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6矿物粒度和单体解离度的测定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161.00 KB
- 文档页数:19
在磷块岩单反试验中测定矿物单体解离度
庞建涛;杨稳权;何海涛
【期刊名称】《化工矿物与加工》
【年(卷),期】2013(42)10
【摘要】在磷块岩单反试验中测定原矿的单体解离度,确定了适宜的磨矿时间、磨矿细度,计算出了理论回收率。
并通过测定选矿产品的单体解离度分析了选矿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评价了选矿效果,为选矿指标的优化提供依据。
【总页数】3页(P26-28)
【关键词】磷块岩;选矿;单体解离度
【作者】庞建涛;杨稳权;何海涛
【作者单位】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971
【相关文献】
1.有用矿物单体解离度测定及应用 [J], 张予钊
2.磨矿过程中矿物的解离行为分析及提高单体解离度的方法 [J], 杨琳琳;文书明;程坤
3.矿物单体解离度线段测定值的校正 [J], 程寄皋;陈彰瑞
4.对选矿工艺中矿物单体解离度的探讨 [J], 朱天乐
5.磷块岩结构构造与其矿物解离关系的探讨 [J], 庞建涛;肖喆;杨稳权;王灿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胶磷矿不同磨矿细度单体解离度测定及其浮选应用杨稳权;方世祥;庞建涛;何海涛;张泽强【摘要】通过测定胶磷矿在不同磨矿细度下的单体解离度,来计算磷矿的理论最大回收率,进而通过比较实际回收率与理论最大回收率来判定浮选指标的优劣.利用偏光显微镜观测,采用过尺线测法,在磨矿细度-0.076 mm含量分别占84.23%、88.71%、92.74%和95.16%的条件下,测定了磷块岩中有用矿物(胶磷矿)和脉石矿物(白云石、石英)的单体解离度.据此计算获得了对应磨矿细度下胶磷矿的理论最大回收率,分别为95.11%、95.71%、96.70%和96.72%.初步浮选试验显示磨矿细度在-0.076 mm占88.71%时较为适宜,浮选脱镁率为88.76%,磷精矿实际回收率为87.54%.在此磨矿细度下,通过优化浮选工艺流程及药剂制度,浮选磷精矿实际回收率可达91.24%,精矿中磷酸盐矿物的回收率可达95.33%,说明通过测定胶磷矿的单体解离度来优化指标是可行的.【期刊名称】《武汉工程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36)004【总页数】4页(P31-34)【关键词】磨矿细度;单体解离度;实际回收率;最大理论回收率【作者】杨稳权;方世祥;庞建涛;何海涛;张泽强【作者单位】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磷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分公司,云南昆明650113;武汉工程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磷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分公司,云南昆明650113;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磷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分公司,云南昆明650113;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磷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分公司,云南昆明650113;武汉工程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871+.30 引言在我国,磷矿浮选厂对其流程的检查、监控及选矿产品的质量控制基本上停留在以化学分析为主的手段上,而对其流程产品的解离度考察工作并不多,对其流程的可优化程度并不十分清楚,浮选厂追求流程的稳定更甚于追求流程的最佳,流程优化的工作力度不够大[1].工艺矿物学检测在一般的甚至是较大型的中国矿山企业基本不存在[2].从事胶磷矿浮选的大部分研究人员或是生产技术人员仅仅是通过简单的浮选试验研究,获得一个较为“理想的选别指标”,特别是获得一个较为理想的精矿回收率指标[3-8],而具体的最佳的精矿选别指标是多少,没有明确的依据.实际的精矿回收率与理论回收率差值越小,说明其浮选指标越好.本文通过对云南海口磷矿区中低品位胶磷矿在不同磨矿细度下矿石单体解离度的测定[3],结合浮选不同工艺流程试验研究,使精矿回收率趋近于理论回收率.1 原矿性质原矿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表1 原矿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Table 1 Chemical analysis of raw ore成份 P2 O5 MgO SiO2 Fe2 O3 Al2 O3 w/% 21.78 5.40 14.28 0.67 1.22从表1可以看出:试验矿样为硅钙质磷块岩,表现为低磷高镁,硅含量中等,R2 O3(Fe2 O3和Al2 O3的总量)含量低,主要有用矿物为胶磷矿,主要脉石矿物为白云石和硅质矿物.