润了假货的生长土壤了吗?而我们执法者是积极主动出击,认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也就是法律和社会赋予执法者的神圣职责。
另外,就算是从专业角度看,执法者有专业的知识储备和技术支持,这是大部分消费者所无法比拟的。
我当然希望赤膊上阵的消费者能够神话般的武装齐备的造假者,但遗憾的是当消费者辨识出假的存在,往往是在已经受到伤害之后。
完美的充当了一只只小白鼠的角色,等到正方辩友所谓的这些消费者辨识假货实现,那时,可谓是“血肉铸成的长城啊”,而我们的执法者能在消费者受伤害之前发现,这不就完美的避免了这种惨案的出现了吗?而且消费者的素质参差不齐,力量相比于手执法律之剑,力量强大的执法者团队,无疑是大大不如的。
打假主要靠执法者感谢主席,大家好,第一感谢对方辩友的出色讲话,固然对方辩友洋洋洒洒说了那么多,也可是向大家论述了一点,即由于花费者的集体广和花费者的利益直接遇到赝品的损害,因此打假主要依赖花费者。
在争辩以前,我们第一要明确几个看法。
所谓花费者,是指为生活花费需要购置、使用商品或许接受服务的公民个人或单位。
而执法者是指贯彻法律实行和保护法律运转的所有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打假是一个从宣传打假思想到打击和惩办制贩假的系统工程。
事实上,打假主要靠谁的判断标准应该是,【谁可以更连续更全面地打假】【谁能更好的打击冒充伪劣产品,惩办制贩假行为】【谁可以更好的保护花费者利益和市场正常经营次序。
】我方以为,打假主要靠执法者能更好的达到这个成效。
下边,我方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我方看法。
第一,执法者打假更拥有连续性。
打假是一个长时间的系统工程。
执法者拥有专职性的、专业性的特色,打假是其法定职责,并有一套卓有成效的打假技术和国家的强力支持。
因此执法者可以长久性的连续性的打假。
而反观花费者,固然花费者也对一部分损害其自己利益的冒充伪劣产品起到了打击作用,但花费者利己性、兼职性和非专业性的打假注定了他不可以长时间的打假。
第二,执法者打假更拥有全面性。
执法者能在生产、分派、销售和花费四个环节中进行全方向的预防、截止、打击、惩办、和教育。
执法者经过质检局抽样检测,工商局查处充公使得赝品未流入市场便夭折。
经过充公违纪所得,撤消执照将违纪者绳之于法。
经过宣传打假思想正直花费者的花费看法和敦促行业协会自律,执法者的打假举措鼎力度并多层次,标本兼治,全面有力。
我们其实不否定,花费者社会舆论、结合抵制和购置索赔打假的方式能必定程度上打击已流入市场的冒充伪劣产品,可是,却不可以对还没有流入市场的赝品进行截止。
第三,打假的新特色来看。
赝品的生产和销售变得更为隐蔽,更拥有组织性,跨地域的犯法愈来愈多,并有黑恶权力和国际犯法企业参加此中。
打假主要靠执法者谢谢主席,大家好,首先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发言,虽然对方辩友洋洋洒洒说了那么多,也不过向大家阐述了一点,即因为消费者的群体广和消费者的利益直接受到假货的侵害,所以打假主要依靠消费者。
在辩论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几个概念。
所谓消费者,是指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公民个人或单位。
而执法者是指贯彻法律实施和维护法律运行的所有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打假是一个从宣传打假思想到打击和惩处制贩假的系统工程。
事实上,打假主要靠谁的判断标准应当是,【谁能够更持续更全面地打假】【谁能更好的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惩处制贩假行为】【谁能够更好的维护消费者利益和市场正常经营秩序。
】我方认为,打假主要靠执法者能更好的达到这个效果。
下面,我方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我方观点。
第一,执法者打假更具有持续性。
打假是一个长时间的系统工程。
执法者具有专职性的、专业性的特点,打假是其法定职责,并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打假技术和国家的强力支持。
所以执法者能够长期性的持续性的打假。
而反观消费者,虽然消费者也对一部分侵害其自身利益的假冒伪劣产品起到了打击作用,但消费者利己性、兼职性和非专业性的打假注定了他不能长时间的打假。
第二,执法者打假更具有全面性。
执法者能在生产、分配、销售和消费四个环节中进行全方位的预防、遏制、打击、惩处、和教育。
