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山风景区规划终审稿)
- 格式:docx
- 大小:76.39 KB
- 文档页数:46
第二部分泰山风景区总体规划(2000—2020) (文本摘录) 一、总则第1条目的为加强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的科学性和连续性,统筹泰山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特制定《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1~2020)》。
第2条依据(略)第3条规划适用范围泰山风景名胜区的规划面积为156km’,包括泰山主景区和灵岩寺景区两大部分。
泰山主景区(含蒿里山一灵应宫一岱庙地区)面积为148.6km2。
东以泰佛路和泰历路为界,南以环山路为界,西以马套至花坦的道路为界,南端延伸至岱庙、灵应宫和蒿里山;灵岩寺景区面积为7.6km2,规划范围基本以泰山林场管辖范围为界。
规划范围以外设缓冲区,主景区周围的缓冲区面积约40km2,西北侧以规划范围以外1000m为界,西南侧以京沪铁路为界,局部扩大至大河水库南岸,南侧基本涵盖泰安旧城,东侧和东北侧边界为环山公路以外lkm,局部扩大至安家林水库和刘家庄水库东岸。
灵岩寺景区的缓冲区面积约3.5km2,以规划范围以外100m为界,西南侧局部扩大。
第4条规划期限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实施期限为2001年至2020年。
共分三期:近期:2001年至2005年;中期:2006的至2010年;远期:2011年至2020年。
第5条规划原则1.可操作性原则:是本次泰山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核心原则。
即规划要为管理服务,应成为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保护、建设和管理泰山的有力工具。
具体措施包括制定分区规划,在分区层次上控制人类活动、设施建设和用地性质,从而使管理者依据分区控制规划的内容实施管理;时间上,远期规划和中期规划为目标规划和战略规划,重点明确大的方向性原则,同时为中远期规划实施留有一定弹性;近期规划为实施性规划,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落实目标规划与战略规划的相关内容。
2.管理边界惟—一性原则:在空间上管理者只面对一种边界,即分区边界,资源保护、旅游活动与设施建设方面的规划要求均与分区建立空间上的联系。
白龙山风景区总体规划方案二00四年六月一规划立意湖北白龙山风景区建设规划,拟定以鹿文化为载体,深入挖掘景区旅游景观的人文价值,用多种文化现象全方位展示和诠释旅游景区的独特内涵,重点推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同时向着形象更美、文化含量更高、参与性更强的领域扩展,在充分展示鹿文化、山水文化、田园文化、自然文化、佛教文化的同时,创造出丰富多彩而又别具特色的旅游文化。
二自然条件1、位置:该风景区位于湖北省中心地带,江汉平原与大洪山脉的交汇区域。
行政区划为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
东接京山,南面天门,西辅沙洋,北倚钟祥。
地理坐标东经112°51 ’,北纬30 °57’。
海拔最高为324m 。
景区面积约228公顷,这一带为坡积散地形。
2、地震:不处于地震带,无发生可能性。
3、空气污染:空气质量优良,常年达到国家2级标准。
4、气候: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足,全年无霜期平均为251天,空气相对湿度为78%,年平均降雨量1112.4mm,年平均日照时数1873.2小时以上。
年平均气温16.3℃,极端最高气温39.7℃,极端最低气温-19.6℃,年大于5℃有效积温5603℃,大于10℃有效积温5190℃。
5、土壤情况:该地为丘陵坡地,丘岗地多为粘性黄棕壤,土质粘重。
PH值为6.0-7.0。
可以顺地势建造梯田和栽种果树。
6、供水:该景区所毗邻的梭敦水库水资源丰富,水质好,硬度低。
只要稍加处理就可以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
7、附近城市:距离屈家岭管理区不到8公里;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10公里,荆门市100公里,距离武汉市160公里(在新修的武汉市东西湖-荆门高速公路于2007年建成后);距离宜昌市220公里,襄樊市200公里。
8、交通:附近有完备的交通网络和完善的公共交通设施。
汉宜公路、武汉东西湖-荆门高速公路(距最近入口18公里)。
随州-岳阳高速(距最近入口15公里)交通便利,公路客货发达。
