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 州 方 言 大 全.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8
亳州导游词范文介绍3篇亳州导游词范文介绍1十月一日,我很早就从睡梦中醒来,因为我今天就要到被称为“药都”的亳州旅游了。
我们一切准备完毕,就往车站奔去,“十?一”的车真难坐,每个车都坐满了人。
最后,我们终于坐上了一辆车,此时的我,兴高采烈,虽然置身于车中,可我的心已经飞到了亳州。
亳州到了,刚下车,我们就打的直奔花戏楼。
很早就听说花戏楼的原名叫歌台,以精湛的雕刻技术,绚丽的彩绘而闻名遐迩。
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在导游的讲解声中,我看到花戏楼主台前突,两边各有一台左右建钟配置有序,层次分明典雅别致五色琉璃屋面,歇山顶,翼角单飞,正中藻井环装大木透雕三国戏文十八出,柱枋上饰垂莲悬狮、鳌鱼、全部彩饰,古色古香,雍容华贵,绚丽多姿,我不禁为雕刻者的精湛技艺所叹服。
花戏楼座落在大关帝庙内,关帝庙系一座三层牌坊架式仿木结构建筑澄泥水磨青砖筑起。
正中拱门写有“大关帝庙”四字,左右二拱六墙布立体砖雕玲珑剔透,门前石狮雄踞,高耸一对铁旗杆,杆顶丹鹤展翅,蟠龙绕杆舞空,有铁联“铁杆颂德高千尺,金柱铭勋参云霄”,每杆方斗上悬,风铃迎风作响,壮观又悦耳。
听别人说这旗杆高16余米、重15吨,我听了目瞪口呆,心想:在清代,那时没有起重机,人们是怎么把它竖在这里的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在大关帝庙两端并毗连岳飞庙、张飞庙等五座庙宇,形成了一处风格独具、巍然壮观的古建筑群,亭园景色入胜,令我留连忘返。
我们又去了三国揽胜宫,三国揽胜宫规模造型古朴典雅,雄伟壮观,正门汉阙高大庄严,十八座大石鼎罗烈主甬道两侧,祭坛栏杆玉石雕成,祭坛广场表石铺就,城堡四周战旗林立,魏武堂前魏、蜀、吴三方面锦旗威风凛凛。
迎献帝宫殿富丽堂皇,曹操率文武百官迎献帝登位,鼓乐齐鸣,高呼万岁;雷电交加,刘备惊慌失措;汉代相府大花园仪亭里吕布和貂婵相抱,董卓气得哇哇大叫,掷刺方天画戟;官渡、赤壁战场人喊马嘶、尸体遍布、烽火连天;汶姬归汉,胡茄十八拍琴音绕梁,吟育悲壮;原始森林里诸葛亮七擒孟获,飞沙走石,毒蛇猛兽,张牙舞爪一齐冲到阵前;洛神和游仙诗两场,金龙舞动,仙乐绕耳,仙境神怡。
亳州百科名片亳州地图亳州市是安徽省省辖市,位于皖西北边陲,黄淮平原南端,西北与河南省接壤,西南与阜阳市毗连,东与淮北市、蚌埠市相倚,东南与淮南市为邻。
亳州市是皖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拥有机械制造、酿酒、卷烟、医药、纺织、食品、化工、建筑建材、印刷等十几大门类。
亳州市是全国重要的药材、商品粮、优质棉、优质烟、优质茧生产基地,拥有药材、酿酒、果蔬、烤烟、畜禽、蚕桑等资源和经济优势,地方名特优产品较多。
从商城王建都开始,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
1986年撤县建市,同年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亳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文名称:亳州外文名称:Bozhou 别名:焦邑、谯、药都行政区类别:地级市所属地区:中国华东下辖地区:谯城区等1区3县政府驻地: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希夷大道电话区号:0558(+86) 邮政区码:236800 地理位置:安徽省西北部面积:8374平方公里人口:576万人(2009年) 方言:中原官话(郑曹片)气候条件: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花戏楼等机场:阜阳西关机场火车站:亳州站等车牌代码:皖S 市花:芍药市树:泡桐树目录简介1地理概况自然环境1地质环境1气候环境1水文环境1行政区划市辖区1行政县交通区位1民俗文化历史名人1文物古迹1风土民情1资源优势中药材1酿酒1黄牛金三角1农副产品基地和林木生产基地1矿产资源与地热资源1人力资源1名胜旅游旅游规划1总体目标1形象定位1空间发展格局1主要旅游景点1社会与文化事业亳州文学1医疗事业1科研事业1教育发展1社会事业1经济发展现代中药加工产业集群1白酒、新型饮料产业集群1煤电化工产业集群1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1汽车、机械制造产业集群1金刚石产业集群1综合经济1企业和品牌重要节日城市名片1友好城市国外1国内图册解说简介市名亳州市(英语简称:BOZHOU,bó