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经济类型及品种
- 格式:ppt
- 大小:20.72 MB
- 文档页数:44
养猪学1.猪的经济类型:脂肪型、瘦肉型、兼用型。
2.脂肪型猪的特点:脂肪含量较高,背膘厚达5—7cm,细致疏松,体长与胸围大致相等,瘦肉率45%以下,包括,陆川猪,宁乡猪,内江猪等。
瘦肉型猪的特点:体长大于胸围15—20cm,四肢较高,肌肉发达,胴体瘦肉率55—60%,包括,长白、大白、杜洛克、汉普夏等。
兼用型:肉和脂肪的生产能力较强,猪的体格较大,结构均匀,体质结实。
3.地方猪种根据起源、生产性能、外貌特点和生活环境条件,又将其分为六大类型:华北型、江海型、华中型、华南型、西南型和高原型。
4.华北型特点:分布最广,区域最大,体躯高大,四肢粗壮,背腰狭长,腹不太下垂,耐粗性,抗寒性和护仔性。
代表有:民猪、莱芜猪。
5.华南型:矮、短、宽、圆、肥,早熟易肥,繁殖性能稍差,肉质好。
代表品种:蓝塘猪、两广小耳花猪、陆川猪等。
6.华中型:与华南型相似,但体型较大,肉质好和体成熟早。
代表品种:金华猪,宁乡猪等。
7.江海型:性成熟早,以繁殖率高著称于世。
代表:太湖猪,姜曲海猪。
8.西南型:头大,腿粗短,毛以全黑或“六白”为主。
代表品种:荣昌猪,内江猪,成华猪。
9.高原型:体型小,似野猪,头狭长呈锥形,腹小而紧收,臀倾斜,皮的结构好及抗光化能力强。
代表品种:藏猪。
10.地方猪生产性能的特点:繁殖率高:窝产多,母性好,泌乳能力强,性成熟早。
抗逆性强:耐粗饲,耐寒耐热耐饥饿。
肉质好:风味佳,没有pse肉和dfd肉。
生长慢:饲料报酬差,胴体瘦肉率低。
体型小:初生重小,产肉率低。
11.长白猪:原产地丹麦,体型外貌:毛白色,头狭长,颜面直,耳大前倾,背腰长。
大白猪:原产地英国北部,体型外貌:体格大,体型匀称,耳直立,背腰多微弓。
杜洛克猪:原产地美国,体型外貌:毛棕红色,背腰平直,肌肉丰满,四肢粗壮结实。
汉普夏猪:肩颈有一条白带。
皮特兰猪:黑白花。
12.引入品种的生产特点:生长发育迅速,饲料报酬好,胴体瘦肉率高。
体型大,初生重大,产肉率高。
第二章猪的类型品种及其利用第一节猪的经济类型发展养猪业,首先要选择适宜的猪种类型和高产品种。
所以类型和品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同一类型中有很多个品种,同一个品种又会有不同的类型,如瘦肉型猪有长白、大白、三江白等;约克夏猪包括有瘦肉型、脂肪型和兼用型。
划分猪类型的标准很多,有依据培育程度的,分为原始、过渡和培育品种;有依据来源或产地的,分为中国和国外猪种;依据经济成熟性的早晚的,分为早熟、晚熟和中熟品种;使用最多的是根据经济用途来划分的,分为瘦肉型、脂肪型和兼用型三种。
一.瘦肉型瘦肉型猪胴体瘦肉多,瘦肉率在55%以上,6-7肋背膘厚1.5-3.0 厘米。
外形的共同特点是:中躯长、四肢高、前后肢间距宽、头颈较轻、腿臀丰满、整体呈“流线型”体长大于胸围15厘米以上。
瘦肉型猪一般性成熟和体成熟较晚,对饲料条件要求较高,特别是蛋白质水平,能有效地将饲料蛋白转化为瘦肉,利用率较高。
由于将饲料转化为瘦肉的效率是转化为脂肪的2.5-2.6倍,所以这类猪生长快,饲料效率高,如一般180日龄就能长到90公斤以上,料肉比3比1左右。
瘦肉型猪由于背膘薄、皮薄毛稀,故较脂肪型猪耐热,耐寒性差,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敏感性强,适应性差,有时会发生应激反应,出现应激综合征,致使肉质变差,如PSE肉或DFD肉等,这是长期选育背膘薄、生长快、体形长的负面效果。
这种类型的猪较多,如引进品种:长白、大白、杜洛克等;我国培育品种:三江白、湖北白、广西白、浙江中白猪等。