9、生活设施:该景区所在的屈家岭管理区2星级宾馆一座。
山东齐山风景区旅游开展总体规划The Master Planning of Qishan Mountain Scenic Area Tourism Development of Shandong〔文本〕2021年05月目录第一章规划总那么 (1)第一条规划范围 (1)第二条规划任务 (1)第三条规划期限 (1)第四条规划目标 (1)第五条规划开展战略 (1)第六条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1)第二章旅游形象和市场营销 (2)第七条旅游形象筹划 (2)第八条客源市场定位 (2)第九条客源市场预测 (2)第十条市场营销筹划 (2)第十一条宣传标语 (3)第三章空间布局及旅游工程筹划 (4)第十二条空间布局的底子思路 (4)第十三条功能分区 (4)第十四条齐山十六景 (4)第十五条峡谷水上游憩区 (4)第十六条流泉飞瀑不雅光区 (6)第十七条唐赛儿寨休闲区 (6)第十八条红叶栈道探险区 (6)第十九条双峰山脊登高区 (7)第二十条休闲度假区 (7)第二十一条门区 (8)第二十二条如意谷接待区 (8)第四章旅游效劳设施规划 (10)第二十三条住宿设施 (10)第二十四条餐饮设施 (10)第二十五条娱乐设施 (10)第二十六条购物设施 (10)第二十七条信息效劳设施 (10)第二十八条解说系统设施 (10)第五章旅游根底设施规划 (11)第二十九条外部交通 (11)第三十条内部交通 (11)第三十一条社会车辆道路系统 (11)第三十二条电瓶车道路系统 (11)第三十三条游客步行系统 (11)第三十四条空中索道系统 (11)第三十五条给水设施规划 (11)第三十六条排水设施规划 (12)第三十七条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12)第三十八条电力设施规划 (12)第三十九条通讯设施规划 (12)第六章环境与资源庇护规划 (13)第四十条丛林保育规划 (13)第四十一条水体庇护办法 (13)第四十二条山体庇护办法 (13)第四十三条游客容量控制 (13)第四十四条人工建筑控制 (13)第四十五条人文旅游资源庇护办法 (14)第四十六条其他方面的庇护规划 (14)第四十七条环境评价 (14)第七章地盘操纵规划与效益阐发 (15)第四十八条地盘操纵规划 (15)第四十九条投资估算 (15)第五十条收益估计 (15)第五十一条三大效益阐发 (15)第八章旅游保障系统规划 (16)第五十二条办理保障 (16)第五十三条政策保障 (16)第五十四条资金保障 (16)第五十五条人力资源 (16)第五十六条科技保障 (16)第五十七条安然保障 (16)第九章近期建设安排和规划办理 (17)第五十八条近期建设安排 (17)第五十九条规划办理 (17)附图:6.旅游资源评价图9. 地盘操纵现状图10、地盘操纵规划图11、规划总平面图12、道路系统规划图13、旅游线路规划图14、栈道规划平面图15、水面规划平面图第一章规划总那么第一条规划范围km2,位于东经118°9′4″—118°12′33″,北纬36°30′19″—36°32′50″之间,此中规划2,包罗原三龙山及周边区域,北至西余粮村,南达何家峪,西临东岭村,东倚仰佛山。
泰山风景区总体规划(一)来源:olf 作者:未知编辑:olf2009 人气:0 日期:2007-06-13 第二部分泰山风景区总体规划(2000—2020) (文本摘录)一、总则第1条目的为加强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的科学性和连续性,统筹泰山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特制定《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1~2020)》。
第2条依据(略)第3条规划适用范围泰山风景名胜区的规划面积为156km’,包括泰山主景区和灵岩寺景区两大部分。
泰山主景区(含蒿里山一灵应宫一岱庙地区)面积为148.6km2。
东以泰佛路和泰历路为界,南以环山路为界,西以马套至花坦的道路为界,南端延伸至岱庙、灵应宫和蒿里山;灵岩寺景区面积为7.6km2,规划范围基本以泰山林场管辖范围为界。
规划范围以外设缓冲区,主景区周围的缓冲区面积约40km2,西北侧以规划范围以外1000m为界,西南侧以京沪铁路为界,局部扩大至大河水库南岸,南侧基本涵盖泰安旧城,东侧和东北侧边界为环山公路以外lkm,局部扩大至安家林水库和刘家庄水库东岸。
灵岩寺景区的缓冲区面积约3.5km2,以规划范围以外100m为界,西南侧局部扩大。
第4条规划期限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实施期限为2001年至2020年。
共分三期:近期:2001年至2005年;中期:2006的至2010年;远期:2011年至2020年。
第5条规划原则1.可操作性原则:是本次泰山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核心原则。