zhōu shì),简称:亳、谯,别称:药都地理坐标市中心位于东经115°53′~116°49′、北纬32°51′~35°05′之间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省份安徽省(Anhui Province)辖区亳州市辖1市辖区、3个县和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亳州市政府位于谯城区。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原文|译文|赏析《张中丞传后叙》是中国唐代文学家韩愈所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是表彰安史之乱期间睢阳守将张巡、许远的一篇名作。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部名作的具体内容吧吧。
《张中丞传后叙》原文唐代:韩愈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
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
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
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
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
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所矣。
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
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
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
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
【翻译】李迪字复古,他的祖先是赵郡人。
曾祖父躲避五代战乱,迁徙家到濮。
李迪深厚有器量学识,曾经携带自己写的文章去见柳开,柳开很赏识,说:“先生有辅才。
”后来参加科举考试举进士第一,被升做知制诰。
真宗驾临亳,李迪是留守判官,于是就任毫州知县。
一群逃兵洗劫城邑,政府发兵搜捕,很久没有抓到。
李迪到了之后,全部让所发的士兵休息,暗中察访流寇的去处,部署晓谕精锐士卒,一举擒获流贼,斩首后徇游示众。
曾经回家沐浴,忽然传诏对内于东门,拿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给李迪看。
当时正值连年蝗灾旱灾,问李迪如何度过难关,李迪请求打开内府藏库来帮助国家,这样赋敛宽裕,老百姓就不会过于劳苦了。
皇帝说:“朕想让李士衡替代马元方,等他到,应当拿出金帛数百万借给三司。
”李迪说:“天子在财物上没有内外之分,希望下诏赐给三司,来表示陛下的恩德,何必说借。
”皇帝很高兴。
起初,皇上将立章献为皇后,李迪屡次上疏劝谏,因违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仪天下,章献深深地痛恨他。
天禧年间,李迪任给事中。
周怀政之诛,皇帝非常生气,想责怪到太子,群臣没有人敢说话。
李迪从容上奏说:“陛下有几个皇子,竟然要出这个策略。
”皇上恍然大寤,因此只诛杀了周怀政。
仁宗即位后,章献太后干预政事,贬寇准到雷州,因为李迪朋党傅会,贬到衡州。
丁谓派人胁迫他,没有成功,李迪知河南府。
来朝京师,当时太后垂帘,(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从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现在我保养天子到这里,你以为怎么样?”李迪回答说:“我受先帝深厚恩德,现在见到天子明圣,我不知皇太后盛德,竟然不知道到这种地步。
”太后也高兴。
李迪任徐州知州,想行县因祠岳为皇上祈年,仁宗对辅臣说:“祈祷不是李迪所应当做的,还是让他不要去做。
”元昊攻打延州,军事长久松弛,守将有的因为有其他名义赖躲避战争,李迪愿意漱守边疆,(仁宗皇帝)下诏不批准,但却觉得他内心很有豪气。
