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愉快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愉快写作作文教学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作文也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内容中占有重要的比重。
我们总喜欢把作文教学的痛苦和困惑,把老师怕教,学生怕写的尴尬,统统归罪于应试,直接把矛头指向高考。
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种误区,我们不能把二者完全对立起来,而是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快乐作文的理念,培养学生愉快写作《全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写作的定位是:“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这一表述意味着新课程改革为今后的学生写作和教师的作文教学提供了越来越广的创新空间,在教师的合理指导下,学生的愉快作文将成为可能。
那么如何才能在实际语文教学中真正落到实处呢?笔者在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作了探索和研究,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首先,要尊重学生个性和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和自信。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多是以命题、半命题的形式训练学生针对不同文体样式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包括开头、结尾等),按教师的作文理想去构划学生的作文模式。
结果,学生的个性少了,而千人一面的作文多了,久而久之,学生越写越烦,甚至以模式化的拼凑来应付写作任务,丧失了作文中应该表现的真“我”,教师也埋怨学生作文越来越缺少“真情实感”。
其实,这一切都与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有关,很多学生难以从写作中找到自信心和成就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由于学生的实际生活阅历和写作水平各异,教师应该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选所要达到的写作目标,包括文体的选择、表现手法的运用等均不作统一要求,让学生自由抒写。
这样学生便会以一种积极轻松的心态投入写作,因而会大大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写作欲望。
另外,教师还应不断创造机会为学生开拓写作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让学生更多地享受写作的快乐。
如指导学生创办校园文学社、班级通讯小组、学生手抄报评比、校园广播稿选展以及其它学生写作沙龙等,以点带面,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愉快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教改的深入,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要,而愉快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而愉快教学在教学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
【关键词】愉快教学素质教育寓教于乐一、愉快教学的定义及渊源所谓的“愉快教学”,又叫愉悦教学或快乐教学。
它并不仅仅是一种方法问题,而且是一种在先进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高超的教学艺术,指教师在教学中以爱生的情感,利用教材中的愉快因素,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采用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思考,在愉快中获得知识、锻炼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
愉悦教学的实质是让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真正得到提高,最后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
随着近年来教改的深入,“愉快教学法”这一名词在教学领域中经常出现,它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教改中日益彰显它的生命力。
其实愉快教学的思想由来已久,源远流长。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不断的探索,国外的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代表作《大教学论》中指出:“教师要和善地愉快地教育儿童,以便在没有殴打、没有号泣、没有厌恶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饮料。
”英国教育家洛克在他的著作《教育漫话》中多次强调:“当学生正在用心学习的时候,他们应该高高兴兴,一切事情都应该使他们感到容易,充分感到快乐。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说:“要使求知成为愉快而非苦恼的事件。
”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则主张:“教师要用全部力量来把教学工作由学生沉重的负担变成欢乐鼓舞和全面发展的源泉。
”在我国,对愉快教学的探索就更早了。
远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明确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朱熹强调:“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
”明朝的教育家王阳明也表述:“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这些论述说明了精神愉悦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我国的基础教育长期以来都是应试教育,它无视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全面发展,企图用“灌”“压”的办法实现高难度和高速度的原则,使学生疲于奔命。
中学语文愉快教学法的课堂实践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强调,周全的学校教育必须同时达到三个要求:愉快、彻底、和迅速。
愉快即不用鞭笞,无须严酷或强迫.实施得尽量温和、轻快,尽量自然。
而所谓愉快教学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师善教,学生乐学,在融洽和谐的教育情境中主动,活泼,轻松地学习,自主地发展;就教育内容而言,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就教育形式而言,是课堂教学与课后读书活动的结合,更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愉快教学法呢?如何将它付诸于实践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 语言诱惑,让听觉激发学生的兴趣语言作为人类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具有无与伦比的表情达意功能。
人们在交流过程中,从音调,音高,语速,停顿,重音的把握上能产生,勃发许多情感,运用语言的诱惑力,感召力,发挥其听觉上的功能,吸引学生的听觉注意。
朗诵就是好形式,通过朗诵,使学生沉浸在语言所奏出的热烈,哀怨,激昂,低回,凝重,轻松的交响曲中,体味语言美,领悟语言情;通过朗诵,把多种感官都调动起来了,达到了理解,记忆,运用的功效。
