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 .10说课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7
1、医学影像学:以影像方式显示人体内部结构的形态与功能信息及实施介入性治疗的科2、介入放射学:以影像诊断学为基础,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导丝及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或取得组织学、细胞学、细菌学及生理、生化资料进行诊断的学科。
3、造影检查:将对比剂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产生人工对比,借以成像。
4、核磁共振成像:利用人体中的氢原子核(质子)在磁场中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励而发生核磁共振现象,产生磁共振信号,经过信号采集和计算机处理而获得重建断层图像的成像技术。
5、骨龄:在骨的发育过程中,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骨骺与干骺端愈合的时间及其形态的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以时间来表示,即骨龄。
6、骨质疏松: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
骨皮质变薄,哈氏管扩大和骨小梁减少。
7、骨质软化:指单位体积内类骨质钙化不足。
骨的有机成分,钙盐含量降低,骨质变软。
组织学变化主要是未钙化的骨样组织增多,骨骼失去硬度变软、变形,尤以负重部位为著。
8、骨质破坏: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骨组织的消失。
9、骨膜三角:如果引起骨膜增生的疾病进展,已形成的骨膜新生骨可被破坏,破坏区两侧残留的骨膜新生骨呈三角形,叫骨膜三角或Codman三角。
骨质坏死: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的骨质叫死骨。
青枝骨折: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大,外力不易使骨质完全断裂而形成不完全性骨折,仅表现为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的扭曲,看不到骨折线或只引起骨皮质发生皱折、凹陷或隆起,即青枝骨折。
10、阻塞性肺不张:支气管阻塞后,肺部分或完全无气不能膨胀而导致的体积缩小。
11、肺实变:终末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内的空气被病理性液体、组织或细胞所代替。
12、空洞:肺组织发生坏死、液化后,坏死物质经支气管排出而形成的病变状况。
13、空腔:肺内生理性腔隙的病理性扩大。
影像学的名词解释引言:影像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内部结构、功能及疾病变化的学科,通过使用各种影像学技术,医生可以以非侵入性的方式观察并分析患者内部的状况。
本文将解释一些关键的影像学术语,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X射线X射线是一种电磁辐射,具有穿透物质的能力,它被广泛用于医学影像学中。
通过将患者暴露在X射线源之前,将X射线通过患者的身体,最后接受它们的探测器,医生能够获取人体内部结构的信息。
常见的X射线检查包括胸部X射线、骨盆X射线等。
二、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是具有放射性衰变特性的同位素,可以用于放射性同位素显像(Scintigraphy)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扫描)。
在放射性同位素显像中,医生会将放射性同位素注入患者体内,通过探测放射性同位素的活动水平来观察特定的生理或病理过程。
PET扫描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正电子发射来探测和分析身体组织的代谢活动。
三、超声波超声波是一种高频声波,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学中的超声检查。
医生会将超声探头放置在患者身体上,通过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回波来生成图像。
超声波在产前检查、肝脏、肾脏以及心脏等器官的检查中被广泛使用。
相比于其他影像学技术,超声波检查无辐射,对患者无伤害,并且能够提供实时的检查结果。
四、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通过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来生成患者体内器官的横截面图像的影像学技术。
CT扫描使用各向同性X射线束通过患者身体,并由旋转的X射线探测器记录X射线通过的数据。
通过计算机的重建算法,医生能够获得患者身体的详细解剖结构。
CT扫描广泛应用于神经和软组织等区域的检查。
五、核磁共振成像(MRI)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通过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检测人体内部水分分布的影像学技术。
在MRI检查中,患者会被放置在一个强磁场中,然后接收无线电波脉冲,通过分析患者体内水分分布的信号来生成图像。
MRI对于软组织、关节、脑部等区域的检查有着高分辨率和优良的对比度。
1.医学影像学:指通过各种成像技术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成像,借以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况及病理变动,以到达诊断的目的的技术,属于活体器官的视诊范畴,是特殊的诊断方法.之迟辟智美创作2.体素:CT图像处置时将选定层面分成若干个体积相同的立方体,称之为体素.3.像素:CT数字矩阵中的每个体素数字经数字/模拟转换器转为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块,构成CT图像,称之为像素.4.窗位:把要显示的组织的CT值放在窗宽范围的中心位置,这就是窗位.5.窗宽:借助计算机,把需要显示的组织的CT值范围取出,按从黑到白分歧灰度在显示屏上显示,这样CT值较小的分歧也可以在图像中看出.这个范围就是窗宽. 6.PACS: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是保管和传输图像的设备与软件系统.7.造影检查:人为引入人体管腔内或组织间隙的低密度或高密度的各种造影剂,目的是形成比较,更好显示组织结构及病变.8..人工比较:人为引入人体管腔或组织间隙的低密度或高密度造影剂,目的是形成比较,以更好的显示组织结构或病变.9. 占位效应:肿瘤、出血等占位性病变由于病变自己的体积,周围水肿等所致病变周围正常组织移位,变形称占位效应10、半月综合征:溃疡型胃癌时龛影形状不规则,多呈半月形,外缘平直,内缘而有多个尖角,龛影位于胃轮廓之内,周围绕以宽窄不等透明带,即环堤,边缘不规则而锐利,其中罕见结节状或指压迹充盈缺损.11、龛影:其病理基础是胃肠道壁的溃烂缺损,致使钡剂进入壁的缺损内,在切线位上龛影位于器官轮廓之外,轴位投影呈类圆形钡斑,见于消化道溃疡.肿瘤性病变的溃疡位于腔内,形成腔内龛影.12、MRCP:SE序列检查,T2WI水呈高信号,TR和TE时间越长,T2的权重越年夜,水的信号也就越高.采纳很年夜权重的T2WI突显水的结构称为水成像.这一技术科技将整个胆囊、胆管及胰管完整、清晰的显示,称之为磁共振胰胆管造影.13、小肝癌:小于3cm的单发结节,或2个结节直径之和不超越3cm的肝细胞癌为小肝癌.14、肾自截:肾结核晚期引起肾脏钙化,甚至全肾钙化,向下延续到输尿管,肾功能的丧失称肾自截.15、牛眼征:在肝脏转移性肿瘤上暗示为病灶中心为低密度,边缘为高密度强化,最外层密度又低于肝实质.16、肾盂回流:一般发生在阻抗最低的处所肾盏穹隆部,发生破裂,尿液从破裂处进入肾盏肾窦间隙, 再进入淋巴系统,称肾盂肾窦回流..17、filling defect即充盈缺损,指消化道内固定性病变如肿瘤突入管腔而使BA剂不能充填,罕见于良恶性肿瘤与肉芽肿.18、灯胆征:肝血管瘤在T1WI上暗示为均匀低信号,T2WI上暗示为均匀高信号,随着回波时间延长,信号强度增高,在肝实质低信号布景烘托下,肿瘤暗示为边缘锐利的明显高信号灶.19、憩室:暗示为管壁向外呈囊袋状膨出,有粘膜通入,能收缩使进入的钡剂排出.20、粘膜皱襞纠集:暗示为粘膜皱襞从四周向病变处集中,呈放射状,见于溃疡瘢痕收缩或纤维收缩所致.21、食管膈壶腹:深吸气时横膈下降,食管裂孔收缩,常使钡剂于膈上方停顿,形成食管下段膈上一小段长约4-5CM一过性扩张,呼气时消失.22、肾脊角:肾的长轴自内上斜向外下,其延长线与脊柱纵轴相交形成锐角,称为倾斜角或肾脊角,正常为15-25. 23、马蹄肾:其特点是两肾的下极或上极相互融合,以下极融合型多见.