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讲义
- 格式:pptx
- 大小:3.62 MB
- 文档页数:40
第一章信息技术入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的生活也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了解和运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必然选择。
本文将以第一章的形式,为大家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入门要点。
以下是本文的内容:一、信息技术的定义和作用信息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收集、存储、传输、处理和利用的一系列技术。
它的出现和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改变。
我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与远在天边的朋友交流,通过互联网购物,通过智能手机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等等。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方方面面,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二、信息技术的分类和特点信息技术可以分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两大类。
硬件技术主要指计算机、网络设备等物理设备,而软件技术则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程序。
信息技术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高效性、实时性、可靠性、智能化和互联性。
这些特点使得我们能够更加高效地处理信息,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
三、信息技术的基本要点在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时,有几个基本的要点需要注意。
首先,要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包括计算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常见的操作系统等。
其次,要学会使用常见的办公软件,如Microsoft Office等,以提高工作效率。
再次,要学会上网冲浪和使用搜索引擎等工具,以获取所需的信息。
最后,要掌握网络安全知识,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避免上当受骗。
四、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每个行业和领域。
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教学工具,提升教育质量。
在医疗领域,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和远程诊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在金融领域,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电子支付和网上银行等,方便和安全地进行金融交易。
在娱乐领域,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更多的娱乐选择和便利。
五、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没有止境,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技术和应用不断涌现。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大纲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1信息及其特征信息无处不在1.物质、能源和信息(information)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
2.信息指数据(data)、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3.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描述。
4.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万事万物里都有信息。
P25.信息是指对消息接受者来说是预先不知道的东西,所以具有“不确定性”。
信息的载体和形态1.信息木身不是实体,必须通过载体才能体现,但不随载体的物理形式而变化。
2.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
3.纸张可以承载文字和图像,磁带可以承载声音,电视可以承载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所以也把纸张、磁带、广播、电视、光盘、磁盘等称为信息的载体。
4.相同的信息,可以用多种不同的载体来表示和传播。
5.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
信息的五个特征1.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2.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
信息也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
3.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保留和传播。
4.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
信息可以被重复使用而不会像物质和能源那样产生损耗。
5.信息具有时效性。
1.2信息的编码1.信息的代码:把用来表示信息的符号组合叫做信息的代码。
2.计算机只能识别和处理由“0”、“1”两个符号组成的数字代码。
或称计算机只能识别机器语言。
3.冯•诺依曼:数据和程序都应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4.基本单位:字节,Byte简写“B” ;最小单位:位,bit简写“b”。
5.1B= 81); 1KB=1O24B; 1MB 二1024KB; 1GB 二 1024MB。
6.n位能最多表示2"个数,能表示的最大十进制数是2"。
7.进位制标识:二进制(B),十进制(D),十六进制(H)8.二进制进位规则:逢二进一。
9.十六进制转换为二进制时,每一位十六进制数对应4位二进制数,反之相同。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综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综合)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在这个充满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时代里,了解和掌握一些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综合的角度出发,介绍一些关于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应用信息技术。
一、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是信息技术的基础,它包括了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程序运算和控制计算机的操作。
内存用于存储计算机的运行时数据和程序,它的大小决定了计算机可以同时处理的任务数量。
硬盘是计算机的永久性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操作系统、软件和用户数据。
显示器用于显示计算机处理的结果和用户输入的信息。
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软件部分,它是计算机硬件和应用软件之间的桥梁。
