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工程》课程介绍.doc
- 格式:doc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14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采油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流程,掌握油气藏开发的基本知识。
2. 使学生了解采油工程中常用的设备及技术,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
3. 引导学生掌握油气藏动态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采油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文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石油工程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激发学生投身石油行业的兴趣。
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工程质量意识。
3. 引导学生关注能源、环保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采油工程的实际操作和技术应用。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对石油工程有浓厚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采油工程概述- 油气藏类型及特点- 采油工程的基本任务和目标- 油气藏开发技术政策2. 采油技术及其设备- 钻井、完井工艺及设备- 采油方法及设备- 增产措施及设备3. 油气藏动态分析- 油气藏压力、产量分析- 油气藏动态预测- 采收率计算及评价4. 采油工程案例分析- 典型油气藏开发案例- 采油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讨论与总结5. 采油工程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智能油田技术- 环保型采油技术- 油气藏高效开发技术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安排,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
具体进度如下:第一周:采油工程概述第二周:采油技术及其设备第三周:油气藏动态分析第四周:采油工程案例分析第五周:采油工程新技术与发展趋势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掌握采油工程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方法。
大学采油工程教案大学采油工程教案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采油工程学时数:36学时适用专业:石油工程专业二、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为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关于采油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培养学生掌握石油勘探与开发中的采油技术,并依据不同油气田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解决采油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采油工程概述- 采油工程基础知识- 采油工程系统组成及其相互关系- 各种采油方法比较2. 采油工程评价- 采油工程评价的基本方法- 近井区评价方法- 油田评价方法3. 开发方案设计- 开发方案的制定- 各种采油方法的适用条件和结构设计- 各种采油方法的优缺点比较4. 采油工程管理- 采油工程建设管理组织以及采油工程的项目管理- 油田生产动态监测、数据统计与分析- 井场工程管理以及架子平台的监测5. 采油工程实践- 采油模拟实验- 采油工程实践操作四、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听讲,笔记,合作学习。
2.案例分析:将实际案例进行分析,通过讨论和分析实践中的情况,学生们可以尝试解决问题。
3.访问学者: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课堂和现场讲解,讲座,讨论和实地考察。
4.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采油模拟实验和现场采油工程实践操作,将采油工程的基本理论带入到实际生产环境中。
五、评价评估评估方式:1.日常考勤和参与度。
2.各种小组工作汇报的成果和绩效。
3.期末考试。
4.采油模拟实验和现场采油工程实践操作的成绩。
五、参考书目1. 房省伟. 采油工程导论.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5.2. 陈维洲. 采油工程原理与实践.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7.3. 王焱, 刘经炎. 现代采油技术概论.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9.4. 张子州. 采油工程实践指南.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4.以上是本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的简要介绍。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学习到采油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为日后从事石油勘探、开发和生产等工作提供了基础性的技能和经验。
