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ndroid的物联网监控手机软件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3.08 MB
- 文档页数:42
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的多媒体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摘要:多媒体远程监控是指通过网络实现对远程场景的音视频监控。
本文主要介绍一种以Android智能手机为控制端,以个人电脑为服务器端,以摄像头与话筒为主的多媒体设备为被控端的三点一线的远程监控系统;控制端和服务器端的网络传输采用TCP协议,控制端和服务器端分别采用Android,Java实现。
关键字:Android智能手机,多媒体远程监控,Socket管理器,Java多媒体框架中图分类号:一.背景远程监控是指本地计算机通过远程监控软件发送指令给远程计算机,从而控制远程的监控设备采集当地信息,并不断将信息返回给本地计算机的过程。
远程监控必须通过网络才能实现,位于本地的计算机是操纵指令的发出端,一般称为控制端或客户端,而非本地的计算机则通常叫做被控端或服务器端。
因而现在的远程监控软件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客户端程序(Client),另一部分是服务器端程序(Server),通常在使用前需要将客户端程序安装到控制端载体上,将服务器端程序安装在被控端载体上,通过客户端程序向服务器端程序发出访问信号,建立远程连接,然后通过这个远程连接双方传递信息,实现远程控制。
现今使用的远程控制软件大都基于以上原理。
而本文将介绍一种以Android智能手机为控制端,以个人电脑为服务器端,同时将多媒体设备控制程序从服务器端程序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程序的C/S+M(Media)架构的多媒体远程监控系统。
二.系统结构与实现上文介绍了本文的背景,现在将从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服务器端设计,手机端设计,多媒体设备控制程序设计四个方面介绍一下本系统的结构与实现。
下面先介绍一下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本系统采用的是一种在传统的C/S架构的基础上改进的C/S+M架构。
Android智能手机为客户端(Client)即控制端,个人电脑为服务器端(Server);本系统的改进是将音视频设备程序从传统的服务器端程序分离出来独立为多媒体设备控制程序(Media)。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ndroid的智能手机远程监控软件学院名称: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班级:09通信2W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职称:二〇一三年六月基于Android的智能手机远程监控软件The Design of remote monitoring software based on Android smartphones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绪论 (3)第1章课题分析与方案论证 (4)1.1 课题任务分析 (4)1.2 方案论证 (4)第2章硬件电路 (7)2.1 CDMA网关模块硬件设计 (7)2.2 电源电路 (8)2.3 LED灯指示电路 (8)2.4 CDMA2000网关UART接口电路 (8)2.5网关模块PCB设计 (9)第3章软件设计 (10)3.1 CDMA终端监控节点软件设计流程图 (10)3.2 Android平台监控软件设计流程图 (11)3.3 Android监控软件详细设计与实现 (12)3.3.1 登录界面设计与实现 (12)3.3.2 地址配置界面设计与实现 (15)3.3.3 显示界面设计与实现 (18)3.3.4 控制界面设计与实现 (20)第4章软件调试 (23)4.1 非代码部分调试 (23)4.1.1 JAVA环境配置 (23)4.1.2 Android模拟器 (23)4.1.3 系统剩余空间 (24)4.2 代码部分调试 (25)4.2.1 活动注册 (25)4.2.2 安装软件 (25)4.2.3 授权问题 (26)4.2.4 读卡 (26)附件1 英中翻译—Androdi平台介绍 (28)Android 2.3.4 Platform (28)安卓平台2.3.4 (33)附件2 部分Android应用程序 (39)参考文献 (51)致谢 (52)绪论Android是Google发布的一款基于Linux核心的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 是一种开源的、免费的移动计算软件平台,目前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的用户数量众多。
基于安卓系统物联网应用设计作者:孙维健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年第20期摘要物流网的物流信息处理系统是在Android系统平台上开发和运行的,专门用来实现物流信息管理的计算机语言程序,该系统能够保证物流信息高效准确管理,并且其配有物流信息采集、储存和输出系统,为物流管理者和配送人员实时提供最新消息。
基于安卓系统的物联网应用设计,可以增强物流配送效率,提升整个物流系统的服务质量。
本文笔者探究了基于安卓系统物联网应用设计的研究现状、程序设计中面临的问题及其物流网系统构架设计等内容,为未来研究提供资料。
【关键词】安卓系统物联网设计随着现在科技发展速度加快,高新技术被运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智能移动终端在人们生活中应用广泛,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一个较为广阔的平台。
是安卓系统被开发以来,其在智能手机中占的份额越来越大,现在已经覆盖到90%以上。
但是安卓系统因为其后台代码是公开的,使得其安全漏洞较多,智能手机及其系统内部的信息容易泄露,存在安全隐患,比如信息更新延迟等,基于 Android 程序构建物联网物流信息系统则突破了传统物流信息系统和当前基于 Android 程序的物流系统的瓶颈问题,有效提升了物流系统的智能化操作与管理,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1 基于安卓系统的物流网应用设计研究现状物联网是我国购物行业一次突破性改革和发展,也是我国信息领域的一次改革,在当前物联网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重点发展项目之一。
“十二五”以来我国物联网行业经历了从概念到实现的过程,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物流应用驱动就是物联网推动物流智能化发展,传统物流信息系统受到性价比和用户分布等影响配送质量,拟用智能系统优化物流信息,提高服务质量。
