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天上的街市 导学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 格式:docx
- 大小:29.75 KB
- 文档页数:7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的:1、领悟诗歌表达的中心2、掌握联想和想象的特点,体会它们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赏析语歌的语言2、练习运用联想和想象教学难点:领悟诗歌表达的中心教学方法:读:反复朗读诗歌,初步理解文意讲: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天上的街市”悟:根据诗歌提供的信息综合理解诗歌的主题析:赏析诗歌的语言练:练习运用联想和想象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一、导入1、(出示课件):几张请同学们欣赏几张星空的,面对美丽的星空你想到了什么呢?2、(出示课件:课题)引入课题3、作者简介(出示课件):作者肖像及介绍二、读诗歌1、(出示课件:Flash动画、录音朗读)学生听录音朗读2、(出示课件)学生个人朗读比赛3、奖励优胜者一首音乐,现场配乐朗诵。
4、学生齐读(出示课件,节奏、重音划分)三、讲诗意1、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天上的街市”。
要求语言流畅,重点突出,发挥想象。
2、(出示课件)教师归纳:“天上的街市,商品琳琅满目,人民自由生活”四、悟主旨1、思考问题:①作者为什么要改变“牛郎织女”的故事。
②作者为什么写“天上的街市”而不写“人间的集市”学生结合写作背景讨论回答。
2、教师归纳:(出示课件)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五、析语言1、(出示课件:语言是诗歌美丽的外衣……)同学们认为诗中哪些词或句子使诗歌打扮得更加迷人,说说看。
2、(出示课件)例句:一朵(颗)流星六、练手法1、(出示课件)问:什么是联想和想象?本文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2、(出示课件)想象练习:(三题任选一题)3、(出示课件)联想练习:看雕塑七、小结1、本课内容:①激情朗诵②领悟主旨③赏析语言④联想和想象2、课外练习:写一首诗《人间的集市》,描述我们现实中的美好生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2】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首诗;(2)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天上的街市》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这单元共五课九篇文章:有童话《皇帝的新装》《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神话《女娲造人》;诗歌《天上的街市》《静夜》;《寓言四则》。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通过虚构的故事和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或揭露鞭挞现实生活中的丑恶,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赞美呼唤人间真情。
想像丰富奇特,引人遐思。
目的是通过这些富于想像力的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联想、想像的能力,引导学生憎恶假丑恶,向往真善美。
《天上的街市》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
它借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像,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
诗歌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适合朗读。
我试图加强朗读指导,提高学生朗读能力;通过探究调动学生想像思维。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学习诗歌欣赏诗歌的兴趣。
2、知识能力目标品位诗歌语言,理解诗中所表现的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提高诵读能力。
3、过程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感悟诗歌的思想内容;调动已有知识和经验,选取适当的角度,品位诗歌语言,感受诗人的情怀。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品位语言,感悟诗情;联想和想象的训练。
教学难点结合诗歌的时代背景,领会诗人的创作意图。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合作探究,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一)启发想象,导入新课1、(出示星空画面)师:每当夜晚来临的时候,你独自站在窗前,抬头仰望那深邃的夜空,面对繁星点点,你会想到些什么呢?(学生根据画面自由想象,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2、师:夜空是神秘的,是亲切的,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我国著名诗人郭沫若就对浩瀚飘渺的夜空情有独钟。
他不仅用眼睛去眺望夜空,而且还用心灵去感受夜空,他以大胆的想象、奇特的构思,融天上地下为一体,写下了著名的诗篇《天上的街市》。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朗读,掌握朗读方法,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能力目标:理解诗中的意象及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情。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教学难点:感悟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入很高兴在书香溢满校园的天问遇见你们,更羡慕你们在最美的年华遇见最美的诗歌。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课堂。
在这节课中我们争取做到会读诗、会品诗、会背诗,还可以试试写诗。
同学们有信心吗?二、自主学习1、故事创编①牛郎织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听说过吧?看大屏幕(课件展示牛郎织女故事,不显示结局)②大家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生答③每次读到这个故事的结局时,同学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伤心、难过)④如果给你个权利将结局改一下,你会做出怎样的修改:生答师评:看来,在座的同学们都是一群善良、感情丰富的孩子,曾经有一位诗人以牛郎织女的故事为题材写了一首诗《天上的街市》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答:郭沫若)你对他还有哪些了解?(这些注释上都有,要善于利用注释来学习)那么,在这首诗中牛郎织女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学会思考。
