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安全事故案例
- 格式:docx
- 大小:65.11 KB
- 文档页数:54
干熄焦安全事故案例干熄焦是一种常见的燃烧过程,当物质在没有外部供氧的情况下发生燃烧,产生烟雾和有毒气体,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以下是十个干熄焦安全事故案例:1. 2005年,美国一家石化厂发生干熄焦安全事故,导致3名工人死亡。
事故发生时,厂房内的一台燃烧炉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发生干熄焦,大量有毒气体迅速扩散,造成工人中毒窒息。
2. 2010年,中国某化工企业的一座生产车间发生干熄焦事故,导致8名工人死亡。
事故发生时,车间内一台燃烧设备出现故障,引发干熄焦,大量有毒气体迅速蔓延,工人无法及时逃生。
3. 2013年,巴西一家钢铁厂发生干熄焦安全事故,造成10名工人死亡。
事故原因是燃烧炉内的干熄焦过程出现异常,导致大量有毒气体泄漏,工人未能及时撤离。
4. 2016年,印度一家化工厂发生干熄焦事故,导致5名工人死亡。
事故发生时,厂房内的一台干熄焦设备发生故障,引发大面积火灾和爆炸,造成工人被火焰和有毒气体困住无法逃生。
5. 2018年,俄罗斯一家油气公司的一座炼油厂发生干熄焦安全事故,造成12人死亡。
事故发生时,炼油厂内的一台干熄焦装置发生爆炸,导致大面积火灾和有毒气体泄漏,工人无法逃生。
6. 2020年,日本一家化工企业的一座生产车间发生干熄焦事故,导致6名工人死亡。
事故发生时,车间内的一台干熄焦设备发生故障,引发大面积火灾和有毒气体泄漏,工人无法逃生。
7. 2021年,韩国一家钢铁厂发生干熄焦安全事故,造成9名工人死亡。
事故发生时,钢铁厂内的一台燃烧炉在干熄焦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导致大面积火灾和有毒气体泄漏,工人无法及时逃生。
8. 2022年,德国一家化工厂发生干熄焦事故,导致4名工人死亡。
事故原因是干熄焦设备操作不当,引发大面积火灾和有毒气体泄漏,工人无法及时撤离。
9. 2023年,加拿大一家石油公司的一座炼油厂发生干熄焦安全事故,造成7人死亡。
事故发生时,炼油厂内的一台干熄焦装置发生故障,引发大面积火灾和有毒气体泄漏,工人被火焰和有毒气体困住无法逃生。
石化事故案例分享今天来给大家唠唠石化行业里那些让人惊掉下巴的事故案例。
先说说那起炼油厂的大爆炸。
炼油厂那可是各种易燃易爆的玩意儿聚集的地方,就像一个装满火药的大盒子,一不注意就会“轰”的一声。
这个炼油厂呢,有个老化的输油管道,就像一个病恹恹的老人,随时可能出岔子。
可是厂子里的人啊,可能是忙昏了头,或者是心存侥幸,没有及时去检修。
结果呢,有一天,这个管道就像一个被激怒的怪兽,“嘭”的一下就爆开了。
那油啊,就像洪水一样四处乱窜,遇到了旁边正在运行的高温设备,这就像是干柴遇到了烈火,一下子就引发了巨大的爆炸。
火光冲天啊,那蘑菇云似的黑烟滚滚而起,把整个天空都染黑了。
周围的工人兄弟们那是吓得四处逃窜,不过还是有好些人因为离得太近,被爆炸的冲击力给伤着了,还有不幸遇难的。
这事儿一发生,整个炼油厂就乱成了一锅粥,生产也停了,还得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处理后续的问题。
再讲讲那个石化厂的化学品泄漏事故。
这个石化厂有个储存大量危险化学品的大罐子,这罐子就像一个沉默的巨人,守护着那些危险的家伙。
可是有一天,这个巨人却被小小的腐蚀给打败了。
为啥会腐蚀呢?原来啊,是在建造的时候,有个小地方的防腐措施没做好,就像给这个巨人的铠甲上留了个小破洞。
日子一长,这个小破洞就越来越大,最后化学品就从这个洞里悄悄地溜了出来。
那化学品泄漏可不得了啊,有的是那种刺鼻的气味,就像有人拿着臭袜子在你鼻子跟前晃悠,而且很多化学品还具有腐蚀性或者毒性。
周围的居民们可就遭了殃,有人开始咳嗽,有人的皮肤开始过敏发红。
厂里这才发现出了事,赶紧去处理。
但是这个时候,已经对周围的环境和居民的健康造成了不小的损害。
这就告诉我们啊,石化行业里,那些小细节可千万不能忽视,一个小疏忽就可能引发大灾难。
还有一个石化企业的火灾事故。
这个企业里有个仓库,专门用来存放一些石化产品的原材料。
仓库里的东西那是堆得满满当当的,就像一个塞得快要爆炸的行李箱。
有个工人呢,在仓库里偷偷抽烟。
石化安全事故案例【篇一:石化安全事故案例】化工生产易燃易爆,每年发生此类事故的比例都较高,小编在网上整理了10起化工企业爆炸事故的案例,供同行们鉴阅。
一:山西某化工厂冷凝水闪蒸器爆炸事故案例1.事故经过 2003年2月5日凌晨1时55分,山西某化工厂三车间i系列冷凝水闪蒸器 nt112(以下简称nt112)发生爆炸事故,楼上当班职工柴某因操作室坍塌坠落至零米平面死亡。
2.事故原因(1)该设备在停运期间,排水阀f6被关闭,进水阀严重泄漏,当压力为5.6mpa的冷凝水不断流入 nt112时,压力逐渐升高,又不能排水卸压,致使其超压破裂,发生爆炸。
(2) 冷凝水闪蒸器nt112,在停用关闭阀门f1的状态下与安全阀不相通,安全阀不能起到泄压作用,没能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
(3)管理不严,职工违章关闭排水阀f6,巡检不到位,交接班无记录,也未口头交接说明。
3.防范措施(1)对安全阀设置不合理问题进行完善,并对其他工艺系统展开调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备用设备隔离措施要严密,针对备用设备隔离不严问题,必须加强设备检查和维护管理,对于生产过程中设备状态,要全面掌握,尤其是关键阀门的开关状态必须明确制度,必要时对开关阀门采取上锁措施。
(3)进一步完善监控仪表、仪器和设备。
进一步研究深化、细化压力容器安全检查的办法,通过技术手段查找和处理事故隐患。
