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内摩擦定律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1
牛顿非牛顿流体定义
牛顿流体是指在受力后极易变形,且切应力与变形速率成正比的低粘性流体。
凡不同于牛顿流体的都称为非牛顿流体。
服从牛顿粘性定律的流体称为牛顿型流体。
不服从牛顿粘性定律的, 称为非牛顿型流体。
非牛顿型流体又分为假塑性流体和胀塑性流体。
牛顿内摩擦定律表达式:τ=μγ
式中:
τ--所加的切应力;
γ--剪切速率(流速梯度);
μ--度量液体粘滞性大小的物理量,简称为黏度,物理意义是产生单位剪切速率所需要的剪切应力。
从流体力学的角度来说,凡是服从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否则称为非牛顿流体。
所谓服从内摩擦定律是指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流速梯度的变化,μ值始终保持一常数。
水、酒精等大多数纯液体、轻质油、低分子化合物溶液以及低速流动的气体等均为牛顿流体;高分子聚合物的浓溶液和悬浮液等一般为非牛顿流体。
牛顿内摩擦定律解释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的区别1、含义不同牛顿流体:任一点上的剪应力都同剪切变形速率呈线性函数关系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
非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是指不满足牛顿黏性实验定律的流体,即其剪应力与剪切应变率之间不是线性关系的流体。
非牛顿流体广泛存在于生活、生产和大自然之中。
2、粘度不同牛顿流体:剪切力/剪切率=恒定值,流体的粘度值都是恒定不变的。
非牛顿流体:剪切力/剪切率≠恒定值,即粘度是个变化量,引起其变化的常见的因素是剪切率、时间等。
牛顿流体举例:自然界中许多流体是牛顿流体。
水、酒精等大多数纯液体、轻质油、低分子化合物溶液以及低速流动的气体等均为牛顿流体。
非牛顿流体举例:人身上血液、淋巴液、囊液等多种体液,以及像细胞质那样的“半流体”都属于非牛顿流体。
扩展资料:非牛顿流体的特性:1、射流胀大如果非牛顿流体被迫从一个大容器,流进一根毛细管,再从毛细管流出时,可发现射流的直径比毛细管的直径大。
射流的直径与毛细管直径之比,称为模片胀大率。
对牛顿流体,它依赖于雷诺数,其值约在0.88~1.12之间。
而对于高分子熔体或浓溶液,其值大得多,甚至可超过10。
一般来说,模片胀大率是流动速率与毛细管长度的函数。
模片胀大现象,在口模设计中十分重要。
聚合物熔体从一根矩形截面的管口流出时,管截面长边处的胀大,比短边处的胀大更加显著。
尤其在管截面的长边中央胀得最大。
因此,如果要求生产出的产品的截面是矩形的,口模的形状就不能是矩形,而必须是四边中间都凹进去的形状。
2、爬杆效应1944年Weissenberg在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公开表演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一只有黏弹性流体的烧杯里,旋转实验杆。
对于牛顿流体,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液面将呈凹形。
而对于黏弹性流体,却向杯中心流动,并沿杆向上爬,液面变成凸形,甚至在实验杆旋转速度很低时,也可以观察到这一现象。
在设计混合器时,必须考虑爬杆效应的影响。
同样,在设计非牛顿流体的输运泵时,也应考虑和利用这一效应。
水力学牛顿内摩擦定律
牛顿内摩擦定律(Newton's law of internal friction),也被称为黏性定律,是牛顿在1686年提出的。
它描述了当液体流动时,液体质点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这时质点之间会产生内摩擦力反抗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液体的这种性质称为粘滞性,这种质点之间的内摩擦力也称为粘滞力。
牛顿内摩擦定律指出,内摩擦力与流层移动的相对速度、流层间的接触面积以及流体的物理性质(即粘滞性)有关,而与接触面上的压力无关。
具体而言,液体的内摩擦力与其速度梯度du成正比,与液层的接触面积A成正比,与流体的性质有关,而与接触面的压力无关。
液体的粘滞性是液体发生机械能损失的根源。
牛顿内摩擦定律的公式可以表示为:F=μAdu,其中F为相邻流体层间内摩擦力,A为流体层接触面积,du/dy为速度梯度,μ为比例系数,也称为动力黏度系数。
这个定律在流体动力学中有重要的应用,它描述了流体内部由于速度不同而产生的内摩擦力,是理解流体运动行为的基础。
牛顿黏滞定律公式牛顿黏滞定律是描述流体内部摩擦力的一个重要定律。
咱先来说说这个公式:F = ηA(dv/dx) 。
这里的“F”表示黏滞力,“η”是动力黏度系数,“A”是接触面积,“dv/dx”则是速度梯度。
我还记得之前在给学生们讲解这个定律的时候,有个特别有趣的小插曲。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教室里的气氛却有些凝重,因为大家都被这个看似复杂的公式给难住了。
