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断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937.00 KB
- 文档页数:96
第三章stm32 cubemx 外部中断实验以及proteus仿真文章目录前言一、中断二、配置步骤1.基础配置2.配置引脚,生成工程3.开启中断,设置中断优先级三.找到主函数,加入代码,编译。
四.寻找中断回调函数五.利用中断回调函数六.Proteus仿真或者烧录可直接看到效果。
总结前言这一章,将向大家介绍如何使用STM32F103 的外部中断。
前面的两章掌握了STM32F103 的IO 口最基本的操作。
本章将介绍如何将STM32F103 的外部中断,STM32的每个IO都可以作为外部中断输入,每个外部中断可以配置单独的触发方式(上升沿,下降沿或者双边沿触发)。
本章以中断的方式,实现在上一章中所实现的效果。
一、中断所谓中断,是指CPU在正常运行程序时,由于内部/外部事件或由程序预先安排的事件,引起CPU中断正在运行的程序,而转到为内部/外部事件或为预先安排的事件服务的程序中去,服务完毕,再返回去执行波暂时中断的程序。
stm32的中断简言之就是,出现某次事件产生中断,暂停正在执行的主程序,去执行目标程序,执行完毕后返回主程序,继续执行。
中断又分为外部中断,串口中断,定时器中断等等二、配置步骤1.基础配置步骤详情参考:第一章stm32 cubemx基础配置实验以及proteus 8的使用1)sys中,选好调试方式,DEBUG中选中Serial Wire,实际上板子测试时会占用PA13和PA14两个I/O口,用作下载或者调试。
2)RCC时钟,晶振选择,选择HSE(外部高速时钟)为Crystal/Ceramic Resonator,外部低速时钟(LSE)可有可无。
3)时钟配置,记录系统时钟频率,这里是72M用作仿真时选择芯片的晶振频率。
4)其他配置此工程不用,暂不配置。
2.配置引脚,生成工程点击想要用到的引脚,鼠标左击选择GPIO_EXTI,GPIO_OUTPUT,我用到了PA1、PA4、PA5(自选)三个引脚,PA1作为外部中断的引脚,PA4、PA5两个引脚作为两个LED灯引脚,其他配置为cubemx默认状态即可。
第三章中断1. 概观2. 中断流3. 硬件中断4. 软件中断5. 中断嵌套6. exceptions7. 中断向量8. 中断控制寄存器(ICR)9. 不可屏蔽中断1.概观F2MC-16FX拥有中断功能,在发生一个特殊事件时,它能终止当前执行的程序,并且转移控制到另外一个指定的程序。
这里有4种类型的中断功能:•硬件中断:基于内部中断源处理的中断•软件中断:基于一个软件指令处理的中断•异常:处理一个操作异常•DMA:基于一个内部源事件的数据传输(无CPU作用)⏹硬件中断一个硬件中断是由内部中断源的一个中断请求激活的。
只有内部中断源的中断请求标志和中断使能标志都被设置时,才能产生一个硬件中断请求。
•指定一个中断等级硬件中断能指定一个中断等级。
为了指定一个中断等级,使用中断控制寄存器ICR 中的等级设置位(IL0,IL1和IL2)。
每个硬件中断都有它指定的中断等级。
通过设置指标IX就可以访问一个专用的IL(中断等级)。
IX和IL都是可以通过中断控制寄存器ICR来访问的。
•屏蔽一个硬件中断请求通过使用I标志和ILM位(ILM0,ILM1,ILM2)可以屏蔽一个硬件中断请求。
只有设置I标志,并且中断等级IL的值比中断等级屏蔽ILM值小时才能被执行。
此外,P标志还必须被设置为硬件中断接受。
P,I和ILM是CPU处理器状态寄存器PS 的一部分。
当产生一个非屏蔽中断,CPU保存由寄存器PS,PC,PCB,DTB,ADB,DPR和A构成的12byte数据,而这些寄存器所在的内存区域则由系统堆栈库和指针寄存器(SSB和SSP)指定。
⏹软件中断中断请求通过执行INT指令的是软件中断。
通过中断指令的中断请求没有中断请求或使能标志。
一个中断请求的产生往往是通过中断指令的执行。
中断指令没有中断等级。
因此,当使用中断指令时,ILM不会更新。
取而代之的是,I标志被清除,连续的中断请求被暂停。
⏹异常中断下面的软件异常能被处理:•未定义指令•INT9•INTE(在EV A设备上不可用)下面的硬件异常能被处理:•NMI•DSU break factors(只有在EV A或ODCU可用)异常处理基本上和中断处理一样。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服务质量,保障客户权益,提高公司运营效率,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客户服务的中断管理活动。
第三条本规定旨在明确服务中断的定义、分类、处理流程、责任追究及预防措施,以实现服务中断的快速响应和有效解决。
第二章定义与分类第四条服务中断的定义服务中断是指因公司原因导致客户无法正常使用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情况。
第五条服务中断的分类1. 计划性中断:因公司进行系统升级、维护或重大活动等原因,预先通知客户的中断。
2. 非计划性中断:因突发事件、系统故障、人为操作失误等原因,未预先通知客户的中断。
第三章处理流程第六条服务中断报告1. 一旦发现服务中断,相关部门应立即报告公司服务中断管理小组。
2. 服务中断管理小组应立即进行调查,确认中断原因,评估影响范围。
第七条服务中断响应1. 服务中断管理小组应根据中断原因和影响范围,制定应急响应计划。
2. 相关部门应按照应急响应计划,迅速采取措施恢复服务。
第八条服务中断沟通1. 服务中断管理小组应通过公司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客服热线等渠道,及时向客户发布服务中断信息。
2. 沟通内容应包括中断原因、预计恢复时间、影响范围及应对措施。
第九条服务中断恢复1. 相关部门应尽快修复故障,恢复服务。
2. 服务恢复后,服务中断管理小组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估,确保服务稳定运行。
