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规程》条文说明
- 格式:pdf
- 大小:548.06 KB
- 文档页数:19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作者:————————————————————————————————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92条文说明目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模板工程第三章钢筋工程第四章混凝土工程第五章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第六章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第七章冬期施工第八章工程验收;附录一普通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标准值及分项系数附录二温度、龄期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曲线附录三冬期施工热工计算附录四常用施工记录表格。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制订本规范的目的,是为了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中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
本条为新增加的条文。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范围与原规范相同,包括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与房屋有关的常用构筑物,如烟囱、水塔、斗仓等,只是在文字上作了必要的修改。
根据《建筑结构设计通用符号、计量单位和基本术语》 GBJ83-85的规定,对“建筑”来说,一般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而本规范适用的斗仓,就很难说是房屋的附属构筑物。
因此,将原条文中的“建筑”改为“房屋和一般构筑物”。
本规范中混凝土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J10-89取得一致。
第1.0.3条本条为本规范的主要编制依据。
第1.0.4条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是一本综合性强、牵涉面广的规范,不仅有原材料方面的,如水泥、钢筋、砂石、外加剂等,尚有半成品、成品方面的,如预应力锚具、夹具、连接器、预制构件等,也与其他分项施工技术和质量评定方面的有关规范、标准有密切关系。
因此,凡本规范有规定者应按照执行,凡本规范无规定者,尚应按照有关的现行规范、标准的规定执行。
同时考虑到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前一分部或分项工程的质量如不符合要求,势必影响后一分部或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答疑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王亚勇戴国莹编1 管理问题1.1 执行GB 50011-2001抗震规范时,若发现某些条款与以前颂布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不一致时如何解决?根据标准化法,当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对同一事物的规定不一致时,应按国家标准执行。
当不同的国家标准之间的规定不一致时,应按最新颂布的国家标准执行。
1.2 GB 50011规范附录A中某些地区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与89规范中抗震设防烈度所对应的加速度值不同,实际使用时应如何操作?依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50011年2月2日发布的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GB50011)自GB50011年8月1日起实施,对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与原来相比有所变化的地区,则自GB50011年8月1日起应按变化后的加速度值进行抗震设防。
1.3 已按89规范进行设计,因种种原因目前尚未施工的工程,施工前是否应按GB50011规范重新修改设计图纸然后施工?按建设部2002年8月12日建标[2002]212号文件“建设部关于贯彻执行建筑勘察设计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若干问题的通”要求,新规范实施日期前的在施工程,执行新版规范有困难时,可按照旧规范执行。
新版规范实施日期至2003年1月1日前的在施工程,原则上应按照新规范执行,而按照旧规范设计的在施工程,可按照旧规范继续执行。
对2003年1月1日前已签订施工合同而尚未开工的工程,应当按照新版规范修改设计后方可施工。
凡在2003年1月1日后签订勘察、设计、施工合同的工程,必须按照新版规范执行。
1.4 设计基准期和设计使用年限有何差别,在设计文件中应如何表述?按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总则的有关规定,我国的建筑结构、结构构件及地基基础的设计规范、规程所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
同时,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何重要性,设计使用年限分别采用5年、25年、50年和100年。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1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849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现批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11年8 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5.2.1、5.2.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一○年十二月二十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局部修订的条文及条文说明5.2 原材料原版内容原5.2.1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钢筋混凝土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和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可按下列情况确定。
1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大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划分为若干个出厂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的抽检方案执行;2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小于或等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作为一个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的抽检方案执行;3对连续进场的同批钢筋,当有可靠依据时,可按一次进场的钢筋处理。
5.2 原材料主控项目■5.2.1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说明】钢筋对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至关重要,对其质量应从严要求。
本次局部修订根据建筑钢筋市场的实际情况,增加了重量偏差作为钢筋进场验收的要求。
