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截面和斜截面上的应力
- 格式:ppt
- 大小:286.00 KB
- 文档页数:13
⼯程⼒学精彩试题库-材料⼒学材料⼒学基本知识复习要点1.材料⼒学的任务材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满⾜刚度、强度和稳定性的基础上,以最经济的代价,为构件确定合理的截⾯形状和尺⼨,选择合适的材料,为合理设计构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法。
2.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连续性假设:认为组成物体的物质密实地充满物体所在的空间,毫⽆空隙。
均匀性假设:认为物体内各处的⼒学性能完全相同。
各向同性假设:认为组成物体的材料沿各⽅向的⼒学性质完全相同。
⼩变形假设:认为构件在荷载作⽤下的变形与构件原始尺⼨相⽐⾮常⼩。
3.外⼒与内⼒的概念外⼒:施加在结构上的外部荷载及⽀座反⼒。
内⼒:在外⼒作⽤下,构件内部各质点间相互作⽤⼒的改变量,即附加相互作⽤⼒。
内⼒成对出现,等值、反向,分别作⽤在构件的两部分上。
4.应⼒、正应⼒与切应⼒应⼒:截⾯上任⼀点内⼒的集度。
正应⼒:垂直于截⾯的应⼒分量。
切应⼒:和截⾯相切的应⼒分量。
5.截⾯法分⼆留⼀,内⼒代替。
可概括为四个字:截、弃、代、平。
即:欲求某点处内⼒,假想⽤截⾯把构件截开为两部分,保留其中⼀部分,舍弃另⼀部分,⽤内⼒代替弃去部分对保留部分的作⽤⼒,并进⾏受⼒平衡分析,求出内⼒。
6.变形与线应变切应变变形:变形固体形状的改变。
线应变:单位长度的伸缩量。
练习题⼀.单选题1、⼯程构件要正常安全的⼯作,必须满⾜⼀定的条件。
下列除()项,其他各项是必须满⾜的条件。
A、强度条件B、刚度条件C、稳定性条件D、硬度条件2、物体受⼒作⽤⽽发⽣变形,当外⼒去掉后⼜能恢复原来形状和尺⼨的性质称为()A.弹性B.塑性C.刚性D.稳定性3、结构的超静定次数等于()。
A.未知⼒的数⽬B.未知⼒数⽬与独⽴平衡⽅程数⽬的差数C.⽀座反⼒的数⽬D.⽀座反⼒数⽬与独⽴平衡⽅程数⽬的差数4、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内部各点的()是相同的。
A.⼒学性质B.外⼒C.变形D.位移5、根据⼩变形条件,可以认为()A.构件不变形B.结构不变形C.构件仅发⽣弹性变形D.构件变形远⼩于其原始尺⼨6、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A.只与材料的⼒学性质有关B.只与构件的形状尺⼨有关C.与⼆者都有关D.与⼆者都⽆关7、在下列各⼯程材料中,()不可应⽤各向同性假设。
第2章 杆件的拉伸与压缩提要:轴向拉压是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之一,要对其进行分析,首先需要计算内力,在本章介绍了计算内力的基本方法——截面法。
为了判断材料是否会发生破坏,还必须了解内力在截面上的分布状况,即应力。
由试验观察得到的现象做出平面假设,进而得出横截面上的正应力计算公式。
根据有些构件受轴力作用后破坏形式是沿斜截面断裂,进一步讨论斜截面上的应力计算公式。
为了保证构件的安全工作,需要满足强度条件,根据强度条件可以进行强度校核,也可以选择截面尺寸或者计算容许荷载。
本章还研究了轴向拉压杆的变形计算,一个目的是分析拉压杆的刚度问题,另一个目的就是为解决超静定问题做准备,因为超静定结构必须借助于结构的变形协调关系所建立的补充方程,才能求出全部未知力。
在超静定问题中还介绍了温度应力和装配应力的概念及计算。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本章介绍了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典型代表低碳钢和铸铁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2.1 轴向拉伸和压缩的概念在实际工程中,承受轴向拉伸或压缩的构件是相当多的,例如起吊重物的钢索、桁架第2章 杆件的拉伸与压缩 ·9··9·2.2 拉(压)杆的内力计算2.2.1 轴力的概念为了进行拉(压)杆的强度计算,必须首先研究杆件横截面上的内力,然后分析横截面上的应力。