第四章预防措施第十条风险评估1. 公司应定期对服务中断风险进行评估,识别潜在风险点。
2. 针对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第十一条系统维护1. 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2. 及时更新系统漏洞,防止系统被攻击。
第十二条员工培训1.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服务中断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五章责任追究第十三条服务中断责任追究1. 因公司原因导致服务中断,造成客户损失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应承担相应责任。
2. 因员工操作失误导致服务中断,员工应承担相应责任。
燃气供应中断应急处置指南第一章燃气供应中断概述 (4)1.1 燃气供应中断的定义 (4)1.2 燃气供应中断的类型 (4)1.2.1 性中断:由于燃气管道破裂、泄漏等原因导致的燃气供应中断。
(4)1.2.2 计划性中断:为进行管道维修、改造或升级等原因,提前通知用户并按照计划进行的燃气供应中断。
(4)1.2.3 自然灾害性中断:由于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导致的燃气供应中断。
(4)1.2.4 政策性中断:因国家政策调整、环保要求等原因导致的燃气供应中断。
(4)1.2.5 供应短缺性中断:由于燃气资源紧张、市场供需失衡等原因导致的燃气供应中断。
(4)1.3 燃气供应中断的影响 (4)1.3.1 居民生活影响:燃气供应中断会导致居民生活不便,如烹饪、取暖等需求受到影响,给居民带来一定的生活困扰。
(4)1.3.2 工业生产影响:燃气是许多工业企业的原料或燃料,供应中断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甚至导致生产线停工,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4)1.3.3 商业运营影响:燃气供应中断会影响商业设施的正常运营,如餐饮业、酒店业等,给商家带来经济损失。
(4)1.3.4 环境影响:燃气供应中断可能导致部分用户转向其他能源,如煤炭、木材等,增加环境污染。
(5)1.3.5 社会稳定影响:燃气供应中断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如居民投诉、企业纠纷等,对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5)第二章应急组织架构与职责 (5)2.1 应急组织架构 (5)2.2 各部门职责 (5)2.3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修订 (6)第三章燃气供应中断预警机制 (6)3.1 预警系统的建立 (6)3.2 预警信息的发布与传递 (7)3.3 预警响应等级的划分 (7)第四章燃气供应中断应急响应 (7)4.1 应急响应的启动 (7)4.1.1 监测预警 (7)4.1.2 预警级别划分 (8)4.1.3 应急响应启动 (8)4.2 应急响应流程 (8)4.2.1 确定应急响应级别 (8)4.2.2 成立应急指挥部 (8)4.2.3 应急处置措施 (8)4.2.4 应急响应调整 (8)4.3 应急响应的终止 (8)4.3.1 确定应急响应终止条件 (8)4.3.3 后期工作 (9)第五章人员疏散与救援 (9)5.1 人员疏散的组织与实施 (9)5.1.1 疏散组织架构 (9)5.1.2 疏散计划制定 (9)5.1.3 疏散实施步骤 (9)5.2 疏散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9)5.2.1 疏散通道保障 (10)5.2.2 疏散秩序维护 (10)5.2.3 应急救援准备 (10)5.3 救援力量的调度与协调 (10)5.3.1 救援力量调度 (10)5.3.2 救援力量协调 (10)5.3.3 救援物资保障 (10)第六章设备设施抢修 (10)6.1 抢修设备的准备 (10)6.1.1 设备清单 (10)6.1.2 设备检查 (10)6.1.3 设备维护 (11)6.1.4 设备存放 (11)6.2 抢修人员的安全防护 (11)6.2.1 安全培训 (11)6.2.2 个体防护 (11)6.2.3 安全操作规程 (11)6.2.4 应急处理 (11)6.3 抢修作业的实施 (11)6.3.1 抢修方案制定 (11)6.3.2 抢修作业流程 (12)6.3.3 抢修作业注意事项 (12)第七章临时供气保障 (12)7.1 临时供气设施的准备 (12)7.1.1 设施选型与采购 (12)7.1.2 设施安装与调试 (12)7.1.3 设施维护与保养 (12)7.2 临时供气方案制定 (12)7.2.1 供气参数确定 (13)7.2.2 管道布局与设计 (13)7.2.3 供气设备选型与配置 (13)7.2.4 临时供气方案实施步骤 (13)7.3 临时供气的实施与监管 (13)7.3.1 实施过程管理 (13)7.3.2 人员培训与考核 (13)7.3.3 安全生产监管 (13)第八章通信与信息保障 (14)8.1 应急通信设备的配置 (14)8.2 应急信息平台的建设 (14)8.3 信息发布的规范与流程 (14)第九章应急物资与资金保障 (15)9.1 应急物资的储备与管理 (15)9.1.1 应急物资储备 (15)9.1.2 应急物资管理 (15)9.2 应急资金的筹措与使用 (16)9.2.1 应急资金筹措 (16)9.2.2 应急资金使用 (16)9.3 物资与资金的调度与协调 (16)9.3.1 物资调度与协调 (16)9.3.2 资金调度与协调 (16)第十章应急演练与培训 (17)10.1 应急演练的组织与实施 (17)10.1.1 演练目的 (17)10.1.2 演练范围 (17)10.1.3 