融合部称为峡部,多为肾实质,少数为纤维组织相连.24、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指一订单元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内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骨质疏松的X线暗示主要是骨密度减低.在长骨可见骨松质中骨小梁变细、减少、间隙增宽,骨皮质呈现分层和变薄现象.25、骨质软化:指一订单元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即钙盐含量减少.X线暗示为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和骨皮质边缘模糊.26、骨质破坏:正常的骨组织为病理组织取代而造成的骨质缺损,暗示为局部的骨密度降低,骨小梁稀疏和正常的骨结构消失,见于肿瘤、炎症等.27、CODMEN三角:引起骨膜反应的病变进展时,已形成的骨膜新生骨可重新被吸收,破坏区两真个残留骨膜反应呈三角形或袖口状,称CODMEN三角.28、骨龄:在骨的发育过程中,每一个骨的骺软骨内继发骨化中心呈现时的年龄和骺与干骺端完全结合,即骺线完全消失的年龄,称为~.29、骨质增生硬化:单元体积内骨量增多,组织学上可见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增粗增多,这是成骨增多或破骨减少或两者同时存在所致.30、Colles’frature:为最罕见的骨折之一,是指桡骨远端,距远端关节面2.5cm以内的骨折,常陪伴远端向桡侧背侧移位和尺骨茎突的撕脱性骨折.31、青枝骨折:在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年夜外力不宜使骨质完全断裂,仅暗示局部骨皮质或骨小梁结构扭曲,而看不到骨折线,称青枝骨折.32、dural tail sign:即脑膜尾征,指脑膜瘤MR检查时T1WI为等或稍高信号,T2WI为等或高信号,周围脑膜强化征象.33、腔隙性梗死:是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性坏死.34、空洞: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液化,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后形成空洞,壁可由坏死组织、肉芽组织、纤维组织、肿瘤组织及洞壁周围的薄层肺不张所构成.如坏死组织液化,且未完全经引流支气管排出,空洞内可见液平面.罕见于肺结核、肺脓肿、肺癌、肺真菌病.35、肺淤血:肺静脉回流受阻,使血流滞留在肺静脉系统内.肺静脉普遍扩张呈模糊条纹影,以中、下肺野显著,呈网状或圆点状,使肺野透亮度降低,两肺门影增年夜36、支气管气像:当肺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较年夜的含气支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常形成比较,在实变区中可见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称支气管气像或空气支气管征.37、肺纹理:在布满气体的肺野,可见自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由肺动脉、肺静脉组成,其中主要是肺动脉分支,支气管、淋巴管及少量间质组织也介入肺纹理的组成.38、atelectasis 即肺不张,支气管突然阻塞后,肺泡内的气体多在18-24小时被吸收,相应的肺组织萎陷.39、肺门舞蹈:透视下见肺动脉扩张搏动增强,是肺动脉高压的暗示.40、肺充血:又称肺血管增多,即肺动脉血流增多.X线暗示为肺门增年夜,肺纹理增多增粗,肺动脉段凸出,透视时可见肺动脉搏动增强,扩张的血管边缘清楚,肺野透亮度增加.见于左向右分流畸形,心脏排血量增多.41、淋巴管周围结节:主要在胸膜、支气管血管束和小叶间隔分布.有淋巴途径到肺内,主要见于癌性淋巴管炎、结节病及尘肺.42、机遇性肺炎:由于各种原因机体防御功能降低,引起的感染称为机遇性感染(2’),其中最易致病的脏器为肺,形成机遇性肺炎(1’).机遇性肺炎除罕见的细菌外,尚有低毒性细菌、病毒、霉菌及卡氏肺囊虫等(1’).43、空气支气管征:当肺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较年夜的含气支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常形成比较(3’),在实变区中可见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2’),称之.。
名词解释医学影像学
嘿,你知道医学影像学不?这可不是一般的东西啊!医学影像学就像是医生的超级眼睛!比如说吧,你要是身体里哪儿不舒服,医生光靠摸啊听啊,有时候可搞不清楚到底咋回事儿。
但有了医学影像学,那就不一样啦!就像你在黑暗中突然有了一盏明灯指引。
X 光就像是能穿透你身体的神秘光线,一下子就能看到骨头有没有问题。
“哎呀,我的腿摔了一下好痛啊!”这时候 X 光一拍,嘿,是不是骨折一目了然!这多厉害呀!
还有 CT 呢,它就像是给你的身体来个超级切片扫描!一层一层地看,连那些小小的细节都不放过。
“这脑袋里到底咋回事儿啊?”CT 一上,啥都能看清,简直神了!
磁共振成像(MRI)呢,就像是给身体内部来个细致的画像。
“我这关节老疼,咋回事呀?”MRI 能清楚地显示出关节的情况,比你自己还了解你的身体呢!
超声就像个温柔的小助手,轻轻地在你身体上滑过,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情况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哇,我宝宝在里面干啥呢?”超声就能告诉你。
医学影像学可不是孤立存在的呀,那是医生们的得力伙伴!医生和这些影像学检查一起合作,才能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它就像是战场上的侦察兵,为医生提供重要的情报,让医生能精准地打击病魔。
你说,医学影像学是不是超级重要?反正我觉得是太重要啦!没有它,我们的健康可就少了一份有力的保障啊!。
医学影像诊断学名词解释医学影像诊断学(Medical Imaging Diagnosis)是指使用医学影像技术对人体进行诊断和疾病监测的学科。
它通过对人体内部结构、功能和病变的观察和分析,帮助医生确定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医学影像诊断学涉及多种影像技术,包括X射线、超声波、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
这些技术可以提供不同层面、角度和解剖结构的影像信息,帮助医生观察和诊断疾病。
在医学影像诊断学中,有一些重要的名词需要了解和解释:1. 影像学(Imaging): 影像学是指通过使用医学影像技术来观察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医学影像被用于诊断疾病、指导治疗和进行疾病监测。
2. 造影剂(Contrast agent): 造影剂是一种用于增强影像对比度的物质,常用于X射线、CT、MRI和血管造影等检查。
造影剂可以使血管、器官和病变更加清晰可见。
3. X射线(X-ray): X射线是一种通过人体组织的传递而产生的电磁辐射。
在X射线影像检查中,X射线通过人体并被探测器接收,形成包含骨骼和软组织结构的影像。
4. 超声波(Ultrasound): 超声波是一种通过晶体振动产生的高频声波。
在超声波检查中,医生使用超声波探头将声波发送到人体内部,然后接收反射回来的声波,形成实时的图像。
5.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CT是一种通过不同角度的X射线扫描生成的多层次影像。
CT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横断面图像,帮助医生观察和诊断疾病如肿瘤、骨折和脑出血等。
6. 核磁共振(MRI): MRI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人体内部的影像。
MRI对软组织有较高的分辨率,可以观察疾病如脑卒中、肌肉骨骼病变和肿瘤等。
7.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PET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药物来观察人体代谢和功能。
PET可以检测和诊断心脏病、肿瘤、脑功能异常等。
通过医学影像诊断学,医生可以获取全面和详细的疾病信息,从而确定疾病的类型、程度和分期。
1.螺旋CT(SCT):螺旋CT扫描是在旋转式扫描基础上,通过滑环技术与扫描床连续平直移动而实现的,管球旋转和连续动床同时进行,使X线扫描的轨迹呈螺旋状,因而称为螺旋扫描。
:是静脉内注射对比剂,当含对比剂的血流通过靶器官时,行螺旋CT容积扫描并三维重建该器官的血管图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是指利用血液流动的磁共振成像特点,对血管和血流信号特征显示的一种无创造影技术。
常用方法有时间飞跃、质子相位对比、黑血法。
:磁共振波谱,是利用MR中的化学位移现象来确定分子组成及空间分布的一种检查方法,是一种无创性的研究活体器官组织代谢、生物变化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新技术。
