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块人行道质量检验评定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1
一、预制块人行道施工预制块人行道是用预制人行道板块铺筑而成的人行道面,是一种最常见的铺筑形式。
一般由人工挂线铺砌,常在车行道铺筑完毕后进行。
人行道基层多采用石灰稳定土,在其上铺砌预制块。
这就要求基层具有良好的平整度,以保证人行道的铺砌质量。
常用的预制块规格和适用范围见表5一4一3一1和表5一4一3一2,缸砖、陶砖常用规格和适用范围见表5-4一3一3,可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选择。
方砖人行道过程大致包括基础压实、放线、铺装、扫填砖缝及养护等工序。
其施工要点如下:1、铺砌前应检验预制块的尺寸是否合格一般要求:(1)预制块必须表面平整、色彩均匀、线路清晰和棱角整齐,不得有蜂窝、落石、脱皮、裂缝等现象,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一4一3一4。
表5-4-3-1预制水泥混凝土大方砖常用规格与适用范围预制混凝土小方砖常用规格与适用范围表5-4-3-3缸砖、陶瓷砖常用规格适用范围预制道板(大方砖、小方砖)允许偏差注:小方砖指边长小于30cmx30cm者,超过此值的为大方砖。
(2)缸砖(陶砖)应表面整洁、颜色一致、图案正确,不允许有裂纹、缺楞、掉角等缺陷。
2、检查方格坐标。
按控制点定出方格坐标,并挂线,按分段冲筋(铺装样板条),随时检查和高程。
3、方砖铺装要轻拿轻放,找平层可用天然砂或石屑(缸砖宜用干硬性砂浆),用橡皮锤或木锤(钉橡皮)敲实,不得损坏砖边角。
缸砖在铺筑前应浸水2-3h,然后阴干,方可使用。
4、伸缝处。
设计要求有伸缝时,可采用橡胶带做伸缝,要求平正直顺,紧靠方砖,不能有弯曲不平现象。
5、检查和灌缝。
铺好方砖后应沿线检查平整度,发现有位移、不移、翘角、与相邻板不平等现象,应立即修正,最后用砂或石屑扫缝或用干沙掺水泥(1:10体积比)拌合均匀填缝并在砖面洒水。
缸砖用素水泥灌缝。
灌缝后应清洗干净,保持砖面清洁。
6、养护。
洒水养护3d,保持缝隙湿润。
养护期间严禁上人上车。
7、质量要求。
铺砌必须平整、稳定,灌缝应饱满,不得有翘动现象;人行道面层与其他构筑物应顺接,不得有积水现象。
预制混凝土板块和水泥方砖路面铺设施工工艺标准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厂区、庭院道路及停车场等,铺设预制混凝土板块和水泥方格砖面层.2、施工准备2。
1材料及主要机具:2.1.1预制混凝土板块:强度不应小于20MPa,规格为49.5cm×49.5cm,路面块材厚度为10cm 以上,人行道及庭院块材厚度为5cm以上。
进场时应有出厂合格证、混凝土强度试压记录。
并对混凝土板块进行外观检查,表面要求密实,无麻面、裂纹和脱皮,边角方正,无扭曲、缺角、掉边。
板块允许偏差:长、宽±2.5mm,厚度±2。
5mm,长度≥400mm平整度为1mm,长度≥800mm 平整度为2mm。
2.1。
2水泥方格砖:尺寸为25cm×25cm×5cm,抗压、抗折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其规格、品种按设计要求选配,外观边角整齐方正,表面光滑、平整,无扭曲、缺角、掉边现象,进场时应有出厂合格证.2。
1。
3砂:粗砂、中砂。
2.1.4水泥:32.5号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有出厂合格证。
2。
1。
5磨细生石灰粉:提前48h熟化后再用。
2。
1.6预制混凝土与路牙子,按图纸尺寸及强度等级提前预制加工。
2.1.7主要机具:小水桶、半截桶、笤帚、平铁锹、铁抹子、大木杠、小木杠、筛子、窗纱筛子、喷壶、锤子、橡皮锤、錾子、溜子、板块夹具、扁担、手推车等。
2。
2作业条件:2.2。
1庭院或小区的地下各种管道,如污水、雨水、电缆、煤气等均施工完,并经检查验收。
2.2.2庭院或小区的场地已进行基本平整,障碍物已清除出场。
2.2.3庭院或小区道路已放线且已抄平,标高、尺寸已按设计要求确定好。
路基基土已碾压密实,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并已经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3、操作工艺3。
1工艺流程:灰土垫层→找标高、拉线→马路牙子→铺砌路面板块→灌缝3.2灰土垫层:在已夯实的基土上进行灰土垫层的分项操作,按设计要求的厚度分层进行,厚度不应小于100mm。
市政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是什么检验评定方法和等级标准第2.0.1条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评定,分为“合格”与“优良”两个等级。
第2.0.2条市政道路工程的工序、部位、单位工程应按以下要求划分:工序划分为:路基、基层、面层、附属构筑物等。
部位:市政道路工程不宜划分部位。
单位工程:市政道路工程中的独立核算项目,应是一个单位工程。
在我国,政府支持修建的工程,包括道路、政府单位这些都统一称之为市政工程。
市政工程在竣工以后,验收评定标准是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准则进行的。
国家制定的这些验收标准,也是为了提高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市政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是什么?市政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是什么?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适应市政工程设发展的需要,统一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办法和评定标准,以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市政道路工程。
有特殊要求的市政道路工程,除特殊要求部分外,应按本标准执行。
工业厂区内的市政道路工程,城市市区范围外的远郊区及县(旗)的市政道路工程,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第1.0.3条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标准,凡本标准有规定者,应按照执行;无规定者,应按现行有关的标准执行。
