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断句》练习题
- 格式:ppt
- 大小:324.51 KB
- 文档页数:17
一、直击中考断句,是中考文言文阅读中的一种常见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综合阅读能力。
选材上,多选取课外文言语段,或截取其中几句,或另选一段文字。
题型上,主要有选择题和主观题两种,或选择正确的一项,或要求用“ / ”直接划分。
近三年中考文言文断句考题类型:1.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3分)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步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2分)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3.下列选项中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A.疾风/知劲/草玄龄等/不识所守B.疾风/知/劲草玄龄/等不识所守C.疾风/知劲/草玄龄/等不识所守D.疾风/知/劲草玄龄等/不识所守二、探究得法【探究一】1.有老妪于路遇劫喝贼路人为逐擒之贼反诬路人(限3处)2.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限3处)方法一:找名词(或代词),标主宾,定句读。
【知识小卡片】⑴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第二人称代词: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第三人称代词:之、其、彼⑵疑问代词——“谁”“孰”“何”⑶指示代词——“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探究二】1.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限3处)2.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限9处)方法二:看虚词,找位置,定句读。
【知识小卡片】常考虚词:句首——夫其惟盖故但遂句尾——也矣耳乎哉焉耶【探究三】1.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限9处)2.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限6处)方法三:看对话,找标志,定句读【知识小卡片】对话标志的词语,如:曰、云、言……在它们的后面一般都要断开。
文言文断句练习题一、基础断句1.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2. 夫以勇者之气而自卑者3. 君子之交淡如水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二、进阶断句1.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2. 夫妻反目而相诟病者有之矣3.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4.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5.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高级断句1. 鸡鸣狗盗之徒不足为虑也2.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而身死名灭者多矣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四、综合练习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3.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4.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5.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请同学们认真练习,掌握文言文断句技巧,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五、名篇节选断句1.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2.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3. 韩非子曰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4. 《史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5. 《资治通鉴》云,唐太宗谓群臣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六、诗词断句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5.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七、成语典故断句1. 狐假虎威虎不知其为狐所借也2. 画蛇添足者虚有其表也3. 指鹿为马者混淆是非也4.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5. 杯弓蛇影心疑生暗鬼也八、历史事件断句1. 赤壁之战周瑜用火攻大破曹操军2. 淝水之战谢安指挥若定击败苻坚百万之众3. 安史之乱唐玄宗避难四川太子李亨即位灵武4. 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5. 靖康之变金兵南侵掳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变这些练习题涵盖了不同类型和难度的文言文断句,适合学生进行系统的练习和提升。
高考文言文断句100题专项练习(含答案和翻译最方便完整版)考查题型:大致命题形式:主观点断,一般只要求在句中关键处断开。
解题策略:断句时,要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
高考断句主要考查句末,句内可断可不断的地方一般忽略不计;并且不要求用明确的标点符号标明,只需要用“/”断开即可。
湖南省的断句题通常会以客观选择的形式出现。
1、借助古代文化常识断句,如天文、历法、地理、历史、官职、科举、姓名等方面的知识。
如“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烛之武退秦师》)这段文字中,涉及古代文化常识的有历法、地理、历史、官职、姓名等。
根据这些内容,点断就很方便。
2、找出名词、代词等关键实词断句。
跟现代汉语一样,文言中的名词、代词一般也用来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
找出这些关键词语,据此断句也很方便。
3、根据文言虚词断句。
明辨句读,虚词是重要标志。
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断句的地方。
如夫、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常用在句中。
根据这些特点,区分虚词就有助于断句。
4、根据排比、对偶、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断句。
这些修辞手法是文言中常用的,利用它们也会给断句以帮助。
5、根据对话、引文等断句。
文言中的对话、引文常用“曰”“云”为标志,遇到对话时,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6、根据特殊句式断句。
文言文中的一些句式,特别是固定句式,可以帮助断句。
如“……者,……也”等判断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何……之有”、“唯……是……”等宾语前置句式。