二:安徽某化肥厂汽车槽车液氨储罐爆炸事故案例1.事故经过1987年6月22日14时05分,安徽省阜阳地区毫州市化肥厂,派往太和化肥厂装运液氨21台储罐车在返厂途中,行驶到仉邱区港集乡时,液氨储罐尾部已向外冒白色氨雾,接着轰的一声巨响,液氨储罐发生爆炸。
爆炸后重77.4公斤的储罐后封头飞出64.4米远,直径0.8米、长3米重达770公斤的罐体挣断四根由8号钢丝制成的固定绳,向前冲去,先摧毁驾驶室, 挤死一名驾驶员,冲出95.7米远时又撞死3人。
从罐内泄出的液氨和氨气使87名赶集的农民灼伤、中毒,先后66人住院治疗。
近期化工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引言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
化工企业往往涉及大量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质,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往往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化工火灾事故的分析和研究对于预防和减少化工安全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文章将结合近期发生的化工火灾事故案例,对事故原因、应对措施和事故后的救援工作进行分析,以期为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化工火灾事故案例一:浙江温岭化工厂火灾近期,浙江省温岭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化工火灾事故。
据报道,这家化工厂主要生产硫酸、硫氰化物、氯化物等化学产品,火灾发生后,大量有毒气体向周围环境释放,给周边居民造成了严重威胁。
火灾事故共造成10人死亡,50余人受伤,数十辆车辆被烧毁,数百亩农作物被烧毁,给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事故原因分析从初步的调查结果来看,浙江温岭化工厂火灾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引起的:1.企业管理混乱。
据了解,在该化工厂的生产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设备老化等问题。
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管措施。
2.违规生产。
在事故发生前,该化工厂存在违规生产行为,未经过相关审批手续,擅自变更生产工艺,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安全隐患严重。
3.安全设施不全。
据报道,该化工厂的消防设施不完善,安全出口不畅,消防通道被堵塞,消防器材老化损坏,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
4.人为操作不当。
火灾事故发生时,有工人在生产现场进行违规操作,导致化学品泄漏、起火,加剧了事故的严重性。
事故救援及善后措施面对化工火灾事故带来的严重影响,相关部门迅速展开了救援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善后措施:1.紧急疏散。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对周边居民和工作人员进行紧急疏散,减少伤亡。
2.救援工作。
当地政府组织了大量的消防人员和救援力量参与灭火和救援工作,及时控制了火灾,避免了事故的扩大。
近十年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咱来说说近十年的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哈。
一、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
1. 事情经过。
2015年8月12日晚上,天津港那一片儿可出了大事儿。
瑞海公司的危险品仓库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突然炸了。
刚开始是起火,那火一下子就蹿起来了,然后就引发了接二连三超级恐怖的爆炸。
那爆炸的威力可不得了,周围的建筑就像纸糊的一样,好多都被炸毁了。
2. 原因。
首先呢,瑞海公司违法违规经营,把好多危险化学品乱堆乱放,就像把一群随时会打架的小怪兽关在一个小笼子里。
而且他们的安全管理简直就是一团糟,消防设施也不完善。
在这种情况下,遇到一点点小火星儿,比如说可能是某个仓库里的货物摩擦出的火花或者电气设备故障产生的小火花,就像点燃了火药桶一样,灾难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3. 后果。
这一炸可不得了啊,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好多消防员在救火的时候英勇牺牲了。
而且周围的居民区、企业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经济损失那是巨大得难以想象,整个天津港都像是经历了一场噩梦一样。
二、江苏响水“3·21”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特别重大爆炸事故。
1. 事情经过。
2019年3月21日下午,江苏响水的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突然就传来一声巨响,然后就浓烟滚滚。
那爆炸的冲击力把周围的好多东西都给掀翻了。