对此种矿石可以通过简单的反浮选脱除碳酸盐杂质并可获得满足下游用户要求的湿法磷酸用磷精矿.2 不同磨矿细度下磷矿石单体解离度测定2.1 单体解离度测定方法在偏光显微镜下观测时,-0.030 8 mm粒级的矿样制样和测定都很难,而-0.030 8 mm粒级矿样中有用矿物胶磷矿基本呈解离状态,少数的连生体利用磨矿的方法使其解离难度很大,成本也不划算,所以此次测定仅对+0.030 8 mm 粒级的各个矿样进行单体解离度测定.同时,在单体解离度测定过程中,由于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通过磨矿的方法解离矿样中嵌布粒度小于0.01 mm的脉石矿物是不行的,因此在以下测定过程中把嵌布粒度小于0.01 mm的包裹体看成了胶磷矿的组成部分[4].2.2 不同磨矿细度下磷矿石粒度分布不同磨矿细度下磷矿石粒度分布如表2所示.表2 不同磨矿细度下磷矿的粒度分布Table 2 Size distribution of phosphate ore particles under different grinding fineness磨矿细度(-0.076 mm占有率/%)+0.076 mm占有率/%-0.076 mm~+0.030 8 mm占有率/%-0.030 8 mm占有率/%84.23 17.96 38.00 44.04 88.71 12.08 37.67 50.25 92.74 9.96 37.27 52.77 95.16 9.24 34.63 56.12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磷矿石磨矿细度的增大,-0.030 8 mm粒级的占有率不断增大,+0.076 mm粒级占有率不断减小,-0.076~+0.030 8 mm粒级的占有率也不断减小.2.3 不同磨矿细度下磷矿石单体解离度测定不同磨矿细度下磷矿石单体解离度测定结果见表3.表3 不同磨矿细度单体解离度测定结果Table 3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monomer dissociation degree under different grinding fineness磨矿细度(-0.074 mm占有率/%)84.23 88.71 92.74 95.16粒级/mm +0.076 -0.076~+0.030 8 +0.076 -0.076~+0.030 8 +0.076 -0.076~+0.030 8 +0.076 -0.076~+0.030 8胶磷矿单体解离度/% 42.67 87.46 39.97 79.43 47.20 82.50 57.74 87.45白云石单体解离度/% 54.79 58.27 64.51 72.48 59.37 70.64 32.71 56.12石英单体解离度/% 47.28 51.83 13.50 57.29 30.35 71.00 39.65 77.26连生体胶磷矿和白云石连生/% 39.26 7.29 28.24 9.96 27.64 12.69 33.10 10.13胶磷矿和石英连生/%17.98 5.25 31.79 10.62 25.16 4.81 9.16 2.42最大理论回收率/%95.11 95.71 96.70 96.72 表3中,①-0.030 8mm胶磷矿的单体解离度按99%计算;② 矿样的最高理论回收率[5]计算如公式(1)和(2).式中:εn为该粒级的矿样回收率;Q单为该粒级矿样中单体有用矿物的质量;Q≥1/2为该粒级矿样中有用矿物占矿石颗粒1/2以上有用矿物的质量;Q总为该粒级矿样中有用矿物的总质量;ε总为矿样总的回收率;ε+0.076为+0.076粒级矿样的回收率;γ+0.076 为矿样+0.076 粒级的产率;ε-0.076~+0.030 8为-0.076+0.030 8粒级矿样的回收率;γ-0.076~+0.030 8为矿样-0.076+0.030 8粒级的产率;ε-0.030 8为-0.030 8粒级矿样的回收率;γ-0.030 8为矿样-0.030 8粒级的产率.由公式(1)和(2)计算可得矿样的最大理论回收率.3 浮选试验研究结果3.1 不同磨矿细度试验结果浮选试验工艺流程及条件如图1,结果见表4.图1 磨矿细度试验工艺流程图Fig.1 Grinding fineness test process flow diagram表4 不同磨矿细度试验研究结果Table 4 Test results of different grinding fineness磨矿细度(-0.076 mm占有率%)产品名称产率/% P2 O5品位/% MgO品位/% 回收率/% 脱镁率/%84 精矿67.90 27.71 1.31 88.91 85.52 88 精矿 65.46 27.98 1.06 87.54 88.76 92 精矿 64.23 27.92 1.26 86.28 86.79 95 精矿63.97 28.04 1.27 85.92 86.72从表4可以看出:随着磨矿细度(-0.076 mm含量)的增加,精矿产率、回收率逐渐减小,脱镁率先增加后减少.