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计算(HPC)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249.21 KB
- 文档页数:4
虚拟化技术在高性能计算中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案随着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性能计算(HPC)已成为许多领域研究和工业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虚拟化技术作为一种将物理资源抽象成虚拟资源的方法,在高性能计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虚拟化技术在高性能计算中也会面临一些常见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这些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问题1:性能损失虚拟化技术在高性能计算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性能损失。
虚拟化层的引入会增加处理器和内存的访问时间,从而导致计算速度减慢。
这对于对计算速度极为敏感的应用程序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解决方案:- 使用硬件辅助虚拟化:现代处理器和系统芯片组支持硬件加速虚拟化,通过在物理层面上提供直接访问虚拟资源的功能来减少性能损失。
- 避免过度虚拟化:仅在必要时才使用虚拟化技术,不要将所有应用程序都虚拟化,以减少性能损失。
- 优化资源分配:根据应用程序需求和性能特征,合理分配虚拟资源,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性能损失。
问题2:网络延迟在高性能计算中,网络延迟是另一个常见问题。
虚拟化技术引入了额外的网络层,从而增加了网络通信的延迟。
这对于需要快速交换大量数据的应用程序来说是一个挑战。
解决方案:- 合理规划网络拓扑:优化网络拓扑设计,将需要高速数据交换的虚拟机放置在物理网络拓扑的相邻位置,以减少网络延迟。
- 使用高速网络连接:采用高速网络连接技术,例如InfiniBand或以太网,以提供更低的网络延迟,从而提高性能。
- 使用网络加速技术:使用网络加速技术,如RDMA(远程直接内存访问)或TCP/IP卸载引擎,以减少网络延迟。
问题3:资源管理与负载均衡在虚拟化环境中,需要有效地管理和调度虚拟机,以实现负载均衡和资源优化。
否则,一些虚拟机可能会过载,而其他虚拟机可能会闲置。
解决方案:- 动态资源分配:根据虚拟机的负载情况,动态调整资源分配,使每个虚拟机能够充分利用物理资源,避免过载。
- 负载均衡算法:使用智能的负载均衡算法,根据虚拟机的负载情况和物理资源的可用性,将工作负载均匀地分配到不同的物理机上。
HPC技术方案一、硬件架构高性能计算(HPC)系统的硬件架构主要由高性能处理器、高速内存、存储设备、网络通信设备等组成。
根据应用需求和计算规模,可以选择不同的硬件配置,如CPU、GPU、FPGA等加速器。
同时,需要考虑硬件设备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二、操作系统HPC系统通常采用Linux操作系统,因为它具有稳定性、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等优点。
此外,还需要针对HPC环境进行定制和优化,如配置并行文件系统、实现作业调度等。
三、编程模型为了简化HPC应用程序的开发,可以采用编程模型和工具。
常见的HPC 编程模型包括MPI、OpenMP、CUDA等,它们可以支持并行计算和分布式计算。
此外,还有一些高级编程语言和框架,如Python、MATLAB等,也可以用于HPC应用程序的开发。
四、优化算法针对HPC应用程序,需要对算法进行优化,以提高计算效率和精度。
优化的方法包括算法改进、参数调整、代码优化等。
在优化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测试。
五、资源管理HPC系统的资源管理是指对系统的处理器、内存、存储等资源进行分配和管理。
可以采用资源调度工具和云技术等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和回收。
资源管理需要考虑资源的利用率和系统的高可用性。
六、数据处理HPC系统通常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可以采用分布式存储和计算技术,如Hadoop、Spark等,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处理。