工厂的建筑被炸得七零八落,就像被一个超级大力士一拳打烂了一样。
2. 原因。
这家公司啊,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
他们的生产装置不符合安全要求,就好比是一辆车的刹车不灵还在马路上乱开。
公司还长期违法贮存危险废物,这些危险废物就像一颗颗隐藏的小炸弹。
另外,他们的安全设施也不完善,应急管理也不到位。
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了这场大爆炸。
3. 后果。
这次爆炸导致了很多人伤亡,周围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好多家庭因此破碎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那一片儿的土地和水源都被污染了,就像一件漂亮的衣服被泼上了墨汁一样,恢复起来可不容易。
国有企业较大安全生产事故案例近年来,国有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发生了一系列较大的事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下面列举了十个典型的国有企业较大安全生产事故案例。
1.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火灾事故2013年11月,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发生火灾事故,导致9人死亡,4人重伤。
事故原因是油罐漏油,引发火灾,导致火势迅速蔓延。
2. 中国铁路武汉火灾事故2010年6月,中国铁路武汉火灾事故造成44人死亡,94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火车站的电缆发生短路,引发火灾。
3. 中国石化大庆炼化厂爆炸事故2013年11月,中国石化大庆炼化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55人死亡,136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在装卸过程中发生泄漏,引发爆炸。
4.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火箭发射事故1996年1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火箭发射事故造成6人死亡。
事故原因是火箭发射时发生异常,导致火箭坠毁。
5. 中国煤矿安全事故中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其中,2010年山西矿难造成了104人死亡,2005年辽宁矿难造成了214人死亡。
6. 中国电力公司电网事故中国电力公司电网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电力中断。
2011年湖南电力公司电网事故造成了9人死亡,2014年广东电力公司电网事故造成了12人死亡。
7.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飞机事故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飞机事故时有发生,造成机上人员伤亡和飞机损毁。
2018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一架飞机在试飞中坠毁,机上3人死亡。
8. 中国化工集团化学品泄漏事故中国化工集团化学品泄漏事故时有发生,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
2015年天津港爆炸事故造成173人死亡,798人受伤。
9. 中国冶金集团冶炼事故中国冶金集团冶炼事故频发,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
2018年山东冶金集团一处冶炼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
10.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船舶事故中国船舶工业集团船舶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船舶损毁。
2016年江苏船舶工业集团一艘船舶在试航中发生事故,3人死亡。
石化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在现代社会的工业中,石化行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性质以及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石化行业也面临着各种潜在风险和安全隐患,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火灾事故。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典型石化火灾事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旨在揭示这些事故背后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防范和处理策略。
一、同福顺(泸州)燃气公司液氯泄漏爆炸事故同福顺(泸州)燃气公司是一家生产、储存和销售液体氯三联氰胺等产品的企业,在2016年因为工艺设备失效导致了液氯泄漏并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3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该事件暴露出企业对于工艺设备维护不力、操作流程复杂以及员工培训不足等问题,以及缺乏有效安全管理措施。