执法者通过质检局抽样检测,工商局查处没收使得假货未流入市场便夭折。
通过没收违法所得,吊销执照将违法者绳之于法。
通过宣传打假思想端正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督促行业协会自律,执法者的打假措施大力度并多层次,标本兼治,全面有力。
我们并不否认,消费者社会舆论、联合抵制和购买索赔打假的方式能一定程度上打击已流入市场的假冒伪劣产品,但是,却不能对尚未流入市场的假货进行遏制。
第三,打假的新特点来看。
假货的生产和销售变得更加隐蔽,更具有组织性,跨地区的犯罪越来越多,并有黑恶势力和国际犯罪集团参与其中。
学校辩论赛二辩稿辩论赛也叫论辩赛,还叫做辩论会。
辩论赛的核心词汇就为一个“辩”字。
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学校辩论赛二辩稿,欢迎阅读。
第一篇:打假主要靠消费者还是执法者我方论点:打假主要靠消费者感谢主席,大家好:非常感谢对方辩友刚才的慷慨陈词,但对方立论中仍然暴露了不少问题,下面我将一一指出。
首先,对方辩友今天告诉我们消费者辨别真伪的能力较差,诚然大多数普通消费者的确缺乏专业知识,但暂不说消费者基数庞大,其中不乏专家学者;即使是缺乏知识的消费者,媒体的宣传、商品包装上的防伪标识也都是帮助鉴别真伪的途径,如果对方辩友认为我们消费者因为鉴别能力差就不应该成为打假的主要力量,那么我们今天为什么需要防伪标志呢?我们消费者只要放心大胆地消费,执法者就能查出一切假冒伪劣了不是吗?其次,对方辩友说我们消费者具有劣根性,难以抵抗价格低廉的盗版仿冒品,所以靠消费者打假事倍功半。
但在场各位都是消费者,只要有钱,谁不愿意买正版品牌货?月收入一万和一千的人当然会选择不同价位的东西。
此外,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尤为重要,那些喜欢仿冒品的消费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打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只有提高他们的观念,才能抵制假货,减少市场乱象。
第三,对方辩友说消费者打假手段单一、没有强制性,我们并不否认执法者打假的强制性较消费者更强,然而执法者的权力是法律赋予的,他们所能做的事都在法律范围内,而消费者不仅可以在法律范围内举报、上诉,也可以在非法律领域大有作为。
难道对方辩友认为今天消费者发现了假货不去购买、甚至告知亲朋好友一同抵制的行为就不是打假了吗?这些手段难道不比法律手段更有效果吗?最后,我想说,今天我们双方站在这里,都怀抱着同样美好的梦想,期待这个社会有一天能够没有假货,人人都能放心大胆地消费,我方并不否认执法者在打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现实告诉我们,一个黑作坊倒下了,还会有千千万万个黑作坊开起来,过度倚靠执法者打假永远是治标不治本的,唯有提高消费者观念,让每个消费者都成为打假大军中的一员,并辅之以执法者的强制性法律手段,才是打假的上策。
三辩盘问1请问对方辩友,你能再说一遍你方怎么理解打假的?2.请问对方辩友,消费者打假作用是什么?2请问对方辩友,打假首先侵害的是消费者的利益还是执法者呢?3.那请问对方辩友,打假作为执法者的职责更多的体现为一种义务是吗?(不是直接受害者)4.谢谢对方辩友!既然对方辩友承认打假对消费者而言是一种权利的话,那么,很明显,在法治社会,权利为本位。
那么再请问对方辩友,在法治社会打假是以消费者为本位还是以执法者为本位?5.请问对方辩友,消费者的大家对方认为是处于一种零散状态对吗?好的谢谢对方辩友!6.请问对方辩友,您方是不是觉得盗版cd是不是没有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呢?7.看来对方辩友看待问题还是有失远见啊!按照对方辩友的看法,消费者购买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当时还觉得肉质很好,但实质上是对人身体有害的,难道我们能说这不是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吗?我想类比对于盗版cd的危害也就不明自知了吧!谢谢主席,大家好:对方对于打假概念的理解未免太过狭隘,所以我方很理解对方在立论当中所表述的论点,与事实有所偏差.众所周知,假货切身影响到消费者的利益,而执法者在此环节中,仅以被动的态度作为维护消费者权利的群体出现,因此对方辩友所说的执法者打假比消费者更积极,假货影响执法者的利益不知从何谈起. 对方辩友认为消费者是零散状态的,但你们是否意识到正是这种零散性决定了它的广泛性,这正是消费者的一大优势,消费者可以在各个层面各个角度发现假货并打击假货,这就说明了我方的观点,打假主要依靠消费者. 还有,很高兴对方辩友认为打假对执法者是职责, 而职责在法理上主要体现为一种义务,对消费者而言打假是一种权利,在以权利为本位的法治社会,应该以消费者为本位无可厚非。
