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育苗》第八章 蔬菜工厂化育苗番茄
- 格式:pdf
- 大小:629.94 KB
- 文档页数:16
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篇一: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蔬菜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从网上搜集的,有改动)工厂化育苗技术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从美国引进的一项新的育苗新技术它省工、省力、节能,效率高,成本低,便于规范化管理,适宜远距离运输。
育苗生产实现了专业化、机械化,供苗实现了商品化。
一、穴盘育苗的概念穴盘育苗是以草炭、蛭石等轻质材料作育苗基质,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体系,是国际上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育苗技术。
播种是一穴一粒,成苗时是一穴一株并且成株苗的根系与基质能够相互缠绕在一起,根坨成上大底小的塞子形,故美国把这种苗称之为塞子苗,日本称其为框穴成型苗,我国引进后称其为机械化育苗或工厂化育苗,目前多称之为穴盘育苗。
二、蔬菜穴盘育苗的优越性和常规育苗相比有以下几个优点:(一)省工、省力、机械化生产效率高。
穴盘育苗采用精量播种,一次成苗,从基质混拌、装盘至播种、覆盖等一系列作业实现了自动化控制,苗龄比常规苗缩短10~20天,劳动效率提高了5~7倍。
常规育苗人均管理2.5万株,穴盘育苗人均管理20万~40万株,由于机械化作业管理程度高,减轻了作业强度,减少了工作量;常规育苗每个土坨平均为0.5~0.75千克重,每公顷定植蔬菜(平均按60 000株)相当于搬走30 000~45 000千克土,而穴盘育苗采用轻基质,定植时每株苗只有35~50克重,定植667m2只相当于常规育苗工作量的1/10。
(二)节省能源、种子和育苗场地穴盘育苗时干籽直播,一穴一粒并且集中育苗,每万株苗好每辆是常规育苗的25%~50%,节省能源2/3。
单位面积上的育苗量比常规育苗高,每平方米一茬可育300株,根据穴盘每盘的孔数不同,每公顷地可育苗315万(番茄、瓜类)~1 260万株(芹菜)(每亩21~84万株),采用穴盘育苗能有效的增加保护地生产面积。
(三)成本低。
由于上述原因,穴盘育苗和常规育苗相比,成本可降低30%左右。
蔬菜工厂化育苗新技术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而蔬菜的生产也是一个重要的产业。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蔬菜需求的增长,传统的种植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蔬菜的需求。
因此,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应运而生。
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是一种利用现代化设备和技术手段,在控制环境下进行的育苗方式。
它主要包括了自动化育苗设备、智能化育苗管理系统和先进的育苗方法。
首先,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使用了一系列的自动化育苗设备。
传统的育苗方式中,人们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来进行育苗工作,而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通过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育苗的效率。
例如,自动化育苗盒可以根据设定的时间和条件,自动进行浇水、通风、灌溉等工作,大大减轻了育苗人员的工作量。
其次,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还使用了智能化育苗管理系统。
这个系统可以自动监测和调节育苗环境,保证蔬菜的健康生长。
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的配合,系统可以实时感知育苗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智能调控。
这样一来,就可以营造出最适宜蔬菜生长的环境,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最后,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还采用了先进的育苗方法。
传统的育苗方式中,通常需要使用大量的土壤和化肥,然而这些土壤和化肥往往含有较多的杂质和农药残留,对蔬菜的生长不利。
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通过使用无土栽培和水培技术,避免了土壤和化肥的使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并且使蔬菜生长更加健康和快速。
