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电力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456.49 KB
- 文档页数:8
电力行业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应对策略一、可持续发展问题1.1 碳排放和气候变化在过去几十年间,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成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对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破坏负有不可忽视的责任。
传统的火力发电厂使用化石燃料,如煤炭和天然气,释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进入大气中。
这导致全球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等灾害性后果。
1.2 能源消耗和资源枯竭电力行业对能源需求巨大,尤其是已发展国家。
不断增长的能源消耗导致传统能源资源井喷式开采,并可能导致能源供应紧张和价格飞涨。
同时,也会引起对自然资源过度利用和环境破坏的担忧。
1.3 区域性环境污染许多电力厂以及输电线路经常导致区域性环境污染,包括大量废弃物产生、水污染和土地退化。
这些环境影响对当地生态系统和居民的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威胁,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
二、应对策略2.1 清洁能源转型为了减少碳排放并推动可持续发展,电力行业需要加速向清洁能源转型。
这包括广泛采用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和水能等进行发电,并逐渐淘汰高碳燃料使用。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措施,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鼓励技术创新来增加可再生能源供应。
2.2 能效提升提高电力行业的能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
通过改进发电技术、减少输送损失以及优化用电设备等手段,可以降低单位产出所需的能源消耗。
此外,在建筑设计中考虑节能措施,比如智能控制系统和高效照明设备,也有助于减少电力需求。
2.3 智慧电网建设智慧电网是一个集成信息通信技术与电力系统的高效优化网络。
通过智慧电网的建设,可以实现电力供应、传输和消费的智能化管理,并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智慧电网还可以促进分布式能源和电动汽车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2.4 综合资源利用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可以采取综合资源利用的策略。
例如,在火力发电厂中引入脱硫、脱硝和除尘等先进技术来减少气体排放;同时将废热利用于加热水或生产煤层气等新型能源;在风场附近建设太阳能发电厂以提高能源利用率。
中国可持续发展回顾报告(2006)——能源可持续发展、工业发展、大气污染及气候变化领域全国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2006 .北京前言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将于2006年5月在联合国总部纽约召开。
作为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之后的实质性会议,国际社会十分重视。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这次会议,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领导带队,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科技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部门组团参会。
中国代表团成员将积极与会,交流经验,进一步展示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提高中国在国际环发领域的地位。
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能源可持续发展、工业发展、大气污染及气候变化领域的实施进展情况,同时开展相应政策对话,为2007年的第十五次会议做准备。
为了反映中国在能源可持续发展、工业发展、大气污染、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实际情况,全国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政府有关部门编写了《中国可持续发展回顾报告(2006)——能源可持续发展、工业发展、大气污染及气候变化领域》。
报告起草工作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外交部、科技部、农业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
报告主要反映了中国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在能源可持续发展、工业发展、大气污染及气候变化等领域的最新进展情况,阐明了这些领域面临的障碍与挑战,提出了这些领域今后的对策措施。
报告分为能源可持续发展、工业发展、大气污染、气候变化四篇共十七章,每章按目标任务、最新进展、实施手段、各群体参与、障碍与挑战以及对策措施等六个部分加以阐述,个别章节还附上了案例分析。
为便于国际社会和社会各界了解相关情况,更好地开展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全国推进可持续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将《中国可持续发展回顾报告(2006)——能源可持续发展、工业发展、大气污染及气候变化领域》编辑出版。
全国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2006年3月目录第一篇 能源可持续发展 (3)第一章能源战略与规划 (3)第二章能源生产与消费 (7)第三章可再生能源发展 (11)第四章农村能源 (17)第五章能源效率与节能 (22)第六章能源科技和洁净能源 (28)第二篇 工业发展 (33)第一章工业化进程与结构调整 (33)第二章工业发展与就业 (36)第三章清洁生产 (40)第四章循环经济 (44)第五章工业污染防治 (47)第三篇 大气污染 (54)第一章大气污染物排放总体情况 (54)第二章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污染防治 (59)第三章城市空气质量与污染治理 (64)第四章臭氧层保护 (69)第四篇 气候变化 (74)第一章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 (74)第二章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81)第一篇 能源可持续发展第一章能源战略与规划一、目标任务《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建立一套适应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能源、环境、经济综合规划方法, 并推广应用到各级能源管理部门。
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第一章:绪论电力是现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但是,电力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如能源紧缺、环境污染、能源效率低下等问题。
