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整合】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 第四单元“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教案2
- 格式:doc
- 大小:23.6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教案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学习目标】1.了解网络交往的特点,感受互联网传递信息的便捷。
2.学习正确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搜集和整理信息,知晓网络交流的规则,提高网上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对网络交往的优势与陷阱的分辨能力。
3.能够正确使用网络,既不回避也不沉溺于网络,文明、恰当地进行网络交流,使之为生活、学习服务,抑恶扬善,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
【教学重点】让学生有效区别网络体语言和书面语言及生活语言。
【教学难点】有效的课堂教学很难和当下多变的网络环境形成对接。
【教学准备】1.搜集一些你知道的网络词语,如:点赞、吐槽、3Q、抢沙发等,弄清他们的含义。
2.设计一份关于电子阅读的问卷。
3.自由分成学习小组,做好活动计划,分配小组成员完成任务,围绕“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的主题搜集关于互联网和我们生活的关系这一类资料,做好活动笔记,准备活动资料。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点赞、吐槽、抢沙发、萌萌哒等网络词语的意思二、课内探究(一)预习反馈、明确目标同学们,你们都有自己的微博吗?你们会用微信、QQ聊天吗?你们会在网上查阅学习资料和娱乐吗?相信大家都有过这些经历吧!没错,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网络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时,也要思考随之而来的种种问题。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起来探讨一下吧!(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活动一:网络词语小研讨活动指导:(1)搜集一些常见的或最近正在流行的网络语言,搞清楚意思。
(2)给网络语言分类,并思考这些网络词语在表达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
(3)小组讨论:写作文时能否使用网络词语?活动示例:1.3166:撒由那拉,再见(日语);886:拜拜啦;484:是不是;酱紫:这样;斑竹,板猪:版主,论坛版块的管理人员,把水版比作个小店,他们就是店小二;thx,3x:thanks,谢谢;菜鸟,小虾,初哥:就是初级水平的新人。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并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辩论、交流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养成耐心倾听、尊重他人发言的良好的交际习惯。
展示交流内容。
讨论法、合作学习法。
【活动准备】1.三项活动任选一项,分组进行,教师调控,注意分组,大体均衡。
2.提前布置,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
3.在学生搜集筛选资料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如图书馆、网络等,还应倡导资源共享,合作学习。
一、精彩导入激发兴趣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上浏览、娱乐、游戏、聊天、视频、购物、晒图等等真是“应有尽有”,方便之极!互联网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二、活动指导生成能力1.网络词语小研讨(1)小组合作,搜集一些常见的或最近正在流行的网络词语,查清楚意思,然后分类,并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
(2)小组合作,搜集已被收录进工具书的一些网络词语,并试着用“非网络语言”表述它们的意思,思考这些网络词语在表达方面的独到之处。
(3)小组讨论:写作时能否使用网络词语?如果能,可以使用什么样的?应如何使用?最后归纳意见,把意见告诉老师,也听听老师的意见。
2.电子阅读面面观(1)小组合作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电子阅读的时间、方式、途径,以及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在阅读中所占的比重,大家对电子阅读的态度和意见。
调查对象:同学、老师、家长、亲友等。
(2)回收分发的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汇总受访者的意见并分析有什么有趣的发现。
(3)小组研讨:电子阅读会不会代替传统阅读?3.用互联网学语文(1)邀请信息技术课老师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举办专题讲座,教大家学习如何使用搜索引擎、网络词典和专题数据库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教案: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学习目标一、网络词语小研讨能进行小组合作,运用各种方式搜集流行挥着已不再流行的词语。
整理已经被工具书收录的网络词语,并能理解他们的含义。
思考这些网络词语的优势是什么,部分网络词语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能在小组中进行合理的分工,一起讨论网络词语的使用问题。
善于倾听同学、老师的意见。
并能够对大家的讨论进行总结。
二、电子阅读面面观能设计合理的调查问卷,对电子阅读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查。
对于回收的调查问卷,能正确进行统计汇总,并通过分析发现问题、得出结论。
完成调查报告。
在组内研讨电子阅读是否将取代传统阅读时,重在阐述调查问卷所反映的现象以及自己得出的结论,能形成良好的研讨氛围,做到有理、有据、有礼。
3.用互联网学语文能整理同学们的需求。
能小组分工合作,运用所学的网络技能,搜集有关散文方面的知识,并能进行合理分类、整理、编排、制作出关于散文的小册子。
在此基础上,能够和组内成员围绕如何利用网络学语文进行有效的讨论,结合编制的小册子的过程得到经验、教训等,畅所欲言。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掌握调查问卷法难点:利用网络学习语文。