即规划要为管理服务,应成为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保护、建设和管理泰山的有力工具。
具体措施包括制定分区规划,在分区层次上控制人类活动、设施建设和用地性质,从而使管理者依据分区控制规划的内容实施管理;时间上,远期规划和中期规划为目标规划和战略规划,重点明确大的方向性原则,同时为中远期规划实施留有一定弹性;近期规划为实施性规划,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落实目标规划与战略规划的相关内容。
2.管理边界惟—一性原则:在空间上管理者只面对一种边界,即分区边界,资源保护、旅游活动与设施建设方面的规划要求均与分区建立空间上的联系。
【实用文档】山风景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宁波金峨山风景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一、规划依据与技术体系二、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1、景区概况1.1地理位置1.2自然环境1.3社会人文1.4风景旅游2、旅游资源类型分析3、旅游资源总体特征4、旅游资源开发评价5、总体评价三、规划总纲1、规划原则2、规划指导思想3、规划目标4、规划范围5、规划期限四、旅游功能分区与项目规划1、景区性质与主题定位2、功能分区原则3、功能分区与布局结构4、分区规划五、专题规划1、金峨寺及寺前区2、团飘峰佛教文化项目六、旅游设施规划与旅游组织1、现状2、环境容量3、规划措施七、风景区保护规划1、风景资源保护2、景区环保保护八、风景区绿化规划1、景区植被现状与问题2、规划措施九、旅游交通规划1、现状2、对外交通及出入口规划3、内部交通规划十、水、电、通讯规划十一、旅游商品开发规划十二、旅游市场开发策略1、市场资源1.1宏观产业背景1.2区域旅游市场专势2、客源市场定位3、市场开发策略3.1基本策略3.2旅游产品策略3.3宣传促销策略3.4价格策略十三、旅游发展影响分析1、环境影响2、经济影响3、社会影响十四、旅游发展对策与实施措施附图:第一章规划依据与技术体系一、规划依据1、《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985.6国务院发布2、《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1993.12建设部发布3、《浙江省风景名胜管理条例》1996.7省人大常会公布4、《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1992中科院、国家旅游局主编5、《浙东省鄞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1999-2010年》1999.3鄞县人民政府6、《宁波市旅游业发展规划1996-2010年》1996.9宁波市旅游局7、《鄞县东钱湖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1999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8、《横溪镇城镇发展总体规划》9、《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二、规划技术体系↓↓第二章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一、景区概论1、地理位置金峨山风景区位于宁波市鄞县南郊,横溪镇境内,属鄞南山区,横溪水库上游,紧依东钱湖风景名胜区,毗邻奉化市,横溪公路横贯全流,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
山景区规划方案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休闲娱乐的需求不断增加,山景区成为游客们趋之若鹜的旅游景点。
本文将就如何合理规划、利用山景区的地理资源进行介绍。
规划原则统筹考虑山景区资源丰富,但是资源之间却存在着互相依赖的关系。
因此,在规划时需要全面统筹考虑,大力发掘各种资源的潜力。
突出特色山景区有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资源,规划方案应该以突出特色为目标,强调景区的独特性,增加景区的吸引力。
科学配套在规划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来合理配置设施和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以达到丰富游客需求、满足游客期望的目标。
规划方案旅游区划在山景区规划中,必须要明确旅游区的范围。
在这个范围内,可以细化出多个不同类型的景点和活动区域。
