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教发〔2008〕14号.
- 格式:doc
- 大小:78.50 KB
- 文档页数:10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2008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08.07.20•【字号】鲁招委[2008]13号•【施行日期】2008.07.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2008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鲁招委[2008]13号)各市招生委员会、教育局,各有关高等学校:2008年我省成人高校招生工作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强考试环境的综合治理,全面、深入推进高等学校招生“阳光工程”,规范办学行为。
为确保考试安全,构建和谐的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环境,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08年全国成人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08]14号)的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现就做好2008年我省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提出以下意见,请贯彻执行。
一、我省2008年成人高校招生工作的思路和要求(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做好考试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全国成人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是国家教育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部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考试机构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稳定和倡导良好社会风气的大局出发,高度重视全国成人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工作,坚决贯彻教育部、中宣部、公安部、监察部、信息产业部、国家保密局、武警总部等七部门《关于全面加强教育考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教学[2004]15号)的精神,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与公安、武警、信息、保密、宣传、监察等各部门的协调配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考试环境的综合治理,确保考试安全。
各市教育局和招生(考试)办公室(中心)要重点防范和封堵有组织、有预谋地利用高科技手段作弊行为,按照《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关于加强防范和打击非法利用无线电设备在国家教育统一考试中作弊等行为的通知》(教学〔2008〕8号)要求,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无线电管理部门及公安机关密切配合,切实维护成人高考的公平和秩序。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市政府青少年工作协调委员会的通知正文:----------------------------------------------------------------------------------------------------------------------------------------------------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市政府青少年工作协调委员会的通知(宜府办文[2008]7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宜昌开发区管委会: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心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为加强对全市青少年事业的规划指导,促进青少年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把青少年工作纳入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范畴,支持共青团组织协助政府管理好青少年事务,推动我市青少年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省政府青少年工作协调委员会的通知》(鄂政办发〔2008〕3号)和中共宜昌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领导的意见》(宜发〔2007〕14号)精神,市人民政府决定成立青少年工作协调委员会。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组织领导市政府青少年工作协调委员会是市政府规划指导、协调处理青少年工作的非常设机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主任:王国斌市政府副市长副主任:杨圣新市政府副秘书长宋涛团市委书记委员:郭向东市发展改革委总经济师李仁贵市财政局总会计师王洪刚市人事局副局长肖顺吉市劳动保障局副局长岳中镜市经委副主任李大权市国资委副主任曹文金市商务局副局长方扬帆市科技局副局长胡志莉市建委副主任刘顺安市环保局副局长黄扩明市城管局副局长陈道军市农业局副局长覃照市教育局副局长曹晓军市卫生局副局长李煜林市文化局副局长赵国华市体育局副局长陈军市广电局副局长高传江市公安局副局长孙朝元市司法局副局长高明金市民政局副局长胡开德市交通局副局长刘祯华市外事办副主任江心市政府法制办副主任易斌市工商局副局长余德芳团市委副书记市政府青少年工作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团市委,由宋涛兼任办公室主任。