学习方法:预习法小组分工合作法课堂展示法调查问卷法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内容:网络学习小研讨电子阅读面面观要求:1.班级分为四个小组。
每个小组确定一名组长。
组长负责给每个人分工。
2.主要工作为:搜集网络词语,包括流行和不再流行的词语。
学生思考、讨论这些网络词语的含义是什么,部分网络词语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对于讨论情况做好记录。
3.对电子阅读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查。
做好问卷调查报告。
4.讨论:电子阅读是否可以取代传统阅读?得出结论。
第二课时内容:互联网学习语文1.整理学生的需求。
2.以小组问单位,搜集有关散文的知识。
内容:(1)散文的一些知识。
(2)喜欢的朱自清散文。
(3)喜欢的汪曾祺的散文(4)其他的散文每个小组各选一个内容进行。
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设计说明现代社会,以互联网为中心,不同区域的人们形成了巨大的国际大网。
在信息高科技的支持下,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类文化传播的方式,还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以上变化,提醒当代教育者: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学习目标1.学习正确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搜集和整理信息。
2.感受互联网便捷传递信息的特点,能够正确、文明、恰当地使用网络语言,使之为生活、学习服务。
3.通过活动培养思辨能力,并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搜集和整理信息。
2.引导学生培养思辨能力,并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资源与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情境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网络和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浏览信息、聊天、视频、购物、晒图等,都变得极为方便。
相信大家和同学、朋友、家人的沟通都离不开网络,但是大家会用多少时间在网上查阅学习资料?能够从海量的信息中精准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吗?互联网时代又会对我们的学习产生哪些影响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吧!二、学习任务一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获取精准信息的方法。
以“2023年(一)获取精准信息的方法。
交流分享,学习如何在网络上搜索、获取精准信息的方法。
1.启发导入,让学生学习正确搜集十大网络流行语”为例,和大家分享如何使用搜索引擎、网络词典和专题数据库。
(二)实战演练,搜索信息。
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入实战演练阶段。
1.搜集2023年常用的或流行的网络语言,明确其含义后进行分类。
2.筛选出已被收录进工具书的一些网络词语,并试着用非网络语言表述它们的意思。
确定主题词:2023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打开网络浏览器。
在搜索栏中输入主题词,从完整主题至关键词,筛选有效信息。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并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辩论、交流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养成耐心倾听、尊重他人发言的良好的交际习惯。
展示交流内容。
讨论法、合作学习法。
【活动准备】1.三项活动任选一项,分组进行,教师调控,注意分组,大体均衡。
2.提前布置,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
3.在学生搜集筛选资料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如图书馆、网络等,还应倡导资源共享,合作学习。
一、精彩导入激发兴趣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上浏览、娱乐、游戏、聊天、视频、购物、晒图等等真是“应有尽有”,方便之极!互联网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二、活动指导生成能力1.网络词语小研讨(1)小组合作,搜集一些常见的或最近正在流行的网络词语,查清楚意思,然后分类,并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
(2)小组合作,搜集已被收录进工具书的一些网络词语,并试着用“非网络语言”表述它们的意思,思考这些网络词语在表达方面的独到之处。
(3)小组讨论:写作时能否使用网络词语?如果能,可以使用什么样的?应如何使用?最后归纳意见,把意见告诉老师,也听听老师的意见。
2.电子阅读面面观(1)小组合作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电子阅读的时间、方式、途径,以及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在阅读中所占的比重,大家对电子阅读的态度和意见。
调查对象:同学、老师、家长、亲友等。
(2)回收分发的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汇总受访者的意见并分析有什么有趣的发现。
(3)小组研讨:电子阅读会不会代替传统阅读?3.用互联网学语文(1)邀请信息技术课老师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举办专题讲座,教大家学习如何使用搜索引擎、网络词典和专题数据库等。
上课班级xx班上课日期2023年2月1日课题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教学目标1.搜集流行、不再流行的网络词语,了解其含义、来源等,明确网络词语使用问题。
2.探讨电子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利弊,取长补短,更好满足人们学习与阅读的需要。
3.正确认识互联网的两面性,扬长避短,使之为学习、生活服务。
教学重点1.搜集流行、不再流行的网络词语,了解其含义、来源等,明确网络词语使用问题。
2.探讨电子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利弊,取长补短,更好满足人们学习与阅读的需要。
教学难点学生要正确认识互联网的两面性,扬长避短,使之为学习、生活服务。
