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岳飞 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65.00 KB
- 文档页数:29
《满江红》岳飞教学课件《满江红》岳飞教学课件1《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凭:倚靠。
处:时候。
三十:指年龄。
尘与土:谓征战中奔波劳累。
八千:言征途之漫长。
云和月:披星戴月,谓夜以断日地行军战斗。
靖康耻:靖康是宋钦宗年号。
靖康元年(1126),金后攻破汴京,掳徽钦二帝北去。
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
缺:山口。
朝天阕:朝见皇帝,天阕,皇帝的宫殿。
【赏析】:此词感情慷慨悲凉,音调激越高亢,充满爱国激情。
词中表现出作者对恢复中原的坚定信心和对敌寇的刻骨仇恨。
陈廷焯盛赞此词曰:“何等气概!何等志向!千载下读之,凛凛有生气焉。
‘莫等闲’二语,当为千古箴铭。
”扩展阅读:岳飞的主要作品诗文岳珂《金佗稡编·鄂王家集》收录的岳飞诗文有律诗《题翠岩寺》《寄浮图慧海》,词《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题记《五岳祠盟记》《广德军金沙寺壁题记》《东松寺题记》《永州祁阳县大营驿题记》。
宋·赵与时《宾退录》还收有岳飞绝句《题青泥市寺壁》。
《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词在南宋晚期的《藏一话腴》、《鹤林玉露》中都有记载,此词从明代开始被广泛传诵。
此外流传下来的岳飞诗词还有《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池州翠微亭》《过张溪赠张完》《题雩都华严寺》《宝刀歌书赠吴将军南行》《题骤马冈》《题鄱阳龙居寺》等。
书法岳飞虽出身行伍,但自幼受到良好的中国传统教育,勤奋好学,文武双全。
书法以行、草为主,畅快淋漓,龙腾虎跃,气韵生动,章法严谨,意态精密,纤浓符中,刚劲不柔,自有一种淳正之气,颇含文臣气质。
传世书迹有《书谢朓诗》《前后出师表》《吊古战场文》等。
扩展阅读:岳母刺字岳母刺字的故事,宋人笔记和野史均无记载,包括岳飞之孙岳珂所著《金佗稡编》也没有记录。
课件•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诗歌内容赏析与解读•历史评价与影响分析•跨文化对比与国际视野•教育意义与实际应用•互动环节与课堂总结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岳飞生平及主要成就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南宋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诗人、书法家。
主要成就:收复建康、六郡归宋、两河之役、郾城之战、朱仙镇大捷等,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重视人民抗金力量,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满江红写怀》创作背景《满江红写怀》一词,是岳飞在绍兴六年(1136)第二次北伐胜利后所写,表达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
当时南宋与金对峙,金兵入侵,国家处于危急存亡之秋。
而南宋朝廷却一味苟安求和,岳飞对此极为愤慨。
在词中,岳飞通过凭栏远眺,借景抒情,抒发了自己为国杀敌立功的豪情和壮志未酬的悲愤。
时代背景与民族精神南宋时期,金兵南侵,国家分裂,民族矛盾尖锐。
岳飞等爱国将领奋起抵抗,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英勇顽强的民族精神。
《满江红写怀》一词所表达的“精忠报国”的思想,正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直传承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岳飞的英雄形象和《满江红写怀》的壮丽词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而奋斗。
《满江红写怀》一词在文化传承和历史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被广泛传颂和研究,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满江红写怀》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首经典词作,被誉为“孤篇压两宋”。
该词以其激昂慷慨的爱国热情、雄浑壮阔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诗歌在历史文化中地位诗歌内容赏析与解读朗诵全文,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感受岳飞的豪情壮志。
通过朗诵,体会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如“怒发冲冠”、“仰天长啸”等场景。
引导学生想象诗歌中的画面,加深对诗歌意境的感受和理解。
全文朗诵及意境感受剖析关键词汇,如“靖康耻”、“臣子恨”、“驾长车”等,让学生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