第1.0.4条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中其它有关的技术要求,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检验评定方法和等级标准第2.0.1条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评定,分为“合格”与“优良”两个等级。
第2.0.2条市政道路工程的工序、部位、单位工程应按以下要求划分:一、工序:工序划分为:路基、基层、面层、附属构筑物等。
二、部位:市政道路工程不宜划分部位,但也可按长度划分为若干个部位。
三、单位工程:市政道路工程中的独立核算项目,应是一个单位工程。
采用分期单独核算的同一市政道路工程,应是若干个单位工程。
第2.0.3条检验评定必须经外观项目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允许偏差项目的检验。
13人行道铺筑13.1一般规定13.1.1人行道应与相邻建(构)筑物接顺,不得反坡。
13.1.2有特殊要求的人行道,应按设计要求及现场条件制定铺装方案及验收标准。
13.2料石与预制砌块铺砌人行道面层13.2.1料石应表面平整、粗糙,色泽、规格、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抗压强度不宜小于80MPa,且应符合表13.2.1-1的要求。
表13.2.1-1石材物理性能和外观质量注:表面纹理垂直于板边沿,不得有斜纹、乱纹现象,边沿直顺、四角整齐,不得有凹、凸不平现象。
2料石加工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3.2.1-2的规定。
表13.2.1-2料石加工尺寸允许偏差13.2.2水泥混凝土预制人行道砌块的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不宜低于30MPa。
砌块应表面平整、粗糙、纹路清晰、棱角整齐,不得有蜂窝、露石、脱皮等现象;彩色道砖应色彩均匀。
预制人行道砌块加工尺寸与外观质量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3.2.2的规定。
表13.2.2预制人行道砌块加工尺寸与外观质量允许偏差注:①示同一砌块厚度差。
13.2.3料石、预制砌块宜由预制厂生产,并应提供强度、耐磨性能试验报告及产品合格证。
13.2.4预制人行道料石、砌块进场后,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3.2.5预制人行道料石、砌块铺装应符合本规范第11章的有关规定。
13.2.6盲道铺砌除应符合本规范第11章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遵守下列规定:1行进盲道砌块与提示盲道砌块不得混用。
2盲道必须避开树池、检查井、杆线等障碍物。
13.2.7路口处盲道应铺设为无障碍形式。
13.3沥青混合料铺筑人行道面层13.3.1施工中应根据场地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沥青混合料摊铺方式与压实机具。
13.3.2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厚不得小于3cm,沥青石屑、沥青砂铺装层厚不得小于2cm。
13.3.3压实度不得小于95%。
表面应平整,无明显轮迹。
13.3.4施工中尚应符合本规范第8章的有关规定。
13.4检验标准13.4.1料石铺砌人行道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控项目1路床与基层压实度应大于或等于90%。
人行道验收规范篇一:预制块人行道验收标准预制块人行道验收标准一、铺砌必须平整稳定,灌缝应饱满,不得有翘动现象。
二、人行道面层与其他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
三、预制块人行道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中的规定。
预制块人行道允许偏差注:①本表压实度数值系数采用轻型击实标准,即:用环切法在1000m2测定压实度为98%;②独立人行道工程,应增加检验高程指标,在20m范围用水准仪具测量,允许偏差±10mm。
二00三年七月十一日城市道路基层验收标准一、灰土中粒径大于20mm的土块不得超过10%,但最大的土块粒径不得大于50mm。
灰土应拌和均匀,色泽调和,石灰中严禁含有未消解颗粒。
二、有12t以上压路机碾压后,轮迹深度不得大于5mm,并不得有浮土、脱皮、松散现象。
三、石灰土类基层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中的规定。
石灰土类基层允许偏差注:包括掺入一定比例的碎(砾)石、天然砂砾或工业废渣等材料铺筑的基层。
二00三年七月十一日预制块人行道检验评定表二00年月日城市道路基层检验评定表二00 年月日城市道路侧石、缘石验收标准一、侧石、缘石必须稳固,并应线直、弯顺、无折角,顶面应平整无错牙,侧石勾缝应严密,缘石不得阻水。
二、侧石背后回填必须密实。
三、侧石、缘石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侧石、缘石允许偏差注:①粗料石缝宽的允许偏差±5mm;②现场浇筑侧石、缘石表面不得有蜂窝、露石、脱皮、裂缝等现象;③混凝土抗压强度平均值不低于设计规定;④外形尺寸(长、宽、高)允许偏差±5mm;⑤外露面缺边掉角长度<20mm且不多于1处;⑥外露面平整度允许偏差3mm。
二00三年七月十一日篇二:自动扶梯验收规范6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安装工程质量验收6.1 设备进场验收主控项目6.1.1 必须提供以下资料:1 技术资料1)梯级或踏板的型式试验报告复印件,或胶带的断裂强度证明文件复印件;2)对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应有扶手带的断裂强度证书复印件。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2007.9.25第一节土方路基1.1 填土经碾压后不得有翻浆、“弹簧”现象。
1.2 填土中不得含有淤泥、腐植土及有机物质等。
1.3 路基土方压实标准应符合下表规定:序号项目压实度(%) 检查频率检验方法重型击实范围点数1路床以下深度(cm) 填方0~80快速路和主干路951000m2每层一组︵三点︶用环刀法检验次干路93支路902 80~150 快速路和主干路93 次干路90支路873 >150 快速路和主干路87 次干路87支路874 挖方0~30快速路和主干路93次干路93支路90注:①路基碾压采用重型击实标准。
②填方高度小于80cm及不填不挖路段,原地面以下0~30cm范围内土的压实度不低于表中所挖方的要求。
③道路的类型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分期扩建的道路需按永久规划的道路类型设计。