李迪是贤相。
当仁宗初立,章献临朝称制,很挟仗自己的才能,将有专制之隐患,李迪义正词严,能使宦官近习而不敢又非分之想,等仁宗皇帝的声德一天天竖起,章献也保全了好的名声,古人所说的社稷臣在这里就看到了。
关于《曾巩》文言文翻译原文: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
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
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
甫冠,名闻四方。
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中嘉祐二年进士第。
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
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
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
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
巩配三十一人,又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
有葛友者,自出首。
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
盗闻,多出自首。
自是外户不闭。
河北发民浚河,调及它路,齐当给夫二万。
县初按籍三丁出夫一,巩括其隐漏,至于九而取一,省费数倍。
知洪州。
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亭传,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书其全失、多寡为殿最。
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
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
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
加直龙图阁、知福州。
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
巩以计罗致之,继自归者二百辈。
福多佛寺,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赇请公行。
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
授帖于府庭,却其私谢,以绝左右徼求之弊。
福州无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
巩日:“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
后至者亦不复取也。
徙明、亳、沧三州。
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
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
拜中书舍人。
甫数月,丁母艰去。
又数月而卒,年六十五。
巩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曾巩》文言文翻译: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
他从小就机智敏锐,十二岁时,曾尝试写作《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
到了二十岁,名声已传播到四方。
相似字相似字世界第(dì)⼀,床笫(zǐ)之欢。
鍚(yáng)在马头,锡(xī)钱劣钱。
荼(tú)⽕荼(tú)⽩,茶(chá)壶(hú)茶(chá)碗。
茶(chá)兴荼(chá)亡,汉代荼(Yé)恬。
壸(kǔn)是宫路,壶(hú)天住仙。
发苶(nié)疲苶(nié),有点疲倦。
毫(háo)发毫(háo)⽑,亳(Bó)州亳(Bó)县。
祆(xiān)教拜⽕,棉袄(ǎo)御寒。
⾖豉(chǐ)下饭,⿎(gǔ)声震天。
油氽(tǔn)馒头,⽣氽(cuān)⾁丸。
戊(Wù)戌(xū)变法,执戉(yuè)戍(shù)边。
戊(wù)空戌(xū)横,戍(shù)中⼀点。
⼰(jǐ)不出头,已(yǐ)半巳(sì)满。