:是磁共振胆胰管造影的简称,采用重T2WI水成像原理,无须注射对比剂,无创性地显示胆道和胰管的成像技术,用以诊断梗阻性黄疽的部位和病因。
:经皮肝穿胆管造影;在透视引导下经体表直接穿刺肝内胆管,并注入对比剂以显示胆管系统。
适应症:胆道梗阻;肝内胆管扩张。
: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在透视下插入内镜到达十二指肠降部,再通过内镜把导管插入十二指肠乳头,注入对比剂以显示胆胰管;适应症:胆道梗阻性疾病;胰腺疾病。
8.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成像清晰的成像技术。
9.造影检查: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结构或器官,可将高于或低于该结构或器官的物质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显影。
10.血管造影:是将水溶性碘对比剂注入血管内,使血管显影的X线检查方法。
:高分辨CT,为薄层(1~2mm)扫描及高分辨力算法重建图像的检查技术。
:以影像板(IP)代替X线胶片作为成像介质,IP上的影像信息需要经过读取、图像处理从而显示图像的检查技术。
:即纵向弛豫时间常数,指纵向磁化矢量从最小值恢复至平衡状态的63%所经历的弛豫时间。
:即横向弛豫时间常数,指横向磁化矢量由最大值衰减至37%所经历的时间,是衡量组织横向磁化衰减快慢的尺度。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及问答医学影像学是一门研究利用各种医学影像技术对人体进行疾病诊断、治疗评估和研究的学科。
在医学影像学中,常用到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下面将对一些常见名词进行解释,并回答一些与医学影像学相关的常见问题。
一、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1. CT(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通过多个角度的X射线照片来创建三维图像的影像技术。
它可以提供比传统X射线更详细的断层图像,常用于诊断肿瘤、颅脑损伤等疾病。
2. MRI(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利用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生成影像的技术。
它可以提供比CT更详细的解剖信息,并常用于诊断脑部、脊柱、关节等部位的疾病。
3. 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显像的技术。
它常用于评估肿瘤的生物代谢活性,提供关于肿瘤位置、大小和代谢活性的信息。
4. Ultrasound(超声波):超声波是一种通过声波的回声来创建图像的技术。
它在妇产科、心脏病学等领域应用广泛,可用于检测胎儿发育、心脏功能等。
二、医学影像学常见问题解答1. 什么是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学是一门研究利用各种医学影像技术对人体进行疾病诊断、治疗评估和研究的学科。
它通过CT、MRI、PET、超声波等影像技术,帮助医生观察和评估患者的内部结构和器官功能,从而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 医学影像学有哪些常用技术?医学影像学的常用技术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超声波(Ultrasound)等。
这些技术各有优势,可用于不同部位和不同疾病的影像检查和诊断。
3. 医学影像学在临床有何作用?医学影像学在临床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医学影像学技术,可以直观地观察患者的内部结构和器官功能,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评估。
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肿瘤学、神经学、骨科学等。
4. 医学影像学有哪些风险?使用医学影像学技术进行影像检查通常是安全的,但有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
医学影像学常见名词解释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学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逐渐凸显。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以医学影像技术为基础,通过对患者身体不同部位进行成像,以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在医学影像学中存在许多常见名词,下面将对其中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
一、X射线摄影X射线摄影是医学影像学中最常用的成像技术之一。
通过使用X射线机产生的射线对人体进行透射,然后采用X射线摄影机对透射的影像进行记录和观察。
X射线摄影广泛应用于骨骼系统、胸部以及肺部等疾病的诊断。
该技术具有成本低、方便快捷等优势。
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通过连续扫描并获取层面图像的影像学检查。
该技术利用X射线通过不同角度的扫描来生成多层次的图像,然后使用计算机对这些图像进行重建和处理。
CT扫描可以显示人体内部组织和器官的详细结构、形态以及病变情况,适用于头部、胸腹部、盆腔等部位的诊断。
三、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对人体进行成像的高级影像学技术。
磁共振扫描通过对患者身体施加强磁场和无线电波信号,使得水分子在磁场中产生共振,然后依据共振信号产生图像。
MRI具有优秀的软组织分辨率,对于头颈部、脊柱、腹部以及骨关节等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四、超声波检查超声波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学技术,通过利用超声波进行成像。
该技术利用高频声波在组织和器官中的传播和反射特性,形成图像,用于评估器官的形态和结构。
超声波检查无辐射,操作简单,是孕产妇常用的检查手段,并广泛应用于心血管、肝脏、肾脏等器官的病变诊断。
五、放射性核素扫描放射性核素扫描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成像的技术。
该技术通过将放射性同位素注射到人体中,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线进行扫描,从而形成图像。
放射性核素扫描适用于骨骼、心血管、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
六、数字化胸片数字化胸片是将传统的X射线胸片数字化保存的技术。
相比传统的X射线胸片,数字化胸片可以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减少了胶片的使用,提高了图像的质量和可靠性。
医学影像常用名词解释1.螺旋CT(SCT):螺旋CT扫描是在旋转式扫描基础上,通过滑环技术与扫描床连续平直移动而实现的,管球旋转和连续动床同时进行,使X线扫描的轨迹呈螺旋状,因而称为螺旋扫描。
2.CTA:是静脉内注射对比剂,当含对比剂的血流通过靶器官时,行螺旋CT容积扫描并三维重建该器官的血管图像。
3.MRA:磁共振血管造影,是指利用血液流动的磁共振成像特点,对血管和血流信号特征显示的一种无创造影技术。
常用方法有时间飞跃、质子相位对比、黑血法。
4.MRS:磁共振波谱,是利用MR中的化学位移现象来确定分子组成及空间分布的一种检查方法,是一种无创性的研究活体器官组织代谢、生物变化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新技术。
5.MRCP:是磁共振胆胰管造影的简称,采用重T2WI水成像原理,无须注射对比剂,无创性地显示胆道和胰管的成像技术,用以诊断梗阻性黄疽的部位和病因。
6.PTC:经皮肝穿胆管造影;在透视引导下经体表直接穿刺肝内胆管,并注入对比剂以显示胆管系统。
适应症:胆道梗阻;肝内胆管扩张。
7.ERCP: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在透视下插入内镜到达十二指肠降部,再通过内镜把导管插入十二指肠乳头,注入对比剂以显示胆胰管;适应症:胆道梗阻性疾病;胰腺疾病。
8.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成像清晰的成像技术。
9.造影检查: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结构或器官,可将高于或低于该结构或器官的物质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显影。
