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43.50 KB
- 文档页数:24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而混凝土中的砂石质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于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的标准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标准。
砂石应具有一定的坚固度和耐久性,不得含有过多的泥土、粉尘和其他杂质。
同时,砂石的颗粒应该均匀,粒径分布合理,不得含有过多细粒和粉状颗粒。
此外,砂石的含泥量、含水量、含硫量等指标也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
其次,针对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检验方法,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外观质量的检验,包括观察砂石的颜色、形状、表面光洁度等情况。
其次是颗粒分布的检验,通过筛分试验和沉降试验来确定砂石的颗粒分布情况。
另外,还需要对砂石的含泥量、含水量、含硫量等指标进行化学分析和实验室测试,以确保砂石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首先是砂石的储存和运输,要避免砂石受到污染和掺杂杂质,保持砂石的原始质量。
其次是在混凝土搅拌和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砂石的用量和质量,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对于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的标准,我们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砂石的质量符合要求,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促进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1. 砂石的基本知识说到混凝土,大家可能会想:“这玩意儿有什么特别的?”其实,混凝土可不是简单的水加沙子就行的。
要说混凝土的“灵魂”,那就是它的“骨头”——砂石。
没有这俩,混凝土就像是没盐的菜,味道可就差了!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砂石的质量和检验方法,顺便插科打诨,让大家轻松get到知识点。
1.1 砂石的种类砂石其实也分很多类,像沙子有细沙和粗沙,石头则分碎石和卵石。
细沙就像是绵绵细雨,能够填补混凝土中的缝隙,而粗沙则更像是粗犷的大汉,给混凝土提供坚实的基础。
你想啊,细沙和粗沙搭配得当,才会让混凝土更稳当、更耐用。
要是沙子和石头的比例不对,那这混凝土可就成了“山寨货”了,时间一久,就会露出马脚,墙体开裂、掉落,那可就真是得不偿失。
1.2 砂石的质量标准说到质量标准,那就得认真对待了。
国家对砂石的质量可是有严格规定的,就像妈妈对我们吃饭的标准一样,不可马虎。
一般来说,砂石的颗粒大小、杂质含量、坚固度等都要经过一番严格的检验。
比如,砂石中不能有超过一定比例的泥土和杂质,要不然就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简单来说,就像我们买菜,不能买那些烂掉的或者发霉的,对吧?这砂石也是一样,选购时得“火眼金睛”,不能掉以轻心。
2. 检验方法那么,咱们到底要怎么检验这些砂石的质量呢?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得费点心思。
下面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常用的检验方法。
2.1 目测法先说一个最简单的检验方法,那就是目测法。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简单粗暴?但其实这招还挺管用的。
你只需要把砂石放在阳光下,好好瞧一瞧。
看有没有杂质、颜色是否均匀,这都是初步的判断。
如果你看到沙子里夹着很多泥土或者小石子,那可就得注意了。
这就像我们买水果,要是苹果表面有黑斑,你肯定不会买的,对吧?2.2 筛分法再来一招,筛分法。
这可是一种更为“高科技”的检验手段,通常需要用到筛子。
把砂石放在不同大小的筛子上,摇一摇,看那些大颗粒和小颗粒分开得如何。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一、总则在普通混凝土中合理使用天然砂、人工砂、碎石、卵石,保证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
适用: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要求和检验。
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天然砂:自然形成,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
碎石:岩石破碎后公称粒径大于5.00mm的岩石颗粒。
含泥量: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0.080mm的含量。
砂泥块含量: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0.630 mm的含量。
石泥块含量:石中公称粒径大于5.00mm,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mm的含量。
表观密度:骨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封闭孔隙)的质量。
紧密密度:骨料按规定方法颠实后单位体积的质量。
堆积密度:骨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坚固性:骨料在气候变化或其它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压碎指标:人工砂、碎石抵抗压碎的能力。
针片状颗粒含量:凡岩石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为针状颗粒,凡岩石颗粒的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为片状。
平均粒径指该粒径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例:5~10的石子:计算:5+10=15/2=7.5碱活性骨料: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混凝土中的碱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甚至破坏的骨料。
二、砂的质量要求1、砂的细度模数μf:粗砂中砂细砂特细砂3.7 ~ 3.1 3.0 ~ 2.3 2.2 ~ 1.6 1.5 ~ 0.72、砂的颗粒级配区:级配Ⅰ区级配Ⅱ区级配Ⅲ区公称粒径(mm)累计筛余(%)5.0010 ~ 010 ~ 010 ~ 02.5035 ~ 525 ~ 015 ~ 01.2565 ~ 3550 ~ 1025 ~ 00.63085 ~ 7170 ~ 4140 ~ 160.31595 ~ 8092 ~ 7085 ~ 550.160100 ~ 90100 ~ 90100 ~ 90注:1、除特细砂外,砂的颗粒级配按公称直径630μm筛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分成三个级配区,砂的颗粒级配应处于其中的某一区。