义愤填膺(yīng),赝(yàn)品骗钱。
贵胄(zhòu)甲胄(zhòu),胃(wèi)痛胃(wèi)酸。
毒(dú)品真毒(dú),嫪毐(ǎi)假宦。
拔(bá)⼑相助,挑拨(bō)离间。
彬(bīn)彬(bīn)有礼,湖南郴(Chēn)县。
钹(bó)似镲⼦,钅发(pō)似⼤镰。
《王风吠秒?yuán)》,有兔爰(yuán)爰(yuán)。
爱(ài)不释⼿,恋爱(ài)爱(ài)恋。
令嫒(ài)贤淑,媛(yuàn)⼥婵媛(yuán)。
关系暧(ài)昧,乍暖(nuǎn)还寒。
瑗(yuàn)形似璧,⼤孔⼩边。
瑷(Ai)珲爱辉,龙江之县。
昂(áng)⾸阔步,昴(Mǎo)宿(xiù)在天。
亳州赋吾乡亳州,古云“焦”、“谯”、“薄”,自高辛氏[1]之封值此疆,迄今已历四千余载。
尝感其渊源之久,人物之盛,古迹之富,物产之丰,民俗之厚,异域殊方之所无也。
地市之置,已寒暑十易,爰假良契,为赋以美之,其辞曰:古都亳州,处房、心之分野[2],临华夏之中区,首宋、陈而尾吴楚,接商、颍而翼周、徐[3]。
枕黄而瞰淮,引涡而纳淝。
陇海纬乎其侧,京九经乎其圻[4]。
昔帝喾始迁乎此土,踵武继以成汤。
老君弃俗,乘青牛而西去[5];庄生适志,化蝴蝶以徜徉[6]。
吴主奋烈,原资伍子[7];汉高得鹿,实赖子房[8]。
孟德却嫌,自焚《新书》[9];元化当恨,未传《青囊》[10]。
魏文摛《秋风》[11]之清藻,陈思赋《洛神》[12]之华章。
许褚驰八紘[13]之威勇,木兰遗千载之余芳。
公垂工为乐府,声名竞于乐天[14];将军娴于丹青,艺伎肇启子昂[15]。
又永叔、元献、子固、文潜、无己、稼轩辈,或本亳籍,或宦于亳,或长于亳,莫不陶然自怡,甘老是乡[16]。
道宫肃肃,曲巷幽邃,仲尼于焉问礼[17];天静崇丽,紫气氤氲,老君于斯延祭[18]。
故道[19]萦回,玄关迭见,感魏武用兵之谲诡;观稼无迹,讲武丘墟,嗟豪杰风流之永逝[20]。
嵇山[21]峨峨,林翠溪清,时闻叔夜啸咏;涡水汤汤,烟靑草碧,争见图南游戏?[22]彼牌额削耸,檐牙高襄[23]者,花戏楼也。
藻井画壁,载一段断桥奇缘[24];玉台金墀,演几番长生故事?[25]彼南北遥应,揭然[26]干云者,薛阁、万佛[27]之塔也。
历五朝[28]而继出,弥千载而并峙。
州人仰华祖之溉泽,广辟药草之圃,咸工岐黄之术。
其所艺[29]也,有芍药、金菊、桑皮、花粉之俦,川芎、白芷、丹参、黄芩之属,盈畴蔽野,连畹接亩[30]。
方其散荣也,璨如贝锦,烂若明霞,芳泽四溢,敷茵无涯。
当其获刈也,充庭实栋,贯道累车,积如丘阜,彭彭[31]堪嗟。
复有菁荠之产,苔干之贡,咸以此乡珍异,交遍鬻于迩遐[32]。
宋史·太宗二(本纪)(8)原文|翻译六月辛卯,诏赦李顺胁从诖误。
是月,都城大疫,分遣医官煮药给病者。
贼攻施州,指挥使黄希逊击走之。
戊戌,峡路行营破贼于广安军,又破贼张罕二万众于嘉陵江口,又破于合州西方溪,俘斩甚众。
戊申,以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高琼为镇州都部署。
贼攻陵州,知州张旦击破之。
高丽遣使,以契丹来侵乞师。
秋七月辛亥朔,贼攻眉州,知州李简等坚守逾月,贼引去。
癸亥,置江、淮、两浙发运使。
丙寅,除两浙诸州民钱俶日逋负。
甲戌,置威塞军。
乙亥,李继迁遣使来贡。
八月甲申,诏有司讲求大射仪注。
癸巳,以内班为黄门。
甲午,置宣政使,以宦者昭宣使王继恩为之。
乙未,诏释剑南、峡路诸州亡命。
戊戌,以通远军复为环州,置清远军。
庚子,大雨。
贝州言骁捷卒劫库兵为乱,推都虞候赵咸雍为帅,转运使王嗣宗率屯兵击败之,擒咸雍,磔于市。
辛丑,诏遣知益州张咏赴部,得便宜从事。
癸卯,以参知政事赵昌言为西川、峡路招安马步军都部署,寻诏昌言驻凤翔,遣内侍押班卫绍钦往行营指挥军事。
峡路行营破贼帅张余,复云安军。
李继迁使其弟奉表待罪。
九月庚戌朔,户部尚书辛仲甫以太子少保致仕。
甲寅,赐三司钱百万,募能言司事之利便者,量事赏之,尽则再给以备赏。
己未,罢诸州榷酤。
改黄门院为内侍省,以黄门班院为内侍省内侍班院,入内黄门班院为内侍省入内侍班院。
辛酉,遣使分行宋、亳、陈、颍、泗、寿、邓、蔡等州按行民田,被水及种莳不及者并蠲其租。
壬申,以襄王元侃为开封尹,改封寿王。
大赦,除十恶、故谋劫斗杀、官吏犯正赃外,诸官先犯赃罪配隶禁锢者放还。
乙亥,以左谏议大夫寇准参知政事。
丁丑,以蜀部渐平,下诏罪己。
戊寅,西川行营言卫绍钦破贼于学射山,别将杨琼复蜀州,曹习等又破贼于安国镇,诛其帅马太保。
【译文】闰十月初七,到水..观鱼。
二十五日,设置三司总计度使。
十一月初四,万安州进献六眸龟。
二十日,归还陇西州所进献的白鹰。
十二月十八日,降大雪。
二十五日,西川都巡检使张王巳与王小波在江原县作战,战死。