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08年本市高中毕业生市级学科、科技、艺术类竞赛项目秋季高考加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08.03.06•【字号】沪教委基〔2008〕14号•【施行日期】2008.03.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08年本市高中毕业生市级学科、科技、艺术类竞赛项目秋季高考加分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基〔2008〕14号各区县教育局、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各有关局、公司教育处: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08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学〔2008〕8号)精神,现就2008年本市高中毕业生市级学科、科技、艺术类竞赛项目秋季高考加分工作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具有2008年高考加分条件的对象是在2007学年度部分全国与市级学科类竞赛和科技艺术类竞赛项目中获个人一等奖的部分应届高三学生(见附件)。
二、本市2008年高中毕业生市级学科、科技、艺术类竞赛活动高考加分审批程序(一)各竞赛主管单位(部门)在4月18日前将属于规定获奖加分范围(见附件)的学生名单预审汇总后,送市竞赛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教委基教处)审定,审定后的名单在上海教育门户网站上公布。
(二)由竞赛主管单位(部门)向已上网公布的属于加分对象的学生发放《200( )学年度市级竞赛活动加分证明表》(绿色,一式四份;以下简称《证明表》)。
(三)考生自行填写《证明表》并持获奖证明(原件)到就读学校盖章后,于4月30日前送竞赛主办单位;竞赛主办单位集中审核、盖章后送竞赛主管单位;竞赛主管单位集中审核、盖章后,于5月16日前送市竞赛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审核、盖章。
(四)市竞赛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审定后的《证明表》通过竞赛主管单位(部门)反馈至竞赛主办单位和学生。
三、在本市参加高考的外省市高中应届毕业生的加分审批程序(一)由各区县高招办向属于竞赛加分范围的考生发放《证明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3〕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是“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实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重要基础。
医改实施三年多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初步建立了基本药物制度,构建了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基层运行新机制。
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医改成果,现就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着力解决基层医改面临的新问题,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健全长效机制;巩固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药品供应、人事分配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创新监管方式,强化监督管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二、完善基本药物采购和配送(一)稳固基本药物集中采购机制。
全面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56号),坚持以省(区、市)为单位网上集中采购,落实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制、集中支付、全程监控等制度。
对经多次采购价格基本稳定的基本药物试行国家统一定价;对独家品种试行国家统一定价,也可探索以省(区、市)为单位,根据采购数量、区域配送条件等,直接与生产企业议定采购数量和采购价格;对少数基层必需但用量小、市场供应短缺的基本药物,采取招标定点生产等方式确保供应。
基本药物采购遵循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
进一步完善“双信封”评价办法。
在经济技术标评审中,对药品质量、生产企业的服务和信誉等进行全面审查,将企业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GMP)认证作为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在商务标评审中,对竞标价格明显偏低的药品进行综合评估,避免恶性竞争。
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潍教科院字[2008]14号关于公布2008年潍坊市中小学(含学前)优质课评选获奖结果的通知各县市区教研室、市属各开发区文教局教研室、各直属学校:经潍坊市中小学优质课评审委员会认真、公正、细致的评选,并经领导小组审查,2008年潍坊市中小学(含学前)优质课评选活动业已结束。
