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向光性实验.
- 格式:ppt
- 大小:693.00 KB
- 文档页数:17
植物的向光性实验报告植物的向光性实验报告植物的向光性是指植物对光的方向性反应。
通过向光性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对光的感知和响应机制。
本次实验旨在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向光性表现,并探讨其可能的原因。
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一盆绿色植物(如仙人掌、向日葵等)。
2. 实验器材:光源、黑纸、透明玻璃罩、计时器、尺子等。
3. 实验方法:a. 将植物放置在一个光照均匀的环境中。
b. 在植物的一侧放置一块黑纸,以阻挡光线。
c. 使用透明玻璃罩将植物包裹起来,以保持湿度和温度稳定。
d. 打开光源,使其照射到植物的一侧。
e. 开始计时,并观察植物在光照下的变化。
f. 每隔一段时间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并测量植物的高度。
实验结果和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植物在光照下表现出向光性。
植物的茎、叶子等部分会向光源的方向弯曲生长。
这种向光性的表现是植物对光的感知和响应机制的结果。
植物的向光性主要是由于光激素的调控。
光激素是植物内部的化学信号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在光照条件下,光激素会在植物体内发生变化,导致植物在光源一侧生长更快,从而表现出向光性。
实验中观察到的植物向光性的变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在开始阶段,植物对光的感知会引起茎的一侧细胞伸长,使植物倾斜向光源的方向。
在第二阶段,植物的细胞分裂和伸长会更加集中在光源一侧,使植物向光源的方向弯曲生长。
在第三阶段,植物会逐渐调整自身的生长方向,使其与光线保持垂直。
植物向光性的表现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光能,还与植物的生存和繁殖有关。
在自然环境中,植物的向光性可以帮助它们找到最适合光合作用的位置,从而提高光能的利用效率。
此外,植物的向光性还可以帮助它们避免过度曝光和光合作用的损伤。
除了光激素的调控外,植物的向光性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光的强度、方向和颜色等都可以影响植物的向光性表现。
光的强度越高,植物的向光性表现越明显。
而光的方向和颜色也会影响植物的生长方向和速度。
植物向光性实验的验证实验思考:植物受单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称为向性运动。
向光性使植物的茎、叶处于最适宜利用光能的位臵~有利于接受充足的阳光而进行光合作用。
由此可以设计两组实验进行对比。
第一组植物受单向光刺激,第二组植物不受单向光刺激。
结果应该发现胚芽鞘在受到单侧光照射时~弯向光源生长,如果将胚芽鞘的尖端用一个锡箔小帽罩起来~胚芽鞘则直立生长。
实验原理:向性运动是植物受单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它的运动方向随刺激的方向而定。
在单侧光刺激下~植物表现出向光性运动。
实验用具:小麦种子、琼脂、清水、培养皿、锡箔纸、天平和砝码、大烧杯、不透光的纸盒(可用黑纸贴在纸盒表面)、塑料小盒、剪刀、解剖针、胶带。
实验步骤:1、实验前一、二天将干燥的小麦种子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浸泡。
2、用天平称量出3.6克琼脂粉~用大烧杯量取400毫升清水~,浓度为0.9%, 将琼脂倒入烧杯~加热至杯中无沉淀物。
3、将熬好的琼脂倒入塑料小盒中~稍静臵~将泡好的小麦种子撒入琼脂中~盖上盒盖~放在不透光的纸盒中~蔽光四天。
4、用锡箔纸围绕解剖针卷成长约2厘米、顶端封闭的小帽~套在已长成的其中一些胚芽鞘顶端,对照组,。
其余胚芽鞘保持原样,实验组,。
5、在不透光的纸盒与胚芽鞘高度相近的地方挖一个的小孔~把塑料小盒放入其中~封住纸盒口。
6、两天后~取出塑料小盒~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植物向光性生长现象不明显。
实验分析:实验失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播撒小麦种子无规则~致使长出的胚芽鞘位臵混乱~不便分组对照。
2 、小麦种子蔽光生长时间过长~使胚芽鞘生长过长并且尖端已长出幼苗~致使后面的向光性实验现象不明显。
对下一轮实验的改进:通过第一轮的实验经验及所犯的错误~我们对第二轮实验的进行有了一些改进。
首先~挑选种子时~挑选一些饱满的种子。
其次~在播种小麦种子的时候~使其之间有一定间距~并且使之横成行、纵成列排列~保证每颗种子的生长空间。
《科学植物向光性的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科学植物向光性的实验
实验目的:
1. 探究植物向光性的机制;
2. 观察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的向光性表现。
实验材料:
1. 水培植物(例如豌豆或豆荚植物);
2. 透明的容器;
3. 光源(例如日光灯);
4. 针或细直尺。
实验步骤:
1. 准备透明的容器,并填充适量水;
2. 将水培植物种子放入容器中的水中,并等待其生长成苗;
3. 将容器放置在光源旁边,确保光线照射在植物的一侧;
4. 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
1. 观察到植物在光源一侧生长得更加向光源弯曲,即向着光源生长;
2. 植物的茎和叶片向光源弯曲的角度会随着光源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实验分析:
1. 植物向光性,也被称为光躲避性,是植物对光的感知和响应机制。
植物通过向光生长,可以最大程度地接收到光线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
2. 植物的向光性是由植物激素的运输和光反应蛋白的参与控制的。
