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9-设备间子系统的设计和安装技术-3-3
- 格式:ppt
- 大小:2.52 MB
- 文档页数:32
《计算机网络技术》期中检查习题答案(传播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08级使用,共120分)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35分)1.计算机网络是指在(协议)控制下,通过(传输媒体)互连的、以(资源共享)为目的的计算机系统之集合。
2.两层网络概念中的两层网络是指提供信息传输服务的(通信子网)和提供计算资源的(资源子网)。
3.计算机网络中采用的传输媒体通常可分为有线媒体和(无线媒体)两大类,其中常用的有线传输媒体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
4.按照覆盖范围进行划分,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
5.不同网络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是推动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的原动力。
6.通信网络中站点的连接方式主要有:(点-点连接)、(多点连接)、(集线式连接)和交换连接。
7.数据通信中需要在三个层次上实现同步,即(位同步)、(字符同步)和(帧同步)。
8.在码分复用CDM中,每一个比特时间划分为m个短的间隔,称为(码片(chip))。
每个站被指派一个惟一的m bit(码片序列)。
如发送比特1,则发送自己的m bit(码片序列);如发送比特0,则发送该码片序列的(二进制反码)。
9.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交换”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实现交换的方法主要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有两种交换方式:(数据报)方式和(虚电路)方式。
10.在通信过程中发现、检测差错并进行纠正,称为(差错控制)。
其方法主要有两类,即(自动请求重传)和(前向纠错)。
11.计算机网络中,(层)、(协议)和(层间接口)的集合被称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网络体系结构国际标准是(OSI/RM);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是(TCP/IP体系结构)。
12.低层协议往往称为(通信规程),这种通信是“水平方向”的。
相邻层实体通过接口进行协作,这种通信是(“垂直方向”)的。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网络综合布线课程设计题目: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设计周数:设计成绩:2013年12月目录1 综合布线系统概念 (1)2 本项目网络综合布线设计概述 (1)2.1 宿舍楼综合布线需求分析 (2)2.2工程概况 (3)3. 各子系统设计 (4)3.1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4)3.2水平子系统设计 (5)3.3干线子系统设计 (7)3.4配线间/管理间子系统子系统设计 (8)3.5设备间子系统设计 (9)4.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 (9)5. 综合布线系统的维护管理 (10)5.1日常管理 (10)5.2日常维护 (11)5.3故障排除 (11)5.4系统整改 (12)6. 验收测试 (13)7. 培训、售后服务与保证期 (13)8. 综合布线系统材料总清单 (14)9. 图纸(布线系统图;楼层信息点分布图;设备间、管理间平面图) (15)9.1楼层信息点分布(这里只画出一层信息,其他楼层于此类似).. 159.2布线系统图 (16)9.3管理间平面图 (16)9.4设备间平面图 (17)10.总结 (17)《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网络工程11-01班课程编号:学时:学分:题目:宿舍楼网络综合布线设计1 综合布线系统概念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 Distributed System,PDS),又称建筑物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SCS),也称开放式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是建筑物内的“信息高速路”。
它即使话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又使这些设备与外界通信网络相连接。
它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或电话局线路上的连接点与工作区的话音和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电缆及相关联的布线部件。
综合布线系统是为了顺应发展需求而特别设计的一套布线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在设计和施工中的注意事项:设备间子系统由设备室的电缆、连接器和相关支持硬件组成,把各种公用系统设备互连起来。
设备间的主要设备有数字程控交换机、计算机网络设备、服务器、楼宇自控设备主机等等。
它们可以放在一起,也可分别设置。
设备间是整个网络的数据交换中心,它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用户的办公,所以配线间须进行严格的设计:1、设备间应尽量保持干燥、无尘土、通风良好,应符合有关消防规范,配置有关消防系统。
2、应安装空调以保证环境温度满足设备要求。
3、数据系统的光纤盒、配线架和设备均放于机柜中,配线架、线管理面板和交换机交替放置,方便跳线和增加美观。
网络服务器与主交换机的连接应尽量避免一切不必要的中间连接,直接用专线联入主交换机,将可能故障率降至最低点。
4、主机房最好是用玻璃与其它的办公室隔离出来,主机房地板铺上防静电地板。