但是物流智能配送系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货物辨识率低、送货路线不明确等问题,现在Linux内核的安卓系统建立的网络平台以其具有的免费、开源代码和友好人机界面的优点深受人们的喜欢,也受到各大商业圈的支持,并且与其相关的无线平台、蓝牙等模块的服务行业发展空间仍旧很大,但是安卓系统发展重点还是加强其安全防护设计,将安卓系统与物联网之间的联系加强,为人们提供更加完善的物流信息服务。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ndroid的物联网监控手机软件设计学生:学号:指导教师: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二O一二年六月Graduation Design(Thesis) of Chongqing UniversityDesign of Android-Based Internet of things monitoring phone softwareUndergraduate: He FengSupervisor: LingMajo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Chongqing UniversityJune 2012摘要2007年美国Google公司向外界展示Android操作系统,将Android手机的兴起推向高潮。
Andriod系统的各大优点运用到了诸多领域,同时Android软件运用具有面向对象思想的Java语言编写,极大的促进了软件的灵活性。
另一方面,物联网也是新一代的高端技术,运用Android的高性能优点,将其运用到物联网监控中定会是一项非常前沿的技术。
本文将介绍如何用Android 软件实现对物联网监控端进行实时监控。
该系统分为硬件端(监控端)和软件端(手机端),其硬件端主要通过STM32单片机实现,通过温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以及脉搏心跳传感器,对人体的体温、姿态、心跳速率及脉搏速率进行测量,并通过GPRS模块或串口采用三种法式(包括短信,WIFI和J2EE服务器)传送监控数据到手机端。
软件端主要采用Java语言编写,实现对数据的处理、显示以及备份等功能。
三种通信方式各有所长。
对于整个系统,已基本实现预期功能,同时也能对其进行拓展,例如手机与监控端的相互交互等。
对于后续的研究工作希望能和读者一起探讨。
关键词:Android,物联网,热点,监控ABSTRACTIn 2007, Google's Android operating system to show the rise of the Android phone to a climax. The major advantage of the Andriod system applied to many fields, while the use of the Android software written in Java language, object-oriented thinking, to promote the flexibility of the software. Internet of Things, on the other hand, is a new generation of high-end technology, the use of high-performance advantages of Android will be applied to the monitoring of Internet of Things will be a very cutting-edge technology. This article describes how to use the Android software to achieve real-time monitoring of Things monitoring client.The system is divided into the hardware side (control side) and the software side (mobile terminal), the hardware side by STM32 microcontroller, temperature sensor, accelerometer, and the pulse of the heartbeat sensor, body temperature, posture, heart rate, and pulse rate measurement, and three French (including SMS, WIFI, and a J2EE server) to send control data to the mobile terminal through the GPRS module or serial. Software side using the Java language to write the data processing, display and backup functions.For the entire system has been basically achieve the desired functionality, but also to expand, such as mobile phones and monitor the client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readers to discuss follow-up research.Key words:Android, Internet of things, Wifi, monitor目录中文摘要 (Ⅰ)ABSTRACT (Ⅱ)1绪论 (1)设计背景 (1)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设计特点 (2)设计功能概述 (2)物联网监控端的硬件 (2)Android应用程序 (3)2 相关技术及开发工具简介 (4)Java语言简介 (4)Java技术的特点 (4)Java ME简介 (5)Java EE简介 (5)Android系统简介 (6)Java及Android开发工具简介 (7)My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 (7)Android SDK (7)Android ADT (8)3 基于Nios II的物联网监控端设计 (9)系统结构 (9)硬件结构 (10)软件结构 (10)监控端硬件设计 (11)信息采集端硬件设计 (11)信息接收与传输硬件设计 (12)监护端硬件设计 (12)监控端软件设计 (13)体征信息采集端的软件设计 (13)体征信息接收与传输端软件设计 (15)4 基于Android的手机软件设计 (16)设计概述 (16)研究目标 (16)需求分析 (16)基于UDP协议的Wifi通信设计 (17)UDP协议简介 (17)PC端串口程序设计 (18)数据包的解析法则 (20)UDP发送及接收程序设计 (22)热点的配置 (23)短信接收及解析设计 (25)短信接收程序设计 (25)文件的存储与读取 (26)基于J2EE的网页监控设计 (27)Tomcat服务器简介 (27)基于Serverlet的网页设计 (27)基于JDBC技术的MySQL数据库操作 (28)手机端嵌入网页的设计 (29)系统架构及界面设计 (29)系统程序文件结构及功能 (29)系统界面设计 (29)5 总结 (31)参考文献 (32)附录A:手机端程序主要源代码 (33)1 绪论近年来,Android手机兴起的趋势无法阻挡,而至今年Android手机已占据全球智能机市场48%的份额,并在亚太地区市场占据统治地位,在我国更是高达58%,终结了Symbian的霸主地位,跃居全球第一,在今后一段时间内Android 将更广泛的普及和发展。
