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的通知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1
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机关公务接待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正文:---------------------------------------------------------------------------------------------------------------------------------------------------- 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机关公务接待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2009年7月6日)省局机关各处室队、协学会、直属单位,各市县区工商局,太原高新、经济开发区工商局:为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管理工作,严肃接待纪律,节约行政成本,提高接待水平,经省局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现将《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机关公务接待管理办法(试行)》印发你们,自下文之日起试行。
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机关公务接待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党政机关带头厉行节约的通知精神,进一步规范系统机关公务接待工作,严肃接待纪律,提高服务质量,节约行政成本,根据《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和我省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山西省工商系统机关公务接待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公务是指考察调研、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等活动,接待是指提供交通、住宿、用餐、陪同等方面的安排。
第四条各级办公室为公务接待工作的管理部门,负责接待工作的指导、管理和协调,相关部门积极做好接待工作。
第五条公务接待应坚持有利公务、简化礼仪、杜绝浪费、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
第六条局机关主要接待对象包括:(一)上级机关、兄弟单位来我局公务活动人员;(二)因公途经我局的上级机关、兄弟单位工作人员;(三)地方人民政府和部门来我局公务活动人员;(四)经局领导批准,需要接待的其他人员。
第二章接待程序第七条相关部门根据会议、公务接待通知和领导批示,确定公务接待的相关事项。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公务接待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公布日期】2009.09.29•【字号】秀山府发[2009]52号•【施行日期】2009.09.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综合规定正文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公务接待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秀山府发〔2009〕52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现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公务接待管理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九月二十九日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公务接待管理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县公务接待工作的管理,根据《重庆市政务接待暂行规定》,在《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公务接待管理暂行办法》(秀府发〔2004〕20号)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务接待要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理念,服从和服务于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好务。
第三条公务接待要遵循“对口接待、分级负责、热情周到、节俭得体、先申报后实施”的原则,接待中做到周全考虑,安排细致,服务到位。
第四条公务接待是展示秀山、推介秀山、体现秀山对外开放形象和水平的窗口。
要不断创新接待模式,提高公务接待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树立秀山对外良好形象。
第五条县机关事务管理局是全县公务接待工作的主要承办部门和业务指导部门。
主要负责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的重要公务接待任务;参与全县大型活动、重要会议、重要商务的接待服务工作;负责对县级各部门接待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第二章接待范围第六条县机关事务管理局接待范围:1、副部级以上领导或曾担任过这些职务的老同志;2、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组织的各项检查、视察团(组);3、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组织的各类检查、考察、视察团(组);4、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组织的综合检查;5、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和军队副军级以上的领导干部;6、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副秘书长;7、市内各区、县党政代表团,区、县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8、市外各省、自治区的市、州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市、州所辖区(市、县)主要领导,直辖市的区(市、县)主要领导;9、县党代会、县人代会、县委全委会及扩大会议、县委现场办公会议、县政协全委会,全县干部大会、全县经济工作会、县春节团拜会和秀山、花垣、松桃三县团拜会;10、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主要领导交办的其他接待任务。
湖南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的通知》湘办发〔2014〕4号2014.1.25印发)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全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国内公务接待行为。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国内公务,是指出席会议、考察调研、执行任务、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工作等公务活动。
第四条国内公务接待应当坚持有利公务、务实节俭、严格标准、简化礼仪、高效透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
第五条各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完善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制度,制定国内公务接待标准。
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本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指导下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