中学语文的一大批散文和诗歌,可以通过朗诵形式来教学,当我们通过朗诵形式来教学,当我们通过三到五遍的朗诵领略到了《春》的希望与活力,《我的四季》乐观旷达与积极奋进的精神,《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击节箴言,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义凛然,我们还需要把这些文章作无益的条分缕析,唇干舌燥的讲解吗?文者,情也,“听其声而达其情”。
当然,朗诵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教师配乐朗读,也可以叫朗诵水平高的学生起来范读,也可以分角色朗读,还可以全班齐读。
如我教《我愿意是急流》时,我将全班分成男,女生两组,代表男生意象的一组由男生来读,代表女生意象一组的由女生齐读。
这样分角色朗读后,诗人所体现的那种男性的阳刚之气、阔大、粗犷、壮美;女性的阴柔之美、娇小、细腻、秀美之情一下就体现出来了。
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快乐教学法的应用中职语文教学中,快乐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生积极参与、快乐学习的教学方法。
它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追求教学的活力和生命力,以期实现教学主体的全面发展。
下面将从教师角度和学生角度两个方面探讨中职语文教学中快乐教学法的应用。
一、教师角度1. 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和特点,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
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合作、交流,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故事、唱歌、观察实物等多种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创设情境和情境化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在教授作文写作时,可以让学生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素材,然后进行头脑风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在学习诗歌时,可以让学生参观诗词创作的展览,了解诗歌的艺术特点和创作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种情境化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体验到语文学科的乐趣。
3. 融入多媒体资源和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和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可以使用视频教学,在教授文学名著时,播放相关的电视剧、电影或纪录片,使学生在观看中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情节和人物,增强对文学的理解。
教师还可以利用PPT、网络资源等,制作精美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通过融入多媒体资源和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学生角度1. 激发学习兴趣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对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影响。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采用快乐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乐在其中,学有所成———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愉快教学实践分析摘要:在新课标改革下,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增加知识。
高中语文教学是丰富学生知识,扩展学生知识面和开拓眼界的基本途径。
教师应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通过愉快教学去帮助中学生学习语文,使学生能够轻松的获取语文知识,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基于此,本文从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在课堂上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在课堂上通过灵活的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方式;在课上进行课堂节奏的调控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帮助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愉快教学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为教师语文教学提供更好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愉快教学;因材施教;教学措施高中语文教材内容包罗万象,学生在面对丰富的语文知识进行学习时,难以产生兴趣,就需要教师却为学生创设一种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教学氛围中去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去感受语文文字的独特意义。
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才能通过这种愉悦的气氛去令自己心情愉悦,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知识,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一、创造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高中语文涉及到的内容有些简单有趣,但是有些就晦涩难懂。
像在学习鲁迅的文章时,学生都知道鲁迅作为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文字很有深意,教师在带着学生进行学习鲁迅的文章时,就需要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
而这种深度的分析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去多次练习,才能感受到文章的含义。
在语文教学中,这样重复多次的学习,就会使学生感觉到枯燥无聊,这时就需要教师去创造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始终保有激情。
比如,在学习高中语文《阿Q正传》时,这篇文章鲁迅对受到旧社会沉重压迫而精神扭曲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塑造。
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时,就要着重分析阿Q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教师还要对本文中的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进行分析,而这些分析就需要教师针对文章的内容一点一点的带领学生去学习。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愉快教学
摘要:高中语文课的愉快教学,就是要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愉快因素,采用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中学到知识。
