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弹弓竞技)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6
传统体育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体育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当今社会,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方式,传统体育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备受重视。
作为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和深厚文化内涵的国家,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自然也不例外。
本文将深入探讨传统体育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了解其背后的价值和深远影响。
一、传统体育项目的独特价值在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涵盖了广泛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太极拳、武术、射箭、弓道、民间体育游戏等。
这些体育项目不仅仅是一种运动方式,更是承载着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结晶。
它们传承着古老的传统和价值观念,体现着民族的特色和气质。
将这些传统体育项目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能够保护和传承这些古老的体育项目,也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重视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
二、传统体育项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作用当一种体育项目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对该项目本身的保护和传承,更在于它的传播和推广。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宣传和推广,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触到这些传统体育项目,从而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兴趣。
这样一来,这些传统体育项目就可以得到更广泛的传承和发展,也能够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传播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传统体育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作用与影响传统体育项目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意义,不仅在于对传统体育项目本身的保护和传承,更在于它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作用。
通过将这些传统体育项目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以更好地挖掘其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也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这些古老而珍贵的体育项目。
这样一来,传统体育项目就可以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魅力,也能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传统体育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个人观点作为一名热爱传统体育文化的人,我对将传统体育项目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持支持态度。
通过将这些传统体育项目保护和传承下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和魄力,也能够让传统体育项目在当今社会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弹弓比赛策划方案引言弹弓是一种古老而有趣的运动工具,不仅可以作为娱乐活动,还可以锻炼身体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档旨在为举办一场弹弓比赛提供策划方案,包括比赛规则、赛程安排、奖项设定等。
比赛规则1.参赛者–参赛者年龄不限。
–参赛者必须成组参赛,每组由3-5人组成。
2.弹弓–参赛弹弓自备,禁止使用任何电动或气动辅助装置。