数据处理需要考虑数据的可靠性、一致性和效率。
七、系统集成为了将各种硬件和软件组件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高效的HPC系统,需要进行系统集成。
系统集成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同时需要进行测试和性能优化。
八、运维管理为了确保HPC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持续提供高性能计算服务,需要进行运维管理。
运维管理包括系统监控、故障诊断、性能优化、安全防护等方面。
可以采用自动化工具和智能运维技术,提高运维效率和系统的可用性。
九、性能评估性能评估是HPC技术方案的重要环节,用于衡量系统的性能表现和计算效率。
高性能计算(HPC)技术、方案和行业全面解析第1章 HPC行业和市场概述 (8)1.1HPC主要场景和分类 (10)1.2HPC系统主要组成 (12)1.3HPC IO业务模型 (13)1.4HPC系统架构演变 (14)1.5HPC市场的主流玩家 (15)1.5.1HPC存储厂商分类 (16)1.5.2Burst Buffer介绍 (16)1.5.3Panasas和Seagate介绍 (18)1.5.4主流并行文件系统 (18)1.6HPC对存储的主要诉求 (20)1.7HPC系统的衡量标准 (21)1.8HPC未来的技术趋势 (23)第2章 HPC场景的存储形态 (24)2.1HPC为何是NAS存储 (24)2.2本地存储引入的问题 (24)2.3HPC主要的存储形态 (26)第3章 Lustre文件系统解析 (27)3.1Lustre文件系统概述 (27)3.2Intel Lustre企业版开源策略 (27)3.3Lustre文件系统架构 (28)3.4Lustre Stripe切片技术 (31)3.5Lustre 的IO性能特征 (35)3.5.1写性能优于读性能 (35)3.5.2大文件性能表现好 (36)3.5.3小文件性能表现差 (36)3.6Lustre小文件优化 (37)3.7Lustre性能优化最佳实践 (39)第4章 GPFS文件系统解析 (40)4.1GPFS文件系统概述 (40)4.1.1GPFS文件系统架构 (41)4.1.2GPFS文件系统逻辑架构 (42)4.2GPFS文件系统对象 (43)4.2.1网络共享磁盘NSD (43)4.2.2集群节点及客户端节点 (44)4.2.3仲裁Node和Tiebreaker磁盘 (44)4.3GPFS集群仲裁机制 (44)4.3.1仲裁节点机制 (45)4.3.2仲裁磁盘机制 (45)4.4GPFS Failure Group失效组 (45)4.5GPFS文件系统伸缩性 (46)4.6GPFS文件系统负载均衡 (46)第5章 Spectrum Scale架构详解 (47)5.1Spectrum Scale云集成 (49)5.2Spectrum Scale存储服务 (50)5.3Spectrum Scale交付模型 (51)5.4Spectrum Scale架构分类 (52)5.5Spectrum Scale企业存储特性 (53)5.5.1Spectrum Scale数据分级至云 (53)5.5.2Spectrum Scale RAID技术 (54)5.5.3Spectrum Scale Active文件管理 (54)5.5.4Spectrum Scale快照技术 (54)5.5.5Spectrum Scale Cache加速 (55)5.5.6Spectrum Scale分级存储管理 (56)5.5.7Spectrum Scale文件和对象访问 (57)5.5.8Spectrum Scale加密和销毁 (58)5.6Spectrum Scale虚拟化部署 (58)5.7Spectrum Scale LTFS带库技术 (59)5.8Elastic Storage Server (62)第6章 BeeGFS文件系统解析 (63)6.1ThinkParQ介绍 (63)6.2BeeGFS操作系统兼容性 (64)6.3BeeGFS系统架构 (64)6.3.1管理服务器介绍 (65)6.3.2元数据服务器介绍 (66)6.3.3对象存储服务介绍 (67)6.3.4文件系统客户端 (68)6.4BeeGFS安装和设置 (69)6.5BeeGFS调优和配置 (70)6.6BeeOND Burst Buffer (70)6.7BeeGFS配额特性 (73)6.8BeeGFS的Buddy镜像 (74)6.9BeeGFS支持API概述 (76)6.10BeeGFS系统配置要求 (76)6.10.1存储服务器配置 (77)6.10.2元数据服务器配置 (78)6.10.3客户端服务器配置 (78)6.10.4管理守护进程配置 (79)6.11BeeGFS支持的网络类型 (79)6.12通过NAS导出BeeGFS (79)6.13BeeGFS生态和合作 (80)第7章主流HPC产品和解决方案 (83)7.1DDN存储解决方案和产品 (83)7.1.1DDN S2A平台和产品 (84)7.1.2DDN SFA平台和产品 (86)平台和产品 (87)7.1.3DDN WOS7.1.4DDN Scaler系列网关产品 (88)7.1.5Burst Buffer加速产品 (92)7.1.6FlashScale全闪存产品 (94)7.2希捷存储解决方案和产品 (97)7.2.1ClusterStor产品架构 (100)7.2.2ClusterStor Manager介绍 (101)7.2.3ClusterStor配置扩展方式 (102)7.2.4ClusterStor存储软件集成架构 (105)第8章 Burst Buffer技术和产品分析 (108)8.1Cray DataWarp技术和产品 (108)8.1.1Burst Buffer场景匹配 (110)8.1.2Burst Buffer技术架构 (111)8.1.3Cray技术演进蓝图 (114)8.1.4Cray HPC方案和产品 (115)8.2DDN Burst Buffer产品 (118)8.2.1IME产品架构 (118)8.2.2IME14KX产品介绍 (121)8.2.3IME240产品介绍 (122)8.3EMC Burst Buffer产品 (123)8.3.1aBBa产品架构 (124)8.3.2aBBa软件堆栈 (125)第9章 HPC主流网络和技术分析 (127)9.1InfiniBand技术和基础知识 (127)9.1.1IB技术的发展 (127)9.1.2IB技术的优势 (128)9.1.3IB网络重要概念 (130)9.1.4IB协议堆栈分析 (131)9.1.5IB应用场景分析 (135)9.2InfiniBand技术和架构 (136)9.2.1IB 网络和拓扑组成 (136)9.2.2软件协议栈OFED (140)9.2.3InfiniBand网络管理 (141)9.2.4并行计算集群能力 (142)9.2.5基于socket网络应用 (143)9.2.6IB对存储协议支持 (143)9.2.7RDMA技术介绍 (144)9.3Mellanox产品分析 (144)9.3.1Infiniband交换机 (146)9.3.2InfiniBand适配器 (149)9.3.3Infiniband路由器和网关设备 (150)9.3.4Infiniband线缆和收发器 (151)9.4InfiniBand和Omni-Path之争 (152)9.4.1Intel True Scale Fabric 软件架构 (153)9.4.2Intel InfiniBand产品家族 (155)9.4.3Intel Omni-Path产品介绍 (156)9.4.4Omni-Path和InfiniBand对比 (157)第10章 HPC超算系统排名和评估 (161)10.1TOP500基准介绍和排名规则 (163)10.2Green500基准介绍和排名规则 (166)10.3HPC超算系统其他评估基准 (168)10.3.1GTC-P应用基准 (174)10.3.2Meraculous测试基准 (174)10.3.3MILC测试基准 (175)10.3.4MiniDFT测试基准 (175)10.3.5MiniPIC测试基准 (175)10.3.6PENNANT测试基准 (176)10.3.7SNAP测试基准 (176)10.3.8UMT测试基准 (176)10.3.9Crossroads/N9 DGEMM基准 (176)10.3.10IOR BenchMark基准 (177)10.3.11Mdtest测试基准 (177)10.3.12STREAM测试基准 (177)第1章HPC 行业和市场概述在传统的 HPC(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环境中,由于技术的局限和业务的单一,计算环境中的每个业务系统使用独立的硬件建立计算环境;随着高性能计算的技术的发展,运算平台的并行化程度提高以及业务涵盖的应用领域迅速延伸,使得传统计算环境中多个独立的环境出现资源利用不足或者性能瓶颈的问题。
HPC解决方案范文HPC(高性能计算)是一种通过使用并行计算和集群计算资源来处理大规模计算问题的计算技术。
HPC解决方案是指为满足高性能计算需求而设计的一系列独特的硬件和软件组件。
这些解决方案通常由高性能计算系统、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并行编程工具和应用程序等组成。
1.高性能计算系统:高性能计算系统是HPC解决方案的核心组件之一、这些系统通常由超级计算机、工作站集群或云计算集群等组成。
它们具有大量的处理器核心、高速内存、高速网络互连和高性能存储系统,以实现高速的并行计算能力。
2. 并行编程工具:为了充分利用高性能计算系统的并行计算能力,开发人员需要使用并行编程工具来设计和优化并行算法。
一些常见的并行编程工具包括MPI(消息传递接口)、OpenMP(共享内存并行编程)和CUDA(用于GPU并行计算的编程模型)等。