乡镇党委、政府应当加强国内公务接待管理,严格执行有关管理规定和开支标准。
第二章加强国内公务外出管理第六条严格审批制度。
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加强公务外出计划管理,科学安排和严格控制公务外出的时间、内容、路线、频率和人员数量。
公务外出须经所在单位相关负责同志批准。
第七条实行公函制度。
公务外出确需接待单位接待的,由派出单位向接待单位发出公函,告知内容、时间、行程、人数和人员身份。
第八条依规乘坐交通工具。
公务外出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
省级及相当职务人员,可以乘坐火车软席(软座、软卧)、高铁(动车)商务座、全列软席列车一等软座,轮船一等舱,飞机头等舱,因工作需要,随行一人可以乘坐同等级交通工具;厅局级及相当职务人员,可以乘坐火车软席(软座、软卧)、高铁(动车)一等座、全列软席列车一等软座,轮船二等舱,飞机经济舱;其余人员,可以乘坐火车硬席(硬座、硬卧)、高铁(动车)二等座、全列软席列车二等软座,轮船三等舱,飞机经济舱。
湖北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鄂办发〔2014〕1号各市、州、县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军区党委,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湖北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全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结合湖北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
本办法所称国内公务,是指出席会议、考察调研、执行任务、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工作等公务活动。
第三条国内公务接待应当坚持有利公务、简化礼仪、务实节俭、严格标准、高效透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
第四条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完善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制度,制定国内公务接待标准。
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本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指导下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
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应当加强公务接待管理,严格执行有关管理规定和开支标准。
第五条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加强公务外出计划管理,严格控制外出的时间、内容、路线、频率和人员数量。
公务外出确需接待的,派出单位应当向接待单位发出公函,告知内容、行程和人员。
禁止异地部门间没有特别需要的一般性学习交流、考察调研,禁止重复性考察,禁止以各种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禁止违反规定到风景名胜区举办会议和活动。
第六条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建立国内公务接待审批控制制度,严格控制国内公务接待范围,并对能够合并的公务接待统筹安排。
对无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不予接待。
国家工作人员不得要求将休假、探亲、旅游等非公务活动纳入国内公务接待范围。
不得用公款报销或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06.10.20•【文号】中办发[2006]33号•【施行日期】2006.10.20•【效力等级】规定•【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作风建设正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的通知(中办发〔2006〕33号2006年10月20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人民政府,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解放军各总部、各大单位,各人民团体:《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已经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严肃接待纪律,减少经费支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国内公务,是指出席会议、考察调研、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工作等公务活动。
第四条国内公务接待应当坚持有利公务、简化礼仪、务实节俭、杜绝浪费、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
第五条党政机关举办会议应当严格履行报批手续,严格控制会议数量、规模和会期。
应当充分采用电视电话、网络视频方式召开会议。
第六条党政机关部门之间的参观学习、培训考察等活动要注意实效。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不得参加各类社团组织、社会中介机构举办的营利性会议和活动。
第七条党政机关不得违反规定到风景名胜区举办会议和活动,严禁以各种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
第八条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因公外出,应当按照程序履行报批手续。
派出单位应当向接待单位说明公务活动的内容、时间、人数和人员身份。
第九条接待单位应当根据公务活动需要制定接待方案,规范公务接待程序,提高服务质量,为公务活动提供服务保障。
第十条接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接待标准提供住宿、用餐、交通等服务,不得超标准接待,不得用公款大吃大喝,不得组织到营业性娱乐、健身场所活动,不得以任何名义赠送礼金、有价证券和贵重礼品、纪念品,不得额外配发生活用品。
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宁德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市直机关实施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05.29•【字号】宁政办〔2017〕126号•【施行日期】2017.05.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宁德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市直机关实施细则的通知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大中专院校:《〈宁德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市直机关实施细则》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宁德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有关要求,认真做好贯彻落实工作。
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5月29日宁德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市直机关实施细则为了更好地落实《宁德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结合市直机关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厅局级及以下人员的公务接待活动。
厅局级及以下人员的公务接待,实行对口接待。
根据接待对象的职务或公务身份和公务活动内容等,由相应接待单位组织实施,或以牵头单位的对口单位为接待单位。
会议的住宿、用餐等安排,严格按照《宁德市市直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的规定实施。