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应用已经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例如,有人通过使用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成功地种植出优质的叶菜类蔬菜,在市场上取得了很好的销售。
此外,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还帮助人们在非农耕区域进行蔬菜种植,提高了农业的产值和效益。
然而,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投资成本较高,需要购买昂贵的自动化育苗设备和智能化育苗管理系统。
其次,技术操作较为复杂,需要对设备和系统有一定的了解和经验。
最后,一些人认为,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虽然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但却可能对自然环境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1项目概况凌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自承担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示范推广项目以来,受到了凌海市政府、市农村经济发展局等领导的关注和支持,中心领导也非常重视,全力组织实施,使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通过宣传培训,菜农对该项技术逐渐认可,该技术在改善蔬菜生产环境的同时增加了菜农的收益。
项目实施过程中,年初有工作计划,与合作单位有任务书协议,下乡有记录,参加人员有工作日志,工作有阶段总结。
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是基质取代营养土、地表育苗改空间支架育苗的有机结合,形成蔬菜育苗技术新模式。
一年来,该项目推广新品种4个:番茄1个、西瓜1个、西兰花2个;推广新技术8项;示范面积1355亩,推广面积13550亩;集中培训40余次,现场指导60余次,赶科技大集4次;新闻媒体宣传2次。
采用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用种量减少,育苗周期短,土地利用率高;采用有机营养基质栽培技术,减少了土传病害,避免破坏土壤的生态结构;适于机械化操作,省工省力,实现规模生产,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大。
2主要技术内容完成情况2.1示范区建设。
该项目以蔬菜工厂化育苗合作社、龙头企业为示范重点,计划示范面积1050亩,273万株苗,完成示范面积1355亩,示范区落实到新庄子、建业、右卫、谢屯、双羊、余积等6个乡镇,品种有西兰花、番茄、西瓜等。
其中西瓜710亩,100万株苗,分布在新庄子六段村260亩、将军村200亩、大明村100亩、新庄子村150亩,全部定植完成;西兰花260亩,73万株苗,分布在新庄子姜木村30亩、建业绥丰村39亩、博字村38亩、右卫大康村25亩、右卫村33亩、谢屯羊户屯村31亩、马家湖村37亩、小幺村27亩。
番茄385亩,100万株苗,分布在余积镇小方村45亩、齐家村34亩、霍韩村36亩,谢屯乡光辉村35亩、大马村28亩,双羊镇五旗村45亩、长山子83亩,建业新安村20亩,右卫西彭村59亩。
推广辐射面积计划10500亩,完成13550亩,分布在新庄子、建业、右卫、谢屯、双羊、余积等16个乡镇。
工厂化育苗技术作者:张振辉来源:《吉林蔬菜》 2014年第10期张振辉(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农业多种经营管理站 024000)工厂化育苗是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而出现的一项成熟的农业先进技术,是工厂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在人工创造的最佳环境条件下,采用科学化、机械化、自动化等技术措施和手段,进行批量生产优质秧苗的一种先进生产方式。
与传统的育苗方式相比具有用种量少,占地面积小,缩短苗龄,节省育苗时间,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育苗生产效率。
该项育苗技术2006年引进赤峰市,应用于番茄、青椒作物的育苗,每年应用面积在20万亩以上。
1 增产增效情况1.1 节约用种:采取精量播种,减少用种量10%以上。
1.2 省工省力,减少劳动强度。
1.3 减少病害,节约投入;基质不含病虫卵,减少苗期管理中防病治虫的人力物力的投入。
1.4 提早成熟,增产增收;幼苗带基质直接定植于大田,不伤根,不缓苗,定植后直接进入生长阶段。
根据对比,产品可提早10~15天成熟,平均增产25%,产值平均提高25%。
2 技术要点工厂化育苗是以草炭、蛭石为基质,并加入幼苗生长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以不同孔穴的穴盘为容器,进行蔬菜育苗的一项育苗新技术;以装盘→压印→浇水→播种→保湿→覆盖为具体技术流程,然后放在设施内进行环境调控和培育成苗。
2.1 装盘;基质自然装满穴盘并刮平露出育苗盘中肋,穴盘的每个孔穴填装的基质量要均匀一致,不可局部按压。
2.2 压印;使用压印板将装好的基质压出1厘米深的播种孔。
2.3 浇水;使用喷壶对压好印的基质浇底水。
2.4 播种;将包衣种子直播并平放于压好印的穴盘播种孔内,每穴1粒。
