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苯乙烯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4
实验一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合一、实验目的通过聚苯乙烯-马来酸酐树脂的合成,了解共聚合的原理及其特点。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制备的聚苯-丁树脂是采用苯乙烯与顺丁烯二酸酐(马来酸酐),在甲苯(或乙苯)溶剂中以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进行溶液聚合,因为生成的苯-丁共聚物不溶于溶剂因而又称为沉淀聚合。
顺丁烯二酸酐自身很难聚合,但与苯乙烯很容易进行共聚,而且总是形成1∶1 的交替共聚物其反应如下:三、实验仪器与试剂四口瓶,回流冷凝管,电动搅拌器,恒温水浴,温度计,滴液漏斗马来酸酐,苯乙烯,过氧化二苯甲酰,二甲苯四、实验步骤1. 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250mL 四口瓶中加入12g 马来酸酐和100 mL 二甲苯,加热至80 ℃使其全部溶解。
2. 将13 g 苯乙烯,0.25~0.35g 过氧化二苯甲酰和50 mL 二甲苯混合摇匀后自滴液漏斗加入反应瓶中,温度不超过90℃,约30~40 min 滴完。
3. 从出现白色沉淀聚合物时算起,在100~105 ℃下,反应2 h 左右,即可停止反应。
4. 将产物冷至室温,过滤(回收二甲苯),用石油醚洗涤、干燥,即得白色粉末状聚苯乙烯-马来酸酐树脂。
五、思考题顺丁烯二酸酐自身很难聚合,但与苯乙烯共聚很容易,为什么?其共聚物结构如何?参考文献1.潘祖仁主编,高分子化学(第三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年.实验二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白乳胶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 熟悉乳液聚合的特点,了解乳液聚合中各组分的作用。
2. 掌握制备聚醋酸乙烯胶乳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乳液聚合是指单体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分散在介质中加入水溶性引发剂,在机械搅拌或振荡情况下进行非均相聚合的反应过程。
乳液聚合体系主要包括单体、分散介质(水)、乳化剂、引发剂。
乳液聚合的机理不同于一般的自由基聚合,可以同时提高聚合速度和分子量。
而在本体、溶液和悬浮聚合中,使聚合速率提高的一些因素,往往使分子量降低。
苯乙烯产品介绍苯乙烯结构式苯乙烯是用苯取代乙烯的一个氢原子形成的有机化合物,乙烯基的电子与苯环共轭,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中,暴露于空气中逐渐发生聚合及氧化。
工业上是合成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及合成橡胶等的重要单体。
简介苯乙烯分子球棍模型芳烃的一种。
分子式C8H8,结构简式C6H5CH=CH2 。
存在于苏合香脂(一种天然香料)中。
无色、有特殊香气的油状液体。
熔点-30.6℃,沸点145.2℃,相对密度0.9060(20/4℃),折光率1.5469,黏度0.762 cP at 68 °F。
不溶于水(<1%),能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混溶。
苯乙烯在室温下即能缓慢聚合,要加阻聚剂[对苯二酚或叔丁基邻苯二酚(0.0002%~0.002%)作稳定剂,以延缓其聚合]才能贮存。
苯乙烯自聚生成聚苯乙烯树脂,它还能与其他的不饱和化合物共聚,生成合成橡胶和树脂等多种产物。
例如,丁苯橡胶是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共聚物;ABS树脂是丙烯腈(A)、丁二烯(B)和苯乙烯(S)的共聚物;离子交换树脂的原料是苯乙烯[1]和少量1,4-二(乙烯基)苯的共聚物。
苯乙烯还可以发生烯烃所特有的加成反应。
苯乙烯分子比例模型在工业上,苯乙烯可由乙苯催化去氢制得。
实验室可以用加热肉桂酸的办法得到。
化学品名称苯乙烯性质反应化学品中文名称:苯乙烯化学品英文名称:phenylethylene ,Ethenylbenzene,Styrol,Vinyl benzene,Cinnamene,Styrolene,Cinnamol?中文名称2:乙烯基苯,乙烯苯,苏合香烯,斯替林英文名称2:styrene技术说明书编码:236CAS No.:100-42-5EINECS号:202-851-5 [2]分子式:C8H8分子量:104.14成分/组成信息苯乙烯≥99.5% 一级≥99.5%;二级≥99.0%。