共计评出392节,其中一等奖138节,二等奖142节,三等奖112节。
现予公布。
希望获奖教师戒骄戒躁,继续努力,进一步探索课堂教学规律,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发展水平。
希望各单位发挥获奖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名师队伍,进一步提升我市教育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附件:2008年潍坊市中小学(含学前)优质课获奖教师名单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一日附件:2008年潍坊市中小学(含学前)优质课获奖教师名单一等奖(138人)学前教育(10人)陈红昌邑市实验幼儿园丰雪梅高新区翰林幼儿园宋炜昌乐政府机关幼儿园李国梅安丘市纺织厂幼儿园李红潍城区教师幼儿园李晓红寿光世纪学校幼儿园王俊霞昌乐政府机关幼儿园马琳诸城市实验幼儿园代含月高密姜庄幼儿园钮凤伟临朐县供销社幼儿园小学(共43人)语文:13人纪晓菲潍坊北海双语学校陈国英安丘石堆小学王萍临朐县朐阳小学阎静安丘大汶河贾戈初中小学部王玉莉临朐第二实验小学周金春寿光市世纪学校李伟诸城实验小学于海燕潍坊市实验小学李芳高密市恒涛实验双语学校谭丽君高新区东明小学王俊杰奎文区实验小学刘佳丽青州市实验小学李海梅诸城市府前街小学数学:11人滕学娟高新区北海小学聂明利临朐二实小李阿娜奎文中新双语小学李宁宁潍城区实验小学王春会青州师范附小李映美寿光市圣城小学蒋媛青州市夏庄小学王冬梅奎文日向友好小学刘相锋潍城区实验小学刘婧毅坊子区实验小学王芳寿光田柳王高小学英语:7人代小迪潍坊日向友好学校韩长艳潍坊外国语学校管玮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张艳丽昌邑市北孟小学田华高密市东关小学张法艳寿光世纪学校徐英智诸城市府前新艺学校科学:2人苏茂村寿光世纪学校李青洁坊子区荆山小学品德:2人刘树芹坊子区实验小学朱娴高密市恒涛双语学校信息技术:1人孙志秀昌邑柳疃小学美术:2人吴维珍临朐龙泉小学张莉青州职工子弟小学音乐:2人杜伟伟青州高柳镇高冯小学岳建英安丘景芝小学体育:2人薛文燕昌邑市第二实验小学于永江高密东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1人李云銮寿光圣城小学初中(共42人)语文:8人马宁青州西书院初中姜美玲奎文十一中隋艳玲寿光世纪学校王钦锋高密柏城中学李凤英昌乐实验中学颜丽萍安丘东埠中学李志海诸城龙源中学罗玉欣峡山初中数学:6人张文菊临朐县教研室郑秀娟潍坊市北海学校李咏梅奎文区实验初中刘洪涛青州市马兰初中陈官萍昌邑市奎聚中学朱静美潍坊外国语学校英语:7人马营波潍坊十中陈新潍城实验中学王小芳昌邑新村中学王小丽寿光市古城初中张洪娟临朐新华中学张霞诸城枳沟初中王在凤寿光世纪学校物理:3人张国宾昌乐红河中学钱娜娜潍坊广文中学王维霞潍坊外国语学校化学:2人孙希良安丘市凌河镇石家庄中学许立华潍坊广文中学历史:2人张斌青州夏庄初中隋联军寿光台头一中地理:2人郑清河诸城城北学校杜秀梅高密仁和学校生物:2人杨建芬诸城龙源学校张万香坊子崇文中学政治:3人刘世菊临朐杨善中学程瑞英青州郑母中学刘金凤昌邑石埠中学信息技术:1人李言发高密育才中学美术:2人刘复新临朐吕匣初中叶培春安丘景芝宋官疃中学音乐:2人姜勇昌邑实验中学赵雪梅高密育才实验中学体育:2人刘华寿光上口镇第一初级中学王鹏飞青州黄楼初中高中(共44人)语文:5人张秀娟临朐一中宋秀宏昌乐二中付志鹏昌邑一中魏彩红青州一中刘丽诸城一中数学:5人李景丽昌邑一中徐庆潍坊中学王磊诸城龙城中学尹桂臣昌乐二中王翠玉高密实验中学英语:5人聂萍萍高密二中潘帅庆寿光二中陈玉珠潍坊一中耿美红寿光现代中学许传优诸城龙城中学物理:3人郑伟明诸城一中刘庆高昌乐二中曹云霞昌邑一中化学:4人钟伟高密二中李顺宝潍坊一中张海云昌乐一中刘瑞华潍坊七中地理:3人管秀娟诸城一中刘兴江潍坊七中张红昌乐三中生物:4人张秀华诸城龙城中学胥振红青州二中韩桂云寿光现代中学赵金龙昌乐二中历史:3人陈华丽昌邑文山中学于毅高密二中安立艳临朐五中政治:4人胡小玲昌邑文山中学刘乃金潍坊一中李秀芝高密二中李永明诸城实验中学美术:2人王术平诸城龙城中学王晓芬临朐四中音乐:2人田金福诸城一中刘伟华昌乐二中体育:2人王喜春高密一中张宁潍坊一中信息技术:1人刘艳诸城一中通用技术:1人马晓莉高密五中二等奖(142人)学前(10人)孙凤芹寿光一中幼儿园张群寿光实验小学幼儿园胡士霞青州市邵庄镇东郭幼儿园刘伟华昌邑市实验幼儿园付丽娥昌乐城关幼儿园张云平安丘市机关幼儿园王玲寿光实验中学幼儿园李燕奎文区李家村幼儿园王雪芹昌邑市围子幼儿园石永梅诸城市西郊学校幼儿园小学(共44人)语文:13人冷秀凤临朐县石家河小学钱振红昌乐县朱刘中心小学李芸安丘景芝前院小学张辉寒亭区实验二小田萍临朐海尔小学李霞昌邑市奎聚小学徐桂宜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张建青诸城实验小学丁立美寿光市圣城小学于志敏奎文区先锋街小学王立芸青州夏庄小学潘秀美寿光市圣城小学杨艳丽诸城市府前街小学数学:9人金超妮昌邑市第一实验小学王春霞临朐县城关街道北苑小学张海燕安丘城北小学刘爱芹安丘兴华小学辛晓丽安丘市大盛小学王敏滨海区太平七里小学郑海霞昌乐县北关小学别秋芬高密市崇实小学陈妹寿光市北关小学英语:5人孙洪伟坊子区实验小学郑文静青州市黄楼东坝小学王艳艳安丘兴安街道城北小学王焕爱诸城市昌城镇孙村小学裴鑫昌乐县实验小学科学:2人董文学安丘市管庄小学张永真昌邑市外国语学校品生品社:2人吕新英寿光市圣城小学付春香昌乐县特师附属小学信息技术:2人迟凤翔诸城龙源学校孙志江奎文区教研室美术:3人姜海清潍城区北关小学李霞寿光稻田营里小学王晓丽诸城市舜王小学音乐:3人宋艳燕诸城相州中心小学孙翠华昌邑实验二小刘洪捷寿光建桥小学张红捷潍坊外国语学校苏中祥寿光古城街道垒村小学姜永亮诸城皇华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2人陈朝祎奎文区日向友好小学郝爱芹青州何官镇口埠小学初中(共43人)语文:8人张少春青州夏庄初中王军坊子区眉村中学高美娟昌乐县乔官镇槐林中学李宗刚高密尧哥庄初中刘素霞寒亭实验中学尹兆芳临朐县城关街办南苑中学白玉红诸城市贾悦镇孟疃初中金新玫潍坊三中数学:7人殷洪波诸城市龙源学校李淑香高密市第五中学孙言勇寿光市洛城三中刘汉周昌乐县河头中学张金梅寒亭区实验中学