–弹弓必须符合安全标准,不得具有射程过远和威力过大的设计。
–官方将提供弹弓的尺寸和材料限制。
3.靶标–比赛使用标准的射击靶标,分为不同的环和中心。
–每个靶标设有不同的分数,越靠近中心得分越高。
–比赛中使用的靶标要经过认证并符合国家标准。
4.比赛规则–投掷者站在指定的起点,只能在指定区域内进行投掷。
–每个参赛组有固定的投掷轮次,每轮进行30秒的比赛。
–在比赛时间结束后,射击距离最近的靶标算作该组的最佳成绩。
–如果多个组的最佳成绩相同,将对这些组的第二好成绩进行比较,以此类推直到找到胜出组。
–如果仍然存在相同的最佳成绩,将举行决胜赛。
5.安全规定–比赛期间,所有参赛者必须佩戴护目镜和防护服。
–比赛现场必须设置警示牌,提醒观众注意安全。
–严禁向人或动物投掷弹弓,一旦违反将立即取消参赛资格。
赛程安排1.报名阶段–开放报名时间:2022年1月1日-2022年2月28日–参赛者需填写报名表,并在报名截止日期前提交至指定邮箱。
–报名费用为每组人均30元。
2.预赛–预赛时间:2022年3月15日-2022年4月15日–预赛地点:指定区域的射击场地–所有参赛组按照预定时间分批进行预赛。
–每个参赛组有3次投掷机会,取最佳成绩。
–预赛结束后,根据最佳成绩确定晋级组数。
3.决赛–决赛时间:2022年5月1日-2022年5月2日–决赛地点:指定体育馆–所有晋级组将参加决赛。
–决赛采用淘汰制,每轮淘汰部分组,保留最优秀的组继续比赛,直到决出冠军。
4.颁奖典礼–颁奖典礼时间:2022年5月3日–在颁奖典礼上表彰各个组别的获胜者,并颁发奖杯和奖品。
儿时的记忆:弹弓心心回忆过去,过去是一杯陈年佳酿,闻之弥香;回忆过去,你才意识到自己真的长大了.上个世纪60年代,我出生在豫西的一个小山村。
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好像没玩过什么正儿八经的玩具,玩过的大都是自制的所谓玩具,现在想想真是土得狠,想必当今的孩子对此会置之不理,甚至会讥笑我。
尽管如此,儿时玩过的游戏总让我时时想起,或许怀旧的心理在作怪吧。
现在的小孩很少玩弹弓的,我小时候经常玩弹弓,当然这个弹弓也是自己做的。
到山上找来一只丫字形的树枝,再找来两块橡皮筋,再加上一个皮兜儿。
皮兜儿是用来包小石子的,将两块橡皮筋分别系在丫字形树枝的两头,再把皮兜儿系在橡皮筋上,包上小石头就可以玩了。
因为这个玩具挺简单,那时的孩子都会自己去做。
大人们都在忙庄稼地,谁有工夫搭理你?因此只能自力更生。
子弹通常是就地取材,用的是乡间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小石子,当然,泥丸或纸团也经常我们的玩物。
这种橡皮管弹弓的威力很大,也很危险,很少用来玩打仗,如玩必须是纸子弹,但却可以比试谁打的准,看谁能打中指定的小物体。
打麻雀是我们最热衷的游戏,也是弹弓最常见的用途。
一颗颗石子呼啸而出,纷纷向树上的麻雀飞去。
邻居大哥的枪法最准,经常可以听得“噗”的一声微响,几片灰白的羽毛在空气中飘浮,而麻雀就跌跌撞撞的从树枝上坠落下来。
被打死或受伤的麻雀都会成为家猫的口中美味。
慢慢的,麻雀变成了惊弓之鸟,只要我们一举弹弓,它们就会马上飞走,这让大家很沮丧。
我们那时没有那么多的作业,一般放学后就可以做完。
也没有现在的孩子每天家长接送。
下午就三节课,下课后不会马上回家(即使回家了也没人,家长都在干农活)。
所以我们那时会每天下午放学后会相约去学校后面的小山上开战。
在中午午休时我们就会开始折叠子弹,子弹是用非作业纸折叠的,一张纸折叠8颗子弹。
纸一定要折叠的紧,太送了子弹射程太近,打得人不疼。
也有卑鄙的人为了打的人疼,会在子弹中夹下石子,但一被发现他会被大家抛弃的,所以这样的人很少。
中国体育非遗推广项目
中国体育非遗推广项目包括传统武术、龙舟比赛和蚌蛤吹等。
这些项目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活动,具有独特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传统武术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
这些项目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还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龙舟比赛是中国的传统体育活动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中国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龙舟比赛。
这项活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促进人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蚌蛤吹是一种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通过吹鸣蚌蛤壳,发出悠扬的声音,同时配以舞蹈动作,既是一种表演形式,也是一种传统的体育运动。
这些体育非遗项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通过推广这些项目,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
趣味弹弓比赛方案1. 引言趣味弹弓比赛是一项既有趣味性又能锻炼参与者技巧的比赛活动。