综合比较试验结果,选择磨矿细度-0.076 mm占88%较为合适.3.2 全流程闭路试验结果从不同磨矿细度(-0.076 mm含量84%~95%)试验结果来看,随着磨矿细度的增加,精矿回收率与理论最大回收率之间相差8%~9%,说明仅通过增加磨矿细度不能使精矿指标达到最优,还需要通过优化流程结构和药剂制度,尽可能的增加精矿回收率.全流程浮选试验工艺流程及条件如图2,结果见表5.图2 闭路试验工艺流程图Fig.2 The flowsheet of closed-circuit test表5 闭路试验结果Table 5 The results of closed-circuit test试验编号产品名称产率/% P2 O5品位/% Mg O品位/% 回收率/% 脱镁率/%4组连续闭路试验平均结果总精矿 70.14 27.88 0.94 91.24 88.05总扫尾 22.96 6.23 16.28 6.68总粗尾 6.90 6.47 16.17 2.08总尾矿(总扫尾+总精尾) 29.86 6.29 16.26 8.76原矿100.00 21.43 5.51 100.00从表5可以看出:在该磨矿细度下,通过优化流程结构和药剂制度,精矿回收率达到91.24%,精矿回收率提高了2.33%.说明优化流程结构和药剂制度能有效地提高精矿回收率.4 结果讨论与建议a.测定了不同磨矿细度下胶磷矿的单体解离度,并分别计算了最大理论回收率.b.在选定胶磷矿最佳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8%时,计算的最大理论回收率为95.71%,通过浮选试验研究,获得了精矿回收率为91.24%,与最大理论回收率仅相差4.47%.回收率相对值=ε实/εmax×100=95.33%,该值表示精矿中有用矿物磷酸盐矿物的回收率[6],该值越高说明精矿磷酸盐矿物的浮选回收率越高,浮选分选性越好.c.建议对胶磷矿所有浮选生产开展单体解离度进行测定,以判定浮选工艺流程是否合理,浮选各项指标是否最佳.致谢本研究得到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经费资助,谨此致谢!参考文献:[1]肖仪武.工艺矿物学新进展[C]//彭觥,汪贻水,孙振宁,等.当代矿山地质地球物理新进展.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212-216.[2]贾木欣.国外工艺矿物学进展及发展趋势[J].矿冶,2007,2(16):95-99.JIA Mu-xin.Process mineralogy progress and its trend abroad [J].Mining &Metallurgy,2007,2(16):95-99.[3]许时.矿石可选性研究[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7:41.[4]刘光碧.晋宁磷矿中低品位磷块岩内胶磷矿的工艺特征[J].云南冶金,1998,27(1):57-59.[5]周乐光.工艺矿物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6]Metso.Basics in Minerals Processing[EB/OL].http://www.metso.com/miningandconstruction/mm_segments.nsf/WebWID/WTB-041213-2256F-43973#.Uz5g N7KBSuo,2014-04-04.[7]TYURNIKOVA V I,NAUMOV M E.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flotation[M].Moscow:Nedra Ltd.,1981:229.[8]WHELAN P F,BROWN D J.Particle-Bubble attachment in froth flotation[J].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1956,591:181-192.。
粒度测定分析的方法
粒度测定分析是一种用于测量和描述物质粒子的大小分布的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粒度测定分析方法:
1. 振荡筛分:将物质样品通过一个筛网,在筛分过程中通过筛孔大小分离出不同的粒径颗粒。
根据筛网上颗粒沉积的比例,可以确定不同粒径的颗粒分布。
2. 气雾法:将物质样品以液体形式通过喷雾器雾化成微小颗粒,并通过粒径分布仪或悬浮粒子计数仪进行粒径分析。
3. 沉降法:将物质样品悬浮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观察颗粒在重力或离心力的作用下的沉降速度,并根据Stokes公式计算颗粒的粒径大小。
4. 比表面积法:使用比表面积仪对物质样品进行表面积测定,并根据特定公式计算颗粒的粒径大小。
5. 光学显微镜: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物质样品中的颗粒,并通过测量颗粒的尺寸或直接观察颗粒的大小来确定粒径分布。
6. 激光粒度仪:使用激光技术对物质样品进行散射光谱分析,根据光散射特性来测定颗粒的粒径大小。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样品性质、粒径范围和实验需求。