苯乙烯反应聚合级苯乙烯的提纯及保存苯乙烯中主要的阻聚剂是对苯二酚,可以通过减压蒸馏除去。
苯乙烯的性质和用途苯乙烯,又称苯乙烯、乙烯基苯等,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香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聚合物单体。
以下是关于苯乙烯的性质和用途的详细介绍。
1.性质:苯乙烯的化学式为C8H8,分子量为104.15 g/mol。
它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液体,在自然界中不稳定,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因此会迅速氧化;同时也敏感于光的作用,长时间接触阳光会导致颜色的变化。
2.物理性质:苯乙烯具有低沸点、低熔点和高闪点。
其沸点为145.2°C,熔点为5.5°C,闪点为30°C。
它具有较小的粘度和表面张力,可以快速地蒸发。
3.化学性质:苯乙烯是一种具有反应活性的化合物,容易发生聚合反应。
它可以与其他单体如乙烯、丙烯酸等发生共聚反应,生成聚合物。
此外,苯乙烯还可以通过加氢反应,降低双键的反应活性,转化为具有饱和碳键的苯乙烷。
4.用途:苯乙烯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聚合物单体,具有广泛的应用。
4.1聚苯乙烯(PS)的制造:苯乙烯是聚苯乙烯的主要原料。
聚苯乙烯是一种无色、透明、坚硬的塑料,具有优异的绝缘性、韧性和机械性能。
由于其低成本、良好的可加工性、耐化学腐蚀性和低吸水性,聚苯乙烯广泛应用于家居用品、包装材料、电子设备外壳等领域。
4.2高性能橡胶的制造:苯乙烯可以与其他单体如丁二烯、异戊二烯等发生共聚反应,从而制备出具有高拉伸强度和耐磨性的聚合物,也就是高性能橡胶。
这些高性能橡胶在汽车轮胎、工业胶带和密封件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4.3有机合成的原料:苯乙烯是合成许多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原料。
它可以通过氧化反应被转化为苯甲醛、苯乙醇等化合物,这些中间体在生产染料、颜料、香料等行业有着广泛应用。
4.4塑料改性剂:由于苯乙烯具有高反应活性,它可以作为塑料的改性剂,通过与其他塑料材料共聚,改善塑料的机械性能、韧性和耐热性。
4.5抗静电剂:苯乙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因此可以用作抗静电剂,在纺织、塑料和涂料等行业中用于制造抗静电材料。
实验一苯乙烯自由基悬浮聚合一. 实验目的(1)通过苯乙烯单体的悬浮聚合实验,了解自由基悬浮聚合的方法和配方中各组分的作用。
(2)学习悬浮聚合的操作方法。
(3)通过聚合对聚合物颗粒均匀性和大小的控制,了解分散剂、升温速度、搅拌形式与搅拌速度对悬浮聚合的重要性。
二. 实验原理悬浮聚合实质上是借助于较强烈的搅拌和悬浮剂的作用,通常是将不容于水的单体分散在介质水中,利用机械搅拌,将单体打散成直径为0.01~5mm的小液滴的形式进行本体聚合。
在每一个小液滴内,单体的聚合过程和机理与本体聚合相似。
悬浮聚合解决了本题聚合中不易散热的问题,产物易分离,清洗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颗粒状聚合物。
主要组分有四种:单体、分散介质(水)、悬浮剂、引发剂。
1.单体:单体不溶于水,如苯乙烯、醋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酯等。
2.分散介质:分散介质大多为水,作为热传导介质。
3.悬浮剂:调节悬浮聚合的表面张力、粘度、避免单体液滴在水相中粘结。
(1)水溶性高分子,如:天然物:明胶、淀粉;合成物:聚乙烯醇等。
(2)难溶性无机物,如:BaSO4、BaCO3、CaCO3滑石粉,粘土等。
(3)可溶性电介质:NaCl、KCl、Na2SO4等。
4.引发剂:主要为油溶性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偶氮二异丁腈(AIBN)等。
三. 主要仪器和试剂1.实验仪器:三口瓶(500mL)×1,球形冷凝管×1,电热锅搅拌马达与搅拌棒×1,温度计(200℃)×1,量筒(100mL, 10mL)×1,锥形瓶(100mL)×1,布氏漏斗×1,抽滤瓶×1。
2.实验试剂:苯乙烯单体,过氧化二苯甲酰BPO,聚乙烯醇(PV A),去离子水。