下面讨论杆件横截面上内力的计算。
取一直杆,在它两端施加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与直杆轴线相重合的外力,使其产生轴向拉伸变形,如图2.2(a)所示。
为了显示拉杆横截面上的内力,取横截面把m m −拉杆分成两段。
杆件横截面上的内力是一个分布力系,其合力为N F ,如图2.2(b)和2.2(c)所示。
由于外力P 的作用线与杆轴线相重合,所以N F 的作用线也与杆轴线相重合,故称N F 为轴力(axial force)。
由左段的静力平衡条件0X =∑有:()0+−=N F P ,得=N F P 。
一、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实心圆截面杆和非薄壁的空心圆截面杆受扭转时,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它们在横截面上的切应力象薄壁圆筒中那样沿半径均匀分布导出这类杆件横截面上切应力计算公式,关键就在于确定切应力在横截面上的变化规律。
即横截面上距圆心τp任意一点处的切应力p与p的关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观察圆截面杆受扭时表面的变形情况,据此做出内部变形假设,推断出杆件内任意半径p处圆柱表面上的切应变γp,即γp与p的几何关系利用切应力与切应变之间的物理关系,再利用静力学关系求出横截面上任一点处切应力τp的计算公式实验表明:等直圆杆受扭时原来画在表面上的圆周线只是绕杆的轴线转动,其大小和形状均不变,而且在小变形情况下,圆周线之间的纵向距离也不变图8-56扭转时的平面假设:等直圆杆受扭时它的横截面如同刚性圆盘那样绕杆轴线转动显然这就意味着:等直圆杆受扭时,其截面上任一根沿半径的直线仍保持为直线,只是绕圆心旋转了一个角度φ图8-57现从等直圆杆中取出长为dx的一个微段,从几何、物理、静力学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圆杆受扭时的横截面上的应力图8-581.几何方面小变形条件下dφ为dx长度内半径的转角,γ为单元体的角应变图8-59或因为dφ和dx是一定的,故越靠近截面中心即半径R越小,角应变γ也越小且γ与R成正比例(或线性关系)由平面假设:对同一截面上各点θ表示扭转角沿轴长的变化率,称为单位扭转角,在同一截面上其为常数所以截面上任一点的切应力与该点到轴心的距离p成正比p为圆截面上任一点到轴心距离,R为圆轴半径图8-60上式为切应力的变化规律2.物理方面(材料在线性弹性范围内工作)由剪切胡克定律由于G和为常数,所以上式表明受扭等直圆杆在线性弹性范围内工作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在同一半径p 的圆周上各点处大小相同,但它们随p做线性变化同一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在横截面的边缘处。
这些切应力的方向均垂直于各自所对应的半径,指向与扭矩对应3.静力学方面前面已找出了受扭等直圆杆横截面上的切应力τp随p变化的规律,但还没有把与扭矩T联系起来。
斜截面上的应力正负号规定
α:横截面外法线n0转至斜截面的外法线n,逆时针转向为正,反之为负
图7-95
如上图α为正
图7-96
: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
图7-97
:对脱离体内一点产生顺时针力矩的剪应力为正,反之为负
图7-98
讨论
1.当
即斜截面上的正应力为杆内正应力的最大值,而剪应力为零
2.当
即α与杆件成45°的斜截面上剪应力达到最大值,而正应力不为零
3.当
即纵截面上的应力为零,因此在纵截面不会破坏
4.当
图7-99
讨论结论
图7-100
拉压杆任意两个互相垂直截面上的切应力大小相等,而指向都对着或者背离该两截面的交线,即切应
力互等定理
图7-101 .。
