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语文)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4
学科教学(语文)(全日制)学科名称:教育硕士学科代码:045100专业名称:学科教学(语文)专业代码:045103一、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课程专任教师。
基本要求如下:1.热爱教师职业和语文教学工作,有志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
2.文化基础与语文专业基础良好,具有较高的教育学和课程教学论的素养,在语文教学方面视野开阔,创新意识强,能胜任教学业务骨干的任务,具有较强的学科教学研究能力。
3.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具有健康的体格、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招生对象具有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同等学力)及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
三、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
全日制攻读学位者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其中一年半在校学习,修满课程学分;最后半年实习,撰写学位论文),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申请学位者,经学校批准可延迟半年至一年申请学位。
四、课程设置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学历硕士)应修满38学分、在职兼读(专业学位生)应修满36学分。
公共学位课12-14学分,专业学位课10-12学分,选修课6-8学分,专业实践全日制硕士8学分、在职兼读2学分。
(一)学位基础课(12学分)1.英语(2学分)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研究(2学分)3.教育原理(2学分)4.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5.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6.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二)专业必修课(12学分)1.语文教育测量与评价(2学分)2.语文课程与教材研究(2学分)3.语文学科前沿专题(2学分)4.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2学分)5.教研论文撰写指导(2学分)(三)专业选修课(6学分)1.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学分)2.汉字文化专题(2学分)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学分)4.文艺理论专题(2学分)(四)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为8个学分,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年,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其中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创造条件,尽可能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
【摘要】本文整理出了开设了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的院校排名、分数线、报录比、考试科目等内容,备战2020考研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的同学如果还没有决定要报考哪所学校,希望在对比院校的以上各项因素后,帮助你确定报考的院校。
一、学校排名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学科门类:04教育学;一级学科:0451教育;专业名称:045103学科教学(语文)】0451教育评估结果如下: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0451 教育评估结果学校代码及名称A+10027 北京师范大学10269 华东师范大学A10200 东北师范大学10319 南京师范大学A-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10511 华中师范大学10574 华南师范大学10635 西南大学10718 陕西师范大学学府考研B+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10065 天津师范大学10270 上海师范大学10346 杭州师范大学10445 山东师范大学10542 湖南师范大学B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10166 沈阳师范大学10285 苏州大学10320 江苏师范大学10394 福建师范大学10681 云南师范大学B-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10370 安徽师范大学10446 曲阜师范大学10476 河南师范大学10602 广西师范大学10736 西北师范大学11117 扬州大学学府考研C+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10414 江西师范大学10636 四川师范大学10637 重庆师范大学11078 广州大学C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10118 山西师范大学10418 赣南师范学院10638 西华师范大学10663 贵州师范大学11065 青岛大学C- 10167 渤海大学10184 延边大学10451 鲁东大学10475 河南大学10477 信阳师范学院10512 湖北大学10534 湖南科技大学学府考研10603 广西师范学院本专业学位类别中,授权单位共计142所,符合参评条件且参评的授权单位共计61所。
学科教育(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5103)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
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
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
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关于实践教学(6学分)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其中第二学期最后3周在校内进行教师岗位培训,使研究生具备良好的师德和敬业精神、能够写好教案、能够辅导和答疑中小学生、具有良好的演讲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为履行教师职责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学期到中小学进行顶岗实习。
五、教学方式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
应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并在中小学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
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附件1: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基本要求为贯彻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3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工作,促进实践教学有效开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制定本基本要求。
一、实践教学的目标与任务实践教学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了解中小学、幼儿园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统称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实际、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和企业生产的过程与岗位能力需要;学习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与经验,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与技能,提高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素质;学习模范班主任的基本工作方法和经验,养成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素质与能力;了解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教育创新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的时间要求实践教学的时间累计为一学年,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与教育研习等环节。
教育见习在第一学年进行,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在第二学年进行。
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实践教学应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企业分别进行,学校实习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学期,企业实习时间不少于三个月。
三、实践教学的方式与内容实践教学可采取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企业实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行业企业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多种形式;时间安排上可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段实习等。
(一)教育见习教育见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过程和企业生产过程,学习优秀教师的师德风范和教育教学方法,培养从事教育工作的兴趣。
教育见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参观学校和企业,观摩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听课,参加教育管理专家与教学一线名师的专题报告或讲座,参加主题班会,参加市级或区级教研活动,体验和感受教师的工作和学校生活。