Android平台手机文件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doc 37页)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Android 平台手机文件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教育软件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填表日期Android 平台手机文件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摘要随着Android 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的安全问题也就接踵而来。
我们都知道,保护系统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保护文件的安全,所以,通过文件监控这个方法来时刻监控文件是否完整是保护系统安全以及发生安全问题后进行初步评估的一个重要基础。
不仅如此,在个人私隐方面,监控文件,可以让用户知道自己手机内的文件是否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他人查看,是一个保护个人私隐的有效途径。
本文研究Android 文件系统,发现Android系统API提供了FileObserver 抽象类,这是一个基于Linux的INotify机制的类,这个类可以用来监听系统中的文件。
文章详细说明如何通过这个类来实现对Android 系统中的多个文件或文件夹进行有效的监控,实现了一个Android平台手机文件监控系统,从而让我们可以通过监控系统查看到文件发生打开、删除、修改等事件。
关键词Android 智能手机;文件监控;FileObserver;Java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ty of the Android smart phone, the phone's security problems will follow.We all know that to protect an important part of system security is to protect document security, file monitoring method to monitor file at all times is complete protection system safety and security problem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Moreover, in terms of personal privacy, control file, you can let the user know that the files within their own cell phone on their own without the knowledge of others to view, is an effective way to protect personal privacy. In this paper, the Android file system, the Android system API provides FileObserver abstract class, which is a Linux-based inotify mechanism class, this class can be usedin the monitoring system file. The article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how to achieve this class Android system in multiple files or folders for effective monitoring, an Android platform for mobile phones file monitoring system, so that we can through the monitoring system to view file is open, delete, modify and other events.KEYWORDS Android smartphone;File Monitor;FileObserver;Java目录1 前言 (1)1.1课题背景 (1)1.2 研究现状 (2)2 相关介绍 (2)2.1 Android系统基本介绍 (2)2.1.1 什么是Android? (2)2.1.2 Android的由来 (3)2.1.3 Android系统的特点与优势 (4)2.1.4 Android开发环境的配置 (4)2.2 Linux的INotify机制 (6)2.2.1 INotify机制基本介绍 (6)2.2.2 FileObserver类作用 (7)2.2.3 FileObserver类的基本使用方法 (8)2.3 java程序设计语言 (11)3.系统设计 (12)3.1 课题来源 (12)3.2 业务需求 (12)4.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案 (13)4.1 文件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 (13)4.1.1 实现思想 (13)4.1.2 实现步骤 (14)系统流程图: (15)5.监控系统各功能模块 (15)5.1 开始界面模块 (15)5.2 监控路径选择模块 (16)5.3 监控模块 (17)5.4 日志查询模块 (18)6.各个类的作用 (18)总类: (19)6.1 MainActivity类 (19)6.2 FileMonitorService 类 (20)6.3 MyFileObserver 类 (21)6.4 Utility 类 (21)6.5 NavigationView 类 (22)6.7 FileLayout 类 (22)6.8 FileManagerLayout 类 (23)7.系统设计与实现 (24)7.1 开发环境工具 (24)7.2 硬件环境 (25)7.3 监控系统功能测试 (25)7.3.1在模拟器中测试: (25)7.3.2在android手机上测试 (27)7.3.3测试结论 (28)8 总结 (29)8.1 毕业设计总结 (29)8.2 经验和感想 (29)参考文献 (31)致谢 (33)Android 平台手机文件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开发1 前言1.1课题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近年来各种手机操作系统的不断出现,可以说,手机的功能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完善。
毕业设计论文物联网监控系统数据库软件设计摘要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革命的浪潮,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
传感网于1999年最先被提出,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随后引申为物联网这一概念,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
本次设计是通过VB编程软件来设计数据库软件,实现物联网监控系统的部分功能。
通过串口通讯接收、存储数据并将其直接显示在可视的界面当中。
