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期末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185.00 KB
- 文档页数:34
国家开放大学期末考试《天然药物化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多选题】下列溶剂极性由强到弱顺序正确的是()正确答案:水>乙醇>乙酸乙酯, 甲醇>氯仿>石油醚, 水>正丁醇>氯仿【单选题】1-OH蒽醌的红外光谱中,羰基峰的特征是()正确答案:1675~1647cm-1和1637~1621cm-1范围有两个吸收峰,两峰相距24~28cm-1【判断题】以下溶剂,按极性大小排列,正确的是乙醇>甲醇>醋酸乙脂。
正确答案:“错”。
【多选题】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有()正确答案:重结晶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离子交换树脂法【单选题】Labat反应的作用基团是()正确答案:亚甲二氧基【单选题】提取药材中的原生苷,除了采用沸水提取外,还可选用()正确答案:热乙醇60%~【判断题】蛋白质在水液中不能被乙醇沉淀。
正确答案:“错”。
【单选题】总游离蒽醌的醚溶液,用冷5%Na2CO3水溶液萃取可得到()正确答案:有1个β-羟基蒽醌【单选题】下列香豆素在紫外光下荧光最显著的是()正确答案:7-羟基香豆素【单选题】最难被酸水解的是()正确答案:碳苷【判断题】红外光谱的单位是nm。
正确答案:“错”。
【单选题】鉴别香豆素首选的显色反应为()正确答案:异羟肟酸铁反应【判断题】从天然药物中提取对热不稳定的成分宜选用渗漉法。
正确答案:“对”。
【单选题】香豆素的基本母核为()正确答案:苯骈α-吡喃酮【判断题】丙酮属亲脂性有机溶剂。
正确答案:“错”。
【单选题】提取苷类成分时,为抑制或破坏酶常加入一定量的()正确答案:碳酸钙【判断题】分馏法分离适用于挥发性成分。
正确答案:“对”。
【判断题】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
正确答案:“对”。
【判断题】原理为氢键吸附的色谱是凝胶滤过色谱。
正确答案:“错”。
【单选题】大多数β-D-和α-L-苷端基碳上质子的偶合常数为()正确答案:6 ~8 Hz【多选题】用于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精制的方法包括()正确答案:聚酰胺色谱, 硅胶色谱, 葡聚糖凝胶色谱【判断题】可将天然药物水提液中的亲水性成分萃取出来的溶剂是丙酮。
(单选题)1.黄芪中的主要成分属于( )A: 五环三萜皂苷B: 四环三萜皂苷C: 香豆素D: 黄酮正确答案: B(单选题)2.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碳苷的是A: 天麻苷B: 吲哚醇C: 芦荟苷D: 腺苷正确答案: C(单选题)3.A: AB: BC: CD: D正确答案: D(单选题)4.黄酮类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黄酮A: 3-OHB: 5-OHC: 6-OHD: 7-OH正确答案: D(单选题)5.在天然界中存在的苷多数为()A: 去氧糖苷B: 碳苷C: β-D或α-L苷D: α-D或β-L苷正确答案: C(单选题)6.过碘酸氧化反应能形成甲酸的是()A: 邻二醇B: 邻三醇C: 邻二酮D: α-酮酸正确答案: B(单选题)7.用乙醚作为溶剂,主要提取出的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是A: 糖类B: 氨基酸C: 苷类D: 油脂E.蛋白质正确答案: D(单选题)8.按苷键原子不同,酸水解最容易的是()A: N-苷B: O-苷C: S-苷D: C-苷正确答案: A(单选题)9.A: AB: BC: CD: D正确答案: D(单选题)10.判断一个化合物是否为新化合物,主要依据()A: 《中国药学文摘》B: 《本草纲目》C: 《中药大辞典》D: 《美国化学文摘》正确答案: C(单选题)11.具有抗炎作用,用于治疗胃溃疡的活性成分是( ) A: 人参皂苷B: 甘草酸C: 薯蓣皂苷元D: 白桦醇正确答案: B(单选题)12.组成苯丙素类成分的基本单元是A: C5-C2B: C5-C3C: C6-C3D: C6-C2正确答案: C(单选题)13.糖及多羟基化合物与硼酸形成络合物后()A: 酸度增加B: 水溶性增加C: 脂溶性大大增加D: 稳定性增加正确答案: A(单选题)14.在天然界中存在的苷多数为()。
A: 去氧糖苷B: 碳苷C: β-D或α-L苷D: α-D或β-L苷正确答案: C(单选题)15.分离酸性皂苷和中性皂苷可选用()A: 丙酮沉淀法B: 醋酸铅沉淀法C: 乙醚沉淀法D: 有机溶剂萃取法正确答案: B(单选题)16.补骨脂内酯不具有的药理活性是()A: 补肾助阳B: 抗菌消炎C: 纳气平喘D: 温脾止泻正确答案: B(单选题)17.离子交换色谱法适用于下列哪一类化合物的分离A: 多糖类B: 生物碱C: 强心苷类D: 甾体皂苷类正确答案: B(单选题)18.属于非还原糖的是( )A: 蔗糖B: 芦丁糖C: 麦芽糖D: 龙胆二糖正确答案: A(单选题)19.脱氢反应在萜类结构研究中主要用来确定()A: 不饱和度B: 双键数目C: 碳架结构D: 双键位置正确答案: C(单选题)20.生物碱的无机酸盐的水溶性,大多是A: 含氧酸盐和卤代酸盐相等B: 含氧酸盐大于卤代酸盐C: 含氧酸盐小于卤代酸盐D: 不一定正确答案: D(单选题)21.对水及其他溶剂溶解度都小,且苷键难于被酸所裂解的苷是()A: N-苷B: C-苷C: S-苷D: O-苷正确答案: B(单选题)22.柴胡中的主要成分属于( )A: 五环三萜皂苷B: 四环三萜皂苷C: 香豆素D: 黄酮正确答案: A。