四.实验步骤1. 架好带有冷凝管、温度计、三口烧瓶的搅拌装置,如图1-1所示;2. 分别将0.45g BPO和24mL苯乙烯加入100mL锥形瓶中,轻轻摇动至溶解后加入500ml三口烧瓶中;3. 再将11-12 mL 0.3% PVA溶液和200mL去离子水冲洗锥形瓶与量筒后加入500mL三口烧瓶中开始搅拌和加热;4. 在半小时内,将温度慢慢加热至85-90℃,并保持此温度聚合反应2小时后,用吸管吸少量反应液于含冷水的表面皿中观察,若聚合物变硬可结束反应;5. 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分离,反覆水洗后,在50℃下温风干燥后,称重。
苯乙烯1. 基本信息1.1 标识名称:苯乙烯英文名:phenylethylene 分子式:C 8 H 8 分子量:104.14 CAS:100-42-5 UN:20551.2 物理特性颜色/形态:无色至微黄色油状液体。
黏性液体。
味道:气味:非常刺鼻的芳香气味。
如果是纯品,会有令人舒适的芳香气味,但通常里面会含有醛杂质,使芳香味变得刺鼻、令人不舒适。
PH 值:熔点(℃):-30.6 沸点(℃):146相对密度(水=1):0.99(25℃)蒸气相对密度(空气=1):3.6 饱和蒸汽压(kPa):0.7(20℃)燃烧热(kJ/mol):4376.9 临界温度(℃):369临界压力(MPa):3.81闪点:31 引燃温度:490 爆炸下限:0.9 爆炸上限:6.8辛醇水分配系数:3.2溶解性:溶于二硫化碳、乙醇、乙醚、甲醇、丙酮。
与苯和石油醚可以任意互溶。
易溶于甲苯、乙醇、正庚烷、四氯化碳。
25℃时在水中溶解度为310mg/L。
1.3 化学特性苯乙烯是一种中等毒性、易燃的无色油状液体。
在32°C以上储存时会有危险性,主要是剧烈的放热聚合反应会导致工业爆炸。
温度高于95°C时,聚合反应会成为自发持续式反应。
抑制剂可以抑制聚合反应,但不能消除聚合的可能性。
剧烈的聚合反应会导致爆炸,可能会由过氧化物(如二叔丁基过氧化物、过氧化苯甲酰)、丁基锂、偶氮异丁腈引起。
与强酸(硫磺酸、发烟硫酸、氯磺酸)、强氧化剂反应剧烈。
在40°C以上时会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爆炸性过氧化物。
在空气中容易氧化形成不稳定的过氧化物,会发生自发性爆炸。
苯乙烯在密闭容器中与下列物质等摩尔数混合会导致温度和压力增大:氯磺酸、发烟硫酸和硫酸。
2. 危害2.1 危害性类别第 3.3 类高闪点液体2.2 NFPA 危险性分级健康危害:2:高浓度或持续性的暴露可能导致暂时市区行为能力或可能造成持续性伤害可燃性:3:在各种环境温度下可以迅速被点燃的液体或固体反应活性:2:在加热加压的调价下发生剧烈的化学变化,或与水混合后发生爆炸。
苯乙烯生产工艺
1苯乙烯的介绍
苯乙烯(ethylene)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单体,是无色、无臭的气体,也是最重要的分子量小的烯烃,也称为“氢化脂”,它可以通过烯烃的反应(例如加氢反应)转化为更高级的有机合成产物,例如醇、醛、酯、烷酸和酮。
2苯乙烯的生产工艺
苯乙烯生产主要分为两大类工艺:烯烃催化裂化法和烷烃催化裂化法。
(1)烯烃催化裂化法(乙烯催化合成法)
该工艺是通过催化剂(钯)来将甲烷或其它烷烃(碳与碳数不连续的烃)裂解成芳烃,再经过连续反应完成甲烯的还原,最后形成乙烯的过程。
催化剂的活性很重要,有些催化剂如硅烷钯可以用低温(-10℃)即可进行反应,但也有一些催化剂只能在较高的温度中进行反应,如铂/硅烷活性剂或钯/铝盐活性添加剂,需要温度达到400℃才能反应。
(2)烷烃催化裂化法
该工艺是将烷烃(例如煤油,石油等)进行温度(600-900℃)、加压(3-10Mpa)和催化剂(硼酸)加热来反应,使烷烃分解成低碳烃
之一乙烷,再经过一系列的精制步骤形成乙烯的过程。
根据所用的原料不同,该工艺可以分为煤油生产乙烯和石油生产乙烯工艺。
3结语
苯乙烯是有机合成中重要的单体,生产苯乙烯有不少工艺,技术复杂,涉及多种工艺因素,从原料准备和精制到成品检验,这都需要有良好的技术操作能力和设计思路,从而保证生产准确、高质量和高效率。
苯乙烯百科名片苯乙烯结构式苯乙烯是用苯取代乙烯的一个氢原子形成的有机化合物,乙烯基的电子与苯环共轭,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中,暴露于空气中逐渐发生聚合及氧化。
工业上是合成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及合成橡胶等的重要单体。
苯乙烯分子球棍模型芳烃的一种。
分子式C8H8,结构简式C6H5CH=CH2 。
存在于苏合香脂(一种天然香料)中。
无色、有特殊香气的油状液体。
熔点-30.6℃,沸点145.2℃,相对密度0.9060(20/4℃),折光率1.5469,黏度0.762 cP at 68 °F。
不溶于水(<1%),能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混溶。
苯乙烯在室温下即能缓慢聚合,要加阻聚剂[对苯二酚或叔丁基邻苯二酚(0.0002%~0.002%)作稳定剂,以延缓其聚合]才能贮存。
苯乙烯自聚生成聚苯乙烯树脂,它还能与其他的不饱和化合物共聚,生成合成橡胶和树脂等多种产物。
