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试验报告标准格式
- 格式:doc
- 大小:106.50 KB
- 文档页数:12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继电保护实验报告线路保护篇一: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实验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DL型电流继电器和DY型电压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
2.掌握动作电流、动作电压参数的整定。
二.实验原理线圈导通时,衔铁克服游丝的反作用力矩而动作,使动合触点闭合。
转动刻度盘上的指针,可改变游丝的力矩,从而改变继电器的动作值。
改变线圈的串联并联,可获得不同的额定值。
三.实验设备四.实验内容1.整定点的动作值、返回值及返回系数测试(1)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测试:返回系数是返回与动作电流的比值,用Kf表示:Kf?IfjIdj1(2)低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返回电压测试:返回系数Kf为Kf?ufjudj五.思考题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是返回与动作电流的比值,电流继电器动作电流大于返回电流,所以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
2、返回系数在设计继电保护装置中有何重要用途?对于继电保护定值整定的保护,例如按最大负荷电流整定的过电流保护和最低运行电压整定的低电压保护,在受到故障量的作用时,当故障消失后保护不能返回到正常位置将发生误动。
因此,整定公式中引入返回系数,可使故障消失后继电器可靠返回。
2实验二电磁型时间继电器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Ds-20c系列时间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掌握时限的整定和试验调整方法,二.原理说明当电压加在时间继电器线圈两端时,铁芯被吸入,瞬时动合触点闭合,瞬时动断触点断开,同时延时机构开始起动。
在延时机构拉力弹簧作用下,经过整定时间后,滑动触点闭合。
再经过一定时间后,终止触点闭合。
从电压加到线圈的瞬间起,到延时动合触点闭合止的这一段时间,可借移动静触点的位置以调整之,并由指针直接在继电器的标度盘上指明。
当线圈断电时,铁芯和延时机构在塔形反力弹簧的作用下,瞬时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报告编号:YT-FS-8685-31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完整版)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互惠互利共同繁荣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完整版)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电流方向继电器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继电器的結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继电器的调试方法。
二、构造原理及用途继电器由电磁铁、线圈、Z型舌片、弹簧、动触点、静触点、整定把手、刻度盘、轴承、限制螺杆等组成。
继电器动作的原理: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增加到一定值时,该电流产生的电磁力矩能够克服弹簧反作用力矩和摩擦力矩,使Z型舌片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动静接点接通,继电器动作。
当线圈的电流中断或减小到一定值时,弹簧的反作用力矩使继电器返回。
利用连接片可将继电器的线圈串联或并联,再加上改变调整把手的位置可使其动作值的调整范围变更四倍。
继电器的内部接线图如下:图一为动合触点,图二为动断触点,图三为一动合一动断触点。
电流继电器用于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及电动机等的过负荷和短路保护装置。
三、实验内容1. 外部检查2. 内部及机械部分的检查3. 绝缘检查4. 刻度值检查5. 接点工作可靠性检查四、实验仪器1、微机保护综合测试仪2、功率方向继电器3、DL-31 型电流继电器4、电脑、导线若干。
五、实验步骤1、外部检查检查外壳与底座间的接合应牢固、紧密;外罩应完好,继电器端子接线应牢固可靠。
华北电⼒⼤学继电保护综合实验报告完整版华北电⼒⼤学继电保护与⾃动化综合实验报告院系班级姓名学号同组⼈姓名⽇期年⽉⽇教师肖仕武成绩Ⅰ. 微机线路保护简单故障实验⼀、实验⽬的通过微机线路保护简单故障实验,掌握微机保护的接线、动作特性和动作报⽂。
⼆、实验项⽬1、三相短路实验投⼊距离保护,记录保护装置的动作报⽂。
2、单相接地短路实验投⼊距离保护、零序电流保护,记录保护装置的动作报⽂。