如何促进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首先介绍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意义和现状,并分析电力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然后,结合国内外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提出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
最后,对电力行业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第二章: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意义和现状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障能源供应、保护环境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电力行业的长期平衡发展的过程。
可持续发展是以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自然环境的保护为目标,要求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进行合理的控制和调节,以保证未来世代的生存和发展。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能源电力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电力行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着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也关系着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的质量。
目前,中国的电力行业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诸多问题,如能源紧缺、环境污染、能源效率低下等,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改进。
第三章:电力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3.1 能源紧缺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供应逐渐成为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
由于煤炭等传统能源资源的争夺,越来越多的森林和水库被淹没,土地资源固定的向城市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加重,石油和气体等资源缺口也日益增大。
3.2 环境污染电力行业作为国家能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很多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发电、输送、使用和排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对环境和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加强环保意识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共识。
3.3 能源效率低下目前,中国电力行业能效水平低下,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能源,也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中国电力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电力现状和发展趋势电力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它的供应和稳定性对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能源的供应一直是中国的难点之一。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电力行业也在经历着快速变革。
本文将从中国电力现状和发展趋势两方面进行分析,旨在帮助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电力行业的现状和未来,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
一、中国电力现状1、电力总量中国电力大幅增长,成为世界首位。
截止2019年,中国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了2.06亿千瓦,占全球总装机容量的四分之一,已超过美国和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力生产国。
其中火电、水电和核电是中国三大主要电源,2019年中国火电装机容量为94,970千瓦,水电装机容量为3,47,660千瓦,核电装机容量为4,980万千瓦,快速增长的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装机容量分别为2,09,780千瓦和2,04,380千瓦。
2、电力供给结构中国电力供给结构基本平衡,但存在新能源消纳压力。
2019年中国的电力供给结构主要来自火电、水电和核电,其中火电占比高达62.9%;而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的快速增加,在中国新能源消纳压力不断增加的同时,也推动了可再生能源在中国电力供给结构中占比的快速增大。
2019年,中国非化石能源电力装机容量占比已经达到了38.4%,超过了国家能源规划纲要中2020年40%的目标。
3、电力需求结构中国电力需求结构日趋多元化,但仍以工业用电为主。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工业用电依然是中国电力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
2019年,工业用电用电量占全国用电量的74.5%。
另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居民和公共需求的电力占比也在不断增加。
4、电力市场中国电力市场呈现出逐渐市场化趋势。
2002年,中国政府实施了电力制度改革,取消了“垄断经营”模式,引入了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推动形成竞争性电力市场,发展了市场化电力直接交易、辅助服务市场、长期交易市场、配电电力交易市场等多个细分市场。
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0先上表,建议收藏!电力消费与生产供应2019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72486亿千瓦时(注1),比上年增长4.4%,增速比上年回落4.0个百分点;全国人均用电量5186千瓦时/人,比上年增加241千瓦时/人;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平衡,东北和西北区域电力供应能力富余,部分省级电网在局部时段采取了有序用电措施。
截至2019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0100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8%。