演练内容 (17)10.1.4 演练形式 (17)10.1.5 参与人员 (17)10.2 应急培训的内容与方式 (17)10.2.1 培训内容 (17)10.2.2 培训方式 (18)10.3 培训效果的评估与改进 (18)10.3.1 评估内容 (18)10.3.2 评估方法 (18)10.3.3 改进措施 (18)第十一章应急预案的评估与改进 (18)11.1 预案评估的方法与指标 (18)11.1.1 评估方法 (18)11.1.2 评估指标 (19)11.2 预案改进的措施与流程 (19)11.2.1 改进措施 (19)11.2.2 改进流程 (19)11.3 预案评估与改进的周期 (19)第十二章燃气供应中断后的恢复与重建 (20)12.1 恢复供气的计划与实施 (20)12.1.1 紧急预案启动 (20)12.1.2 恢复供气设备检查 (20)12.1.3 修复受损设备 (20)12.1.4 逐步恢复供气 (21)12.2 设备设施的修复与更新 (21)12.2.2 选用优质设备 (21)12.2.3 加强施工管理 (21)12.3 燃气供应服务的优化与改进 (21)12.3.1 提升服务质量 (22)12.3.2 引入先进技术 (22)12.3.3 加强人才培养 (22)第一章燃气供应中断概述1.1 燃气供应中断的定义燃气供应中断是指在燃气供应系统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燃气供应暂时性或长期性的中断。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生产、运营和管理的连续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风险,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运营和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中断情况。
第三条公司应建立健全过程中断管理体系,明确中断管理职责,确保中断事件的及时处理和有效恢复。
第二章中断类型及分类第四条中断类型分为以下几类:1. 自然灾害中断: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导致的生产、运营中断。
2. 设备故障中断:生产设备、信息系统等出现故障导致的中断。
3. 人为因素中断:由于操作失误、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的中断。
4. 供应链中断:原材料、零部件供应不足或中断导致的生产中断。
5. 外部环境中断:政府政策、市场环境等外部因素导致的中断。
第五条根据中断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中断分为以下等级:1. 一级中断:严重影响公司生产、运营,可能导致重大经济损失或安全事故的中断。
2. 二级中断:对公司生产、运营有一定影响,可能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中断。
3. 三级中断:对公司生产、运营影响较小,可能造成轻微经济损失的中断。
第三章中断管理职责第六条公司成立过程中断管理领导小组,负责中断管理的总体规划和协调。
第七条各部门应明确中断管理职责,具体如下:1. 生产部门:负责生产过程中设备故障、人为因素等中断的预防和处理。
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维护、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信息管理部门:负责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预防和处理信息系统故障。
4. 采购部门:负责原材料、零部件的采购,确保供应链稳定。
5.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员调配,确保中断期间人员充足。
6.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中断期间的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第四章中断预防措施第八条公司应采取以下措施预防中断事件发生:1. 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各类中断类型,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对措施和责任人。
2. 设备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信息系统安全:加强信息系统安全防护,预防和处理信息系统故障。
用中断做流水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中断的概念,掌握中断在流水灯控制中的应用原理;2. 学会使用中断功能实现流水灯效果,了解相关电路连接和编程方法;3. 掌握中断优先级和中断嵌套的基本知识,提高对多中断处理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独立完成中断流水灯电路搭建和程序编写;2.