光线照射一侧的细胞会产生生长素,从而促进该侧的细胞伸长,导致植物向光源一侧生长弯曲。
3. 实验中观察到植物茎和叶片的弯曲角度会随光源距离的增加而减小,这是因为光线在远离光源处变弱,植物的生长素分布相对均匀,导致植物不再产生明显向光生长的效果。
实验结论:
植物具有向光性,即向着光源生长。
光的刺激会导致植物的一侧细胞产生生长素,导致该侧细胞伸长,引起植物的弯曲生长。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植物向光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向光性的概念,理解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植物向光性的概念2. 植物向光性的原因3. 植物向光性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向光性的概念、原因和应用。
2. 教学难点: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植物向光性实验装置、图片、视频等。
2. 学具:植物向光性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自然界中植物向光性的现象,引导学生关注植物向光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植物向光性的概念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植物向光性的概念,即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光照不均匀,导致植物生长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3. 探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1)组织学生进行植物向光性实验,观察植物在光照不均匀条件下的生长方向。
(2)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
(3)讲解植物向光性的生理机制,让学生理解植物向光性的内在原因。
4. 讲解植物向光性的应用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植物向光性在农业生产、园林设计等方面的应用,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观察身边的植物向光性现象,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观察身边的植物向光性现象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在实验环节,教师要加强指导,确保实验安全、顺利进行。
植物向光性实验报告引言植物向光性是指植物对光的方向性反应,通常表现为植物的茎、叶、花等向光源弯曲或倾斜的现象。
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长发育过程。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植物向光性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实验材料与方法材料准备•植物样本(如豌豆苗、小麦苗等)•尺子或直尺•光源(如日光灯或台灯)•实验室或室内空间实验步骤1.准备植物样本:选择健康的植物样本,确保它们的生长状态良好。
2.安置光源:将光源放置在实验区域的一个固定位置,确保光源的高度和角度不变。
3.标记植物:使用尺子或直尺在植物茎或叶片上标记初始位置。
4.安置植物样本:将植物样本放置在实验区域中,使其与光源保持一定距离,确保光照强度均匀。
5.观察记录:每隔一段时间观察植物样本的生长情况,并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
6.实验控制组:设置一个不受光源照射的对照组,以比较植物向光性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差异。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到了实验结果的数据和现象。
以下是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1.植物的向光性表现:在光源照射下,实验组的植物样本向光源方向弯曲或倾斜,而对照组的植物样本则没有明显的向光性表现。
2.光照强度对植物向光性的影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实验组植物样本的向光性表现更为明显,说明光照强度是影响植物向光性的重要因素。
3.光源角度对植物向光性的影响:改变光源的角度,可以观察到植物样本的向光性表现也会发生改变。
不同角度的光源可能导致植物样本向不同方向弯曲或倾斜。
4.植物部位对向光性的差异:不同部位的植物样本在向光性上可能存在差异,根、茎、叶等部位的向光性表现可能不完全一致。
结论与启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启示:1.植物向光性是一种对光的方向性反应,可以帮助植物更好地获取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2.光照强度是影响植物向光性的重要因素,适宜的光照条件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3.光源的角度对植物向光性也有一定影响,不同角度的光源可能导致植物样本在向光性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1. 探究植物对光的方向性反应,即植物的向光性。
2. 分析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特别是光照强度和方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了解植物生长素在光影响下的分布和变化。