附件:成都理工大学采油工程课程教师姓名伊向艺、李成勇等所在学院 ___________ 能源学院___________授课专业 ___________ 石油工程___________课程代码 ___________ 0401C1307 _________总学时56 学分3.5教材名称 __________ 采油工程____________2010年3月20日思考题、讨论题、作业:P47, 1、2、6、7笫一节油井流入动态三、含水及多层油藏油井流入动态1、汕气水三相渗流汕井流入动态2、多层油藏油井流入动态3、具有含水夹层的流入动态卩q、完井方式对汕井流入动态的影响1、射孔完井段压降2、射孔-砾石充填完井段压降五、预测未来油井流入动态1、Fetkovich 方法2^ Vogel-Fetkovich 组合方法第二节气液两相管流基本概念及基本方程一、多相垂直管流物性变化规律1、气体体积流屋2、液体的体积流量3、总混气液的体积流量4、混气液流速5、混气液密度6、压力分布二、混气液密度1、理论密度2、滑脱现象3、实际密度三、气液两相管流的流型重点:含水及多层汕藏汕井流入动态、气液两相管流的滑脱现象及特性参数、气液两相管流的流型;难点:预测未来汕井流入动态、多相垂直管流物性变化规律、垂直管气液两相流流型教学过程:第一学时,继续讲述第一节汕井流入动态剩余的部分,了解汕井含水及存在綾人爰异的多层合采时的油井流入动态,并简要概述了完井方式对油井流入动态的影响;重点讲述了两种用于预测未来油井流入动态的方法即:Fetkovich方法和Vogel-Fetkovich组合方法。
笫二学时,开始本章笫二节的学习,理解并掌握多相垂直管流的物性变化规律及相关公式的推导,利用图示的方法让学生宏观理解气液两相管流的滑脱现彖的概念和垂直管气液两相流的四种流型。
思考题、讨论题、作业:P4& 11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1]陈家琅等编著.抽油井的气液两相流动.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2]李颖川.定向井气液两相压力计算数值方法.天然气工业,1990 (2)[3]Economides M. J. and Hill A. D. Petroleum Production System, 1994[4]Voge 1 J. V. Tnflow Performanee Relationship for Solution Gas Drive Wells, JPT. Jan.1986[5]Joshi S. D. Augme nt at ion of Well Productivity with Slant and Horizo ntal Wells, JPT. June 1988[6]Standing M. B. Inflow Performanee Relationship for Damaged Wells Producing by Solution Gas Drive, JPT. Nove. 1970[7]Fetkovich M. J. The Isochrronal Testing of Oil Wells, SPE 4529 教学后记:气液两相管流的滑脱现象和垂肓管两相管流的流型是重中之重,应该认真学习并重点掌握。
采油工程含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采油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工艺流程。
2. 学生能够掌握采油工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如油井钻探、完井、采油、提高采收率等。
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采油工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采油工程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相关软件和设备,进行采油工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增强对石油工程领域的兴趣,树立从事相关行业的职业理想。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石油资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增强能源节约和环保意识。
3. 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中,培养严谨、求实、创新的学习态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采油工程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对石油工程有一定了解,但对采油工程的具体实践操作相对陌生。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运用案例分析、课程设计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采油工程基本概念:介绍石油的形成、分布及开采过程,使学生了解采油工程的基本背景。
- 教材章节:第一章《石油与采油工程概述》2. 采油工艺流程:讲解油井钻探、完井、采油、油气分离等工艺流程,使学生掌握采油工程的主要环节。
- 教材章节:第二章《采油工艺流程》3. 采油关键技术:分析油井完井、压裂、酸化、提高采收率等关键技术,让学生了解采油工程的技术要点。
- 教材章节:第三章《采油关键技术》4. 采油设备与工具:介绍常用的采油设备、工具及其作用,使学生熟悉采油工程中的设备使用。
- 教材章节:第四章《采油设备与工具》5. 采油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典型采油工程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采油工程 含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采油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工艺流程;2. 掌握油气藏开发的基本方法、技术与设备;3. 了解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油气藏的地质特征,选择合适的开采方法;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采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 能够通过查阅资料、课堂讨论等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石油工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激发为我国石油事业贡献力量的意愿;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石油开采与环境保护的密切关系;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在合作中学习、成长。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课程,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采油工程的基本知识、技能及发展前景。