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针对实际问题进行中断程序的调试和优化;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能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共同完成中断流水灯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和编程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学习态度,养成科学规范的操作习惯;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在成功实现中断流水灯项目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和编程实践课程,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基本的电子电路知识和编程基础,对实际操作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中断概念及原理:回顾中断的定义、作用和分类,重点讲解中断响应过程和中断优先级管理。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三节“中断与中断处理”2. 流水灯电路设计:介绍流水灯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电路元件的选型和连接方式。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组合逻辑电路设计”3. 中断编程:讲解中断编程的基本方法,包括中断向量表、中断服务程序和中断返回等。
教材章节:第五章第二节“中断编程与应用”4. 流水灯程序编写:指导学生使用中断编程方法编写流水灯程序,实现流水灯效果。
教材章节:第五章第三节“中断在流水灯控制中的应用”5. 中断优先级和中断嵌套:分析多中断处理时的问题,讲解中断优先级和中断嵌套的解决方法。
单片机技术教案(综合版)第一章:单片机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单片机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
2. 掌握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和应用领域。
3. 熟悉常见单片机的性能参数和选型原则。
教学内容:1. 单片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单片机的分类和特点。
3. 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原理。
4. 单片机的应用领域。
5. 常见单片机的性能参数和选型原则。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单片机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单片机的应用领域和选型实例。
3. 讨论法:探讨单片机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教学资源:1. 课件:介绍单片机的定义、发展历程、分类和应用领域。
2. 实例:展示单片机的应用实例和选型原则。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单片机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单片机应用领域和选型原则的理解程度。
教学目标:1. 掌握单片机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 熟悉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及其分类。
3. 学习单片机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
教学内容:1. 单片机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 单片机的指令系统:数据传送指令、逻辑操作指令、算术操作指令、控制指令等。
3. 单片机编程语言:汇编语言、C语言、Basic语言等。
4. 单片机开发工具:Keil、MPLAB、CCS等。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单片机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单片机指令系统的应用实例。
3. 实践操作法:练习单片机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的使用。
教学资源:1. 课件:介绍单片机编程的基本概念、指令系统和编程语言。
2. 实例:展示单片机指令系统的应用实例。
3. 开发工具:提供Keil、MPLAB、CCS等单片机开发工具的使用教程。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单片机编程基本概念和流程的掌握情况。
2. 编程练习:评估学生对单片机指令系统和编程语言的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1. 掌握单片机接口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熟悉并行接口、串行接口、模拟接口等常见接口技术。
《PIC单片机》课外习题题型:一、单项选择题二、填空题三、是非题四简答、设计题一、选择题1、下面关于单片机的说法正确的是(C)A、单片机可以不需要输入和输出。
B、单片机不能进行定时和计数处理。
C、单片机又叫嵌入式微处理器。
D、目前我国大学中用于教学的单片机主要是日本Motorola的68XX系列和美国Zilog公司的Z8系列。
2、下列不能进行PIC芯片复位的是(C)A、芯片内部上电复位。
B、MCLR引脚置为低电平复位。
C、执行Sleep指令。
D、监视定时器WDT计数满溢出复位。
3、下列指令说明正确的是(B)A、ANDW 10,1;将f10与W相与,结果送WB、DECFSZ 10,0;将f10内容减1,结果存入W。
如果结果为0,则跳过下一条指令不执行,否则执行下一条指令。
C、MOVF 10,1;将f10送给本身,结果不会影响标志位。