孟宪栋昌乐县唐吾中学李晓青坊子区崇文中学英语:7人聂美香高密姜庄初中惠金会诸城龙源学校隋霞寒亭实验中学刘娥临朐卧龙初中辛晓红安丘东埠中学郭惠玲昌乐实验中学辛华高密胡家庄初中化学:2人付伟华寿光市古城初中陈子平临朐县杨善初中物理:3人韩颖潍坊十三中段振华寿光建桥初中王永伍诸城密州朱解初中生物:2人王瑞霞寿光世纪学校孙丽峰潍坊十三中政治:4人袁莉丽潍坊十中王贵宾安丘教研室徐凤珍峡山区太保庄中学陈佳丽诸城孔戈庄中学地理:2人孙业爱安丘红沙沟中学董桂华寿光现代中学历史:3人孙洪波高密立新中学王秀德潍坊外国语学校李松芳昌邑外国语学校体育:2人殷丛丛诸城皇华镇初中车家坤高密姚哥庄中学美术:1人刘英姿诸城实验中学音乐:2人李华诸城诸冯初中刘景璐青州东关回民初中高中(44人)邢爱芳昌邑一中张卫军潍坊一中李金花高密二中任永磊潍坊中学王丽霞安丘实验数学:5人李文寿光中学李向清潍坊一中杨连彩潍坊七中邬学礼诸城一中杨文杰寿光现代英语:5人张萍诸城繁华中学王立和安丘一中王光洁昌邑文山中学张玉静临朐一中王仁川潍坊中学化学:4人王立英青州一中刘念富安丘一中范丙浩诸城繁华中学刘正中昌邑文山中学物理:3人尹彬滨海中学王开勇高密二中王金亮安丘四中生物:3人辛金先安丘八中王涛潍坊四中高滨潍坊一中历史:3人赵志强昌乐宝都中学彭逸雪诸城一中燕彩云寿光现代中学地理:4人邰见杰高密一中王小红昌邑一中张效国寿光圣都中学赵兰潍坊一中政治:4人刘晓光青州二中张井庆潍坊四中张鸽昌乐一中李淑刚寿光二中信息技术:2人赵艳花寿光现代崔瑞香昌乐实验高中体育:2人孙爱玲寿光二中韩晓伟昌乐一中美术:2人杜小云青州八中王玉国昌乐一中音乐:2人王光霞临朐实验中学崔玮寿光现代中学三等奖(111人)学前(10人)孙世宏临朐县沂山镇中心园王建芳坊子区凤凰街道中心幼儿园赵晓华安丘市机关幼儿园李飞飞寒亭区机关幼儿园谭静茹经济区锦程幼儿园张艳潍城区教师幼儿园曲振美诸城市机关幼儿园胡玉梅峡山区太保庄街办太保庄幼儿园王淑贞高密双羊幼儿园姜虹坊子区实验学校幼儿园小学(共32人)语文:11人李秋燕安丘职工一小赵敏昌乐县城关街道北关小学于爱军安丘实验小学张园园寒亭外国语学校邱丽珍安丘市特殊教育学校赵爱晶安丘职工二小林新香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马秀健潍城区西园小学陈秀娟潍城区于河实验小学许金红诸城市府前街小学陈宁青州市东坝小学数学:9人王海波诸城龙源学校迟淑梅高密大牟镇小学刘平安丘希望小学李召花高密醴泉小学赵焕霞诸城市辛兴小学李建芬安丘市职工子弟学校李春霞诸城实验小学胡翠美临朐县冶源镇冶北小学巩立斌诸城龙源学校英语:6人徐晓玲寿光市圣城小学张桂芳昌乐县实验小学王梅叶寿光市羊口三小孙清芳诸城市皇华镇朱潘小学王金德临朐县第二实验小学于妍梅寒亭区河滩河东小学科学:3人刘春玲昌乐县鄌郚小学常明高密市周阳小学郝兴敏青州市实验小学品生品社:2人姚淑娴临朐县冶源镇冶北小学褚爱玲青州市何官镇何官小学体育:1人赵军青州市高柳镇高冯小学初中(共32人)语文:7人李保玉临朐辛寨一中刘慧玲昌邑实验中学王子果奎文新华中学潘新刚潍城浮烟山中学刘俊英寿光洛城第二初级中学范金云寿光世纪学校殷文萍安丘红沙沟初中数学:6人宋海霞临朐县纸坊中学石珍诸城市舜王初中王永娟安丘市凌河中学薛希玲青州市五里初中吴焕真安丘市东埠中学刘爱铃临朐县辛寨二中英语:6人刘芳蕾诸城城北中学丁昌景青州东关回中单联冰昌乐崔家庄中学赵秀之寿光上口一中齐庭兰坊子宁远中学黄东燕青州朱良中学化学:1人时玉霞青州市郑母初中物理:4人黄艳昌邑饮马初中张志俊临朐大关初中夏军高密曙光初中张晓霞安丘育英学校生物:1人翟丽华昌邑实验中学政治:3人毕恒亮寒亭固堤中学宋波潍坊三中李萍寿光现代中学历史:2人韩秀华安丘海龙中学凌凤霞诸城开发区学校音乐:2人李宗军安丘景芝耀华中学朱锐捷寿光现代外语学校高中(共38人)语文:4人王向红诸城龙城王莹莹寒亭一中张玉真寿光一中王景伟安丘青云数学:5人刘家军青州三中李英娟安丘实验孟繁香青州二中尹玲临朐一中张优胜坊子黄旗堡英语:5人鲍英华潍坊七中周洪荣安丘八中于凤玲青州三中张宝泉昌乐一中鲁红红安丘实验中学化学:3人张磊潍坊中学王大伟临朐六中韩守德寿光中学物理:3人张砚花诸城繁华桑华香寿光现代中学张同武青州五中生物:3人翟海亮临朐补习学校孙香昌邑三中倪炳旭安丘四中历史:3人曾宪光青州二中高绪松潍坊四中李淑彩安丘一中地理:3人刘永强临朐实验中学赵亮青州八中于艳艳安丘八中政治:3人王风云寒亭一中周志刚安丘四中李彦安丘青云学府信息技术:1人刘贵珍临朐二中体育:2人王术忠诸城实验中学李若伟临朐实验中学美术:2人尹宝强高密二中周建通寿光二中音乐:1人郭彦青州一中。
关于做好2012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11‟14号各省级教育考试招生管理机构,各有关研究生招生单位: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以下简称推免生工作)是选拔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渠道,是鼓励在校大学生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
做好推免生工作对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推动高等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各有关高校要加强对推免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建立健全公平公正的推免生工作机制和科学的名额分配机制,着力提高推免生质量,进一步促进研究生教育结构优化、调整。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严格执行推免生计划各有关高等学校要严格按照附件1、2、3、4确定的推免生名额安排推免生工作。
学术型名额用于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名额仅限用于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二、促进推免生校际交流各有关高校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推免生校际交流的保障机制,鼓励和支持本校推免生到其他招生单位就读。
要充分尊重学生意愿,不得以任何形式限制推免生合理流动。
凡有留校限额的高校推免生留校数量不得高于附件1中的留校限额。