第二节路床2.1 路床不得有翻浆、弹簧、起皮、波浪、积水等现象。
2.2 用12~15t压路机碾压后,轮迹深度不得大于5mm。
2.3 路床充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序号项目压实度(%)及充许偏差检查频率检验方法土路床石路床范围点数1△压实度(0~30cm)快速路和主干路轻型击实981000m23用环刀法检验重型击实95次干路轻型击实95重型击实93支路轻型击实92重型击实902 中线高程±20mm ±20mm 20m 1 用水准仪具测量3 平整度20mm 30mm 20m 路宽(m)<9 1 用3m直尺取最大值9-15 2>15 34 宽度+200mm+100mm40m 1用尺量5 横坡±20mm且不大于±0.3%±0.5% 20m路宽(m)<9 2 用水准仪具测量9-15 4>15 6注:快速度路和主干路地段重型击实压实度为93%。
第三节路肩3.1 肩线必须直顺,表面必须平整,不得有阻水现象。
3.2 路肩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序号项目压实度(%)及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m)点数1 压实度≥90(轻型击实) 1002 用环刀法检验,每侧计1点2 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40 2 用尺量,每侧计1点3 横坡±1% 40 2 用水准仪测量,每侧计1点第四节碎石基层4.1 表面应坚实、平整,嵌缝料不得浮于表面或聚集形成一层。
预制混凝土板块和水泥方砖路面铺设工程质量管理方案1、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022、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2.1.1预制混凝土板块:强度不应小于20MPa,规格为49.5cm×49.5cm,路面块材厚度为10cm 以上,人行道及庭院块材厚度为5cm以上。
进场时应有出厂合格证、混凝土强度试压记录。
并对混凝土板块进行外观检查,表面要求密实,无麻面、裂纹和脱皮,边角方正,无扭曲、缺角、掉边。
板块允许偏差:长、宽±2.5mm,厚度±2.5mm,长度≥400mm平整度为1mm,长度≥800mm平整度为2mm。
2.1.2水泥方格砖:尺寸为25cm×25cm×5cm,抗压、抗折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其规格、品种按设计要求选配,外观边角整齐方正,表面光滑、平整,无扭曲、缺角、掉边现象,进场时应有出厂合格证。
2.1.3砂:粗砂、中砂。
2.1.4水泥:325号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有出厂合格证。
2.1.5磨细生石灰粉:提前48h熟化后再用。
2.1.6预制混凝土与路牙子,按图纸尺寸及强度等级提前预制加工。
2.1.7主要机具:小水桶、半截桶、笤帚、平铁锹、铁抹子、大木杠、小木杠、筛子、窗纱筛子、喷壶、锤子、橡皮锤、錾子、溜子、板块夹具、扁担、手推车等。
2.2作业条件:2.2.1庭院或小区的地下各种管道,如污水、雨水、电缆、煤气等均施工完,并经检查验收。
2.2.2庭院或小区的场地已进行基本平整,障碍物已清除出场。
2.2.3庭院或小区道路已放线且已抄平,标高、尺寸已按设计要求确定好。
路基基土已碾压密实,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并已经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灰土垫层→→→→灌缝3.2灰土垫层:在已夯实的基土上进行灰土垫层的分项操作,按设计要求的厚度分层进行,厚度不应小于100mm。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适应市政工程设发展的需要,统一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办法和评定标准,以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市政道路工程。
有特殊要求的市政道路工程,除特殊要求部分外,应按本标准执行。
工业厂区内的市政道路工程,城市市区范围外的远郊区及县(旗)的市政道路工程,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第1.0.3条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标准,凡本标准有规定者,应按照执行;无规定者,应按现行有关的标准执行。
第1.0.4条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中其它有关的技术要求,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检验评定方法和等级标准第2.0.1条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评定,分为“合格”与“优良”两个等级。
第2.0.2条市政道路工程的工序、部位、单位工程应按以下要求划分:一、工序:工序划分为:路基、基层、面层、附属构筑物等。
二、部位:市政道路工程不宜划分部位,但也可按长度划分为若干个部位。
三、单位工程:市政道路工程中的独立核算项目,应是一个单位工程。
采用分期单独核算的同一市政道路工程,应是若干个单位工程。
第2.0.3条检验评定必须经外观项目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允许偏差项目的检验。
第2.0.4条进行抽样检验时,应使抽样取点能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凡检验范围为长度者,应按规定间距抽样选取较大偏差点;其它则可在规定范围内选取较大偏差点)。
第2.0.5条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检验及评定应按工序、部位及单位工程三级进行,当该工程不划分部位时,可按工序、单位工程两级进行。
其评定标准的主要依据为合格率:一、工序:合格:符合下列要求者,应评为“合格”。
1.主要检查项目(在项目栏列有△者)的合格率应达到100%;2.非主要检查项目的合格率均应达到70%,且不符合本标准要求的点,具最大偏差应在允许偏差的1.5倍之内。