天然药物化学期末知识点整理一、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类与结构特点1、糖类:单糖、低聚糖、多糖2、氨基酸和蛋白质3、脂类和蜡类4、色素类5、醚类、醛类与酮类6、苯丙素类7、醌类8、黄酮类9、萜类10、挥发油11、有机酸类12、酚酸类13、苯丙酸类14、其他类二、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方法1、溶剂提取法2、水蒸气蒸馏法3、升华法4、超临界流体萃取法5、膜分离技术6、色谱技术7、波谱技术(红外、紫外、核磁、质谱)三、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方法1、紫外光谱法2、红外光谱法3、质谱法4、核磁共振谱法5、X射线衍射法6、计算机模拟方法7、其他方法(化学方法、色谱-波谱联用技术)四、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与稳定性1、物理性质(溶解度、旋光性、熔点、沸点等)2、化学性质(酸碱性、氧化还原性、水解性等)3、稳定性(温度、湿度、光照等影响因素)4、生物活性与药理作用机制5、安全性评价与质量控制标准6、临床应用与常见剂型及用法用量7、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与作用机制8、新药研发过程中的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策略与思路在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之前,对经济学基础课程的重要知识点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和回顾是必要的。
本文将涵盖课程内容的核心部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点。
需求与供给:理解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包括价格、收入、相关商品价格等。
掌握供需平衡时的市场价格及产量的决定。
弹性理论:理解弹性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掌握不同商品弹性的特性。
理解弹性与税收分配的关系。
消费者行为:理解边际效用理论和无差异曲线。
掌握消费者均衡的决定因素和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生产者行为:理解生产函数、成本函数和收益函数的概念。
掌握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和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国民收入核算:理解GDP的概念及核算方法,包括名义GDP和实际GDP。
掌握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及其实质含义。
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解通货膨胀的定义及衡量方法,掌握失业率的计算及类型。
第一章1.主要的生物合成途径包含醋酸-丙二酸途径、甲戊二羟酸途径、桂皮酸途径及莽草酸途径、氨基酸途径和复合途径五种。
2.天然药物提取分离方法溶剂提取法、两相溶剂萃取法、沉淀法、盐析法、分馏法、结晶法、色谱法。
3.(了解)化合物的纯度测定4.(了解)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初步推断化合物类型→测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确定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或结构片段,或基本骨架→推断并确定分子的平面结构→推断并确定分子的主体结构(构型、构象)5.(了解)结构测定常用的波谱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分为氢谱、碳谱、核磁共振新技术)、质谱、色谱-质谱连用技术第二章1.糖和苷的结构类型、性质及提取结构类型:单糖(monosaccharides) :多羟基醛和酮,不能再被简单地水解成更小分子的糖。
如葡萄糖、鼠李糖等。
低聚糖(oligosaccharides):单糖以半缩醛或半缩酮的形式以端基碳原子的羟基与另一分子糖结合而成。
由2~9个单糖聚合而成,也称为寡糖。
如蔗糖、麦芽糖等。
多糖(polysaccharides):类似于低聚糖。
由10个以上的单糖聚合而成,分子量很大。
其性质也大大不同于单糖和低聚糖。
如淀粉、纤维素等。
苷类:单糖以半缩醛或半缩酮的形式以端基碳原子的羟基与非糖物质缩合而成。
单糖一般为无色晶体,极易溶于水,多有甜味。
分子中有醛(酮)基、伯醇基、仲醇基和邻二醇基结构,易氧化。
如:银镜反应;硝基可使醛糖氧化成糖二酸;过碘酸氧化反应:主要作用于邻二醇羟基、α-氨基醇、α-羟基醛(酮)、α-羟基酸、邻二酮和某些活性次甲基结构。
具还原反应,成醛、成脂变旋光现象。
低聚糖性质与单糖近似,水溶性大,聚合度低的有甜味。
多糖无还原性,无变旋光现象,无甜味,大多难溶于水,有的能和水形成胶体溶液。
苷类多为固体,糖基少的可结晶,糖基多的则多为吸湿性的无定形粉末。