2、自主解题问:平时拿到一篇新诗歌,你通常会做什么?(答:读)评:这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不过,今天老师想跟同学们尝试一种新的方法,我们从题目读起,请同学们细读题目,你能产生哪些疑问:预设生:1、天上的街市是什么样的?2、天上的街市有哪些特点?3、为什么要写天上的街市?师引:带着这些思考去读文章,这样会更有针对性。
3、自主学习,感知内容下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诗歌,初读时老师有个要求:读准字音,做到准确、流利。
读完之后给大家2分钟时间将你的疑惑、思考或问题的答案批注在文中空白处。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1】篇〗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天上的街市》是新编九年义务教育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个新诗单元,教材编者称之为“诗海徜徉”。
单独设立一个“新诗单元”,这在初中语文教材编辑史上还是第一次。
这反映了人们对诗歌,尤其是对新诗在观念上的一些变化。
本单元编选中外九位现代诗人的十首诗歌,可以说都是精品佳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天上的街市》选自郭沫若第一部诗集《星空》。
《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
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其间于1921年4月和次年暑假两度回国。
面对当时中国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但五四期间那种勇猛的反抗精神和烈火般的热情已经消退,有的只是“潮退后的一些微波,或甚至是死寂”(郭沫若语)。
所以,在《星空》中,诗人流露出较浓重的失望和悲愁情绪,虽然表现了要求奋飞、新生和自由的愿望,但另一方面又包含了逃避现实、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
这是《星空》给人的整体阅读印象。
而《天上的街市》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世界。
(1)《天上的街市》诗内有丰富的想象,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描绘出想象中的理想生活。
有写实的诗句,有想象的诗句,而想象的正代表着诗人的向往和追求。
(2)《天上的街市》由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又由明星联想到天上的街灯,再由天上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街市,于是想象便在作者一连串的联想当中放飞了,而这个联想的“中介”便是比喻。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两个比喻,两层联想,把我们引进了想象中的天上的街市。
(3)《天上的街市》对牛郎织女的传说的全新诠释,这个反传统的创作,形象地抒发了诗人的理想和追求。
《天上的街市》编入本单元的第一篇,因为它很好体现新诗的特点,它能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新诗的领域。
第20课《天上的街市》导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吾言的音韵美。
2.运用联想与想象,理角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思。
3.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重点难点】1.体会诗歌吾言的音韵美。
2.运用联想与想象,理角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思。
【学习过程】一、预习案★任务一:朗读吟咏,体会诗歌音韵美1.自由朗读全诗,用铅笔标出本诗的重音和节奏。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2.再读诗歌,完成下面的表格,体会诗歌的音韵美。
二、探究案★任务一:慢读想象,心中有画探写法1.读1小节思考:诗人远望,望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诗歌的2—4节,诗人又想到了什么?3.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本诗所呈现的场景。
★任务二:深入探究,聚焦文本解美点4.诗人为我们描绘了哪几幅图画?每一幅图画让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美?5.你认为诗歌中哪里(词或句)写得好?找出来,反复品读一下。
请用“我认为______(词语或句子)用(写)得真美(好),美(好)在__________”这样的句式来评析诗的语言。
★任务三:美读品析,对比阅读析情感6.阅读叶圣陶《牛郎织女》的结尾,比较它与《天上的街市》中牛郎织女的遭遇。
思考:诗人为什么要打破读者的阅读期待,把悲剧变成喜剧?从此,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两人只能隔河相望。
日子久了,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织女受了很严厉的惩罚,可是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一块儿过日子。
日久天长,王母娘娘也拗不过她,就允许她每年农历七月七日跟牛郎会面一次。
以后,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一群群喜鹊会飞来,在天河上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会面。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理解诗中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3、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4、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和谐美。
【学习重点难点】1、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1、了解作者。
郭沫假设〔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现代诗人、学者。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等。
2、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 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
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学法指导】细细品味诗意,充分展开想象。
进而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 2课时【学习过程】一、师板书课题,生读标,解标。