其中,水电3580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5%(抽水蓄能302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火电11895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0%(煤电10406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2%;气电902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7%);核电487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1%;并网风电2091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3.5%;并网太阳能发电2041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7.1%。
2019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为7326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7%,增速比上年降低3.6个百分点。
其中,水电1302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7%(抽水蓄能319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3.0%);火电5046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5%(煤电4553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气电232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9%);核电348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8.2%;并网风电405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8%;并网太阳能发电223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6.4%。
截至2019年底,初步统计全国电网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194万千米,比上年增长3.4%;全国电网35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65亿千伏安,比上年增长7.6%;全国跨区输电能力达到14815万千瓦(跨区网对网输电能力13481万千瓦;跨区点对网送电能力1334万千瓦)。
电力投资与建设2019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0500万千瓦,比上年少投产2285万千瓦。
2023年中国电力行业发展报告当前,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电力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市场,中国电力行业在未来几年将继续迎来强劲的增长。
本报告将重点分析2023年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并探讨行业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之策。
一、产业现状与背景中国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目前,中国电力行业已经形成了包括发电、输配、销售、利用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
随着电力行业全面建设世界一流电网的推进,全国范围内的电力网络逐渐实现了互联互通,电力供应可靠、安全。
二、市场趋势预测1. 电力需求持续增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崛起,2023年中国电力需求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水平。
2. 新能源发电势头强劲:政府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发展,伴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发电将保持高速增长,并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3. 智能电网深度融合:借助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智能电网将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交叉融合,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安全、环保运行。
三、挑战分析1. 能源供给结构调整:中国电力行业正面临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在推进清洁能源发电的同时,需要合理规划煤电等传统能源的利用。
2. 能源安全隐患:随着电力需求的增长,能源供应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面临着压力。
解决能源供应安全问题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关键。
3. 环境保护压力: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电力行业也要面对日益严峻的环保压力。
持续推进绿色发展,减少环境污染是当前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四、发展策略与展望1. 推动能源革命: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程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创新技术与模式:着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加大对智能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高电力系统的科技含量和智能水平。
3.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电力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国际先进技术与经验,推动中国电力行业走向世界。
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影响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日益增加,电力行业被视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然而,电力行业的发展与之伴随的环境影响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
一、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旨在满足当代能源需求的同时,不危害未来世代满足其能源需求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要求电力行业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1.1 能源效率的提高电力行业应致力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通过引进先进的发电技术和设备,优化能源转换过程,降低能源消耗,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1.2 清洁能源的推广传统的电力行业依赖煤炭等化石燃料,导致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排放。
可持续发展要求电力行业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1.3 智能电网建设智能电网将传统的电力系统与信息通讯技术相结合,实现能源的高效、安全、可靠分配和使用。