在特殊情况下如最大偏差超过允许偏差1.5倍,但不影响下道工序施工、工程结构和使用功能,仍可评为合格。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 90主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实施日期: 1991 年 8 月 1 日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通知建标 [1991]3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划单列市建委,国务院有关部、委: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86) 城科字第276 号文的要求,由北京市市政工程局主编的《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CJJ1- 90,自一九九一年八月一日起施行。
原部标准《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暂行标准(道路工程)》CJJ1— 81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城镇道路桥梁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归口管理,其具体解释工作由北京市市政工程局负责。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一年一月四日编辑本段第一章总则第 1.0.1 条为适应市政工程设发展的需要,统一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办法和评定标准,以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 条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市政道路工程。
有特殊要求的市政道路工程,除特殊要求部分外,应按本标准执行。
工业厂区内的市政道路工程,城市市区范围外的远郊区及县(旗)的市政道路工程,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第1.0.3 条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标准,凡本标准有规定者,应按照执行;无规定者,应按现行有关的标准执行。
第 1.0.4 条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中其它有关的技术要求,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编辑本段第二章检验评定方法和等级标准第 2.0.1 条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评定,分为“合格”与“优良”两个等级。
第 2.0.2 条市政道路工程的工序、部位、单位工程应按以下要求划分:一、工序:工序划分为:路基、基层、面层、附属构筑物等。
二、部位:市政道路工程不宜划分部位,但也可按长度划分为若干个部位。
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9-20021、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厂区、庭院道路及停车场等,铺设预制混凝土板块和水泥方格砖面层。
2、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预制混凝土板块:强度不应小于20MPa,规格为49.5cm ×49.5cm,路面块材厚度为10cm以上,人行道及庭院块材厚度为5cm 以上。
进场时应有出厂合格证、混凝土强度试压记录。
并对混凝土板块进行外观检查,表面要求密实,无麻面、裂纹和脱皮,边角方正,无扭曲、缺角、掉边。
板块允许偏差:长、宽±2.5mm.,厚度±2.5mm,长度≥400mm平整度为lmm,长度≥800mm,平整度为2mm。
2.1.2 水泥方格砖:尺寸为25cm×25cm×5cm,抗压、抗折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其规格、品种按设计要求选配,外观边角整齐方正,表面光滑、平整,无扭曲、缺角、掉边现象,进场时应有出厂合格证。
2.1.3 砂:粗砂、中砂。
2.1.4 水泥:325号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有出厂合格证。
2.1.5 磨细生石灰粉:提前48h熟化后再用。
2.1.6 预制混凝土与路牙子,按图纸尺寸及强度等级提前预制加工。
2.1.7 主要机具:小水桶、半截桶、扫帚、平铁锹、铁抹子、大木杠、小木杠、筛子、窗纱筛子、喷壶、锤子、橡皮锤、錾子、溜子、板块夹具、扁担、手推车等。
2.2 作业条件:2.2.1 庭院或小区的地下各种管道,如污水、雨水、电缆、煤气等均施工完,并经检查验收。
2.2.2 庭院或小区的场地已进行基本平整,障碍物已清除出场。
2.2.3 庭院或小区道路已放线且已抄平,标高、尺寸已按设计要求确定好。
路基基土已碾压密实,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并已经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3、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灰土垫层→找标高、拉线→马路牙子→铺砌路面砖→灌缝3.2 灰土垫层:在已夯实的基土上进行灰土垫层的分项操作,按设计要求的厚度分层进行,厚度不应小于100mm。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检验评定方法和等级标准........................................................................................二、部位: .....................................................................................................................................三、单位工程:............................................................................................................................一、工序:......................................................................................................................二、部位:......................................................................................................................三、单位工程:.............................................................................................................. 第三章路基................................................................................................................................. 第一节?土方 ................................................................................................................................... 第二节?石方 ................................................................................................................................... 第三节?路床 ................................................................................................................................... 第四节?路肩 ................................................................................................................................... 第四章基层................................................................................................................................. 第一节?砂石基层 .......................................................................................................................... 第二节碎石基层........................................................................................................................ 第三节?沥青贯入式碎石基层.................................................................................................... 第五节?块石基层 .......................................................................................................................... 第五章面层................................................................................................................................. 第一节?水泥混凝土(包括预制混凝土)面层.................................................................... 第二节?沥青混凝土面层............................................................................................................. 第三节?黑色碎(砾)石面层.................................................................................................... 第四节?沥青贯入式面层............................................................................................................. 第五节?沥青表面处治面层 ........................................................................................................第六节?泥结碎石面层 .................................................................................................................第七节?级配砾石面层 .................................................................................................................第六章附属构筑物...................................................................................................................第一节?侧石、缘石......................................................................................................................第二节?预制块人行道 .................................................................................................................第三节?现场浇筑水泥混凝土人行道......................................................................................第四节?沥青类人行道 .................................................................................................................第五节?涵洞、倒虹管 .................................................................................................................第八节?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