二、小组自主学习1、给以下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缥渺〔〕〔〕灯笼〔〕甚〔〕2、给以下各组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缥〔〕漂〔〕陈〔〕阵〔〕隔〔〕融〔〕茏〔〕笼〔〕3、文本探究。
〔1〕诗人所想像的天上的街市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请用几个词概括一下。
〔2〕你能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出本诗是怎样的感情基调吗?〔3〕本诗1-4节各用了哪一种表达手段?三、交流汇报学习成果四、学生合作探究1.课文中想像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2.诗人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想像,要对传说中的故事情节做这么大的改动?这种想像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4、可不可以删去第一小节的街灯和明星而直接想像天上的生活?为什么?5 举例说说,这首诗的语言好在哪里?五、教师总结。
〔对标进行达标测评。
〕六、布置作业发挥联想与想象,续写一个片段。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十课《天上的街市》导学案《天上的街市》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的第二十课,讲述了主人公小水杉的奇妙经历。
小水杉进入天上的街市,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珍奇物品,也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物。
这一课旨在通过讲述小水杉的经历,让学生了解到天地之间的奇妙联系,培养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一、课文内容梳理本课的中心思想是“必须遵守事物的规律”。
1.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第四自然段):展示小水杉进入天上的街市,见到了琳琅满目的珍奇物品和奇特的建筑。
2. 第二部分(第五自然段-第八自然段):小水杉遇到了蓝天大师和活波小鱼,了解到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有其固定的规律。
3. 第三部分(第九自然段-第十五自然段):小水杉遇到了种田大师和善良的阿姨,了解到农作物的生长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并记忆课文内容;- 掌握本课的生词和词语;- 理解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
2. 能力目标:- 掌握提取课文重要信息的技巧;- 能够初步运用综合性阅读技巧,如浏览、略读和精读。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规律的敬畏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并记忆课文内容;- 理解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
2.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夸张句。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自上节课引导学生思考天地之间的联系,如:一朵云天上飘,是怎样形成的?天涯海角的风景,怎样向我展示?2. 新知呈现(10分钟)导入学生思考天上有没有街市?街市上会有什么东西?引导学生猜测课文的内容。
3. 阅读理解(15分钟)1) 请学生浏览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小杉水为什么能够看到天上的街市?- 为什么小杉水觉得天上的街市很神奇?2) 学生精读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小水杉在天上的街市上看到了哪些东西?- 小水杉为什么觉得生活在天上很麻烦?3) 学生略读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小水杉遇到了哪些人物?- 小水杉从这些人物那里学到了什么?4. 深入理解(15分钟)1) 学生合作讨论,解释课文中的比喻和夸张句,然后与全班分享。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1】篇〗天上的街市教案一.教案背景:现代诗歌难教,这恐怕是大多数语文教师的共识。
现代诗歌教学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常常让我们难以抉择。
二.教学课题:天上的街市三.教材分析:《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歌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借助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像,描绘出“天上街市”的绮丽多彩,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及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虚幻的景象在作者笔下变得生动、真实、美丽。
诗歌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情趣。
四.教学方法:教法:点拨法、朗读法、提问法;学法:诵读法、讨论法。
五.教学目标:1.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和谐美。
2.体会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3.练习自然的联想、丰富的想像。
教学重点:朗读诗歌,理解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难点:联想和想象。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朗读诗歌,疏通生字,查找、了解作者有关资料。
教师:PPT、朗读背景音乐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创设情景:星空以其无比的广阔和神秘,引起人们纷繁多姿的幻想,创造出众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同学们,面对星空,你想到了些什么呢?我们说,诗人的想象最瑰丽,那么,我国现代大诗人郭沫若又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到《天上的街市》。
2.简介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现代诗人、学者。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等。
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其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