与传统的弹弓比赛不同,趣味弹弓比赛着重于参与者的创意和表演,给予他们更多自由度和发挥空间。
本文将介绍一套趣味弹弓比赛方案,包括比赛规则、赛道设计、评分标准和奖项设置。
2. 比赛规则2.1 参赛资格 - 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参加趣味弹弓比赛,包括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
- 每个参赛队伍由3人组成,可以自由组队,也可以由主办方进行组队。
2.2 设备要求 - 每个参赛队伍需要自备弹弓装备,可以是自制的或者商业购买的。
- 弹弓的材质和弓弦的张力没有限制,但必须符合安全标准,不得威胁到其他参赛者和观众的安全。
2.3 比赛流程 - 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 预赛阶段,每个参赛队伍有3次射击机会,目标是尽可能准确地射中目标区域。
- 决赛阶段,每个参赛队伍有3次射击机会,目标是通过创新的方式展示他们的技能和创意,将弹弓比赛和表演艺术相结合。
2.4 犯规和处罚 - 任何参赛队伍在比赛过程中违反安全规定或者比赛规则的,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 任何参赛队伍使用的弹弓装备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将不得参加比赛。
3. 赛道设计3.1 设计理念赛道应该能够体现趣味性和挑战性,让参赛者有机会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技巧。
3.2 赛道元素 - 弹跳平台:参赛队伍先站在弹跳平台上进行射击,弹珠需要经过一段固定的路径才能到达目标区域。
- 目标区域:参赛队伍尝试将弹珠射入目标区域,目标区域可以设定多个不同的难度等级。
- 障碍物:在赛道上设立一些障碍物,例如弹力网、悬挂的气球等,增加比赛的难度和趣味性。
4. 评分标准4.1 准确性得分 - 射中目标区域的弹珠数量越多,得分越高。
- 目标区域的难度等级越高,相应的得分也会增加。
4.2 创意和表演得分 - 参赛队伍通过创新的方式展示他们的技能和创意,例如特殊的弹弓设计、独特的射击动作等。
- 评委会根据参赛队伍的表演效果和创意程度给予相应的得分。
简述蒲丰投针的原理蒲丰投针,又称为“蒲扇投针”,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技艺,源于中国民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以独特的技巧和准确度令人惊叹,是一项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精确动作的艺术表演。
蒲丰投针是通过将一枚针射出,然后立即由另一只折扇迅速击落这枚针。
表演者通常会用嘴巧妙地抓住一枚针,然后用手迅速将其放入弹弓设备中。
然后他们会用嘴接住折起来的扇子,并将其放在弹弓的侧面。
最后,当他们用力按下弹弓时,针会被迅速射出,被折叠的扇子迅速击中,使针钉在靶上。
这个过程,虽然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非常考验投针者精湛的技巧和敏捷的反应能力。
他们必须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将针射出和击中的动作,并且必须非常准确。
这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耐心,才能达到高超的水平。
蒲丰投针的原理基于物理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
首先,投针者在将针放入弹弓时,需要精确掌握弹弓的力度和方向。
这样才能使针以合适的速度射出并朝向目标。
其次,投针者在接住折扇时,需要准确而迅速地将其放在弹弓的侧面。
这样才能确保喷出的空气流能够迅速击中针,并使其飞向目标。
最后,针需要在短短的瞬间内被击中,因此需要投针者具备快速反应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除了物理原理外,蒲丰投针还依赖于投针者的技巧和经验。
投针者需要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和反复练习,熟练掌握每一个动作的细节,从而能够准确地完成整个过程。
投针者还需要在训练过程中不断提高反应能力和准确度,以便在表演中达到更好的效果。
蒲丰投针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在表演中,投针者需要将技术与表演技巧相结合,以吸引观众的眼球。
他们通常会进行一系列的吸引人的动作和花样,以展示自己的技艺和敏捷度。
这使得蒲丰投针成为一种具有观赏价值和娱乐性的表演艺术形式。
总之,蒲丰投针是一项以准确度和技巧为基础的艺术表演。
它通过将针射出并用折扇击中目标,展示了投针者的精湛技巧和敏捷度。
在演练中,投针者需要准确掌握弹弓的力度和方向,并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各个动作。
这需要长期的训练和经验,以及反应能力和观察力的提高。
弹弓,一种古老而有趣的武器和娱乐工具,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在中国,弹弓与许多传说、小说和历史文献紧密相连,被视为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技艺。