例如,丁苯橡胶是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共聚物;ABS树脂是丙烯腈(A)、丁二烯(B)和苯乙烯(S)的共聚物;离子交换树脂的原料是苯乙烯[1]和少量1,4-二(乙烯基)苯的共聚物。
苯乙烯还可以发生烯烃所特有的加成反应。
苯乙烯分子比例模型在工业上,苯乙烯可由乙苯催化去氢制得。
实验室可以用加热肉桂酸的办法得到。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苯乙烯性质反应化学品中文名称:苯乙烯[2]化学品英文名称:phenylethylene ,Ethenylbenzene,Styrol,Vinyl benzene,Cinnamene,Styrolene,Cinnamol?中文名称2:乙烯基苯,乙烯苯,苏合香烯,斯替林英文名称2:styrene英文名简称:ST俄文名称:Стирол技术说明书编码:236CAS No.:100-42-5EINECS号:202-851-5[3]分子式:C8H8分子量:104.14编辑本段物化性质性状无色油状液体,有芳香气味。
Boiling_point 145℃凝固点-30.6℃相对Density 0.9059 折射率1.5467 flash_point 31.11℃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及乙醚。
苯乙烯自聚条件(一)苯乙烯自聚条件引言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领域。
苯乙烯自聚是指苯乙烯分子在适当条件下自身发生聚合反应形成聚苯乙烯的过程。
本文将讨论苯乙烯自聚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自聚条件苯乙烯自聚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苯乙烯自聚反应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
通常情况下,温度会在80-100摄氏度之间。
温度过高会使反应过程过快,温度过低则会导致反应速度变慢。
2.压力:适当的压力有助于促进苯乙烯分子间的碰撞,从而加快反应速度。
一般来说,苯乙烯自聚反应需要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进行,通常为几个大气压。
3.催化剂:催化剂在苯乙烯自聚反应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催化剂有氢氧化钠、过氧化苯甲酰等。
催化剂可以提供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速反应过程。
4.溶剂:溶剂可以帮助苯乙烯分子在反应过程中更好地扩散和聚合。
常用的溶剂有二甲苯、环己烷等。
合适的溶剂选择可以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物纯度。
影响因素苯乙烯自聚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反应物浓度:反应物浓度对苯乙烯自聚的速率有显著影响。
较高的反应物浓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但同时也会增加副反应的产生。
2.催化剂浓度:催化剂浓度对苯乙烯自聚的速率同样有重要影响。
适当的催化剂浓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但浓度过高可能会导致副反应的增加。
3.氧气含量:氧气可以作为苯乙烯自聚反应中的自由基引发剂,加速反应过程。
适量的氧气含量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的质量。
4.反应时间:反应时间决定了苯乙烯自聚反应的程度和产物的分子量分布。
较长的反应时间可以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但同时也会有副反应的发生。
结论苯乙烯自聚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其条件和影响因素的合理控制对于产品质量和产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通过调控温度、压力、催化剂和溶剂等参数,以及控制反应物浓度、催化剂浓度、氧气含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可以实现苯乙烯自聚反应的高效、高产和高质。
苯乙烯产品介绍苯乙烯结构式苯乙烯是用苯取代乙烯的一个氢原子形成的有机化合物,乙烯基的电子与苯环共轭,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中,暴露于空气中逐渐发生聚合及氧化。