我在黑板上写下这个公式,然后问大家:“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公式像什么呀?”大家都一脸茫然地看着我。
这时候,有个平时很调皮的男生小声嘟囔着:“老师,这公式看着就像一团乱麻,理都理不清。
”他的话一下子让教室里紧张的气氛轻松了不少,大家都笑了起来。
我接着说:“其实啊,这个公式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密码,只要咱们找到了破解它的钥匙,就能打开知识的大门。
”然后我开始详细地讲解每个符号的含义。
“同学们,咱们先看这个‘F’,它代表的就是黏滞力,就好像是两个物体之间在拔河,这个力就是它们相互拉扯的力量。
”我边说边做着拔河的动作,同学们都被我逗得哈哈大笑。
“再看这个‘η’,动力黏度系数,它就像是流体的性格,有的流体性格温和,这个系数就小;有的流体脾气火爆,这个系数就大。
”大家听了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还有这个‘A’,接触面积,想象一下,两个人手牵手的面积越大,是不是越难分开呀?这就和流体的接触面积类似。
”“最后这个‘dv/dx’,速度梯度,就像是楼梯的台阶,每一级台阶之间的高度差就是速度的变化。
”经过这样形象生动的讲解,同学们的眼睛里渐渐有了光芒,不再像刚开始那样迷茫和害怕。
在之后的练习题中,大家运用这个公式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其实学习牛顿黏滞定律公式,就像是一次探险。
刚开始可能会觉得困难重重,但只要我们用心去理解,去感受每个符号背后的意义,就能在这个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当我们真正掌握了这个公式,就能解释很多生活中的现象。
比如为什么油比水更黏稠,为什么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会有阻力。
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意义1. 牛顿内摩擦定律啊,那可太重要啦!就好比你在水里游泳,为啥你能感觉到水的阻力呢?这就是因为牛顿内摩擦定律呀!它就像一个神奇的规则,让我们理解了流体的这种特性。
你想想,要是没有这个定律,我们对很多流体现象不是都摸不着头脑啦?2. 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意义可大了去了!你看那些机器里的润滑油,为啥能减少摩擦呀?不就是因为遵循了这个定律嘛!它就如同是打开流体世界奥秘大门的一把钥匙,难道你不想知道这把钥匙有多厉害吗?3. 哎呀呀,牛顿内摩擦定律可真是了不起!比如说我们走路的时候,空气对我们也是有阻力的,这背后可就有它在起作用呢!它就像一个默默工作的小助手,虽然我们平时不太注意,但却无处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呀!4. 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意义真的不容小觑啊!就像汽车在行驶中,轮胎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不就是它在主宰嘛!它是不是很神奇呢?能让我们明白这么多实际的现象。
5. 嘿,牛顿内摩擦定律啊,那可是相当关键的!你想想水流过管道会有阻力,这不就是它在搞鬼嘛!它简直就是流体世界的规则制定者,厉害吧?6. 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意义重大极了!好比飞机在天空中飞行,空气对它的阻力也得靠这个定律来解释呀!它就像一个无声的导师,教会我们好多关于流体的知识呢。
7. 哇塞,牛顿内摩擦定律太重要啦!像我们洗手时,水从手上流下去的感觉,就是它在起作用呢!它是不是就像一个隐藏的魔法师,掌控着流体的行为呀?8. 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意义真的很特别!你看船在水里航行,受到水的阻力,这可都是它的功劳呀!它就像一个智慧的引路人,让我们能明白这些复杂的现象。
9. 牛顿内摩擦定律,那可是有着非凡意义的!比如说血液在血管里流动,也有它的影响呢!它就像一个神秘的力量,在我们身边发挥着作用,你难道不好奇吗?10. 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意义简直无法形容!就好像风在吹过我们的时候,那种阻力感,就是它在运作呀!它是流体世界的核心法则,没有它我们可就糊涂啦!我的观点结论:牛顿内摩擦定律在我们的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让我们对流体的行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真的是太神奇啦!。
牛顿内摩擦定律教案教案标题:探索牛顿内摩擦定律教学目标:1. 了解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2. 通过实验和探索,理解摩擦力与接触物体质量、表面特性和施加力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4. 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适用对象:初中(八年级)课时安排:2课时教材及资源准备:1. 牛顿内摩擦定律的相关教材、课件等。