二、英利集团常熟工厂火灾事故英利集团是一家著名的光伏企业,该公司的常熟工厂曾发生过一起严重火灾事故。
据调查报告显示,这次事故的原因是由于操作人员在电线焊接时不慎引发火花,然后引燃了堆放在场地上的垃圾袋。
虽然事件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并不大,但它提醒我们管理者不能忽视日常安全监管和培训。
三、中油福建聚丙烯装置火灾事故中油福建聚丙烯装置火灾事故于2017年发生,在消防部门及相关单位共同努力下迅速扑灭,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根据对该事件的分析,该次火灾是由于设备老化导致泄露并遇到明火引发。
除了强调设备维护保养外,还需要考虑采用更加先进可靠的技术手段来减少泄漏风险。
总结与启示: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石化行业中避免火灾事故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方面的注意事项。
1、加强安全管理。
企业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实施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
同时,要充分重视员工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使每个员工都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2、完善设备维护保养机制。
石化设备通常处于高温、高压以及腐蚀严重的环境中运作,为了防止设备老化或失效导致泄漏和其它事故风险,需建立健全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并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3、强化应急预案。
全球石油石化业风险事故案例一、北海石油平台爆炸事故1988年7月6日,Piper Alpha石油公司的石油生产平台在北海发生大爆炸。
当时平台上共有229人,最终167人死亡,62人受伤,保险理赔高达13亿英镑。
这是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石油灾难.由于派珀·阿尔法钻井平台上的机械技术先进,几乎不存在漏油的可能,最先起火的区域装有耐火性极好的防火板。
专家们在分析事故原因时,惊讶地发现:事故起因源于一个接一个的小小疏忽。
一个已拆下安全阀的泵被当作备用泵起动,液化石油气从堵板处泄漏,引起爆炸。
这只是一次小型爆炸,平台上的工作模块防火墙可以隔离大火。
但是,能够承受住高温的工作模块防火墙却不能经住爆炸的冲击力,碎片撞断了一根天然气管道,引发了第二次爆炸,大火的高温熔断了输送管道,导致原油泄露.燃烧的原油淌进网格式潜水平台,本来事故到此可以缩小,着火的原油由此流进大海.却不料工作人员觉得网格平台硌脚,在上面大面积铺设了一层厚厚的脚垫,漏下的原油堆积在脚垫上,着火的原油不能流进大海,上窜的火苗炙烤另一根高压天然气输出管,引起更大的爆炸和火势,灭顶之灾发生了。
那么,最开始的问题泵是如何被当作安全泵起动的呢?原来发生事故当晚,问题泵已拆下安全阀,办理了出口管道安全阀工作票.但这张安全阀工作票是放在柜子中的,当班的人员只找到泵体维修票,并不知道安全阀已拆,于是下令起动了问题泵。
最终的原因不是科技故障,而是简单的一纸文书!许可证制度的不完善最终导致了悲剧。
如果把维修单据放在一起,问题泵就不会起动爆炸;如果防火墙能挡住爆炸,原油就不会泄露;如果原油泄漏时没有被脚垫阻挡起火,高压管道就不会爆炸。
悲剧是环环相扣的,只要有一个环节不成立,灾难就不会发生.二、墨西哥湾漏油事故2010年4月20日,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市东南约80公里处海域的“深水地平线"(Deepwater Horizon)钻井平台于夜间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造成11名工作人员死亡,大约在36小时后沉入墨西哥湾。
化工安全生产案例案例一:乙炔气瓶泄漏引发火灾事故某化学公司生产车间中,一名工人在切割金属时使用乙炔气瓶。
由于乙炔气瓶连接阀门处存在泄漏,导致乙炔气体泄漏,形成一定浓度的可燃气体环境。
同时,由于车间内通风设备不完善,使气体无法及时排出。
不幸的是,当工人使用明火进行切割作业时,乙炔气体与空气中的氧浓度达到可燃极限,引发了火灾事故。
由于建筑结构缺乏防火措施,火势迅速蔓延,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案例二:有害物质泄漏导致环境污染事故某化工企业的转运车在携带危险化学品的过程中发生车辆翻转事故,导致容器中的有害物质泄漏。
该有害物质具有高毒性和腐蚀性,泄漏后迅速污染了周边土壤和水体。
事故发生后,企业未能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导致污染物进一步扩散。
社区居民在事发地附近居住,由于未能及时疏散,大量人员中毒。
当地环境部门紧急处置,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清理污染物,但环境恢复工作持续了很长时间。
案例三:设备故障引发化学反应事故某石化企业一台反应釜由于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当引发故障,导致反应釜内化学反应失控。
