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天上的街市 导学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 格式:docx
- 大小:29.75 KB
- 文档页数:7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的:1、领悟诗歌表达的中心2、掌握联想和想象的特点,体会它们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赏析语歌的语言2、练习运用联想和想象教学难点:领悟诗歌表达的中心教学方法:读:反复朗读诗歌,初步理解文意讲: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天上的街市”悟:根据诗歌提供的信息综合理解诗歌的主题析:赏析诗歌的语言练:练习运用联想和想象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一、导入1、(出示课件):几张请同学们欣赏几张星空的,面对美丽的星空你想到了什么呢?2、(出示课件:课题)引入课题3、作者简介(出示课件):作者肖像及介绍二、读诗歌1、(出示课件:Flash动画、录音朗读)学生听录音朗读2、(出示课件)学生个人朗读比赛3、奖励优胜者一首音乐,现场配乐朗诵。
4、学生齐读(出示课件,节奏、重音划分)三、讲诗意1、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天上的街市”。
要求语言流畅,重点突出,发挥想象。
2、(出示课件)教师归纳:“天上的街市,商品琳琅满目,人民自由生活”四、悟主旨1、思考问题:①作者为什么要改变“牛郎织女”的故事。
②作者为什么写“天上的街市”而不写“人间的集市”学生结合写作背景讨论回答。
2、教师归纳:(出示课件)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五、析语言1、(出示课件:语言是诗歌美丽的外衣……)同学们认为诗中哪些词或句子使诗歌打扮得更加迷人,说说看。
2、(出示课件)例句:一朵(颗)流星六、练手法1、(出示课件)问:什么是联想和想象?本文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2、(出示课件)想象练习:(三题任选一题)3、(出示课件)联想练习:看雕塑七、小结1、本课内容:①激情朗诵②领悟主旨③赏析语言④联想和想象2、课外练习:写一首诗《人间的集市》,描述我们现实中的美好生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2】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首诗;(2)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天上的街市》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这单元共五课九篇文章:有童话《皇帝的新装》《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神话《女娲造人》;诗歌《天上的街市》《静夜》;《寓言四则》。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通过虚构的故事和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或揭露鞭挞现实生活中的丑恶,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赞美呼唤人间真情。
想像丰富奇特,引人遐思。
目的是通过这些富于想像力的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联想、想像的能力,引导学生憎恶假丑恶,向往真善美。
《天上的街市》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
它借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像,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
诗歌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适合朗读。
我试图加强朗读指导,提高学生朗读能力;通过探究调动学生想像思维。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学习诗歌欣赏诗歌的兴趣。
2、知识能力目标品位诗歌语言,理解诗中所表现的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提高诵读能力。
3、过程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感悟诗歌的思想内容;调动已有知识和经验,选取适当的角度,品位诗歌语言,感受诗人的情怀。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品位语言,感悟诗情;联想和想象的训练。
教学难点结合诗歌的时代背景,领会诗人的创作意图。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合作探究,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一)启发想象,导入新课1、(出示星空画面)师:每当夜晚来临的时候,你独自站在窗前,抬头仰望那深邃的夜空,面对繁星点点,你会想到些什么呢?(学生根据画面自由想象,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2、师:夜空是神秘的,是亲切的,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我国著名诗人郭沫若就对浩瀚飘渺的夜空情有独钟。
他不仅用眼睛去眺望夜空,而且还用心灵去感受夜空,他以大胆的想象、奇特的构思,融天上地下为一体,写下了著名的诗篇《天上的街市》。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朗读,掌握朗读方法,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能力目标:理解诗中的意象及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情。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教学难点:感悟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入很高兴在书香溢满校园的天问遇见你们,更羡慕你们在最美的年华遇见最美的诗歌。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课堂。
在这节课中我们争取做到会读诗、会品诗、会背诗,还可以试试写诗。
同学们有信心吗?二、自主学习1、故事创编①牛郎织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听说过吧?看大屏幕(课件展示牛郎织女故事,不显示结局)②大家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生答③每次读到这个故事的结局时,同学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伤心、难过)④如果给你个权利将结局改一下,你会做出怎样的修改:生答师评:看来,在座的同学们都是一群善良、感情丰富的孩子,曾经有一位诗人以牛郎织女的故事为题材写了一首诗《天上的街市》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答:郭沫若)你对他还有哪些了解?(这些注释上都有,要善于利用注释来学习)那么,在这首诗中牛郎织女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学会思考。
2、自主解题问:平时拿到一篇新诗歌,你通常会做什么?(答:读)评:这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不过,今天老师想跟同学们尝试一种新的方法,我们从题目读起,请同学们细读题目,你能产生哪些疑问:预设生:1、天上的街市是什么样的?2、天上的街市有哪些特点?3、为什么要写天上的街市?师引:带着这些思考去读文章,这样会更有针对性。
3、自主学习,感知内容下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诗歌,初读时老师有个要求:读准字音,做到准确、流利。
读完之后给大家2分钟时间将你的疑惑、思考或问题的答案批注在文中空白处。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1】篇〗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天上的街市》是新编九年义务教育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个新诗单元,教材编者称之为“诗海徜徉”。
单独设立一个“新诗单元”,这在初中语文教材编辑史上还是第一次。
这反映了人们对诗歌,尤其是对新诗在观念上的一些变化。
本单元编选中外九位现代诗人的十首诗歌,可以说都是精品佳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天上的街市》选自郭沫若第一部诗集《星空》。
《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
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其间于1921年4月和次年暑假两度回国。
面对当时中国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但五四期间那种勇猛的反抗精神和烈火般的热情已经消退,有的只是“潮退后的一些微波,或甚至是死寂”(郭沫若语)。
所以,在《星空》中,诗人流露出较浓重的失望和悲愁情绪,虽然表现了要求奋飞、新生和自由的愿望,但另一方面又包含了逃避现实、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