在教育见习过程中,本科为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听课应不少于4节,本科为非师范类专业和跨专业学生听课不少于6节。
学科教学(语文)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专业化中小学教师和管理人员,为他们将来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要求是:(一)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德,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熟练运用教育技术,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三)具有较好的教育科研素养,较强的教育实践反思能力,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四)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二、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课程学习主要通过远程教育和寒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实行学分制。
各校要创新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采取部属师范大学与地方政府、地方师范院校、中小学校合作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新机制。
选择具备条件的免费师范毕业生任教学校建立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实行部属师范大学和中小学的双导师制,共同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
通过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公共服务平台,部属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互认,共享优质资源。
三、课程设臵课程分为公共学位必修课程、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教育实践研究五个模块。
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
(一)公共学位必修课程(4学分)1.外国语(2学分,外语通过六级水平考试者免修)2.政治理论课(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二)学位基础课程(8学分)1.教育学原理(2学分)2.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3.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4.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三)专业必修课程(10学分)1.学科教学论(语文)(2学分)2.语文教学名师案例研究(2学分)3.语文学科发展前沿专题(2学分)4.语文课改专题研究(2学分)5.中学语文教育测量与评价(2学分)(四)专业选修课程(至少6学分)1.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专题(2学分)2.校本课程开发专题(2学分)3.信息化教学研究(2学分)4.班级管理学(2学分)5.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2学分)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2学分)7.语文审美教育(2学分)8.中学语文教师科研能力发展专题研究(2学分)(五)教育实践研究(6学分)在职学习头两年的年度考核合格,对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和反思,写出总结和反思报告,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学科教学(语文)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0201一、专业领域简介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现有本校硕士生导师、校外兼职硕导共36人,是文学院师资力量最为雄厚的专业。
本专业以九年义务教育语文学科教师教育为导向,职业技能和素质教育的结合为基础,突出基础教育语文教师职业所需要的实际知识、实际技能与所需素养的培养。
本专业主要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基础教育,从事九年义务教育中的语文教育教学,或承担与中小学教育相关的其他工作,或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关的其他行业的工作。
二、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语文教师。
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良好的语文学科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语文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三、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四、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为2年,特殊情况允许延长学习年限一年。
五、培养方式(一)采用全日制脱产攻读硕士学位学习方式。
(二)课程学习时间原则上为一学年。
(三)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实习、实践可以在现场或实习单位完成。
(四)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学位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注重研究生实际工作经验的提升,提高研究生应具备的教师专业素养。
“学科教学(语文)”领域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领域代码:045103)(2018年修订)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具备从事语文教育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具有独立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实践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语文课程专任教师。
具体要求为: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语文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胜任并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4.具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5.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基本学制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3年,研究生在校修业年限(含休学、保留学籍、延期毕业)最长不得超过6年。
四、培养方式我校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半脱产学习模式,利用寒暑假和周末集中学习,在校的集中学习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
采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模拟教学、课例分析、微格教学等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方式。
注重课内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学习,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开展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积极开展语文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做好实践案例研究、教育观察反思与教学专题研究。
聘任经验丰富的中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参与导师组,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学习与研究。
五、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课程设置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教育实践四个模块。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7学分。
其中学位基础课13学分,专业必修课12学分,专业选修课6学分,实践教学研究6学分。
教育硕士专业简介学术和专业硕士哪个好
教育硕士Ed.M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掌握某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同时还要懂得现代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的理论及方法;具有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学科教学或管理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教育硕士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学位分设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两个培养方向。
育硕士专业学位招收对象为大学本科毕业,具有三年以上第一线教学经历的基础教育的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以课程学习为主。
教学安排上既有培养规格的统一要求,又应针对不同学科人员的特点,加强分类指导,重在加强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育硕士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学位论文选题要密切联系实际,结合本职工作,对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提出解决办法。