一般无味,但有的有苦味,很少的苷有甜味,溶解度随糖基数目增加而增加。
天然药物化学期末知识点整理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期末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一、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一)溶剂提取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溶剂的选择至关重要,遵循“相似相溶”原则。
常用溶剂包括水、亲水性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亲脂性有机溶剂(如石油醚、氯仿)等。
浸渍法操作简便,但提取效率较低,适用于遇热不稳定成分的提取。
渗漉法提取效率高于浸渍法,但溶剂消耗量大。
煎煮法常用于提取水溶性成分,但对热不稳定成分不适用。
回流提取法和连续回流提取法效率较高,但需注意控制温度,避免成分破坏。
(二)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
(三)升华法某些固体物质受热时直接气化,遇冷后又凝固为固体,此过程称为升华。
如樟木中的樟脑。
二、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一)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1、重结晶法:利用被提纯物质和杂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通过反复结晶来纯化。
2、沉淀法:通过加入试剂使有效成分或杂质生成沉淀而分离。
(二)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1、液液萃取法: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的差异而达到分离。
2、纸色谱法:以滤纸为载体,以纸上所吸附的水为固定相,有机溶剂为流动相。
3、柱色谱法:包括硅胶柱色谱、氧化铝柱色谱、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等。
(三)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异进行分离1、物理吸附:如硅胶、氧化铝吸附。
硅胶适用于分离酸性和中性物质,氧化铝适用于分离碱性物质。
2、化学吸附:如聚酰胺吸附,对酚类、醌类、黄酮类等成分有较好的分离效果。
3、半化学吸附:如大孔吸附树脂,可用于分离水溶性成分。
(四)根据物质分子大小差异进行分离如凝胶过滤色谱法,常用的凝胶有葡聚糖凝胶、羟丙基葡聚糖凝胶等。
(五)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进行分离离子交换色谱法,适用于分离具有解离性质的化合物。
第一章总论1.极性由小到大:石油醚<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三氯乙烯<苯<二氯甲烷<乙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乙腈<水<吡啶<乙酸a.石油醚:油脂、蜡、叶绿素、挥发油、游离甾体及三萜化合物b.三氯甲烷或乙酸乙酯:游离生物碱、有机酸及黄酮、香豆素的苷元等中极性物质c.丙酮或乙醇、甲醇:苷类、生物碱盐及鞣质等极性物质d.水:氨基酸、糖类、无机盐等水溶性成分2.从药材中提取天然活性成分的方法有: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及升华法等。
3.溶解提取法原理:是根据“相似者相溶原理”通过选择适当溶剂将化学成分从原料中提取出来。
一般来说,两种基本母核相同的成分,其分子中官能团的极性越大或极性官能团数目越多,则整个分子的极性就越大,亲水性就越强;若非极性部分越大或碳链越长,则极性越小,亲脂性越强。
4.溶剂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特点:①不残留有机溶剂、萃取速度快、收率高、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②无传统溶剂法提取的易燃易爆的危险,减少环境污染,无公害;③萃取温度低,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物质的提取;④萃取介质的溶解性容易改变,在一定温度下只需改变其压力;⑤还可加入夹带剂,改变萃取介质的极性来提取极性物质;⑥适用于对极性较大和分子量较大物质的萃取;⑦萃取介质可循环利用,成本低;⑧可与其他色谱技术联用及IR、MS联用,可高效快速地分析中药及其制剂中有效成分。
5.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分离:a.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改变温度:结晶及重结晶;酸性或碱性化合物加沉淀剂;调节PH:生物碱(酸/碱)、黄酮/蒽醌类酚酸性成分(碱/酸)改变混合溶剂极性:水提醇沉法:除去多糖、蛋白质水溶性杂质醇提水沉法:除去树脂、叶绿素水不溶性杂质b.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β/100 基本分离100∃β/10 萃取10-12次β[2 萃取100次CCD法:逆流分溶法(PC纸层析)50∃βDCCC法:滴液逆流色谱 HSCCC:高速逆流色谱c.根据物质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物理吸附:无选择性、可逆、快速,硅胶、氧化铝、活性炭化学吸附:选择性,不可逆,共价键半化学吸附:聚酰胺对黄酮、醌类,氢键吸附物理吸附基本规律—相似者易于吸附;吸附过程三要素:吸附剂、溶质、溶剂;硅胶、氧化铝因均为极性吸附剂,故有以下特点:(溶剂极性小的,洗脱液极性增大)(1)极性物质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极性强的溶质将被优先吸附;(2)溶剂极性越弱,则吸附剂对溶质将表现出较强的吸附能力。