建立快速通道在游客到达前期和出发后期,快速通道会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交通网,包括公路、铁路、航线和飞行器等,使前往景区的路线更为通畅。
建立服务设施景区服务设施的建设是游客旅游体验的重要保障。
因此需要打造完善的服务设施,包括餐饮、住宿、卫生、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
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务。
实行生态保护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发旅游资源也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需要进行生态保护,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以便更好地保护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同时,可以对部分地区实行开发利用,注重安全、环保和可持续性。
开展活动推广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和宣传手段,进行精准营销和品牌塑造,赢得更多的游客关注,实现长期的可持续性发展。
结尾对于山景区规划方案的制定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全面统筹考虑,突出特色,科学配套等措施的推行,可以充分挖掘出地方资源,增加景区的吸引力,让更多的游客来到这里,享受美好的度假时光。
铁山风景区最新发展规划方案引言铁山风景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自然风景区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这一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铁山风景区管理部门经过多次研究和调研,制定了最新的发展规划方案。
规划目标本规划旨在充分发挥铁山风景区的资源优势,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度。
具体规划目标如下:1. 保护铁山风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提升环境质量;2. 充分挖掘铁山风景区的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传统文化;3. 提升铁山风景区的旅游服务质量,增加游客体验价值;4. 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主要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主要措施:1. 生态保护与环境改善- 制定详细的生态保护规划,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加强对鸟类、动物和植物等生态资源的保护,确保物种多样性;- 推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在游客中倡导环保理念,提倡低碳出行和可持续生活方式。
2.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组织专业团队对铁山风景区的文化遗产进行调查和保护,制定合理的保护计划;- 建设博物馆和文化中心,陈列展示铁山风景区的历史文化;- 加强人才培养和传承工作,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统文化传承人;- 组织文化节及相关活动,使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铁山风景区的文化底蕴。
3. 旅游服务升级与创新-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便利度;- 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引进先进的科技手段,如无人机和虚拟现实技术,提升游客体验;- 建立良好的旅游安全管理机制,确保游客人身和财产安全。
4. 可持续发展与产业融合- 推动旅游业与农业、特色手工业等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鼓励引进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创新成果,推动旅游业的数字化升级;- 加强与相关城市和地区的旅游合作和交流,形成区域旅游联动效应;- 制定合理的票价政策和营销策略,提升铁山风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名目第一章筹划总论一、筹划缘起摩围山景区是重庆市彭水县茂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局部,位于重庆市彭水县南部“百里乌江画廊〞²(28653亩)。