三、实验⽅法1表1- 12、三相短路实验1) 实验接线图1- 1表1- 2表1- 3 三相短路故障,距离保护记录4) 保护动作结果分析R=5.0Ω,X=1.0Ω时,距离保护I段动作,故障距离L=20.00R=5.0Ω,X=3.3Ω时,距离保护II段动作,故障距离L=74.00R=5.0Ω,X=6.0Ω时,距离保护III段动作,故障距离L=136.003、单相接地短路实验1) 实验接线见三相短路试验中的图1-12) 实验中短路故障参数设置见三相短路试验中的表1-2表1- 4 A相接地故障,保护记录4) 报⽂及保护动作结果分析R=5.0Ω,X=1.0Ω时,距离保护I段动作,故障距离L=20.00R=5.0Ω,X=3.3Ω时,距离保护II段动作,故障距离L=77.50R=5.0Ω,X=6.0Ω时,距离保护III段动作,故障距离L=142.00四、思考题1、微机线路保护装置161B包括哪些功能?每个功能的⼯作原理是什么?与每个功能相关的整定值有哪些?功能:距离保护,零序保护,⾼频保护,重合闸1)距离保护是反应保护安装处到故障点的距离,并根据这⼀距离远近⽽确定动作时限的⼀种动作距离保护三段1段:Z1set=(0.8~0.85)Z l,瞬时动作2段:Z1set=K(Z l+Z l1),t=0.053段:躲过最⼩负荷阻抗,阶梯时限特性与距离保护相关的整定值:KG,KG2,KG3,R DZ,XX1.XX2,XX3,XD1,XD2,XD3,,TD2,TD3,T ch,I DQ,I jw,CT,PT,X2)三相电流平衡时,没有零序电流,不平衡时产⽣零序电流,零序保护就是⽤零序互感器采集零序电流,当零序电流超过⼀定值(综合保护中设定),综和保护接触器吸合,断开电路.与零序保护相关的整型值KG1,KG2,KG3,I01,I02,I03.I04,T02.T03,T04,TCH,TQD,IIW,KX,K12,GT,PT3)⾼频保护是⽤⾼频载波代替⼆次导线,传送线路两侧电信号的保护,原理是反应被保护线路⾸末两端电流的差或功率⽅向信号,⽤⾼频载波将信号传输到对侧加以⽐较⽽决定保护是否动作。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实验一供电线路的电流速断保护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流速断保护的电路原理以及整定计算方法。
2.理解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的优缺点。
3.进行实际接线操作, 掌握两段过流保护的整定调试和动作试验方法。
二、预习与思考1.参阅有关教材做好预习,根据本次实验内容,参考两段式过电流保护的原理图及展开图。
2.电流速断保护为什么存在“死区”,怎样弥补?三、原理与说明通过上一个实验可以了解,过电流保护有一个明显的缺点,为了保证各级保护装置动作的选择性,势必出现越靠近电源的保护装置,其整定动作时限越长,而越靠近电源短路电流越大,因此危害更加严重。
因此根据GB50062-1992规定,在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超过0.5~0.7s时,应装设瞬时动作的电流速断保护装置。
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计算方法请参考相关教材,也可参考附录1的基于本实验一次系统参数的电流速断保护整定计算。
由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计算公式可知,电流速断保护不能保护本段线路的全长,这种保护装置不能保护的区域,称为“死区”,因此电流速断保护必须与带时限过电流保护配合使用,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间应比电流速断保护至少长一个时间级差Δt=0.5~0.7s,而且须符合前后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的“阶梯原则”,以保证选择性。
五、实验步骤实验前准备,实验步骤如下:1.按电流速断保护实验接线图进行接线2.参照实验指导对电流继电器进行整定调试。
3.调整自藕变压器和可调电阻,分别测试动作值和返回值。
图2-4a 电流速断保护实验接线图(交流回路)图2-4b 电流速断保护实验接线图(信号回路)图2-4c 电流速断保护实验接线图(直流回路)六、实验报告1.安装调试及动作试验结束后要认真进行分析总结,按实验报告要求及时写出电流速断保护的实验报告。
2.记录电流速断保护动作值,返回值和试验的操作步骤。
3.分析说明电流速断保护装置的实际应用和保护范围。
实验二供电线路的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过流保护的电路原理,深入认识继电保护二次原理接线图和展开接线图。
第二讲继电保护装置调试概述继电保护设备的实验工作是继电保护设备投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继电保护设备调试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继电保护设备的动作正确性,关系到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
继电保护设备的实验粗略地可分为:一、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通电实验继电保护回路的通电实验是一个技术性不是很强,但又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它要求实验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还要求实验人员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对保护装置和二次回路比较熟悉。
要在二次线查线过程中发现设计错误即使是十分有经验的实验人员也是十分困难的。
因此,应特别强调:在二次回路的通电实验前应首先对图纸熟悉和审核,特别是在新安装调试时更应该仔细审核图纸,力求将可能出现的设计、画图错误全部发现、改正。
