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艺术发展 (《艺术学概论》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773.65 KB
- 文档页数:19
【考研】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后习题第七章艺术的发展历史上主要有哪些关于艺术起源的理论,如何理解它们的内涵?答: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随着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艺术的日益繁荣,历代哲学家、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们对艺术起源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种种探索,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产生了许多不同的体系。
在过去关于艺术起源的众多观点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1)模仿说在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理论探索中,这是最古老的一种说法。
该学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自然或社会生活中存在事物的模仿,它假定人类具有一种“模仿本能”,从这种本能出发,通过对物体或现象的模仿而创造出了艺术。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就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他说:“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
”这种关于艺术起源于“模仿”的理论,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
因为,早期的人类艺术,特别是原始艺术,“模仿”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但是,这种说法只是触及了事物的表面,而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
模仿说反映了古人通过观察和模拟这两种主要手段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创造活动方式,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代表人物有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等。
(2)游戏说这种说法主要是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来的,后来的艺术史家曾把艺术起源的这种说法称之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这种说法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席勒在他著名的《美育书简》中指出,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必须通过“游戏冲动”才能有机地协调起来。
这一学说的代表人物还有德国心理学家谷鲁斯等。
(3)表现说这种说法在东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汉代的《毛诗序》中就讲到“情动于中而形于青,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艺术是发展的,不是静止的。
艺术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研究艺术的发展可以由浅入深地分为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艺术发展过程的客观描述,某个时代有什么艺术作品和艺术家,这是一个在人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过程,有的学者把它称为“客观的艺术史。
”第二个层次是艺术史家对艺术发展过程的主观描述,它渗透了艺术史家的观点与方法,是对艺术发展规律的描绘。
每个艺术史家都会对艺术发展的客观过程有自己的理解和阐释,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某一价值标准去描述这个过程。
第三个层次是对艺术发展深层次的哲理思考,即艺术为什么是这样发展而不是那样发展的?艺术发展的动力是什么?本章所研究的正是对艺术发展规律和动力的哲理思考。
第十三章:艺术发生论一、模仿说模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或现实生活的模仿,这是关于艺术起源的一种最古老的理论。
早在公元前6 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就说过,“艺术模仿自然”。
以后,德谟克里特、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都对这个理论从不同侧面作了论证。
最后,被马克思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的亚里士多德对模仿说做了系统的理论论证,在西方艺术理论发展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亚里士多德关于艺术起源于模仿的要点是:•首先,一切艺术门类都是对自然的模仿,他们的区别仅仅在于模仿的对象和方式不同,画家与雕刻家用线条和颜色模仿,诗人和戏剧演员用语言模仿,歌唱家用声音模仿。
•其次,艺术模仿自然中的什么事物?亚里士多德不像他的前辈把模仿局限于眼前的事物,他说,艺术可能模仿三种事物: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模仿;照事物为人们想象的样子去模仿;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去模仿。
亚里士多德主张,艺术应当模仿事物应当有的样子。
•最后,艺术为什么要模仿?亚里士多德回答说,模仿是人的天性。
人从孩提的时候就有模仿的本能(人和禽兽的分别之一,就在于人最善于模仿,他们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模仿得来的),人对于模仿的作品,总是感到快感。
(2)模仿说包含了合理的因素:•首先,他肯定了艺术起源于客观世界,这种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具有合理的内容;•其次,古代原始人洞穴中的艺术遗迹如野牛、野鹿、野马、野猪、野熊等等,确实是对现实生活中动物形象的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