1 总则 (1)2 术语、符号 (1)2.1 术语 (1)1 总则1.0.1为了在普通混凝土中合理使用天然砂、人工砂和碎石、卵石,保证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用砂和石的质量要求和检验。
1.0.3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1.0.4砂和石的质量要求和检验,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天然砂natural sand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
按其产源不同,可分为河砂、海砂、山砂。
2.1.2 人工砂artificial sand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
2.1.3混合砂mixed sand由天然砂与人工砂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砂。
2.1.4碎石crushed stone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经破碎、筛分而得的,公称粒径大于5.00mm的岩石颗粒。
2.1.5卵石gravel由自然条件作用形成的,公称粒径大于5.00mm的岩石颗粒2.1.6含泥量dust content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颗粒的含量2.1.7砂的泥块含量clay lump content in sands2.1.8石的泥块含量clay lump content in stones2.1.9石粉含量crusher dust content2.1.10表观密度apparent density2.1.11堆积密度bulk density2.1.12坚固性soundness2.1.13轻物质light material2.1.14针、片状颗粒elongated and flaky particle2.1.15压碎值指标crushing value index2.1.16碱活性骨料alkali-active aggregate2.2 符号3 质量要求3.1 符号6砂的含水率试验(标准法)6.6.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砂的含水率。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标准。
砂石作为混凝土的骨料,
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应符合国家标准
GB/T 14684《混凝土用砂石》中的相关规定。
该标准规定了砂石的物理性能、化
学性能、颗粒形状和含泥量等指标,以及相应的检验方法和评定要求。
只有符合这些标准的砂石才能用于混凝土的配制。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检验方法。
对砂石的质量进行检验是
确保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进行砂石的检验时,需要对其进行颗粒分析、含泥量测定、坚固度检验、吸水率测定等一系列检测项目。
这些检测项目可以有效地评定砂石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搅拌站和施工
现场,需要建立健全的砂石质量控制体系,对砂石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
这包括对原材料的来源、运输、储存等环节进行监控,确保砂石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还需要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的要求。
总之,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混凝土工
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验,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稳定和可靠,从而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加强对砂石质量的管理和控制,为建设更加安全可靠的工程作出贡献。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而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其中,砂石作为混凝土中的重要原料之一,其质量和检验方法标准对于混凝土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看砂石的质量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混凝土用砂石》(GB/T 14684-2011)的规定,砂石应符合一定的要求。
砂石的颗粒应均匀,不得有过多的细粉。
同时,砂石中不得含有腐蚀性物质,对混凝土有害的有机物和杂质也应予以限制。
此外,砂石的含水率也是影响其质量的重要因素,过高或过低的含水率都会对混凝土的性能造成影响。
其次,关于砂石的检验方法标准。
对于砂石的检验,国家标准《混凝土用砂石》中也有详细的规定。
在进行砂石的检验时,需要对其颗粒分布、含水率、有机物含量等进行检测。
颗粒分布的检验可以采用筛分法,通过不同孔径的筛网对砂石进行筛分,从而得到砂石的颗粒分布情况。
含水率的检验可以采用称重法或干燥法,通过称重或干燥后的重量与原重量的比较,计算出砂石的含水率。
有机物含量的检验可以采用化学分析法,通过化学试剂对砂石中的有机物进行提取和分析,从而得到有机物含量的数据。
总的来说,砂石的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对于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选材和检验,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的安全。
因此,在工程建设中,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标准,确保选用符合要求的砂石,并通过科学的检验方法对其进行检验,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的可靠性。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还应该注重砂石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避免砂石受潮、受污染等情况的发生,影响其质量。
同时,也要加强对砂石供应商的管理,确保其生产的砂石符合国家标准,为工程提供优质的原材料。
总的来说,砂石作为混凝土中的重要原料,其质量和检验方法标准对于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的安全至关重要。