3.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在高性能计算环境中,数据存储和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HPC解决方案通常包括高速的并行文件系统、分布式文件系统和大规模数据存储系统,以满足大规模数据的高速访问和管理需求。
4.应用程序和算法优化:针对不同的行业和应用领域,开发特定领域的应用程序和算法优化是HPC解决方案的关键。
例如,科学计算、天气预报、金融建模、基因组学研究和大规模数据分析等领域都需要针对特定问题进行算法优化和并行计算优化。
5.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最近几年,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已经开始在HPC领域得到应用。
通过利用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可以更好地利用计算资源,提高计算效率,降低成本,并提供更灵活的计算环境。
总体而言,HPC解决方案是为满足高性能计算需求而设计的一系列硬件和软件组件。
它们提供了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可扩展性的计算环境,以满足不同行业和应用领域的计算需求。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HPC解决方案的应用领域将会越来越广泛,为各个行业带来更高效、更可靠的计算能力。
什么是高性能计算(HPC)?HPC是指在多个服务器上高速并行处理复杂计算。
这些服务器的一组称为集群,它由通过网络连接的数百或数千台计算服务器组成。
在HPC集群中,每台执行计算操作的计算机称为节点。
HPC 集群通常运行批量计算。
HPC 集群的核心是一个用于跟踪可用资源的调度程序。
这样可以通过高速网络在不同的计算资源(CPU 和 GPU)之间有效分配作业请求。
现代HPC 解决方案可以在本地数据中心、边缘或云端运行。
它们可以以合理的时间和成本解决大规模计算问题,使其适用于广泛的问题。
高性能数据分析(HPDA)是将 HPC 资源应用于大数据以解决日益复杂的问题的新领域。
HPDA 关注的主要领域之一是人工智能 (AI) 的进步,特别是大规模深度学习模型。
在本文中:•人工智能如何影响高性能计算•编程语言的调整•虚拟化和容器•增加记忆力•HPC 如何帮助您构建更好的AI 应用程序•人工智能与高性能计算的融合•使用Run:AI 在HPC 上运行AI人工智能如何影响高性能计算高性能计算早于人工智能,因此这两个领域使用的软件和基础设施有很大不同。
这两个领域的集成需要对工作负载管理和工具进行某些改变。
以下是 HPC 为应对 AI 挑战而不断发展的几种方法。
编程语言的调整HPC 程序通常用 Fortran、C 或 C++ 编写。
HPC 流程由用这些语言编写的遗留接口、库和扩展支持。
然而,人工智能严重依赖 Python 和 Julia 等语言。
为了使两者成功地使用相同的基础设施,接口和软件必须与两者兼容。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意味着人工智能框架和语言将覆盖在继续像以前一样运行的现有应用程序上。
这使得 AI 和 HPC 程序员可以继续使用他们喜欢的工具,而无需迁移到其他语言。
虚拟化和容器容器为 HPC 和 AI 应用程序提供了巨大的好处。
这些工具使您可以轻松地调整基础架构以适应工作负载不断变化的需求,并以一致的方式将其部署在任何地方。
华为HPC方案本文将介绍华为的高性能计算(HPC)方案,包括其特点、优势以及应用场景。
1. 简介华为的HPC方案是基于高性能计算技术的解决方案,旨在提供高效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华为的HPC方案适用于多个领域,如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天气预报等。
2. 特点华为的HPC方案具有以下主要特点:2.1 高性能华为的HPC方案采用了先进的并行计算技术,能够实现大规模数据的高速处理。
华为的服务器和计算节点配备了强大的硬件性能,能够满足各种计算需求。
2.2 灵活性华为的HPC方案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定制和扩展。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选择适当的配置和组件,以满足实际的计算需求。
2.3 高可靠性华为的HPC方案采用了可靠性设计,具有高度的冗余和容错能力。
即使在硬件故障或网络故障的情况下,系统仍能保持稳定运行,确保用户的数据和计算任务的安全性。
3. 优势华为的HPC方案相比其他竞争对手具有如下优势:3.1 强大的计算性能华为的HPC方案的计算性能非常出色,能够提供高效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无论是科学计算、工程仿真还是虚拟现实应用,华为的HPC方案都能够提供强大的计算支持。