10.血管造影:是将水溶性碘对比剂注入血管内,使血管显影的X 线检查方法。
11.HRCT:高分辨CT,为薄层(1~2mm)扫描及高分辨力算法重建图像的检查技术12.CR:以影像板(IP)代替X线胶片作为成像介质,IP上的影像信息需要经过读取、图像处理从而显示图像的检查技术。
13.T1:即纵向弛豫时间常数,指纵向磁化矢量从最小值恢复至平衡状态的63%所经历的弛豫时间。
总论1、自然对比:人体组织自然存在的密度差别称自然对比2、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可以用人为的方法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产生对比,称为人工对比3、造影检查:将造影剂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以产生明显对比显示其形态与功能的方法4、CT:CT不是X线摄影,而是用X线对人体进行扫描,取得信息,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而获得的重建图像5、DSA: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数字化的影像信息,以消除骨骼胳和软组织的减技术骨、关节系统1、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但1克骨内的钙盐含量正常。
X线表现为骨质密度减低,在长骨松质内骨小梁变细,减少间隙增宽,密质骨表现分层,变薄现象在脊椎椎体内结构呈纵形条纹,周围骨皮质变薄,严重时,椎体内结构消失2、骨质破坏:destructionofbone是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X线表现为骨质局限性密度减低。
骨小梁稀疏或形成骨质缺损,其中全无骨质结构。
早期在哈氏管周围,X线表现破坏呈筛孔状,骨皮质表层的破坏,则呈虫蚀状3、骨质软化:osteomalacia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其X线表现为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骨皮质边缘模糊,骨骼可见到各种变形,及假骨折线等征象4、关节破坏:destructionofjoint是关节软骨及其下方的骨性关节面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侵犯,代替所致,其X线表现是当破坏只累及关节软骨时,仅见关节间隙变窄,累及关节面骨质时,则出现相应的骨破坏和缺损5、关节强直:可分为骨性与纤维性两种,骨性强直是关节破坏后,关节骨端由骨组织连接,X线表现为关节间隙正常。
明显狭窄或消失,并有骨小梁通过关节连接两侧骨端。
纤维性强直X线表现可见狭窄的关节间隙,并且无骨小梁贯穿,但临床功能丧失6、骨质坏死:是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死骨的X线表现为骨质局限性密度增高7、骨膜增生:又称骨膜反应,是因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所引起的骨质增生。
医学影像学重点名词解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医学影像学是现代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利用各种影像技术来获取并解释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信息,帮助医生进行诊断、治疗和疾病监测。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我们对于人类身体结构和疾病诊断有了更深入、精准的认识。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提供本文的概要介绍,并介绍医学影像学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性。
其次,在“医学影像学重点名词解释”部分,我们将详细解释一些与此领域相关的重要概念,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后续内容。
然后,在“具体医学影像学技术解释”部分,我们将对三种常见的医学影像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包括X射线摄影、超声波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
接下来,在“医学影像学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解释”部分,我们将探讨医学影像学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包括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计划制定以及病情监测与随访。
最后,在“结论和总结”部分,我们将对本文进行总结,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做一些推测和考虑。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医学影像学相关术语、技术和应用进行解释说明,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医学影像学领域,并认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此文对该领域发展趋势进行初步展望,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启示和思考。
2. 医学影像学重点名词解释2.1 医学影像学概念解释医学影像学是一门致力于利用各种成像技术对人体进行非侵入性观察和诊断的学科。
通过使用不同的成像模态,医生可以获取内部器官、组织和结构的图像,帮助他们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2.2 影像模态解释影像模态指的是不同类型的医学影像技术。
常见的影像模态包括X射线摄影、超声波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
每种模态都有其特定的原理和应用范围,能够提供不同层次或视角下的人体结构信息。
- X射线摄影:通过使用X射线辐射,将人体内部结构投射到感光或数字传感器上,并生成相应的X射线片或数字图像。
一、名词解释1. CT值:是测定人体某一组织或器官密度大小的一种计量单位,通常称亨氏单位(hounsfield unit ,HU)。
2. 窗宽:是指CT图像上所包含的CT值范围。
在此CT值范围内的组织结构按其密度高低从白到黑分为16个灰阶供观察对比。
3. 窗位:又称窗水平。
是图像显示过程中代表图像灰阶的中心位置。
4. 流空效应:由于信号采集需一定的时间,快速流动的血液不产生或只产生极低信号,与周围组织、结构间形成良好的对比,这种现象就是“流空效应”。
5. PACS(Picture Archiving & Communication System):即医学影像的存储和传输系统,它是放射学、影像医学、数字化图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的结合,它将医学图像资料转化为计算机数字形式,通过高速计算设备及通讯网络,完成对图像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及传输等功能,使得图像资料得以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
6. 肺野:充满气体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较为透明的区域称肺野。
正位片上,两侧肺野透明度基本相同,其透明度与肺内所含气体量成正比。
为便于指明病变部位,通常将两侧肺野分别划分为上、中、下野及内、中、外带。
7. 肺纹理:胸部X线片上,在充满气体的肺野,可见自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称为肺纹理。
主要是由肺动脉、肺静脉构成。
8. 肺实质:具有气体交换功能的含气间隙及结构,如肺泡及肺泡垫。
9. 肺实变:肺泡内气体被病理性液体或组织的代替,常见于急性炎症。
10. 空气支气管征:是影像学术语,当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较大的含气支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形成对比,在实变区中可见到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称为支气管气像或空气支气管征。
是肺实变的重要征象。
11. 原发综合征:原发性肺结核时,肺部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称为原发综合征,X线呈哑铃状阴影,临床上症状和体征多不明显。
12. 中心型肺癌:是指发生于主支气管,肺叶及肺段支气管的肺癌。