二、实验材料1. 实验组:若干株生长状况良好的燕麦胚芽鞘2. 对照组:若干株生长状况良好的燕麦胚芽鞘3. 光源:强光光源4. 遮光板:用于控制光照强度5. 玻璃片:用于分隔胚芽鞘尖端6. 琼脂小块:用于检测生长素分布7. 其他:剪刀、尺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三、实验方法1.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分成两组。
2. 将一组胚芽鞘尖端放置在空白琼脂切块上,分成两组,分别如图A和B放置,插入云母片,两组均接受右侧的单侧光照。
3. 一段时间后将图A左右两侧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上端左右侧(如图C),同理图B的琼脂小块如图D放置,观察C、D中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4. 使用显微镜观察胚芽鞘尖端琼脂小块中的生长素分布情况。
四、实验步骤1.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分别放置在空白琼脂切块上。
2. 将实验组胚芽鞘尖端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右侧的单侧光照,另一组不接受光照。
3. 将琼脂小块插入胚芽鞘尖端,用玻璃片分隔成两部分。
4. 将实验组胚芽鞘尖端放置在遮光板后,使光线只能照射到琼脂小块的一侧。
5. 观察一段时间后,将琼脂小块从胚芽鞘尖端取出,用显微镜观察生长素分布情况。
6.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胚芽鞘尖端分别放置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上端左右侧,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五、实验结果1. 实验组胚芽鞘尖端琼脂小块中,接受光照的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不接受光照的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少。
2. 对照组胚芽鞘尖端琼脂小块中,生长素分布均匀。
3. 接受光照的胚芽鞘尖端生长较快,不接受光照的胚芽鞘尖端生长较慢。
六、实验分析1. 光照对植物生长素分布有影响,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
2. 光照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接受光照的胚芽鞘尖端生长较快。
植物的向光性实验目的:观察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的生;实验步骤:;(1)将不透光纸盒分别标记为1号、2号、3号、4;(2)将制好的遮光罩扣住花盆,白天将装置置于阳光;(3)两周后,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实验结果:1号纸盒幼苗向左侧生长,2号纸盒幼苗向;实验结论:幼苗均将弯向光源生长,植物的茎有向光性;
--------------------------------------------------------------------------------
植物的向光性实验目的:观察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的生长情况,验证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实验原理:根据植物向光性的原理,幼苗应朝向纸盒开孔的方向生长,也就是向着光源的方向生长。
实验器材:长势相同但其叶尚未出胚芽鞘的小麦幼苗、四个不透光的纸盒、台灯、剪刀
实验步骤:
(1)将不透光纸盒分别标记为1号、2号、3号、4号,用剪刀在不透光的纸盒一侧挖一个直径为1 cm的孔,待模拟单侧光照射时使用。
开孔位置为:1号:透光孔在左侧;2号:透光孔在右侧;3号:透光孔在前边;4号:透光孔在顶部。
(2)将制好的遮光罩扣住花盆,白天将装置置于阳光充足的地方,夜间以台灯代替光源,并使光从小孔中透入纸盒。
(3)两周后,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1号纸盒幼苗向左侧生长,2号纸盒幼苗向右侧生长,3号纸盒幼苗向前生长,4号纸盒幼苗向上生长。
实验结论:幼苗均将弯向光源生长,植物的茎有向光性。
植物的向光性实验报告篇一植物的向光性实验报告老妈最近迷上了养花,家里都快变成小型植物园了,各种绿植争奇斗艳,看得人眼花缭乱。
其中有一盆小太阳花,长的特别旺盛,不过它老是歪着脑袋,跟个小醉汉似的,这可把我给急坏了,我琢磨着,这肯定跟向光性有关!于是,我决定做一个实验,给这株小太阳花正正名。
首先,我得找个合适的实验对象。
我挑了一盆长得比较匀称的小太阳花,这盆小家伙长得就挺有精神,四平八稳的,像个训练有素的小士兵。
然后,我准备了一个纸箱子,大小刚好能罩住花盆,箱子侧面我挖了个小洞,用来控制光线。
为了保证科学严谨(虽然我心里已经笑喷了),我还特意用尺子量了洞的大小,精确到毫米,生怕一个不小心影响实验结果。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我把小太阳花小心翼翼地搬进纸箱,只留下一个小洞让阳光照射进来。
为了防止作弊,我还特意把箱子放在窗边,避免阳光从其他地方照射进来。
第一天,小太阳花还是挺正常的,第二天,它就开始慢慢地朝光源倾斜了,第三天,它已经完全朝着那个小洞的方向生长了,整个花盆都偏向一边,简直成了个不折不扣的“向光狂魔”!我看着它这副“为了阳光不择手段”的样子,忍不住笑了出来。
实验结果显而易见,这小太阳花妥妥地验证了向光性这个科学理论。
这次实验也让我对植物的生长有了更深的理解,原来植物为了活下去,也是拼了老命的!以后可不能再随意挪动花盆了,得让它们好好晒太阳,吸收能量茁壮成长!篇二植物的向光性实验报告续集做完第一个实验后,我觉得不过瘾,又想试试其他的植物。
这次,我盯上了老妈新买的几株含羞草,那叶子一碰就缩起来,好玩得很。
含羞草向光性强不强,我心里也没底,毕竟它那娇羞的性格,让人捉摸不透。
这一次实验,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准备得更加充分。
用的是一个更大的纸箱子,做工也更精细了,还特意用黑布把箱子缝隙都遮盖住了,生怕一丝光线漏进去影响实验结果。
为了更好的观察,我还特意在箱子侧面开了两个洞,一个朝向东边,一个朝向西边。
精品资源
欢下载 植物的向光性实验设计示例
1.