2.5 保湿、覆盖;播种完毕先用营养基质覆盖,覆盖要保证充分盖满播种穴,不能局部按压,刮平至每个孔穴的分隔线清晰可见,避免发生根系病害后相互传染,覆盖以后浇水,然后覆盖地膜保湿。
2.6 苗期管理;播种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0~30℃,夜间15~20℃,地温20℃,有30%出苗时,揭去覆盖材料,增加光照。
番茄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1育苗设施1.1连栋温室主要以塑料、玻璃等为透明覆盖材料,以钢材为骨架,二连栋以上的大型保护设施。
1.2日光温室严冬季节,依靠太阳能,不加温或基本不加温,主要用于喜温性蔬菜生产的一种保护设施。
具有三面围墙、后屋面和透明的前屋面,透明覆盖物为塑料薄膜,夜间覆盖不透明覆盖物。
2番茄苗的培育2.1 成苗标准成苗标准为:子叶完整,茎秆粗壮,叶片深绿,无bing斑,节间短,株高15cm~20㎝,六叶一心,根系布满基质,春季育苗苗龄在35d~40天,秋季育苗苗龄25d~30天左右。
2.2 主要设备工厂化育苗主要设施有基质搅拌机、恒温箱、催芽室、连栋温室、日光温室或拱圆大棚、育苗床、穴盘、防虫网、黄板、防虫灯及加温或降温设施等。
2.3设施消du2.3.1育苗温室消du每667平方米温室可用1.65kg高锰酸钾、1.65kg甲醛、8.4kg开水消du。
将甲醛加入开水中,再加入高锰酸钾,产生烟雾。
封闭48小时消du,待气味散尽后即可使用。
2.3.2穴盘消du用40%的福尔马林100倍液浸泡苗盘15-20分钟,然后在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闷闭7天后揭开,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或是4%高锰酸钾浸泡10-20分钟消du。
2.4 育苗基质及配比常用的育苗基质有草炭、蛭石、珍珠岩、牛粪等。
配方为:草炭:珍珠岩(粒径3mm):蛭石=6:3:1或草炭:牛粪:蛭石=1:1:1。
先将草炭过筛,再将三者按以上比例混合均匀,每立方米基质加1kg~1.5㎏氮、磷、钾含量均为15﹪的三元复合肥,同时喷施50﹪多菌灵500倍液或每立方米基质加苗菌敌80g~100g,进行基质灭菌消du,然后将配好的基质用塑料薄膜密封一周后使用。
2.5育苗穴盘的选择及装盘番茄育苗一般选用105孔苗盘,装盘用的基质含水量达到手握成团、落地即散为宜。
装盘时,以基质恰好填满育苗盘的孔穴为宜,基质要疏松,不能压实,亦不能中空。
2.6 播种2.6.1 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栽培方式和市场需求选用抗bing抗逆、易坐果、外观和内在品质好的品种,或秧苗用户提供的品种。
工厂化育苗教材一、工厂化育苗概述工厂化育苗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育苗方式,以先进的设施和设备为依托,通过人为创造最佳的生长条件,实现幼苗的高效、优质、快速生长。
这种育苗方式具有高度洁净的生长环境、精准的环境控制、全自动化的管理等特点,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育苗设施与设备工厂化育苗的设施主要包括温室、育苗盘、灌溉设备等。
其中,温室是育苗的主体设施,具有保温、保湿、透光等功能。
育苗盘用于幼苗的摆放和生长,一般由轻质塑料或纸质材料制成。
灌溉设备包括水箱、水泵、管道等,用于定时定量供给幼苗所需的水分和营养。
三、种子处理与催芽种子处理是工厂化育苗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种子消毒、催芽等步骤。
种子消毒通常采用温汤浸种或化学药剂处理,以杀死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菌。
催芽则是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促进种子萌发。
四、播种与生长管理播种是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播撒在育苗盘中的土壤表面,然后覆盖一层薄土。
生长管理包括浇水、施肥、除草等,是保证幼苗健康生长的关键环节。
五、环境控制与营养管理环境控制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的调节,以满足幼苗生长的最佳需求。
营养管理则是通过合理施肥,提供幼苗所需的养分。
六、病虫害防治工厂化育苗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通过对环境条件的控制,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一旦发现病虫害,应采取生物、化学或物理等方法进行防治。
七、采收与包装当幼苗达到一定标准时,即可进行采收。
采收时应根据幼苗的生长状况、规格等进行分类。
包装则是将幼苗按一定数量和规格进行捆扎和保鲜处理,便于运输和销售。
包装时应保证幼苗新鲜度和运输中的安全性。
蔬菜工厂化育苗名词解释
蔬菜工厂化育苗是指利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在专业的工厂环境下进行蔬菜的育苗过程。
这种育苗方式相对于传统的露地育苗具有更多的优势,可以控制和调节光照、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生长环境因素,使蔬菜幼苗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好的生长条件,提高幼苗的品质和产量。