1、医学影像学:以影像方式显示人体内部构造的形态与功能信息及实行介入性治疗的科2、介入放射学:以影像诊疗学为基础,在影像设施的指引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导丝及其余介入器械,对疾病进行治疗或获得组织学、细胞学、细菌学及生理、生化资料进行诊疗的学科。
3、造影检查:将对照剂引入器官内或其四周空隙,产生人工对照,借以成像。
4、核磁共振成像:利用人体中的氢原子核(质子)在磁场中遇到射频脉冲的激励而发生核磁共振现象,产生磁共振信号,经过信号收集和计算机办理而获取重修断层图像的成像技术。
5、骨龄:在骨的发育过程中,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骨骺与干骺端愈合的时间及其形态的变化都有必定的规律性,这类规律以时间来表示,即骨龄。
6、骨质松散:必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率仍正常。
骨皮质变薄,哈氏管扩大和骨小梁减少。
7、骨质融化:指单位体积内类骨质钙化不足。
骨的有机成分,钙盐含量降低,骨质变软。
组织学变化主假如未钙化的骨样组织增加,骨骼失掉硬度变软、变形,尤以负重部位为著。
8、骨质损坏: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骨组织的消逝。
9、骨膜三角:假如惹起骨膜增生的疾病进展,已形成的骨膜重生骨可被损坏,损坏区双侧残留的骨膜重生骨呈三角形,叫骨膜三角或Codman 三角。
骨质坏死: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的骨质叫死骨。
青枝骨折:小孩骨骼柔韧性较大,外力不易使骨质完整断裂而形成不完整性骨折,仅表现为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的歪曲,看不到骨折线或只惹起骨皮质发生皱折、凹陷或隆起,即青枝骨折。
10、堵塞性肺不张:支气管堵塞后,肺部分或完整无气不可以膨胀而致使的体积减小。
11、肺实变:终末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内的空气被病理性液体、组织或细胞所取代。
12、空洞:肺组织发生坏死、液化后,坏死物质经支气管排出而形成的病变情况。
13、空腔:肺内生理性腔隙的病理性扩大。
影像名解1、DR——digital radiography数字X线成像;是将普通X线摄影装置或透视装置同电子计算机相结合; 把X线直接转化成电信号或先转换成可见光;然后通过光电转换;把电信号传输到中央处理系统进行数字成像使X线信息由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而得到数字图像的成像技术.. 缩短了成像时间..2、CR——computer radiography计算机X线成像;用磷光体构成的成像板image plate;IP替代x线胶片吸收穿过人体的X线信息..记录在IP上的影像信息经过激光扫描读取;然后经过光电转换;把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重建成数字矩阵;再显示出数字化图像..3、DSA——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显影清晰的成像技术.. 属于数字成像技术的一种;目前仍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金标准”..4、USG——ultrasound 超声;振动频率每秒在20000次Hz以上;超过人耳听觉范围的声波..5、Hu——CT值;CT图像测量中用于表示组织密度的统一计量单位;称为亨氏单位HounsfieldUnit; Hu.. 体素的相对X线衰减度表示为相应像素的CT值;水0Hu;骨皮质 1000;空气 -1000;+5、空间分辨力spatial resolution定义:图像对物体空间大小的分辨能力表示方法: lp/cm 每厘米线对5÷lp/cm = 可分辨物体最小直径mm;象素越小、层厚越薄空间分辨力越高+5、密度分辨力 density resolution定义:图像对组织密度差别的分辨能力表示方法:例如;0.35%;5mm;0.35Gy表示物体直径5 mm、病人接收剂量为0.35Gy时;密度分辨率为0.35%.象素越大、层厚越厚; 密度分辨力越高..+5、部分容积效应partial volume phenomenon同一扫描层面中;垂直厚度内如果有两种以上不同密度组织时;所测的CT值是他们的平均值;不能如实反映其中的任何一种组织..+ 6-1、多方位重组Multi planner reformation; MPR:利用CT螺旋扫描三维采样的优势;在任意平面上重建;获得扫描时难于得到的冠状面、矢状面、斜面等平面的二维图像;其中包括曲面重建CPR6-2、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 最大强度投影:在三维重建过程中;从设定视角发出假定投影线;使投影线穿行轨迹中兴趣结构密度以上的象素进行编码;形成二维投影像;主要用于CT血管成像CTA6-3 Volume rendering; VR容积演示三维重建技术;首先确定扫描容积内的象素密度直方图;以直方图的不同峰值代表不同组织;然后计算每个象素中的不同组织百分比;继而换算成不同的灰阶;以不同的灰阶或色彩及不同的透明度三维显示扫描容积内的各种结构;给人以较强的立体感..6-4.仿真内窥镜 Virtual endoscopy; VE三维重建技术;主要在螺旋CT连续扫描获得容积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软件调节CT阈值和组织透明度;使不需要观察的组织透明度为100%;从而消除其影像;而需要观察的组织透明度为0;从而保留其影像;显示空腔的内壁;加上人工伪彩后;再利用电影功能依次回放;类似真实内窥镜的观察;可从任意方向观察管腔内部..可用来显示气管、血管、胃肠道、喉、咽、窦腔等结构6-5. Surface shaded display; SSD表面阴影显示三维重建技术;首先确定兴趣区CT阈值的切割参数;经计算机的处理;把阈值外的组织结构隐去;从而获得CT值在阈值范围内的组织结构的表现轮廓图;再以一假想光源投照于三维模型表面;以灰阶或伪彩色方式显示三维结构模型的表面影像6、pixel——像素;数字矩阵的每个数字经数字/模拟转换器;依其数值转为黑白不同灰度的方形单元;称之为像素..7、CTA——CT血管成像术;是静脉注入对比剂后行血管造影;CT扫描的图像重组技术..8、TR——repetition time 重复时间;在脉冲序列中;两个射频激励脉冲组合间的间隔时间..TR的长短决定着能否显示出组织间的T1的差别;短TR可获得T1之间的对比..9、TE——echo time 回波时间;是MRI扫描的总要成像参数;开始施加RF脉冲组合至信号收集的时间.. TE决定T2信号的加权;长TE可获得T2信号的对比.. 采用不同的回波时间及重复时间可得到不同的扫描序列..10、T1——纵向驰豫;纵向磁化量由最小值恢复到平衡状态的63%所经历的驰豫时间..主要由T1参数构成的图像为T1加权像:T1WI11、T2——横向驰豫;横向磁化量由最大值衰减至原来的37%时所经历的驰豫时间..主要由T2参数构成的图像为T2加权像:T2WI12、流空效应——体内流动的液体如心血管中快速流动的血液在MRI成像过程中虽然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励;但终止脉冲后采集MR信号时已经流出成像层面;因此接受不到信号而呈无信号黑影..13、MRA——磁共振血管造影;体内流动的液体中的质子与周围处于静止状态的质子相比;在MR图像中表现出不同的信号特征;利用血液的这种流动效应使血管内腔成像;是对血管和血流信号特征显示的一种技术;MRA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可不需要对比剂..\\MR hydrography14、MRCP——MR胆胰管造影;在MR水成像技术的基础上;使含有液体的胆胰管呈高信号;获得犹如造影效果的图像.. 对胆胰导管的梗阻敏感性高..无创性..\\PWI;磁共振灌注成像:经静脉注射对比剂Gd-DTPA以后;进行快速动态扫描..反映组织微循环的分布及其血流灌注情况;评估局部组织的活力和功能的磁共振检查技术..增强: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 DSC——需要注射造影剂 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 DSC成像对象: 短T2*血液主要指含造影剂血液非增强:动脉自旋标记法ASL ——不需要注射造影剂 Artery Spin Labeling/TaggingASL成像对象 :磁化标记的血液中的氢质子\DWI;弥散成像:在人体组织中水分子的自由扩散运动会受到限制;DWI通过检测组织中水分子扩散受限的方向和程度可得到微观水分子的流动扩散情况;间接了解组织微观结构的变化..主要用于超急性、亚急性脑梗死的早期发现;肿瘤囊变和囊肿的鉴别..\MRS;MR波普成像:目前唯一的活体观察组织细胞代谢及生化变化的无创性技术..不同的代谢物在外加磁场中存在共振频率的差异;即化学位移不同;MRS记录的是不同化学位移处代谢物的共振信号..MRS原理与磁共振相同;只是数据表现的形式不同;MRS表现的是信号的振幅随频率变化的函数.. 分辨率高;功能性研究;临床科研价值较高15、Seldinger technique——穿刺点消毒;局麻下以穿刺针按预定的角度和深度穿刺;抽出液体后;送入导丝;推出穿刺针;再沿导丝置入引流管..16、TAI——经导管药物灌注治疗;经导管向靶动脉注入药物达到局部治疗的一种方法..