亳州导游词1000字亳州导游词1000字(通用8篇)亳州导游词1000字篇1各位团友:大家好!也许在座的一些朋友们曾经来过亳州,但是我想即使是土生土长的亳州人,有时对亳州也会感到几分陌生。
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把亳州简单的介绍一下。
亳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代人才辈出:商朝开国圣君成汤,道家始祖老子、庄子,外科鼻祖华佗,魏武帝曹操,文帝曹丕、诗人曹植、巾帼英雄花木兰……如璀璨的明星闪烁在历史的长河中。
他们留下的遗址、景观,历数起来犹如串珠,令人留连忘返。
亳州古为南亳故地,公元前16世纪,商汤在此建都,后世称为南亳;隋大业二年(公元6__年)改称谯郡,唐武德七年(624年)谯郡复改称亳州,为唐代十望州府之一。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刘复通拥韩山童之子朝林儿于亳州称帝,国号大宋,改元龙凤,称小明王。
明洪武初(1368年)降州为县。
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年)又复称亳州。
19__年州改为县。
解放初期设亳州市之后又改为县。
1986年5月撤县设市(县级,隶属阜阳地区),同年1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省直辖市,由阜阳市代管,1998年2月省委、省政府决定亳州市由省直接管辖,同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__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为省辖市。
美丽的青岛,古老而又年轻。
亳州钟灵毓秀,英才辈出。
千百年来,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唷育出无数文治武功、彪炳史册的先哲名流。
道教鼻祖老子以特有的宇宙观、行知论给后人留下经典著作《道德经》,虽只有五千言,却文约辞要,博大精深,提出一个非常完整的哲学体系,被誉为万经之王;一代圣哲庄子,曾为漆园吏,他喻牛辞相的故事及王安石吏无田甲当时气,民有庄周后世风的诗句,至今仍在民间广为传诵;魏武帝曹操煮酒论英雄、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使天下多少有识之士为之倾倒;陈思王曹植的七步quot;,至今读来仍令人荡气回肠;神医华佗的麻沸散是医学史上全身麻醉的世界之最,首创的五禽戏现在依然有不少人在天天习练;巾帼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胆识、谋略与风采着实令人敬仰,其故事更是妇孺皆知;一代圣君商成汤、道教至尊陈抟、悯农诗人李绅、捻军首领张乐行帼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胆识、谋略与风采着等,都是这块蕴才积盛之地的骄子。
林锦字彦章文言文翻译1. 翻译:盛以状闻,诏即以锦为知县总督叶盛向法院报告了这一情况,当法院发布了一封信,金霖被任命为地方法官。
“状”是情况,“闻”特指向君主汇报,“诏”是皇帝下达命令。
这句话的意思要看上下文。
出自《明史·列传第五十三》:林锦,字彦章,连江人。
景泰初,由乡贡授合浦训导。
瑶寇充斥,内外无备。
锦条具方略,悉中机宜。
巡抚叶盛异之,檄署灵山县事。
城毁于贼,锦因形便,为栅以守,广设战具,贼不敢逼。
满秩去官,民曰:“公去,贼复至,谁御者?”悉逃入山。
盛以状闻,诏即以锦为知县。
驰驿之官,民复来归。
金霖最初的职位是学术官员。
后来,因为他平定姚口的策略非常成功,受到巡抚叶盛的重视,叶盛就让他代表灵山。
在任职期间,他采取了有效措施,成功地抵御了姚匪。
在他任期结束时,灵山的人们担心金霖离开后没有人能抵抗姚口,所以他们逃跑了。
太守叶盛向朝廷报告了这一情况,于是朝廷下诏金霖为灵山知府,百姓才回到县里。
林锦字彦章文言文翻译 2译文供参考:杨维忠,本名燕城,洪州人,知书达礼,有勇有谋,深受唐太宗器重。
20岁时,他奉命出使西域30多个国家,宣传蒙古的威望,颁布蒙古法令,使各国官民户口都归蒙古所有。
唐太宗准备大大重用他。
皇子阔出伐宋,命惟中于军前行中书省事。
蒙古大军攻克枣阳、光化、光州、随州、郢州、复州、襄阳府、德安府,得名士数十人。
杨惟中收集宋程颐、程颢的著作送至燕都,建立宋大儒周敦颐祠,还设立“太极书院”,聘请儒士赵复、王粹等来授课。
惟中一心要以圣贤之学来治理天下。