1.(2014新课标卷Ⅰ)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2.(2014·全国卷Ⅱ)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C.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D.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3.(2014年广东卷)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A.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B.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C.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D.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4.(2013年广东卷)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文言文断句练习题文言文断句是学习文言文的一项重要基本功。
通过断句,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文意,把握其节奏和韵律。
下面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文言文断句练习题,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一、基础练习1、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得半文钱断句: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得半文钱。
2、彼竭我盈故克之断句:彼竭我盈,故克之。
3、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断句: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二、中级练习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断句: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断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断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三、高级练习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断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断句: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断句: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在做文言文断句练习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了解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特点。
比如,文言文中常有一些虚词,如“之”“乎”“者”“也”等,它们往往在句中起到停顿和语气的作用。
其次,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判断断句的位置,使句子的意思通顺、合理。
再者,要注意句子的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这些地方通常也需要断句。
总之,文言文断句需要我们多读多练,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感和理解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
希望大家通过这些练习题,能够有所收获,在文言文的世界中畅游!。
【阅读训练】1(一)女娲炼石补天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燚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就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选自《淮南子》【阅读训练】1.将文中划线句子用“/ ”断句。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燚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1.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
火爁燚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二)燧人钻木取火遂明国①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②。
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於③其国息此树下有鸟若鴞④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⑤人。
注释①遂明国:传说中得国家名。
②屈盘万顷:屈盘起来,占得面积有一万顷。
③於:同“于”。
④鸹:鸱鴞,鸟类得一科,头大,嘴短而弯曲,吃鼠、兔、昆虫等小动物,对农业有益。
【阅读训练】1.将文中划线句子用“/ ”断句。
游日月之外至於其国息此树下有鸟若鴞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
1.游日月之外,至於③其国,息此树下。
有鸟若鴞④,啄树则灿然火出。
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三)鲤鱼跳龙门龙门山,在河东界。
禹凿山断门一里余。
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
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
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阅读训练】1. 将文中划线句子用“/ ”断句。
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1.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
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四) 武王伐纣武王伐殷乘舟济河兵车出坏船于河中太公曰太子为父报仇今死无生。
所过津梁,皆悉烧之。
武王伐纣,渡于孟津,阳侯⑴之波,逆流而击,疾风晦冥,人马不相见。
于就是武王左操黄钺⑵,右秉白旄,瞋目而撝之,曰:“余任天下,谁敢害吾意者!”于就是风济而波罢。
断句练习题一、文言文断句1.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谚曰/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3.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4.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二、现代文断句1. 月光下的湖面/波光粼粼/如梦如幻/让人陶醉。
2.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筛选有用信息/成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3.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披上了绿装/充满生机。
4. 他努力学习/成绩不断提高/终于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三、诗歌断句1.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四、成语断句1. 画蛇添足/蛇本无足/何以添之/自作聪明/反而坏事。
2. 狐假虎威/狐狸借助老虎的威势/欺压其他动物/最终难逃厄运。
3. 井底之蛙/只见井口一方天空/不知世界之大/故步自封。
4. 杯弓蛇影/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导致人心惶惶。
五、日常对话断句2.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公园散步吧/好主意/我也想去晒晒太阳。