专业学位推免生名额留本校比例暂不作规定,鼓励各校向其他招生单位推荐。
各高校在发放•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直博生)登记表‣(附件5)时要做留校、外推的标记,以便省级招办检查核实。
三、关于研究生支教团专项推免计划2012年继续在部分高校开展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工作。
推免对象和条件、推荐办法和工作程序仍按•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教学…2006‟14号)、•关于为支持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第十届研究生支教团下达专项推免计划的通知‣(教学司…2007‟25号)和团中央关于第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有关文件要求执行。
宜教办发[2008]33号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宜昌市2008年秋季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各县市区教育局、城区各中学:根据《湖北省2008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学用书目录(课改年级)》、《湖北省2008年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材目录(课改年级)》(鄂教基[2008]11号)和《省教育厅、省新闻出版局关于印发2008-2009学年度普通中小学(非课改年级)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鄂教基[2008]8号)精神,现将《宜昌市2008年秋季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印发给你们,并就做好教学用书选用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各地遵照执行。
一、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用书统一选用制度。
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用书的版本由地市教育行政部门在省发《用书目录》的基础上选定,实行全市范围内统一。
根据“保持教材使用的连续性、便于全市范围内的教学研究和逐步统一版本”的原则,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和各学科的教材版本必须在市教育局下发的《用书目录》中选定。
地方课程教材由各地根据市教育局下发的目录,小学每学期选用1本、初中每学期选用1至2本。
城市小学生学具在“一费制”内选用不超过一种。
二、明确中小学学生用书发行渠道。
全市中小学教学用书一律由各级新华书店和教育书刊发行公司两部门发行。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所有国家课程教材、地方课程教材一律由新华书店发行;课堂作业、寒(暑)假作业、学生抄本和学具一律由教育书刊发行公司。
高中学校的教科书由各级新华书店发行,教辅用书由各级教育书刊发行公司,并严格执行《市教育局普通高中学校教辅用书管理办法》,在《宜昌市高中教辅用书推荐目录》范围内选订。
各地要严格规范中小学用书发行渠道,维护中小学用书市场秩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学生征订《目录》以外的任何用书。
今后,除教科书外,凡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读的学习材料,按照“谁要求,谁出钱”的原则办理。
三、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用书实行“配给制”。
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用书(含学具)在“一费制”标准内仍实行“配给制”,即由各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市教育局下发的《用书目录》,在“一费制”中课本费、作业本费标准内明确各年级用书的种类、版本和订数,学校付款。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08年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正文:----------------------------------------------------------------------------------------------------------------------------------------------------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08年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鲁教基函[2008]14号)各市教育局:2008年普通高中招生工作即将开始,为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招生行为,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普通高中要严格遵守国家和省关于规范招生行为的各项要求,在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领导下开展招生工作,不作违规招生宣传,不违规提前招生,不到规定区域外招收学生,不超出学校合理规模和班额要求招生,不违背“三限”政策招生,不采取不正当手段招生,不接收已按规定程序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