学生特点:高中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对石油工业有一定的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采油工程基本概念:油气藏、储量、可采储量、采收率等;教材章节:第一章 油气藏地质基础2. 采油工艺流程:勘探、钻井、试油、采油、油气集输;教材章节:第二章 采油工艺技术3. 油气藏开发方法:天然能量开采、人工举升、注水开发等;教材章节:第三章 油气藏开发方法4. 采油设备与关键技术:钻机、采油树、油气分离器、注水设备等;教材章节:第四章 采油设备与关键技术5. 石油工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现状、趋势;教材章节:第五章 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6.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石油开采对环境的影响、环保措施、可持续发展策略;教材章节:第六章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油气藏地质基础、采油工艺流程第二周:油气藏开发方法、采油设备与关键技术第三周: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按照教学进度逐步引导学生掌握采油工程相关知识。
采油工程 含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采油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工艺流程;2. 了解我国石油开采的现状、技术发展及环境保护要求;3. 掌握与采油工程相关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采油工程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团队合作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处理采油工程相关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石油工业的兴趣,激发他们投身于石油事业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石油开采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物理、化学基础,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实际操作和实验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课本内容,以实际案例为载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他们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采油工程基本概念:石油的形成、石油组分、油藏类型等;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采油工程原理:驱油原理、油水分布、开采方式等;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3. 采油工艺流程:钻井、完井、试油、采油、提高采收率等;教材章节:第二章4. 我国石油开采现状与技术发展:主要油田分布、开采技术、环境保护措施等;教材章节:第三章5. 数学、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在采油工程中的应用;教材章节:第四章6. 实践操作:参观油田、实验室模拟实验、数据分析等;教材章节:第五章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基本概念及原理学习第二周:采油工艺流程学习第三周:我国石油开采现状与技术发展第四周:数学、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在采油工程中的应用第五周:实践操作与总结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掌握采油工程相关知识。
《采油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Petroleum Production Engineering适用专业:石油工程学时:54学分:3课程性质:必修课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采油工程》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从事采油工程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相应问题的工程背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流体在油井生产系统中的流动过程及其流动规律;掌握油井主要举升方式和增产增注措施的原理和设计方法;熟悉油井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了解采油工程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熟悉采油工程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并初步建立采油工程系统的思想。
二、课程教学内容绪论基本内容和要求:1)采油工程的任务及主要内容;2)采油工程的特点及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地位;3)学习方法与要求。
第一章油井流入动态基本内容和要求:1)未饱和油藏的流入动态;2)饱和油藏完善井和非完善井的流入动态;3)油气水三相流入动态;5)多层油藏的流入动态;4)斜井和水平井流入动态。
教学重点:不同条件下,油井流入动态曲线的绘制。
教学难点:油气水三相流入动态曲线的绘制。
第二章井筒流动动态基本内容和要求:1)井筒气液两相流动特征;2)井筒压力梯度基本方程;3)井筒压力分布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井筒压力分布计算。
教学难点:井筒压力梯度基本方程的建立、计算步骤。
第三章自喷和气举采油基本内容和要求:1)油井自喷原理及管理;2)自喷井的生产系统分析;3)气举采油原理和设计方法。
教学重点:自喷井节点分析方法,气举采油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自喷井节点分析方法与应用,连续气举设计。