园区内峰峦叠嶂、峡谷纵横,除有石林、尽壁、天坑、地缝、溶洞等地质奇瞧外,兼有漫山云雾、日出日落等天象景瞧和古树参天、千里碧海等森林景瞧,同时,具有深厚的历史、宗教文化背景,是人们旅游瞧光、休闲疗养的理想场所。
彭水县处于重庆市“—圈两翼〞中渝东南翼的重要区域,渝湘高速公路通车后,距重庆主城区仅1.5小时的车程,摩围山景区距彭水县城仅半个小时车程。
彭水县的旅游业正处于起步时期,近年来彭水县委县政府做出了将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开展的战略决策,拟开发阿依河景区、摩围山景区、乌江电站库区、鞍子苗族风情园、盐丹文化旅游区和黔中文化展示区几大工程。
阿依河景区在2007年初步建成开放,被评为全市“游客最喜爱的十大景区〞、“游客最喜爱的十条旅游线路〞之一,进进“巴渝十二景〞决选。
目前,摩围山景区是彭水县开发的重点,就景区的规模体量、资源及其开展潜力来论,将是彭水县旅游产业开展的龙头区块。
重庆市森山进出口贸易〔以下简称森山公司〕与彭水县人民政府达成协议,取得了摩围山景区的开发经营权。
为明确景区的定位、方向与开发时序等战略咨询题,森山公司托付北大博雅方略旅游景瞧规划设计院编制?重庆市摩围山景区旅游开发总体筹划?。
本项筹划成果是在对资源状况和相关市场进行前期调研,对工程的开发背景、资源状况、开展潜力、总体定位、功能布局、产品工程、形象筹划、营销设计、配套设施建设等提出专业性建议,同时,对工程的建设规模、投资回报进行初步估算,并针对预期目标,对其环境妨碍及其风险等咨询题加以必要的分析。
二、区域概况〔一〕地理条件工程所在地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地处乌江下游。
地处北纬28°57′--29°51′、东经107°48′--108°35′,幅员面积3903平方公里,人口65万,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5%,其中苗族人口占全县少数民族人口的86%,是重庆市唯一以苗族居多的自治县。
山山风景区规划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X山XX山风景区规划第一章规划总论1.规划目标建立XX山风景区旅游产业体系调整完善规划区域经济产业结构2.规划区范围XX山风景区位于X山半岛的西南部,大约东经121°45’,北纬29°14’,属X山县泗洲头镇辖区,濒临蟹钳港,距县城丹城镇公里,距宁波市区公里。
根据风景区自然地貌、风景资源的分布状况及景观空间的完整性、土地利用的连续性和建设上的可行性,本规划将XX山风景区界线确定为:东侧以泗洲头港主航道中心线为界,南侧起自峙前岭经虎头岩—大麦山—大尖山—峙后岭至北侧大塔岗,沿山脊连线自然构成一椭圆形的区域。
规划区面积为。
3. 规划原则(1)生态原则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使用”的工作方针,加强生态环境培育,提高景区的景观与生态环境质量。
(2)综合协调原则协调景区保护与建设、旅游开发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均衡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避免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冲突,强调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
(3)市场原则以客源市场需求来确定旅游业开发的方向,注重市场预测与旅游产品功能定位,突出景区的自然风光,结合历史文化、港湾风情等人文景观特色,引导开展山水风光、乡村风情等旅游度假活动。
(4)可操作原则旅游开发策划避免华而不实,脱离实际。
力戒片面追求规模宏大,忽视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相脱节的弊病。
4.规划阶段划分风景旅游区的建设是一项长期、渐进的过程。
本项规划针对XX山风景区近期建设的需要,结合远期发展目标,提出规划期限为:规划近期:1999年---2000年规划中期:2001年---2005年规划远期:2006年---2010年同时延展考虑2010年以后规划区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取向,强调远景发展的时空结构和产业体系组织。