药物高浓度地直接作用于病变;从而提高了对局灶性病变的治疗效果;减少了药物的毒副作用..17、TAE——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在X线透视监视下;将能够引起血管腔暂时性或永久性阻塞的物质;通过导管释放入病变血管或病变的供血动脉内;使之闭塞;从而达到预期治疗的目的的技术..18、PTA——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经皮穿刺植入导丝、球囊导管、支架等器械;对狭窄或闭塞的血管进行扩张和再通的技术..19、TIPSS——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支架分流术是指在门脉的分支和肝静脉的汇入端或下腔静脉之间在肝内建立一个分流道;集穿刺、PTA、内支架置放术为一体的新技术..20、PACS——图片存档与传输系统;以高速计算机设备及海量存储介质为基础;以高速传输网络连接各种影像设备和终端;管理并提供、传输、显示原始的数字化图像和相关信息;具有查找快速准确、图像质量无失真、影像资料可共享等特点..组成:1数字化图像的采集; 2网络的分布;3数字化影像的管理和海量存储;4图像的浏览查询及硬拷贝输出;5与医院信息系统、放射信息系统的无缝集合21、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组织学:骨皮质变薄;哈氏管扩大和骨小梁减少;间隙增宽..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严重时;椎体变扁上下缘内凹如鱼椎骨状..22、骨质软化——osteomalacia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骨内钙盐含量降低..组织学:骨样组织钙化不足;骨小梁中央部分钙化;外围为一层未钙化的骨样组织..X线:骨密度减低..与骨质疏松不同的是骨小梁和皮质边缘模糊;骨变形、假骨折线;在儿童可见干骺端和骨骺改变..23、骨质破坏——destruction of bone局部骨质被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由病理组织本身或由它引起破骨组织生成和活动增强所致;骨皮质和骨松质均可发生破坏..X线:骨质局限性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消失而形成骨质缺损..骨松质破坏成斑片状骨小梁缺损;骨皮质破坏呈筛孔状、虫蚀状..24、骨质增生硬化——hyperostosis and osteosclerosis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多;组织学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增粗增多;是成骨增多或破骨减少或两者同时存在所致..X线:骨密度增高;伴有或不伴骨增大;骨小梁增粗增多;皮质增厚致密;难于分清皮质与骨松质..长骨可见骨髓腔变窄或消失25、骨膜增生——periosteal reaction因骨膜受刺激;骨膜水肿增厚;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亢进所引起的骨膜新生骨;表示有病变存在..组织学:骨膜内层成骨细胞增多;有新生的骨小梁..X 线:早期长短不定;与皮质平行细线状致密影;同骨皮质间可见1—2mm透亮间隙;继而增厚;呈线状、层状、放射状、花边状骨膜反应..26、骨骺骨折——epiphyseal fracture发生在儿童长骨;由于骨骺尚未与干骺端愈合;外力可经骺板达干骺端引起骨骺分离;X线:骺板或骺线增宽;骨骺与干骺端对位异常..27、青枝骨折——greenstick fracture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大;外力不易使骨质完全断裂;而形成不完全骨折..X线表现: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的扭曲;不见骨折线或只引起骨皮质的皱折、凹陷或隆突与翘起..28、关节破坏——destruction of joint是关节软骨及其下方的骨性关节面骨质为病理组织侵犯、代替所致..X线:累及软骨时;间隙变窄;在累及关节面骨质时可见骨破坏和缺损;严重时可半脱位和变形..29、关节强直——ankyiosis of joint可分骨性与纤维性两种;X线:关节骨性强直;关节间隙消失并有骨小梁连接两侧骨端;见于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愈合后..纤维性强直;关节间隙狭窄;且无骨小梁贯穿见于关节结核..30、codman三角——骨膜新生骨可重新被破坏;破坏区两端残留骨膜反应呈三角形或袖口状;常为恶性肿瘤的征象.呼吸系统:1、肺纹理——由肺动脉;肺静脉及支气管形成;在充满气体的肺野;见自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 肺纹理自肺门向肺野外围逐渐变细;立位时下肺野纹理较粗..2、原发综合症:原发性肺结核时;X线特征表现为:a、原发浸润b、淋巴管炎c、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这三个特征表现同时出现;形似哑铃状;又称哑铃征..次级肺小叶:每一细支气管及其所属结构;是最小的被结缔组织膈膜所包围的肺单位;由小叶核心、小叶间隔和小叶实质构成;切面呈圆锥形;尖端朝向肺门;底朝胸膜..初级肺小叶:每一终末细支气管及所属结构肺腺泡:每一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其所属结构;腺泡由许多个肺泡及其围成的肺泡囊组成;由肺泡管相通..分叶征——lobulation :肺部的恶性结节和肿块在X和CT上显示结节边缘成细小深分叶或锯齿状;状如桑葚..病理基础为肿瘤自身生长速度不均等;肿瘤生长遇到的阻力不同;小叶间隔纤维性增生限制肿瘤生长..毛刺征——speculation:X和CT显示结节边缘呈浓密的细短毛刺;坚硬;状如毛球..病理基础为肿瘤的恶性生长方式;肿瘤周围间质反应..空泡征—是指肿瘤内直径<5mm的气体密度或低密度影;可单个或多个;且上下层面不连续.. 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pleural indentation病灶与胸膜间致密影;呈V字形或索条状..病理基础为肿瘤内瘢痕收缩致胸膜凹陷;多见于肺癌和支气管肺癌..磨玻璃样变GGO:为肺实质内存在的片状略高密度影;似磨玻璃密度;肺纹理不被掩盖..病理上可以是肺泡腔内少量渗液;肺泡壁肿胀或肺泡间隔的炎症..在肺纤维化的基础上出现磨玻璃样改变;代表有活动性肺泡炎.空气支气管征/支气管气像:当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较大的含气支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常形成对比;在实变区可见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空腔air containing space——肺内生理腔隙的病理性扩大所形成的含气囊腔;肺大泡、含气肺囊肿及肺气囊等都属于空腔..空洞——Cavity: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液化后;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后形成的..界面征interface sign:肺间质病变HRCT征象之一;不同的病理性组织在肺间质内聚集;致间质增厚;与含气肺组织对比形成界面称为界面征..依间质内病理组织的不同;界面的形态可以不同;如为液体;则边缘光滑;如为肿瘤或肉芽组织则可表现为结节状界面..印戒征signet-ring sign:树芽征tree-budded sign:蜂窝征honeycombing sign肺实变——consolidation指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内的空气被病理性液体、细胞或组织所替代..反S征——X胸片上;右肺门肿块与右上叶不张相连构成..见于右上叶支气管肺癌..横S征:肿瘤或淋巴结压迫上叶支气管导致肺不张;由肿块和不张肺边缘形成..多见于肺癌;但是并非特异性征象..胸膜下线:肺间质病变HRCT征象之一;位于近胸膜面1cm以内;呈2~5cm长的纤细弧形线影;与胸壁平行;为肺纤维化的一个征象..由相邻增厚的小叶间隔相连而成..循环系统:肺瘀血——肺静脉高压较轻时表现为肺淤血;表现为肺野透明度降低;肺门及血管纹理模糊;血管纹理特别是上肺野血管纹理增多且上、下肺静脉管径比例失调上肺静脉≥下肺静脉kerley B line——肺静脉高压并有间质性肺水肿出现时;表现为各种间隔线即KerleyA、B、C 线;以B线最多见;为长2~3cm;宽1~3mm的水平线;位于肋膈角区;与侧胸壁垂直..43、心胸比率——是心影最大横径与胸廓最大横径之比..心影最大横径是心影左右缘最突出一点至胸廓中线垂直距离之和..胸廓最大横径是在右膈顶平面两侧胸廓肋骨内缘间连线的长度..