传说与起源弹弓的起源有多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它起源于上古三皇之世,当时的人类为了生存和防御野兽的侵害,发明了弹弓。
另一种说法则是,弹弓起源于孝子对已故亲人的守护。
传说中,上古时候的人死后不埋葬,而是被抛在野外任由鸟兽啄食。
有个孝子不忍心看到父母的遗体受到这样的对待,于是发明了弹弓,守在遗体附近,用弹弓驱赶前来啄食的鸟兽。
文学与历史记载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弹弓经常被提及。
例如,在《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中,二郎神杨戬被描绘为一位擅长使用弹弓的神祇。
在《西游记》中,他使用弹弓成功地打下了凤凰和九头虫。
此外,弹弓也在一些历史事件中发挥了作用。
例如,春秋时期的晋灵公和三国时期的魏国末代皇帝曹芳都以玩弹弓而闻名。
然而,这些人物对弹弓的使用更多的是为了娱乐和显示权威,而非实际战斗。
技艺与传承弹弓虽然看似简单,但要想练得一手好弹弓并不容易。
历史上有一些弹弓爱好者,如桓荣祖和长孙晟,他们的射术非常精湛,被后人传为佳话。
传统弹弓术的传承人也表示,弹弓的制作和使用都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弹弓活动的存在已经变得非常罕见,这使得这项古老技艺的传承变得更加困难。
社会与文化影响弹弓作为一种武器和娱乐工具,在古代社会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在军事方面,虽然弹弓的威力较小,只能打一些小的鸟兽,但在没有更先进武器的时代,它仍然是一种有效的防御工具。
在娱乐方面,弹弓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游戏和竞技活动,人们在闲暇之余可以通过玩弹弓来放松身心。
结论综上所述,弹弓作为一种古老而有趣的武器和娱乐工具,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一种技艺的象征,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展现。
虽然如今弹弓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研究和了解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来感受它所蕴含的智慧和魅力。
弹弓比赛策划方案1. 简介弹弓比赛是一项古老而充满乐趣的户外活动。
通过使用弹弓发射物体,参与者可以展示他们的射击技巧和准确性。
这项活动既可以作为娱乐项目,也可以作为团队建设活动或社区活动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个弹弓比赛的策划方案,以作为组织者的参考。
2. 比赛规则2.1 比赛项目本次弹弓比赛将有以下两个项目:•射击准确度:参与者将在规定的距离内,用弹弓发射射击靶子。
准确命中的次数将得到评分。
•射程比拼:参与者将发射物体尽可能远的距离。
最远射程的参与者将获胜。
2.2 比赛规则1.参与者将分为小组,每组3-5人。
2.比赛设立不同的级别,根据参与者的年龄和技能水平进行分组。
3.参与者将在设定的距离内进行射击,每人有固定次数的机会。
命中靶心将得到高分,离靶心越远分数越低。
4.每个人的射程将被测量并记录,最远射程的参与者将获得最高分。
5.命中次数和射程得分将累加,最终总分最高的小组将获得比赛胜利。
3. 场地要求3.1 场地选择为了举办弹弓比赛,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场地。
以下是场地的要求和建议:•开阔的空地:场地应该有足够的空间供参与者射击,避免射击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
•平坦的地面:确保地面平坦,射出的物体不会受到地形的影响。
•安全区域:设置一个安全区域,用于观众和未参赛人员,确保他们不会误入射击区。
•靶子和标记:在场地上设置靶子和标记,用于确定参与者射击的位置和目标。
3.2 安全措施弹弓比赛涉及到射击活动,为了确保参与者和观众的安全,需要采取以下安全措施:•提供专业的指导:请聘请专业人员对参与者进行射击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的培训。
•安全区域:设置安全区域并明确告知参与者和观众不得随意进入射击区域。
•防护设施:在射击区域周围设置保护网或其他防护设施,以防止射弹飞出区域。
•规范操作:参与者必须在指定的射击位置进行,并等待其他参与者完成射击后才能进入射击区。
•物品限制:限制使用特别危险或易碎的物品作为发射物,确保比赛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
清代弹弓的介绍为了更好地保持弹弓的弹力,也为了携带方便,古人平时是将弓弦放松的,用的时候再上弦。
当然,如果你是一位镖师,负责押运财货,那你的弓弦一定得跟脑子一样时刻紧绷着,随时准备对付来犯歹人。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清代弹弓的介绍。
清代弹弓的介绍在清代,镖师是一种常见却又带着神秘色彩的职业,弹弓是他们行走江湖之必备。
