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综指
- 格式:pdf
- 大小:571.81 KB
- 文档页数:1
上证综合及分类系列指数编制细则2008-12-24目 录1. 引言 (3)2. 指数选样 (5)3. 指数计算 (6)4. 指数修正 (8)5. 样本股调整 (10)6. 样本股股本维护 (11)7. 指数管理 (12)8. 指数规则的修订和补充 (14)9. 信息披露 (15)10. 指数发布 (16)附录A:名词解释 (18)联系我们 (20)免责声明 (21)1. 引言1.1 上证综合指数上证综合指数的样本股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包括A股和B股,综合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1.2 新综指新上证综指简称新综指,由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股票组成,综合反映沪市全流通A股的股价变动情况。
新上证综指自2006年1月4日起正式发布。
1.3 上证A股指数上证A股指数的样本股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A股,反映A股的股价整体变动状况。
上证A股指数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1.4 上证B股指数上证B股指数的样本股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B股,反映B股的股价整体变动状况。
上证B股指数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1.5 上证分类指数上海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按其所属行业分成五大类别,分别是工业类、商业类、房地产业类、公用事业类和综合业类。
行业分类指数的样本股是该行业全部沪市上市股票,反映不同行业的景气状况及其股价整体变动状况。
上证分类指数自1993年5月3日起正式发布。
2. 指数选样2.1 样本空间上证综合与分类系列指数样本空间由所有上海A股股票和B股股票组成:2.2 选样方法2.2.1上证综合指数上证综合指数由全部沪市A股和B股组成。
2.2.2新上证综指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部沪市上市公司股票形成新上证综指的样本股。
2.2.3上证A股指数上证A股指数由全部沪市A股组成。
2.2.4上证B股指数上证B股指数由全部沪市B股组成。
上证指数是什么意思,影响因素有哪些?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司上市的现象已经较为普遍,为了企业单位更好的发展,一些公司会采取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的形式,筹集资金,而企业单位需要发行股票,相关金融机构会做一个上证指数分析,但是很多欲投资的朋友不了解上证指数是什么意思,故而律师365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司上市的现象已经较为普遍,为了企业单位更好的发展,一些公司会采取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的形式,筹集资金,而企业单位需要发行股票,相关金融机构会做一个上证指数分析,但是很多欲投资的朋友不了解上证指数是什么意思,故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
▲一、上证指数是什么意思?上证指数的全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综合指数,是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股票指数,1990年12月19日正式开始发布。
该股票指数的样本为所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股票,其中新上市的股票在挂牌的第二天纳入股票指数的计算范围。
该股票指数的权数为上市公司的总股本。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分,其流通量与总股本并不一致,所以总股本较大的股票对股票指数的影响就较大,上证指数常常就成为机构大户造市的工具,使股票指数的走势与大部分股票的涨跌相背离。
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指数的发布几乎是和股市行情的变化相同步的,它是我国股民和证券从业人员研判股票价格变化趋势必不可少的参考依据。
该指数的前身为上海静安指数,是由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于1987年11月2日开始编制的。
而上证综合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于1991年7月15日开始编制和公布的,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基期值为100,以全部的上市股票为样本,以股票发行量为权数进行编制。
其计算公式为:本日股价指数=本日股票市价总值÷基期股票市价总值×100具体计算办法是以基期和计算日的股票收盘价(如当日无成交,延用上一日收盘价)分别乘以发行股数,相加后求得基期和计算日市价总值,再相除后即得股价指数。
上证综合指数名词解释上证综合指数是中国股票市场上最早编制的股票指数之一,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股票指数之一。
本文将介绍上证综合指数的概念、编制方法、优势以及其对投资者的重要性。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4篇《上证综合指数名词解释》,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证综合指数名词解释》篇1一、上证综合指数的概念上证综合指数是指上海证券交易所自 1991 年 7 月 15 日起编制并发布的股票指数,是中国股票市场上最早编制的股票指数之一。
上证综合指数的成份股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所有上市的股票,因此它代表了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情况。
上证综合指数是投资者了解中国股票市场、分析市场趋势、制定投资策略的重要参考指标。
二、上证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上证综合指数的编制采用派许加权法。
具体来说,上证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是: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总市值 / 基期指数×基期发行总股本的加权方式。
其中,总市值采用市价发行股数进行加权,而基期指数和基期发行总股本的加权方式则采用派许加权法。
此外,上证综合指数还采取对除数进行调整的指数修正方式,以反映新股、分红、送配、增发、摘牌等公司事件对指数的影响。
三、上证综合指数的优势1. 股票覆盖面最广:上证综合指数的成份股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所有上市的股票,因此它基本反映了中国整体经济的整体发展情况。
而其他成份指数如沪深 300、上证 180/50、深圳 100 等只包含部分上市公司,因此投资上证指数就相当于投资了中国经济的未来,而不仅仅是投资股票市场本身。
2. 风格更加均衡:上证综合指数在风格上更加均衡,代表了大中小盘股股票的综合表现。