正常成人心胸比例≤0.5..X线平片评价心脏形态及大小的主要指标肺门舞蹈症:肺动脉高压时;肺门处肺动脉搏动增强残根状:肺动脉高压时;肺门动脉和肺动脉段扩张;而外周分支纤细扭曲;呈残根状44、垂位心:`见于瘦长体型者;其胸廓狭长;横膈低位;心影狭长;呈垂位;心纵轴与水平面的夹角大;心膈面小;心胸比率常小于0.5;甚至可达0.3左右..45、横位心:发生于矮胖型体格;胸廓短而宽;横膈高位..心纵轴与水平面的夹角小;心膈面大;心胸比率常大于0.546、斜位心:中间型心脏;常见于体格适中或健壮者;胸廓宽高适中;心呈斜位;心纵轴与水平面的夹角约45度;心胸比率0.5左右..47、心膈角:右心缘与横膈的交角为心膈角;有时此处可见略向右倾斜的三角形下腔静脉影..48、龛影——niche消化道管壁上的凹陷或溃疡被钡剂填充后;在切线位投影时;形成突出于腔外的钡影..49、充盈缺损——filling defece消化道管壁向管腔内的局限隆起使消化道局部不能被钡剂充填;由钡剂勾画出的消化道轮廓形成局限性的内凹改变;形成一个造影剂的缺损区;主要见于肿瘤性病变和非肿瘤性局限病变..Diverticulum:憩室消化道管壁局部发育不良、肌层薄弱和内压增高致使该处管壁向外形成的囊袋状突出;使钡剂充填其内..50、黏膜破坏——正常的细条形黏膜皱襞消失;代之以杂乱不规则的钡影..大都由恶性肿瘤侵袭所致..黏膜平坦黏膜皱襞增宽和迂曲微黏膜皱襞改变黏膜皱襞纠集——皱襞由四周向病变区集中;成放射状;常由慢性溃疡产生的纤维组织增生;疤痕收缩而造成..咖啡豆征P332:见于不完全性绞窄性肠梗阻..近端肠管内的大量气体和液体进入闭袢肠曲;致使闭袢肠曲不断扩大显示呈椭圆形;边缘光滑;中央有一条分隔带的透亮阴影..因形如咖啡豆;故称“咖啡豆”征..假肿瘤征P332:见于完全性绞窄性小肠梗阻;梗阻以上肠腔扩大积气积液表现;当扩大很大时;形似肿瘤;称假肿瘤征..52、狭颈征——龛影口部明显窄小;使龛影犹如具有一个狭长的颈;为良性溃疡的直接征象之一..53、粘膜线——为龛影口部一条宽1~2mm的光滑整齐的透明线;为良性溃疡龛影口部黏膜水肿所致..54、项圈征——龛影口部的水肿透明带宽0.5~1cm;如一个项圈..55、半月综合征——胃癌时;龛影位于胃轮廓之内;周围绕以宽窄不等的透明带;即环堤;其中常见到结节状和指压状充盈缺损;以上被称为半月综合征..56、灯泡征——肝海绵状血管瘤在T1WI上表现为均匀性稍低信号;在肝实质低信号背景的衬托下;肿瘤表现为边缘锐利的极高信号灶;称之为"灯泡征"57、排泄性静脉性尿路造影——E xcretory Intravenous Urography IVP..静脉注入有机碘化物;几乎全部经肾小球滤过并排入肾盏及肾盂内;依此显示肾盏、肾盂、输尿管及膀胱;同时可观察肾脏排泄功能..58、逆行性肾盂造影——Retrograde Pyelography在行膀胱镜检查的同时将导管插入输尿管内;在透视下缓慢注入对比剂而使肾盏、肾盂显影;适用于排泄性尿路造影显影不佳者..59、MRU——MR urography MR尿路造影;主要用于诊断尿路梗阻..利用MR水成像技术原理;使含尿液的肾盂、肾盏、输尿管和膀胱成为高信号;周围背景结构为极低信号;犹如X线尿路造影所见..60、马蹄肾——horse-shoe kidney:为两肾上极或下极且多为下极的相互融合;状如马蹄..尿路造影显示两肾位置较低;且下极融合为峡部;肾轴由外上斜向内下;肾盂位于腹侧;而肾盏指向背侧;可并有肾积水和结石..61、肾自截——肾结核晚期全肾弥漫性钙化体积明显缩小形成肾自截62、脑挫裂伤——脑挫伤cerebral contution脑内散在出血灶、静脉淤血、脑肿胀;脑裂伤Laceration伴脑膜、脑、血管撕裂..两者常合并存在;故统称脑挫裂伤..63、硬膜外血肿——EPIDURAL HEMATOMA脑膜血管脑膜中动脉常见损伤所致;血液聚集硬膜外间隙..特点:CT见颅骨内板下;较局限;凸透镜形、梭形、半圆形高密度影;不跨越颅缝;多伴骨折64、硬膜下血肿——Subdural Hematoma多由桥静脉或静脉窦损伤出血所致;血液聚集于硬膜下腔;沿脑表面广泛分布..特点:CT;急性:颅骨内板下、纵裂、小脑幕;新月形高密度影;可跨越颅缝; 但不跨越中线;对冲伤处多见;常伴有脑挫裂伤及脑内出血;脑水肿和占位效应明显..亚急性或慢性血肿;呈稍高、等、低或混杂密度灶..65、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ahge位置:蛛网膜下隙;即脑沟、脑池内..CT:高密度;三天以内阳性率最高..MRI:T1WI高信号;T2WI高信号合并出现沿脑表面的低信号含铁血黄素沉着66、脑瘤定位征——局限性颅骨变化、蝶鞍改变、钙化..1局限性颅骨变化骨质增生或破坏多见于脑膜瘤;岩骨尖破坏多见于三叉神经瘤;内耳道扩大多见于听神经瘤..2蝶鞍改变;鞍内型、气球样膨大;见于垂体瘤;蝶鞍上型鞍变平;鞍背缩短;见于鞍上肿瘤;鞍旁骨质改变双蝶底;前床突上翘或破坏;见于鞍旁肿瘤..3根据钙化初步判断病变部位和性质;根据松果体钙化的移位情况可推断肿瘤的大致部位..67、脑膜尾征——肿瘤与硬脑膜广基相连;增强扫描肿块临近的增厚硬脑膜呈狭窄状强化;随着远离肿瘤而逐渐变细..68、占位效应——Mass Effect由颅内占位及周围水肿所致..表现为1、病灶周围脑沟变窄或消失2、病灶邻近脑室变形移位3、病灶邻近结构受压变形..。
像素:衣服CT图像是有许多矩阵排列的小单元组成,这些组成图像的基本单元成为。
体素:CT图像是假定将人体某一部位一定厚度的层面分成按矩阵排列的若干个小的立方体,即基本单元,以一个CT值综合代表每个单元内的物质密度,这些小单元。
MRI:通过对静磁场中的人体施加某种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使人体组织中的氢质子受到激励而发生磁共振现象,当终止射频脉冲后,质子在驰豫过程中感应出MR信号,经过对MR信号的接受接受,空间编码和图像重组等处理过程,产生MR图像。
CT值:体素的相对X线衰减度,表现为相应像素的CT值,单位为亨氏单位。
T1:纵向驰豫有0恢复到原来63%时所需的时间。
T2:横向驰豫有最大衰减到原来值的37%所需的时间。
CR:X线平片数字化比较成熟的技术,不以X线胶片作为记录和显示信息的载体,而是使用可记录并由激光读出X线影像信息的成像板作为载体,经X线曝光及信息读出处理,形成数字式平片影像。
DR:在X线电视系统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数字化处理,使模拟视频信号经过采样和模数转换后直接进入计算机形成数字化矩阵图像。
PACS:以高速计算机设备及海量存储介质为基础,以高速传输网络连接各种影像设备和终端,管理并提供、传输、显示原始的数字化图像和相关信息,具有查找快速准确、图像质量无失真、影像资料可共享等特点DAS:以影像增强技术,电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与常规的X线血管造影相结合,是数字X线成像技术之一。
螺旋CT:螺旋CT扫描是,检查床沿纵轴方向匀速移动,同时X线球管连续旋转曝光,采集的扫描数据分布在一个连续的螺旋型空间中。
介入放射学:以影像诊断学为基础在影像学导引或监视下利用导管等技术取得组织学等资料以明确诊断Mass effec t常因肿瘤,出血所致的中线结构移位,脑室及脑池移位,变形,脑池扩大,脑沟狭窄,闭塞,脑体积增大。
脑膜尾征:肿瘤与硬脑膜广基相连,增强扫描肿块临近的增厚硬脑膜呈狭窄状强化,随着远离肿瘤而逐渐变细,即。
影像名解1、DR——digital radiography数字X线成像,是将普通X线摄影装置或透视装置同电子计算机相结合,把X线直接转化成电信号或先转换成可见光,然后通过光电转换,把电信号传输到中央处理系统进行数字成像(使X线信息由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而得到数字图像的成像技术。
缩短了成像时间。
2、CR——computer radiography计算机X线成像,用磷光体构成的成像板(image plate,IP)替代x线胶片吸收穿过人体的X线信息。
记录在IP上的影像信息经过激光扫描读取,然后经过光电转换,把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重建成数字矩阵,再显示出数字化图像。
3、DSA——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显影清晰的成像技术。
属于数字成像技术的一种,目前仍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金标准”。
4、USG——ultrasound 超声,振动频率每秒在20000次(Hz)以上,超过人耳听觉范围的声波。
5、Hu——CT值,CT图像测量中用于表示组织密度的统一计量单位,称为亨氏单位(HounsfieldUnit, Hu)。
体素的相对X线衰减度表示为相应像素的CT值;水0Hu;骨皮质 1000;空气 -1000;+5、空间分辨力spatial resolution定义:图像对物体空间大小的分辨能力表示方法: lp/cm (每厘米线对)5÷lp/cm = 可分辨物体最小直径(mm);象素越小、层厚越薄空间分辨力越高+5、密度分辨力 density resolution定义:图像对组织密度差别的分辨能力表示方法:例如,0.35%,5mm,0.35Gy表示物体直径5 mm、病人接收剂量为0.35Gy时,密度分辨率为0.35%.象素越大、层厚越厚, 密度分辨力越高。
+5、部分容积效应(partial volume phenomenon)同一扫描层面中,垂直厚度内如果有两种以上不同密度组织时,所测的CT值是他们的平均值,不能如实反映其中的任何一种组织。