D、执行NOP时,PC没有变化。
二、三填空要点1、哈佛总线、流水线技术、指令周期2、数据存储器、程序存储器的特点;寻址方式、间接寻址方式用到的寄存器3、中断技术:中断入口地址、外部中断源、中断标志等; PIC中断的4、TMR0什么情况下做定时器,什么情况下做计数器; TMR0的主要特点:计数范围等;5、AD转换结果存放位置6、伪指令7、指令系统8、消除抖动方法9、子程序返回指令四、五简答、设计知识点▲矩阵键盘扫描▲WDT原理▲程序分支跳转设计 STATUS寄存器间接寻址▲定时/计数器▲中断技术▲延时子程序单片机作用注:以下内容页码不正确举例:例1:中断技术利用PIC单片机的外部中断INT设计一个报警系统。
电路如下图,要求报警信号从RB0/INT引脚输入,采用上升沿触发。
RC2引脚接蜂鸣器,一旦有报警信号产生,则蜂鸣器马上鸣叫。
图PIC中断应用list p=16f877Ainclude "p16f877A.inc"count equ 23h;org 0000hnopgoto Main;****************************************; 中断子程序org 0004h ;中断入口地址goto INTbeep;;*************************************; 主程序Main banksel TRISB ;设置数据寄存器体1molw 00000001B ;将RB0/INT设为输入状态movwf TRISBmovlw 00000000B ;将C口设置为输出状态movwf TRISCbsf OPTION_REG , INTREG ;INT为上升沿有效bsf INTCON , INTE ;允许INT中断bsf INTCON , PEIE ;允许外设中断bsf INTCON , GIE ;允许全局中断bcf INTCON , INTF ;清外部INT中断标志位banksel PORTC ;选择数据存储体0clrf PORTC ;清C口Loop goto Loop ;等待中断;************************************************; 中断服务子程序(报警)INTbeepmovlw 09H;movwf count;beeploop bsf PORTC,2call Delaybcf PORTC,2call Delaydecfsz count, Fgoto beeploopbcf INTCON , INTFretfie ;中断结束标志;************************************************; 延时子程序Delaymovlw 05Fhmovwf delay1clrf delay2Delayloopdecfsz delay2,1goto Delayloopdecfsz delay1,1goto Delayloopreturnend▲思考若INT、RB7~RB4共有5路中断源,RC7~RC4、RC0外接发光二极管,分别作为RB7~RB4、INT的报警信号。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案第一章:微机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微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掌握微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理解微机系统的工作原理1.2 教学内容微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微机的硬件组成: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微机的软件组成: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微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冯诺依曼架构、指令执行过程等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微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介绍微机的硬件组成通过流程图或动画演示微机的工作原理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微机软件组成的理解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微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相关问题实物观察:学生能正确识别微机的硬件组成流程图绘制:学生能绘制出微机的工作原理流程图第二章:微处理器2.1 教学目标了解微处理器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掌握微处理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理解微处理器的主要性能指标2.2 教学内容微处理器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微处理器的结构:CPU核心、寄存器、运算器、控制器等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指令fetch、de、execute等阶段微处理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主频、缓存、核心数等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微处理器的定义和发展历程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介绍微处理器的结构通过流程图或动画演示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微处理器性能指标的理解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微处理器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相关问题实物观察:学生能正确识别微处理器的结构组成流程图绘制:学生能绘制出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流程图第三章:存储器3.1 