而其他指数如沪深 300、上证 180/50 等指数都只代表了大中盘股票的表现。
因此,上证综合指数能够全面把握大中小盘股票的表现。
3. 行业分布更加均衡:上证综合指数的行业分布也更加均衡,从而指数整体波动性更小,风险也就越分散。
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更加稳健。
上证综合指数是指上海证券交易所从1991年7月15日起编制并公布的、以全部上市股票为样本、以股票发行量为权数,按加权平均法计算的股价指数。
它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
本日股价指数(上证综合指数)=本日股票总市值÷基期股票总市值×基期指数(100)其中,总市值= ∑(市价×总股本数)。
公式中基期总市值,即分母是不变的,我们不必关心,总市值公式中符号“∑”的意思是将所有股票的总市值相加,即所有股票的总市值(注意不是流通市值)的和。
(新上证综指发布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以当日所有样本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点为1000点。
新上证综指简称“新综指”,指数代码为000017。
“新综指”当前由沪市所有G股组成。
此后,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股票在方案实施后的第二个交易日纳入指数。
指数以总股本加权计算。
)上证指数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走势。
上证指数的样本为所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股票,其中新上市的股票在挂牌的第二天纳入股票指数的计算范围。
上证指数的权数为上市公司的总股本。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分,其流通量与总股本并不一致,所以总股本较大的股票对股票指数的影响就较大,上证指数常常就成为机构大户造市的工具,使股票指数的走势与大部分股票的涨跌相背离。
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指数的发布几乎是和股市行情的变化相同步的,它是我国股民和证券从业人员研判股票价格变化趋势必不可少的参考依据。
[编辑]上证指数计算公式为:本日股价指数=本日股票市价总值÷基期股票市价总值×100具体计算办法是以基期和计算日的股票收盘价(如当日无成交,延用上一日收盘价)分别乘以发行股数,相加后求得基期和计算日市价总值,再相除后即得股价指数。
上证指数,广义说如上4类16种:
一、样本指数类4种(1.沪深300 2.上证180 3.上证50 4.红利指数)
二、综合指数类2种(1.上证指数 2.新综指)
三、分类指数类7种(1.A股指数 2.B股指数 3.工业指数 4.商业指数 5.地产指
数 6.公用指数 7.综合指数)
四、其他指数类3种(1.基金指数 2.国债指数 3.企债指数)
狭义说就是专指上证综合指数,其样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从总体上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价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
式发布。
上证指数”全称“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反映上
海股市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
上证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于1991年7月15日公开发布,上证提数
以“点”为单位,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
基日提数定为100点。
随着上海
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势。
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
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走势。
至此,上证指数已发展成为包括综合股
价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在内的股价指数系列。
上证指数的计算公式
上证指数是一个派许公式计算的`以报告期发行股数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100
市价总值=∑(市价×发行股数)其中,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亦称为除数。
一、历史简介上证综指即“上证综合指数”-(上海证券综合指数),英文是:Shanghai(securities)composite index. 通常简称:“Shanghai composite index”(上证综指)。
“上海证券综合指数”它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综合。
上证指数是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股票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
其前身为上海静安指数,是由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于1987年11月2日开始编制,于1991年7月15日公开发布,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基期值为100,以全部的上市股票为样本,以股票发行量为权数进行编制。
上证指数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走势。
上证指数的样本为所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股票,其中新上市的股票在挂牌的第二天纳入股票指数的计算范围。
上证指数的权数为上市公司的总股本。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分,其流通量与总股本并不一致,所以总股本较大的股票对股票指数的影响就较大,上证指数常常就成为机构大户造市的工具,使股票指数的走势与大部分股票的涨跌相背离。
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指数的发布几乎是和股市行情的变化相同步的,它是我国股民和证券从业人员研判股票价格变化趋势必不可少的参考依据。
二、上证指数计算与修正方法一.指数计算 (一)计算公式 1.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
2. 1、计算公式 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1000 其中,调整市值= ∑(市价×调整股本数),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亦称为除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
上证综指计算方法
上证综指是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主要股票市场指数,由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是中国最大的股票交易所之一,因此上证综指也被视为中国股市的重要指标之一。
那么,上证综指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呢?