二、各地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教基〔2002〕1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鲁政发〔2007〕7号)和我厅《关于规范普通高中招生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鲁教基字〔2007〕10号)的有关规定,严禁公办普通高中占用学校正常教育资源招收复读班和招收往届生插班复读。
三、加强对民办普通高中的监管,依法规范其招生行为。
各地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民办教育管理若干规定》(鲁教职字〔2006〕18号),对民办普通高中进行重新审核。
凡公办高中未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擅自改制或擅自按照民办学校机制运行的,必须尽快恢复其公办学校性质,严禁以“民办学校”、“公有民办”和“民办公助”等名义进行违规招生。
民办普通高中招生必须符合有关招生管理的规定。
除按照《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民办教育管理若干规定》(鲁教职字〔2006〕18号)要求确定招生范围外,其他招生行为必须符合本通知第一条有关要求。
云劳社发〔2008〕14号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人事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职业资格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各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人事局,省直各委、办、厅、局,各中央驻滇单位:为促进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队伍建设,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人事厅制定了《云南省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职业资格管理暂行办法》。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四月十四日云南省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职业资格管理暂行办法为做好全省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职业资格管理工作,根据《云南省职业技能鉴定管理条例》、人事部《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暂行办法》(人薪发〔1994〕50号)和《云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云厅字〔2007〕13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制定《云南省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职业资格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
一、范围和对象云南省各级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含中央驻滇机关事业单位)从事技术工种(岗位)工作的技术工人(含工勤人员),应按照《暂行办法》要求,实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二、职业资格的管理根据省政府云政发〔2000〕179号、129号关于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人事厅职能“三定”有关文件要求,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组织全省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和考评,核发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职业资格证书。
省人事厅负责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聘用(管理)、工资福利以及对技师以上岗位职数的调控和管理。
云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工考办,归属省劳动保障厅管理)具体负责组织和实施全省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考核,组织和指导专家评审委员会开展考评工作。
三、职业资格级别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等级设置为五个级别,即初级工(五级)、中级工(四级)、高级工(三级)、技师(二级)和高级技师(一级)。
云南省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各职业(工种或岗位,下同)的职业资格等级设置,依据相应的国家职业标准,一般设有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等级别。
宜教发〔2008〕14号
宜宾市教育局
关于印发《宜宾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审核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各区县教育局,市教师培训机构,有关直属事业单位,市属学校:
为适应教师继续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需要,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使用《四川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工作的通知(川教函〔2008〕406号)的要求,现将修订后的《宜宾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审核实施意见(试行)》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区县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告我局人事师训科。