在这一点上对方基本和我们达成了共识,很高兴你们向真理迈进一大步。
,对方辩友也是有所保留的吧。
四辩稿谢谢主席,各位观众,大家好: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陈词,让我们对打假又添了一份信心,使我们更加明确了执法者在打假中的主导地位,然而我们还是要很遗憾地也对对方辩词打一下“假”。
首先,对方辩友一直强调消费者要联合打假,那么请问消费者A怎么知道消费者B的权利受到了侵害呢?消费者A又为什么要为消费者B打假呢?消费者不可能随时在消费,更不可能随时在打假,这种兼职性的、非专业的、随意性的打假如何能够长久奏效呢?我们知道消费者之间天然的没有直接联系,是零散的分布在社会之中,对方辩友对这种联合打假的论证完全没有涉及可操作性的方面,这种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都没有能够自发形成的打假手段如何实施?其次,对方辩友似乎不知道什么是“假”,因而没有看到对于消费者来说“假”是让人欢喜让人忧啊。
经济学告诉我们,市场上的消费者总是很理性的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面对市场上盗版CD,假冒名牌泛滥,消费者并不是如对方辩友所想的那样冲过去打,反而是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假啊!最后,对方辩友今天一直在强调如果,寄希望于未来,寄希望于买方市场和消费者整体素质的提高,基于此我方倡导的是立即行动,弘扬法制精神,坚持执法者是打假的主力军,对方辩手一直强调如果,对方辩手的猜测未免也太大胆了吧。
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进一步论证我方观点:第一,从打假的动机来看,在主观的打假的态度上,执法者比消费者更坚决打假是法律和社会赋予了执法者的神圣职责,执法者是积极打假,立足点更高,认识更深刻,这才是“主要”!我们辩题中打假主要靠消费者还是执法者,两者之间的比较标准是什么!不就是打假的力度、打假的效果吗!消费者有能力、有权利直接进入厂家进行查假吗?有力量跟踪调查这个销售过程吗?没有!消费者的辨假能力有执法者专业吗?消费者的灭假能力难道比执法者更强吗?不是吧!而消费者是消极打假,且不说“假”的深藏不露,无孔不入,消费者擦亮慧眼擦肿了眼睛也不得见其中一二,况且其打假多在自身权益受损情况下才会去打假,其打假多局限于自身的利益,如果事不关己,当然可以高高挂起,报着这样一种心态,如何承担起打假的重任呢?第二,从打假的手段和效果来看,执法者打假比消费者更积极,执法者通过颁发生产许可证,抽查检测,使得假货还未流入市场便夭折;通过没收违法所得,吊销执照,甚至将违法者绳之以法。
打假,主要靠消费者打假:打击制造,出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
(假:生产,销售环节中,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冒充合格产品。
打假:从生产,销售全方位对假货进行遏制和打击的行为。
)主要:事物的关键,起决定性作用。
消费者:为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或者接受服务的人群(物质资料或劳务活动的使用者或服务对象。
)执法者:执掌法律;行使法律权力的人。
职业打假人产生:中国市场不断扩张,而又缺乏普遍秩序和诚信有着很大关系。
“中国市场的无序扩张,再加上企业家普遍缺乏诚信教育、只单单追求利益最大化,造成我国市场假冒伪劣泛滥成灾,同时官方又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从而为职业打假群体的产生提供了优良的土壤,打假非常容易找到目标,获取利润的空间非常大。
”苏号朋说。
主要靠执法者(一辩稿)谢谢主席,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通过网络这种媒介来探讨一个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打假,主要靠消费者还是执法者。
在辩论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几个概念:今天所讨论的假,是指在生产、销售环节中,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而打假,则是包括了从生产到销售全方位的对假货进行遏制和打击的行为。