3. 妈妈说/晚上回家要按时吃饭/不要总是熬夜/对身体不好。
4. 老师问/这道题目你们会做了吗/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问我。
六、新闻报道断句1. 国庆节期间/全国各大旅游景点迎来客流高峰/各地采取措施确保旅游秩序井然。
2. 最新科学研究显示/适量饮用咖啡可能对心脏健康有益/但仍需注意摄入量。
3. 城市绿化工程持续推进/市民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空气质量逐步提升。
4. 教育部门强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七、广告文案断句1. 新款智能手机/高清摄像头/强劲续航/带给您非凡体验。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题》含答案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3分)赵简子游于河而乐之叹曰安得贤士而与处焉舟人古乘跪而对曰夫珠玉无足去此数千里而所以能来者人好之也今士有足而不来者此是吾君不好之乎赵简子曰:“吾门左右客千人,朝食不足,暮收市征;暮食不足,朝收市征。
吾尚可谓不好士乎?”舟人古乘对曰:“鸿鹄高飞远翔,其所恃对者六翮也。
背上之毛,腹下之毳,无尺寸之数,去之满把,飞不能为之益卑,益之满把,飞不能为之益高。
不知门下左右客千人者,有六翮之用乎?将尽毛毳也?”(节选自《说苑·尊贤》,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赵简子游于河而乐之/叹曰/安得贤士而与处焉/舟人古乘跪而对曰/夫珠玉无足/去此数千里而所以能来者/人好之也今/士有足而不来者/此是吾君不好之乎/ B.赵简子游于河而乐之/叹曰/安得贤士而与处焉/舟人古乘跪而对曰/夫珠玉无足去此/数千里而所以能来者/人好之也今/士有足而不来者/此是吾君不好之乎/ C.赵简子游于河而乐之/叹曰/安得贤士而与处焉/舟人古乘跪而对曰/夫珠玉无足去此/数千里而所以能来者/人好之也今/士有足而不来者/此是吾君不好之乎/ D.赵简子游于河而乐之/叹曰/安得贤士而与处焉/舟人古乘跪而对曰/夫珠玉无足/去此数千里而所以能来者/人好之也/今士有足而不来者/此是吾君不好之乎/ D[第一步:聚焦辨析重点。
四个选项第五、七处不同。
第二步:多方推断定答案。
根据第一步找出的每项的不同停顿点,重点分析不同点的正误。
如四个选项的第五处“夫珠玉无足去此”,结合上下文,很明显“珠玉无足”是个主谓结构,其后应该断开,可排除B、C两项;第七处的“也”是句末语气词,其后也应该断开,由此可以排除A项,故答案为D项。
]【参考译文】赵简子在黄河上游览感到很快乐,感叹说:“怎样才能得到贤士并跟他在一起呢?”船夫古乘跪下回答说:“那珍珠美玉并没有脚,离这儿有几千里,而它们之所以能来,是因为人们喜欢它们。
文言文断句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是:A.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C.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 以下句子中,断句不正确的是:A.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 根据文言文的句式结构,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是:A.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填空题4. 请在下列句子中填入正确的断句符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选自《论语》,请正确断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 请在下列句子中填入正确的断句符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请正确断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三、简答题6. 请解释“断句”在文言文中的含义,并给出一个例子。
7. 请简述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并给出一个例子说明。
四、翻译题8. 将以下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注意断句:“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 将以下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注意断句:“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五、综合应用题10. 阅读以下文言文段落,并在适当的位置断句:“昔者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其志在天下也。
”请在段落中正确断句,并解释每个断句的意义。
11. 阅读以下文言文段落,并在适当的位置断句:“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请在段落中正确断句,并解释每个断句的意义。
六、创作题12. 根据所学文言文知识,创作一个简短的文言文段落,并自行断句。
七、分析题13. 分析以下文言文段落的句式结构,并在适当的位置断句:“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4. 分析以下文言文段落的句式结构,并在适当的位置断句:“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文言断句练习一1、【原文】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参考译文】孔子说:‚圣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这就可以了。
‛孔子又说:‚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见到始终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这也就可以了。
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于有恒心(保持好的品德)的。
‛2、【原文】且夫约从者,聚群弱而攻至强也,夫以弱攻强,不料敌而轻战,国贫而骤举兵,此危亡之术也。
臣闻之:兵不如者勿与挑战,粟不如者勿与持久。
夫以弱攻强,不料敌而轻战,国贫而骤举兵,此危亡之术也。
兵不如者勿与挑战,粟不如者勿与持久。
【参考译文】况且那合纵联盟,只不过是联合了一群弱国,去进攻最强的秦国。
以弱国去进攻强国,不估量强敌便轻易作战,致使国家贫弱而又经常发动战争,这是危险的做法,我听说:‘兵力不强,切勿挑战;粮食不足切勿持久。
’3、【原文】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生死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
)(括号内学生没有)【参考译文】现在的游侠者,他们的行为虽然不符合道德法律的准则,但是他们说话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果敢决断,已经答应的必定实现,以示诚实,肯于牺牲生命,去救助别人的危难。
已经经历了生死存亡的考验,却不自我夸耀本领,也不好意思夸耀自己功德,大概这也是很值得赞美的地方吧!4、【原文】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
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
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参考译文】凡是先王的法令制度,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
(过去的)时代不能与法令制度(的条文)一同存在下来。