教学目标了解存储器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存储器的结构和功能理解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3.2 教学内容存储器的定义和分类:RAM、ROM、硬盘、固态硬盘等存储器的结构:存储单元、地址线、数据线、控制线等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数据的读取和写入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容量、速度、功耗等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存储器的定义和分类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介绍存储器的结构通过流程图或动画演示存储器的功能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存储器性能指标的理解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存储器的定义和分类相关问题实物观察:学生能正确识别存储器的结构组成流程图绘制:学生能绘制出存储器的功能流程图第四章:输入/输出接口技术4.1 教学目标了解输入/输出接口技术的定义和作用掌握输入/输出接口的基本组成和功能理解输入/输出接口的通信方式和技术4.2 教学内容输入/输出接口技术的定义和作用输入/输出接口的基本组成:数据线、地址线、控制线等输入/输出接口的功能:数据的传输和控制信号的传递输入/输出接口的通信方式:程序控制方式、中断控制方式、直接内存访问方式等输入/输出接口的技术:并行接口、串行接口、USB接口等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输入/输出接口技术的定义和作用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介绍输入/输出接口的组成通过流程图或动画演示输入/输出接口的功能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输入/输出接口通信方式和技术第五章:总线技术5.1 教学目标理解总线的概念和作用掌握总线的类型和特性了解总线的标准和分类5.2 教学内容总线的概念和作用:作为计算机各个组件之间通信的桥梁总线的类型: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总线的特性:宽度、速度、周期总线的标准:ISA、EISA、PCI、USB等总线的分类:内部总线、外部总线、系统总线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总线的概念和作用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介绍总线的类型通过流程图或动画演示总线的特性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总线标准的理解和分类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总线的概念和作用相关问题实物观察:学生能正确识别总线的类型流程图绘制:学生能绘制出总线的特性流程图第六章:中断技术6.1 教学目标理解中断的概念和作用掌握中断的处理过程了解中断的类型和优先级6.2 教学内容中断的概念和作用:处理外部和内部事件,提高计算机效率中断的处理过程:中断请求、中断响应、中断服务程序、中断返回中断的类型:外部中断、内部中断、软件中断中断的优先级:硬件优先级和软件优先级6.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中断的概念和作用通过流程图或动画演示中断的处理过程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中断类型和优先级的理解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中断的概念和作用相关问题流程图绘制:学生能绘制出中断的处理流程图讨论评估:学生能正确描述中断类型和优先级第七章:DMA控制技术7.1 教学目标理解DMA的概念和作用掌握DMA的传输过程了解DMA的类型和应用7.2 教学内容DMA的概念和作用:直接内存访问,提高数据传输效率DMA的传输过程:DMA请求、DMA响应、DMA传输、DMA结束DMA的类型:单缓冲DMA、多缓冲DMA、级联DMADMA的应用:硬盘控制器、网络卡、声卡等7.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DMA的概念和作用通过流程图或动画演示DMA的传输过程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DMA类型和应用的理解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DMA的概念和作用相关问题流程图绘制:学生能绘制出DMA的传输流程图讨论评估:学生能正确描述DMA类型和应用第八章:定时器与计数器8.1 教学目标理解定时器与计数器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定时器与计数器的原理和操作了解定时器与计数器的应用8.2 教学内容定时器与计数器的概念和作用:计时、计数、控制事件发生定时器与计数器的原理:硬件定时器与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定时器与计数器的操作:设置定时值、启动/停止定时器、读取计数值定时器与计数器的应用:操作系统调度、网络通信、游戏控制等8.