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页岩气革命及其对全球能源地缘政治的影响
- 格式:docx
- 大小:14.88 KB
- 文档页数:3
浅析页岩气革命及其对全球能源地缘政治的影响最早由美国兴起的页岩气革命最终将会对世界能源格局乃至全球地缘政治产生巨大影响,但必须要明确的是,这一进程并非即将到来。
它将会一定程度上减轻能源进口国的对外依赖程度,但却并不意味着这些国家可以绝对地自给自足。
在考虑到页岩气革命的多种不确定性,我们必须对其保持审慎乐观态度。
页岩气是指蕴藏在页岩构造中的天然气。
除开蕴藏地质之外,页岩气同传统天然气并无多大区别。
在过去十年里,由于水平钻探技术与水力压裂技术的完善与结合使得传统上并不经济的大规模页岩气商业化开采成为可能。
美国正是乘着这一页岩气技术革新的东风创造了所谓的“页岩气革命”。
借助页岩气革命,美国在2009年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并将可能在2020年超越沙特阿拉伯成为世界上最大原油生产国。
同样是借助于这场革命,美国在2013年9月终于将自1970年代中期以来就“当仁不让”的世界最大石油净进口国的“桂冠”让贤于中国。
中国目前的天然气需求状况。
中国天然气的消耗量虽然在过去的几年中增加了近两倍,但是其仍然只占到能源消耗总量的4%。
以2011年为例,人口相当于美国四倍的中国消费了1300亿立方英尺天然气,仅相当于美国2011年消费总量的1/5。
尽管天然气占到中国能源结构的极小部分,但由于国内产量不足,天然气仍需大量进口。
目前来看,中国天然气进口主要有两种方式:液化气进口以及输气管线。
中国的液化气进口逐渐增加并在2011年占到了总消费的近1/4。
同时,中国也同周边的中亚、缅甸等国有着活跃的输气管道项目。
中国对页岩气革命的态度及政策。
中国政府对于页岩气革命的态度呈现以下特点:(1)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响应快速及时。
早在2009年,中国就同美国签订《中美关于在页岩气领域开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也明确要求“推进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
2013年10月,中国国家能源局又发布《页岩气产业政策》红头文件。
美"页岩气革命"或改变世界能源格局日本《读卖新闻》日前刊登题为《发端于美国的“页岩气革命”》文章说:美国开始正式推进页岩气生产。
文章称,页岩气是较难开采的一种天然气,不过美国页岩气埋藏量十分丰富。
美国很可能由天然气进口国变为出口国,使世界能源供应格局发生改变。
对于对火力发电依赖程度日益提高的日本而言,美国的这一动向将有利于其确保能源稳定。
文章介绍,卡伯特石油天然气公司主要在美国五个州开采石油和天然气。
自2007年起,该公司开始在宾夕法尼亚州开发页岩气。
该州大致位于马塞勒斯页岩气田的正中央。
卡伯特公司在约160处页岩气井每天挖掘约五亿立方英尺,开采的页岩气通过输气管道输送至电力公司。
目前,美国200多家公司围绕页岩气开采地段展开了激烈竞争。
据称,马塞勒斯页岩气田某些地段的地价在三年内上涨至原来的50倍。
美国能源情报署(EIA )报告称,美国可开采的页岩气达862万亿立方英尺,储藏量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
据推算,这可以满足美国100年的需求。
E IA认为,美国国内天然气年需求量之中页岩气所占比例由2009年的14%提高至2035年的46%。
另一方面,预计进口比例将由11%降至1%。
布鲁金斯学会一位负责能源安全保障的专家预测称:“美国可能于2015年至2020年正式出口天然气。
美国国内用于进口天然气的设备将转而用于出口。
美国对日本等亚洲国家的天然气出口将增加。
”文章说,拓宽巴拿马运河的计划正在推进。
一旦项目完成,从墨西哥湾沿岸的液化天然气(LN G )基地向日本等亚洲国家进行出口的环境将得到改善。
文章认为,相比以煤和石油为燃料的发电站,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火力发电站排放温室气体较少。
预计全世界的天然气需求量都将有所增加。
页岩气产量增加使国际能源需求平衡正发生变化。
中东卡塔尔的液化天然气基地2011年生产规模扩大至7700万吨,是2008年的2.5倍。
该国原以为美国会增加天然气进口,如今看来其期待显然会落空。
中美“页岩气革命”改变世界能源版图秦为胜一场悄然兴起的“页岩气革命”开始对世界能源版图产生深度的影响,并引起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生产大国如沙特、俄罗斯的关注。
页岩气的开发利用,成为低碳经济战略发展机遇的推动力,并成为世界能源格局发生结构性调整的催化剂。
页岩气是从富含有机质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成分以甲烷为主,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它是连续生成的生物化学成因气、热成因气或二者的混合,可以游离态存在于天然裂缝和孔隙中,以吸附态存在于干酪根、黏土颗粒表面,还有极少量以溶解状态储存于干酪根和沥青质中,游离气比例一般在20%~85%。
