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判断解误+分点突破+新题对练)第24讲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65
【成才之路】2018-2019高中历史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19·日照高一模拟)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体制保障是( )A.市场经济制度广泛建立B.跨国公司的迅速扩张C.国际形势日益走向缓和D.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解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一步加速。
主要因素有科技因素,这是根本推动力;有体制因素,市场经济体制的广泛建立;有交通、通讯方面的发展等。
答案:A2.(2019·乌鲁木齐高一检测)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过程中,最强有力的推动者是( )A.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B.两极格局的瓦解C.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D.中国和平崛起并积极介入国际市场解析: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故最强有力的推动者是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
C项正确。
答案:C3.(2019·湛江高一检测)中国知名汽车企业已基本以各种形式和世界汽车集团合资:一汽是大众、奥迪和丰田,上汽是大众、通用,东风背后有标致、雪铁龙、日产……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 A.中国汽车制造业落后于世界B.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C.发达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D.中国汽车企业已经被外企吞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透过现象把握事件实质的能力。
经济全球化推动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材料反映的是这种趋势在中国的表现,B项正确;材料没有将中外进行对比,排除A项;这种现象是主动合作,C、D两项错误。
答案:B4.(2019·青岛高一检测)有研究指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年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有可能下降1%。
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趋势课强化训练知识演练当今世界,经济全球趋势不断加强。
回答1~5题。
1.经济全球趋势加强,主要是因为( )A.现代技术的发展B.经济区域集团趋势减弱.世界形势出现和平稳定局面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解析】题中B、D两项不符合史实,明显错误;项应是“和平与动荡同在”;只有A项是根本推动力。
【答案】 A2.在经济全球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得越越“小”。
这种感觉直接于( )A.各国之间经济上的紧密合作B.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各国生产和销售都连成一体D.东西方文相互交流和影响【解析】可以通过经济全球的原因解题。
经济全球的原因之一是20世纪90年代以,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它们在客观上为全球创造了条件。
可结合题干中“拉近”和“感觉”等字词作出正确判断。
【答案】 B3.世界经济全球过程中的最大受益者是( )A.发展中国家B.发达国家.中国D.印度【解析】最大受益者是发达国家,因为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在资本、技术、市场和经营管方面占绝对优势。
【答案】 B4.经济全球的本质是( )A.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B.世界经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第三世界的经济掠夺D.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解析】从根本上看,经济全球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是其资本扩张的要求。
【答案】 D5.经济全球的影响,不包括( )A.推动全球经济向更高和更深层次发展B.促进世界技飞速发展.发展中国家遇到了机遇和挑战D.逐渐消灭国家【解析】经济全球使各国之间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但不会导致国家的消亡,国家是阶级对立的产物。
其他三项皆是经济全球的影响。
【答案】 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和运作,标志着规范和法制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世界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界,这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上得到印证。
回答6~10题。
6.关贸总协定发展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是由于( )A.多边贸易谈判的决定B.关贸总协定临时适用性的不足.贸易自由深入发展的需要D.发展中国家的强烈要求【解析】关贸总协定发展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不是“要求”和“决定”的结果,至于关贸总协定的不足,说到底还是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选择题1.下表是对经济全球化的几个看法。
据此可得出的正确认识是()一“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将失去独立性”二“全球化无疑是一个西方的思想观念并明显带有美国政治经济影响的烙印”三“经济全球化只对极少数人有利,使大多数人变得更加贫穷,造成了极端的不平等”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因果关系,因而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A.经济全球化遭到各国抵制B.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C.全球化阻碍世界经济发展D.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停滞2.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追根溯源,经济全球化开端于() A.新航路的开辟B.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3.如下图所示,贸易战没有赢家,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全球范围内肆意挥舞贸易关税大棒,最终必然反噬自身。
之所以说特朗普的贸易战难以达到目的,主要依据是()A.美国经济实力下降B.美国缺乏盟友支持C.全球化进一步发展D.中国强有力的反制4.2001年12月,中国顺应全球化趋势加入()A.关贸总协定 B.北美自由贸易区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5.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在关贸总协定地位的申请,90年代,中国政府加快了进入世贸组织的谈判。
这是为了顺应世界()A.文化多元化趋势B.政治多极化趋势C.经济全球化趋势D.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6.多极化的主体国家往往也是国际经济贸易大国,它们互为贸易伙伴。
全球化愈发展,它们之间经济上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程度就会愈加深,因而在保持地区和全球安全与稳定上的共同利益也会扩大。
这揭示出()A.区域性大国主导了全球化B.全球化推动了大国的崛起C.多极化与全球化相互促进D.全球安全依赖大国的合作7.倡导“削减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组织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贸易组织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联合国8.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以专家组调解为中心,以争端解决机构审议、批准专家组建议或裁定为常规,以在特殊情况下争端解决机构授权和监控的贸易报复为强制实施的最后手段,日益取得了发展中国家的信赖。