工业上是合成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及合成橡胶等的重要单体。
简介苯乙烯分子球棍模型芳烃的一种。
分子式C8H8,结构简式C6H5CH=CH2 。
存在于苏合香脂(一种天然香料)中。
无色、有特殊香气的油状液体。
熔点-30.6℃,沸点145.2℃,相对密度0.9060(20/4℃),折光率1.5469,黏度0.762 cP at 68 °F。
不溶于水(<1%),能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混溶。
苯乙烯在室温下即能缓慢聚合,要加阻聚剂[对苯二酚或叔丁基邻苯二酚(0.0002%~0.002%)作稳定剂,以延缓其聚合]才能贮存。
苯乙烯自聚生成聚苯乙烯树脂,它还能与其他的不饱和化合物共聚,生成合成橡胶和树脂等多种产物。
例如,丁苯橡胶是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共聚物;ABS树脂是丙烯腈(A)、丁二烯(B)和苯乙烯(S)的共聚物;离子交换树脂的原料是苯乙烯[1]和少量1,4-二(乙烯基)苯的共聚物。
苯乙烯还可以发生烯烃所特有的加成反应。
苯乙烯分子比例模型在工业上,苯乙烯可由乙苯催化去氢制得。
实验室可以用加热肉桂酸的办法得到。
化学品名称苯乙烯性质反应化学品中文名称:苯乙烯化学品英文名称:phenylethylene ,Ethenylbenzene,Styrol,Vinyl benzene,Cinnamene,Styrolene,Cinnamol?中文名称2:乙烯基苯,乙烯苯,苏合香烯,斯替林英文名称2:styrene技术说明书编码:236CAS No.:100-42-5EINECS号:202-851-5 [2]分子式:C8H8分子量:104.14成分/组成信息苯乙烯≥99.5% 一级≥99.5%;二级≥99.0%。
苯乙烯反应聚合级苯乙烯的提纯及保存苯乙烯中主要的阻聚剂是对苯二酚,可以通过减压蒸馏除去。
苯乙烯-MSDS概述本文档为苯乙烯材料安全数据表(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简称MSDS),旨在提供关于苯乙烯的安全使用和处理信息。
化学性质- 苯乙烯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
- 分子式:C8H8- 分子量:104.15 g/mol- 熔点:-30.6°C- 沸点:145.2°C- 溶解性:可溶于乙醇、醚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
健康和安全信息苯乙烯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需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避免直接接触苯乙烯,并确保在通风良好的区域操作和储存。
- 使用适当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和呼吸防护设备。
- 避免吸入苯乙烯的蒸气,若发生吸入,应立即将受害者转移到新鲜空气中,并寻求医疗援助。
- 不要将苯乙烯接触到眼睛、皮肤或衣物上。
灭火措施在苯乙烯的火灾事故中,应采取以下灭火措施:- 使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或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
- 避免使用水喷雾进行灭火,可能会导致火势扩大。
泄漏应急处理若苯乙烯泄漏或发生泄漏事故,应采取以下紧急处理措施:- 避免皮肤接触和吸入苯乙烯的蒸气。
- 封锁泄漏源,切勿让其进入排水系统。
- 如果泄漏液体量较小,可用适当的吸收剂(如沙子或粘附剂)吸收,然后将其转移到合适的中,并安全处理。
- 如果泄漏量较大,应立即通知相关机构,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废弃处理苯乙烯属于危险废物,应按照当地法规进行妥善处理。
不得随意排放到自然环境中。
其他注意事项- 若意外摄入苯乙烯,应立即洗胃,并寻求医疗援助。
- 如苯乙烯进入眼睛或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寻求医疗援助。
- 存储应注意防火、通风和远离火源。
参考文献。
苯乙烯的危害及应急处理方法苯乙烯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
它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行业,然而,苯乙烯也存在一些危害,特别是在生产与使用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
下面将详细介绍苯乙烯的危害及应急处理方法。