拜为中书令后,太宗驾崩,太后听政,国家大政由惟中一人主持。
宗宗即位时,平阳道判官处于无法无天、肆意横行的状态。
然而,中峰的诏书却是这条路的慰问电使,谢彻被依法处死。
金死后,晋江吴县败于邓州,残部散于太原至真定之间,占据大明江山。
以晋代邢凯的称号,有数万将士,四处劫掠百姓。
朝廷下令士兵与之作战,但未能消灭。
杨维忠拿着皇帝的圣旨去拉拢他,总司令叛变了,他所有的官兵都加入了蒙古军。
亳州导游词亳州导游词1各位游客伴侣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华佗故里、药材之乡”—亳州观光巡游,首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强烈的欢迎。
我是安徽旅行社的导游王萍,大家喊我小王就可以了。
坐在小王右手边的这位就是我们此次亳州之行的司机师傅—张师傅,张师傅为人热忱忠厚并且具有多年的驾驶阅历,所以在乘车过程中大家了可以安心的乘坐。
我们俗话常说“前生的五百次回眸才换的今生的擦肩而过”,那么我们今日能够共同乘坐在这辆车上想必是上辈子擦破了衣服才攒下的良缘把。
呵呵,开个玩笑逗大家一笑,下面我们言归正传。
我们今日首先要巡游的花戏楼景区。
在还没有到达景区之前我先简洁德给大家介绍一下花戏楼。
花戏楼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是国家重点文物爱护单位。
原名山陕会馆,也称大关帝庙。
旧时当地人也称其为歌台。
是当时山西和陕西的商人在亳州经营药材生意的联络集散地,花戏楼之所以有今日这个名字,是由于在它的院落中有座颜色绚丽美伦美奂的花戏楼。
花戏楼整个建筑面积达3163平方米,但是其中的精华之处还是表达在那令人神往的"三绝"之上。
大家想知道是哪三绝么?不用焦急,让我们边走边看。
我们前方就要到达景区了,如今请大家整理好自己的随身行李、带好珍贵物品预备下车。
各位游客伴侣们,我们如今所处的位置就是花戏楼景区的大门口了。
如今大家眼前看到的这两根铁旗杆呢就是花戏楼的一绝。
这两根旗杆每根重15吨,高16米多,旗杆分5节,每节又分铸八卦蟠龙等图案,每根旗杆上还悬挂着24只玲珑的铁铃铛,每当有风吹过,就会发出动听的叮咚声。
讲完了一绝我们再来看花戏楼的其次绝。
如今大家眼前这座仿木结构的三层牌坊式建筑—山门就是花戏楼的其次绝。
它的上面镶嵌着著名天下的立体水磨砖雕,在缺乏10厘米厚的水磨青砖上共刻有人物115个,禽鸟33只,走兽67只,楼`台`殿`阁多处。
在这里造就了16幅人物故事,浸透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精髓。
是佛,是道,是儒。
几乎无所不容,方寸之地呈现了大千世界。
亳州方言大全
【马虎子】:一种喝的东西,像稀饭.例如:咱喝~~去吧!
【疙包】:糊状,饭渣.例如:看你身上盯的~~!
【血得】:舒服,不错.例如:这东西弄的~~!
【管谈】:不错,行.例如:这人对工作挺认真,以后~~!
【好类很】:非常好.例如:这件事办的~~!
【怪得来】:还好,比较好.例如:这东西~~!
【啥家使眼】:什么啊.例如:你说的~~,不懂!
【白慌来】:别着急.例如:~~,我弄完这一点就去!
【使味儿】:够味,够意思,好玩.例如:这人真~~!
【弄啥眼】:干什么?例如:你~~!
【雾佬住来】:下着小细雨.例如:外面正~~!
【鳖子子】:孬儿子.例如:略
【孬比绛类】:不是人生类.例如:略
【洛拐】:本意为动物小产,引申为打毁的意思。
例;小瘪子子,我打~~你!
【粪妮子】:一种装东西的筐,柳条类的柔韧条子编造。
【耶毕】:事情不是太理想,或者终结了。
例:这事~~啦(没指望),***~~啦(死啦)
【耶熊】:不办啦。
例:爱咋地咋地,不办~~!!
【是哩】:赞同。
例:甲:“你说这事可~~?”乙:“~~~~!”
【弄熊哩】:干什么的,对所办之事很不满意。
例:这么长时间了,办的啥事,你~~~!
【逞脸】:调皮捣蛋
例句:小孩咋恁<逞脸>呢(ni)?
【得(dei)闲】:有空
例句:我不<得(dei)闲>你找别人吧!
【分壳(ke)】:硬币
例句:给我一个分壳.我买冰棒!
【使味儿】:舒服,有趣
例句:真<使味儿>!
【学你类文】:用你的话说
例句:<学你类文>,谁不想好好过日子?
【任啥】:任何东西
例句:失火了,家里烧类<任啥>都没有了。
【啥家什】:什么东西?
例句:你搁这个弄<啥家什>来?
【一丝拉(/)子】:一点点
例句:你真尖,斗给这<一丝拉子>!
(注:尖请查阅下方词汇)
【刺】:有两手.厉害
例句:你真<刺>!
【管谈】:行
沾闲/谈:同(管谈)
例句:你不<管谈/沾闲>!看我类!【徐】:罗嗦
例句:咋恁<徐>尼?
【肉】:慢吞吞
例句:你看你<肉>类!