2. 实验器材:水平面、不同质量的物体、力计(或测力计)、白纸、铅笔等。
3.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4.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与步骤:引入(10分钟)1. 让学生回顾已学习的运动学知识,包括力、加速度等概念。
2. 引导学生思考:当我们推动一个物体时,为什么它最终会停下来?3. 引入内摩擦力的概念:介绍牛顿内摩擦定律的定义和公式。
实验探索(30分钟)1. 将水平面放在桌子上,并确保其平整。
2. 给每组学生提供不同质量的物体,并让他们观察物体在水平面上滑动时的表现。
3.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提出假设:物体的质量与物体滑动的摩擦力是否有关系?4. 学生设计实验,使用力计(或测力计)测量不同质量物体施加的推力和摩擦力。
5.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讨论质量和摩擦力之间的关系。
概念讲解(15分钟)1. 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结论:内摩擦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2. 解释为什么质量越大,摩擦力也就越大:质量越大,物体内部粒子间的接触面积也就越多,从而摩擦力增加。
3. 提醒学生内摩擦力仅存在于两物体表面相互接触的情况下,且它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拓展应用(15分钟)1. 利用白纸、铅笔等工具进行实验:观察不同表面材质的物体在水平面上滑动时的摩擦力变化。
2. 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物体的摩擦力?小结与评价(10分钟)1. 概括整个教学内容,强调牛顿内摩擦定律的重要性。
2. 开展小组或个人的问答互动,检查学生对于摩擦力与物体质量关系的理解。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牛顿流体的基本特性;2. 验证牛顿内摩擦定律;3. 掌握牛顿流体流动的基本规律。
二、实验原理牛顿流体是指具有线性粘性关系的流体,其内摩擦力与剪切速率成正比。
牛顿内摩擦定律表达式为:τ = μ (du/dy)式中:τ——所加的切应力;μ——度量液体粘滞性大小的物理量,简称为黏度;du/dy——剪切速率(流速梯度)。
牛顿流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剪应力与剪切速率始终保持一常数。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平行平板流动装置;2. 水泵;3. 流量计;4. 温度计;5. 牛顿流体(如水、酒精等);6. 记录纸、笔。
四、实验步骤1. 将平行平板流动装置安装好,确保其稳定;2. 将牛顿流体倒入流动装置中,调整水泵,使流体在平行平板间形成稳定的流动;3. 使用温度计测量流体的温度,确保温度稳定;4. 通过流量计调节流体流速,使流体在平行平板间形成稳定的剪切流动;5. 观察并记录流体在平行平板间的速度分布情况,绘制速度分布曲线;6. 使用记录纸和笔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剪应力、剪切速率、流体温度等;7.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验证牛顿内摩擦定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牛顿流体在平行平板间的速度分布符合线性规律;2. 通过计算剪应力与剪切速率的比值,发现其始终保持一常数,验证了牛顿内摩擦定律;3. 实验过程中,流体温度保持稳定,说明温度对牛顿流体特性的影响较小。
六、结论1. 牛顿流体具有线性粘性关系,其内摩擦力与剪切速率成正比;2. 牛顿内摩擦定律在实验条件下得到验证;3. 牛顿流体流动的基本规律符合线性分布,为流体力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七、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确保平行平板流动装置稳定,避免装置晃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 调节流体流速时,注意观察速度分布情况,确保实验数据准确;3. 实验过程中,保持流体温度稳定,避免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本实验通过对牛顿流体特性的研究,验证了牛顿内摩擦定律,为进一步研究流体力学奠定了基础。
二维牛顿内摩擦定律公式二维牛顿内摩擦定律公式在物理学中可是个相当重要的概念呢!咱们先来说说啥是牛顿内摩擦定律。
简单来讲,牛顿内摩擦定律说的是流体内部相邻两层之间的摩擦力和它们的速度梯度以及接触面积成正比,和两层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那二维牛顿内摩擦定律公式就把这个关系更精确地表达出来啦。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大游泳池里游泳。