通过智能电网的建设,电力行业可以更好地适应能源需求的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电力行业对环境的影响电力行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温室气体排放电力行业主要依赖燃煤和燃气发电,这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温室气体。
这些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极端天气事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重大影响。
2.2 水资源消耗电力行业对水资源需求量巨大,尤其是传统的火力发电厂。
这些发电厂需要大量水用于冷却发电设备,导致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2.3 废弃物排放电力行业的运营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燃煤发电厂产生的煤渣、废水和废气等。
这些废弃物如果不得到有效处理,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三、解决电力行业环境影响的措施为了实现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影响,应采取以下措施:3.1 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加大对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发展,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电力现状研究及发展趋势报告引言:电力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能源之一,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本报告旨在研究电力现状,并分析电力发展的趋势,以提供相关决策者和利益相关者在电力领域做出明智决策的依据。
一、电力现状研究1.国际电力市场概况国际电力市场规模庞大,涉及发电、传输和配送等各个环节。
目前,清洁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正逐渐取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发电,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同时,能源互联网和能源存储技术等方面的创新也在不断推动电力市场的发展。
2.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情况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电力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中国的电力供应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能源结构不合理、电力线路损耗严重、电力设备老化等。
尽管如此,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推动电力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对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二、电力发展趋势分析1.清洁能源的发展2.智能电网的建设智能电网是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电力供应、配送和使用的智能化管理系统。
它具有自动化、可靠性高、能源利用效率高等特点。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电网将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提高电力的稳定供应和效率。
3.能源互联网的兴起能源互联网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将能源供应和需求进行智能匹配和优化,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供应效率。
它减少了能源的浪费和损失,实现能源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配置。
能源互联网将进一步推动电力市场的发展,改善供需平衡和能源结构。
4.能源存储技术的创新能源存储技术是解决能源波动性和间断性的重要手段,能够将多余的电力储存起来以应对供求之间的不平衡。
现在有多种能源存储技术可供选择,如电池储能、氢能储存等。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能源存储技术将在电力领域有更广泛的应用。
结论:电力市场正朝着清洁、智能、互联网化的方向发展。
未来电力发展的趋势是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的建设,以及能源存储技术的创新。
在电力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加强政策支持和监管,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和投入,消费者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共同推动电力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和措施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力行业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电力行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讨论电力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以及实施这些方向所需的措施。
一、清洁能源转型清洁能源是实现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传统能源资源如煤炭和天然气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还会导致气候变化等问题。
因此,转向清洁能源是电力行业迈向可持续未来的必然选择。
1.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水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将其作为主要发电方式之一。
通过投资于新技术和设备,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并逐步降低相关成本。
2.开展核能科研:核能是目前最具潜力且相对清洁的能源之一。
加强对核能科研的支持,提高核能发电技术的安全性和效率,促进核能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
3.鼓励利用天然气发电:相比煤炭,天然气是一种更清洁且灵活的发电方式。
大力推广天然气发电,并对相关技术进行持续改进以提高效率和减少碳足迹。
二、能源储存及智能配电网建设为了缓解可再生能源波动带来的供需不平衡问题,电力行业需要建设更加智能化和高效的配电网,并实施合适的储能系统。
1.建设智能配电网:通过智能化网络来监测、控制和优化供电系统,使得供需之间保持平衡。
引入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实现智慧型配电网管理与运营。
2.发展储能技术:将多种储能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中,以解决可再生能源集成与波动问题。
如利用大规模储水式水库、蓄电池及氢燃料等作为辅助手段来平衡供需关系。