+ 6-1、多方位重组Multi planner reformation, MPR:利用CT螺旋扫描三维采样的优势,在任意平面上重建,获得扫描时难于得到的冠状面、矢状面、斜面等平面的二维图像,其中包括曲面重建(CPR)6-2、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 最大强度投影:在三维重建过程中,从设定视角发出假定投影线,使投影线穿行轨迹中兴趣结构密度以上的象素进行编码,形成二维投影像,主要用于CT血管成像(CTA)6-3 Volume rendering, VR容积演示三维重建技术,首先确定扫描容积内的象素密度直方图,以直方图的不同峰值代表不同组织,然后计算每个象素中的不同组织百分比,继而换算成不同的灰阶,以不同的灰阶(或色彩)及不同的透明度三维显示扫描容积内的各种结构,给人以较强的立体感。
6-4.仿真内窥镜 Virtual endoscopy, VE三维重建技术,主要在螺旋CT连续扫描获得容积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软件调节CT阈值和组织透明度,使不需要观察的组织透明度为100%,从而消除其影像,而需要观察的组织透明度为0,从而保留其影像,显示空腔的内壁,加上人工伪彩后,再利用电影功能依次回放,类似真实内窥镜的观察,可从任意方向观察管腔内部。
可用来显示气管、血管、胃肠道、喉、咽、窦腔等结构6-5. Surface shaded display, SSD表面阴影显示三维重建技术,首先确定兴趣区CT阈值的切割参数,经计算机的处理,把阈值外的组织结构隐去,从而获得CT值在阈值范围内的组织结构的表现轮廓图,再以一假想光源投照于三维模型表面,以灰阶或伪彩色方式显示三维结构模型的表面影像6、pixel——像素,数字矩阵的每个数字经数字/模拟转换器,依其数值转为黑白不同灰度的方形单元,称之为像素。
7、CTA——CT血管成像术,是静脉注入对比剂后行血管造影,CT扫描的图像重组技术。
8、TR——repetition time 重复时间,在脉冲序列中,两个射频激励脉冲组合间的间隔时间。
TR的长短决定着能否显示出组织间的T1的差别,短TR可获得T1之间的对比。
9、TE——echo time 回波时间,是MRI扫描的总要成像参数,开始施加RF脉冲组合至信号收集的时间。
TE决定T2信号的加权,长TE可获得T2信号的对比。
采用不同的回波时间及重复时间可得到不同的扫描序列。
10、T1——纵向驰豫,纵向磁化量由最小值恢复到平衡状态的63%所经历的驰豫时间。
(主要由T1参数构成的图像为T1加权像:T1WI)11、T2——横向驰豫,横向磁化量由最大值衰减至原来的37%时所经历的驰豫时间。
(主要由T2参数构成的图像为T2加权像:T2WI)12、流空效应——体内流动的液体(如心血管中快速流动的血液)在MRI成像过程中虽然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励,但终止脉冲后采集MR信号时已经流出成像层面,因此接受不到信号而呈无信号黑影。
13、MRA——磁共振血管造影,体内流动的液体中的质子与周围处于静止状态的质子相比,在MR图像中表现出不同的信号特征,利用血液的这种流动效应使血管内腔成像,是对血管和血流信号特征显示的一种技术,MRA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可不需要对比剂。
\\MR hydrography14、MRCP——MR胆胰管造影,在MR水成像技术的基础上,使含有液体的胆胰管呈高信号,获得犹如造影效果的图像。
对胆胰导管的梗阻敏感性高。
无创性。
\\PWI,磁共振灌注成像:经静脉注射对比剂(Gd-DTPA)以后,进行快速动态扫描。
反映组织微循环的分布及其血流灌注情况,评估局部组织的活力和功能的磁共振检查技术。
增强: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 DSC——需要注射造影剂( 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 DSC成像对象: 短T2*血液(主要指含造影剂血液)非增强:动脉自旋标记法ASL ——不需要注射造影剂(Artery Spin Labeling/Tagging)ASL成像对象 :磁化标记的血液中的氢质子\DWI,弥散成像:在人体组织中水分子的自由扩散运动会受到限制,DWI通过检测组织中水分子扩散受限的方向和程度可得到微观水分子的流动扩散情况,间接了解组织微观结构的变化。
主要用于(超)急性、亚急性脑梗死的早期发现;肿瘤囊变和囊肿的鉴别。
\MRS,MR波普成像:目前唯一的活体观察组织细胞代谢及生化变化的无创性技术。
不同的代谢物在外加磁场中存在共振频率的差异,即化学位移不同,MRS记录的是不同化学位移处代谢物的共振信号。
MRS原理与磁共振相同,只是数据表现的形式不同,MRS表现的是信号的振幅随频率变化的函数。
分辨率高,功能性研究,临床科研价值较高15、Seldinger technique——穿刺点消毒,局麻下以穿刺针按预定的角度和深度穿刺,抽出液体后,送入导丝,推出穿刺针,再沿导丝置入引流管。
16、TAI——经导管药物灌注治疗,经导管向靶动脉注入药物达到局部治疗的一种方法。
药物高浓度地直接作用于病变,从而提高了对局灶性病变的治疗效果,减少了药物的毒副作用。
17、TAE——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在X线透视监视下,将能够引起血管腔暂时性或永久性阻塞的物质,通过导管释放入病变血管或病变的供血动脉内,使之闭塞,从而达到预期治疗的目的的技术。
18、PTA——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经皮穿刺植入导丝、球囊导管、支架等器械,对狭窄或闭塞的血管进行扩张和再通的技术。
19、TIPSS——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支架分流术是指在门脉的分支和肝静脉的汇入端或下腔静脉之间在肝内建立一个分流道,集穿刺、PTA、内支架置放术为一体的新技术。
20、PACS——图片存档与传输系统,以高速计算机设备及海量存储介质为基础,以高速传输网络连接各种影像设备和终端,管理并提供、传输、显示原始的数字化图像和相关信息,具有查找快速准确、图像质量无失真、影像资料可共享等特点。
组成:1)数字化图像的采集; 2)网络的分布;3)数字化影像的管理和海量存储;4)图像的浏览查询及硬拷贝输出;5)与医院信息系统、放射信息系统的无缝集合21、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
组织学:骨皮质变薄,哈氏管扩大和骨小梁减少,间隙增宽。
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严重时,椎体变扁上下缘内凹如鱼椎骨状。
22、骨质软化——osteomalacia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
骨内钙盐含量降低。
组织学:骨样组织钙化不足,骨小梁中央部分钙化,外围为一层未钙化的骨样组织。
X线:骨密度减低。
与骨质疏松不同的是骨小梁和皮质边缘模糊,骨变形、假骨折线,在儿童可见干骺端和骨骺改变。
23、骨质破坏——destruction of bone局部骨质被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
由病理组织本身或由它引起破骨组织生成和活动增强所致,骨皮质和骨松质均可发生破坏。
X线:骨质局限性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消失而形成骨质缺损。
骨松质破坏成斑片状骨小梁缺损,骨皮质破坏呈筛孔状、虫蚀状。
24、骨质增生硬化——hyperostosis and osteosclerosis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多,组织学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增粗增多,是成骨增多或破骨减少或两者同时存在所致。
X线:骨密度增高,伴有或不伴骨增大,骨小梁增粗增多,皮质增厚致密,难于分清皮质与骨松质。
长骨可见骨髓腔变窄或消失25、骨膜增生——periosteal reaction因骨膜受刺激,骨膜水肿增厚,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亢进所引起的骨膜新生骨,表示有病变存在。
组织学:骨膜内层成骨细胞增多,有新生的骨小梁。
X线:早期长短不定,与皮质平行细线状致密影,同骨皮质间可见1—2mm透亮间隙,继而增厚,呈线状、层状、放射状、花边状骨膜反应。
26、骨骺骨折——epiphyseal fracture发生在儿童长骨,由于骨骺尚未与干骺端愈合,外力可经骺板达干骺端引起骨骺分离,X线:骺板或骺线增宽,骨骺与干骺端对位异常。
27、青枝骨折——greenstick fracture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大,外力不易使骨质完全断裂,而形成不完全骨折。
X线表现: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的扭曲,不见骨折线或只引起骨皮质的皱折、凹陷或隆突与翘起。
28、关节破坏——destruction of joint是关节软骨及其下方的骨性关节面骨质为病理组织侵犯、代替所致。
X线:累及软骨时,间隙变窄,在累及关节面骨质时可见骨破坏和缺损,严重时可半脱位和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