当你在水里缓慢游动的时候,是不是感觉水的阻力不是特别大?但要是你加速游动,就会明显感觉到水对你的阻碍变强了。
这其实就和牛顿内摩擦定律有关系。
咱们再具体看看这个公式。
二维牛顿内摩擦定律公式通常写作:$\tau = \mu \frac{\partial u}{\partial y}$ 。
这里的 $\tau$ 表示切应力,也就是咱们说的摩擦力啦;$\mu$ 是动力粘度,这就好比是流体本身的一种“脾气”,不同的流体这个值可不一样哦;$\frac{\partial u}{\partialy}$ 则是速度梯度。
比如说,咱们想象有一层薄薄的油在一个平板上流动。
这层油的厚度很薄,就像一张纸那么薄。
油在平板上流动的速度不是处处相同的,靠近平板的地方慢一点,离平板远的地方快一点。
这速度的变化率,也就是速度梯度,就和产生的摩擦力大小密切相关。
在实际生活中,这个定律的应用可多了去了。
比如汽车发动机里的润滑油,要是润滑油的粘度不合适,就可能导致零件之间的摩擦过大,影响发动机的性能,甚至还可能损坏发动机呢。
再比如说,在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流体的流动速度和摩擦力,这时候就得依靠对二维牛顿内摩擦定律公式的准确理解和运用。
工程师们会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流体材料和流动条件,以达到最佳的生产效果。
还有啊,在气象学中,研究大气的流动也会用到这个定律。
大气可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时刻在流动和变化。
了解大气中不同层次之间的摩擦力和速度变化,对于预测天气、研究气候变化都非常重要。
总之,二维牛顿内摩擦定律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它在我们的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真的是无处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业1 (第1章、第2章)第1章一、选择题1.牛顿内摩擦定律适用于()。
A.任何流体B.牛顿流体C.非牛顿流体2.液体不具有的性质是()。
A.易流动性B.压缩性C.抗拉性D.粘滞性3.连续介质假定认为流体()连续。
A.在宏观上B.在微观上C.分子间D.原子间4.在国际单位制中流体力学基本量纲不包括()。
A.时间B.质量C.长度D.力5.在静水中取一六面体,作用在该六面体上的力有()A.切向力、正压力B.正压力C.正压力、重力D.正压力、切向力、重力6.下述哪些力属于质量力( ) ( )A.惯性力B.粘性力C.弹性力D.表面张力E.重力二、判断题1.压强和切应力属表面力。
()2.流体惯性力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3.粘滞性可以制止流体流动。
()4.理想流体与实际流体的区别仅在于,理想流体具有不可压缩性。
()三、简答题A五、 计算题1. 已知某水流流速分布为10/172.0yu =,u 的单位为m/s ,y 为距壁面的距离,单位为m 。
( )求y=0.1、0.5、1.0m 处的流速梯度;( )若水的运动粘滞系数s cm /1010.02=ν,计算相应的切应力。
2.已知温度20℃时水的密度3/2.998mkg =ρ,动力粘滞系数23/10002.1m s N ⋅⨯=-μ,求其运动粘滞系数ν?第2章一、 选择题1. 某点存在真空时,( )( )A .该点的绝对压强为正值B .该点的相对压强为正值C .该点的绝对压强为负值D .该点的相对压强为负值 2. 流体静压强的( )。
A .方向与受压面有关B .大小与受压面积有关C .大小与受压面方位无关 3. 流体静压强的全微分式为( )。
A .)(Zdz Ydy Xdx dp ++=ρ B . ),,(z y x p p = C .gh p p a ρ+=4. 压强单位为2/m N 时,采用了哪种表示法( )。
A .应力单位B .大气压倍数C .液柱高度5.密封容器内液面压强小于大气压强,其任一点的测压管液面( )。
牛顿内摩擦定律
考虑一种流体,它介于面积相等的两块大的平板之间,这两块平板处处以一很小的距离分隔开,该系统原先处于静止状态。
假设让上面一块平板以恒定速度u在x方向上运动。
紧贴于运动平板下方的一薄层流体也以同一速度运动。
当u不太大时,板间流体将保持成薄层流动。
靠近运动平板的液体比远离平板的液体具有较大的速度,且离平板越远的薄层,速度越小,至固定平板处,速度降为零。
速度变化是线性的。
这种速度沿距离Y的变化称为速度分布。
各物理量关系构成牛顿内摩擦定律,τ=μ*du/dy
上式说明流体在流动过程中流体层间所产生的剪应力
与法向速度梯度成正比,与压力无关。
流体的这一规律与固体表面的摩擦力规律不同
液体内摩擦力又称粘性力,液体流动是呈现的这种性质称为粘性,度量粘性大小的物理量成为粘度。
液体的粘性是组成液体分子的内聚力要组织分子相对运动产生的内摩擦力,液体只有在流动或者流动趋势时才会出现粘性。
这种内摩擦力只能使液体流动减慢,不能阻止,这是与固体摩擦力不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