该数据库软件具有实时存储功能,便于对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
在本设计中,为了能实现人机的对话及随时了解系统的运行状况,添加了报警功能。
通过对物联网监控系统数据库软件设计的深入认识,它可以适用于智能家居及实验室监控等应用。
由此加深了对智能物联网的了解。
论文最后论述了用VB与ACCESS编写监控系统的设计过程。
设计过程主要以上面的分析的重点作为依据。
首先进行基础数据的采集,比如温度信息。
在朝这个思想靠近的过程中,在许多小的细节上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关键词:物联网(简称IOT),VB6.0,数据库监控系统,温度,位置,THE DESIGN OF IOT (INTERNET OF THINGS) DATABASE SOFTWARE MONITORINGSYSTEMABSTRACT“Internet of Things” is follow the computer, the Internet and the mobilecommunication network again after the revolution in information industry, which is a new technology. Sensor network was first proposed in 1999, on the basis of its client extend and expand to any goods and goods between,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a network concept.This design is through the VB programming software to design database software, to achieve some of the features in the IOT monitoring system. Serial communications received by storage, data and directly display them in the visual interface. The data sources are received and described by VB and then displayed on the screen. All the data can be Real-time memory in order to analyze them. I design the interface circuit between the single chip and PC and Keep abreast of the in the system.Through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for in-depth understanding, this can be applied to intelligent process of the monitoring information system with VB with ACCESS to expound the fact finally. Design process as basis with above focal point of analysis mainly. Carry on the collection of the basic data at first, and then carry on the query data etc. of temperature. While close towards this thought, still there are a lot of defects on a lot of little details.KEY WORDS:Internet of Things (shorter form IOT), VB6.0, Database Monitoring System, Temperature, Position目录前言 (1)第1章绪论 (2)§1.1 物联网 (2)§1.1.1 物联网的认识 (2)§1.1.2 物联网的发展背景 (2)§1.1.3 物联网的用途 (3)§1.1.4 物联网的未来 (3)§1.2 系统开发 (4)§1.3 系统说明 (5)§1.4 开发环境以及开发工具介绍 (7)§1.4.1 Visual Basic 6.0 (7)§1.4.2 Access 2003 (8)§1.4.3 ADO对象概述 (8)第2章系统整体规划 (12)§2.1 数据库的设计 (12)§2.1.1 数据库构造步骤 (12)§2.1.2 系统数据库 (12)§2.2 系统流程图 (15)§2.3 系统功能分析 (16)第3章系统具体实现 (17)§3.1 准备工作 (17)§3.2 模块设计 (17)§3.3 用户界面设计 (17)§3.3.1 登陆界面 (17)§3.3.2 MDI主窗口 (20)第4章系统调试 (37)§4.1 系统测试 (37)§4.2 系统调试 (37)结论 (39)参考文献 (40)致谢 (41)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人们越来越追求便捷化的生活。
内蒙古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学士学位毕业论文基于Android平台下物联网家电远程控制系统开发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2011师范蒙班姓名铁荣学号20112102854指导教师朝力萌完成时间____2015年05月11号目录1.绪论 (2)1.1 问题的提出 (2)1.2 开发目标 (3)1.3 意义 (3)1.4 可行性分析 (3)2. 系统的分析 (4)2.1物联网远程控制的概述 (4)2.2 需求分析 (4)3. 系统详解 (5)3.1 系统功能界面 (5)3.2流程图 (8)3.2.1设备软件的流程图 (8)3.2.2 UDP搜索的流程图 (9)3.2.3 TCP server服务的流程图 (10)3.2.4 TCP client线程的流程图 (10)3.2.5 GPIO协议解析线程的流程图 (12)3.2.6 自动上报线程的流程图 (13)3.3 http连接 (13)3.4通过get方法提交参数给服务器 (14)3.5通过post方法提交参数给服务器 (14)3.6解码服务端发来的指令 (14)3.7服务端开关指令协议 (15)4. 结论 (16)5. 致谢 (16)全文共18 页3449 字基于Android平台下物联网家电远程控制系统开发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1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蒙班铁荣20112102854指导老师朝力萌讲师摘要本文主要叙述了,利用Android移动终端作为应用平台,设计这款基于TCP/IP的交互式软件系统,实现了一个通过局域网控制电路的,并能基本满足用户对移动终端的应用软件。
关键词Android; 物联网;远程控制1.绪论1.1 问题的提出随着网络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物联网当之无愧的成为21世纪的最具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人们也越来越依赖网络追求更加方便,更加快捷的生活方式,为了满足人们对“懒惰生活”的追求,所以力图开发这款软件,开发选择了Android平台,是为了顺应当下用户对移动终端形影不离的依赖,通过移动终端和服务端的网络关联来控制家用电器的电路的开关状态,用户无需亲自触摸电源开关,就可改变电路状态,做到操作以无形之中,从而使生活更加便捷,更加高效。
