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莫高窟
- 格式:ppt
- 大小:3.88 MB
- 文档页数:34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8课《莫高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8课《莫高窟》。
文章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壁画和彩塑,展现了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精美和灿烂,表达了作者对敦煌莫高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美。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壁画和彩塑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特点和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敦煌莫高窟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敦煌莫高窟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可以和同桌交流,也可以向老师请教。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壁画和彩塑的特点,让学生理解敦煌莫高窟艺术的价值。
4. 互动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讨论敦煌莫高窟的美。
5.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敦煌莫高窟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敦煌莫高窟历史壁画彩塑艺术价值七、作业设计1. 课后再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画一画你心中的敦煌莫高窟,并写一段话描述你的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敦煌莫高窟的了解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但在课堂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对于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特点和价值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或者艺术展览,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艺术的魅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8课《莫高窟》。
文章通过描绘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壁画和彩塑,展现了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精美和灿烂,表达了作者对敦煌莫高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莫高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在诵读与欣赏中感受莫高窟彩塑与壁画得艺术魅力,体会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通过读书指导,引导学生与祖国的历史、祖国的文化艺术史对话。
教学难点:引导迁移,引导发现,学习文章的语言规律和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以读代讲,体验情感。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导入。
(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艺术魅力,人们的评价。
)2、每一个去过莫高窟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课件出示第5自然段,齐读,质疑。
3、莫高窟为什么被称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呢?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莫高窟》,领略莫高窟这颗明珠的的神采。
二、精读细品,领略风采。
(根据学生兴趣,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欣赏。
)莫高窟的艺术是融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结晶,其造诣之精深,想象之丰富十分令人惊奇。
同学们,你们想先去欣赏什么呢?(一)、品味“彩塑”1、先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欣赏精妙绝伦的彩塑。
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你在莫高窟看到了哪些彩塑?(菩萨、天王、力士、卧佛)(1)菩萨的神态是怎样的?你读。
评价,相机指导美读(多媒体展示)。
天王呢?你读。
评价,相机指导美读。
(多媒体展示)力士是什么样儿的?你读。
评价,相机指导美读。
(多媒体展示)作者用一个个准确生动的词语形象地概括了一尊尊彩塑的特点,指导学生对“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的运用。
师引读:这些彩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风凛凛”,有的——“强壮勇猛”,身份不同,样子各不相同,这就叫——“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2、为了突出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特点,作者先写彩塑的全貌后又重点写了卧佛,谁来读课文中卧佛的具体描写?相机评价,指导朗读。
3、莫高窟只有这几尊彩塑吗?指名说。
师小结:作者只是以点带面去写这两千多尊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让我们走近他们,感受他们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