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升高,反应釜在未能承受的情况下发生爆炸,造成周边设备受损。
事故发生后,企业应急响应不迅速,未能做好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工作。
事故造成多名工人死亡和受伤,同时对周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案例四:危险品储存不当引发漏气事故某化学仓库在储存危险品时未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条件进行,导致某种化学品产生漏气现象。
由于仓库通风设备不足,危险气体积聚在室内,超过了可燃极限,引发了爆炸事故。
事故发生后,周边居民感受到了爆炸的冲击波和烟尘,造成恐慌情绪。
部分工人身受重伤,仓库设备也严重损坏。
事故后,企业接受了相关部门的调查,并采取了更加严格的安全措施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全球石油石化业风险事故案例一、北海石油平台爆炸事故1988年7月6日,Piper Alpha石油公司的石油生产平台在北海发生大爆炸。
当时平台上共有229 人,最终167 人死亡,62 人受伤,保险理赔高达13 亿英镑。
这是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石油灾难。
由于派珀•阿尔法钻井平台上的机械技术先进,几乎不存在漏油的可能,最先起火的区域装有耐火性极好的防火板。
专家们在分析事故原因时,惊讶地发现:事故起因源于一个接一个的小小疏忽。
一个已拆下安全阀的泵被当作备用泵起动,液化石油气从堵板处泄漏,引起爆炸。
这只是一次小型爆炸,平台上的工作模块防火墙可以隔离大火。
但是,能够承受住高温的工作模块防火墙却不能经住爆炸的冲击力,碎片撞断了一根天然气管道,引发了第二次爆炸,大火的高温熔断了输送管道,导致原油泄露。
燃烧的原油淌进网格式潜水平台,本来事故到此可以缩小,着火的原油由此流进大海。
却不料工作人员觉得网格平台硌脚,在上面大面积铺设了一层厚厚的脚垫,漏下的原油堆积在脚垫上,着火的原油不能流进大海,上窜的火苗炙烤另一根高压天然气输出管,引起更大的爆炸和火势,灭顶之灾发生了。
那么,最开始的问题泵是如何被当作安全泵起动的呢?原来发生事故当晚,问题泵已拆下安全阀,办理了出口管道安全阀工作票。
但这张安全阀工作票是放在柜子中的,当班的人员只找到泵体维修票,并不知道安全阀已拆,于是下令起动了问题泵。
最终的原因不是科技故障,而是简单的一纸文书!许可证制度的不完善最终导致了悲剧。
如果把维修单据放在一起,问题泵就不会起动爆炸;如果防火墙能挡住爆炸,原油就不会泄露;如果原油泄漏时没有被脚垫阻挡起火,高压管道就不会爆炸。
悲剧是环环相扣的,只要有一个环节不成立,灾难就不会发生。
二、墨西哥湾漏油事故2010年4月20日,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市东南约80 公里处海域的“深水地平线” (Deepwater Horiz on )钻井平台于夜间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造成11名工作人员死亡,大约在36小时后沉入墨西哥湾。
石化火灾爆炸事故案例分析总结引言:近年来,石化行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发展迅速。
然而,随着石化企业的不断增加,火灾爆炸事故也时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通过对几起典型的石化火灾爆炸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原因与应对措施,以期提醒相关部门和企业加强安全管理,从而尽可能地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一、事故案例一:某石化企业罐区泄漏导致火灾爆炸该案例发生于某省份的一家大型石化企业。
在一个晴朗的夜晚,由于管道老化未及时更换和操作错误等原因,罐区内液体储存罐附近突然发生泄漏并遇到明火。
随即,在缺乏应急处置和扑救措施的情况下,泄漏物质引发了剧烈爆燃。
此次事故造成多人死亡、重大财产损失,且爆炸引发的毒性气体对周边环境造成了长期污染。
分析与总结:- 管理不善:该企业存在安全管理漏洞,对于管道老化和设备维护未能及时发现和修复,缺乏有效的巡检和维护措施。
- 人为操作错误:事故中操作人员没有根据应急预案迅速反应,未进行扑救措施,导致泄漏物质燃烧进一步蔓延。
- 应急处置不力:缺乏针对罐区泄漏火灾的合理处置方案以及紧急撤离和警告机制,导致无法及时控制扩大的火势。
二、事故案例二:储罐油料装卸过程意外引发爆炸这起事故发生在一家规模较小的化工企业。
在一次常规储罐油料装卸过程中,由于使用了低质量的接口密封件以及操作人员保养不到位等原因,在装卸过程中出现泄露情况,并很快积聚成易燃气体。
当一个可见明火介入时,爆炸发生并迅速蔓延,造成数人死亡和多人受伤。
分析与总结:- 印证不严谨:该化工企业在储罐装卸过程中没有使用高质量的接口密封件,并忽略了正常保养维护程序。
- 隐患暴露不及时:泄漏情况未能及时侦测和汇报,工作人员对于危险条件缺乏足够的认识和警惕性。
- 危险源管理不严格:该企业在装卸过程中没有进行等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油料泄漏处理、防静电措施等。
三、事故案例三:化工厂酸碱混存引发火灾该案例发生在一个大型化工企业。