■热处理钢筋性能及检验相关的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 ■《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1499.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问答3.新规范中为何无烟囱、水塔等构筑物及钢筋混凝土异型柱结构的抗震设计内容?嵌固条件较好一般指下面两种情况:60.对医院、教学楼等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范围可否按7.3.14条的规定采取加强措施并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其高度和层数仍按表7.1.2的规定采用?3.新规范中为何无烟囱、水塔等构筑物及钢筋混凝土异型柱结构的抗震设计内容?嵌固条件较好一般指下面两种情况:60.对医院、教学楼等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范围可否按7.3.14条的规定采取加强措施并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其高度和层数仍按表7.1.2的规定采用?9.住宅工程中顶层为坡屋顶,屋顶是否需设水平楼板?顶层为坡屋顶时层高有无限制?总高度应如何计算?《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7章的适用范围是烧结普通粘土砖、烧结多孔粘土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及材料性能满足要求的烧结砖和蒸压砖砌体承重的多层房屋,以及底层或底部二层框架-抗震墙和多层的多排柱内框架砖砌体房屋。
多层砌体房屋中采用砌体墙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混合承重的结构类型,在建筑方案和结构布置上超出了抗震规范第7章的适用范围,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属于超规范、规程设计。
1)山墙和钢筋混凝土排架柱结构材料不同,不仅侧移刚度不同,而且承载力也不同,在地震作用下,山墙和钢筋混凝土排架柱的受力和位移不协调不利抗震,可导致结构破坏,这种震害不少。
32.若多层砌体房屋的层数低于规范表7.3.1中砖房构造柱设置要求的最低层数,其构造柱应如何设置?在砖房总高度、总层数已达限值的情况下,若在其上再加一层轻钢结构房屋,因抗震规范中无此种结构形式的有关要求,两种结构的阻尼比不同,上下部分刚度存在突变,属于超规范、超规程设计,设计时应按国务院《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第29条的要求执行,即需由省级以上有关部门组织的建设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进行审定。
29.钢筋混凝土柱厂房为什么不采用山墙(砌体隔墙)承重?24.新规范中第7.1.8条1款要求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结构布置中,上部砌体抗震墙与底部框架梁或抗震墙对齐或基本对齐,在定量上如何把握?30.规范规定多层砌体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较好的半地下室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嵌固条件较好一般是指什么情况?2)屋盖系统(屋面板、屋架和支撑)在两个端部不封闭,屋盖地震作用传递途径变化,在6度时山尖墙就有震害,其破坏后将引起屋盖的破坏。
【广东省标准《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规程》(征求意见稿)】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广东省标准DBJ×-20__ 备案号J×-20__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 Structure(征求意见稿)2021.08.19 20__-__-__发布20__-__-__实施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广东省标准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 StructureDBJ __-____-____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备案号:批准部门: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施行日期:____出版社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广东省标准《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规程》的公告粤住建公告[2021]x号现批准《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规程》为广东省地方标准编号为DBJ __-__-20__。
本标准自20__年_月_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年月日前言根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广东省标准〈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评估与加固技术规程〉编制任务的通知》(粤建科函﹝20__﹞238号)的要求以及《关于同意变更广东省标准〈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评估与加固技术规程〉名称和编制单位的函》(粤建科函﹝2021﹞1528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过广泛的资料收集深入的关键技术专项研究认真的工程实践经验总结参考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国家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程》JGJ 3、美国标准ASCE41以及欧洲标准EC8等有关国内外资料并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广东省标准《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规程》。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规程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形式,为了提高建筑工程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的抗震性能,设计规程中有一系列的要求和规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规程的相关内容。
1. 抗震设计基本原则•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在地震作用下,通过合理配置和使用建筑材料,使结构在地震中不发生倒塌,能够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和减少结构破坏。
•抗震设计要根据地震烈度、场地类别、结构体系等因素确定抗震设防烈度,确保结构在设计基础上有足够的抗震能力。
•抗震设计要考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情况,合理设置抗震构件和构造措施,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结构体系选择•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形状和高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常见的混凝土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
•结构体系的选择要综合考虑结构的刚度、变形能力和受力性能,确保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3. 抗震设计等级•抗震设计按照建筑物的用途和重要性等不同情况分为多个等级,包括一般设防、较高设防、特殊设防等级,在设计中要根据相关规程和要求确定适当的抗震设计等级。
•高层建筑和重要设施应按照较高的抗震设计等级进行设计,确保在地震中有更好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
4. 水平地震力设计•水平地震力是指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受到的水平方向的力,根据地震烈度和结构参数等因素确定地震作用下的水平地震力,采用地震力设计方法进行设计。