基于Android的物联网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基于Android智能操作系统开发平台,以移动通信网为载体,利用短信方式和GPRS 方式实现在系统客户端信息采集与传输、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等功能的物联网无线测控系统。
用户通过Android设备终端,可以随时随地查看环境数据并进行实时检测与控制,实现物联网嵌入式的无线测控功能。
关键词: Android OS;GPRS;SMS;物联网;无线测控目前无线通信处于3G/4G时代,中国移动GPRS业务全面投入运营,无线数据通信的发展和应用向着愈来愈广泛和深入的领域发展[1]。
远程测控技术并不是一项新的技术,然而由于移动通信网的介入,使之焕发出新的光辉。
因此,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Android操作系统作为最流行的操作平台,充分利用无线通信的现有资源,开展远程物联控制是远程控制充满活力的发展方向,网络远程控制技术也是物联网建设的基本方向之一[2]。
本系统是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平台,将传统的远程控制技术向基于无线通信网的移动终端设备的方向转变,实现了一种为移动客户端提供远程无线测控的方案。
该方案能够对远程数据进行实时监控,提高工作效率,也增加了远程控制的灵活性。
1 Android操作系统平台Android操作系统是谷歌发布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
该平台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是首个为移动终端打造的真正开放移动软件,其开放的平台允许任何人在终端设备上开发[3]。
Android所包含的功能如下:(1)APPLICATIONS(应用程序层):Android 装配了一个核心应用集合,包括短信、日历、地图、通信录等。
所有应用程序都是用Java 语言编写的。
(2)APPLICATION FRAMEWORK(应用程序框架层):Android具有强大的应用层API和丰富的传感器功能,所有的应用程序其实是一组服务和系统,主要包括如下内容:视图(View);内容提供者(Content Providers);资源管理器(Resource Manager);通知管理器(Notification Manager);活动管理器(Activity Manager)。
《基于Android的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远程监控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智能家居、工业生产、农业种植等。
Android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操作系统之一,其应用在远程监控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Android的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包括系统需求分析、设计思路、关键技术实现以及系统测试与优化等方面。
二、系统需求分析1. 需求概述基于Android的远程监控系统旨在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测、远程控制、数据记录等功能,满足不同行业对于远程监控的需求。
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用户可随时随地对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实现远程操控、异常预警等操作。
2. 用户需求(1)设备状态实时监测:用户需要实时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各项参数。
(2)远程控制:用户需要能够通过手机等设备对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如开关机、调节参数等。
(3)数据记录与存储:系统需要记录设备的运行数据和报警信息,便于用户查看和分析。
(4)安全与稳定性:系统需要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三、设计思路1. 系统架构设计基于Android的远程监控系统采用C/S架构,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部分。
客户端采用Android平台开发,实现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功能;服务器端负责接收客户端的请求和数据传输,实现对设备的实时监控和控制。
2. 关键技术实现(1)数据传输:采用TCP/I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2)设备连接:通过蓝牙、Wi-Fi等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设备与服务器端的连接。
(3)界面设计:采用Android原生开发工具进行界面设计,实现友好的用户界面。
(4)安全与加密:采用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四、关键技术实现1. 数据传输模块数据传输模块采用TCP/I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通过建立socket连接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通信。
基于安卓的远程监控系统毕业设计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基于安卓的远程监控系统毕业设计1. 简介远程监控系统是一种通过网络实时监控远程设备的技术。
《基于Android的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远程监控系统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基于Android 的远程监控系统以其便捷性、实时性和高效性,在家庭、企业、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Android的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二、系统需求分析1. 用户需求:用户需要能够实时查看监控画面,控制监控设备,以及接收系统报警信息。
2. 功能需求:系统应具备实时视频传输、云存储、设备控制、报警功能等。
3. 技术需求:考虑到系统的跨平台性和兼容性,采用Android平台作为系统开发基础,结合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控。
三、系统设计1. 整体架构设计:系统采用C/S(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分为前端Android客户端和后端服务器两部分。
前端负责与用户进行交互,后端负责视频传输、存储和处理等任务。
2. 数据库设计:设计合理的数据库结构,包括用户信息表、设备信息表、视频存储表等,以支持系统的各项功能。