苯乙烯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对环境的污染。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吸入:苯乙烯具有一定的挥发性,长时间吸入高浓度的苯乙烯会导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呼吸衰竭。
2.接触:苯乙烯可通过皮肤接触进入人体,长时间接触苯乙烯会导致皮肤刺激、干燥、裂开等症状。
同时,苯乙烯还具有一定的亲脂性,可以溶解人体内的脂肪,对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
3.慢性毒性:长期接触苯乙烯会引起慢性中毒,可能导致贫血、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等。
对环境的污染:1.水环境:苯乙烯可通过污水排放进入水体,对水生生物造成毒害,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2.大气环境:苯乙烯属于挥发性有机物,在生产、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可能被释放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
苯乙烯是典型的可挥发性有机物,能够与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形成臭氧,造成光化学烟雾和雾霾天气。
若意外事故发生导致苯乙烯泄漏,需要采取以下应急处理方法:1.封锁现场:首先要确保人员的安全,封锁漏点或泄漏区域,避免苯乙烯进一步扩散。
2.紧急疏散人员:立即疏散事故现场附近的人员,避免吸入苯乙烯蒸气,确保人员的安全。
3.戴防护装备:在进行泄漏处理时必须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穿戴防化服、戴上呼吸器、护目镜和防护手套等。
4.控制泄漏源:尽量阻止苯乙烯泄漏的源头,如关闭阀门、切断电源等。
5.喷雾控制:可以使用喷雾器将苯乙烯直接喷雾处理,减少苯乙烯的挥发。
6.收集泄漏物:使用防爆型容器或干净的刚性容器收集泄漏物,确保处理过程中不会产生火花或静电。
7.防止扩散:使用干净的湿布、泥土等覆盖苯乙烯泄漏区域,防止苯乙烯蒸气进入空气中。
8.通风处理:保持场地通风,尽量排除蒸气,使用排风设备加强通风效果。
苯乙烯的危害及应急处理方法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纺织等行业。
但是,苯乙烯也存在一些危害,严重时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在应急情况下,正确的处理方法可以减少事故的后果。
下面将介绍苯乙烯的危害和应急处理方法。
苯乙烯的危害:1. 对人体的危害:苯乙烯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接触皮肤和眼睛可能引起炎症和灼伤;吸入高浓度苯乙烯汽、蒸汽或雾可能导致头晕、头痛、嗜睡、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昏迷;长期接触苯乙烯可损害造血系统、肝脏、肾脏、神经系统等器官。
2. 燃爆危险:苯乙烯具有较低的闪点和自燃点,且容易挥发,形成易燃易爆的蒸汽和气体。
在空气中形成高浓度的苯乙烯蒸气,一旦遇到火源、电火花或高温物体,容易发生爆炸。
3. 环境污染:苯乙烯对水体和土壤具有一定的毒性,如果泄漏或倾倒到水体或土壤中,可能对水生生物和土壤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苯乙烯的应急处理方法:1. 事故初期的紧急处理:一旦发生苯乙烯泄漏、泄露或意外泄漏,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迅速切断泄漏源,防止进一步泄漏;- 提醒附近人员迅速撤离,避免危险区域;- 关闭火源,切勿使用明火或电器设备;- 使用防静电工具进行操作,避免电火花引发爆炸;- 戴上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化学护目镜、防护服、手套等;- 尽量避免苯乙烯接触皮肤、眼睛和呼吸道;- 如果泄漏已经进入水体或地下水系统中,应迅速采取措施进行紧急清除和污染防控。
2. 事故中期的隔离和控制:在初期紧急处理后,应尽快对事故区域进行隔离和控制,防止泄漏扩散和进一步危害。
具体措施包括:- 限制人员进入事故区域,确保人员安全;- 封闭和隔离事故区域,防止苯乙烯蒸气扩散;- 利用大风机或通风装置,加速苯乙烯蒸气的扩散和排除;- 利用油气幕或软壳水柱,对漏洞进行封堵和隔离;- 尝试使用泡沫剂或密闭泄漏容器,控制苯乙烯的蒸汽和气体;- 尽量避免将苯乙烯排放到水体或土壤中。