二、读出节奏美1、范读:引导学生准确而有感情的朗读教师放音乐范读全诗,学生打开书听范读,注意听读要求:(1)、注意节奏;(2)、听准重音;(3)、初步感受诗中的情境。
3、齐读。
注意节奏,将这首诗一起朗读一遍,体会一下节奏的和谐之美。
另外语音要轻柔一点,语速要舒缓一些。
三、谁能讲述牛郎织女的传说?四.读出图画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讨论,明确每一节的内容)“诗情”与“画意”常常是密不可分的,这首诗的每一小节都是一副美丽的画图,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出这首诗的画图美。
《天上的街市》《太阳船》导学案含答案【教学目标】1、把握诗歌朗诵的要领和技巧,培养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2、理解诗歌的主题、形象和意境,总结、体会诗歌的语言特色。
3、感悟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重点难点】1、把握诗歌朗诵的要领和技巧,培养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2、理解诗歌的主题、形象和意境,总结、体会诗歌的语言特色。
【助读资料】关于联想和想象:联想,是指由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和事物。
联想必须有相似点和相关点。
想象,是这在头脑中对已知的事物形象进行加工,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来的新的事物形象。
人们虽能想象出从未感知过的或实际上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但是想象的内容总是来源于客观现实。
想象,还必须进行再创造。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预习】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飘渺..()隔.着()镀.金()卸.下()闪烁.()白昼.()焚.起()溅.起()2、解释下列词语飘渺______________定然闪烁______________子午线3、《天上的街市》作者________,我国________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在文学方面著作很多,有诗集________,话剧________等。
《天上的街市》写于________年,收在他的第二部诗集________中。
4、吴望尧,笔名________,________现代派诗人,著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课堂导学】第一课时导学内容:《天上的街市》一、读一读1.利用工具书,参照课下注释,通读全诗。
做到准确朗读,积累文中的重点词汇。
2. 诗人所想像的天上的街市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请用几个词概括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诗人文中所描绘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是怎样的?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呢?作者想以此来表达什么?你能带着这种感情来试着再读读这首诗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郭沫若说过:“诗的职责全在抒情”,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要抒发某种特殊的情感,必须借助生活中某种特定的景物作为依附,在诗里诗人借助了哪些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品一品1、聆听本文的范读,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试着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并背诵诗歌,读准重音、节奏,读出感情;2、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理解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情。
【学习重点】1、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理解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情。
【学习难点】学习运用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有关资料1、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我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戏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
2、背景资料《天上的街市》选自诗人第二部诗集《星空》。
1921-1923年期间,“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
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苦闷和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孜孜不倦地探索和追求。
1921年10月24日,作者写下了《天上的街市》。
3、文体知识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
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
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三、预习设计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缥缈..( )( ) 闲.游(xián) 隔.着(gé) 灯笼.(lóng)2、解释下列词语。
⑴缥缈:⑵定然:⑶珍奇:⑷闲游:⑸陈列:3、文学常识填空《天上的街市》选自诗集《》,作者,原名,我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话剧《》等。
四、整体感知⑴听读课文,注意诗歌的节奏、重音、韵脚。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上册第六单元第27课第1首诗。
本单元都是想象力极为丰富的作品,通过虚构的故事和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揭露鞭挞现实生活中的丑恶,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赞美呼唤人间的真情。
想象力丰富奇特,引人遐思,《天上的街市》是一首较能代表郭沫若早期诗歌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的诗作。
全诗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通过对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的再创造,描绘了一幅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图景,含蓄曲折地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