化工生产安全事故案例标题:中国化工行业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及防范措施引言:化工行业是现代工业的重要支柱部门,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由于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种种风险因素,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本文将以中国化工行业中发生的几起典型安全事故为例,探讨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引起人们对化工生产安全的重视。
案例一:2005年11月13日,中国大庆石化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1人死亡、39人重伤。
原因分析:1. 安全管理不到位:企业在管理层面存在缺陷,对于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安全生产责任不到位。
2. 设备老化:事故发生时,小汽车生产情节所用电机老化严重,存在着安全潜在隐患。
3. 应急救援不力:事故发生后,企业应急救援反应慢,未能及时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防范措施:1.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企业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2. 加强设备维护: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对老化设备及时更换和维修,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3. 加强员工培训: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提升其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4. 健全应急救援机制: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加强与当地消防、救援等部门的协作,确保事故发生时能迅速有效地应对。
案例二: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发生大型爆炸事故,造成173人死亡、798人受伤。
原因分析:1. 企业违规操作:港口危险品管理不严格,仓库内不合法存储大量可燃化学品。
2. 监管机构失职:对危险品的监管不到位,未对该企业的违规行为进行及时查处。
3. 系统故障:在灾难发生时,没有及时检测到可燃物泄漏,导致火灾无法及早控制。
4. 救援不力:事发后,救援资源调度不及时、协调不畅,导致灾情扩大。
防范措施:1. 严格执行港口安全管理制度:对危险品仓库进行规范管理,防止违规存储危险品。
2. 加强监管力度:监管机构要加强对危险品企业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违规行为依法严惩。
3. 完善监测系统:安装可燃物泄漏探测器、火灾报警器等设备,确保在危险发生前能及时探测到异常情况。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化工安全事故案例:1、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市的一座农药厂,发生了一起液态甲基异氰酸酯大量泄漏气化事故,使附近空气中的这种毒气浓度超过了安全标准的1000倍以上。
在事故后的7天内,死亡人数2500人,该市70万人口中,约20万人受到影响,其中约5万人可能双目失明,其他幸存者的健康也将受到严重危害。
博帕尔地区的大批食物和水源被污染,大批牲畜和其它动物死亡,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事故后果之惨,损失之大,世人震惊。
2、英国弗里克斯布劳的一座石油化工厂,因环已烷氧化装置旁的一根直径为50cm的配管发生严重破裂,环已烷大量泄漏,可燃性气体几乎遍及全厂,引起大面积火灾爆炸事故。
导致该厂的大部分设施受到破坏,厂外约13km范围内的2488座住宅、商店,工厂也受到损坏。
事故损失额约3.6亿美元。
3、1998年1月6日,陕西兴平化肥厂硝铵装置因油和氯进入中和系统,发生爆炸,死亡22人、伤50多人,整个车间被毁,经济损失7000万元。
4、2004年4月16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液氯储罐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3人受伤。
5、2004年3月15日,在江苏南京长江段一艘油轮在燕子矶二七油库码头附近水域调头时,与另一艘装有450t三级有毒易燃化学品环已酮的油轮相撞,造成约80t有毒化学品倾泻到长江中。
6、2005年11月13日13时40分左右,地处吉林省吉林市的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101厂一化工车间连续发生爆炸。
事故原因:发生爆炸的是该厂苯胺装置硝化单元,P—102塔发生堵塞,循环不畅,因处理不当发生爆炸。
此次爆炸事故现已造成5人死亡、1人失踪、60多人受伤。
爆炸导致苯类污染物流入松花江造成水质污染。
石化安全事故案例【篇一:石化安全事故案例】化工生产易燃易爆,每年发生此类事故的比例都较高,小编在网上整理了10起化工企业爆炸事故的案例,供同行们鉴阅。
一:山西某化工厂冷凝水闪蒸器爆炸事故案例1.事故经过 2003年2月5日凌晨1时55分,山西某化工厂三车间i系列冷凝水闪蒸器 nt112(以下简称nt112)发生爆炸事故,楼上当班职工柴某因操作室坍塌坠落至零米平面死亡。
2.事故原因(1)该设备在停运期间,排水阀f6被关闭,进水阀严重泄漏,当压力为5.6mpa的冷凝水不断流入 nt112时,压力逐渐升高,又不能排水卸压,致使其超压破裂,发生爆炸。