3. 通信协议设计:采用TCP/I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确保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四、系统实现1. 前端Android客户端实现:使用Android Studio开发工具,采用Java或Kotlin编程语言进行开发。
实现视频流获取、显示、控制以及与后端服务器的通信等功能。
2. 后端服务器实现:采用Python或Java等编程语言,结合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实现视频流的处理、存储和传输等功能。
3. 数据库操作:使用合适的数据库操作技术,如SQL等,实现对用户信息、设备信息、视频存储等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
五、关键技术实现1. 视频流传输:采用RTSP(实时流协议)或RTMP(实时消息传输协议)进行视频流的传输,确保视频画面的实时性和流畅性。
2. 云存储:将视频数据存储在云端服务器上,以实现数据的备份和长期保存。
采用合适的云存储技术,如对象存储等,提高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梧州学院课程设计课程:智能手机软件开发技术题目:基于安卓的远程监控软件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班级:12物联网工程班学生学号:20120010026学生姓名:谢晋峰目录1.系统的设计目标 (1)2.需求分析 (1)3.开发和运行环境 (1)4.系统功能模块 (2)5.系统分工 (2)1.1.登录对话框 (3)1.2.视频显示 (3)1.3.截图对话框 (3)1.4.设置对话框 (3)1.5.退出对话框 (3)6.流程分析 (4)7.系统详细设计 (4)1.1.搭建摄像头服务器 (4)1.2.编写安卓客户端软件 (7)8.系统的总体功能和性能分析 (13)9.总结 (15)1.系统的设计目标通过安卓手机连接wifi或移动网络可以实时查看家中的状况,并且用户可以截取监控视频中的某个画面。
2.需求分析如今的无线宽带网络技术、视频压缩技术、移动终端技术快速发展,移动式的应用以其灵活性、低成本、免布线、节省空间等诸多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过去视频监控都是通过一台体积硕大的电脑,通过有线连接上一个监控摄像头,这种做法成本高昂,布线困难不利于美观,一般只用于公共设施,现在,无线网络的普及和终端的日益智能化,实现普通家庭的视频监控成为了可能,通过在家家必备的路由器网关上搭载一款USB摄像头,我们可以将视频数据流通过网络的手段发给用户的手机终端,在手机上面我们就可以实时了解家中的状况,即合理利用了家中闲置的宽带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安全保障。
3.开发和运行环境Eclipse4.4.2 IDE、搭载摄像头的Openwrt网关、Android SDK API16、搭载Android4.1.2系统的手机。
4. 系统功能模块图1 系统功能模块本系统共有六个个功能模块,分别为视频显示、截图、图片管理、设置、登录、退出,通过创建不同的activity 界面监听相应的控件实现相应的功能。
视频显示:用于显示远程摄像头通过无线传来的实时视频数据,可以在标准屏和全屏之间切换显示;截图:在出现监控的视频画面时,通过点击截图单选框,就可以保存当前的视频截图;图片管理:选择“照片”单选框可以看到以前截获的图片,可以对这些图片进行浏览或删除;设置:选择“设置”单选框可以看到软件的基本信息;登录:打开应用程序时首先弹出登录对话框,需要设置登录的IP 和端口,方可连接上远程视频服务器端;退出:当用户要退出应用程序时弹出一个提示对话框,询问用户是否真的要退出。
《基于Android的智能手机的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详细阐述基于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包括硬件架构、软件设计、功能实现等方面。
二、硬件架构设计1. 处理器:采用高性能的处理器,确保手机运行流畅,处理速度快。
2. 内存:配备适量的RAM和ROM,以满足用户存储和运行应用的需求。
3. 显示屏:选择高分辨率、高刷新率的显示屏,提供良好的视觉体验。
4. 电池:采用大容量电池,配合高效的电源管理技术,保证手机的续航能力。
5. 摄像头:配备高清摄像头,支持多种拍摄模式,满足用户的拍照需求。
6. 传感器:包括指纹识别、陀螺仪、加速度计等传感器,提供丰富的交互体验。
三、软件设计1. 操作系统:采用Android操作系统,提供丰富的应用生态和良好的用户体验。
2. 界面设计:采用直观的用户界面设计,提供简洁、易用的操作体验。
3. 应用框架:构建灵活的应用框架,支持第三方应用的开发和集成。
4. 安全性能:采用多种安全技术,保护用户数据和隐私安全。
四、功能实现1. 通信功能:实现语音通话、短信、数据传输等功能,满足用户的通信需求。
2. 多媒体功能:支持音乐、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文件的播放和编辑,提供丰富的娱乐体验。
3. 应用商店:提供丰富的应用商店,用户可以方便地下载和安装第三方应用。
4. 智能助手:集成语音助手、日程管理、智能搜索等功能,提供智能化的服务。
5. 定制化功能: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功能和服务,如定制主题、个性化设置等。
五、实现过程1. 需求分析:根据用户需求和市场调研,确定手机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2. 硬件选型与采购:根据需求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硬件组件并进行采购。
3. 软件开发:包括操作系统、界面设计、应用框架等软件的编写和测试。
4. 硬件组装与测试:将选定的硬件组件进行组装,并进行严格的测试,确保手机的性能和质量。
《基于Android的智能手机的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众多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中,Android系统因其开放性和灵活性,受到了广大开发者和用户的喜爱。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Android的智能手机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包括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以及实现方法等方面。
二、硬件设计1. 处理器与存储Android智能手机的硬件设计首先需要考虑处理器的选择。
处理器是智能手机的“大脑”,决定了手机的运行速度和性能。
此外,存储也是智能手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内部存储和外部存储。
内部存储用于存储系统文件和用户数据,外部存储则用于扩展存储空间。
2. 屏幕与触摸屏屏幕和触摸屏是智能手机的重要组件,直接影响用户的操作体验。
在屏幕设计上,需要考虑屏幕尺寸、分辨率和色彩表现等因素。
触摸屏则需具备高灵敏度和良好的触摸体验。