实验题目:植物的向光性实验。
2.实验要求:观察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的生长情况,验证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3.材料用具:植物幼苗(玉米、小麦等)、火柴杆、小花盆(或培养皿)、泥土、不透光
的纸盒、台灯、剪刀。
4.实验假设:根据植物向光性的原理,幼苗应朝向纸盒开孔的方向生长,也就是向着光源的方向生长。
5.
实验预期:经过一定时间后,幼苗将弯向光源生长。
6.方法步骤:
(1)用剪刀在不透光的纸盒一侧挖一个直径为1 cm
的孔,待模拟单侧光照射时使用。
(2)将几株长势相同但其叶尚未出胚芽鞘的小麦幼苗依次排开,分别栽种在两个花盆
中,幼苗的旁边插一根火柴杆,作为对比的参照物。
(3)将制好的遮光罩扣住花盆(一组用不透光的纸盒,另一侧用一侧带小孔的纸盒),白天将装置置于阳光充足的地方,夜间以台灯代替光源,并使光从小孔中透入纸盒。
(4)每天打开纸盒,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记录下高度、倾斜角及当日的温度、天气等情况。
7.将观察日期、时间、环境条件(温度、天气)、幼苗生长情况等列表记录。
8.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植物生长的基本特性,包括向光性、向水性、向肥性以及植物激素对生长的影响。
通过观察和记录植物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生长表现,分析植物生长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玉米种子- 豌豆种子- 水稻种子- 鹅掌柴- 绿美人-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营养液(含硼和不含硼)2. 实验仪器:- 培养皿- 植物生长灯- 电子秤- 滴定管- 显微镜三、实验方法1. 向光性实验:- 将玉米种子、豌豆种子、水稻种子分别种植在培养皿中,置于光照和黑暗环境中,观察植物生长情况。
2. 向水性实验:- 将鹅掌柴、绿美人分别种植在土壤和沙土中,观察植物生长情况。
3. 向肥性实验:- 将鹅掌柴、绿美人分别种植在含硼和不含硼的营养液中,观察植物生长情况。
4. 植物激素对生长的影响实验:- 将鹅掌柴、绿美人分别喷洒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观察植物生长情况。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向光性实验:- 在光照条件下,玉米、豌豆、水稻种子均表现出向光性,茎叶向光源方向生长。
2. 向水性实验:- 在土壤中,鹅掌柴、绿美人生长良好;在沙土中,鹅掌柴、绿美人生长较差。
3. 向肥性实验:- 在含硼营养液中,鹅掌柴、绿美人生长良好;在不含有硼的营养液中,鹅掌柴、绿美人生长较差。
4. 植物激素对生长的影响实验:- 喷洒低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鹅掌柴、绿美人生长加快;喷洒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鹅掌柴、绿美人生长受到抑制。
五、实验结论1. 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向水性、向肥性等基本特性。
2. 光照、水分、土壤肥力等因素对植物生长有显著影响。
3. 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具有调节作用,可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
六、实验讨论1. 向光性是植物生长的重要特性,有助于植物获取更多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2. 植物对水分的需求较高,水分不足会影响植物生长。
3. 土壤肥力是植物生长的重要保障,缺乏必要的养分会影响植物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