对论文的评价着重于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解决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国家经济、科技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本专业学位工作的进展情况,逐步使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成为基础教育的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担任较高职务的资格条件之一。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由具备条件的高等师范院校授予。
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北京师范大学。
045103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学科简介一、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简介1、学科专业简介: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于2010年开始从应届毕业的中文本科生中招收海南省“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培养模式:3+1,即三年在职学习,一年脱产学习),2011年招收全日制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培养模式:2年全日制),从2012年起,将原批准招收的海南省“农村学校教育硕士”,改为从海南省特岗教师中招收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培养模式:2+1,即两年在职学习,一年撰写硕士学位论文)。
到2014年为止,共招收有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生162人。
在上级有关部门和海南师范大学各级领导的积极支持下,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的导师队伍从无到有,从2010年开始,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建设,已经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在担任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课程和论文指导的教师队伍中(不包括公共课程和教育课程的师资),共有中文教授8人,副教授6人,讲师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共11人,具有教育硕士生导师资格的共14人,学科负责人为陈道谆教授。
并且,从2012年6月开始,经海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同意将文学院现有的15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时聘任为专业型(语文)教育硕士生导师,此举大大增强了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的导师队伍建设,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的教育质量提供了强大有力的师资队伍保障。
另外,文学院外聘有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生导师6人,他们分别来自省市教研院或省属重点中学,都具有丰富的基础教育实践经验和研究心得,全部具有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职称,都有相关的基础教育研究论著或语文教育研究论文公开发表。
2、学科师资队伍科研情况(不包括外聘专家、公共课程和教育课程的师资):近三年来,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的导师在科研成果、课题、获奖等方面,硕果累累,统计结果如下:(1)学术论文:在《文学评论》、《文艺争鸣》、《中国文化研究》等中文核心期刊(或CSSCI)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共计27篇。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方向)培养方案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方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
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其中第一年主要是课程学习,第二学年进行研究性教学实践活动与论文写作,实践教学和论文写作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其中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半年。
三、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具体为:学位基础课程6门,共12学分;专业必修课程4门,共10学分;专业选修课程3~5门,共6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
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详见附表。
补修课程: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补修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师范类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补修2门学科专业基础课。
补修课程须随相应师范专业本科生参加考试,取得合格成绩,不计学分。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微格教学与课例分析、第二课堂语文教师基本功训练和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三部分。
微格教学与课例分析和第二课堂语文教师基本功训练两部分主要在校内进行。
微格教学与课例分析安排在第2学期,共2学分。
本课程通过微格教学与课例分析,完成学生的语文教学设计能力、语文课堂教学能力、课堂调控能力的培养和语文教学反思意识的形成。
00 思想政治教育00 不区分方向00 不区分方向00 不区分研究方向00 不区分研究方向045108 学科教学(英语) 00 英语教学研究30 (7)24 (3)22 (3)26 (6)27 (8)40 (8)①101 思想政管理论②202 俄语或者 203 日语或者 204 英语二③333 教育综合④902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①101 思想政管理论②202 俄语或者 203 日语或者 204 英语二③333 教育综合④917 小学教学综合①101 思想政管理论②202 俄语或者 203 日语或者 204 英语二③333 教育综合④916 教育心理综合①101 思想政管理论②202 俄语或者 203 日语或者 204 英语二③333 教育综合④903 古代汉语、现代汉语①101 思想政管理论②202 俄语或者 203 日语或者 204 英语二③333 教育综合④918 蒙古语文教学法、现代蒙古语①101 思想政管理论②204 英语二只招收具有学士学位考生。
只招收具有学士学位考生。
只招收具有学士学位考生。
只招收具有学士学位考生。
只招收具有学士学位的01 手风琴演奏与教学02 音乐鉴赏与教学03 作曲理论与教学04 声乐演唱与教学05 钢琴演奏与教学06 民族音乐学07 音乐教育08 视唱练耳09 洋琴演奏与教学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00 不区分研究方向00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00 不区分研究方向20 (7)25 (7)15 (7)22 (7)34 (7)③333 教育综合④920 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①101 思想政管理论②202 俄语或者 203 日语或者 204 英语二③333 教育综合④911 音乐鉴赏、和声、曲式①101 思想政管理论②202 俄语或者 203 日语或者 204 英语二③333 教育综合④909中国通史(截止 1949 年)①101 思想政管理论②202 俄语或者 203 日语或者 204 英语二③333 教育综合④904 中学数学教学论①101 思想政管理论②202 俄语或者 203 日语或者 204 英语二③333 教育综合④910 地理教学论①101 思想政管理论②202 俄语或者 203 日语或者 204 英语二③333 教育综合④907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考生。
国家试点学院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语文)专业(试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9年5月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语文)专业(试行)一、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较高传统文化素养的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专任教师。
培养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
具体要求为:(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和理解能力。
包括文学、史学、哲学等基本知识,认知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能力,理解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之间关系的能力。
(三)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与能力。
包括语言学、汉字学、汉语修辞学、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不同类型文本的解读、鉴赏和批评能力,中文书写、口语表达与创意生成的能力。
(四)课程能力。
包括在整体性的课程理念下,进行课程设计、组织、实施与评价的能力。
(五)基于学生差异的教学能力。
包括分析学情和确定最近发展区的能力,差异化设计教学目标、任务、策略、评价的能力,以及支持特殊需要儿童学习的教学设计能力。
(六)交往与合作能力。
包括与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交往和合作能力。
(七)持续专业发展能力。
包括反思、研究、终身学习的专业习惯与能力,分析与使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
(八)人文关怀。
包括尊重、宽容、关爱、平等、公正、真诚、同情等等。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本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一)课程结构及学分要求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必修环节(实践教学)。
总学分不少于37学分。
(二)课程列表五、培养方式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