操作系统提供了一组函数和服务,以便用户和应用程序可以访问计算机的硬件资源。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Mac OS、Linux 等。
操作系统不仅能够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还能够提供图形界面、文件管理、网络连接等功能,使计算机变得更加易用和高效。
三、网络和互联网网络和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
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进行连接,使它们可以互相通信和共享资源。
互联网是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它通过一种称为TCP/IP的协议来实现通信。
互联网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各种在线服务,使人们可以方便地获取和共享信息,进行远程办公和学习。
四、数据库数据库是一种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系统。
它可以提供高效、安全和可靠的数据存储和检索功能,方便用户对数据进行增删改查等操作。
数据库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企业管理、电子商务、医疗卫生等。
关系型数据库是最常见的数据库类型,它使用表结构来组织和管理数据。
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有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完整详细版一、信息技术的概念与重要性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对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和应用的学科。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信息技术的起源与发展1. 起源:信息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当时计算机的出现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三、信息技术的基本组成1. 硬件:硬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所有物理设备的总和,包括计算机主机、外部设备、网络设备等。
硬件是信息技术的物质基础,为软件运行提供支持。
2. 软件:软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所有程序和数据的总和。
软件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系统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负责管理和维护计算机系统。
应用软件则用于解决特定问题,如办公软件、设计软件等。
3. 网络:网络是信息传输的载体,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
网络技术使得信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快速、高效地传输,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4. 数据:数据是信息的载体,包括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
数据是信息技术处理的对象,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可以为决策提供依据。
四、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1. 办公自动化: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实现办公事务的自动化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2. 企业信息化: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和生产过程,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能力。
3. 教育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学方式的创新,提高教育质量。
4. 医疗信息化: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降低医疗成本。
5. 军事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军事指挥、作战和保障能力,保障国家安全。
6. 智能家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家庭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居住舒适度和安全性。
信息技术基础讲义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和通信设备来处理、存储、传输和管理信息的技术。
它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几乎涉及到各个领域。
本文将从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出发,介绍一些与之相关的重要概念和技术。
我们来了解一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而软件则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执行指令来处理数据,其中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各种指令。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资源和控制程序的执行。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Mac OS和Linux等。
每个操作系统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操作系统。
在信息技术中,网络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网络可以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使它们可以相互通信和共享资源。
常见的网络类型有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互联网是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它通过TCP/IP协议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数据库也是信息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库是用来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系统,它可以提供高效的数据访问和管理功能。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acle和SQL Server等。
数据库可以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如文本、图像、音频等。
信息安全是信息技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信息安全包括保护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修改或干扰的威胁。
为了保护信息安全,人们采取了各种安全措施,如防火墙、加密技术和访问控制等。
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是指在计算机上运行的软件,它可以帮助用户完成各种任务。
常见的应用程序有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和游戏等。
办公软件包括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和演示文稿软件,它们可以帮助用户处理文档、数据和演示等。