关键词:高中语文愉快教学
“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里所说的“好”与“乐”就是一种兴趣,一种愉悦的心理,一种力求认识和创造的倾向。
高中语文课的愉快教学,就是要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愉快因素,采用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中学到知识,本人从教语文教育多年来,一直就语文课的愉快教学进行探讨和尝试,通过研究发现:
一、融洽师生关系,营造愉快教学氛围
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学生只是被动吸收的“贮存器”。
这是不科学的。
最起码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更不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
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有的放矢地帮助他们。
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师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就课文主题谈话练习等。
从而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
二、实施教学民主
课堂环境是否真的生动活泼,并不仅仅表现在教学活动的形式和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及人数的多少上,重要的是要看学生是否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主动参与。
实施教学民主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和谐的学习环境。
学生在民主的气氛中学习,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状态,敢想、敢说、敢问,勇于大胆创新,乐于发表意见,锻炼主体的勇敢的个性,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为此,我在课堂上提倡七个允许: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不明白的问题允许发问;没想好的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老师错了允许提意见。
争论到炽热化时,允许学生自由抢接话茬发表意见,不必举手等待教师批准。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答错题被老师斥责的忧虑,更不会有被同学耻笑的苦恼,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善于调控扣人心弦的教学节奏
语文教师要善于把握住学生生理和运动的节奏,使教学节奏与之相适应。
13—19岁的中学生,其大脑的兴奋中心呈曲线变化,波浪式推进,随着刺激物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巴甫洛夫认为在50分钟以内,大脑兴奋中心总会出现一个疲劳波谷。
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利用兴奋中心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要善于在疲劳波谷期设计精彩的提问,或举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加快节奏,形成教学小高潮,让学生兴奋起来,度过疲劳低谷,从而弥补生理心理的缺陷。
教师的教学语言也应有节奏感,做到快慢适度,疏密相间,抑扬
顿挫,起伏跌宕。
语文教学要按不同作品的基调调控教学语言的速度。
内心情感变化平缓或感情色彩灰暗时,语速要减缓;内心情感强烈或感情鲜明时,语速就要加快。
做到抑抑扬扬,有波有澜,有时慷慨陈词,像飞流直下的瀑布,有时娓娓道来,像涓涓而去的溪流,给人以无穷美感。
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激发兴趣,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就是要使他们懂得“真、善、美”的真谛。
这不是靠说教就能轻易办得到的。
教师可以凭借多媒体在方面的独有优势,依情设景,将学生带入声情并茂的美妙境界,使他们于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陶冶和熏陶,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达到目的。
如教《听潮》一课,我根据作者对课文中“伟大乐章”的精巧构思,整理出前奏、梦幻、奏鸣、狂想、回旋五个乐段,然后精选出理查德《海边的狄丽雅》、舒曼的《梦幻》、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圣桑的《回旋曲》、中国钢琴协奏曲《黄河》,录制好后配合讲课穿插播放,让学生感受海潮那动人的乐章,想象大海的美丽景象。
然后再播放大海的几组电视镜头来引证或补充想象。
这对于帮助学生感受全文,把握文章的基调,理解课文的主旨,培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教抒情散文、诗歌时,我也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美的情境,调动学生用各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教学中去体验、
领会,用感受补充甚至代替语言,把教学信息的传递和接受变成一种享受,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得到情感上的愉悦和满足,陶冶美好的情操,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五、激发学生愉快作文
1、多加肯定,少点批评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
大家都知道,春秋时期,有一位了不起的人才,叫管仲,他的优点是很有才华,他的缺点是贪财。
鲍叔正看中了管仲的才华而重用他,让管仲在齐国的争霸事业中一显身手,使齐国得以九合诸侯,雄极一时。
如果当时鲍叔正只看到管仲的缺点而不加以利用,管仲能发挥自己的优点,齐国会有后来的成功吗?同样,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
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
2、鼓励创作,推荐发表
俗话说:“乐此不疲”,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光重要的。
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而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
每次作文,我要求学生以真对待,选
出一些较佳习作,在学习园地张贴,并在课堂上为之大喊大叫,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以点带面,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份量,以此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大大提高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此外,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愉快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使有限的课堂教学向无限的课外活动延伸,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得到实践上的应用,使学生更有趣、更有效地学习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