三、提高节能效果与功率因数为了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电力系统的损耗,电力行业需要采取措施来提高节能效果和功率因数。
1.加强设备改进:通过采用能效标准高的发电设备,在供应环节尽量避免能源损耗。
对老旧发电设备及输变电线路进行优化或更新,降低能耗。
2.推广节能技术:向用户普及节能意识,鼓励用户使用高效电器设备,并提供相应的经济激励手段。
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的未来可持续战略第一章:引言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电力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公司之一。
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和缓解环境压力,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已经提出了未来可持续战略。
此举旨在推动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在未来能源市场中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价值的同时保护环境。
第二章:背景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直接领导的以能源为主导的国有企业,负责中国电力网的建设和运营。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电力生产和供应商,也是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重要能源业务主体之一。
根据2019年公司财报,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全年利润超过2900亿人民币,增长了6.6%。
该公司公司价值累计超过一万亿人民币,拥有超过1900万的全球电力用户。
尽管取得了这些经济成就,但是公司仍在不断努力应对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和环境压力。
第三章: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的可持续战略为了适应这种全球能源和环境变化,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实施一项可持续战略。
该策略基于三个核心战略方向:1. 新能源和能源转型:随着低碳经济和碳减排政策日益提高,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加速新能源转型,同时加强现有能源体系的灵活性。
该公司正在增加绿色能源的占比,以便让其能源变得更加清洁和环保。
2. 智能电网和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化和智能技术,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正在推行现代化电力系统的转型。
该公司正在研发新的数字技术,以提高电网的灵活性和效率,并通过更好地管理和监控能源的使用来促进绿色生产。
3. 全球化和国际合作:随着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业务增长,该公司正在寻找具有相似目标的国际伙伴以加强国际合作。
该公司与世界各地的能源企业和国家合作,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并通过共同改进能源技术和管理方法来提高能源效率。
第四章:可持续战略的挑战尽管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但实施该战略并不容易。
以下是该公司可能面临的一些挑战。
1.获得足够的政策支持:中国国家电网公司需要政策支持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目标。
2020年中国电力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叶 雷(国电信息中心,北京 100761)STUDY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ELECTRIC POWER IN CHINA IN 2020YE Lei(China Electric Information Center, Beijing 100761, 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guidance principle of powe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based on the forecasting power demand in 2020 in 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power networks, optimization of energy structure for power generation are prospected and power development objectives in 2020 are forecasted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the scale and constitution of installed capacity, the condition of energy and capital needed in power development.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key of the powe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depends on the suppor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vances and policies.KEY WORDS: Power demand;Structure of power source;Sustainable development;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vances;Forecast摘要:为了研究风电场和电力系统相互作用的稳定性,提出一种用于小干扰稳定分析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数学模型。
应用该建模方法对风电场接入无穷大系统和接入三机系统的两种情况进行了计算,研究了风电场接入系统后影响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因素。
算例分析表明,与风电机强相关的振荡模式有着很好的阻尼;与电力系统相连时,风电场对与大系统中其它同步发电机强相关的振荡模式影响很小。
该建模方法为包含风电场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用工具。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分析1 前言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2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并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因此,在今后20 年,我国电力需求将会持续快速增长,这是由我国要实现基本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电气化水平和提高科技水平几方面因素决定的。
2 2020年电力需求预测根据GDP增长速度,用产值单耗及人均生活用电法预测需电量。
2000-2020 年我国GDP年均增长速度为7.2%,同时人民生活将全面达到小康水平。
在GDP不断增长的同时,单位GDP的电耗呈持续下降趋势。