页岩气的形成和富集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往往分布在盆地内厚度较大、分布广的页岩烃源岩地层中。
较常规天然气相比,页岩气藏具有自生自储特点,页岩既是烃源岩,又是储层,不受构造控制,无圈闭、无清晰的气水界面。
页岩气埋藏深度范围大,埋深从200米到深于3000米。
大部分产气页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且普遍含气,这使得页岩气井能够长期地以稳定的速率产气,具有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的优点。
大部分产页岩气分布范围广、厚度大,且普遍含气,这使得页岩气井能够长期地以稳定的速率产气。
全球页岩气资源非常丰富。
据预测,世界页岩气资源量为456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北美地区(美墨加)、中国、中亚、中东和北非、拉丁美洲(阿根廷)、前苏联、东欧等地区,中国成为世界页岩气储量最大的国家。
与常规天然气相当,页岩气的资源潜力可能大于常规天然气。
北美页岩气分布美国克拉通盆地、前陆盆地侏罗系、泥盆系,密西西比系富集多种成因、多种成熟度页岩气资源。
中国许多盆地发育有多套煤系及暗色泥、页岩地层,互层分布大套的致密砂岩存在根缘气、页岩气发育有利条件,不同规模的天然气发现,但目前尚未在大面积区域内实现天然气勘探的进一步突破。
资料显示,中国南方海相页岩地层可能是页岩气的主要富集地区。
除此之外,松辽、鄂尔多斯、吐哈、准噶尔等陆相沉积盆地的页岩地层也有页岩气富集的基础和条件。
页岩气革命重塑世界能源格局
我个人的理解,世界能源格局的重塑或者说变化体现在四个方面。
作为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 年经济峰会重塑中的国际能源格局分会场的主持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一开场就把自己的观点提给主席台上的五位发言嘉宾。
这五位国际能源界的巨头是:荷兰皇家壳牌公司首席执行官傅赛,BP 集团董事会主席思文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杨华、道达尔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哲睿、巴斯夫欧洲公司执行董事会主席博凯慈。
冯飞认为,目前世界能源格局产生重大变化的影响因素包括:一是能源供求格局可能会发生重大的变化,能源消费重心东移和生产重心西移的大趋势。
二是能源技术的变化,特别是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可能会影响全球。
三是能源安全问题,特别是石油安全使地缘政治发生一些重大变化。
四是全球治理架构,特别是气候变化问题的治理架构会对能源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随后,在一个多小时的发言中,这些世界能源界的重量级人物同与会者分享了他们对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的国际能源格局的看法。
他们都把关注的重点聚焦到了页岩气革命上。
近一两年来,页岩气的开发,特别是美国页岩气产量的急剧增加,使这个大多数人还十分陌生的能源成为热门话题。
悄然降临的页岩气革命开始对全球天然气供需关系和价格走势产生重大影响,并引起天然气生产和消费大国的关注。
页岩气的开发利用,不仅成为低碳经济战略发展机遇的推动力,并且成为世界油气地缘政治格局发生结构性调整的催化剂。
美国谋求能源独立取得了重大进展,正在深刻地影响全球的能源格局。
美国油气冲击下的全球能源再平衡从2008年开始,北美和世界其他地区的非常规油气特别是美国页岩气得到大规模开发。
美国成功开发页岩气不仅改变了其能源安全形势、经济状况和安全外交政策,而且给全球能源市场和地缘政治带来巨大冲击,国家间的关系也将因此受到国际能源格局、能源权力转移和国内能源政策的影响。
本文将尝试对这一系列变化做出分析和预测。
一、页岩气开发对于美国的战略意义美国页岩气成功不仅在能源安全领域给美国带来直接影响,而且与经济因素、外交政策等相互融合并相互影响。
因此,本文首先尝试从能源安全维度、经济效益维度和政治溢出维度,分别评估美国页岩气开发的战略意义。
1. 能源安全维度从能源安全的维度来看,页岩气成功开发在一定意义上帮助美国实现了能源独立。
当然,这里所说的“能源独立”是广义上的。
美国“能源独立”战略的实质是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降低能源安全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并有利于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相互依存的全球能源市场。
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对中东地区的石油依赖度持续降低近些年,美国从中东进口石油的比例在逐年下降,来自非OPEC国家的石油进口量稳步上升。
在页岩气成功开发后,美国石油进口已基本回归至近距离的美洲和西半球,加上来自非洲的高质量石油,对海湾地区和OPEC的石油依赖大大降低。