(2) 冷凝水闪蒸器nt112,在停用关闭阀门f1的状态下与安全阀不相通,安全阀不能起到泄压作用,没能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
(3)管理不严,职工违章关闭排水阀f6,巡检不到位,交接班无记录,也未口头交接说明。
3.防范措施(1)对安全阀设置不合理问题进行完善,并对其他工艺系统展开调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备用设备隔离措施要严密,针对备用设备隔离不严问题,必须加强设备检查和维护管理,对于生产过程中设备状态,要全面掌握,尤其是关键阀门的开关状态必须明确制度,必要时对开关阀门采取上锁措施。
(3)进一步完善监控仪表、仪器和设备。
进一步研究深化、细化压力容器安全检查的办法,通过技术手段查找和处理事故隐患。
二:安徽某化肥厂汽车槽车液氨储罐爆炸事故案例1.事故经过1987年6月22日14时05分,安徽省阜阳地区毫州市化肥厂,派往太和化肥厂装运液氨21台储罐车在返厂途中,行驶到仉邱区港集乡时,液氨储罐尾部已向外冒白色氨雾,接着轰的一声巨响,液氨储罐发生爆炸。
爆炸后重77.4公斤的储罐后封头飞出64.4米远,直径0.8米、长3米重达770公斤的罐体挣断四根由8号钢丝制成的固定绳,向前冲去,先摧毁驾驶室, 挤死一名驾驶员,冲出95.7米远时又撞死3人。
从罐内泄出的液氨和氨气使87名赶集的农民灼伤、中毒,先后66人住院治疗。
液氨和氨气扩散后覆盖约200棵树和约7000平方米的农田作物均被毁。
这起爆炸事故共造成10人死亡,49人重伤。
2.事故原因(1)液氨储罐制造质量低劣。
该储罐的纵、环焊缝均未开坡口,所有的焊缝均未焊透,10毫米厚的钢板,熔合深度乎均为4毫米,x光拍片检查,全部不合格,该罐原是一台固定式容器,由毫州市化肥厂自行改制为汽车储罐。
但因无整体底座,无法与汽车车厢连接,而且只装了压力表和安全阀,其他附件均未安装。
(2)压力容器使用管理混乱。
该罐投入使用后从未进行过检查,厂方对罐体质量情况一无所知。
爆炸前,罐体上已出现多处裂纹,有的裂纹距外表面仅1毫米。
(3)充装违反规定。
充装前未进行检查,充装时也没有进行称重,充装没有记录,计量仅凭估计,不能保证充装量小于规定值。
(4)违反危险品运输规定。
未到当地公安部门办理危险品运输许可证,也未遵守严禁危险品运输通过人口稠密地区的规定。
3.防范措施(1)对压力容器开展深入地安全大检查。
对制造质量低劣的存有安全隐患的压力容器,要采取严格措施进行处理,缺陷严重的要坚决停用。
对超期未检验的压力容器要进行检验,对自行改造的压力容器不符合要求的要进行更新。
新压力容器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必须由具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的单位制造,以杜绝质量低劣的压力容器投入使用。
(2)严格危险品的运输。
运输危险品必须到当地公安部门办理手续,并应按指定的时间和行驶路线运输,以避免发生事故和扩大事故的危害程度。
(3)严格液化气体的充装管理。
充装前必须对储存容器进行检查,不合格的不能充装。
充装时要认真计量,防止过量充装。
三:山东博丰大地工贸有限公司母液沉降罐除锈爆炸事故案例1.事故经过2007年7月27日8时55分左右,山东博丰大地工贸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
山东博丰大地工贸有限公司位于敬仲镇工业区,职工人数100人,主要产品为甲醛、乙醛、季戊四醇,副产甲酸钠、甲酸钙。
2007年7月 23日,公司生产经理齐建军联系无资质施工队负责人许金年为本公司一新建的季戊四醇母液沉降罐进行除锈防腐。
双方签定安全合同后, 7月25日下午许金年带领操作工陈光亮、陈长军开始除锈作业。
7月27 日早上,许金年安排陈光亮、陈长军轮流进罐作业,二人在未启用罐底部空气压缩机的情况下进行防腐作业。
8时55分左右,该罐突然发生爆炸,造成2人受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2.事故原因山东博丰大地工贸有限公司在防腐施工前及防腐作业过程中,未按规定对罐内前期涂刷的防腐涂料挥发的可燃气体进行检测分析,且施工人员违规使用非防爆照明灯具、抽风机等电器,致使罐内达到爆炸极限的可燃气体遇电火花发生爆炸。
3.防范措施(1)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按规定对受限空间的可燃气体进行检测分析。
(2)施工人员在爆炸性作业场所必须使用防爆电气设备和照明灯具。
(3)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
四:大庆石油化工总厂硫磺装置酸性水罐爆炸事故案例1.事故经过2004年10月27日,大庆石化总厂工程公司第一安装公司四分公司,在大庆石化分公司炼油厂硫磺回收车间64万吨/年酸性水汽提装置v402 原料水罐施工作业时,发生了重大爆炸事故,死亡7人,造成经济损失192万元。
现将大庆石化 10.27 事故汇报如下: 2004年10月20日,64万吨/年酸性水汽提装置v403原料水罐发生撕裂事故,造成该装置停产。
为尽快修复破损设备,恢复生产,大庆石化分公司炼油厂机动处根据大庆石化《关联交易合同》,将抢修作业委托给大庆石化总厂工程公司第一安装公司。
该公司接到大庆石化分公司炼油厂硫磺回收车间v403原料水罐维修计划书后,安排下属的四分公司承担该次修复施工作业任务。
修复过程中,为了加入盲板,需要将v406与v407两个水封罐,以及原料水罐v402与v403的连接平台吊下。
10月27日上午8时,四分公司施工员带领16名施工人员到达现场。
8时20分,施工员带领两名管工开始在v402罐顶安装第17块盲板。
8 时25分,吊车起吊v406罐和v402罐连接管线,管工将盲板放入法兰内,并准备吹扫。