附件:宜宾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审核实施意见(试行)
二○○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主题词:中小学教师学时审核通知
抄送:省教育厅,市人事局,本局有关科室。
宜宾市教育局办公室2008年12月22日
印
附件:
宜宾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审核
实施意见(试行)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制度是保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
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审核工作,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规定及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制度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我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审核实施意见。
一、学时登记对象及要求
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的登记对象是各中小学校(含幼儿园,下同)及师训、教研、电教等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
参加继续教育既是教师的权利,也是教师的义务。
除新教师在试用期内须完成120 学时的继续教育活动量外,其他教师每学年须完成不少于100 学时的继续教育活动量,其中规范性培训学时不少于50学时。
二、学时登记范围及计算办法
(一)规范性培训学时
1.校本研修:按不超过30 学时认定。
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按学校申报项目进行管理、考核和学时认定。
市县培训机构要指导学校开展好基于教育教学和教师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各项校本研修,5月31日前完成对各校校本研修学时的现场审核工作,并录入管理系统。
该项教师必须参加且不得少
于20学时。
2.集中培训: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由县级及以上教师培训机构(含教科研单位)举办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含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培训)、校长岗位与提高培训等。
学时按实际培训时间计算,原则上每培训一小时计为1 学时。
3.远程非学历培训:按不超过10学时认定。
市县教师培训机构要充分利用国家、省教师教育网联和“校校通”工程等,为教师学习提供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具体的管理和考核办法,报市教育局备案。
市属学校实施方案,由市教育局审批。
4.暑期学习:按不超过10 学时认定,依据当年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关于中小学教师暑期学习的有关要求考核认定。
5.各类考试:包括学历培训、自学考试、教育技术能力、“三新一德”考试等,根据成绩通知单(合格证)按每及格一科计15 学时,不及格的学科一科计5 学时。
(二)灵活性学时
1.校本研修:达到考核要求的最高可再计20灵活性学时。
2.暑期学习:达到考核要求的最高可再计20灵活性学时。
3.自主学习:由教师个人提供反映学习过程和成果的支撑材料,由教师培训机构认定,最高可计10灵活性学时。
4.教研科研成果:包括教育教学成果获奖、学术成果发表或获奖、教育科研课题等,登记范围、折算办法及细则要求详见附件1。
阶段性专项培训与考试等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部
署和要求办理。
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的项目及内容包括主办单位、培训名称、培训级别(市、县、校)、培训性质(规范性、灵活性)、培训方式(集中、远程、送教、分组、自学)、考核成绩(结果)、折算学时、署名登记人等项目。
《继续教育培训证明单》样单见附件2。
三、学时登记与审核的管理
1.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是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制度的主管部门,负责相关政策规定、实施办法的制定,学时登记与审核情况的督促检查与考评。
2.各中小学校是本校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的执行单位,负责本校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的登记和初审。
3.市、区县教师培训机构是我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自办培训项目)与审核认定的执行单位,按分工负责辖区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的审核认定工作。
4.本学年开始高中教师继续教育实行网上登记审核,下学年全市教师继续教育实现网上登记审核。
教师居民身份证号是四川省教师继续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简称管理系统,下同)中的唯一识别码,凡接触教师居民身份证号的人员必须按有关规定保护个人信息。