3. 电池与充电技术电池是智能手机的能量来源,其续航能力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
因此,在硬件设计阶段需要选择高容量的电池并采用高效的充电技术。
此外,为了保障用户的安全,还需要考虑电池的保护措施。
三、软件设计1. Android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是智能手机的核心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接口供开发者使用。
在软件设计阶段,需要针对Android操作系统的特性和要求进行开发,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2. 应用软件设计应用软件是智能手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在应用软件设计上,需要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使用习惯,提供简洁、易用的界面和丰富的功能。
同时,还需要考虑应用的性能和安全性等方面。
四、实现方法1. 开发环境搭建在实现基于Android的智能手机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搭建开发环境。
这包括安装Android Studio等开发工具,配置开发环境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Android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特性,以便更好地进行开发。
《基于Android的智能手机的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文将重点讨论基于Android的智能手机的设计与实现。
Android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操作系统,以其开放性和灵活性为众多设备制造商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我们将从设计理念、硬件配置、软件架构和实现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二、设计理念1. 用户体验为中心:我们的设计理念始终以用户为中心,致力于提供流畅、直观且易于使用的操作体验。
2. 高效能硬件:通过选择高性能的硬件组件,确保手机在处理各种任务时都能保持流畅。
3. 持续创新: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持续创新,为用户带来更多便利和乐趣。
三、硬件配置1. 处理器:采用高性能的处理器,如高通骁龙系列,确保手机在处理各种任务时都能保持流畅。
2. 内存:配备足够的RAM和存储空间,以满足用户对多任务处理和大量数据存储的需求。
3. 显示屏:选择高分辨率、高刷新率的显示屏,提供清晰、流畅的视觉体验。
4. 电池:采用大容量电池,配合高效的电源管理系统,确保手机的续航能力。
5. 摄像头:配备高像素、高清晰度的摄像头,支持多种拍摄模式,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四、软件架构Android系统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包括Linux内核层、系统运行库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和应用程序层。
我们的智能手机将基于这一架构进行开发。
1. Linux内核层:负责硬件抽象和安全管理,为上层应用提供基础支持。
2. 系统运行库层:提供一系列系统级的服务和功能,如媒体处理、图形渲染等。
3.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开发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API接口和开发工具,方便开发者快速开发应用程序。
4. 应用程序层:包括预装的应用程序和用户自定义的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功能和服务。
五、实现方法1. 硬件平台选择:选择合适的硬件平台,如处理器、内存、存储等,为手机提供强大的硬件支持。
2. Android系统定制:根据需求定制Android系统,包括UI 设计、功能添加和性能优化等。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ndroid的物联网监控手机软件设计学生:何峰学号:20085025指导教师:张玲教授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二O一二年六月Graduation Design(Thesis) of Chongqing UniversityDesign of Android-Based Internet of things monitoring phone softwareUndergraduate: He FengSupervisor: Prof.Zhang LingMajo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Chongqing UniversityJune 2012摘要2007年美国Google公司向外界展示Android操作系统,将Android手机的兴起推向高潮。
Andriod系统的各大优点运用到了诸多领域,同时Android软件运用具有面向对象思想的Java语言编写,极大的促进了软件的灵活性。
另一方面,物联网也是新一代的高端技术,运用Android的高性能优点,将其运用到物联网监控中定会是一项非常前沿的技术。
本文将介绍如何用Android 软件实现对物联网监控端进行实时监控。
该系统分为硬件端(监控端)和软件端(手机端),其硬件端主要通过STM32单片机实现,通过温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以及脉搏心跳传感器,对人体的体温、姿态、心跳速率及脉搏速率进行测量,并通过GPRS模块或串口采用三种法式(包括短信,WIFI和J2EE服务器)传送监控数据到手机端。
软件端主要采用Java语言编写,实现对数据的处理、显示以及备份等功能。
三种通信方式各有所长。
对于整个系统,已基本实现预期功能,同时也能对其进行拓展,例如手机与监控端的相互交互等。
对于后续的研究工作希望能和读者一起探讨。