教学时应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悉心品味,鉴赏诗歌的语言,理解意向,把握情感。
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和想象去构建诗作的艺术世界。
教师对诗中的精彩处和难点应作必要的讲析,要避免那种泛泛的课堂讨论。
学情分析:新诗的教学,初一的学生完全没有知识基础。
有关现代诗歌的朗读节奏、重音、颤音、强调词和作者情感的抒发方式等还是个盲点,联想和想象的表现手法也接触甚少,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引导,领悟其特点和作用。
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朗读,从反复朗读中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体会作者的美好情感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同时,还要适时穿插该诗的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主旨。
教学目的:1、反复朗读,品味诗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以及诗中所描绘的天街美好的生活图景。
2、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对自由、幸福、光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黑暗现实生活的不满之情。
3、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像。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主旨;2、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像。
教学难点:1、把握文章的节奏、语调以及作者情感;2、理解联想和想像的作用。
教学方法:1、朗读法;2、自主、合作、探究法3、联想、想像法教具:flash视频、《牛郎织女》视频、《夜》钢琴曲五、音乐《天上的街市》。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天上的街市》教案《天上的街市》课文原文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天上的街市》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3、领会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4、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二、重点:品味诗歌语言。
三、难点:对诗歌主题的探讨。
四、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同学们,在你们每天晚自修回家的路上,那淡淡的月色,隐约闪着几颗星星的夜空,是否吸引了你的目光?我请大家一起来看图片,领略星空的美景。
Powerpoint(下面简称PP):星空图片。
这是画家和摄影师向我们展现的星空色彩图,那在诗人眼里星空又是怎样的?请大家打开课文《天上的街市》,走近郭沫若,走进他的星空世界。
(二) 简介作者:问:大家以前有无接触过郭沫若和他的文章?出示投影:郭沫若先生简介。
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等。
(三) 整体感知1、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大声地读一读,完成两件事:① 圈出不熟悉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询问老师解决。
② 要求读准字音、节奏,读得流利。
2、个别学生读,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后纠正字音、节奏。
3、老师配乐范读,学生思考:从诗中你看到了怎样的星空?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小结:跟着郭沫若,我们领略了别样的星空风光图,那美丽的天上的街市,珍奇的物品、骑着牛儿的牛郎织女、似流星的灯笼,是否吸引了你的目光,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 读出自己。
PP:找出你最喜爱或感触最深的画面,大声读一读,并说说理由。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1】篇〗教学角度:1、以语用行为之一的“读”为聚会的主要行为,通过多种方式的读,形成对如何学习诗歌的个性认知。
2、借读之机用圈点勾划做旁批,通过有针对性的“读”以获取有用的信息。
3、培养学生想象与联想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形成对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精神。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检查预习情况1、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词2、请学生朗读此诗,并做点评。
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读诗?(读出停顿、重音、感情等)二、听录音范读1、放第一遍录音,请学生用“/”标出停顿之处。
2、放第二遍录音,请学生用“.”标出应重读之处。
3、生生听读,查找自己所标与同伴之异同,并就不同之处相互讨论,形成一致意见。
4、听学生范读,全班核对所标停顿、重音;师生就不同之处进行研讨,达成一致。
全班齐读此诗。
三、析内容,品诗美1、学生默读全诗,找出诗中所写景物,并用“△”标出。
2、师生就景物进行逐节分析,析诗所用想象与联想之写法和诗各节之间的内在联系。
3、就诗中所引民间传说进行研讨①说牛郎织女故事之原型(点学生讲此故事)②问题:在诗中,作者将故事做了哪些改变?(小组讨论)③问题:师生就改变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作者做此改变之动机是什么。
④问题:所改故事之结局一定会实现吗?作者在诗中用哪些词向大家表明?⑤问题:作者借诗抒了什么样的情怀?我们在读诗时,应如何读出这种情怀?⑥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出诗情。
⑦教师配乐范读(所选音乐为《梁祝》)。
然后学生再读,直至能背诵全诗。
四、布置作业用自己的话,将本诗改写成一篇散文。
注:此教学方案为我在为全县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七年级语文新教材培训的教师所上示范课(20xx年8月5日)所采用的方案,方案之设计较为具体地体现了语文交际圈教学理论关于如何在课堂展开聚会的理念,围绕以问题为话题如何进行师生课堂聚会,本设计提供了一个较为可行的范例。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课前展示: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缥渺()灯笼()甚()2、给下列各组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缥()漂()茏()笼()隔()融()3、文学常识填空。