第二条接待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国内公务接待范围,无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一律不予接待。
第三条接待单位应当严格遵循“先审批、后接待”的程序。
安排公务接待活动前,应当填写国内公务接待审批单,连同派出单位公函,报单位相关负责人审批。
审批单内容包括:填报单位、承办部门及承办人、派出单位、接待事由、活动安排、经费预算、是否协助安排日常用餐及标准等。
第四条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不得到机场、车站、码头、辖区边界或跨地区参加迎送。
除接待部门工作人员外,其他迎送人员一般控制在2人以内。
第五条公务接待活动可优先安排在机关内部接待场所或定点饭店。
第六条接待对象住宿执行财政部门制定的差旅住宿标准,住宿费回本单位凭据报销。
★公务接待管理办法_共10篇范文一:公司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平煤物?2006?10号关于印发《物资供应总公司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单位、各部门:《物资供应总公司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已经总公司领导班子会议研究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OO六年元月十九日主题词:公务接待管理办法通知抄送:公司领导平煤集团物资供应总公司办公室2006年1月20日印发物资供应总公司公务接待管理办法为加强管理,进一步搞好对外接待工作,推进接待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根据集团公司文件精神结合总公司实际,制定管理办法如下:一、招待费指标核定原则1、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生产厂及经营单位,按照《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依据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自行计算和掌握业务招待费。
2、公司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供应单位、生产厂、经营单位和机关科室及附属部门,其业务招待费不在下达指标,统一分配到战线领导,实行归口管理。
确因工作需要必须发生业务招待费时,由战线领导签字后,报办公室核定标准,费用从各有关领导切块的业务招待费指标中列支。
3、招待客人原则上在物资饭庄就餐,外部餐费原则上不予报销、出差和必要的外部招待,需经党政主要领导批准方可报销。
二、接待范围1、上级领导及由上级领导带队的检查、考核、调研工作组。
2、上级及有关部门来总公司工作或召开会议。
3、邀请有关人员来总公司进行业务、技术交流与合作。
4、兄弟单位来总公司参观、学习、联系工作等情况。
三、接待原则1、定点接待。
各类接待活动坚持统一管理、定点接待的原则,一律在物资宾馆安排接待和食宿。
2、对口、对等接待。
公务活动原则上由业务对口部门的同级领导出面接待,综合性接待由公司办公室协调。
3、节约、从简原则。
不超规格安排接待,不超标准安排食宿。
4、严格控制接待陪同人员、陪餐人员和陪同车辆。
陪餐人数和次数要严格控制,不得用公款组织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或与工作无关的旅游活动。
不得到定点接待地点以外的宾馆、酒店及营业性消费娱乐场所进行公务接待,如有发生,费用自理。
山东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接待要上家常菜,不得提供香烟2014-02-12 14:51:00 来源:大众日报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山东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山东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全文如下:第一条为了规范全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设节约型机关,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国内公务接待行为。
本办法所称国内公务,是指出席会议、考察调研、执行任务、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工作等公务活动。
第三条国内公务接待应当坚持有利公务、务实节俭、严格标准、简化礼仪、高效透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国内公务接待集中管理机制,对本级国内公务接待工作实行统一管理。
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是全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完善省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制度和有关标准,指导、协调全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
设区的市、县(市、区)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本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指导下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
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加强国内公务接待管理,严格执行有关管理规定和开支标准。
第五条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实行分级负责、对口接待,根据接待对象的身份和公务活动的内容等,由相应接待单位组织实施。
第六条国家工作人员公务外出,应当按照程序履行报批手续。
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加强公务外出计划管理,科学安排和严格控制外出的时间、内容、路线、频率、人员数量,禁止异地部门间没有特别需要的一般性学习交流、考察调研,禁止无实质性内容、无明确目的的学习考察,禁止重复性考察,禁止以各种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禁止违反规定到风景名胜区举办会议和活动。
医院公务接待办法××医院关于印发《公务接待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各科室:为规范医院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现将《医院公务接待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医院公务接待管理办法(试行)2014年5月14日××医院公务接待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根据××省《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实施细则、《××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院公务接待行为。
接待范围包括:来院检查工作的各级领导、被邀来院讲学授课的专家学者、商谈与医院业务发展有关事宜的来宾、来院参观考察的外地医疗单位、经领导批准需要接待的来宾。
第三条医院公务接待应当执行中央、省、市有关规定,坚持有利公务、务实节俭、严格标准、简化礼仪、高效透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对口接待的原则。
第二章接待管理第四条医院公务接待是因医院工作而必要的对外接待,由院办公室统一管理,院长审批。
无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医院不予接待和报销相关经费。
第五条规范接待程序。
医院食堂就餐程序:科室负责人申报→院办填写客餐通知单→分管领导审批→院办安排就餐;院外就餐程序:科室负责人申报→院长审批→院办安排就餐。
第六条建立公务接待清单制度。
如实反映接待对象、公务活动、接待费用等情况。
公务活动结束后,接待科室应当如实填写接待清单,经分管领导和院长审签后,作为财务报销凭证之一并接受审计。
接待清单应当包括接待对象的单位、姓名、职务,公务活动项目、时间、场所、费用等明细。