这是《星空》给人的整体阅读印象。
而《天上的街市》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世界。
(1)《天上的街市》诗内有丰富的想象,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描绘出想象中的理想生活。
有写实的诗句,有想象的诗句,而想象的正代表着诗人的向往和追求。
(2)《天上的街市》由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又由明星联想到天上的街灯,再由天上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街市,于是想象便在作者一连串的联想当中放飞了,而这个联想的“中介”便是比喻。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两个比喻,两层联想,把我们引进了想象中的天上的街市。
(3)《天上的街市》对牛郎织女的传说的全新诠释,这个反传统的创作,形象地抒发了诗人的理想和追求。
《天上的街市》编入本单元的第一篇,因为它很好体现新诗的特点,它能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新诗的领域。
第20课《天上的街市》导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吾言的音韵美。
2.运用联想与想象,理角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思。
3.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重点难点】1.体会诗歌吾言的音韵美。
2.运用联想与想象,理角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思。
【学习过程】一、预习案★任务一:朗读吟咏,体会诗歌音韵美1.自由朗读全诗,用铅笔标出本诗的重音和节奏。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2.再读诗歌,完成下面的表格,体会诗歌的音韵美。
二、探究案★任务一:慢读想象,心中有画探写法1.读1小节思考:诗人远望,望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诗歌的2—4节,诗人又想到了什么?3.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本诗所呈现的场景。
★任务二:深入探究,聚焦文本解美点4.诗人为我们描绘了哪几幅图画?每一幅图画让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美?5.你认为诗歌中哪里(词或句)写得好?找出来,反复品读一下。
请用“我认为______(词语或句子)用(写)得真美(好),美(好)在__________”这样的句式来评析诗的语言。
★任务三:美读品析,对比阅读析情感6.阅读叶圣陶《牛郎织女》的结尾,比较它与《天上的街市》中牛郎织女的遭遇。
思考:诗人为什么要打破读者的阅读期待,把悲剧变成喜剧?从此,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两人只能隔河相望。
日子久了,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织女受了很严厉的惩罚,可是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一块儿过日子。
日久天长,王母娘娘也拗不过她,就允许她每年农历七月七日跟牛郎会面一次。
以后,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一群群喜鹊会飞来,在天河上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会面。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理解诗中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3、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4、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和谐美。
【学习重点难点】1、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1、了解作者。
郭沫假设〔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现代诗人、学者。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等。
2、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 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
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学法指导】细细品味诗意,充分展开想象。
进而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 2课时【学习过程】一、师板书课题,生读标,解标。
二、小组自主学习1、给以下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缥渺〔〕〔〕灯笼〔〕甚〔〕2、给以下各组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缥〔〕漂〔〕陈〔〕阵〔〕隔〔〕融〔〕茏〔〕笼〔〕3、文本探究。
〔1〕诗人所想像的天上的街市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请用几个词概括一下。
〔2〕你能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出本诗是怎样的感情基调吗?〔3〕本诗1-4节各用了哪一种表达手段?三、交流汇报学习成果四、学生合作探究1.课文中想像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2.诗人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想像,要对传说中的故事情节做这么大的改动?这种想像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4、可不可以删去第一小节的街灯和明星而直接想像天上的生活?为什么?5 举例说说,这首诗的语言好在哪里?五、教师总结。
〔对标进行达标测评。
〕六、布置作业发挥联想与想象,续写一个片段。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十课《天上的街市》导学案《天上的街市》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的第二十课,讲述了主人公小水杉的奇妙经历。
小水杉进入天上的街市,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珍奇物品,也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物。
这一课旨在通过讲述小水杉的经历,让学生了解到天地之间的奇妙联系,培养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一、课文内容梳理本课的中心思想是“必须遵守事物的规律”。
1.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第四自然段):展示小水杉进入天上的街市,见到了琳琅满目的珍奇物品和奇特的建筑。
2. 第二部分(第五自然段-第八自然段):小水杉遇到了蓝天大师和活波小鱼,了解到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有其固定的规律。
3. 第三部分(第九自然段-第十五自然段):小水杉遇到了种田大师和善良的阿姨,了解到农作物的生长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并记忆课文内容;- 掌握本课的生词和词语;- 理解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
2. 能力目标:- 掌握提取课文重要信息的技巧;- 能够初步运用综合性阅读技巧,如浏览、略读和精读。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规律的敬畏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并记忆课文内容;- 理解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
2.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夸张句。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自上节课引导学生思考天地之间的联系,如:一朵云天上飘,是怎样形成的?天涯海角的风景,怎样向我展示?2. 新知呈现(10分钟)导入学生思考天上有没有街市?街市上会有什么东西?引导学生猜测课文的内容。
3. 阅读理解(15分钟)1) 请学生浏览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小杉水为什么能够看到天上的街市?- 为什么小杉水觉得天上的街市很神奇?2) 学生精读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小水杉在天上的街市上看到了哪些东西?- 小水杉为什么觉得生活在天上很麻烦?3) 学生略读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小水杉遇到了哪些人物?- 小水杉从这些人物那里学到了什么?4. 深入理解(15分钟)1) 学生合作讨论,解释课文中的比喻和夸张句,然后与全班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