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定时器与计数器的概念和作用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介绍定时器与计数器的原理通过示例程序演示定时器与计数器的操作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定时器与计数器应用的理解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定时器与计数器的概念和作用相关问题实物观察:学生能正确操作定时器与计数器程序编写:学生能编写简单的定时器与计数器示例程序第九章:串行通信接口9.1 教学目标理解串行通信的概念和作用掌握串行通信的原理和协议了解串行通信接口的组成和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微机概述:理解微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掌握微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理解微机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三章总线、中断与输入输出系统历年真题精选1. 通道程序执行结束后引发的中断是( B )。
A. 外中断B. I/O中断C. 程序性中断D. 机械校验中断2.磁盘外部设备适合于连接到( B )。
A. 字节多路通道B. 数组多路通道或选择通道C. 选择通道或字节多路通道D. 数组多路通道或字节多路通道3. 总线控制机构为解决N个部件利用总线时优先顺序的裁决,集中式按时查询,需外加控制线线数为( D )。
N]A.3 B. N+2 C. 2N+1 D. 2+[log24. 虽然中断响应顺序由硬件排队器固定好,但中断实际处置完的顺序是可以通过(系统软件)修改各中断级处置程序的(中断屏蔽)位,而动态改变。
5. 在知足通道设计流量不低于设备工作时的最大流量时,为使微观上不丢失设备信息,可以加设(数据缓冲器)或动态提高响应的(优先级)来弥补。
6. 总线控制方式有哪三种?各需要增加几根用于总线控制的控制线?并说明每种方式优先级的灵活性。
(P64-65)7.((1)20,20,25,40,40,100 us (2)200 B/ms (3)5 us )8.(1)1-3-4-2同步强化练习一、填空题。
1. 中断响应就是允许其中断CPU(现行程序)运行,转去对该请求进行预处置,包括保留(断点及其现场),调出有关处置该中断服务程序,准备运行。
2. 中断系统软硬件功能分派实质是中断(响应)硬件和中断(处置平衡)软件的功能分派。
3. 数组多路通道适用于连接多台(高)速设备,其通道“数据宽度”为(定长块)。
4. 输入输出系统包括输入输出设备、(设备控制器)及输入输出操作有关的(软硬件)。
5. 总线控制机构集中在一处的称(集中)式控制,分散在各部件的称(散布)式控制。
6. 多数低性能单用户计算机的输入输出由(程序员)安排,I/O系统设计主要解决CPU、主存和I/O设备在(速度)上的庞大不同。
7. 信息在总线上的双向传输有(半)双向和(全)双向两种。
目录目录 (1)第一章概述 (3)1.1.励磁调节装置的主要作用 (3)第二章WLZ微机励磁方案 (5)2.1.PC104产品简介 (5)2.2.PC104系列产品的主要特点 (5)2.3.硬件组态 (6)2.4.核心板件及技术特点: (7)2.5.软件平台 (14)第三章任务及任务调度 (16)3.1.WLZ微机励磁装置任务实施控制体系构成 (16)3.2.中断及中断技术 (17)3.3.多任务实时控制体系 (17)第四章调节及限制原理 (19)4.1.数字给定和电压调节功能 (20)4.2.过励和欠励限制原理 (24)第五章励磁装置的监视及保护 (32)5.1.励磁装置的监视和保护功能 (32)5.2.WLZ励磁装置的监视和保护策略 (32)第六章单元原理说明 (36)6.1.适配器互感器箱ADP (36)6.2.适配器板ADP1 (38)16.3.220V-24V光隔离输入板 (42)6.4.24V-5V光隔离输入板 (42)6.5.脉冲形成板IPB (43)6.6.通道切换逻辑板 (44)6.7.脉冲预放板 (45)6.8.脉冲末放板PPF (45)6.9.脉冲监视板 (46)第七章人机界面 (48)7.1.当地人机界面LCD (48)7.2.WLZ调试软件包 (52)2第一章概述励磁调节装置是同步发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调节发电机励磁绕组的直流电流,控制发电机机端电压恒定,满足发电机正常发电的需要,同时控制发电机组间无功功率的合理分配,提高同步发电机并列运行的稳定性。
1.1.励磁调节装置的主要作用励磁装置的主要任务是向发电机的励磁绕组提供一个可调的直流电流,以满足发电机正常发电和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需要。
同步发电机无论运行在稳态还是暂态过程中,其运行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和励磁有关。
对发电机的励磁进行调节和控制,不仅可以保证发电机及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而且可以提高发电机及电力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励磁调节装置的主要作用简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