第七条建立公务对口接待制度。
一般情况由院办负责接待,其他如学术活动、专项检查等由相关职能科室负责接待。
第八条建立公务接待信息公开制度。
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关于下发《广东省国税系统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的通知【法规类别】税收综合规定【发文字号】粤国税发[2014]54号【发布部门】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发布日期】2014.03.18【实施日期】2014.03.1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关于下发《广东省国税系统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的通知(粤国税发〔2014〕54号)广州、各地级市、深汕合作区国家税务局,局内各单位:《广东省国税系统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已经2014年3月5日召开的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下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广东省国家税务局2014年3月18日广东省国税系统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规范广东省国税系统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根据《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和《税务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税总发〔2014〕4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系统各级国税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
本办法所称国内公务,是指出席会议、考察调研、执行任务、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等公务活动。
第三条国内公务接待应当坚持有利公务、务实节俭、严格标准、简化礼仪、高效透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国税机关办公室或者服务中心为本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本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指导下级国税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
第五条各级国税机关执行中央国家机关国内公务接待标准。
第六条各级国税机关应当加强公务外出计划和审批管理。
科学安排和严格控制外出的时间、内容、路线、频率、人员数量,禁止异地税务机关之间没有特别需要的一般性学习交流、考察调研,禁止重复性考察,禁止以各种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禁止违反规定到风景名胜区举办会议和活动。
第七条公务外出确需接待的,派出单位应当向接待单位发出公函,告知内容、行程和人员。
公函按照公文运转程序,经内设机构负责人签发,由内设机构出具。
安徽省民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民政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民政厅•【公布日期】2015.05.14•【字号】皖民办字〔2015〕58号•【施行日期】2015.05.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关于印发《安徽省民政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的通知厅机关各处(室、局),厅属各单位:为严肃财经纪律,进一步加强厅机关公务接待费管理,有效控制招待费支出,现将经厅长办公会研究通过的《安徽省民政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印发你们,请严格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2015年5月14日安徽省民政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为严肃财经纪律,进一步加强厅机关公务接待费管理,有效控制招待费支出,根据省财政厅印发的《安徽省省直机关公务接待费管理暂行办法》(财行〔2014〕2066号)、《安徽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务接待经费管理的通知》(财行〔2015〕171号),以及省纪委、省监察厅相关要求,结合我厅实际,制定本规定:一、管理原则接待费实行预算管理,总量控制,指标分解,包干使用。
每年第一季度由厅规划财务处提出接待经费预算,并报厅长办公会议批准后下达各单位。
接待费用按月结算,超过核定指标,规划财务处不予核报。
二、接待范围及分工(一)民政部司(局)级以上领导,兄弟省(市、区)民政厅(局)领导,省直辖市领导及民政局长、县主要领导,以及厅领导交办的接待,由厅办公室负责承办。
(二)其他来厅公务的人员按照业务对口的原则,由有关处(室、局)负责承办。
(三)副部级以上领导公务接待按省有关规定执行。
三、接待标准(一)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可安排接待对象用餐一次,用餐标准参照省直机关三类会议一天伙食标准,最高不得超过每人每天130元。
(二)陪餐人数。
接待对象在10人以内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3人;接待对象超过10人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接待对象人数的三分之一。
(三)省直单位之间工作交往和市、县来人,原则上不安排接待。
自治区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规范公务接待管理,根据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自治区党政机关区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宁党办(2014)47号)、《关于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有关事项的通知》(宁党厅字(2014)17号)及《自治区公务接待费管理暂行规定》(宁财规发(2019)6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务接待严格执行中央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坚持有利公务、务实节俭、严格标准、对口接待的原则。
第三条接待范围和对象(一)来我局检查、指导工作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各司局、国家局直属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
(二)来我区考察工作的外省(区、市)药品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
(三)经局领导批准需要接待的来我局公干的人员。
第四条接待程序和审批(一)接待区外来宁客人应持对方公函,由对口处室填写《自治区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待审批单》,经综合处处长审核报分管局领导审批后,按要求做好接待工作。
(二)国家局领导,国家局各司局和国家局直属单位、各省(区、市)药品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主要领导来宁督查、调研、考察工作,由综合处向局长报告后,按要求接待。
(三)国家局各司局和国家局直属单位、外省(区、市)药品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副职领导及其相关处室人员来宁督查、调研、考察工作,由分管局领导和对口处室按要求接待。
第五条接待标准(一)用餐标准。
公务接待一律不搞宴请,原则上在机关食堂用餐。
确因工作需要,可安排一次工作餐。
工作餐严格控制陪餐人数,接待对象10人以内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3人;超过10人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接待对象人数的三分之一。