一点应力状态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凡提到“应力”,必须指明作用在哪一点,哪个(方向)截面上。
因为受力构件内同一截面上不同点的应力一般是不同的,通过同一点不同(方向)截面上应力也是不同的。
例如,图8-1弯曲梁横截面上各点具有不同的正应力与剪应力;图8-2通过轴向拉伸杆件同一点的不同(方向)截面上具有不同的应力。
2.一点处的应力状态是指通过一点不同截面上的应力情况,或指所有方位截面上应力的集合。
应力分析就是研究这些不同方位截面上应力随截面方向的变化规律。
如图8-3是通过轴向拉伸杆件内点不同(方向)截面上的应力情况(集合)3.一点处的应力状态可用围绕该点截取的微单元体(微正六面体)上三对互相垂直微面上的应力情况来表示。
如图8-4(a,b)为轴向拉伸杆件内围绕点截取的两种微元体。
特点:根据材料的均匀连续假设,微元体(代表一个材料点)各微面上的应力均匀分布,相互平行的两个侧面上应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垂直的两个侧面上剪应力服从剪切互等关系。
§8-2平面应力状态的工程实例1.薄壁圆筒压力容器为平均直径,为壁厚由平衡条件得轴向应力:(8-1a)图8-5c(Ⅰ-Ⅰ,Ⅱ-Ⅱ为相距为的横截面,H-H为水平径向面)由平衡条件或, 得环向应力:(8-1b)2.球形贮气罐(图8-6)由球对称知径向应力与纬向应力相同,设为对半球写平衡条件:得(8-2)3.弯曲与扭转组合作用下的圆轴4.受横向载荷作用的深梁§8-3平面一般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空间一般应力状态如图8-9a所示,共有9个应力分量:面上的,,;面上的,,;面上的,,。
1)应力分量的下标记法:第一个下标指作用面(以其外法线方向表示),第二个下标指作用方向。
由剪应力互等定理,有:,,。
2)平面一般应力状态如图8-9b所示,即空间应力状态中,方向的应力分量全部为零();或只存在作用于x-y平面内的应力分量,,,,其中,分别为,的简写,而= 。
3)正负号规定:正应力以拉应力为正,压为负;剪应力以对微元体内任意一点取矩为顺时针者为正,反之为负。
工程力学课后解答2.9 题图2.9所示中段开槽的杆件,两端受轴向载荷P 的作用,试计算截面1-1和2-2上的应力。
已知:P = 140kN ,b = 200mm ,b 0 = 100mm ,t = 4mm 。
题图2.9解:(1) 计算杆的轴力 kN 14021===P N N (2) 计算横截面的面积21m m 8004200=⨯=⨯=t b A202mm 4004)100200()(=⨯-=⨯-=t b b A (3) 计算正应力MPa 1758001000140111=⨯==A N σ MPa 3504001000140222=⨯==A N σ (注:本题的目的是说明在一段轴力相同的杆件内,横截面面积小的截面为该段的危险截面)2.10 横截面面积A=2cm 2的杆受轴向拉伸,力P=10kN ,求其法线与轴向成30°的及45°斜截面上的应力ασ及ατ,并问m ax τ发生在哪一个截面? 解:(1) 计算杆的轴力kN 10==P N(2) 计算横截面上的正应力MPa 501002100010=⨯⨯==A N σ(3) 计算斜截面上的应力MPa 5.37235030cos 2230=⎪⎪⎭⎫ ⎝⎛⨯==σσMPa 6.2123250)302sin(230=⨯=⨯=στ MPa 25225045cos 2245=⎪⎪⎭⎫ ⎝⎛⨯==σσMPa 251250)452sin(245=⨯=⨯=στ (4) m ax τ发生的截面 ∵0)2cos(==ασαταd d 取得极值 ∴ 0)2cos(=α 因此:22πα=, 454==πα故:m ax τ发生在其法线与轴向成45°的截面上。
(注:本题的结果告诉我们,如果拉压杆处横截面的正应力,就可以计算该处任意方向截面的正应力和剪应力。
对于拉压杆而言,最大剪应力发生在其法线与轴向成45°的截面上,最大正应力发生在横截面上,横截面上剪应力为零)2.17 题图2.17所示阶梯直杆AC ,P =10kN ,l 1=l 2=400mm ,A 1=2A 2=100mm 2,E =200GP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