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选材和检验,加强对砂石质量的管理,从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的稳定性。
jgj 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是中国建筑材料行业规定的关于普通混凝土砂石质量和检验方法的标准。
该标准的实施是为了确保普通混凝土的质量,在建筑施工中得到有效的控制和保证。
本文将就该标准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的介绍。
该标准对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进行了详细的要求。
其中砂石按照颗粒级配、含泥率、粗集料的稳定性和粉砂比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要求。
如颗粒级配要求石粉含量不得超过10%,石粉质量百分比不大于22%等。
另外,该标准对砂石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也十分详细。
该标准还对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检验方法进行了规定。
其中包括粒度分析方法、含泥率测定方法、稳定性测定方法和粉砂比测定方法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这些检验方法是为了对砂石的质量进行准确的评估和检验,从而便于对砂石材料进行合理的使用和控制。
该标准对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取样方法和化学性能检验方法也进行了规定。
通过正确的取样和符合标准要求的检验方法,可以保证砂石材料满足普通混凝土的使用要求,从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耐久性。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JGJ 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建筑施工单位可以对采购的砂石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并按照标准要求对其进行分类和使用。
这样可以避免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总结起来,《JGJ 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是中国建筑材料行业对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和检验的规定,对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建筑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对砂石材料进行选择、检验和使用,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耐久性。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一、引言。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而砂是混凝土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之一。
砂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性能和品质,因此对于普通混凝土用砂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定和说明。
二、砂的质量标准。
1. 粒径分布,普通混凝土用砂的粒径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一般要求砂的细度模数在
2.3-
3.1之间,同时要求砂的粒径分布均匀,不得出现过多的细颗粒或粗颗粒。
2. 含泥量,砂中的泥土含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含泥量也是砂的重要质量指标。
通常要求砂中的泥土含量不得超过3%。
3. 含水率,砂的含水率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要求砂的含水率不得超过5%,过高的含水率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三、砂的检验方法。
1. 粒径分布检验,可以采用筛分法对砂的粒径分布进行检验,通过在一组标准筛上进行筛分,然后利用筛上和筛下的重量比计算出砂的细度模数。
2. 含泥量检验,可以采用洗砂法进行含泥量的检验,将一定量的砂样放入洗砂器中,经过洗涤后,通过比较洗涤前后砂的质量变化来计算出含泥量。
3. 含水率检验,可以采用干燥法进行含水率的检验,将一定量的砂样放入干燥器中,经过一定时间的干燥后,通过比较干燥前后砂的质量变化来计算出含水率。
四、结论。
普通混凝土用砂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对于保证混凝土的品质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砂的质量检验和控制,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品质和工程的安全。
因此,在工程实践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加强对砂质量的监控和管理,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一、引言混凝土用砂、石材质量是基础,对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对混凝土用砂、石进行质量和检验,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稳定的关键之一。
本标准制定,旨在规范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和检验方法。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规范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和检验方法。
三、术语和定义1.砂:细颗粒状天然矿产物或岩石破碎机制得到的细颗粒物料。
2.石料:粗颗粒状天然矿产物或岩石破碎机制得到的粗颗粒物料。
3.砂率:砂与石的体积比。
4.骨料粒径:经过筛网的骨料颗粒最大尺寸。
5.骨料含量:混凝土中所含骨料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6.钩子系数:用来确定骨料含量的系数,钩子系数与混凝土强度等级有关。
四、质量要求1.砂(1)颜色应均匀,不得混有其他杂质。
(2)粒径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过度细、过度粗的部分。
(3)含水率应符合规定,通常不得超过5%。
(4)沙率应符合设计要求,通常在0.4-0.5之间。
2.石料(1)颜色应均匀,不得混有其他杂质。
(2)粒径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过度细、过度粗的部分。
(3)含水率应符合规定,通常不得超过2%。
(4)骨料含量应符合规定,通常在60%-80%之间。