镖客们不仅靠弹弓养家立业,也将弹弓的威名和技艺传到了所到之处。
其中,河北武氏太极拳就有这么一段与镖客往来互动的传说。
武氏太极拳第二代宗师李亦畲(1832年~1892年),被多种文献记载有一手打弹弓的绝技和一本《弹弓谱》传世。
2003年,武氏太极拳名手李锦藩之徒在《武当》杂志上公布了一种《弹弓谱》,说李锦藩在世时曾讲,清末一位张姓山东镖客常往来于山东、河北、河南,一次路过河北永年县,听说李亦畲武功超群,便恳求李亦畲教授太极拳。
为了表达敬意,镖客将随身携带多年的《弹弓谱》赠给了李亦畲,两人习练得不亦乐乎,“他们白日打天上飞鸟,弦响雀落,夜晚打百步外香头,百发百中”。
也有武氏太极拳其他传人说,这本《弹弓谱》是李亦畲从隐身永年县的一江湖避难者处获赠的。
著名太极拳研究专家吴文翰那里也有一个故事版本,他在《李亦畲与“弹弓张”》一文中说,传给李亦畲弹弓的人江湖外号“弹弓张”,做过镖师,是河南登封人。
可惜的是,据说李亦畲后来将这手绝技传给了本地一位镖师,武氏太极拳传人中却无一人精通。
无论如何,武氏太极拳跟弹弓有不少渊源,而且在武功门派中并非个例。
郑州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赵长海先生说,清代各派拳术都涉及弹弓,如长拳、少林拳、太极拳、通臂拳、八卦掌等。
往前溯源,清代《弹弓谱》的创始,极可能跟中原武术世家汜水苌氏有关,相传苌乃周(1724年~1783年)精通弹弓之术,并著有《弹弓谱》一书,此时间恰好早于现存所有清代弹弓著作。
并且,同是汜水的武术世家牛氏以及河南陕县刘氏,其武术技艺均来源于苌氏,且又被称为弹弓世家,其弹弓技艺应当也来源于苌氏。
弹弓竞赛分析报告范文1. 赛事概况弹弓竞赛是一项以弹弓射击为主题的比赛,旨在考验选手的射击精准度和技巧。
本次比赛共计有100名选手参加,他们经过层层选拔后获得参赛资格,代表各个学校和社团参与竞争。
2. 比赛规则2.1 射击目标比赛中使用的射击目标是一系列由不同大小的圆环组成的靶面。
每一环都有特定的得分,距离中心越远得分越低。
2.2 比赛分数计算选手在比赛中进行射击后,每一枪都会计算得分。
得分根据射中目标的情况,以圆环的得分为准。
每一轮比赛的得分由所有枪的得分累加而得。
2.3 时间限制每位选手在每一轮比赛中有相同的时间限制,一般为1分钟。
选手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射击,时间耗尽后,任何未完成的射击将不计分。
3. 参赛选手表现3.1 弹弓竞赛得分分布通过对本次比赛的分数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选手们的整体表现。
下面是参赛选手的得分分布情况:得分区间选手数量0-10 1510-20 3020-30 3530-40 1040-50 550-60 360-70 2从上表可以看出,大部分选手的得分集中在20-30分之间,说明他们的整体表现较为平均。
而得分低于10分或高于40分的选手数量相对较少,这显示了高得分选手和低得分选手的稀缺性。
3.2 弹弓竞赛得分分布图通过绘制得分分布图,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选手的表现。
下图为本次比赛的得分分布图:通过得分分布图可以明显看出整体得分比较集中,峰值出现在20-30分之间,符合前文分析的结果。
4. 弹弓竞赛成绩与因素的关联分析在弹弓竞赛中,选手的得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射击姿势、眼神专注度、弹弓弦的张紧度等。
我们对选手的成绩与相关因素进行了关联分析。
经过对选手的表现和一些相关因素的统计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以下几个因子可能与选手的得分相关:- 射击姿势:选手的射击姿势对其射击精准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对于站立射击的选手来说,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制弓的传承:五.弹弓历史五.弹弓历史汉赵晔《吴越春秋》卷五《勾践阴谋外传》中记载:“弩生于弓,弓生于弹。
弹起古之孝子……古者人民朴质。
饥食鸟兽,渴饮雾露,死则裹以白茅投于中野。
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
”其中的“弹起古之孝子”的说法不够确切,是后世根据现实社会生活的附会,并非史实,但弹弓的出现要早于弓矢,这却是完全有可能的。
明代王圻《三才图绘·人事》卷十就此认为“弹起三皇之世也”,是说人类之初弹弓已经产生,这种观点是可以接受的。
因此,弹弓起源于原始社会,是弓箭的雏形。
1.弹丸沿革弹弓之弹又称弹子或弹丸,有石弹、陶弹、泥弹、金属弹及珠弹之分。
人类最初以石为弹,是因为石头的质地坚硬,取材方便。
西安半坡村遗址出石球200多件,陶球300多件。
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也有类似发现。
这些石球和陶球可能是作为弹射之用的。
甲骨文专家孙海波说:“余游殷墟,见与甲骨同坑所出之弹丸甚多,知殷时之已有弹弓也。
”《说文》中解释道:“弹,从弓持丸”,《善说》中记载:“昔之造弹,其意弦木,以丸为矢;合竹为朴,漆制胶治,弗用筋镞。
”弹弓其形与弓基本一致,只是弓弦中央有一小兜,可发弹丸,其握把称为柎,两端悬架称为峻,弓臂曲处称为渊。
弓长有大有少,大的弓长达十八拳,约3尺多。
执弓者以拉圆为度,弓力以九斤十二两为一个劲,常人可拉至两个半劲。
