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三
- 格式:pptx
- 大小:5.67 MB
- 文档页数:12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3《分数混合运算(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3《分数混合运算(三)》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数混合运算,包括分数加减法和乘除法。
在教材中,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前,我通过观察和测试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运算,但对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理解不够深入,运算过程中容易出错。
此外,学生的运算习惯和运算速度也有所差异,部分学生对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理解不够深入,运算过程中容易出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教学难点:分数混合运算中,如何正确确定运算顺序和运用运算法则。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通过具体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分数混合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探究,分享解题方法和经验。
5.总结提升:对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易错点。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3《分数混合运算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3《分数混合运算三》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教材在编写时,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之后,对分数运算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但学生在进行分数混合运算时,可能会对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有所混淆。
因此,在教学这一节时,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2.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例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知识点和做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分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掌握情况,然后引入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分数混合运算。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并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法则。
3.操练(15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分数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课堂,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题目,让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以此巩固学生对分数混合运算计算法则的掌握。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分数混合运算(三)|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的分数混合运算(三),这是北师大版教材中的内容。
我们会深入研究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些运算规则。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熟练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难点是如何将这些规则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实际问题的练习题,以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今天的主题,例如:“如果一个小球的重量是3/4千克,另一个小球的重量是1/2千克,那么这两个小球的总重量是多少?”3. 例题讲解:我会用几个具体的例题来演示如何应用这些规则,例如:“计算1/2 + 3/4 × 1/2的结果。
”4. 随堂练习:学生们会在课堂上完成一些练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和关键点。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列分数混合运算的结果:(1)1/2 + 3/4 ×1/2;(2)2/3 1/4 ÷ 1/2;(3)5/6 × 3/5 ÷ 1/3。
”2. 答案:(1)1/2 + 3/4 × 1/2 = 5/8;(2)2/3 1/4 ÷1/2 = 1/3;(3)5/6 × 3/5 ÷ 1/3 = 1。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教学的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
我还会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供学生们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深入剖析在教学内容部分,我提到了我们会深入研究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分数混合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每种运算都有其特定的规则,学生们需要逐一掌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3《分数混合运算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3《分数混合运算三》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分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混合运算,以及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运算,对分数加减法和乘除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方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2.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以及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讲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
3.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典型的分数混合运算案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掌握运算方法。
4.练习巩固:设计一些分数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5.应用拓展:设计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6.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为学生课后学习提供指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分数混合运算(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
3.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理解运算顺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草稿纸、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运算方法,通过例题进行讲解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1. 分数混合运算(三)2. 教学内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运算方法、应用。
3.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运算方法。
4.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计算一些基本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题目。
2. 提高题: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应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 挑战题:设计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让学生挑战自己的极限。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课后作业的批改和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掌握情况。
2. 教学方法:总结本节课使用的教学方法,找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3 分数混合运算(三)|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面对挑战的自信心。
教学内容1.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先进行整数和整数的运算,再进行分数和分数的运算,最后将结果进行合并。
2.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乘除优先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有括号时先算括号内的运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正确进行计算。
2. 难点:如何运用运算定律简化计算过程,如何处理复杂的分数混合运算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计算器,教学视频。
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分数混合运算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授:详细讲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通过例题示范,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4. 合作交流:分组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一些复杂的分数混合运算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对分数混合运算有更深的理解。
板书设计1. 分数混合运算(三)2. 主要内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重点和难点。
作业设计1. 必做题: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选做题: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分数混合运算。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正确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理解运算定律,提高计算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2. 3分数混合运算(三)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下面是我根据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2.3《分数混合运算(三)》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数混合运算的第三部分,具体涉及教材的第三章第二节。
在这一部分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带有括号的分数混合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运算能力,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练习本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一个分蛋糕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蛋糕上不同部分的分数。