课时作业(二十四) [第24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基础演练1.[2012·东北四校模拟] 1958年的一位德国商人宣称:“无论是拿破仑的欧洲还是希特勒的欧洲,都不是最佳的解决办法。
”他意在( )A.反对欧洲走向统一B.反对武力统一欧洲C.反对欧洲对外扩张 D.反对美苏干涉欧洲2.[2012·三明质检] “它成立之初,就拥有3.6亿消费者,国民生产总值总计超过6万亿美元。
……它是典型的南北双方为共同发展与繁荣而组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南北合作和大国主导是它最显著的特征。
”材料中的“它”是指(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C.北美自由贸易区 D.欧盟3.[2012·滨州模拟] “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
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意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于是,欧洲开始采取措施改变上述局面。
这些措施始于 ( ) A.煤钢共同体 B.欧洲共同体C.欧洲关税同盟 D.欧洲统一大市场4.[2012·佛山模拟]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主权正在越来越多地向政府间国际组织转移。
比如,向联合国、地区组织转移政治、外交和军事权利,向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全球公司转移经济权利。
此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信息化趋势 B.全球化趋势C.多极化趋势 D.城市化趋势5.[2012·乌鲁木齐模拟] 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特别是20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过程中,最强有力的推动者是( ) A.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B.两极格局瓦解后的美国C.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D.中国的和平崛起和积极介入国际市场能力提升6.[2012·杭州质检] 以下哪一徽记所代表的组织体现了其成员“由单一的经济联合逐步走向货币、政治和防务全方位的联合”()A B C D7.[2012·长沙模拟] 欧洲联盟正式建立,标志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第24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纲下载] 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3.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问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轻巧识记]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2.美元地位[易误指正] 布雷顿森林体系与两大机构的不同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阶段性的国际货币体系,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是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
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崩溃了,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仍然存在,并且世界银行的宗旨已经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
①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以美元为中心,美国为主导。
②《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虽然只是一个国际性的多边贸易协定,而非一个正式的国际经济组织,但是它一直发挥着国际组织的作用。
③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构成了战后世界贸易、货币和金融的三大支柱,它标志着战后世界经济已经朝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轻巧识记] 1.欧洲一体化2.亚太经合组织3.经济集团化的结构[概念阐释]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它是战后世界经济中出现的一种新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
[辨析比较] 经济多极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标志着世界经济进入多极化发展时代,西方经济关系由美、西欧、日三足鼎立代替了美国独霸,美、日、西欧在经济领域里展开了激烈竞争,为了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它们都加强了与邻近区域的经济合作,区域性经济集团应运而生。
因此,世界经济多极化是区域经济集团化出现的基础,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多极化的表现形式。
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2015·天津文综·10)对比下列两幅图片,可以看出近三十年来( )①市场经济体制影响加深②东西方文化融为一体③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强④国际性交流范围扩大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国际经济交流【解析】材料中仅肯德基的设立体现了经济体制的变革,兵马俑巡展不能体现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影响加深,故①错误;两则材料都没有体现出中西文化的融合,故②错误;由外国开始在中国设立肯德基到中国的兵马俑到外国巡展体现了中国国际影响力增强,故③正确;这个变化的过程体现了国际交流范围扩大,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D2.(2015·北京文综·37)(36分)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材料二 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
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
二战后,英语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
(2)阅读材料二,分析英语发展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原因。
(12分)【考点】(2)英国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解析】(2)英语发展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其中的历史原因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分析。
政治方面,英国通过殖民确立了世界政治优势;二战后,使用英语的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经济上,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二战后,使用英语的美国也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导者。
文化上,英语文化随着殖民者的铁骑扩展到全球,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强化了英语的国际语言地位。
【答案】(2)原因:英国由单一民族语言演变为国际通用语言,是近代以来英美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政治:英国通过殖民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政治优势。
二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第 24 课世界经济的全世界化趋向课后篇稳固提高学业水平指引1.经济全世界化是此刻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向。
追根溯源,经济全世界化初步于()A. 新航路的开拓B. 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 布雷顿丛林系统的成立分析新航路的开拓 ,打破了世界各地的孤立状态,世界各地的联系渐渐增强。
所以,A 项切合题意。
答案 A2.在经济全世界化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得愈来愈小。