高考文言文断句新题型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单选题1.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千古风/流人物B.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C.焉用/亡郑/以陪邻D.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2.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为一项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D.吾从而/师之3.下列文句中,断句错误的一项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D.粪土/当年/万户侯4.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组是()A.假舆/马者B.故/木受绳则直C.善/假于物也D.吾尝/跂而望矣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或句读有错误的一项是()A.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B.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C.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6.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A.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C.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7.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部分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节选自《世说新语》)A.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B.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C.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D.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8.以下文段选自《师说》,断句最正确的一项是()A.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B.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C.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9.下列古诗文的句内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文言文断句练习一、短文断句练习1.用斜线(/)给下而的文言文画波浪线部分断句。
(限6处)方望溪删改八家文,屈悔翁改杜诗,人以为妄。
余以为,△窒包.玄陵包生噬直低苴他心而遵其改者必有反复辩论而不遵其改者要之择摘于字句间虽六经颇有可议处固无劳二公之舍英田而耘人之田也c(选自袁枚《随园诗话》)2.用斜线(/)给下而的文言文画波浪线部分断句。
(限6处)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
”神思之谓也。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翌咏z回堕级迩丞Z吏眞睦乙血卷g x g. z fe 其思理之致壬故思理为妙iii与物游。
(选自刘勰《文心雕龙》)3.用斜线(/)给下而的文言文画波浪线部分断句。
(限6处)查乙崔土基贞旦也重以岡基這△也鏗亘约重亘嵐敢丕怠轻亘约放人乐为善。
闻古之人有舜者,英为人也,仁义人也。
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
彼能就是,而我乃不能就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节选自韩愈《原毁》)4.用斜线(/)给下而的文言文画波浪线部分断句。
(限6处)缠戏直妲缝衣基辺塑亘定全査璽蔭基底又亘翌蔭巻遶成璽蔭易遶成尷遶成乙工全生牡线窒密。
一节偶疏,全篇之破绽岀矣。
每编一折,必须前顾数折,后顾数折。
顾前者,欲英照映;顾后者,便于埋伏。
照映埋伏,不止照映一人、埋伏一事,凡就是此剧中有名之人、关涉之事,与前此后此所说之话,节节俱要想到,宁使想到而不用,勿使有用而忽之。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5.用斜线(/)给下而的文言文画波浪线部分断句。
(限6处)诗就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岀。
功名之七决不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为敦庞大雅之响。
故陶潜多素心之语,李白有遗世之句。
英心如日月,英诗如日月之光。
放鱼逹以△ 里△又亘逹虫便甚△甚心丕怒勉强造侄血为驱△欺世Z ® &丕能欺£ T M世允乙阅基全蟋基陋坐呈。
其人既陋,其气必茶,安能振其辞乎?(选自叶燮《原诗》,有删节)6.用斜线(/)给下而文言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文言文断句训练练习题0222
请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每句断一处)1、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断句理由:主谓之间要停顿。
2、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断句理由:句子中间表转折的连词之前要停顿。
(而:却)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断句理由:句首关联词之后要停顿。
(故:所以)
3、今/天下三分
断句理由:句首时间性词语之后要停顿。
(今:现在)
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断句理由:动词与补语之间要停顿。
5、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
断句理由:主谓之间要停顿。
6、桓公左右/莫敢动
断句理由:主谓之间要停顿。
7、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
..(注释:小白:齐桓公的名字)
断句理由:句首时间性词语之后要停顿。
(已而:不久)8、亲旧/知其如此
断句理由:主谓之间要停顿。
文言断句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章法内容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反复练。
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学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
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
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一遍两遍、一晃而过也不行。
我们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
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比如北京卷的试题,我们经过通读,就能了解文意及层次:该段文字讲述了“近塞上之人”(塞翁)失马、得马和儿子堕马的事,告诉人们不要孤立地、静止地看待“得”与“失”。
“好事”与“坏事”,“福”与“祸”,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基本上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后,断句时,就可抓住“失马——得马——儿子堕马”这一发展过程,抓住人们的看法和“塞翁”的态度,去逐层、逐句点断。
2.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给一段文章加标点,往往有易有难。
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法。
比如今年北京卷的让我们给画线句子断句,也就暗示了画线部分前后可以断开,这就为我们理解文段内容和断句提供了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