2. 讲解知识点:通过PPT展示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例题讲解: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跟随我的思路一起解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每个知识点后,安排随堂练习,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分享他们在解题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如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带有括号的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计算分数混合运算题目,并解释解题思路。
答案:2. 请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还有哪些地方可以运用到分数混合运算的知识,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同时,我还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如寻找生活中的分数混合运算问题,或尝试更高难度的分数混合运算题目,以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第三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三)北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第三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三),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教材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的第三章,具体内容包括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能够独立完成分数混合运算的题目,并且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PPT等教学工具,以及学生们用来练习的习题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今天的课程,例如:"小明有2/3的苹果,他又买来了1/4的苹果,现在他一共有多少苹果?"2. 新课讲解:我会通过PPT展示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并且通过例题来进行讲解。
例题:计算 3/4 + 1/2 1/3 的结果。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
4. 解决问题:我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
例如:"小华有5个苹果,他吃掉了2/5,还剩下多少苹果?"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1. 找到一个公共分母2. 将每个分数转换为以公共分母为分母的分数3. 将分子相加减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计算 1/2 + 3/4 1/3 的结果。
2. 计算 2/5 + 1/4 3/10 的结果。
3. 小明有6个苹果,他吃掉了1/2,还剩下多少苹果?答案:1. 5/122. 7/103. 3个苹果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同时,我也会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3 分数混合运算(三)|北师大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3 分数混合运算(三)|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分数混合运算的第三部分内容。
我们将继续研究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我们将通过实际例题来理解这些运算的规则和步骤。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步骤,并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运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步骤,特别是如何正确地处理分数的加减乘除。
难点是理解分数运算中的借位和进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分数混合运算,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PPT、练习本和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将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小华有一些苹果,他吃掉了一半,然后又吃掉了剩下的一半,他还剩下几个苹果?”通过这个问题,学生们可以直观地理解分数的减法运算。
3. 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将给学生们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独立完成。
我会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4. 应用:我将给学生们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分数混合运算来解决。
例如:“小明有一些糖果,他给了小红一半,然后又给了小华剩下的一半,他还剩下几个糖果?”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一些分数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题目会包括不同难度的题目,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步骤。
如果发现有学生还存在困难,我会及时给予个别辅导和指导。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所学的分数混合运算来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这就是我对于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3 分数混合运算(三)的教学设计。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知识,并能够灵活地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分数混合运算(三)-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本教案适用于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混合运算的第三节课。
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到以下知识和技能:1.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掌握分数的乘法、除法混合运算;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分数的乘法、除法混合运算;2.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1.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老师可以通过以往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如计算、分数的加减法等。
二、引入老师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分数的乘法、除法混合运算。
三、示范老师通过例题进行示范,让学生理解分数的乘法、除法混合运算。
四、巩固练习老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五、深入探究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1.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分数的乘法、除法混合运算?2.如何应用分数的乘法、除法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六、拓展延伸老师可以介绍相关的实际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拓展学生的思路和知识面。
七、总结老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试卷,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2.查看学生完成的作业并进行评分;3.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单独面谈等方式进行评价。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分数的乘法、除法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进行额外的拓展和探究,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3分数的混合运算(三)2..3分数的混合运算(三)一、选择题1.粮店新运来一批面粉,第一天卖出总袋数的 14 ,第二天卖出总袋数的 25 .已知第一天卖出40袋,第二天卖出( )A. 160袋B. 64袋C. 100袋D. 46袋 【答案】 B【考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40÷14×25 =160×25 =64(袋) 故答案为:B【分析】以总袋数为单位“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第一天卖出的袋数除以第一天卖出的分率即可求出总袋数;用总袋数乘第二天卖出的分率即可求出第二天卖出的袋数.2.一块长方形地.宽60米,长比宽多 23 ,这块长方形地的面积是( ) A. 100平方米 B. 6000平方米 C. 600平方米 D. 5000平方米 【答案】 B【考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长:60+60×23 =60+40 =100(米)面积:100×60=6000(平方米) 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先求出长比宽多的米数,再求出长的米数;然后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即可.3.一袋米,用去18千克,剩下的重量比总数的 34 少6千克,求剩下( ) A. 12千克 B. 48千克 C. 30千克 D. 20千克 【答案】 C【考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应用【解析】【解答】(18-6)÷(1-34)-18 =12÷14-18 =48-18 =30(千克) 故答案为:C【分析】以总重量为单位“1”,用去的重量比总重量的(1-34)还多6千克,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18-6)除以占总重量的分率即可求出总重量,减去用去的重量即可求出剩下的重量.4.(2022六上·昆明期中)某种商品,降价后的价格是90元,比原价降低了 14 ,求原价。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分数混合运算(三)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规则,掌握分数与整数、分数与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数与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2. 分数与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3. 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4. 分数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分数与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尤其是通分和约分的操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计算器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回顾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分数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规则。
2. 新课导入:讲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通过示例演示分数与整数、分数与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应用:通过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解答学生的疑问。
板书设计1. 板书分数混合运算(三)2. 板书内容:- 分数与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分数与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分数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的分数混合运算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 提高练习: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分数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新课导入、练习、应用、总结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规则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