苯乙烯单体的沸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苯乙烯(Styrene)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于制备聚苯乙烯(PS)树脂、聚苯乙烯乳液和ABS共聚物等,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涂料等领域。
苯乙烯单体的沸点是其物性参数之一,对于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苯乙烯的分子式为C8H8,分子量104.15,具有芳香环和双键结构,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
苯乙烯的沸点随环境压力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一般在常压下的沸点为145°C。
在工业生产中,苯乙烯通常以液体的形式存在,其沸点是工业生产与制备苯乙烯相关工艺中进行分离提纯的必要参数之一。
苯乙烯单体的沸点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苯乙烯的分子量较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弱,所以其分子间相互吸引力相对较小,使其蒸气分子易于从液相脱离进入气相,故沸点较低。
苯乙烯分子结构中含有双键,双键键能较低,容易发生伽马键裂解,分解为低聚物,从而降低沸点。
溶剂和杂质的存在也会影响苯乙烯的沸点,降低其纯度和稳定性。
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苯乙烯单体的沸点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生产苯乙烯乳液时,需要将苯乙烯与乳化剂一起加入反应釜中,在控制温度的情况下进行聚合反应,液态苯乙烯的沸点决定了反应过程中的挥发性和反应速率。
在制备聚苯乙烯树脂或ABS共聚物时,需要进行溶液聚合或乳液聚合反应,苯乙烯的沸点直接影响了反应的进行和产物质量。
在苯乙烯单体的运输、储存和应用过程中,其沸点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
苯乙烯作为易燃、有毒的化工品,其安全性要求高,控制其沸点有助于减少挥发和泄漏风险,保障生产安全。
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苯乙烯时,必须控制其沸点,防止发生挥发和泄漏事故。
苯乙烯单体的沸点是其物性参数之一,对于其在工业生产和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和控制苯乙烯的沸点,可以有效改善其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促进苯乙烯在化工领域的广泛应用。
希望相关专业人士在使用苯乙烯时,能够重视其沸点参数,合理利用和控制其特性,创造更多的应用价值。
苯乙烯分子量
苯乙烯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化学物质,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很多领域中都有着独特的应用价值。
因此,苯乙烯分子量对于理解它的性质和性能,并在运用中对其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苯乙烯化学式为C6H5CH=CH2,它是一种烷烃化合物,分子量为84.15 amu,它具有油腻性,无色液体,可溶于有机溶剂,微溶于水和强碱溶液中。
它具有很强的折光指数,它的折光指数是1.522。
苯乙烯的分子构型是烯烃构型,它可分解成两个碳原子中的一个碳原子和另外6个氢原子。
在苯乙烯的成分中,碳原子的占比最高,占苯乙烯分子量的66.67%,氢原子占剩余的33.33%。
苯乙烯的碳原子拥有共价双键和单键,带有四个电子,即两个原子所共有的共价双键,以及两个原子之间的单键。
苯乙烯的氢原子具有四个键,分别是共价键和三个单结合。
苯乙烯分子量对其性质有很大影响,它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高折光指数,油腻性和微溶于水及强碱溶液的特性,是重要的烷烃物质,用于制造许多高级有机化合物和类似物质。
同时,由于苯乙烯分子量的稳定性,它们可以用来制备稳定的材料,如油墨、清洁剂、油漆、聚合物,甚至可以用来制备新型电子材料等。
此外,苯乙烯分子量也有助于理解它的化学反应性质,比如它的变性温度、活化能和它活性位点的分布情况等。
这些性质决定了其在
不同化学反应中的表现,以及它作为化学反应中副产物的产生能力,这些也是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总而言之,苯乙烯分子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关系到它的性质、特性以及其在不同反应中的表现,从而影响着它在各种应用中的利用效果。