1、工作餐标准。
自治区省级领导出席并陪餐的,人均标准不得超过300元;厅级及以下干部出席并陪餐的,人均标准不得超过200元;相关工作人员(主要指与接待工作密切相关人员)按人均不超过100元的标准单独用餐。
2、自行用餐标准。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行用餐标准为每人每天不超过100元。
对区外XX在接待公函中明确伙食标准的,依公函标准执行。
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兰州市外宾接待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5.05•【字号】兰政办发〔2017〕129号•【施行日期】2017.05.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兰州市外宾接待管理办法》的通知兰政办发〔2017〕129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管委会:《兰州市外宾接待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2017年4月6日第11次常务会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5月5日兰州市外宾接待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市外宾公务接待工作,例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根据中央和省市委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单位邀请外宾来访实行归口管理,市政府外事办为我市外宾来访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市级领导接待外宾工作。
未经批准或授权,其他单位不得对外发出正式邀请和作出承诺。
第三条中央、省有关部门或其他省市有关单位委托我市接待的外宾,须有邀请单位的接待计划或委托接待函电。
无委托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不予接待。
第二章礼遇第四条外宾来访,应根据有关规定,给予适当礼遇。
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除特殊外宾外,不得使用警车开道,不得使用交通管制措施。
第五条外宾在本市参观游览,可由主接单位少数人员陪同,一般情况下主要领导同志不必参加。
赴外地参观游览,一般不安排陪同。
除党宾外,出面接待外宾人员应以行政职级对等为原则。
第六条同外宾会见、洽谈业务或外宾参观时,可备茶水或饮料招待,不备烟和其他食品。
第三章迎送第七条外宾抵离我市时,安排相应职级人员出面迎送。
一般外宾可由主接待单位二至三人出面迎送,有关单位不必层层参加。
第四章会见第八条会见外宾应坚持职级对等原则,友好城市代表团应安排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会见,其他方面代表团应按市级领导分工安排会见。
洛阳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印发公务接待费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正文:---------------------------------------------------------------------------------------------------------------------------------------------------- 洛阳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印发公务接待费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洛开〔2011〕47号)区属各单位:《洛阳高新区公务接待费用管理暂行办法》已经管委会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三日洛阳高新区公务接待费用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公务接待费用管理既是节约财政资金的重要举措,又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区就制止奢侈浪费行为、加强公务接待费用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为了贯彻落实《洛阳市反腐倡廉建设2011年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意见》(洛惩文〔2011〕1号)关于“坚决整治铺张浪费、奢侈挥霍问题。
认真落实公务接待相关规定,全面推行接待费用季度公示制度,制止公款大吃大喝行为”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我区公务接待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实行公务接待费用季度公示制认真落实我区《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工作的实施意见》(洛开工委办〔2010〕1号)要求,自2011年第二季度起,在我区全面推行接待费用季度公示制。
区廉政办每季度公布各单位公务接待费用支出情况,凡接待费总额超支过多或增速较快单位由区廉政办责令说明情况,并将相关情况予以通报。
二、实行公务接待费用总量控制严格控制2011年预算安排,年内接待费较上年实现“零增长”,各单位全年接待费用总额不得超出2010年年终执行数。
对接待费超支部分,如无特殊原因,财政部门不予支付。
三、实行公务接待费用科目单列制公务接待费应按财政部门制定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在“公务接待费”科目中单独列支。
中共深圳市委办公厅、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民政府,中共深圳市委员会•【公布日期】2004.09.24•【字号】深办[2O04]63号•【施行日期】2004.09.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中共深圳市委办公厅、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的通知(深办[2O04]63号)各区委、区政府,市直各局以上单位:《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中共深圳市委办公厅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04年9月24日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第一条为切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有效防止用公款大吃大喝,规范支出管理,降低行政成本,根据中纪委、监察部《关于坚决刹住用公款大吃大喝歪风的紧急通知》(中纪发电[2003]1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要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公务接待应严格遵守规定的标准和方式。
第三条公务接待应安排在内部接待点住宿、就餐。
市民中心餐厅、食堂和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内部招待所、培训中心、职工餐厅为内部接待点。
第四条无内部接待点或内部接待能力不足时,可安排在经营性的宾馆住宿、就餐。
市政府采购中心以公开招标方式,在各区确定3-5 家宾馆作为公务接待点,每年招标一次。
市财政部门负责招标组织工作。
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可根据招标结果,自主选择接待点。
在市民中心办公单位的公务接待,可由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统一安排接待地点。
第五条住宿费用原则上由客人自理。
因住宿费用过高客人无法报销的,由客人按财政部规定的差旅住宿标准进行结算,不足部分由接待单位解决。
第六条客人在深期间,由接待单位按标准宴请一次。
第七条公务接待宴请标准最高限额为(以来客带队人级别为标准):厅局级每人每餐200元(不合酒水,下同),处级及以下工作人员每人每餐1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