一、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简介1、学科专业简介: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于2014年开始招收全日制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培养模式:2年全日制),同时也从职业院校及中小学在职教师中招收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培养模式:2+1,即两年在职学习,一年撰写硕士学位论文)。
到2016年为止,共招收有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生42人。
我校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的导师队伍,经严格筛选与学术水平之审定,现师资队伍中包括有中文教授14人,副教授5人,其中博士学位者共14人,具有教育硕士生导师资格共计19人,学科负责人为周卫忠教授。
本校文学院自2006年具有现当代文学的专业硕士授与权。
2010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通过教育部立项。
2011年“职业院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点”开始招生。
2012年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批为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
文学院下属有广东省中职语文研究中心,郭小东文学馆等特色品牌单位,并专为学科语文硕士生培养配备双导师制,从广州市教研单位及省市高职、中职、中小学等院校中聘请教育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高级职称专任教师,在教育课题与教学研究方向指导的专业性与前沿性上,提供更为坚实的师资基础。
2、学科师资队伍教学、科研情况及研究生培养成绩介绍:近年来,文学院教学成果方面,现有国家级视频精品课程1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广东省精品视频资源课程4项。
另有8门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占专业主干课程数的66%。
科研成果上,近年来文学院教师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3项,广东省社科基金项目11项,以及众多市级和校级项目,近五年科研经费达450多万。
所培养的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们,近来年先后出版了理论著作七部、长篇小说一部、短篇小说十余部(篇)。
二、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导师研究方向介绍(部分):周卫忠:文艺学研究,重点为巴赫金研究。
教育理论研究全曰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思路-----以项目为驱动李英(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06)摘要:借鉴项目式学习,提出了项目拟定——知识构建——研究开展——论文形成——综合评价的一体化全J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以“项目”为主线将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有效衔接,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关键词: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一体化培养模式项目式学习一、引言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主要是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以课程学习为主,重在加强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型社会,人才培养的目标从掌握知识型人才转为创造更多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型人才。
2017年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修订)》明确指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包“……掌握教育理论,具有的知识和实的专业基础,学和势,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胜任并创造性地教育教学和管理,具有和问题、学习的识与能力”叭因,主动探究和研究,学生、分析和解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强主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全日制教育硕士新型培养是新从教育硕士培养的教的要,也是教面的%二、项目式学习的教学原则和特点基于建构主义的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以下简称PBL)是目使学生参与探究的教学模式。
PBL的目,在多位学的基础,Thomas制定:性、性问题、性调查、自主性和实性。
,在PBL,目是教学的,学生实目和学习学科的;项目重是的“问题”,以“问题”为目并和在知识,从学生掌握学科的和;项目应学生性探究,问题导向式探究知识和解问题;目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学生的,学生有主的学习;项目要实生有性的真实拟的问题或难题,同时具有解决的方案和可实施的地方叫Blumenfeld等学把PBL的教学过程描述为一个让学生参与调查的学习过程。
学科教学(语文)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方案(2017年修订)
专业代码:045103
一、培养目标
培养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专任教师。
具体要求为: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语文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胜任并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4.具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5.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
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
(一)学位基础课(14学分)
1.英语(4学分)
2.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
3.教育原理(2学分)
4.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
5.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
6.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10学分)
1.语文课程与教材研究(2学分)
2.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2学分)
3.语文发展前沿专题(2学分)
4.教育测量与评价(2学分)
5.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学分)
(三)专业选修课(6学分)
1.当代语文教学流派和教学艺术(2学分)
2.语文教育发展史(2学分)
3.文学研究专题(2学分)
4.语言学研究专题(2学分)
5.基础教育改革研究(2学分)
6.中外教育简史(2学分)
7.教育政策与法规(1学分)
(四)实践教学(8学分)
1.校内实训(2学分):包括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课例分析等。
2.校外实践(6学分):包括教育见习(1学分)、教育实习(4学分)、教育研习(1学分)等。
五、培养方式
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根据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实践与反思,采取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注重课内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学习;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开展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六、实践教学的实施
实践教学须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内容,有完整的管理与评价制度,有序组织实施。
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学年,其中校外集中实践不少于1学期。
教育见习安排在第一学期,由学院组织;校内实训安排在第二学期第15-18周;教育实习、教育研习安排在第三学期,由学校统一组织。
有充足的实践实训设施和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能切实保障实践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七、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选题应与专业领域和方向相一致,来源于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
技术学校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学位论文开题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第12周左右。
开题完成后,结合实践过程开展学位论文工作。
(二)学位论文应符合研究规范并凸显应用价值,论文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专题研究论文、调查研究报告、实验研究报告和案例研究报告等。
论文正文部分字数不少于2万字。
(三)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基础教育学校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语文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四)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附:学科教学(语文)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
学科教学(语文)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
注:第二学期的课程上课起止周为1-13周,第14周进行考试或考查;第15-18周由学院安排校内实训。
第二学期2学分的课程每周安排3节,1学分的课每周安排2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