公共基础知识——现代信息技术一、大数据特征1.Volame规模大。
2.Variety多样。
3.Value价值密度低。
4.Velacity速度快。
二、物联网核心互联网:智能工厂、智能家居,商品条形码,二维码、射频识别。
三.5Q技术高速率大容量,低挺、低功耗。
四、人工智能-AI--AlphaGo、自动驾驶技术五、VR-虚拟现实沉浸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中。
六、区块链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
七、元宇审虚拟现实(VR)、混合现实(MR),增强现实(AR)、区块链和加密货币。
航天科技成就运载火箭类别:1.按推进剂一固体、液体、固液混合型。
2.按级数--单级火箭、多级火箭。
一、探、登月1.美)阿波罗号,1969、阿姆斯特朗。
2.(中)嫦娥3号,2013,"玉兔号"。
4号,2018,"玉兔二号",背面5号,2020,采样。
二、火星探测天问一号,2020,任务:绕、看、巡;火星车:"祝融号"标识:"览星九天"(文昌)。
三、载人航天神舟5号,2003,载人。
64号,2005,"多人飞天"。
7号,2008,太空漫步(霍克刚0、1人)9号,2012,空间交会对接。
10号,2013,太空授课(王亚平)10.13次进入太空。
11号,2016,景海鹏、陈冬、汤洪波。
12号,2021,空间站阶段。
载人飞行--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13号,2021,女航天员→空间站-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14号,2022,空间站建造阶段,第一次载人飞行--陈冬、刘洋、蔡旭哲。
四、天宫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长征五号B实验舱3问天、梦天-"T"字结构 (文昌)→遥二、三载人飞船(12号、13,14号)神舟货运飞船(天舟2号、3号,4号)→文昌→长征七号遥四三四五。
中国空间站建造的3个阶段—1.关键技术验证。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doc 15页)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第一节计算机系统概述所谓计算机,是一种能接收、存储和处理数据,并能在存储指令程序控制下产生输出结果的快速、精确的符号加工系统,这一系统是在存储指令程序控制下工作的。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构成。
硬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的实际装置,是系统的基础和核心(称为硬核),一般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它以机器语言提供给程序员使用。
软件指的是操作系统、文本编辑程序、调试程序、汇编程序、编译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文字处理系统、视窗(Windows)软件、网络软件以及其它各种应用程序等,其中较低层次的程序(如操作系统、汇编程序)与硬件密切有关,而用户在使用高级语言或第四代语言编写程序时,基本上已与硬件的实现无关,但是硬件的结构和性能对程序处理的速度影响极大。
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在逻辑功能上是等效的,即某些操作可以用软件,也可以用硬件实现,因此软、硬件之间没有固定不变的分界面,而是受实际应用的需要以及系统性能价格比所支配。
从使用人员来看,机器的速度、可靠性、可维护性是主要的硬件技术指标。
具有相同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其软、硬件之间的功能分配可以有很大差异。
回顾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在早期,由于硬件昂贵,所以计算机的硬件比较简单,尽量让软件完成更多的工作。
但是随着组成计算机的基本元器件的发展,其价格不断下降,性能不断提高,因而硬件成本不断下降。
与此同时,随着应用的不断发展,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这就造成了软、硬件之间的分界面的推移,即将某些由软件完成的工作交给硬件去完成,同时还提高了计算机实际运行速度。
第二节计算机硬件一、计算机的硬件组成组成计算机的基本部件有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I/O)设备。
图2-1是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输入中央输出后备图2-1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4)条形码在超市购物时会接触到条形码阅读机。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信息技术,作为当今社会的重大发展领域,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它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技术和概念,以及其背后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技术、数据库管理以及信息安全四个方面着重介绍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计算机硬件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物理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组件。
而计算机软件则是指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的程序和数据。
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和运用信息技术至关重要。
在计算机硬件方面,了解各个组件的功能和原理是基础知识。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负责执行计算机的指令和处理数据。
内存作为临时存储器,能够快速存取数据。
硬盘则用来长期保存数据。
此外,还有输入设备如键盘和鼠标,输出设备如打印机和显示器等,它们与计算机之间通过接口进行连接。
软件方面,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
它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使得各种应用程序能够运行。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Mac OS和Linux等。
另外,应用软件如Microsoft Office、Photoshop等则是用于完成各种具体任务的程序。
二、网络技术网络技术是信息技术领域中的重要一环。
它把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计算机和互联网之间连接起来,使得信息能够自由地在各个节点之间传输和共享。
了解网络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和应用信息技术至关重要。
网络由各种设备和技术组成,例如路由器、交换机、以太网等。
其中,IP地址是网络上唯一标识一个设备的地址,它用于在网络中进行寻址和路由。
在互联网上,IP地址由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分配。
除了IP地址,了解网络协议也是基础知识之一。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通信的规则和标准。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它负责数据的传输和错误处理。
HTTP协议则是在万维网中用于传输超文本的协议,它是访问互联网上网页的基础。
三、数据库管理数据库是组织和管理数据的集合,它是信息系统中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重要工具。
第一章信息技术入门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信息技术的入门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网络基础和常用软件等方面。