第四章有杆泵抽油基本内容和要求:1)抽油装置及其工作原理;2)悬点的运动规律;3)悬点所承受的各种载荷及计算;4)抽油机平衡、扭矩和功率计算;5)泵效计算与分析;6)有杆抽油系统设计;7)有杆抽油系统工况分析。
教学重点:有杆抽油系统的基本计算,有杆抽油系统设计,有杆抽油系统工况分析。
《采油工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性质:必修2、课程类别:专业课程3、课程学时:总学时80,实训学时485、先修课程:工程流体力学、油层物理、油气渗流力学、油藏工程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本门课程是从油层出发,阐述石油开采方法的一门综合性专门技术。
该课程主要保证学生掌握各项采油工艺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熟练掌握采油工技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采油工程问题的能力和从事油气开采生产技术等技能操作能力。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专业课,课程的讲授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对目前矿场上常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进行适当的补充和介绍。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油井生产系统流动过程的动态规律、各种采油方法的基本原理;掌握采油工艺的基础理论和采油工程施工技能学会采油各基本技能项目的操作。
四、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教学方法以模块化教学为主。
绪论(1学时)主要介绍:采油工程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地位、作用、方法;目前国内外采油工程工艺的发展概况以及油田对采油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现状。
第一章油井完成与试油(理论:实践=4:6)本部分主要介绍井身结构及完井方法,常用的完井方法及其优缺点,完井方法的选择,试油。
其中:井身结构(1学时):主要介绍油水井井身结构,钻进和固井基础知识;完井方法及完井方法选择(1学时):主要介绍各种完井方法,重点是射孔完井方法;试油(1学时):主要介绍试油知识,详细试油知识放到修井模块中去学。
教学基本要求:在相应的章节中,讲授完井方法时到现场去见习。
其中试油主要是井下作业的工作内容,作为采油工只需了解就可以了。
讲射孔完井时需到现场观摩。
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所讲内容“够用、必需和实用”。
实训项目一采油工程认识实习及安全教育。
(2学时)实训目的:通过认识实习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前,对本课程所涉及到的采油、注水、修井等生产环节及工具、设备、仪器有一个概括认识,增强学生感性认识,以便更好的学习专业课。
采油⼯程⼤纲(李颖川版)此⼤纲为西南⽯油⼤学⽯油⼯程专业授课计划,也可供考中油的研友参考《采油⼯程》教学⼤纲⼀、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英⽂名称:Petroleum production engineering2、课程类别:专业课程3、课程学时:总学时64,实验学时44、学分:4学分5、先修课程:⼯程流体⼒学、油层物理、油⽓渗流⼒学、油藏⼯程6、适⽤专业:⽯油⼯程7、⼤纲执笔:⽯油⼯程教研室李颖川8、⼤纲审批:⽯油⼯程学院学术委员会9、制定(修订)时间:2006.11⼆、课程的⽬的与任务该课程为⽯油⼯程专业学⽣必修专业课程之⼀。
本门课程是从油层出发,全⾯阐述⽯油开采⽅法的⼀门综合性专门技术。
该课程主要保证学⽣掌握各项采油⼯艺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熟悉相应问题的⼯程背景,培养学⽣分析解决实际采油⼯程问题的能⼒和从事⽣产管理、⼯艺设计等实际⼯作的能⼒,掌握解决采油⼯程问题的思路和⽅法。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系统地掌握油井⽣产系统流动过程的动态规律、各种采油⽅式和增产⼯艺措施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法。
⼒图建⽴采油系统⼯程观念,掌握采油⼯艺的基础理论和采油⼯程设计⽅法及施⼯技能。
四、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理论教学第⼀章油井基本流动规律(10学时)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节油⽓流⼊动态(4学时)⼀、油⽓两相渗流的流⼊动态⼆、含⽔及多层油藏油井流⼊动态三、完井⽅式对油井流⼊动态的影响四、预测未来油井流⼊动态第⼆节⽓液两相管流基本概念及基本⽅程(2学时)⼀、⽓液两相管流的滑脱现象及特性参数⼆、⽓液两相管流的流型三、⽓液两相管流压⼒梯度⽅程及求解步骤第三节⽓液两相管流计算⽅法(2学时)⼀、垂直管两相上升Orkiszewski⽅法⼆、倾斜(⽔平)管两相流计算⽅法三、环形空间流动的处理⽅法第四节嘴流动态(2学时)⼀、单相⽓体嘴流⼆、⽓液两相嘴流教学要求:明确采油⼯程的地位、研究对象、课程特点及其学习⽅法。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介绍:采油工程是一门研究油气田开发和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学科。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采油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油气田的开发过程,以及提高油气田采收率的先进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采油工程的基本原理,熟悉油气田开发的工艺流程,掌握提高油气田采收率的技术方法,并为从事油气田开发工作奠定基础。
采油工程课程的开发背景是适应我国油气田开发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的采油工程技术人才。
随着我国油气田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对采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本课程在整体教育计划中的位置是处于油气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中期阶段,既是对前期基础课程的巩固和拓展,也是对后期专业课程的准备和引导。