上证综指的计算方法
上证综指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的所有A股股票的市值加权平均数。
具体来说,它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的:
上证综指 = ∑(股票市值×股票价格)÷调整系数
其中,“股票市值”指的是股票的流通市值,即除了国家股、限售股等因素外,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的股票部分的总市值。
而“股票价格”则是指股票的最新成交价。
“调整系数”是用于保证指数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一个系数,它是在指数的期初确定的,而在指数的计算过程中会随着市值和成交价的变化而动态调整。
调整系数的作用是保证有股票发生分红、送股等情况时,指数的变化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上证综指的权重分配
在上证综指中,每只股票的权重是根据其市值在总市值中所占比例来确定的。
因此,市值越大的股票在指数中的权重越大。
这也意味着,上证综指对于市值较大的公司更为敏感,它们的表现对指数的波动有更大的影响。
总体来说,上证综指的计算方法和权重分配是相对简单和透明的。
这使得投资者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指数的表现,并基于此进行投资决策。
上证综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上证综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探讨了宏观经济因素、政策因素、行业因素和市场情绪因素对于上证综指走势的影响。
文章首先介绍了上证综指的构成,然后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指数的影响机理。
研究发现,宏观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是影响上证综指最为重要的因素,而行业因素和市场情绪因素也对指数有着显著的影响。
综合分析各项因素的作用,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总结,为投资者提供更准确的市场预测参考。
本研究对于理解上证综指的走势规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证依据。
【关键词】上证综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构成、宏观经济、政策、行业、市场情绪、综合分析、未来研究、结论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上证综指作为中国股市的重要指标,其波动对投资者和市场都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上证综指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股市波动的原因,从而做出更准确的投资决策。
本文旨在对上证综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宏观经济、政策、行业和市场情绪等因素对上证综指的影响,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
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股市的走势和投资机会,提高投资决策效率。
本文也将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决策依据,为中国股市的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上证综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深入探讨不同因素对股市指数的影响程度和稳定性,为投资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投资建议。
通过具体分析宏观经济因素、政策因素、行业因素和市场情绪因素对上证综指的影响,可以更好地把握股市波动的规律,降低投资风险。
本研究还旨在为相关监管部门提供策略建议,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上证综指的影响因素,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准确的判断依据,帮助他们在股市投资中获得更好的收益。
通过本次实证分析,也可以为进一步研究股市指数的波动提供经验和方法,促进股市研究领域的发展。
上海证券综合指数上证综指即“上证综合指数”-(上海证券综合指数),英文是:Shanghai(securities)composite index. 通常简称:“Shanghai composite index”(上证综指)。
“上海证券综合指数”它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综合。
上证综指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市场的总体走势。
2012年8月24日,沪指早盘低开低走,午后继续震荡下行,沪指失守2100点关口。
2012年9月26日,上海证券综合指数尾盘创出2009年2月3日以来的新低——1999.48点,跌破2000点。
1基本介绍上证所将选择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沪市上市公司组成样本,发布新上证综指,以反映这批股票的市场走势,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尺标。
据悉,G股“新综指”于2006年第一个交易日发布。
上证综合指数是最早发布的指数,是以上证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
这一指数自1991年7月15日起开始实时发布,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指数定为100点。
新上证综指发布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以当日所有样本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点为1000点。
新上证综指简称“新综指”,指数代码为000017。
“新综指”当前由沪市所有G股组成。
此后,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股票在方案实施后的第二个交易日纳入指数。
指数以总股本加权计算。
据统计,以2005年12月15日收盘价计算,“新综指”市价总值为3927亿元,流通市值为1425亿元,占市场的比重分别为18%及22%。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综指”占市场比重将逐渐增大。
2005年12月15日,“新综指”市盈率为12.14倍,比上证综指低23.47%。
上海证券交易所有关负责人表示,新上证综指是中国证券市场由权威机构发布的反映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后公司概况的指数,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面推进,将不断有新的样本加入新上证综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