5.规划依据(1)《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发布(2)《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建设部发布[ 城建(1993)848号 ](3)《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浙江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公布(4)《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1992 中科院·国家旅游局主编(5)《X山县泗洲头镇总体规划(1997—2010)》 1997 泗洲头镇人民政府第二章风景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1.景区概况1.1 自然环境XX山风景区位于X山半岛的西南部,东濒蟹钳港,沿岸为泥质滩涂,泗马公路贯穿景区。
XX山主峰海拔388米。
从地质构造而言,XX山位于茶山火山穹隆东南隅,东、南与岳井凹陷相邻,北为泗洲头火山洼地。
三面皆丘陵、港湾,依山傍水。
主峰与基座岩石各异。
基座岩石较古,距今已有一亿余年,由火山碎屑岩、凝灰熔岩、粉砂岩及泥岩等堆积而成。
主峰岩石是沿火山溢出地表的熔岩流,由西向东扩展,有如热粥泼地,覆盖于基座岩石之上,在特定地段构成陡峭岩坡。
后经风雨冲蚀,形成断崖,地质学称之为似喀斯特地貌。
景区内树木葱茏,植被完好,山林湖谷,各具魅力。
景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温暖湿润,雨量丰沛。
景区内年日照总时数为1,670-2,048小时,以百分率表示(实照时数与应照时数之比)在38-46%之间。
各月日照百分率以6月最少,2月、3月次之;8月、12月最高,达49-62%。
年均气温为16—17℃。
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5℃左右。
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7-28℃。
无霜期240天左右1.2 社会人文XX的雄奇秀姿,历代志书早有记载。
唐时,三国袁术后裔袁卫从河南汝阳迁至宁海鉴桥。
其后于元末明初,袁千二、千四兄弟及陈氏迁至XX山北麓今峙后建村。
明万历,黄氏亦迁居XX山南麓今峙前,延绵不绝,开发宝山。
南宋宝庆《四明志》即有XX建寺的记载,并云“郑仁宽、廉布、吴说尝有题咏,今皆不传”。
明嘉靖《宁波府志》载:“上有一石如香炉,内有云气,如烟如雨”。
《大清一统志》记:“XX山,岩石奇怪,极具天巧,有瀑布倒流百余丈”。
清乾隆、道光县志皆称此岩为香炉岩,内有气,如烟如雨。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僧智滔于山南麓结庐建XX禅寺。
熙宁元年(1068),加赐“寿圣”二字。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改赐“XX广福院”额,后屡修屡圮,今部分寺舍尚存,为旧X山十八寺院之一。
宋有《XX寺碑》,据南宋宝庆《四明志》载:“太平兴国二年,僧智滔建寺,进士俞让记。
”今残碑尚存。
相传元末朱元璋折兵逃至寺内避难,得XX仙气,终成大业。
遂拨银修葺,封为“天下第二寺”,并立一碑,名“长生碑”。
山顶有灵静庵、灵云庵、延寿阁,清光绪间重建,凭岩构筑,古朴清幽。
另有倒流庵,亦名水月庵,在峙前倒流岩上。
寺庵香火颇盛,每逢九月初九,善男信女不绝于途,文人墨客亦登览赋诗,传咏不衰。
目前景区有三个行政村,其中:上峙后村126户、466人;下峙后村272户、862人;峙前村152户、565人。
村民主要经济收入为海涂养殖、渔业和农牧业,工业与商贸业基础薄弱。
1.3 风景旅游XX山风景优美,历代推崇,游人不绝。
民国《X山县志》记载更详:“XX山,在西溪岭之南二十里,玲珑奇巧,宛如天工,瀑布缥渺,虹垂林际,长百余丈。
有猿时出没瀑间,激波喷沫,如弄潮然。
每大雨,水声直捣岩下,轰然如万人鼓石。
皆山茶秋兰,清芬袭人。
有草名岩松,邑人取植于盆。
又有船艇、蛎蝣之迹印岩石间”。
清县人潘瀛彦有《游XX山》诗:“XX渺天际,薄暮气氤氲。
架屋凭岩谷,开轩半水云。
斜阳渚前没,虚簌座中闻。
濠濮悠然想,平生鱼鸟群。
”千丈岩为XX山主峰,亦其主景。
陡峭如屏,高百余米,宽约六百米。
横空出世,上遏浮云。
壁立千仞,登临其巅,令人惊心动魄,为X山境内第一巨岩。
前人曾赞曰:“灵鹫飞来留片石,岩花梦后化奇峰。
”又有诗:“万八峰头少此峰,仙人桥上觅行踪。
一炉天地问陶冶,峭立尘寰迥不同。
”XX山风景区现在的游客主要以来自本县及宁海邻近乡镇的观光拜佛香客为主,年约2—3万人次。
2.旅游资源类型分析本次规划按照《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对XX山风景区所辖区域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周密的普查,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其资源构成如下:XX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分类表资源类型资源名称地文景观类千丈岩骆驼峰 XX石笋倒流山仙人洞仙人捣臼水域风光类龙潭瀑布倒流瀑布倒流水库岔坑水库蟹钳港生物景观类古银杏 XX茶林 XX竹海千年神龟古迹与建筑类灵云寺灵静庵 XX寺水月庵 XX台袁家祠堂休闲求知健身类重阳节登高礼佛双日同升购物类海鲜杨梅合计六大类,二十五种旅游资源单体3.旅游资源总体特征(1)峰奇石异景区山峦起伏,移步换景,群峰相连如画卷,别有风韵。