蔬菜工厂化育苗通常包括以下环节:
1.苗床准备:选择合适的育苗介质,如发泡塑料板、气泡塑料膜等,以及配备相应的灌溉和排水系统。
2.种子处理:对种子进行消毒、浸种、浸湿等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抗病能力。
3.播种:将处理过的种子均匀地撒在苗床上,并适当覆盖一层薄土,使种子能够生根发芽。
4.环境控制:利用温室大棚或生产线设备,控制光照、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因素,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5.管理与护理:定期进行浇水、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操作,保证幼苗的健康生长。
6.苗期管理:控制苗期的生长节奏和株型形成,如适时修剪茎叶、调节光照和温度等。
蔬菜工厂化育苗的优势包括生产周期短、品质稳定、抗病虫害
能力强、节约用地和水资源等。
这种育苗方式可以大量生产和批量供应蔬菜苗,满足市场需求,并为蔬菜生产提供可靠的种苗基础。
工厂化育苗工作流程一:准备阶段1):基质准备草炭,蛭石,珍珠岩夏季配比:草炭:蛭石:珍珠岩=6:2:2冬季配比:草炭:蛭石:珍珠岩=6:1:3进口草炭没有特别说明不需舔加任何肥料,只需按比例混合均匀后喷水至其含水量达到60%即可。
国产草炭随水喷洒1000*多菌灵,使含水量达到60%用薄膜覆盖3-4天后使用。
2):穴盘:番茄,甘蓝:105#茄子,椒类,黄瓜(实生);西瓜(实生):72#;黄瓜(嫁接),西瓜(嫁接):50#新穴盘可以直接使用;旧穴盘清洗干净后用1000*高锰酸钾浸泡后晾干才可使用。
3):肥料:进口肥料:20-10-20,17-5-17-6CA-3MG,14-0-14,硝酸钙,硝酸镁等4):农药:杀虫:吡虫啉,杀菌:百菌清,普力克,甲托,可杀得,代森锰锌,扑海因,甲霜灵,速克灵等。
5):激素:BONZI,B-9,助壮素等6):水:pH值:5.5-6.5 EC:小于0.5二:第一阶段:播种----进发芽室1):填基质把准备好的基质装入穴盘,稍加镇压,也不可过用力,使基质充满穴孔而富有弹性。
2):打孔用打孔器打孔,孔要打在穴的中心。
孔深:甘蓝:0.5cm 番茄:0.8-1cm 椒类,茄子:1.0-1.2cm 西瓜,黄瓜:1.5cm3):播种把种子放在穴中心的孔中,每穴一粒,特别说明的除外。
5):覆盖,浇水用珍珠岩或蛭石覆盖,覆盖面于穴盘表面相平为宜。
茄果类需浇透水;甘蓝类,瓜类以种子湿到水分为宜。
6):进发芽室一般温度控制在27-30度,湿度在90%以上。
三:第二阶段:出发芽室----移苗1):出发芽室标准:胚根5-8mm,胚轴弯曲顶土时。
一般:番茄:4晚椒类,茄子:5-6晚甘蓝,西瓜,黄瓜:1晚2):在移苗前,表土干燥时可适当补喷清水。
3):移苗子叶展平时即可移苗,移苗前可先浇一遍清水。
移苗时,大小苗分别放在不同的穴盘,双株分开,空穴补苗。
移苗时手轻捏种苗子叶。
四:第三阶段:移苗后-----发货前3-4天1):肥料使用移苗后第二天开始浇肥,浇肥安排晴朗的上午。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教程来源: 发布时间: 2011-08-06 15:01 15 次浏览大小: 16px 14px 12px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朱世东(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朱世东(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工厂化育苗概念与特点一、工厂化育苗概述(一)概念工厂化育苗(raising seedlings in industrial scale):在人工适宜条件下,采用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技术,进行规模化生产优质秧苗的一种先进育苗方式。
(二)特点与常规育苗相比,具有五大优点:1、提高秧苗质量(1)苗齐苗壮,抗逆性增强;(2)定植不伤根,缓苗快,成活率高。
工厂化育苗比常规育苗平均增产15%~30%。
2、节省资源、成本(1)节能省电2/3。
分散育苗→集中育苗;苗龄缩短10~20天。
(2)省地 100株/m2 → 500 ~1000株/m2, 21~84万株/亩。
(育苗效率高)(3)省工常规育苗:人均管理2.5万株;穴盘育苗:20万~ 40万株/人。
如番茄:常规育苗,2000株苗用工大约25~30个;工厂化育苗,1~2个。
定植只相当于常规育苗工作量的1 / 10。
常规育苗:苗重500克/株;穴盘育苗:苗重35 ~ 50克/株。
(4)省种种子包衣处理,1粒/ 1穴。
(出苗率)常规育苗:出苗率60%~70%;工厂化育苗:85%~95% 。
(5)节本劳动力成本降低90%,总成本可降低30%~50%。
3、提高生产效率可以做到周年连续生产,生产效率提高5 ~ 7倍。
(1)播种效率提高。
700~1000盘/小时(工厂化育苗)(2)育苗周期缩短10~20天。
4、适于远距离运输常规育苗,不适宜较远距离运输,运输半径一般在20公里以内;工厂化育苗,运输半径可达800公里。
(秧苗在规格统一的穴盘中生产,质量轻,便于统一包装;运输有专业盘架)。