一、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的实体部分,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运行程序和处理数据。
显示器用于显示计算机的操作界面,键盘和鼠标用于输入指令和操作计算机。
1. 主机: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和硬盘等组成。
CPU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计算和控制数据的运行。
内存是临时存储数据的地方,用于存储运行中的程序和数据。
硬盘是存储计算机操作系统和用户数据的地方。
2. 显示器:显示器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用于显示计算机操作的结果。
常见的显示器有液晶显示器和LED显示器等。
显示器的分辨率越高,显示效果越好。
3. 键盘和鼠标:键盘和鼠标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用于输入指令和操作计算机。
键盘主要用于输入文字和命令,鼠标用于控制光标的移动和操作窗口。
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MacOS和Linux等。
1. 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是最常用的操作系统之一,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和广泛的软件支持。
Windows提供了丰富的图形界面和易于使用的操作方式,适合普通用户和企业用户使用。
2. MacOS操作系统:MacOS是苹果公司的操作系统,主要用于Mac电脑和苹果笔记本电脑。
MacOS具有优雅简洁的用户界面和强大的图像和音频处理能力,被广泛应用于设计、媒体等领域。
3. Linux操作系统:Linux是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具有高度的可定制性和稳定性。
Linux主要应用于服务器和嵌入式系统领域,被广泛使用于互联网、大数据等领域。
三、网络基础网络是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详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效益。
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点,对于我们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技术挑战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讨论一些常见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帮助读者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1.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是信息技术的基础,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设备。
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其中包括CPU、内存、硬盘等重要组件。
显示器负责将计算机处理的信息以图像的形式展示出来,键盘和鼠标则是人与计算机之间的重要输入设备。
了解基础硬件设备的功能和原理,有助于更好地使用和维护计算机。
2.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软件之一,它管理计算机的资源和任务,为用户提供友好的界面。
常见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MacOS和Linux等。
操作系统的重要功能包括文件管理、进程管理和用户管理等。
了解操作系统的特点和使用方法,能够提高个人计算机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3.网络与互联网网络与互联网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石。
网络是指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相连接,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
互联网则是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它使得全球各地的计算机可以相互连接和通信。
了解网络的组成、通信协议和网络安全等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使用互联网并解决网络相关的问题。
4.数据库数据库是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软件系统,它提供了高效的数据访问和管理方式。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MySQL、Oracle和SQL Server等。
数据库具有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和数据安全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企业的数据管理和分析中。
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存储和管理数据。
5.编程语言编程语言是用于开发软件和应用程序的工具。
常见的编程语言包括Java、Python和C++等。
不同的编程语言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了解各种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应用领域,可以帮助我们选择适合的编程语言,并进行程序开发和问题解决。
信息技术基础应用讲座什么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缩写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辟、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
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与智能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
信息技术应用最广泛的应用就是多媒体电脑和手机的操作和使用。
1、硬件的发展信息技术的硬件基础就是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于1946 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发明人是美国人约翰·阿塔那索夫(Atanasoff)教授。
美国国防部用它来进行弹道计算。
它是一个庞然大物,用了18000 个电子管,占地170 平方米,重达30 吨,耗电功率约150 千瓦,每秒钟可进行5000 次运算,这在现在看来微不足道,但在当时却是破天荒的。
ENIAC 以电子管作为元器件,所以又被称为电子管计算机,是计算机的第一代。
电子管计算机由于使用的电子管体积很大,耗电量大,易发热,于是工作的时间不能太长。
由于第一代计算机笨重、操作需要专业知识,并且造价昂贵,在计算机发展的最初几十年里,应用不是很广,主要在科研部门和大型企业里使用。
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的诞生,1976 年,乔布斯和沃兹尼克设计成功了他们的第一台微型计算机,装在一个木盒子里,它有一块较大的电路板,8KB 的存储器,能发声,且可以显示高分辨率图形。
1977 年,沃兹尼克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个人计算机——AppleⅡ,并“追认”他们在“家酿计算机俱乐部”展示的那台机器为Apple Ⅰ。
微机的诞生,使计算机从专业走入民用和家庭,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微机得到迅猛发展,微机从此进入千家万户。
如今,一台普通个人电脑台式机,流行配置如下:CPU 英特尔芯片,3.2G 速度,内存4G,显存1G,硬盘500G,23 寸液晶显示器,DVD 光驱,这样的配置5000 元不到,速度非常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