文章编号:1005-7854(2006)02-0013-04磨矿过程中矿物的解离行为分析及提高单体解离度的方法杨琳琳,文书明,程 坤(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昆明650093)摘 要:论述了磨矿过程中矿物的解离行为,指出了提高矿物的单体解离度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提高单体解离度的方法。
关键词:矿物加工;选择性磨矿;精确化装补球;单体解离中图分类号:TD921+ 4 文献标识码:AANA LYSIS OF TH E COU RSE OF M IN ERA L DISSOCIAT ION AN D M ETHO D TO ENHAN CE THE GRA DE OF M ONOM IA LDISSOCIAT ION IN THE GRIN DING PROCESSYANG L in -lin,WEN Shu -ming,CHEN G K un(K unming University o 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 unming 650093,China)ABSTRAC 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urse of mineral dissociation in the grinding process firstly,then it is pointed out the g rade of monomial dissociation is need to be enhanced In the end,the method of enhancing the g rade of monomial dissociation is put forw ardKEY WORDS:m ineral processing;selectivity g rinding;accurate loading and adding balls ;monomial dissocia -tion收稿日期:2006-03-01作者简介:杨琳琳,女,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矿物加工工程。
矿业工程黄 金GOLD2023年第7期/第44卷坦桑尼亚某条带状铁建造型金矿床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收稿日期:2023-02-20;修回日期:2023-05-16基金项目: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资金项目(201210B01600234)作者简介:周 瑶(1978—),女,工程师,从事岩矿测试工作;E mail:251962751@qq.com周 瑶(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摘要:坦桑尼亚某条带状铁建造型金矿床矿石工艺类型为黄铁矿化硅化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石。
通过显微镜下鉴定、扫描电镜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及化学物相分析等手段对该矿床金矿石中矿石成分、矿物种类、粒度分布、金的赋存状态等工艺矿物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
结果表明:矿石中金矿物为自然金,粒度偏细,集中分布在50μm以下,其中10μm以下占27.54%;矿石中主要载金矿物为石英、黄铁矿、毒砂等;金嵌布状态以粒间金为主,占52.72%,其次为包裹金,占37.23%;矿石中较多包裹金和细粒磁铁矿的存在是影响选矿指标的主要因素。
研究结果为该矿床选矿工艺设计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条带状铁建造型金矿床;工艺矿物学;赋存状态;矿物解离度;坦桑尼亚 中图分类号:TD91 P616.4 文章编号:1001-1277(2023)07-0112-05文献标志码:Adoi:10.11792/hj20230718引 言太古代条带状铁建造型金矿床是世界上主要的金矿床类型之一,该类矿床的金产量约占世界金产量的13%。
坦桑尼亚、津巴布韦、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美国等国家的条带状铁建造岩中均形成了金矿床,部分规模较大,资源量可达上千吨[1-4]。
坦桑尼亚维多利亚湖地区太古代绿岩带是世界上重要的金成矿带,条带状铁建造岩发育,蕴藏着盖塔、尼扬杂嘎等众多条带状铁建造型金矿床。
工艺矿物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对矿床、矿石和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研究,为确定最佳的矿石处理工艺提供依据[5-11]。
用薄膜法测定锡石单体解离度
黄易勤;许霞;卢月玲
【期刊名称】《湿法冶金》
【年(卷),期】2016(035)001
【摘要】矿物单体解离度的测定对选矿试验和生产都有指导作用.针对广西某钨锡矿,研究了采用薄膜法在实体双目镜下测定锡石的单体解离度.结果表明,薄膜法设备简单,可操作性强,数据准确可靠.