二、学习者分析:目标受众为本课程的学员,他们的年龄一般在20-25岁之间,学历水平为本科在读或应届毕业生,专业背景为油气工程相关专业,对油气田开发和采油工程技术有一定的兴趣和认识。
先备知识方面,学员应具备基本的物理、化学和数学知识,以及对油气田开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一定的了解。
此外,学员还应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理解和运用采油工程的技术方法。
三、学习目标:认知目标:学生应了解采油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油气田开发的工艺流程,以及提高油气田采收率的先进技术。
技能目标: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的采油工程知识,分析和解决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学生应形成对采油工程的兴趣和爱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树立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意识。
四、课程内容:本课程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模块:模块一:油气田开发基本原理,包括油气田的地质特征、油气的生成和运移、油气藏评价等内容。
模块二:油气田开发工艺技术,包括油气井钻井、完井、酸化、压裂等内容。
模块三:提高油气田采收率技术,包括水驱、气驱、化学驱等内容。
模块四:油气田开发管理,包括生产计划、油气田生产动态分析、油气田开发效果评价等内容。
采油工程(含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采油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工艺流程;2. 掌握油气藏开发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3. 了解国内外采油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4. 掌握采油工程中涉及的计算公式和实验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采油工程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油气藏开发资料、设计合理开发方案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能力;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石油事业,树立为我国石油事业贡献力量的信念;2.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认识到石油开采与环境保护的密切关系;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4. 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敢于面对挑战,勇于探索。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采油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石油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我国石油事业输送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1. 采油工程概述:介绍采油工程的概念、发展历程、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教材章节:第一章2. 油气藏开发原理:讲解油气藏的类型、特性、开发原则及方法;教材章节:第二章3. 采油工艺技术:分析常规采油方法、热采、化学采油、气举采油等工艺技术的原理与应用;教材章节:第三章、第四章4. 采油工程计算:教授涉及油气藏开发、采油工艺等方面的计算公式及方法;教材章节:第五章5. 采油工程设计:培养学生设计油气藏开发方案、采油工艺流程的能力;教材章节:第六章6. 采油新技术与发展趋势:介绍近年来国内外新兴的采油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教材章节:第七章7.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结果分析等实践活动;教材章节:附录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按照教材章节顺序,结合课程目标和学时要求,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
附件三:《采油工程》课程介绍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大港油田和滨海新区,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
石油工程专业作为天津市重点专业和学院骨干专业,充分依托大港油田,有得天独厚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以及经验丰富的理论实践教师队伍。
学院坚持“立足行业,面向社会,贴近经济,服务企业”的办学方向;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的办学思路。
2005年校内实训基地被行业确定为职业技能鉴定站,并在我院成立了《中国石油大港职业鉴定中心综合专业技能鉴定站》。
2006年5月被天津市授予“天津市工业系统石油高技能培训基地”。
2007年11月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天津市政府验收;2009年2月被教育部与天津市政府命名为滨海新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
随着石油行业的强势发展,构建合理的人才接替队伍梯次结构,形成人才接替的良性循环,已是行业发展的头等大事。
为了适应石油生产行业用人需求的变化,积极主动与企业相结合,聘请企业专家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对石油工程核心课程—《采油工程》进行教学改革。
努力将其打造成以能力培养为基础的精品课程。
