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国土开发与保护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3.49 MB
- 文档页数:27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指北京、天津和河北省三地共同合作,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
之所以选择这三地进行协同发展,是因为它们地理位置相对接近,共同构成了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
下面将从地理背景的角度探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意义和挑战。
首先,京津冀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位于中国北方平原的中心地带,京津冀地区紧邻渤海湾,与华北腹地相连,是连接中国内陆与沿海地区的重要通道。
这种地理位置使得京津冀地区成为了中国东北、西北和华中地区之间的枢纽,也为经济交流和合作提供了便利。
其次,京津冀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气候条件。
这一地区拥有辽阔的平原、丰富的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同时,京津冀地区由于地跨北方季风区和暖温带,气候上呈现出明显的带状分布,为农业生产和旅游业开发带来了独特的条件。
然而,京津冀地区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是资源环境约束。
由于历史原因、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京津冀地区资源总量有限,土地和水资源紧张,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其次是城市群发展不平衡。
北京和天津作为直辖市,经济相对发达,互联互通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但部分河北省的地级市和县镇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距较大。
此外,京津冀地区的人口流动和城市扩张也给交通、环境、资源等方面带来了压力。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京津冀三地共同努力,实施了一系列的战略举措。
首先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三地加大了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等方面的投资和合作,通过打造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网络,提高了区域内部的互联互通程度。
其次是加强科技创新。
三地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搭建了京津冀协同创新平台,促进科技资源的共享和转化。
再次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三地共同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强产业链的衔接和优化,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建设绿色低碳城市。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图文资料认识京津冀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特征,说明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2.通过分析图文资料综合认识京津冀地区发展过程中的优势条件和主要问题,简述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培养人地协调观。
【学习重点】运用专题地图说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学习难点】京津冀协同发展地理背景的分析思路。
【学习过程】【知识提纲】一、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1.在地图上找出京津冀的经纬度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
2.京津冀地区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市、_________________市和_________________省。
3.京津冀地区,西侧是__________,北侧是___________,东临_________,南接__________和__________。
西部、北部地势较______,东部、南部地势较________,总体呈现_____高、______低的地势特点。
4.京津冀地区人口和产业分布不均衡。
北京和天津人口密度______,产业分布相对________,而河北省人口密度相对_____,产业分布相对_____。
5.京津冀地区属于___________气候,夏季_________,冬季_________。
年降水量大约在______-______毫米之间。
从降水量从_____向_____、由_________向________呈递减趋势。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整体定位:以_______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_____驱动经济增长引擎和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三省市各有侧重。
北京: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天津: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河北: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