1978-2000年,单位GDP 产值的电耗显著下降,即由1978年的 6 962 kW·h/万元下降到2000年的1 506 kW·h/万元,预计今后仍将以1%~2%的速度下降。
我国第一、三产业电气化程度较发达国家产值单耗要低40%左右,近几年来一直在上升,今后仍呈上升趋势;第二产业由于技术落后,单耗比国外高4倍左右,但近几年随着技术进步已逐渐下降,今后将仍是下降趋势。
表1 需电量预测2000年项目预测实际2010年 2020年需电量/亿 kW·h13 68413 466.2 28 900~314 3042 400~51860人均/ kW·h915.2 1 062.8 2 060~2 2452 860~3500产业需电量/ kW·h12 21411 794.4 22 200~24 13035 520~39060第一产业 573 534.0 1 020~1 1101 700~1880第二产业 10 3509 786.1 15 700~16 10022 020~22780第三产业 1 291 1 474.3 6 480~7 9209 800~12400居民生活用电/亿kW·h1 470 1 671.8 5 700~6 3008 880~14800人均用电量/ kW·h116 132 300~450 600~750在GDP单位产值电耗下降的同时,人均用电及生活用电水平不断提高。
预计2010、2020年,GDP产值单耗将相继下降到1 237~1 364 kW·h/万元、1 016 ~ 1 120 kW ·h/万元,而人均用电量将由2000年的1 062.8 kW ·h/年提高到2 020~2 120 kW ·h/年和2 900~3 440 kW ·h/年。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水平也将由2001年的人均144 kW ·h/年相继提高到2010年的400 kW ·h/(人·年)和2020年的800 kW ·h/(人·年),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人均生活用电水平。
由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构成、产业单耗、城乡居民人均生活用电计算作依据,预测的电力消费列于表1。
根据产值单耗法预测结果,参考网络递推模型计算值,预计我国各时期需电量如下:2010年2.89万亿~3.14 万亿kW ·h ,2020年4.24万亿~5.19 万亿kW ·h 。
考虑发电设备的利用小时5 000 h 左右,可由需电量估算需要装机容量:2010年6.02万亿~6.54 亿kW ,2020年8.83万亿~10.79 亿kW 。
从需要看,2001-2010年间:年平均装机2 500万亿~2 800 万kW ;2010-2020年间:年平均装机3 500万亿~4 200 万kW 。
综合以上分析和预测,中国未来电力需求列于表2。
按以上预测的电量增长率(低~高)及相应的电力弹性系数(低~高)列于表3。
表2 电力需求预测项 目 2000年 2010年 2020年需电量/万亿kW ·b1.368 42.89~3.144.24~5.18需要装机/亿 kW 3.19 6.02~6.54 8.83~10.79表3 2000-2020年电力弹性系数项 目 2000-2010年 2010-2020年需电量年平均增长率V 1/% 6.0~6.5 5.0~5.5GDP 年平均增长V 2/% 7.2 7.2电力弹性系数 0.84~0.90 0.70~0.763 实现电力可持续发展的指导原则实现电力可持续发展应遵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按照价值规律、供求关系来确定电力的宏观规则,考虑:(1)从市场需求出发,进行电力、电量的消费预测。
要分析国民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等。
(2)从资源环境条件约束,进行电力供应的预测。
要分析一次能源的生产与运输、建设资金的规模是否国力允许等重大制约因素。
(3)重视价格的因素。
不仅要考虑燃料价格、运输价格对电力价格的影响,还要分析电价对电力消费与供应的影响。
(4)充分考虑国内、国际2 个市场。
在国内市场中,要跨省区、跨行业投资建厂,开矿送电。
在国际市场上,一方面要引进外资(资金、设备)促进国内发展;另一方面,沿海有条件的地区应到海外去开发和建立自己的资源供应基地。
(5)电力企业要市场化自主经营,具备投资功能,有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符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地区差别。
考虑到各地区人文、社会、政治、经济、地理的不同特点。
既要承认地区间的差别,又要在政治、经济上使其差别不宜扩大。
中国幅员辽阔,是个多民族国家,在长远发展中处理好地区间平衡事关重大。
(1)以产业倾斜政策推动地区发展,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
(2)大力推进西部开发战略,提高西部地区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如改善交通、放开原材料及能源价格、减少计划调出物资、提供信息、财政支持等。
(3)积极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采取优惠政策,在尽量短的时期内消灭无电乡镇。
(4)充分发挥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才素质高的优势。
以“电力为中心”发展能源,提高电气化水平。
电气化水平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电气化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物质保证,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改善环境的有效途径和节约能源的有效措施,也是企业现代化水平的标志。
此外,电气化还是信息社会分散工作方式的条件及综合利用多种能源的最好方式,因为电能洁净、易于传输和控制,可服务到用户电器终端。
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我国电力工业已进入大机组、大电厂、大电网、超高电压、自动化和信息化的阶段。
应充分考虑未来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信息化改造传统行业,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行业发展。
体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发电能源多元化。
从总体经济效益出发研究电源布局,大力开发西部电源,推进“西电东送”。
(1)根据资源引导消费,高耗电企业应向发电资源充足的西部地区布置。
(2)以电力价格体现发电资源充足地区的竞争优势。
(3)实现同类生产的优化组合克服地区分散、封闭、中小厂过多的现象。
在相当长时间内,发电能源以煤为主的格局不会有很大变化,但需大力开发水电,积极发展核电;适当发展燃气电站,尤其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充分考虑新能源,使新能源发电比例逐步增加。
高度重视环境容量和环保问题。
正确看待电力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然要消费能源,利用电能要消费矿物能源,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但利用电能比直接消耗化石燃料效率高,相对减少了能源消耗,从而保护了环境。
因此在环境容量方面应当给电力留更多余地,电能利用也应尽可能提高效率。
高度重视节能、节电。
从保护环境、提高效益和能源平衡要求出发,高度重视节约能源。
(1)新建电站要采用高效大机组,老厂中小机组要淘汰和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效率,降低能耗;(2)电网要合理设计,合理调度,减少煤耗,降低输电损失;(3)用电设备要采用高效节能产品。
4 加强电网建设,优化发电能源结构电力发展仍应继续坚持“重点加强电网建设,大力发展水电,优化火电结构,加快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能源发电”的战略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