3.2 完整的生态系统华为的HPC方案提供了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硬件设备、操作系统、开发工具和应用软件等。
这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搭建和管理HPC集群,并可快速部署各种科学计算和工程计算应用。
3.3 全面的技术支持华为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包括系统部署、调试和优化等。
用户可以得到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培训,以便更好地利用华为的HPC方案。
4. 应用场景华为的HPC方案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4.1 科学研究华为的HPC方案可以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满足各种科学计算需求。
例如,天文学家可以利用HPC方案进行天体模拟和星系演化研究,地球科学家可以利用HPC方案进行气候模拟和地震预测。
4.2 工程设计华为的HPC方案可以帮助工程师进行复杂的工程仿真和优化设计。
hpc解决方案
《HPC解决方案:加速科学和工程计算的创新》
高性能计算(HPC)已经成为科学和工程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在许多领域的应用包括气候模拟、医学研究、材料科学和工程设计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计算资源来处理日益庞大和复杂的数据。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HPC解决方案成为了解决这一挑战的关键。
HPC解决方案提供了高效的数据处理、并行计算和大规模模拟的能力,从而加速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创新。
这些解决方案包括高性能计算集群、超级计算机、GPU加速计算等。
其中,高性能计算集群是一种非常流行的HPC解决方案。
它是由大量的计算节点组成的集群系统,每个节点都具有自己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
通过并行计算和分布式存储,集群系统可以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和大规模数据,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和性能。
另外,GPU加速计算也是一种非常具有吸引力的HPC解决方案。
由于GPU具有高并行计算能力和大规模数据处理能力,它已经成为了处理复杂计算任务的利器。
许多科学和工程应用程序都已经针对GPU进行了优化,从而实现了显著的性能提升。
总的来说,HPC解决方案在加速科学和工程计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不仅提高了计算效率和性能,还为科学家和工程
师们提供了更多的创新空间。
随着HPC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HPC解决方案将继续在科学和工程领域中发挥关键作用。
解决方案简介面临的挑战随着当前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以及在使用基于x86微芯片的通用硬件方面的不断创新,通常是由多台机器来提供计算以共同执行非常复杂的任务。
这使得网络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HPC 组件。
解决方案瞻博网络提供一种高速的HPC 数据中心网络解决方案。
此HPC 基础架构非常适合于那些希望近距离互连多台10GbE 服务器,而且延迟时间不能超过亚微秒的客户。
优势• 基于10GbE 接入的模块化网络设计• 支持极大规模的低延迟连接• 提供多种功能来满足端到端的应用需求高性能计算(HPC )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瞻博网络HPC 解决方案能够帮助客户执行密集的计算任务,并提供最大的网络效率和可靠性面临的挑战随着高性能集群解决方案和超级计算的日渐增加,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转向多节点集群应用。
采用HPC 技术背后的主要驱动因素是越来越多的用户可以访问不断增加的数据量,这就需要进行计算以处理这些数据。
由于基于以太网的集群解决方案的普及,以及在高性能业务中进行密集型计算和建模所带来的价值,很多企业开始重新审视计算集群为他们带来的经济效益。