五、检验方法1.砂(1)颜色检验:取适量砂样进行观察是否颜色均匀,如需更精确检验,可通过颜色检测仪进行检测。
(2)粒径检验:取适量砂样,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筛选,筛后对筛上、筛下砂进行分别称重,计算粒径分布。
(3)含水率检验:取适量砂样,在100℃温箱中干燥至恒重,称重并计算含水率。
(4)沙率检验:将砂样与水混合,在试验中对沉降高度进行测量并换算出沙率。
2.石料(1)颜色检验:取适量石样进行观察是否颜色均匀,如需更精确检验,可通过颜色检测仪进行检测。
(2)粒径检验:取适量石样,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筛选,筛后对筛上、筛下石进行分别称重,计算粒径分布。
(3)含水率检验:取适量石样,在100℃温箱中干燥至恒重,称重并计算含水率。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
准
JGJ52-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
部施行日期:年6月l日
1 总则
1.0.1为在普通混凝土中合理使用天然砂,人工砂和碎石、卵石,保证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用砂的质量要求和检验。
1.0.3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1.0.3 砂和石的质量要求和检验,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天然砂 natural sand
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公称粒径小于 5mm的岩石颗粒。
按其产源不同,可分为河砂、海砂和山砂。
2.1.2 人工砂 artificial sand
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mm的岩石颗粒。
2.1.3 混合砂 mixed sand
由天然砂与人工砂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砂。
2.1.4 碎石 crushed stone
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经破碎、筛分而得的,公称粒径大于5mm的岩石颗粒。
2.1.5 卵石 gravel
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公称粒径大于 5.00mm 的岩石颗粒。
2.1.6 含泥量 dust content
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颗粒的含量。
2.1.7 砂的泥块含量 clay lump content in sands
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630μm 的颗粒的含量。
2.1.8 石的泥块含量 clay lump content in stones
石中公称粒径大于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0mm 的颗粒的含量。
2.1.9 石粉含量 crusher dust content
人工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且其矿物组成和成分与被加工母岩石相同的颗粒含量。
2.1.10 表观密度 apparent density
骨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封闭孔隙)的质量。
2.1.11 紧密密度 tight density
骨料安规定方法颠实后单位体积的质量。
2.1.12 堆积密度 bulk density
骨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1.13 坚固性 soundness
骨料在气候、环境变化或其它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2.1.14 轻物质 light material
砂中表观密度小于 kg/m3 的物质。
2.1.15 针、片状颗粒 elongated and flaky particle
凡岩石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为片状颗粒。
平均粒径指该粒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2.1.16 压碎值指标 crushing value index
人工砂、碎石或卵石抵抗压碎的能力。
2.1.17 碱活性骨料 alkali-active aggregate
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混凝土中的碱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甚至破坏的骨料。
2.2 符号
——碎石或卵石的压碎指标值。
δsa——人工砂压碎值指标;
——试件在 t 天龄期的膨胀率;
——试件浸泡 t 天的长度变化率;
——细度模数;
——表观密度;
c ——紧密密度;
L——堆积密度;
ωb ——贝壳含量;
ωc ——含泥量;
ωc,L ——泥块含量;
ωcl ——氯离子含量;
ωf ——石粉含量;
ωl——轻物质含量;
ωm ——云母含量;
ωp ——碎石或卵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
ωwa ——吸水率
ωwc——含水率;
m t——试样在一个筛上的剩留量;
MB——人工砂中亚甲蓝测定值。
3质量要求
3.1 砂的质量要求
3.1.1 砂的粗细程度按细度模数μf 分为粗、中、细、特细四级,其范围应符合以下规定:
粗砂:μf =3.7~3.1
除特细砂外,砂的颗粒级配可按公称直径630μm 筛孔的累计筛余量(以质量百分率计,下同),分成三个级配区(见表3.1.2-2),且砂的颗粒级配应处于表 3.1.2.2 中的某一区内。
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 3.1.2-2 中的累计筛余相比,除公称粒径的5.00mm 和630μm(表3.1.2-2斜体所标数值)的累计筛余外,其余公称粒径的累计筛余可稍有超出分界线,但总超出量不应大于5%。
当天然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不符合要求时,宜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并经试验证明能确保混凝土质量后,方允许使用。
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Ⅱ区砂。
当采用 I 区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量,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Ⅲ区砂时,宜适
对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小于或等于C25混凝土用砂,
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小于或等于C25混凝土用
砂,其泥块含量不应大于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