柱峰形异多象形,状态万千,每至云蒸雾绕,群峰宛如空中楼阁,点缀于云海之中,望之心旷神怡。
其中巨石突兀如天造地设,拔地而起,直耸云天,气势磅礴,在整个风景区中占据核心的地位;石笋造意奇特,悬崖披绿,幽谷叠翠,野花丛生;百步登云险、陡,久负佳名;驼峰形态逼真,鬼斧神工,生动而富有灵气;仙人洞草树遮掩,幽深诡秘;仙人捣臼,年月悠久,涵义非常;山体周围多有狭缝,惊险异常,攀沿而上,是勇敢者的运动。
(2)秀水流丽风景区范围内水景资源丰富,有瀑布、溪流、水库、海湾、潮汐等。
彩虹飞瀑(龙潭瀑布)悬崖之上飞泻,水珠溅玉,水雾漫舞;倒流瀑布狂风咆哮之时,风遏水势,使之不落而倒流,乃奇景也;倒流山山顶之上有人工水库三处,高山平湖,点缀于山林幽谷之中,仿似陶潜笔下“桃花源”;淙淙溪流时而穿行于深林幽壑之中,清澈见底,时而飘忽难寻,只闻水声潺潺。
蟹钳港海水随潮汐涨起涨落,一日之间,景色变幻多次。
起潮时水如白练,水面浩渺,群岛如翡翠般点缀其中,风景旖旎。
(3)林幽涧碧XX山风景区不仅岩峰奇特,而且树茂林丰,山色葱郁,翠竹、灌木、山花等杂立其间,愈显婀娜多姿。
山坡更有波浪起伏的茶林、竹海,满目扑绿;柑桔、杨梅、板栗种植基地颇具规模,村中尚存古银杏,可三人围抱,每逢收获季节果实累累,令游人称奇。
(4)乡村风情浓郁XX山风景区原有多处古迹,如古庙、古宅等,现存有XX山顶的灵云寺、灵静庵,倒流山顶的水月庵;上、下峙后两村中尚有少量清末的古宅。
灵云寺、灵静庵两处古朴淳厚,空气清新,居高而望,一览无遗,是观风景的好去处。
九九重阳节是XX山的盛大节日庆典活动,每至此时,周围民众络绎不绝而来,登高烧香拜佛,是极富趣味的民俗项目。
乡村人家的独特风情、恬静质朴的港湾氛围令人陶醉;而蟹钳港出产的小海鲜则更令游人大快朵颐。
4.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分析对风景区的风景资源、整体环境、客源市场、开发建设条件进行综合分析,XX 山风景区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具有四点优势和三点不利因素:(1)优势:●资源相对集中,特色鲜明,便于开发XX山风景区的主要游览景点基本集中在XX山、骆驼峰与倒流山上,具有六种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适宜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
在众多的旅游资源中,自然风光、乡村风情和宗教文化吸引尤为突出,而这些突出的风景旅游资源与今后一段时间主流客源群体的时尚趣味颇相吻合。
●区域生态环境良好景区基本上以农业、渔业为主,没有带来污染的工厂。
山岭绵亘至海,山林面积较大,森林植被生长良好,空气清新,小气候宜人,对生活在拥挤的城市中的居民来讲,来此修身养性、休闲度假,极富吸引力。
●区位优势突出,客源市场广阔景区地处浙东沿海、长江三角洲富庶地区,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高,交通便捷,客源市场广阔,且邻近溪口—雪窦山国家级风景区、宁海南溪温泉度假区,与松兰山省级旅游度假区近在咫尺,同处宁波滨海黄金旅游区,可构成资源互补,形成综合优势,发展观光、休闲、度假事业潜力巨大。
●地区经济实力雄厚宁波市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X山县也是浙江的经济强县。
目前风景区的开发与建设已受到社会各界及各级领导的重视,可得到相应的财力支持。
(2)不利因素●基础设施薄弱。
现有的景区道路状况显然不够理想,其它如供水、供电等也需要予以足够的重视与建设。
●景点级别普遍偏低,规模较小,缺乏高品位、高知名度的景点。
●景区知名度不高,由于缺少系统的开发与宣传,目前的影响范围局限于X 山、宁海等周边区域。
5. 总体评价XX山风景区峰奇石异,谷深涧幽,瀑布飞泄,清溪娟秀。
自然风光秀丽,乡村风情浓郁,土特产品丰富,区位优势突出,具有发展风景旅游、休闲度假的基础条件。
通过建设、培育,改善不利因素,重点发展特色旅游项目,着力加强营销宣传,中远期可发展成在华东地区有一定知名度,对沪、杭、甬及周边区域客源具有较大吸引力的综合观光度假区。
第三章风景区布局与景观设计1. 景区性质1.1 性质以山奇水秀林茂、滨海乡村风情浓郁为特色,融旅游观光、礼佛朝圣、休闲度假功能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区,满足游客回归自然山水、品味田园风光、感受港湾风情、享受消闲世界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