(2)应对石油供应中断风险的能力大幅提升长期以来,石油供应突然中断造成的石油短缺和价格飙升是美国不得不面对的威胁。
页岩气和页岩油的大规模开发使得美国抵御石油供应中断的能力大大增强。
据国际能源署(IEA)估计,美国将于2020年超过沙特阿拉伯,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从2035年开始,美国将从石油进口国变为出口国。
届时,即使不依赖战略石油储备,美国抵御石油危机的能力也将大大提高,OPEC国家出于政治目的实施石油禁运或者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将不再像过去那样对美国能源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
(3)借助市场力量增强对国际能源市场的控制力页岩气开发进一步巩固了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欧佩克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力持续下降。
页岩油气革命及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页岩油气革命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兴起,为能源市场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
页岩油气作为一种非常规能源,其开发利用不仅对传统油气开发提出了挑战,也催生了一系列新兴产业。
本文将围绕页岩油气革命及其影响展开讨论,展望全球能源市场的未来。
页岩油气革命是指在页岩层开发出来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这种非常规能源的开发利用,主要依赖水平钻井和压裂等技术,能够大幅提高油气采收率。
页岩油气革命对传统油气开发产生了巨大挑战,使得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开发更加困难,但也为全球能源市场带来了一场技术革命。
页岩油气开发利用对相关产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页岩油气资源的开发催生了一系列新兴产业,如压裂设备制造、咨询服务等。
其次,页岩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对石油替代品市场产生了影响,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生物燃料等产业的发展。
最后,页岩油气革命还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安全讨论,促使各国政府和企业更加重视能源多元化和能源安全。
页岩油气革命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
首先,页岩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幅增加了全球油气储备,对传统油气开发造成了冲击。
其次,页岩油气革命使得全球能源供应更加多元化,减轻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最后,页岩油气革命也带来了全球能源安全的挑战,使得各国政府和企业更加重视能源的多元化和安全问题。
对于中国来说,页岩油气革命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一方面,中国拥有丰富的页岩油气资源,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能源保障。
另一方面,中国在页岩油气开发方面起步较晚,技术和经验相对不足,需要加大投入和支持。
此外,页岩油气开发也面临着环境问题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挑战,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管。
总之,页岩油气革命是全球能源市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它不仅增加了全球油气储备,推动了能源供应的多元化,也催生了一系列新兴产业,为全球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页岩油气革命也带来了全球能源安全的新挑战,需要各国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应对。
浅析页岩气革命及其对全球能源地缘
政治的影响
最早由美国兴起的页岩气革命最终将会对世界能源格局乃至全球地缘政治产生巨大影响,但必须要明确的是,这一进程并非即将到来。
它将会一定程度上减轻能源进口国的对外依赖程度,但却并不意味着这些国家可以绝对地自给自足。
在考虑到页岩气革命的多种不确定性,我们必须对其保持审慎乐观态度。
页岩气是指蕴藏在页岩构造中的天然气。
除开蕴藏地质之外,页岩气同传统天然气并无多大区别。
在过去十年里,由于水平钻探技术与水力压裂技术的完善与结合使得传统上并不经济的大规模页岩气商业化开采成为可能。
美国正是乘着这一页岩气技术革新的东风创造了所谓的“页岩气革命”。