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为企业输送优秀石油工程高技能人才。
《采油工程》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是必修的职业技术课程,共80个学时,4.5个学分。
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掌握油气开采技术专业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在油田生产一线从事石油开采和井下作业等方面的生产操作、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和生产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采油工程》课程培养目标是学生可以胜任油气开采岗位群的工作要求,能独立完成采油、注水、井下作业等岗位所对应的工作任务。
本课程对学生从事油气开采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和促进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达到油气开采高级技术工人的岗位技能要求。
《采油工程》在石油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中纵向具有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该课程构建于《油层物理》、《采油化学》、《采油地质》等课程基础之上,本课程根据油田《采油工》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后续课程(修井、增产增注措施等)的衔接,侧重专业技能操作。
课程设计结合油田油气开采的生产实际,由校内外专家组成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并与油田企业双方共同分析研究开发以油气开采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采油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将采油典型工作任务模块转换为课程包;课程内容具体化,每个任务按应会技能、应知知识等内容,组成相对完整的一个课程包;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保留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兼顾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
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独立完成油水井生产管理工作。
校企双方合作开发出基于油气开采工作过程课程包主要有:油井完成与试油包,自喷与气举采油包,有杆泵采油包,无杆泵采油包,注水包,特殊井管理包,矿场油气集输包。
课程包的内容经过:检查→评价→反馈→调整,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课程内容构建课程内容既来源于油田采油厂的需求,又服务于油田采油站的需要。
课程包中包含有理论和典型工作任务。
及时更新补充目前矿场上常用的采油新技术和新工艺。
以石油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采油工程》、《采油工程实训指导》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人事服务中心统一组织编写的《采油工》为主要教材。
侧重于学生采油工岗位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以共同商定好的课程包在校内外实训中心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同时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采油技师参与教学活动,规范地指导学生训练基本技能。
使学生掌握油田主要技术工种《采油工》的相关理论和操作技能。
学会油水井的开关井、巡回检查、资料录取、填写生产报表、维护管理以及油水井的动态分析等技能。
会根据油水井的产能状况来调整油水井的生产制度,使油水井能正常稳定地工作。
学会采油岗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考取中、高级《采油工》职业资格证书。
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和素质教育环境中学习做人、做事的本领,进行铁人精神教育,通过顶岗实习并结合生产实际写实践报告,在真实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学习与工作、实习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根据油气开采职业能力梯度培养的需要,按照油气开采的开发步骤,通过对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见表1。
根据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确定教学难点,工作任务出现的频率确定教学重点,结合教学资源的整合,构建油气开采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采油工程》课程内容。
表1 职业工作任务分析表工作岗位油气开采具体任务1.井身结构,完井试油。
2.油水井操作、管理、抽油机械设备维护保养、抽油机械设备故障处理;3.抽油机电气设备维护保养、故障处理;4..油井清蜡、防蜡措施、机械、工艺;5.试油与试采、产能分析、分层开采与多层合采、诱导油流;6.机械采油、油井自喷、气举采油;7.注水开发、调剖堵水、油层测试;表2 确定典型工作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进行学习领域表述,形成学习领域课程。
典型工作任务模块转换为课程模块;课程内容具体化,每个任务按实践知识、理论知识、职业态度和情感等内容,组成相对完整的一个系统;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任务”设置上,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保留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兼顾学生的职业发展。
设计具有真实工作场景的学习情景。
2、采油工程课程目标:《采油工程》课程培养目标是学生可以胜任油气开采等岗位群的工作,能独立完成采油、注水等岗位所对应的工作任务。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油气开采高级技术工人的岗位技能要求。