•水平地震力设计要考虑结构的动力特性、阻尼效应和结构的变形能力,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构造措施来减少结构的地震响应。
5. 抗震构造措施•抗震构造措施包括设置剪力墙、加固柱-梁节点、设置钢筋混凝土框架等,通过这些措施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减少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
•抗震构造措施要根据不同结构体系和对地震作用的响应特点进行选择和设计,并要求符合相关抗震规范和要求。
结语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规程是确保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有足够抗震能力和稳定性的重要依据,设计人员应熟悉相关规范和要求,合理设计和施工,保障建筑物的抗震安全性和可靠性。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 强制性条文(共计三十一条)第三章结构设计基本规定3.8.1高层建筑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持久设计状况、短暂设计状况γ0Sd≤Rd地震设计状况 Sd ≤Rd/γRE式中:γ——结构重要性系数,对安全等级为一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1,对安全等级为二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0;Sd——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应符合本规程第5.6.1~5.6.4条的规定;Rd——构件承载力设计值;γRE——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条文说明:3.8.1 本条是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的原则规定,采用了以概率理论为基础、以可靠指标度量结构可靠度、以分项系数表达的设计方法。
本条仅针对持久设计状况、短暂设计状况和地震设计状况下构件的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与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保持一致。
偶然设计状况(如抗连续倒塌设计)以及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时的承载力设计应符合本规程的有关规定,不作为强制性内容。
结构构件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应符合本规范第5.6.1~5.6.4条规定;结构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的取值应符合本规范第3.8.2条及第11.1.7条的规定。
由于高层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因此结构重要性系数的取值不应小于1.0;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的规定,结构重要性系数不再考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影响。
3.9.1各抗震设防类别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抗震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1、甲类、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当建筑场地为,I类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2、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当建筑场地为I类时,除6度外,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849号)现批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11年8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5.2.1、5.2.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一○年十二月二十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局部修订的条文及条文说明5.2 原材料主控项目5.2.1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条文说明】钢筋对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至关重要,对其质量应从严要求。
本次局部修订根据建筑钢筋市场的实际情况,增加了重量偏差作为钢筋进场验收的要求。
与热轧光圆钢筋、热轧带肋钢筋、余热处理钢筋、钢筋焊接网性能及检验相关的国家现行标准有:《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1499.3。
与冷加工钢筋性能及检验相关的国家现行标准有:《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冷轧扭钢筋》JG 90及《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95、《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JGJ115、《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JGJ 19等。
钢筋进场时,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并按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
由于工程量、运输条件和各种钢筋的用量等的差异,很难对钢筋进场的批量大小作出统一规定。
实际检查时,若有关标准中对进场检验作了具体规定,应遵照执行;若有关标准中只有对产品出厂检验的规定,则在进场检验时,批量应按下列。
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解读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解读引⾔:我国建筑抗震设计主要以下三部分组成:⼀、规范限定的适⽤条件;⼆、结构和构件的计算分析;三、结构和构件的构造要求。
对于⼀个新建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当满⾜以上三部分要求时,就是符合规范的设计;当不满⾜第⼀部分要求时,就被称为?超限?⼯程,需要采取⽐规范第⼆、三部分更严格的计算和构造,以证明该建筑可以达到抗震设防⽬标,即?⼩震不坏,中震可修,⼤震不倒?。
近年来,随着结构抗震性能设计理论的应⽤,它实现了结构抗震设计从宏观性的⽬标向具体量化的多重⽬标过度。
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是⼀种解决?超限?⼯程抗震设计的基本⽅法。
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定义:以结构抗震性能⽬标为基准的结构设计⽅法。
抗震性能设计是解决复杂结构抗震设计问题的基本⽅法,常⽤于复杂结构、超限建筑⼯程的结构设计中,结构抗震性能设计着重于通过现有⼿段(计算措施及构造措施),采⽤包络设计⽅法,解决⼯程设计中的复杂问题。
结构抗震性能设计特点:使抗震设计从宏观性的⽬标向具体量化的多重⽬标过度,业主和设计师可以选择所需的性能⽬标;抗震设计中更强调实施性能⽬标的深⼊分析和论证,通过论证可以采⽤现⾏规范或标准中还未明确规定的新结构体系、新技术、新材料;有利于针对不同抗震设防要求、场地条件及建筑的重要性采⽤不同的性能⽬标和抗震措施。
地震作⽤:由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是⼀个⼗分复杂的问题,有许多难点,例如:地震地⾯运动的不确定性;抗震设防⽔准及对地震作⽤的预估;地震作⽤下结构反应分析的正确性;对影响结构抗震性能因素的认识及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等。
当前世界各国的建筑抗震设计主要采⽤以下两种⽅法。
拟静⼒法- - - 加速度反应谱法。