下面是多个行业从HPC 技术获得明显收益的实例:• 设计工作室依靠计算集群来进行动画和视觉效果的渲染和建模。
• 工程和建筑公司使用HPC 进行建模和3D 成像。
• 石油和能源公司使用HPC 进行建模和地震研究。
• 生物技术公司利用HPC 进行建模和预测性模型分析。
• 投资公司和银行利用HPC 进行算法交易建模和快速市场分析。
• 零售公司利用HPC 获得市场情报和进行基于视频的业务分析。
• 学术界始终在挑战可以实现的最大计算能力。
一般说来,这些计算挑战对于网络提出了一系列极为苛刻的要求。
局域网的最初设计目的是将相对较近的最终用户工作站连接在一起,并支持这些工作站与远程网络进行通信。
HPC 网络对于网络的要求主要是服务器与服务器的连接性,局域网应用与现代数据中心在通信流量模式上有很大差距,与HPC 数据中心的差距就更大了。
由于这些因素,我们看到以太网大约只服务于一半的HPC 市场,Infi niband 还占有显著的市场份额。
一直以来,Infiniband 都被视作服务于那些低延迟和极高性能的HPC 集群应用的传统技术。
不单单是现有的局域网架构不能很好地支持HPC 基础架构(瞻博网络基于1GbE 的集群交换fabric 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而且,长期以来以太网技术(实际上是局域网的基础)也缺乏某些HPC 集群所需的高性能特征。
随着10GbE 的商业化,基于以太网的HPC 解决方案开始具有技术可行性和出色的经济性。
瞻博网络HPC 数据中心网络解决方案瞻博网络HPC 数据中心网络解决方案可为客户提供高性能网络基础架构,支持10GbE 的服务器连接与一流的边缘连接设备。
瞻博网络HPC 网络解决方案包括两种HPC 集群支持。
一种解决方案是提供超低延迟和高密度10GbE 服务器接入连接,适用于在HPC 节点间需要10GbE 连接速度的客户。
第二种瞻博网络HPC 解决方案是基于最佳1GbE 连接的fabric ,更适用于需要1GbE 连接的更广泛HPC 应用。
网络中的瞻博网络Junos 操作系统,通过简化操作和部署模块化操作系统,可以在两种情况下显著提高网络操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10GbE 解决方案10GbE HPC 数据中心网络解决方案基于瞻博网络的 QFabric™技术,可在机架中提供超低延迟(ULL),并在整个数据中心机架集群中支持高扩展性、完全可预测的低延迟传输。
瞻博网络10GbE HPC 数据中心网络解决方案提供超过6000个10GbE 端口的fabric 连接,并提供一个40GbE 平台,能够利用最多可由32个以太网链路组成的一个链路束来连接外部交换机。
瞻博网络10GbE HPC 数据中心网络解决方案由 QFX3500 Node(柜顶部署)、QFX3008 Interconnect 机箱和 QFX3100 Director 组成,能够提供业内领先、经济高效的HPC 集群连接支持。
通过实施瞻博网络HPC 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客户无需重新设计,就能够不断扩展其数据中心网络,并将关机次数降到最低。
瞻博网络HPC 生产型数据中心能够以模块化方式进行扩展,从而满足各个业务部门和计算应用的容量需求。
QFabric 系统在运行时就像一台机箱式交换机,能够提供单一交换机的简单性和单一网络的永续性。
所有柜项部署的QFX3500 Node 通过完全活跃的40GbE 链路最多可连接4个QFabric Interconnect 机箱。
服务器能够与一个或多个柜顶Node 保持活跃连接。
我们建议在每个服务器机架的柜顶部署一台QFX3500 Node ,以连接48台10GbE 服务器。
利用一根连接每台QFX3008 Interconnect 的40GB 光纤,柜顶的每台QFX3500 Node 最多能够连接 4 个 QFX3008 Interconnect 机箱,每个Node 的可用带宽总共可达160Gbps 。
同时,留出一些 QFX3500 Node 端口来连接HPC 集群外的设备和网络也很重要,因为这种连接只能基于QFabric Node 而非 QFabric Interconnect 。
每台QFX3008 Interconnect 提供16个插槽来安装具有8个40GbE 接口的线路卡,因而能够互连 128 台 QFX3500 Node ,另外,每台QFX3500 Node 能够连接4台QFX3008 Interconnect 机箱。
在这种配置下,整个HPC 集群可能支持6000多台10GbE 连接的集群服务器,同时超额开通率低至3:1。
该解决方案在减少服务器数量的同时,全面支持端到端的完全非阻塞式连接方案。
3D/EX8200 之间的连接图 1:数据中心的HPC 连接1GbE解决方案此网络布局提供一个主用/主用U型上行链路连接机制,支持冗余的主用/备用服务器NIC连接。
我们建议在每个服务器机柜顶部安装两台EX4200交换机,作为独立的集群交换配置的一部分,以便通过冗余接口将40台1GbE服务器连接到2台柜顶交换机。