供港瘦肉型猪标准:是以精肉率来计算的,良种猪:精肉率25% 以上,相当于胴体瘦肉率55-56%;特良种:精肉率27%以上,相当于56-57%的瘦肉率(精肉率是猪四条腿的瘦肉(包括背最长肌)占宰前活重的比例。
)由于瘦肉较受消费者欢迎(肥肉中胆固醇含量比瘦肉高39%);经济效益高(瘦肉价格高,瘦肉型猪生长快,周转快,饲料效率高)故商品猪生产主要饲养的是瘦肉型猪。
二.脂肪型这类猪的胴体脂肪多,瘦肉少,脂肪占胴体比例为40-50%, 6-7 肋骨背膘厚5-6厘米以上。
第二节猪的经济类型和品种教学目标:1.了解猪的经济类型2.了解我国的优良地方品种3.掌握我国的新培育品种4.掌握我国引入的地方品种教学重点:1. 我国的新培育品种 2. 我国引入的地方品种教学难点:我国的新培育品种教学方法:讲授、自学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提问】林XX家养猪的类型与名称?【板书】一、猪的经济类型选择【讲解】猪的经济类型,是人们从经济利用角度出发,根据猪只生产瘦肉和脂肪的性能,以及相应的体躯结构特点划分的。
分为瘦肉型、脂肪型和兼用型。
(一)瘦肉型猪体型外貌:头小肩轻,体躯浅长,臀腿丰满,体形呈流浅型。
一般体长大于胸15 — 20cm 。
生产性能;能有效地利用饲料中的蛋白质转化为瘦肉,生长快,饲料转换率高体重达90kg 时胴体瘦肉率在 55% 以上。
从国外引进的长白、约克夏、杜洛克、汉普夏等猪为其代表。
(二)脂肪型猪体型外貌:体躯短、宽、深。
一般胸大于或等于体长,生产性能:它利用饲料中碳水化合物转化脂肪的能力较强,而利用饲料中蛋白质转化瘦肉的能力较差。
生长较慢,比较费料, 90kg 时胴体瘦肉率在 45% 以下。
老型巴克夏为其代表。
一些地方品种猪多属脂肪型。
(三)兼用型猪生产瘦肉、脂肪的性能及相应体躯结构特点、饲料转换率、生长速度等都介于瘦肉型与脂肪型猪之间。
90KG 时胴体瘦肉率在 50% —55% 间。
苏白猪为其代表。
宏观上看,饲料条件好的场家,应以养瘦肉型猪为主;条件一般的场家,宜养兼用型品种或养以瘦肉型猪为父亲一的杂交猪。
【讲解】二、猪常见品种评介与选择(一)东北民猪1.产地与特点东北民猪是东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地方猪种,有大(大民猪)、中(二民猪)、小(荷包猪)种类型。
目前除少数边远地区农村养有少量大型和小型民猪外,群众主要饲养中型民猪·东北民猪具有产仔多、肉质好、抗寒、耐粗饲的突出优点。
受到国内外的重视,2.品种特征全身被毛为黑色。
体质强健,头中等大。
鉴别养猪经济类型的技术
由于不同猪种的生长特性和沉积脂肪能力的差异,所生产岀来的肉品品质不相同。
猪可分为脂肪型、瘦肉型和肉脂兼用型三种经济类型。
在养猪过程中,可根据市场的需要和自己的用途进行选购,引进繁育不同经济类型的猪。
1、脂肪型
此种类型的猪能生产较多的脂肪,其外形特点是:下颌松垂而多肉,体躯宽深而稍短,胸深、腿短而大腿丰圆,臀部宽平,体长大体等于胸围,二者之差最多不超过2至5厘米。
如:巴克夏猪和哈白猪基本上属于此种类型。
2、瘦肉型
这种猪以生产瘦肉(蛋白质)为主,其外形特点与脂肪型相反,一般是腿高,身长,胸浅而躯体狭窄,体长大于胸围15至20厘米以上。
如:大型约克夏猪、杜洛克和长白猪都属于这种类型。
3、肉脂兼用型
这类猪现在比较受欢迎,其生产的肉品既鲜嫩又具有营养,吃起来香美。
这种猪的体形和特性介于脂肪型和肉用型之间。
身躯较大,体质结实,生产瘦肉与脂肪的能力都较好,瘦肉和脂肪大体各占50%左右。
瘦肉型猪与脂肪型猪杂交后生岀的一代猪,即是肉脂兼用型猪,山东省的垛山猪和四川省的内江猪也是肉脂兼用型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