【总页数】3页(P77-79)
【作者】黄易勤;许霞;卢月玲
【作者单位】广西冶金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23;广西冶金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23;广西冶金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75
【相关文献】
1.气相色谱法测定医用聚乳酸薄膜中三氯甲烷残留量 [J], 吕丽华;黄华;陆世银;苏志恒
2.同位素稀释热电离质谱法测定锡石U-Pb年龄探索 [J], 涂家润;崔玉荣;郝爽;李惠民;周红英;耿建珍
3.硫酸盐氧化-薄膜电导率法测定自来水中总有机碳 [J], 任昀;张遥奇;李娅;朱翔
4.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包装薄膜中的香芹酚和百里香酚 [J], 王晓峰
5.用划痕试验法测定薄膜附着性过程中薄膜破裂形态的研究 [J], 王家祥;陈宝清;郭可切;黄燕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粒度成分的测定方法
粒度成分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方法包括:
1.水分散法:将化合物分散于水中,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或激光衍射仪
测定粒径分布。
2.气溶胶法:将化合物分散于气体中,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或电动膜式
过滤器测定粒径分布。
3.沉降法:将化合物的悬浮液或溶液在加速度固定条件下静置或旋转,用离心机或旋转沉降粒度分析仪测定粒径分布。
4.显微镜法:用显微镜观察化合物中粒子的形态、大小和分布状况。
5.沉降光谱法:将一定浓度的化合物悬浮液放入具有成对光源和光电
探测器的玻璃池中,通过观察颜色变化通常可以判断粒度大小和分布范围。
6.筛分法:将化合物通过一系列特定大小的筛网,记录通过每个筛网
的颗粒数,用于计算粒径分布。
常⽤粒度测试⽅法筛分粒度测试⽅法:通常球体颗粒的粒度⽤直径表⽰,⽴⽅体颗粒的粒度⽤边长表⽰。
对不规则的矿物颗粒,可将与矿物颗粒有相同⾏为的某⼀球体直径作为该颗粒的等效直径。
实验室常⽤的测定物料粒度组成的⽅法有筛析法、⽔析法和显微镜法。
①筛析法,⽤于测定 250~0.038mm的物料粒度。
实验室标准套筛的测定范围为6~0.038mm;②⽔析法,以颗粒在⽔中的沉降速度确定颗粒的粒度,⽤于测定⼩于0.074mm物料的粒度;③显微镜法,能逐个测定颗粒的投影⾯积,以确定颗粒的粒度,光学显微镜的测定范围为150~0.4µm,电⼦显微镜的测定下限粒度可达0.001µm或更⼩。
常⽤的粒度分析仪有激光粒度分析仪、超声粒度分析仪、消光法光学沉积仪及X射线沉积仪等。
⼀、显微图象法:显微图象法包括显微镜、CCD摄像头(或数码像机)、图形采集卡、计算机等部分组成。
它的基本⼯作原理是将显微镜放⼤后的颗粒图像通过CCD摄像头和图形采集卡传输到计算机中,由计算机对这些图像进⾏边缘识别等处理,计算出每个颗粒的投影⾯积,根据等效投影⾯积原理得出每个颗粒的粒径,再统计出所设定的粒径区间的颗粒的数量,就可以得到粒度分布了。
由于这种⽅法单次所测到的颗粒个数较少,对同⼀个样品可以通过更换视场的⽅法进⾏多次测量来提⾼测试结果的真实性。
除了进⾏粒度测试之外,显微图象法还常⽤来观察和测试颗粒的形貌。
⼆、其它颗粒度测试⽅法:除了上述⼏种粒度测试⽅法以外,⽬前在⽣产和研究领域还常⽤刮板法、沉降瓶法、透⽓法、超声波法和动态光散射法等。
(1) 刮板法:把样品刮到⼀个平板的表⾯上,观察粗糙度,以此来评价样品的粒度是否合格。
此法是涂料⾏业采⽤的⼀种⽅法。
是⼀个定性的粒度测试⽅法。
(2) 沉降瓶法:它的原理与前后讲的沉降法原理⼤致相同。
测试过程是⾸先将⼀定量的样品与液体在500ml或1000l的量筒⾥配制成悬浮液,充分搅拌均匀后取出⼀定量(如20ml)作为样品的总重量,然后根据Stokes定律计算好每种颗粒沉降时间,在固定的时刻分别放出相同量的悬浮液,来代表该时刻对应的粒径。
实验一 反光显微镜Reflective microscope一、实验目的要求1、了解反光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性能,学会使用反光显微镜。
2、掌握自然光、单偏光、正交偏光、斜照光的获取条件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一)Olympus (AH —M —313—L 型)反光显微镜(日本)1.基本结构及性能(1)机械系统——镜座、镜臂、镜筒、物台、升降螺旋等。