强弓需四个劲才能拉开,射出弹丸,着人即毙。
还有用弩机发射弹丸的,发射时将弓弦拉至挂钩上,瞄准后扣动扳机,弹丸顺槽射出,能够继续发射十弹的弹弩或连珠弩,清代极为盛行,但并非清人制造,此器来源甚远。
也有用非常有弹性的柘木制成的柘弓。
《太平御览》卷九五八引汉应劭《风俗通》:“柘材为弓,弹而放快。
”此外还有一种铁胎弓,稍短于竹弓。
《清朝野史大观》卷十一《清代述异·铁胎弓》:“乾隆年间,有保镖者声称:我张氏铁胎弓,累代驰名。
”可见,铁胎弓由来已久。
泥弹的使用较之石弹可能更为普遍。
Charm of Traditional Archery文/魏伟 王斌传统礼射的魅力绽放非遗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四书五经六艺”的说法想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其中,射箭作为“六艺”中的一项技能,被儒家视为君子必修的一门课程。
而“射”与“礼”的结合,则造就了一种独有的射箭形式——“礼射”。
2021年,由山东省图书馆申报的中华传统礼射入选山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项古老的技艺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焕发出耀眼的时代魅力。
悠久的历史传统礼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形式和内涵。
根据甲骨文和金文记载,礼射形成于殷商时期。
这一时期的礼射尚带有巫术和宗教的性质,以弓矢竞技为目的的活动开始流行起来。
西周是中国古代礼射的盛行时期,射箭成为贵族子弟必须掌握的礼仪技能。
《周礼》记载:“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便是“六艺”的来源,其中,射包括了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五种技法。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弓箭作为远程攻击性武器,愈发成为战争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在那个崇尚武力的时代,儒家看重的却是射箭本身所蕴含的礼乐教化功能。
根据《论语》的记载,孔子认为“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史文平Competitive archery is popular among the young people.德行矣。
”《孟子》亦有言:“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
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在礼射之前,先要调整心态,端正姿势,然后放箭,则“正射必中”。
而一箭射出却未能命中目标,不能因此怨恨胜过自己的人,而应反过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通过礼射,儒家主张的正己、立德、修身、自省等人生信条得到直观的体现。
对于习射者来说,礼射具有内外兼修的作用。
其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规范,培养人的礼和节,在这个过程中,习射者的专注力和定力不但会得到提高,而且还有助于培养浩然之气。
弹弓术历史演进中的功能定位探骊作者:栾彦茹来源:《武术研究》 2018年第11期摘要: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弹弓术历史演进中的功能定位,以期在新时期传统体育文化中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以凸显民族特色。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弹弓术的渊源发展演变进行整理与归纳,弹弓之术始于战国,起于西汉,专于唐宋,盛于明清,传承今世,在传承与发展中以文化价值、娱乐价值、欣赏价值为主导,同时健身性、竞技性并存,与此同时产生了相应的理论与技术体系。
如今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的弹弓术,不仅是“乡巴佬”的民间“田园”体育,更是大众化低消费体育运动的最爱。
关键词:弹弓术射艺民族传统体育“田园”体育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11—0112—03从历史中走来的弹弓术深深烙有中国传统文化之印,也深深折射出其自身的文化魅力。
[1] 中国传统弹弓术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2009 年将弹弓术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相关文件指示2014 年9月28 日传统弹弓术被列为第四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
弹弓术的发展具有很悠久的历史,在远古时代可能是仅仅作为狩猎的工具,但是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弹弓的用途不在单一不仅作为狩猎的便捷工具,而且还能起到健身、娱乐、竞技、表演欣赏等效果。