郭沫若,原名,四川乐山人。
中国现代著名的、、、。
代表作有诗集《》,话剧《》等。
4、解释下列词语。
(1)缥渺:(2)陈列:(3)定然:(4)珍奇:(5)不甚:(6)闲游:教学目标:1.理解并运用“缥缈、定然、珍奇、闲游”等课前展示中的词语,掌握郭沫若的文学常识。
2.通过诵读赏析诗歌,学习诗歌朴素的语言和和谐的节奏。
3.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4.体会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了解背景:这首诗写于上世纪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统治窒息着。
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自学与探究:1、听老师范读,用心体会诗歌的停顿和重音。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
2.这种感情基调的诗歌应怎样朗读?——朗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我想/他们/此刻,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定然/在/天街/游。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不信,/请看/那朵流星,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3、学生练读(组内练读,请学生代表朗读,齐读)4、作者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
5、作者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手法,请你指出哪节是联想哪节是想象。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天上的街市》优质课堂教学设计20天上的街市【教材分析】《天上的街市》是诗人郭沫若1921年创作的一首现代格律诗。
诗人由现实中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再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街灯,进而想象天上的街市,想象天上美丽的景色,想象天上街市里的珍奇,想象过着幸福生活的牛郎织女。
通过对天上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旧时代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因此,这首诗使那个时代的读者很自然地通过对比认识现实的黑暗,激起对理想的向往并为之而奋斗。
今天,我们学习这首诗仍然有新的意义。
《天上的街市》一诗最初发表于1921年3月出版的《创造季刊》。
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诗人感到极大的愤怒、苦闷、感伤,当时许多人感到绝望无助,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鼓励人们执着地追求光明和理想,于是写下了《天上的街市》一诗。
【教学目标】1.朗读吟咏,体会诗歌语言的音韵美。
2.品读想象,再现诗歌的图画美。
3.美读品析,领悟诗歌的情感美。
【教学重难点】1.朗读并背诵诗歌,要分清节奏,读准重音,读出感情。
2.激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积累创造思维的体验。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吟诵诗歌,导入新课1.齐诵《迢迢牵牛星》课件出示: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这首诗里藏着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
织女整日忙碌,“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面容憔悴,“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这都是因为“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全诗想象丰富,借牛郎织女的故事抒发相思离别之情。
牛郎织女的故事是这样的凄美,他们被银河阻隔,每年农历的七月七日才能在鹊桥相会一次。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美丽的诗歌——《天上的街市》,看看诗人郭沫若笔下的牛郎织女是怎样的。
导教案20天上的街市学习目标1、掌握诗歌朗读的要领和技巧,培育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2、理解诗歌的主题、形象和境界,总结、领会诗歌的语言特点。
3、感悟诗人对理想生活的神往与追求。
学习重难点要点:掌握诗歌朗读的要领和技巧,培育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难点:理解诗歌的主题、形象和境界,总结、领会诗歌的语言特点。
知识链接联想,是指由某事物而想起其余有关的人和事物。
联想一定有相像点和有关点。
想象,是这在脑筋中对已知的事物形象进行加工,经过新的组合而创建出来的新的事物形象。
人们虽能想象出从未感知过的或实质上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可是想象的内容老是根源于客观现实。
想象,还一定进行再创建。
意象:意象即表达主观感情的客观外物。
诗歌的意象是诗人心中之“意”与外在之“象”的联合体。
学法指导理解中心,要找出诗歌的意象以及寄望作者感情或要旨的诗句;依据作者的写作背景、企图等归纳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理解这其中心的深刻或新奇之处,并理解这其中心在原文中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文学知识】《天上的街市》作者 ________,我国 ________代优秀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有名的社会活动家,他在文学方面著作好多,有诗集 ________,话剧________等。
《天上的街市》写于 ________年,收在他的第二部诗集 ________中。
二、独立思虑课文初探《天上的街市》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神话里有什么不一样?三、集思广益合作研究诗人郭沫若仰望星空,写下美好篇章,想想,本诗用了什么手法,把天上的生活写得这样美好?讲堂检测1.谈谈“我想他们现在,定然在天街闲游”一句中“闲游”二字的妙处。
2.《天上的街市》中频频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3、依靠想象,我们能够再造时空,表达美好梦想,请你选择一个天体,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首小诗。
参照答案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文学知识】1、《天上的街市》作者郭沫若,我国现代优秀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有名的社会活动家,他在文学方面著作好多,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