它将影响地震作⽤⼤⼩和分布的各种因素通过加速度反应谱曲线予以综合反映,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时利⽤反应谱得到地震影响系数,进⽽得到作⽤于建筑物的拟静⼒的⽔平地震作⽤。
⽬前此⽅法接受度⽐较⾼,且适合于⼤多数建筑。
此理论虽接受度⽐较⾼,也⽐较适合,但仍存在⼀些问题。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问答3.新规范中为何无烟囱、水塔等构筑物及钢筋混凝土异型柱结构的抗震设计内容?嵌固条件较好一般指下面两种情况:60.对医院、教学楼等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范围可否按7.3.14条的规定采取加强措施并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其高度和层数仍按表7.1.2的规定采用?3.新规范中为何无烟囱、水塔等构筑物及钢筋混凝土异型柱结构的抗震设计内容?嵌固条件较好一般指下面两种情况:60.对医院、教学楼等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范围可否按7.3.14条的规定采取加强措施并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其高度和层数仍按表7.1.2的规定采用?9.住宅工程中顶层为坡屋顶,屋顶是否需设水平楼板?顶层为坡屋顶时层高有无限制?总高度应如何计算?《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7章的适用范围是烧结普通粘土砖、烧结多孔粘土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及材料性能满足要求的烧结砖和蒸压砖砌体承重的多层房屋,以及底层或底部二层框架-抗震墙和多层的多排柱内框架砖砌体房屋。
多层砌体房屋中采用砌体墙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混合承重的结构类型,在建筑方案和结构布置上超出了抗震规范第7章的适用范围,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属于超规范、规程设计。
1)山墙和钢筋混凝土排架柱结构材料不同,不仅侧移刚度不同,而且承载力也不同,在地震作用下,山墙和钢筋混凝土排架柱的受力和位移不协调不利抗震,可导致结构破坏,这种震害不少。
32.若多层砌体房屋的层数低于规范表7.3.1中砖房构造柱设置要求的最低层数,其构造柱应如何设置?在砖房总高度、总层数已达限值的情况下,若在其上再加一层轻钢结构房屋,因抗震规范中无此种结构形式的有关要求,两种结构的阻尼比不同,上下部分刚度存在突变,属于超规范、超规程设计,设计时应按国务院《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第29条的要求执行,即需由省级以上有关部门组织的建设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进行审定。
29.钢筋混凝土柱厂房为什么不采用山墙(砌体隔墙)承重?24.新规范中第7.1.8条1款要求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结构布置中,上部砌体抗震墙与底部框架梁或抗震墙对齐或基本对齐,在定量上如何把握?30.规范规定多层砌体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较好的半地下室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嵌固条件较好一般是指什么情况?2)屋盖系统(屋面板、屋架和支撑)在两个端部不封闭,屋盖地震作用传递途径变化,在6度时山尖墙就有震害,其破坏后将引起屋盖的破坏。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1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849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现批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11年8 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5.2.1、5.2.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一○年十二月二十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局部修订的条文及条文说明5.2 原材料原版内容原5.2.1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钢筋混凝土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和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可按下列情况确定。
1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大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划分为若干个出厂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的抽检方案执行;2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小于或等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作为一个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的抽检方案执行;3对连续进场的同批钢筋,当有可靠依据时,可按一次进场的钢筋处理。
5.2 原材料主控项目■5.2.1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说明】钢筋对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至关重要,对其质量应从严要求。
本次局部修订根据建筑钢筋市场的实际情况,增加了重量偏差作为钢筋进场验收的要求。
■热处理钢筋性能及检验相关的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 ■《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1499.3。
2021年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试题及答案(最新)1、[单选题]四合土是在三合土中增加了以下哪种材料?()。
A.水泥B.石灰C.中砂D.碎砖【答案】A【解析】四合土的定义;三合土主要组成包括:石灰、砂、碎砖。
在三合土中增加少量水泥制成四合土。
2、[单选题]按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要求,下列对配药室室内构造缝所采用的密闭措施,错误的是哪一项?()。
A.密封胶嵌缝B.木压条压缝C.纤维布贴缝D.加穿墙套管并封胶【答案】B3、[单选题]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轻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3B.碱-骨料反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物Ca(OH)2与骨料中的SiO2之间的反应C.影响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与水灰比D.普通混凝土中的骨料要求空隙率小、总表面积小【答案】B【解析】A项,根据《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 51—2002)第2.1.1条规定,轻骨料混凝土是指用轻粗骨料、轻砂(或普通砂)、水泥和水配制而成的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3的混凝土。
B项,碱-骨料反应是指水泥中的碱性氧化物(Na2O或K2O)与骨料中的活性二氧化硅发生化学反应。
C项,水泥强度和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最主要的因素。
D项,普通混凝土中的骨料,其要求是空隙率小、总表面积小。
4、[单选题]根据工程特点,制作高强混凝土(大于C40),优先选用何种水泥?()。
A.矿渣水泥B.硅酸盐水泥C.火山灰水泥D.粉煤灰水泥【答案】B【解析】制作高强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也可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