8时45分,吹扫完毕后,管工将法兰螺栓紧固。
9时20 分左右,施工员到硫磺回收车间安全员处取回火票,并将火票送给v402罐顶气焊工,同时硫磺回收车间设备主任、设备员、监火员和操作工也到v402罐顶。
9时40分左右,在生产单位的指导配合下,气焊工开始在v402罐顶排气线0.8米处动火切割。
9时44分,管线切割约一半时,v402罐发生爆炸着火。
10时45分,火被彻底扑灭。
爆炸导致2 人当场死亡、5人失踪。
10月29日13时许,5名失踪人员遗体全部找到。
死亡的7人中,3人为大庆石化总厂临时用工,4人为大庆石化分公司员工。
2.事故原因事故的直接原因是,v402原料水罐内的爆炸性混合气体,从与 v402罐相连接的dn200管线根部焊缝,或v402罐壁与罐顶板连接焊缝开裂处泄漏,遇到在v402罐上气割dn200管线作业的明火或飞溅的熔渣,引起爆炸。
10.27 事故是一起典型的由于三违造成的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通过对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大庆石化总厂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违反火票办理程序,执行用火制度不严格。
动火人未在火票相应栏目中签字确认,而由施工员代签。
在动火点未作有毒有害及易燃易爆气体采样分析、动火作业措施还没有落实的情况下,就进行动火作业,没有履行相互监督的责任,违反了《动火作业管理制度》。
(2)违反起重吊装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吊装作业违章操作。
吊车在施工现场起吊dn200管线时,该管线一端与v406罐相连,另一端通过法兰与v402罐相连,在这种情况下起吊,违反了《起重吊装作业安全规定》。
(3)违反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气焊工无证上岗。
在v402罐顶动火切割dn200管线的气焊工,没有金属焊接切割作业操作证,安全意识低下,自我保护意识差。
(4)不重视风险评估,对现场危害因素识别不够。
施工人员对 v402酸性水罐存在的风险不清楚,对现场危害认识不足,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3.防范措施第一,事故教训时刻警示我们,必须从思想深处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真正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违章指挥就是害人,违章作业就是害人害己,无论是谁,都必须深刻认识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和谐的深刻内涵,切实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以保证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根本,真正把安全工作当作头等大事,做到以人为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绝不能放松,绝不能麻痹。
第二,事故教训时刻警示我们,必须以严格管理贯穿全过程、落实到全方位,保证安全监督管理执行有效。
事故虽然发生在基层,但是根源在领导、责任在领导。
作为领导干部,在安全工作上只能加强,不能疏忽;只有补位,没有越位;宁听严格管理招来的骂声,不听事故发生带来的哭声,一定要认真落实陈总安全思想要严肃、安全管理要严格、安全制度要严谨、安全组织要严密、安全纪律要严明的五严要求,真正把安全工作做严、做实、做细、做好。
第三,事故教训时刻警示我们,必须在细节上夯实三基工作,为本质安全打牢坚实的基础。
细节决定成败,安全工作更是如此,安全生产工作的出发点在基层,落脚点在现场,必须从细微之处入手,把强三基、反三违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必须强化基本素质培训,解决不知不会、无知无畏的问题;必须在基层的细节和小事上严格监督管理,解决心存侥幸、习惯违章的问题;必须严格规范工艺技术规程和操作规程,解决粗心大意、操作失误的问题。
第四,事故教训时刻警示我们,必须把具体安全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实现安全工作的全过程受控。
五:河北省某银矿空气压缩机油气分离储气箱爆炸事故案例1.事故经过1990年12月28日9时50分,河北省某银矿空气压缩机油气分离储气箱发生爆炸,死亡4人,重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296800元,间接经济损失28000元。
由于调试现场在野外,除空气压缩机损坏外,没有其它损坏。
该储气箱是由湖南某压缩机厂制造的,1989年8月出厂。
出厂时材质方面无资料,也没有进行必要的出厂检验,如:射线检测、水压试验和气密试验。
该储气箱直径为750毫米,长为1500毫米,厚为6毫米。
所有焊缝均为手工电孤焊,环向焊缝为单面无垫板对接焊。
1990年10月28日区长组织空压机手对空压机进行检查调试,确认无问题后进行启动空负荷运转,未发现异常,即将进气手柄拨至负荷位置,运转一分钟后,储气箱就发生爆炸。
爆炸后,靠近操作侧一端装有滤油装置的封头环焊缝全部断开,封头飞出100多米远,筒体向另一侧飞出5-6米远,撞到石头上致使严重变形破裂。
检查焊缝时发现在丁字焊缝处损坏,周长2250毫米的环焊缝上只有两处焊透,分别为180 毫米和50毫米,其余焊缝均为未焊透,焊接金属熔深厚度仅为3-4 毫米,且存在气孔、夹渣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