天然药物化学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道小题,总分值60分)1.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可用A UVB IRC 1H-NMRD MS参考答案:D2.分离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应选A硼酸络合法B色谱法C溶剂法参考答案:C3.酸性最强的是A大黄酸B大黄素C大黄素甲醚参考答案:A4.聚酰胺柱色谱中,最先从柱中被洗出的是A苯酚B邻二苯酚C对二苯酚参考答案:B5.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大多来自于A羟甲基B醇羟基C酚羟基参考答案:C6.活性炭柱色谱中最先被洗出的是A单糖B二糖C三糖参考答案:A7.薄板色谱中,样品在两种展开剂展开的情况下都呈单一斑点,我们可认为该样品是A纯组分B混合组分C不一定参考答案:C8.香豆素不具备的性质是A水溶性B芳香味C内酯性参考答案:A9.在乙醚中,溶解度最大的是A大黄素B大黄素甲醚C大黄素苷参考答案:B10.用碘化铋钾做生物碱沉淀反应应在什么条件下操作A碱性B中性C酸性参考答案:C11.用于鉴别黄酮结构中3位或5位是否有羟基取代的显色反应是A碱性试剂B锆盐反应C盐酸镁粉反应参考答案:B12.分离游离生物碱与对应的生物碱苷应选A色谱法B溶剂法CpH梯度法参考答案:B13.能与碳酸氢钠发生中和反应的是A酚羟基B羧基C醇羟基参考答案:B14.苷键的酸水解不具备的性质是A彻底性B选择性C酸性参考答案:B15.用活性炭作固定相,流动相应先选A水B稀乙醇溶液。
第一章有效成分:从天然动植物或矿物中提取的能用分子式表示,有一定物理常数,化学上常为单体,临床上有效的成分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内容: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天然药物中有效成分的结构特点、物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二次代谢产物:特定条件下,一次代谢产物作为原料或前体,又进一步经历不同的代谢过程,这一过程并非所有植物中都发生,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不起重要作用,称为二次代谢,生成的萜类、生物碱等化合物称为二次代谢产物有效成分提取方法:1.溶剂提取法:选择适当溶剂将中草药中的化学成分从药材中提取出来,包括冷提法(浸渍法、渗漉法)和热提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连续提取法)溶剂的脂溶性顺序: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水溶剂沸点高低顺序:正戊醇>乙酸>正丁醇>吡啶>甲苯>苯>乙酸乙酯>甲醇>氯仿>丙酮>二氯甲烷>乙醚2.水蒸气蒸馏法:将含挥发性成分药材的粗粉或碎片,浸泡湿润后,直火加热蒸馏或通入水蒸汽蒸馏,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随水蒸气蒸馏而带出,经冷凝后收集馏出液的分离方法,只适用于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与水不发生反应,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3.升华法分离方法:㈠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1、利用温度不同引起溶解度的改变2、改变混合溶剂的极性:水/醇法:在药材浓缩水提取液中加入数倍量高浓度乙醇,以沉淀除去多糖、蛋白质等水溶性杂质醇/水法:在浓缩乙醇提取液中加入数倍量水稀释,放置以沉淀除去树脂、叶绿素等水不溶性杂质3、调节溶液的pH值,改变分子的存在状态酸/碱法:一般不溶于水的生物碱遇酸生成生物碱盐后溶于水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后,向水溶液中加碱碱化后,又重新生成游离生物碱的方法碱/酸法:内酯类化合物(香豆素)不溶于水,但遇碱开环生成羧酸盐溶于水,再加酸酸化,又重新形成内酯环从溶液中析出,从而与其它杂质分离4、沉淀法:铅盐沉淀法、试剂沉淀法5、盐析法:在中草药的水提液中、加入无机盐至一定浓度,或达到饱和状态,可使某些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沉淀析出,而与水溶性大的杂质分离㈡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分配系数K:两种相互不能任意混溶的溶剂在分液漏斗中充分振摇,放置后即可分成两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