能从事采油、注水、井下作业等岗位的现场生产管理工作。
3、课程内容标准: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的七个课程包中包含了中石油《采油工》中高级技能鉴定主要项目和相应的理论知识。
在校2年期间,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后学生要求要达到《采油工》中级水平,再通过第三年的顶岗实习考取高级工。
4、课程实施的建议:4.1教学条件要求(一)教学条件1.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石油工程专业拥有一支来自生产、科研、管理一线的,学术水平高,热心教育事业、相对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负责课程包的制定,教学计划的运行管理,学生实践技能的指导与考核。
《采油工程》课程教学团队教师共15人,(见表1)其中具有硕士学位3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12人(含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中级职称2人(含讲师、工程师),“双师型”教师8人,占53.3%,实践性教学环节指导教师6人,指导老师全部为高级职称。
教学团队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由本团队教师编撰出版的教材11种。
发表过20多篇科研论文,有10余篇论文获得市级奖励。
教、科研工作的广泛开展,赢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见表2~4)表1 采油工程教师统计表表2 课题组老师负责参与的教科研课题表3 课题组老师撰写的论文表4 课题组老师负责参与编写的教材2.拥有完善的校内外实训条件支撑《采油工程》课程的实训条件:校内采油实训中心包括6个实训室(见表5),校外校企联合实训基地3个(见表6)。
(1)校内实训基地表5 校内实训基地(2)校外实训基地表6 校外实训基地3.实训基地的特色(1)校企介入,资源共享实训基地建设以‘‘校企双向介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载体,以关键能力培养为重点”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课程实训与综合实训有机结合、课程教学与技能取证有机结合、课程实践与顶岗实践有机结合。
(2)实训方式多样化认识实习+课程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践。
其中,认识实习包括参观企业、专题讲座和社会调研;课程实训是按各岗位关键能力所对应的核心课程安排实训内容;综合实训按照专业岗位综合能力确定实训内容;顶岗实践根据学校与企业开发的实践方案,学生到现场实际岗位操作锻炼。
4.2教学方法建议1、教、学、做一体化教师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室里教,学生在一体化教室学和做。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际技能。
教、学、做都在一体化教室进行,边教边练,教、学、做合一。
紧密结合采油工的技能操作要求,学生在具体项目的导向下主动探究所需的理论知识,而不是被动的由老师灌输。
必需的理论知识贯穿于技能实训中。
如在讲授自喷井开关井操作时,先由老师利用多媒体讲解,再到自喷井装置前进行示范操作,最后由学生动手训练操作;又如在进行示功图测试和分析时,先利用多媒体进行讲解,再到仿真抽油机上进行示功图模拟实测,还可以模拟不同状态下实测的典型示功图。
把抽象的理论通过动画仿真和学生动手操作等真实地传授给学生。
2、项目教学法师生在现场共同完成采油工的具体项目,如更换压力表。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压力表的作用→更换原因→怎么检查判别压力表的好坏→如何选择合适压力表→更换步骤(演示)→学生模仿操作→教师抽考检验学习效果。
大部分采油工操作项目都采用项目教学法来完成,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真正的技能提高了。
避免了教师在黑板上讲操作,学生在教室里听天书现象的发生。
通过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技能操作几乎都是按项目教学法来完成的。
3、仿真模拟教学利用现代化计算机开发了全套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多媒体课件,课件中包含大量的现场图片,对各种工艺过程、施工过程等应用三维动画进行模拟。
大部分应用多媒体授课,增大了教学信息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利用仿真摸拟设备来训练部分操作技能。
如抽油机教学模拟系统可以进行抽油机工作状况诊断,测定示功图,并且可以进行检泵作业;采油仿真模拟能模拟进行油水井动态分析;修井模拟设备能模拟训练冲砂、清蜡、封隔器座封解封、起下油管等操作。
能让学生对整个作业过程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理解课堂上难以解释的封隔器工作原理。
4、工学交替充分利用顶岗生产实习来提高学生所学的技能:定单班教学计划和内容是由企业和学院共同制定的。
比如井下作业公司和学院在05级石油工程专业中选定了一个班学生。
从大二开始,上一学期的课,下去顶岗实习一学期。
每次学生生产实习时,学生都对油田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都有感性认识。
特别是书本和课堂难以表述的内容,如采油站流程和采油现场、修井现场、起下生产管柱等。
对所学的技能都能亲手操作。
如能亲手操作启动电潜泵、螺杆泵、量油求产等。
4.3教学评价、考核要求课程讲授整个过程,按课程包要求每个关键能力点均进行技能考核,贯穿于学习全过程中。
采用平时测试和期末综合技能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评价,最后要以中石油采油工技能鉴定方式来进行考核。
取替了传统的纸质考试,突出技能鉴定。
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和提高技能。
几年来该专业职业资格取证率保持在100%。
(举例学生情况)4.4教材编写建议教材选用(1)、主讲教师参编的石油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采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