这类感觉直接源于()A.各国之间经济上的亲近合作B.交通和通信技术的日异月新C.各国生产和销售都连成一体D.东西方文化互相沟通和影响分析要点是注意题目要求回答的是距离拉近的直观感觉。
答案 B3.有学者认为 :真实意义上的经济全世界化开始于20 世纪 90 年月以后 ,世界挣脱了“半球化”的状态。
这一看法的合理性在于20 世纪 90年月后 ()A.国家干涉经济除去了经济危机B.苏联解体结束了两极对峙格局C.以美元为中心的钱币系统确定D.新式交通工具供给了技术手段分析 20 世纪 90 年月后 ,经济全世界化的速度大大加快 ,出现了崭新的场面 ,此中一个重要推动要素就是两极对峙格局的结束。
应选 B 项。
答案 B4.西方某国的一对夫妻曾在《CITY 》杂志上诉苦,昨年圣诞节他们专门到达中国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认为跑到这里就能够躲过满世界的圣诞老人、圣诞树,结果 ,仍是未能逃走。
在大峡谷的小旅店里他们又撞上了圣诞老人。
以上资料最能说明()A.经济全世界化趋向的增强B.政治多极化趋向增强C.经济地区公司化趋向增强D.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分析圣诞经济对全世界各个角落都拥有吸引力,这是经济全世界化的反应。
答案 A5. 导学号34224068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描绘了一种现象 :在经济全世界化时代 ,任何大的民族公司 ,无论是“美国的”“德国的”仍是“法国的”大公司 ,都难以生计。
这表示经济全世界化时代()A.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均衡B.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出现变化C.跨国大公司的民族属性消逝D.发达国家的资本开始扩充到全世界范围分析从根本上讲 ,经济全世界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其实质是资本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所以 ,全世界化带来的利益微风险必定是不均衡的,故 A 项说法错误 ; 而 C 项的“民族属性消逝”表达错误 ;19 世纪末 ,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将全世界分割完成,故 D 项的“资本开始扩充到全世界范围”表达不符合史实。
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选择题2018年题组(2018 •江苏单科• 20)西方学者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包括不可阻挡的市场一体化,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止对待并远远落在后而,从而在这些国家出现强烈的反作用。
由此可知,该学者()D.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策略【考点】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考生要认识到题T中''由此可知”中的"此”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 -是全球化对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二是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的对待,A项内容是对此的提炼和总结,正确。
B、C两项只看到其中的一个方面,排除;该学者的言论强调全球化的影响而不是应对全球化的策略,D项错误,排除。
【答案】A2017年题组1.(2M7 •江苏单科79)当前,人们提到或使用“全球化” 一词时,往往没有将“全方位的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进行明确区分,而是将特定和有限度的“经济全球化”省略为“全球化”。
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A.人们对全球化的理解逻辑混乱B.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C.全球化的政治意图被刻意淡化D.全球化的经济意义被刻意彰显【考点】经济全球化【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当前的全球化实质上主要是经济领域的全球化,故B项正确。
逻辑混乱不是材料的中心意思,故A项错误;全球化在政治领域很难实现,故C项错误;全球化的经济意义并非刻意彰显,而是发展的结果,故D项错误。
【答案】B2016年题组1. (2016 •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4)表1成立时间名称1955国际茶叶委员会1960石油输岀国组织1962可可生产者联盟1970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推动表1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索是()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一新兴独立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努力【解析】表格中国际组织的出现主要因素是,新兴独立国家应对其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不利局面,资源紧缺不是主要因素,故A项错误;面对西方国家的冲击,新兴独立国家加强彼此经济合作,纷纷建立一些国际组织,以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故B 项正确;经济全球化一开始就出现在生产领域,而不是等到二战后,故C项错误;表格中国际组织还未形成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故D项错误。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之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一.选择题(共21小题)1.(2024•河北三模)1981年,世界银行推出了有关南非洲发展的《伯格报告》。
该报告认为在引发南非洲经济困难方面,信贷、汇率等内在的政策性因素比环境恶化、人口膨胀以及“恶化的国际环境”所起的作用更大。
据此可知,该报告建议南非洲国家()A.提高政府民主化水平B.强化市场调节功能C.改善冷战对抗的局面D.加大对物价的指导2.(2024•贵州三模)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加速演变,世界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时期。
同时,全球发展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单边主义、逆全球化思潮涌动,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日益显现,给全球治理带来更多挑战。
这说明()A.独立自主与和平发展成为共识B.多极化趋势已明显加强C.‘发展中国家成为变革主导力量D.全球治理体系亟需变革3.(2024•武汉模拟)20世纪60年代,“全球南方”概念开始出现。
21世纪以来,一些西方国家急于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戴上“发达国家”的帽子,出现了抛弃“发展中国家”概念的声音。
与之相对,“全球南方”概念则在国际社会再度流行起来。
在2023年金砖国家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上,中国指出,独立自主是“全球南方”的政治特色,发展振兴是“全球南方”的历史使命。
材料表明()A.国际秩序加速变革B.世界科技革命持续进行C.区域集团不断增加D.各国依存程度日益加深4.(2024•重庆模拟)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以“序贯生产”为主要特征的全球产业链发展,国际贸易的重心从最终品贸易转移到中间品贸易。
据统计,2008年中间商品和服务贸易已超过全球贸易总量的一半,全球价值链已成为世界经济大循环的一个显著特征。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和发展,表明()A.贸易自由成为共识B.国际分工走向深化C.全球经济风险增大D.南北差距日渐缩小5.(2024春•汉中期末)如表为1999年至2008年主要气体年排放量统计表,据此可知()单位:亿吨温室气体全世界西方七国工业集团二氧化碳298000153237甲烷375139一氧化二氮 5.7 2.6HCFC—220.20.17A.西方国家未重视环境保护B.城市化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C.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缓慢D.发达国家对环境治理负有主要责任6.(2024•广东模拟)2018年11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有来自五大洲3600多家企业参展,国内外采购商超过40万人,一周内意向成交额达数百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