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 格式:pdf
- 大小:19.15 MB
- 文档页数:86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标准操作程序1.检验目的借以了解造血功能,常用以确诊、协助诊断、鉴别诊断血液病和其他疾病。
2.检验原理通过对骨髓细胞涂片进行瑞氏-姬姆萨染色后,计算一定数量的细胞,观察其骨髓与血液中各种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借以了解造血功能。
通过血细胞化学染色是在观察形态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细胞化学成分,对血细胞各种生化成分及代谢产物作定性、定位和定量的观察。
3.标本新鲜外周血、骨髓4.试剂瑞氏-姬姆萨A液瑞氏-姬姆萨B液5.环境与安全5.1环境要求环境温度要求:18~30℃(最佳温度:25℃)。
环境相对湿度要求:20% ~ 70%。
操作台应放置在通风良好、灰尘少的地方,尽量平稳坚固,避免晃动,仪器附近无强电磁干扰、无剧烈震动、无腐蚀性气体。
5.2人员安全工作中所有与病人的样本接触或有潜在性接触可能的样本都视为污染物。
在操作时有必要穿戴保护性的工作服、外套和手套。
在处理废弃样本时不可触摸废弃物,一定戴手套和穿工作服以避免直接接触。
如果操作人员不小心接触血液、试剂、废弃物,皮肤或衣物上沾到了样本、试剂及废液,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适当考虑必要的医疗措施。
6.操作步骤6.1骨髓取材6.1.1骨髓穿刺部位:一般取胸骨、棘突、髂骨前嵴或后嵴等部位。
两岁以内小儿主张用胫骨穿刺。
穿刺部位不同,取材可能有明显差异。
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进行不同部位骨穿,可发现不同的细胞增生程度,以胸骨穿刺最好,棘突次之,髂骨最差。
故必要时应多部位取材,以便能全面地了解骨髓情况。
6.1.2吸骨髓液:一般不超过0.2ml,否则易于稀释。
6.1.3骨髓取材满意的几项指标:抽吸骨髓时,患者有特殊酸痛感,骨髓液中应含有骨髓小粒。
显微镜下观察涂片,可发现骨髓特有细胞,如巨细胞、浆细胞、网状细胞、组织嗜碱细胞、幼稚红细胞、幼稚粒细胞。
6.2涂片检查6.2.1涂片制备:要求涂片均匀,有头、体、尾三部分,血膜面积约1.5cm*3cm,厚度以透过血膜可看清字迹为限。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是一种用于定量分析骨髓中细胞形态学特征的实验方法。
它可以
评估骨髓细胞情况,发现和诊断疾病,监测疾病治疗效果,评估患者病情状态等。
骨髓细
胞形态学检查主要根据细胞外部特征和细胞内部结构特征对其判断。
它可以用于检查大血小板、网织红细胞、骷髅细胞、特殊细胞和白细胞的情况。
网织
红细胞检查是检测呈椭圆形的网纹状的细胞,它们在块状结构上有一定的样式。
正常检查,网织红细胞大小一般是细小的,内部结构也基本完善,中央有个芯片或者其他形状的细胞
构造。
单倔状的细菌和某些病毒也可以在网织红细胞检测中被发现。
白细胞检查是检测不同形状的粒状结构体,其中最常见的是着丝点状的构造。
根据细
胞外部特征不同,白细胞可以分为多种,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
在正常情况下,白细胞大小不一样,形状也不一,内部结构有变化,有鲜明的着丝点,而且仍有少量核影可见。
此外,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还可以用来检测小板血细胞、红细胞和核糖体细胞等情况。
小板血细胞的检查通常是颗粒状的,形状圆润完整,内部结构规则,表面有毛刺突起,且基本没有核影。
而红细胞检查常常是椭圆形或其他形状,并含有某些少量核影;核糖体
细胞常常呈圆状或多形状,内部有某种可以观察到的核糖体沉积,形状保持比较稳定。
通过对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得出的结论,可以正确诊断患者的真实病情。
因此,它是
诊断和治疗病人的一种重要依据,特别是在贫血症、白血病等疾病的诊断中,其重要性无
可低估。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标准操作程序1.检验目的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主要用于观察骨髓涂片中细胞形态、数量等方面的变化,借以了解骨髓造血功能状况。
骨髓象检查对多数血液病及其他一些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2.检测原理(包括结果计算)瑞氏染料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组成。
伊红通常为钠盐,有色部分为阴离子。
亚甲蓝(美蓝)为四甲基硫堇染料,有对醌型和邻醌型两种结构。
通常为氯盐,即氯化美蓝,有色部分为阳离子。
美蓝容易氧化为一、二、三甲基硫堇等次级染料(即天青)。
将适量伊红、美蓝溶解在甲醇中,即为瑞氏染料。
瑞氏染色既有物理的吸附作用,又有化学的亲和作用。
各种细胞成分化学性质不同,对各种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样。
如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粉红色,称为嗜酸性物质;细胞核蛋白、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胞质为酸性,与碱性染料美蓝或天青结合,染紫蓝色或蓝色,称为嗜碱性物质;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美蓝均可结合,染淡紫红色,称为嗜中性物质、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胞质、核仁含较多酸性物质,染成较浓厚的蓝色;中幼红细胞既含酸性物质,又含碱性物质,染成红蓝色或灰红色;完全成熟红细胞,酸性物质彻底消失后,染成粉红色。
3.性能特征无。
4.标本要求(包括病人准备、容器、样本类型等)4.1 病人准备:了解病人是否对局麻药有过敏史。
凝血因子严重缺陷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穿刺部位有炎症或有畸形,晚期妊娠妇女作骨髓穿刺时要慎重。
4.2 标本类型:骨髓。
4.3标本容器:洁净载玻片。
4.4 标本存放:4.4.1未检测标本的存放:放于细胞室未检测标本架上。
4.4.2已检测标本的存放:骨髓存片柜,保存10年以上。
4.5 标本运输:室温条件下运输。
4.6 标本拒收标准:参照《采集手册》。
5.仪器和试剂5.1试剂:5.1.1 瑞姬氏染色液:瑞氏染料0.5g、姬氏染料0.5g,加入500ml甲醇中,混匀溶解后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