学情分析当代学生深受互联网的影响,但未能正确认识、使用互联网来满足自身学习、生活的需要。
考点分析网络词语使用问题、电子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利弊、互联网的两面性。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时间教学方法与策略备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新课导入3分钟(一)介绍:《生活》-—北岛(二)提问: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身边发生了什么变化?明确:1.通信便利了,缩短了时间和距离。
现在人们随时随地可以通过电子设备进行交流。
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①扩大了人们的交友圈②方便了人们的日常③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
(三)展示:学习目标、学习目录学习目标:1.明确网络词语的使用问题2.探讨电子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利弊3.正确认识互联网的两面性,扬长避短,使之为学习、生活服务了解《生活》,明确学习目标,全班学生齐读学习目标(听说读)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教案二网络词语小研讨15分钟(一)教师展示PPT介绍:网络词语(二)小组展示:1.搜集的流行网络词语及其含义、来源。
2.搜集不再流行的网络词语,分析不再流行的原因。
(三)学生思考:写作时能否使用网络词语?(播放:《新华字典》收录网络词语的视频)四人分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分析,举手上台,由小组代表展示学习成果。
(听说写)三电子阅读面面观10分钟(一)教师提问:传统阅读的方式有哪些?PPT展示答案(二)小组讨论:电子阅读有什么优点?它会不会取代传统阅读?说说你的理由。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知识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并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心理品质。
2.养成耐心倾听,尊重他人发言的良好的交际习惯。
3.在辩论,交流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课时计划】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准备和活动指导,分配任务;
第二课时在一周后进行活动展示,综合评议。
【活动准备】
1.三项活动,任选一项,分组进行,教师调控,注意分组,大体均衡。
2.提前布置,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材料准备,实际上就是搜集,提取依据,形成观点,这一过程不可轻视,因为搜集筛选资料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
3.在学生搜集筛选资料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如图书馆、网络等,还应倡导资源共享,合作学习。
组织教学
一、精彩导入激发兴趣
互联网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网上浏览、娱乐、游戏、聊天、视频、购物、晒图等等真是“应有尽有”,方便之极!互联网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二、活动指导
1.网络语言小研讨
(1)小组合作,搜集一些常见的或流行的网络语言,查清楚意思,然后分类,并分析产生原因。
(2)小组合作,搜集已被收录工具书的一些网络词语,并试着用“非网络语言”表述它们的意思,思考这些网络词语在表达方面的独到之处。
(3)小组讨论:写作时能否使用网络词语?可以使用什么样的?应如何使用?最后归纳意见,转告老师,听取老师意见。
2.电子阅读面面观
(1)小组合作,设计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电子阅读时间、方式、途经、以及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所占的阅读比重,大家对电子阅读的态度和意见,问卷对象:同学,老师,家长,亲友等。
(2)回收,统计,汇总,分析,发现。
(3)小组研讨:电子阅读会不会代替传统阅读?
3.用互联网学语文
(1)邀请信息技术老师利用课外时间举办专题讲座,教大家学习如何使用搜索引擎,网络词典和专题数据库等。
(2)小组合作,搜索有关散文的各方面知识,制作《关于散文》小册子。
(3)小组讨论:如何扬长避短,有效利用网络帮助我们学习?
三、活动展示
1.网络语言小研讨
(1)我搜集到的网络语言及意思。
a.“喜大普奔”:“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缩略形式,表示一件让大家欢乐的事情,大家要分享出去,相互告知,共同庆祝。
多用于嘲讽、幸灾乐祸、落井下石等,也适用于欢喜等情况。
b.“不明觉厉”:“虽然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但是听起来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c.“人艰不拆”:“人生已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必拆穿。
”
d.“细思极恐”:仔细想想,恐怖之极。
(2)被收录进工具书的网络词语。
《现代汉语词典》收入了“囧”“雷”
《人民日报》的刊文里也出现了“屌丝”
(3)网络语言来源分类
a.用数字代码谐音表示,如:7456(气死我了),4242(是呃是呃)
b.用汉语的谐音,如:介(这)酱紫(这样子)偶来了(我来了)
c.运用表情符号,如:(^_^)表示神秘笑容。
(Zzzz...)指睡觉样子
d.肆意曲解词语,如“偶像”(呕吐的对象);“天才”(天生蠢材)
e.用昵称表示,如“东西”说成“东东”等。
f.用自创英文缩略或拼音字母表示,如PF(佩服);BT(变态)……
g.借用动物名称表示,如“恐龙”(丑女);“青蛙”(丑男);“大虾”(超级网虫)
2.电子阅读面对面观
电子阅读会不会替代传统阅读?
优点:电子阅读工具信息存储量巨大;具备网络功能;具有良好的娱乐休闲性;便于携带等。
缺点:电子阅读工具辐射较多,对读者视力有不良影响;记忆效果不够好;以浅阅读为主,缺乏深度;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依赖较多的操作技术,不易掌握;工具价格昂贵;缺乏传统文化的韵味。
由此可见,由于电子阅读相比于传统阅读有许多的缺点与不足,在很多方面,电子阅读是无法取代传统阅读的,这两种方式有机结合,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学习与阅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