(2)光学系统——①②③④ ⑥⑤图1-1 Olympus (AH —M —313—L 型) 反光显微镜垂直照明系统结构图① 滤色镜 ②滤色镜 ③孔径光圈④视域光圈 ⑤前偏光镜 ⑥反射器(3)光源系统——卤钨灯(12V、100W)低压钨丝白炽灯(12V、100W)变压器2.自然光、单偏光、正交偏光、斜照光的获取条件和使用方法自然光——推开前偏光镜(前偏光镜手柄放在镜筒右边),拉出上偏光镜。
单偏光——加上前偏光镜(前偏光镜手柄放在镜筒前方“IN”位置),拉出上偏光镜。
正交偏光——加上前偏光镜(前偏光镜手柄放在镜筒前方“IN”位置),推入上偏光镜(使偏光面处于0°位置,即“AN”处)。
斜照光——用30W白炽灯由镜筒侧方照射矿物光面(先在显微镜下找到欲测矿物,然后再把显微镜光源电压调至为“0”)。
3.其它配件光片盒工具盒压平台4.操作步骤(1)擦净光片——在绒布擦板上摩擦光片,使光片明亮洁净,方能进行观测。
(2)压平光片——把光片安装在粘有胶泥的玻璃片上,再用压平台压平。
取方铅矿或黄铁矿擦净压平以待观测。
(3)打开光源,调节光源强度(一般用8V左右比较合适)。
(4)调节光色和光强——旋转滤色镜和滤光镜,可以调节出不同的光色和光强。
一般观测时用LBD(白光)和光强“0”组合较为合适,必要时也用IF550(绿色)和光强“0”的组合。
(5)准焦成像——调节焦距使成像清晰。
(6)观测矿物——认识并熟悉显微镜的光色和光强特征。
(二)Olympus (BX51P型)反光显微镜(日本)1.基本结构及性能(1)机械系统——镜座、镜臂、镜筒、物台、升降螺旋等。
矿物单体解离度的测定方法摘要:一、引言二、矿物单体解离度的定义与意义三、矿物单体解离度的测定方法1.概述2.测定原理3.测定步骤4.结果分析与讨论四、测定方法的优缺点五、应用实例六、结论正文:一、引言矿物单体解离度是指矿物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单体颗粒解离的程度,它是评价矿物加工过程中破碎效果的重要指标。
矿物单体解离度的测定方法对于了解矿物加工过程的合理性、优化工艺参数和提高矿物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矿物单体解离度的测定方法。
二、矿物单体解离度的定义与意义矿物单体解离度是指矿物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单体颗粒解离的程度。
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矿物单体解离度的测定有助于掌握矿物加工过程中破碎效果的好坏,为优化破碎工艺、提高矿物利用率提供依据。
三、矿物单体解离度的测定方法1.概述矿物单体解离度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光学显微镜法、图像处理法、X射线衍射法、激光粒度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2.测定原理光学显微镜法: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矿物颗粒的形态和解离程度,手动计数统计解离颗粒数,计算解离度。
图像处理法: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矿物颗粒的形态和解离程度进行自动识别和计数,从而得出解离度。
X射线衍射法:通过对矿物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根据衍射峰的高度和面积,计算矿物单体解离度。
激光粒度分析法:通过对矿物样品进行激光粒度分析,得出矿物的粒度分布,从而计算单体解离度。
3.测定步骤(1)制备矿物样品:从实际矿物加工过程中取得一定数量的矿物样品,经过干燥、破碎和筛分,得到所需的矿物颗粒。
(2)光学显微镜法或图像处理法测定:将矿物样品放置在光学显微镜或图像处理设备下,观察并识别矿物颗粒的形态和解离程度,统计解离颗粒数。
(3)X射线衍射法或激光粒度分析法测定:将矿物样品送入X射线衍射仪或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矿物成分和粒度分析。
4.结果分析与讨论根据测定结果,分析矿物单体解离度的变化规律,探讨影响解离度的因素,为优化矿物加工工艺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