5、适于机械化作业可实现从种苗生产到田间移栽的全程机械化。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of Industrialized SeedlingProduction执笔人:魏 珉 审定人:王秀峰一、 说明1. 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作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选修课程,主要讲授园 艺植物工厂化育苗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使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工厂化育苗有关技 术,并介绍种苗经营与管理知识。
课程以选修的形式,重在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强化 园艺植物育苗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满足现代种苗产业兴起和快速发展对高素质专门人才 的需求,有利于实现宽口径培养人才的目标。
2.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①坚持课堂讲授与实验、实习 相结合;②授课内容应尽可能反映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和育苗产业发展态势;③通过教 学使学生系统掌握集约化、工厂化育苗的相关理论和技术。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 践的统一。
理论知识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以促进对所学知 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学生选修该课程之前,最好先修完园艺植物栽培学、设施环境 调控技术等课程。
3. 课程教学改革本课程是适应国内外种苗产业兴起和快速发展的实际, 满足产业发展对专门人才的 需求,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新开设的选修课程,也可以作为植物生产类专业 的任选课程。
教学中须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根据科研进展和产业发展不断更新教学 内容,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开展辅助教学。
课程代码: BF020355 学时: 36 学分:2 理论学时: 26 实验实习学时: 10 适用专业: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类课程性质:专业选修二、教学大纲内容(一)课程理论教学(26 学时)第一章工厂化育苗概论(2 学时)工厂化育苗的概念与特点;工厂化育苗的发展历史;国内外工厂化育苗发展现状和趋势等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工厂化育苗的概念与特点。
植物工厂化育苗真实项目案例库一、生菜工厂化育苗案例。
1. 项目背景。
有个农场主老郑,他一直想种出高品质又能大量供应市场的生菜。
传统的育苗方式总是受到季节、病虫害等各种因素的限制,产量和质量都不太稳定。
于是,他决定尝试植物工厂化育苗。
2. 育苗设施与环境控制。
老郑建了一个专门的植物工厂育苗室。
这个育苗室的墙壁和屋顶都是隔热材料做的,就像给小生菜们盖了一个超级保温的房子。
里面有一排排的育苗架,架子上摆满了育苗盘。
照明系统那可是相当厉害,采用的是全光谱的LED灯,就像给生菜宝宝们提供了专属的小太阳。
根据生菜不同的生长阶段,灯光的强度和时长都能精确控制。
温度也被严格调控在20 22℃,湿度保持在60% 70%,这就好比给生菜创造了一个最舒适的“婴儿房”。
3. 育苗基质与营养液。
育苗基质选用了珍珠岩、蛭石和泥炭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的材料。
这种基质疏松透气,又能很好地保水保肥。
营养液就更讲究了,那是经过专家精心调配的,含有氮、磷、钾等各种生菜生长必需的元素,就像给生菜宝宝们准备了特制的“奶粉”。
通过精准的灌溉系统,按照不同的生长阶段,把营养液定时定量地送到生菜苗的根部。
4. 育苗过程与成果。
一开始,把生菜种子播撒在育苗盘里,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下,种子很快就发芽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菜苗茁壮成长。
因为环境控制得好,几乎没有病虫害的侵扰。
而且,由于是工厂化育苗,每一批生菜苗的生长速度和质量都非常均匀。
老郑用这些育苗成功培育出的生菜,叶片嫩绿肥厚,口感脆甜,一上市就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而且产量比传统育苗方式提高了好几倍,老郑可真是赚得盆满钵满。
二、番茄工厂化育苗案例。
1. 项目发起者的困扰。
有个大型蔬菜种植企业的老板小王,他的番茄种植规模很大,但之前育苗总是个头疼的问题。
传统育苗时,番茄苗经常长得参差不齐,有的弱不禁风,有的又徒长,移栽到地里后成活率也不高,这可把小王愁坏了。
2. 先进的育苗设备与技术应用。
小王的植物工厂育苗区那叫一个高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