5.市区县教师培训机构(教科研单位)及有关部门,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举办的各类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首先,通过管理系统向市或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报培训方案,市或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确认后实施;其次,培训机构要加强培训的常规管理,培训结束后按考勤册录入学时,并上传市或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再次,培训机构将考勤册复印件报市或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市或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据考勤册和抽查情况确
认教师学时。
教师基本信息未录入完的区县,集中培训学时可按宜教办法〔2007〕58号文件执行。
6.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以学年度为单位,从每年6月1日起至次年5月31 日止。
教师参加的继续教育活动应在本学年度内登记使用,不得挪在下一学年度登记使用。
7.学校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员在每年6月10日前,对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情况进行清理登记,并公布核实,同时将教师参加学年度继续教育学时填入《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登记证书》。
初中及以下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学时由学校登记初审(其中:农村小学、幼儿园教师的继续教育学时由镇、乡中心校登记初审),区县教师培训机构审核,区县教育局认定。
高中教师的继续教育学时由学校登记,区县教师培训机构初审,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复审,市教育局认定。
市属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学时由学校登记,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审核,市教育局认定。
8.继续教育活动量不达标的教师,高中由市举办集中培训,幼教、小学和初中由区县举办集中培训,培训时间原则上安排在每年的5月上旬。
9.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审核必须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凡发现作假或舞弊的,一经查实,将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直接责任人员批评、通报和其他纪律处分,并取消审核对象的已认定学时。
四、学时审核
(一)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审核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
教师任职学校以学年为单位,及时将教师继续教育学时录入管理系统,6月15日前上传数据并将相关证明材料报区县教
师培训机构审核。
6月30日前区县教师培训机构将初中以下学校教师学时审核结果报区县教育局确认,将高中教师学时初审结果和相关证明材料报市教师培训中心复审。
7月10日前市教师培训中心将市属学校和区县高中教师复审后的学时报市教育局确认。
(二)市、区县教育局确认后,市、区县教师培训机构,分校打印教师继续教育花名册一份(高中市教育局存,初中以下学校区县教育局存)和教师继续教育学时证明书,教师继续教育证明书加盖市或区县继续教育学时审核专用章,7月底返回送审学校和教师个人。
市县教育局、培训机构和学校要备份保存相关数据。
五、学时登记审核结果的使用
(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的完成情况应作为教师职务评聘、评优晋级和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凡未完成规定继续教育学时的教师,当年年度考核应定为不合格,不得评优晋级、续聘和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二)中小学教师在评优晋级、续聘和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时,须同时交验经市或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宜宾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证明书》和《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登记证书》。
《实施意见》从本学年起执行。
本《实施意见》由宜宾市教育局人事师训科负责解释。
附件:1.宜宾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折算标准(试行)
2.宜宾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证明单(样单)
附件1:
宜宾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折算标准(试行)
8
盖单位有效印章。
2、《继续教育证明单》上的印章为培训机构行政章和市或区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认定专用章。
3、同一项目,同一成果不能重复计算,可就高不就低。
9
附件2:
宜宾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证明单(样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