关键词:Android,物联网,热点,监控ABSTRACTIn 2007, Google's Android operating system to show the rise of the Android phone to a climax. The major advantage of the Andriod system applied to many fields, while the use of the Android software written in Java language, object-oriented thinking, to promote the flexibility of the software. Internet of Things, on the other hand, is a new generation of high-end technology, the use of high-performance advantages of Android will be applied to the monitoring of Internet of Things will be a very cutting-edge technology. This article describes how to use the Android software to achieve real-time monitoring of Things monitoring client.The system is divided into the hardware side (control side) and the software side (mobile terminal), the hardware side by STM32 microcontroller, temperature sensor, accelerometer, and the pulse of the heartbeat sensor, body temperature, posture, heart rate, and pulse rate measurement, and three French (including SMS, WIFI, and a J2EE server) to send control data to the mobile terminal through the GPRS module or serial. Software side using the Java language to write the data processing, display and backup functions.For the entire system has been basically achieve the desired functionality, but also to expand, such as mobile phones and monitor the client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readers to discuss follow-up research.Key words:Android, Internet of things, Wifi, monitor目录中文摘要 (Ⅰ)ABSTRACT (Ⅱ)1绪论 (1)1.1 设计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1.3 设计特点 (2)1.4 设计功能概述 (2)1.4.1 物联网监控端的硬件 (2)1.4.2 Android应用程序 (3)2 相关技术及开发工具简介 (4)2.1 Java语言简介 (4)2.1.1 Java技术的特点 (4)2.1.2 Java ME简介 (5)2.1.3 Java EE简介 (5)2.2 Android系统简介 (6)2.3 Java及Android开发工具简介 (7)2.3.1 My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 (7)2.3.2 Android SDK (7)2.3.3 Android ADT (8)3 基于Nios II的物联网监控端设计 (9)3.1 系统结构 (9)3.1.1 硬件结构 (10)3.1.2 软件结构 (10)3.2 监控端硬件设计 (11)3.2.1 信息采集端硬件设计 (11)3.2.2 信息接收与传输硬件设计 (12)3.2.3 监护端硬件设计 (12)3.3 监控端软件设计 (13)3.3.1 体征信息采集端的软件设计 (13)3.3.2 体征信息接收与传输端软件设计 (15)4 基于Android的手机软件设计 (16)4.1 设计概述 (16)4.1.1 研究目标 (16)4.1.2 需求分析 (16)4.2 基于UDP协议的Wifi通信设计 (17)4.2.1 UDP协议简介 (17)4.2.1 PC端串口程序设计 (18)4.2.3 数据包的解析法则 (20)4.2.4 UDP发送及接收程序设计 (22)4.2.5 热点的配置 (23)4.3 短信接收及解析设计 (25)4.3.1 短信接收程序设计 (25)4.3.1 文件的存储与读取 (26)4.4 基于J2EE的网页监控设计 (27)4.4.1 Tomcat服务器简介 (27)4.4.2 基于Serverlet的网页设计 (27)4.4.3 基于JDBC技术的MySQL数据库操作 (28)4.4.4 手机端嵌入网页的设计 (29)4.5 系统架构及界面设计 (29)4.5.1 系统程序文件结构及功能 (29)4.5.2 系统界面设计 (29)5 总结 (31)参考文献 (32)附录A:手机端程序主要源代码 (33)1 绪论1.1设计背景近年来,Android手机兴起的趋势无法阻挡,而至今年Android手机已占据全球智能机市场48%的份额,并在亚太地区市场占据统治地位,在我国更是高达58%,终结了Symbian的霸主地位,跃居全球第一,在今后一段时间内Android 将更广泛的普及和发展。
对于Android手机应用软件,中低端目前的主流应用很多,而现在Android最高版本为4.0.3,相比于苹果系统有过之而无不及,今后的发展一定相当乐观。
而Android系统的手机软件大多采用Java语言编写,其跨平台和面向对象的特点,无论是从界面还是性能来讲,都能更方便更强大地满足用户的高要求。
根据其良好的发展趋势,对本课题也值得去研究。
另一方面,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概念一经提出就一直是一大热门,它在各种感知技术上的广泛应用以及对智能信息处理的能力并且对物体实施智能的控制已然成为下一个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具有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优势更可以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技术动力。
如此高端热门且发展趋势十分乐观的两种产品——Android手机和物联网相结合而产生的该课题《基于Android的物联网监控手机软件的设计》必将广泛应用在今后的实际生活中。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对于物联网的研究,国外要比国内研究较早,技术也相对成熟,在很早的时候美国施乐公司将其应用用到售货机上,而现今美国有很多大学在做了大量工作在物联网的研究生上。
同时国外很多知名企业都做了网联网技术方面的研究,例如美国的克尔斯博公司,它是国际上率先在该领域取得研究成果的先驱之一。
相比之下,国内在物联网技术上的研究相对落后,不过也在硬件和软件房间取得了相应的突破,在基于国外的技术之上开发了自己的中间软件。
另一方面,Android智能手机在国内也是越来越高端,像去年上市的小米手机轰动全国,与之匹敌的华为荣耀接而上市,把中国Android手机应用推向高潮。
当然,伴随着手机的兴起,无论是游戏还是应用软件,小到个体程序员大到世界五百强的软件公司,Android手机软件都必然将风靡全球。
与此同时,新兴的物联网监控技术与如今正如火如荼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想结合,将改变现有的物联网监控模式,使监控人员无论身在何处无论何时都可以对需要进行监控的设备信息进行监控,这样也不用每天坐在办公室或监控室守着一台监控器,使这样实时的监控工作更加方便。
1.3 设计特点本系统主要针对人体如体温,姿态,心跳及脉搏等数据进行测量监控,对于这些数据监控,我们的监控端应该具备实时、可靠、无线连接、体积小等特点,同时应该尽量使监护行为不对用户的日常活动产生影响,即佩戴在人体身上让人不会有生理或心理负载同时也能准确的测量各种数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