设备间子系统在设计时要注意确定建筑物设备间位置、设备间装修标准、设备间环境要求、主干线缆的安装和管理方式。
设备间的设计原则:1、最近与方便原则2、主交接面积、净高选却原则3、接地原则4、色标原则5、操作便利性原则垂直干线子系统的任务是通过建筑物内部的传输电缆,把各个服务接线间的信号传送到设备间,直到传送到最终接口,再通往外部网络。
它必须满足当前的需要,又要适应今后的发展。
干线子系统包括如下两项:(1)供各条干线接线间之间的电缆走线用的竖向或横向通道。
(2)主设备间与计算机中心间的电缆。
设计时要考虑以下几点:确定每层楼的干线要求。
确定整座楼的干线要求。
确定从楼层到设备间的干线电缆路由。
确定干线接线间的接合方法。
选定干线电缆的长度。
确定敷设附加横向电缆时的支撑结构。
在敷设电缆时,对不同的介质电缆要区别对待。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结构垂直干线子系统的结构是一个星状结构,如图所示。
垂直干线子系统负责把各个管理间的干线连接到设备间。
垂直子系统施工所需要注意的地方:1垂直干线子系统一般选用光缆,以提高传输速率。
单元一认识综合布线工程1.填空题(1)综合布线系统就是用数据和通信电缆、光缆、各种软电缆及有关连接硬件构成的通用布线系统,它能支持语音、数据、影像和其他控制信息技术的标准应用系统。
(2)综合布线系统是集成网络系统的基础,它能满足数据,语音及视频图像等的传输要求,是智能大厦的实现基础。
(3)在GB 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国家标准中规定,在智能建筑工程设计中宜将综合布线系统分为基本型、增强型、综合型三种常用形式。
(4)综合布线系统包括7个子系统,分别是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进线间子系统。
(5)在工作区子系统中,从RJ45插座到计算机等终端设备间的跳线一般采用双绞线电缆,长度不宜超过5米。
(6)安装在墙上或柱上的信息插座应距离地面30厘米以上。
(7)水平子系统主要由信息插座,配线架,跳线等组成。
(8)水平子系统通常由 4 对非屏蔽双绞线组成,如果有磁场干扰时可用屏蔽双绞线。
(9)垂直子系统负责连接管理间子系统到设备间子系统,实现主配线架与中间配线架的连接。
(10)管理间子系统是连接垂直子系统和水平干线子系统的设备,其配线对数由管理的信息点数来决定。
2.选择题(部分为多选题)(1)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中,将综合布线系统分为几个子系统。
( C )A 5 B 6 C 7 D 8(2)工作区子系统又称为服务区子系统,它是由跳线与信息插座所连接的设备组成。
其中信息插座包括以下哪些类型?( ABC )A墙面型 B地面型 C桌面型 D吸顶型(3)常用的网络终端设备包括哪些( ABD )A计算机 B电话机和传真机 C汽车 D 报警探头和摄像机(4)设备间入口门采用外开双扇门,门宽一般不应小于多少米?(B )A 2米B 1.5米C 1米D 0.9米(5)在网络综合布线工程中,大量使用网络配线架,常用标准配线架有哪些?( BD )A 18口配线架B 24口配线架C 40口配线架D 48口配线架(6)为了减少电磁干扰,信息插座与电源插座的距离应大于多少毫米?(C )A 100毫米B 150毫米C 200毫米D 500毫米(7)按照GB 50311国家标准规定,铜缆双绞线电缆的信道长度不超过多少米?( C )A 50米B 90米C 100米D 150米(8)按照GB 50311国家标准规定,水平双绞线电缆最长不宜超过多少米?(B )A 50米B 90米C 100米D 150米(9)总工程师办公室有下列哪些信息化需求?(ABC )A 语音 B数据 C 视频 D 用餐。
从零开始学布线:设备间子系统设计设备间是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的线路汇聚中心,各房间内信息插座经水平线缆连接,再经干线线缆最终汇聚连接至设备间。
设备间还安装了各应用系统相关的管理设备,为建筑物各信息点用户提供各类服务,并管理各类服务的运行状况。
1设备间设计要求设备间设计要求如下:1)设备间位置应根据设备的数量、规模、网络构成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2)如果电话交换机与计算机网络设备分别安装在不同的场地或考虑到安全需要,也可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设备间,以满足不同业务的设备安装需要。
3)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与外部配线网连接时,应遵循相应的接口标准要求。
4)设备间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设备间宜处于干线子系统的中间位置,并考虑主干缆线的传输距离与数量。
□设备间宜尽可能靠近建筑物线缆竖井位置,有利于主干缆线的引入。
□设备间的位置宜便于设备接地。
□设备间应尽量远离高低压变配电、电机、X射线、无线电发射等有干扰源存在的场地。
□设备间室温应为18~25℃,相对湿度应为20%~80%,并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设备间内应有足够的设备安装空间,其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0m2,该面积不包括程控用户交换机、计算机网络设备等设施所需的面积在内。
□设备间梁下净高不应小于2.5m,采用外开双扇门,门宽不应小于1.5m。
5)设备间应防止有害气体(如氯、碳水化合物、硫化氢、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等)侵入,并应有良好的防尘措施,尘埃含量限值宜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尘埃限值注:灰尘粒子应是不导电、非铁磁性和非腐蚀性的。
6)在地震区的区域内,设备安装应按规定进行抗震加固。
7)设备安装宜符合下列规定:□机架或机柜前面的净空不应小于800mm,后面的净空不应小于600mm。
□壁挂式配线设备底部离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300mm。
8)设备间应提供不少于两个220V带保护接地的单相电源插座,但不作为设备供电电源。
9)设备间如果安装电信设备或其他信息网络设备时,设备供电应符合相应的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