因此,对苯乙烯分子量的准确测量和研究,可以为更有效地开发和应用苯乙烯服务。
安全作业指导书WJ-03-08-01
苯乙烯
南通千象仓储有限公司
2015年1月
苯乙烯安全作业指导书
1、目的:将苯乙烯中转的安全与防污染控制在安监、港口、海事、环保部门要求的范围内
2、范围:苯乙烯中转
3、职责:安全技术部负责接卸计划的制订和设备的准备,港储业务部负责接卸计划的实施。
4 、工作程序
4.1、按照公司《变更管理制度》、《清管操作规程》、《清罐操作规程》、《储存品种变更风险分析和安全措施确认表》、《公用管线品种变更风险分析和安全措施确认表》,根据禁配物确定储罐与管线的适用性。
4.2、理化特性分析
4.2.1、理化数据
苯乙烯分子式C8H8,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比重:0.91 ,熔点:-30.6℃。
沸点: 146℃。
闪点: 34.4℃。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油状液体。
爆炸极限1.1%-6.1%。
用途:用于制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离子交换树脂等。
苯乙烯性质稳定,易聚合。
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
苯乙烯危规号33541,UN编号2055。
4.2.2 、数据分析
夏季做好防火防爆工作。
易产生静电,做好防静电的危害工作。
苯乙烯易聚合,夏季需用内浮顶保温储罐储存。
4.3、工艺对策:无特殊要求。
4.4、装置保证:G2碳钢管线输送。
内浮顶保温储罐。
4.5、环境保证
4.5.1、苯乙烯一旦泄漏将严重污染水体,污染环境。
因此必需做好码头防污染工作。
4.5.2 、接卸用软管作业前作气密性试验,保证作业可靠。
作业结束后,认真清扫管线,拆卸软管时用料盆收集残液,防止滴漏。
4.5.3 、一旦发生泄漏,立即隔离污染源,设立安全警戒线,控制火源,泄漏物用吸油毡、黄砂围堵后收集。
4.6、质量波动对策:苯乙烯的化学性质稳定,质量要求不高,正常中转质量不会有波动。
4.7、操作规程
4.7.1、进货操作规程:执行公司《码头进货操作规程》。
4.7.2、发货操作规程:执行公司《码头发货操作规程》。
4.7.3、对进货的速度严格控制在3M/ S以下:压力控制在0.6Mpa以下。
4.7.4、对发货的速度严格控制在3M/ S以下:压力控制在0.3 Mpa以下。
4.8、安全措施
4.8.1、严防泄漏,对中转设施进行全面的维护保养,进货前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卸货软管在试压有效期内。
4.8.2、防静电危害,对储罐、管道的接地检测一次,开始进货时要缓慢,流速控制在3M/ S以下。
4.8.3、防化学伤害
苯乙烯对眼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和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高浓度时,立即引起眼及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出现眼痛、流泪、流涕、喷嚏、咽痛、咳嗽等,继之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严重者可有眩晕、步态蹒跚。
眼部受苯乙烯液体污染时,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常见神经衰弱综合征,有头痛、乏力、恶心、食欲减退、腹胀、忧郁、健忘、指颤等。
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有时引起阻塞性肺部病变。
皮肤粗糙、皲裂和增厚。
(1)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4)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4.8.4、防火防爆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遇酸性催化剂如路易斯催化剂、齐格勒催化剂、硫酸、氯化铁、氯化铝等都能产生猛烈聚合,放出大量热量。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护掩蔽处操作。
4.9、人员培训
4.9.1、首先组织全体操作人员学习苯乙烯的理化性质和有关知识,特别是对健康的危害、防火防爆、环境污染、防护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4.9.2、所有人员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