【白】:不要
例句:(见下一句)
【马一回儿】:等一会儿再...
例句:白慌来,<马一回儿>就弄!
【尖(疵)】:吝啬
例句:你真尖.给我点吃眼.
【觅(mi一声)】:雇
例句:你去<觅>个推三轮车类过来!【腻歪人】:讨人厌
例句:你可能百说了.真<腻歪>人!
【嗲唠】:撒娇
例句:你看你咋恁<嗲唠>眼?都恁大了!【不主贵】:不自重讨人厌
例句.你真<主贵>完了.
【小性】:小心眼
例句:略
【利亮】:麻利/漂亮(多指办某件事)
例句:你看咱类活干类可(kei)<利亮>?【冤】:没有品位
例句:不是我说你,你穿这一身儿真<冤>!【歇得(dei)】:挺好
例句:这饭做类<歇>得。
【啥(\)味儿类】:什么样子.怎么这个样子例句:你看你<啥(\)味儿>类眼!?
【一加使】:一下子
例句:我<一加使>吃四个馍!
【各了瓣】:膝盖
例句:碰住我类<各了瓣>了!
【搁一砣(口语)】:放在一起
例句:百叫零钱和整钱<搁一砣>.不好拿~【糊涂】:稀饭
例句:今个晚上喝类<糊涂>..
【撒气】:不好.不怎么样.
例句:他这个人撒气完!!
【逞脸】:调皮捣蛋
【得闲】:有空
【分锞】:硬币
【是味儿】:有趣
【学你类文】:用你的话说
【任啥】:任何东西(这个偶米太注意,读了下不太象..)【啥家什】:什么东西
【一丝拉子】:一点点
【刺】:有两手
【硌应人】:讨人厌
【管】:行
【徐】:罗嗦
【肉】:慢吞吞
【马会儿】:马上
【老妈子】:老太婆
【尖】:吝啬
【觅(平声)】:雇
【腻歪人】:讨人厌
【搅毛】:胡搅蛮缠
【嗲(die(三声)liao)】:撒娇
【不主贵】:讨人厌隐约含没自知之明的意思
【兴(四声)】:发火
【兴(一声)】:能,可以例如:人家豆不兴这样摆置忙【小性】:小心眼
【涮遛】:利索
【利亮】:麻利
【鲜灵】:漂亮
【鸢】:没有品位
【得(dei二声)劲】:舒服
【滋润】:舒服
【盖滴】:被子
【铺底】:褥子
【野】:矮
【拐】:角(好像..米听过呢..-_-!
【糊弄】:忽悠
【实诚】:老实
【沾弦】:还差不多,不错
【搁一砣】:放在一起
糊读:类似稀饭的饭食.除了少量米之外还有搅匀的面糊.现在也不太普及吧.我妈妈就没姥姥弄的好喝...
【干饭】:米饭
【会过】:生活俭朴,不舍得花钱
【电棒】:日光灯
【鬼】:多形容小孩特别高兴
【邪乎】:夸张,大惊小怪.一点小事就乱咋呼
【转】:狡猾..
【磅】:尘土飞扬
【炅】:拽,趾高气扬
【今个】:今天
【夜儿个】:昨天
【当门儿】:客厅(不加儿化音感觉不太象...)
【笤帚】:扫帚
【旋】:调皮....应该是suan(二声)
【坏祸】:告状
【也毕(也熊,也叼)】:算了
【怪】:挺,非常.......差不多比如:怪得来
【得】:好,不错..应该象淮南那附近的吧..
【毁】:糟糕
【跌了】:撒娇=嗲die(三声)liao:撒娇
【麻利】:敏捷
【啥味类】:什么样子!
【白摆使】:别弄补充下,白:别
【咋弄哩】:因为什么或者怎么了
【不管弹(tan)】:不行不沾弹地道点
【格了瓣】:膝盖
【一家是】:一次
【绿叼毛】:能、行很粗野的一句脏话例:你孩子绿叼毛类很航!【不(是)得今儿类】:不是故意的这句比较有难度,翻译不象...说时一般是会省略
【干悦(三声)】:呕吐
【北夹后】:北边
【河叶儿起】:河边
【老煤红】:媒婆
【姜】:动物生产我一直感觉字典里应该有这个字并且写法是身畺..没找到
【可是类】:是不是?
【好不睁垒】:忽然
【邑子】:香皂确切应该是雕牌透明皂那种
【鞋踏拉子】:拖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