借助页岩气革命,美国在2009年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并将可能在2020年超越沙特阿拉伯成为世界上最大原油生产国。
同样是借助于这场革命,美国在2013年9月终于将自1970年代中期以来就“当仁不让”的世界最大石油净进口国的“桂冠”让贤于中国。
中国目前的天然气需求状况。
中国天然气的消耗量虽然在过去的几年中增加了近两倍,但是其仍然只占到能源消耗总量的4%。
以2011年为例,人口相当于美国四倍的中国消费了1300亿立方英尺天然气,仅相当于美国2011年消费总量的1/5。
尽管天然气占到中国能源结构的极小部分,但由于国内产量不足,天然气仍需大量进口。
目前来看,中国天然气进口主要有两种方式:液化气进口以及输气管线。
中国的液化气进口逐渐增加并在2011年占到了总消费的近1/4。
同时,中国也同周边的中亚、缅甸等国有着活跃的输气管道项目。
中国对页岩气革命的态度及政策。
中国政府对于页岩气革命的态度呈现以下特点:(1)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响应快速及时。
早在2009年,中国就同美国签订《中美关于在页岩气领域开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也明确要求“推进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
2013年10月,中国国家
能源局又发布《页岩气产业政策》红头文件。
2014年2月,美国国务卿克里访华期间,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希望美国在对华出口液化天然气、联合进行页岩气开发等方面进行合作。
(2)积极全面地制定战略规划。
相继出台的文件不仅指出了一系列页岩气的基本概况,同时也制定了深度开发页岩气资源的具体步骤和程序。
2013年10月出台的《页岩气产业政策》规定了页岩气产业的上中下游全面开放;实行市场定价;进一步降低了民营企业的投资门槛(该文件第7条删除了《页岩气探矿投标意向调查公告》中关于3亿元注册资本的限制);同时鼓励外国和地方投资;开放管网,允许天然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对页岩气生产销售企业实行非歧视性准入”。
这一系列突破性的规定为页岩气产业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市场环境。
页岩气革命对中国的长期影响。
首先,中国的页岩气储量丰富据许多机构预测,中国的页岩气储量位居世界第一(页岩气富集区包括四川、塔里木、准噶尔、松辽、扬子地台、江汉以及苏北盆地)。
如果得以开发势必将提高国内天然气产量,减少能源对外依赖。
其次,页岩气的大规模开发有助于国内相关产业的增长及环境改善。
中国目前的能源消耗结构极为不合理,高能耗、高污染的煤占到了接近70%,新能源以及天然气的比重微乎其微。
页岩气革命带来的廉价天然气将会有助于中国电力、交通以及化工等行业的增长和产业升级。
第三,巩固能源安全,提高同俄罗斯等国天然气谈判的要价能力。
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以及最大能源消耗国,能源安全一直是悬在中国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近年来逐步完工并投入使用的中国―中亚输气管线以及中缅输气管线已经提高了中国的能源稳定性。
如果再加之以页岩气革命带来的本国产量提升,中国的能源安全势必有所改善。
一直以来中国在同俄罗斯的天然气定价谈判中始终僵持不下,究其原因就在于中国与俄罗斯双方因为各自进口和出口的多元化从而在价格上互不妥协。
如果中国页岩气产量提升,再加上周边输气管线的存在,俄罗斯将会在定价问题上越来越处于不利地位。
然而,中国的页岩气储藏地质远比美国复杂,开采技术和运
营管理经验又远不及美国企业。
并且据估计,中国的页岩气开采成本也要远远高于美国(接近2.7倍于美国成本)。
因此,需要客观地看到,众多的不确定性意味着中国并不能简单地复制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传奇。
上海衡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以研究非常规能源设备为主导,尤其在页岩气勘探、开采设备上,经过不断的努力,已开发出几十种页岩气相关测量、储存,岩芯样品加工等多种配套设备,并已广泛走向市场,有了独立的知识产权。
为客户带来了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更准确的测量数据,大幅度降低了开采勘探过程中的劳动强度,以及各方面的消耗。
主要经营产品:页岩气现场解吸仪,页岩解析仪,页岩含气量测试仪,高温高压吸附仪,解吸罐,储样盒,过滤器,岩心补偿器,页岩成型机,页岩端面磨平机,页岩基质渗透率测量仪,烃源岩油气评价仪,页岩精加工装置,页岩应力测试系统,页岩渗透率测试系统,在线微波含水量测试仪,页岩饱和度测试仪,页岩含碳测试仪,燃气空调人工环境,分部式能源管理软件AD2000(能源监控),风电自动润滑系统(恒压机),页岩气体流量检测系统AD-2013,智能加注撬座,照明节能控制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