而判断谁更主要的标准,则要看二者谁在主观上打假更坚决,更积极,谁在客观上更具有打假的能力。
下面我就将从打假的态度、积极性以及打假的能力这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对二者进行比较。
首先,在主观的打假的态度上,执法者比消费者更坚决。
这是由假货所侵害的相关利益所决定的。
假货的出现,必然直接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侵害公共利益。
但是,假货却未必直接损害消费者的利益,甚至在短期内,反倒可能呈现出有利于消费者的形态,比如盗版软件的热销。
因此,作为公共利益维护者,执法者对待打假的态度,必然比更关注个人具体利益的消费者更坚决。
其次,执法者打假比消费者更积极。
执法者是主动打假,既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专项措施打假,又能在接到受害人举报的情况下作出反映,采取相关处理办法。
而消费者,除了极少数职业打假人之外,则单纯的是被动打假,只有在自己买到假货并且利益因此而受到损失后,才会考虑通过打假维护自己权益。
打假主要靠消费者还是执法者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各位观众,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的辩题是“打假主要靠消费者还是执法者”。
(假,就是指在生产,销售环节中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所以打假就是包括了从生产到销售全方位对假货进行遏制和打击的行为。
)假货的存在,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和正当商家的利益,打假势在必行。
目前全社会都在积极行动为建设更加真善美的世界,而我们判断消费者和执法者谁应占主导地位的,则要看二者在主观打假上谁更坚决,更积极,在客观上更具备能力和潜力。
(刚刚对方的观点总的来说就是对方观点1执法者的打假力度2执法者打假的强制性和有效性3执法者的权利与职能
)想法很美好,但是现实很残酷,这年头,如果我们自己都不站起来保护我们自己,还等谁来救我们呢?
以下是我方观点
1 主观上,相对于执法者,利益驱动消费者打假会更加坚决更加积极。
消费者始终站在市场的前沿,假货的出现切实影响着消费者的生活和利益。
据市场调查,80%的假货都是由消费者发现的。
我们知道群众是社会的主体,举报索赔诉讼等行为,消费者协会,业务委员会等社团都是消费者的打假的有力途径。
而执法者的打假只是公职责任,且执法者的权利是消费者赋予的,执法者打假实质就是帮助消费者打假。
2 客观上,受当前法律法规在处理制假售假者方面规定的不完善和现实中各种查假打假的困难的影响,执法人员的打假并不能根除假的劣根,而消费者主体且大分布广,直接影响着商家的经济活动,更
具打假的能力和潜力。
一方面,执法部门受行政执法程序的制约,只能依照已有的法律条文办事,但是广大消费者可以通过民主手段促进立法改革,使法律条文与时俱进更具潜力。
有一种利益理论解释们服从的并不是法律而是利益,人们在服从法律和不服从法律之间进行了利益衡量之后选择。
目前我国法律在处理制假售假者时以罚代刑惩罚尚轻且一些法律法规模糊。
对于一些已经涉嫌犯罪的造假行为,执法部门往往采取没收假冒产品、非法所得、处以罚款的方式结案。
这样不仅大大减弱执法人员打假的威信,还使公权力打假有被人随意租用的倾向。
过多的依赖执法者会造成打假工作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另一方面,消费者数量大,监督面广更持久,效果更显著,打假能力更强。
商家的利益来源于消费者,如果消费者都不买账的话就是对假贩最有力的打击。
我们承认存在少数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较不正确,这就需要执法人员协助消费者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加强打假意识。
借鉴国外打假较成功的经验,倘若打假主要靠执法者的话,我们完全可以把外国打假的制度法律搬过来,但事实不然,其中的差别在于国外大多数公民的打假意识强烈消费观念较正确。
所以政府要抓好纠正公民的消费观念,加强公民的打假意识,主要靠消费者并不是轻视执法,相反,只有正确认识到消费者的主要作用,执法者才不会产生懈怠心理,才能展开打假的人民战争。
综上所诉,我方认为:要真正除掉制假售假的现象,就要以全民打假为主,以法为辅,积极帮助消费者摆正消费观念,加强打假
意识,通过长期这样做下去,才能强而有力地打压制假售假者,建立真善美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