1 弹弓术的概念弹弓术运动是“用弓发射弹丸的运动形式,是武术技艺的器械之一,属于传统射文化的组成部分。
[2] 根据《中华国粹大辞典》《中国古代兵器图说》《四库全书》等各种文献资料进行收集分类总结:弹弓术属暗器,远射程兵器之一。
旧时期以竹木为杆,牛筋为弦,配以弹兜,通过不同的训练方法加强射击的准确度来发射各种形制弹丸,用于狩猎与防身。
传承至今弹弓的形制与材质发生了很大变化,功能定位上也更趋向于娱乐、表演、竞技比赛。
2 弹弓术的演变与发展“弩生于弓,弓生于弹。
单县弹弓竞技协会章程第一条、单县弹弓竞技协会的名称单县弹弓竞技协会(简称:单县弓友会)第二条、单县弹弓竞技协会的性质1、为普及全民健身运动,推广弹弓竞技、弘扬民俗文化、增强体质和规范弹弓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法》制定本章程。
2、单县弹弓竞技协会是由单县喜欢弹弓运动的爱好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自愿联合发起成立的民间体育组织,并向有权批准机关提交申请,办理注册手续。
第三条、“单县弹弓竞技协会的宗旨1、团结和组织联系弹弓运动爱好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及党和国家发展体育事业的方针、政策开展活动。
2、积极宏扬弹弓竞技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单县弓友风采,营造独特、鲜明、规范、积极向上的弹弓文化,广泛开展弹弓竞技运动、休闲运动,提高弹弓竞技技术和倡导低碳生活理念,进一步推进弹弓竞技文化建设,促进弹弓和谐发展。
为弹弓竞技运动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3、“单县弓友会”的宣传口号(1)、我以“弓友会”为荣!“弓友会”因我骄傲(2)、让地球充满绿色!让生命更加健康(3)、我运动,我健康!我竞技,我快乐(4)、鸟儿是我们的朋友,拒绝射猎(5)、以弓会友,健康竞技4、“单县弓友会”接受单县相关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四条、“单县弓友会”活动范围1、宣传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组织和指导会员积极参加弹弓竞技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弹弓竞技水平。
2、接受相关部门委托组织弹弓交流、展示、演出、比赛项目。
3、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日常训练,按照实施计划和措施,集中进行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训练,在原来基础上不断进步。
4、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利用业余时间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弹弓竞技活动,宏扬弹弓竞技文化,展示单县弓友风采,树立“单县弓友会”良好的社会形象。
5、组织“单县弓友会”会员结合实践,开展弹弓知识、竞技技术和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6、在相关部门或理事会的批准或指导下举办或积极参加各种弹弓竞技比赛。
7、不定期组织会员参加助学、助残、助贫、环保等公益活动。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民间弹弓)项目名称民间弹弓游艺竞技传统的弹弓对技术的要求是稳、准、狠,尤其要狠,突出弹弓的杀伤 力,突出弹弓的武技特点。
现代弹弓强调技术的稳、准、美,尤其要美, 美是核心,体现了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美追求的需要。
尽管 弹弓用作武器没有任何问题,其技术训练非常实用,但从现代体育的角度 看,从传统文化传播与发展的角度看,应该突出弹弓带给大家的美感,传 达给受众健康向上的精神理念。
1、稳首先是动作过程的沉稳。
弹弓运动完成动作注重对每个细节的展示与把握,讲究动作与身体、弓与人的高度和谐。
其次是人神态的沉稳。
完成 弹弓活动要求人的精神高度松弛的专注,体现人习练弹弓时心静如水的境 界。
神态的沉稳其实是人的静态的美,是在弹弓特定时空中的人的个性张 力的渲染。
三是项目节奏的稳健和缓。
弹弓运动对于动作设计简约而规范, 形成了弹弓特有的节奏特征,也是非常具有韵味的主要体现。
对节奏的很 好把握是动作与神态的完美结合。
2、准一是指动作技术掌握准确。
弹弓的技术并不复杂,但要把弹弓技艺上升到很 高的水平需要人要有极大的耐心与决心,准确无误的技术习得是最根本的基础, 也体现了人习练弹弓时精益求精的追求。
二是指实弹发射精确中的。
打准 无疑是弹弓运动形式的必然要求,也是作为武技而能长存的根本所在。
同 时也是人检验技艺的很好标准。
弹弓尽管讲求精神的重要,但不贬低打准 的重要性,技艺的精湛是弹弓不懈的追求。
3、美一是突出动作姿态的刚柔之美。
刚柔相济是弹弓动作完成的重要要 求,弹弓动作的过程是柔,结果往往是刚,过程和缓持重,结果造型赋有 张力和武技特有的杀气。
二是突出中国传统武术古朴的美。