5、[单选题]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碳素结构钢牌号为()。
A.Q195B.Q215C.Q235D.Q255【答案】C6、[单选题]下列砌块中含有铝粉的是()。
A.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B.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C.装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D.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答案】D7、[单选题]下列混凝土路面砖铺设方式,其力学性能最优的是()。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每条条文解读解读《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条文说明1 总则1.0.1~1.0.3 为实现房屋、铁路、公路、港口和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结构共性技术问题设计方法的统一,本次修订组的组成包括了各行业的混凝土结构专家,以求相互沟通,使本规范的共性技术问题能为各行业规范认可。
实现各行业共性技术问题设计方法统一是必要的,但它是一个过程,本次修订是向这一目标迈出的第一步。
根据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的指示,现阶段各行业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仍保持相对的完整性,以利于平稳过渡。
当结构受力的情况、材料性能等基本条件与本规范的编制依据有出入时,则需根据具体情况,通过专门试验或分析加以解决。
应当指出,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材料及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及裂缝宽度计算等均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有所不同。
这些内容由专门规程作出规定。
对采用陶粒、浮石、煤矸石等为骨料的混凝土结构,应按有关标准进行设计。
设计下列结构时,尚应符合专门标准的有关规定:1 修建在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地区或地下采掘区等的结构;2 结构表面温度高于100℃或有生产热源且结构表面温度经常高于60℃的结构;3 需作振动计算的结构。
2 术语、符号2.1 术语术语是本规范新增的内容,主要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通用符号》 GBJ132、《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 GB/T50083、《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 等给出的。
2.2 符号符号主要是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J10—89( 以下简称原规范 ) 规定的。
有些符号因术语的改动而作了相应的修改,例如,本规范将长期效应组合改称为准永久组合,所以原规范符号 Nη相应改为本规范符号 N q。
3 基本设计规定3.1 一般规定3.1.1 本规范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 采用荷载分项系数、材料性能分项系数(为了简便,直接以材料强度设计值表达)、结构重要性系数进行设计。
建设部关于印发《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的通知正文:---------------------------------------------------------------------------------------------------------------------------------------------------- 建设部关于印发《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的通知(2003年3月9日建质[2003]46号)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规划委),北京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为贯彻执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11号),现将《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印发给你们。
请各地严格依照《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技术要点》开展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工作。
在审查工作中发现的有关技术问题,请告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010)84272233转2446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全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家委员会的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以下简称专项审查)工作,根据《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11号),制定本技术要点。
第二条下列高层建筑工程属于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一)房屋高度超过规定,包括超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抗震规范》)第6章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第8章钢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度、超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以下简称《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第7章中有较多短肢墙的剪力墙结构、第10章错层结构和第11章混合结构最大适用高度的高层建筑工程;(二)房屋高度不超过规定,但建筑结构布置属于《抗震规范》、《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规定的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详见附件一)。
第三条在本技术要点第二条规定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中,属于下列情况的,建议委托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进行专项审查:(一)房屋高度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B级高度的混凝土结构和第11章最大适用高度的混合结构的高层建筑工程;(二)高度超过规定的错层结构,塔体显著不同的连体结构,同时具有带转换层、带加强层、错层、连体四种类型中两种以上的复杂结构,高度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A级高度且转换层位置超过规定层数的,以及高度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A级高度且水平和竖向均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三)超过《抗震规范》第8章适用范围的高层钢结构建筑工程;(四)按本技术要点第八条要求,需要进行模型试验的高层建筑工程;(五)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为需要委托全国专家委员会审查的其他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包括各种特殊结构类型的高层建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