如果一个EX4200集群交换配置(最多可支持500台HPC集群服务器)不够用,可以使用多台EX4200集群交换交换机连接最多两台EX8216(也连接成一个集群交换)。
每个EX4200集群交换配置可将一个8成员LAG中的8个10GbE上行链路,连接到两个EX8216集群交换成员。
为了留出足够多的可用交叉链路和上行链路端口,EX8216交换机应该只安装15个下行链路线路卡。
通过这种配置(其中所有的柜顶上行链路都为活动状态),我们最多可以将400台服务器通过8个活动的10GbE上行链路连接到汇聚交换机,从而利用完全的非阻塞硬件实现1:5的上行链路超额开通率。
如果使用一对瞻博网络EX8216以太网交换机,每个配15块线路卡,则下行链路的总数量将达到240个(留出一个线路卡用于交叉连接和服务连接)。
这种配置可有效支持最多12000台1GbE服务器的HPC数据中心集群。
瞻博网络MX系列3D通用边缘路由器可以在POD和各个位置之间实现无缝互连,这样一来,从运维角度看所有位置都是相似的,并能够根据需要保持L2或L3连接。
当然,POD之间的带宽特征将发生变化。
特性与优势• 每个POD可安装6000台或其倍数的10GbE服务器,也可安装12000台或其倍数的1GbE服务器,提供模块化的可扩展性和最优控制• 每个10GbE POD支持128个可安装48台服务器的机架• 每个1GbE POD连接支持30列,每列有10个可安装40台服务器的机架• 在整个解决方案中实现基于Junos OS的全面自动化和监控• 非阻塞ULL机架间连接,高达1.2Tbps• 上行链路超额开通率不超过3:1(非阻塞接入和核心)• PO D汇聚可支持128000个多播路由解决方案组件HPC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总结瞻博网络能够为很多计算密集型行业中的高性能计算客户提供一流的解决方案,这些行业包括能源/公用事业、学术、娱乐、金融服务等等。
瞻博网络HPC数据中心网络解决方案以极具吸引力的价格提供优异的性能和功能,使企业能够非常轻松地充分利用其HPC集群的功能,而无需在集群有机扩展时重新设计或管理网络连接。
瞻博网络HPC数据中心网络基础架构具有独特的优势,企业能够利用它构建一个统一的数据中心,以实现多种业务功能,包括标准连接、存储网络和高性能通信,而无需为每种功能都部署独立的物理基础架构。
基于QFabric的HPC网络运行单一的Junos 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在显著简化整个网络的管理和故障排查的同时,还能保持高可用性,最大程度减小故障域。
今天,客户在其HPC应用方面,能够安全地选择优于Infi niband和其它技术的QFabric。
文档编号:3510373-004-SC 2011年9月Copyright 2011, Juniper Networks, Inc.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Juniper Networks ,Juniper Networks 标识,Junos ,NetScreen 和ScreenOS 是瞻博网络 (Juniper Networks) 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注册商标。
Junos 是瞻博网络 (Juniper Networks) 所属商标。
所有其他的商标、服务标记、注册商标或注册的服务标记均为其各自公司的财产。
瞻博网络 (Juniper Networks) 不承担由本资料中的任何不准确性而引起的任何责任,瞻博网络 (Juniper Networks) 保留不做另行通知的情况下对本资料进行变更、修改、转换或以其他方式修订的权利。
北京代表处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号东方经贸城西三办公楼15层1508室邮政编码:100738电话:8610-5812-6000传真:/cn/zh/上海代表处上海市淮海中路333号 瑞安广场1102-1104室 邮政编码:200021电话:8621-6141-5000 传真:8621-6141-5090 广州代表处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228号 广晟大厦28楼03-05单元 邮政编码:510620电话:8620-8511-5900 传真:8620-8511-5901成都代表处成都市滨江东路9号香格里拉中心办公楼18楼 邮政编码:610021电话:8628-6606-5255 传真:8628-6606-5250下一步要了解瞻博网络数据中心基础架构解决方案的更多信息,请访问/datacenter ,并与您当地的瞻博网络代表取得联系。
要查找您所在地区的瞻博网络合作伙伴,请查看以下的资源清单:/us/en/partners/loca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