弹弓的动作没 有奢华,动作简洁意义明了,以传统武术拳种中的基本步型为主来设计动 作,凸显了传统武术的古朴美。
三是体现弹弓文化的深邃悠远之美。
弹弓 表演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尤其是把服装、音乐和为一体后,其所具有的 文化魅力非常突出。
“XX杯”首届弹弓竞技大赛比赛规则为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俗文化,正确引导弹弓民间竞技运动的发展,整体提高竞技水平!保护生态环境,搞竞技不打鸟。
欢迎周边弓友前来参加聚会比赛,欢迎各地弹弓高手前来参与观摩指导!一、比赛需知本系列赛由**大力支持赞助!全程跟踪报道。
参赛人员报名费每人20元。
1:比赛地点:待定2:比赛时间:2015年4月XX日周日上午9点正式开始(如时间有变动另行通知)3:比赛采取网上或电话报名加现场确认形式报名截止时间:比赛当天开始前截止!二、比赛纪律:1. 安全第一。
弹弓运动具有一定危险性,所有参赛选手原则上自带防护装置(如护目镜),到场后听从工作人员安排,在指定区域练习,不得嬉戏打闹,不得将弹弓对准他人,不得打鸟或其他动物。
2、参加比赛只可携带弹弓及相应配件(钢珠直径不超过10毫米),与弹弓比赛无关的器械,如弓箭、弩、猛禽弓、管制刀具等,均不得带到比赛现场。
3. 因不遵守比赛纪律、不听从工作人员安排、劝告或其他个人原因造成受伤或伤害他人的,责任一律自负。
4. 本次比赛纯公益性质,参赛弓友到场检录时请仔细阅读《参赛责任须知》并签字确认。
5.所有选手路上注意安全,禁止酒驾,禁止射击,在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后果自负,本赛事不负连带责任。
三,比赛项目规则及奖项奖品:1.比赛规则:所有参赛选手一律悬挂报名时所配发的号码牌,听从裁判喊号击打。
参赛时必须悬挂号码牌于胸前方便众多弓友监督,未悬挂着不可参赛。
比赛项目:5米靶纸(靶心直径1cm)10米靶纸(靶心直径2cm)15米靶纸(靶心直径3cm)20米靶纸(靶心直径4cm)(可联系QQ人员索要靶图)所有项目压线一半进一环。
5发钢珠计环数。
【所有项目比赛难易不同,但是大家所比赛项目都是一样的难度,所以没有优势不优势的区别。
】平分进行单决赛10米靶纸。
2.奖项单项选前十二(奖品。
)总成绩选前十(前三奖品:奖金+弹弓+证书+皮筋,第四-第十奖品:弹弓+证书+皮筋)(以上奖品奖项暂定,奖金金额视赞助金额及报名人数而定,如变动我们会另行通知。
中国弹弓术发展探析高贯发;岳庆利【摘要】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国弹弓术的当代价值:即历史性与弹弓术的文化传承、人文性与弹弓术的文化认同、民族性与弹弓术的世界推广、传统性与弹弓术的生命力、体育性与弹弓术的健身、竞技、表演、娱乐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中国弹弓术应远瞻部署,变革中国弹弓术的发展方式;转变观念,提高对中国弹弓术价值的认识;继承与创新,增强中国弹弓术的生命力;搭建高平台,立足中国弹弓术发展的高起点;强化自身,彰显中国弹弓术的魅力.【期刊名称】《体育研究与教育》【年(卷),期】2013(028)002【总页数】3页(P81-83)【关键词】弹弓术;发展;探析【作者】高贯发;岳庆利【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西临汾041000;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52.9弹弓术即弹弓,是射技和传统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花园里的一朵奇葩。
弹弓是由弓与弹丸两部分组成,其中弓包括弓弦与弓臂,弹丸主要以胶泥制作而成。
据说在原始社会的三皇(伏義氏、燧人氏、神农氏)就有较完善的弹弓技艺,后在历史文献中也有相关弹弓的记载,弹弓也是随着历史脉络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弹弓的传承深受历史文化、家庭姻联以及师徒关系的影响,尤其师徒传承是弹弓术延续的主要形式。
近半个世纪以来,弹弓技艺似乎并未在世面出现,多数人并不熟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的弹弓。
值得欣喜的是,2005年,著名武术教育家门惠丰教授把弹弓这项技艺撒播在北京体育大学这块浓厚的教育土地上,使其渐渐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
如今的弹弓术在继承传统弹弓技艺的基础上,更多地融入了现代化的元素,如弹弓制作、技术体系构建、竞赛内容等。
为更好地普及弹弓术运动,笔者在阐释中国弹弓术价值功能的基础上,审视其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而为弹弓术发展建言献策。
1 中国弹弓术的概念弹弓即弹弓术运动。
2009年为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委把弹弓术命名为“传统弹弓术”;与此同时,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把弹弓术作为武术项目隶属范围称为“武术弹弓”,并在全国功力项目比赛中使用“武术弹弓”这一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