同时在二次线查线时应仔细查对每一个回路,对于通过常闭接点或小电阻连通的回路应设法断开常闭接点或小电阻来查实该回路是否确定正确。
二次回路通电实验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交流电压、电流回路的正确性。
电流二次回路的接线正确性一次CT的变比和极性一般有高压实验人员来保证,但以什么极性引入到保护装置中来则应有继电保护人员确定,继电保护人员应保证从CT二次绕组的接线端子到保护装置的所有回路都是正确的。
为此,继电保护人员必须要对CT回路做仔细检查。
其中包括:CT二次回路不能开路;接入保护装置的CT极性、相别应符合要求;一般还应该测量CT二次回路的阻抗值。
通常,我们要分段查线,确认接线的正确性。
特别是从CT端子箱到CT二次绕组的接线端子这一段电缆由于CT二次绕组的直流电阻很小,要确认接线正确,一般要在CT二次绕组的接线端子处拆开电缆接线,以便查实接线的正确性。
我们经过探索提出一种CT回路检查的简易方法,可以一次完成CT的检查、极性检查、回路阻抗测量工作,特别是不必在CT端子盒内拆接线,工作效率可以大大提高。
1)、交流电流回路通流(主要是检查回路是否正确,是否有寄生回路造成分流)和阻抗测量。
2)、极性检查(可不拆线检查回路的接线正确性)CT回路的接线正确性最终应由带负荷实验来验证,带负荷实验原则上以一个固定的参考电压为基准(一般取Uan),本次测量的所有CT电流均与此电压作比较。
网络高等教育《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学习中心:奥鹏学习中心层次:专科起点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年级:学号:学生姓名:实验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 熟悉DL型电流继电器和DY型电压继电器的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2. 学习动作电流、动作电压参数的整定方法。
二、实验电路1.过流继电器实验接线图过流继电器实验接线图2.低压继电器实验接线图低压继电器实验接线图三、预习题1.过流继电器线圈采用_串联_接法时,电流动作值可由转动刻度盘上的指针所对应的电流值读出;低压继电器线圈采用__并联 _接法时,电压动作值可由转动刻度盘上的指针所对应的电压值读出。
(串联,并联)2. 动作电流(压),返回电流(压)和返回系数的定义是什么?答:1.使继电器返回的最小电压称为返回电压;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大电压称为动作电压;返回电压与动作电压之比称为返回系数。
2。
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称为动作电流;使继电器返回的最大电流称为返回电流;返回电流与动作电流之比称为返回系数。
四、实验内容1.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测试表一过流继电器实验结果记录表2.低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返回电压测试表二低压继电器实验结果记录表五、实验仪器设备六、问题与思考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答:由于摩擦力矩和剩余力矩的存在,使得返回量小于动作量。
根据返回力矩的定义,返回系数恒小于1.2.返回系数在设计继电保护装置中有何重要用途?答:返回系数是确保保护选择性的重要指标,让不该动作的继电器及时返回,使正常运行的部分系数不被切除。
3。
实验的体会和建议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是按躲开最大负荷电流整定的,一般能保护相邻线路。
在下一条相邻线路或其他线路短路时,电流继电器将启动,但当外部故障切除后,母线上的电动机自启动,有比较大的启动电流,此时要求电流继电器必须可靠返回,否则会出现误跳闸.所以过电流保护在整定计算时必须考虑返回系数和自起动系数,以保证在上述情况下,保护能在大的启动电流情况下可靠返回。
北京交通大学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继电保护三段电流保护实验实验报告姓名: ****学号: *******(1005班)指导老师:倪**课程老师:和***实验日期: 2013.5.29(8--10)目录一、实验预习 (1)二、实验目的 (1)三、实验电路 (1)四、实验注意问题 (2)五、保护动作参数的整定 (2)六、模拟故障观察保护的动作情况 (2)七、思考题 (3)一、实验前预习:三段电流保护包括:Ⅰ段: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Ⅱ段:限时电流速断保护Ⅲ段: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三段保护都是反应于电流增大而动作的保护,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按照不同的原则来整定动作电流。
三段式保护整定计算内容及顺序:1 动作电流:选取可靠系数,计算短路电流和继电器动作电流;2 动作时间的整定;3灵敏度校验。
对继电保护的评价,主要是从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四个方面评价。
二、实验目的1、熟悉三段电流保护的接线;2、掌握三段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原则和保护的性能三、实验电路实验电路如下图:其中继电器的接线法有:(1)三相三继电器的完全星形接线(2)两相两继电器的不完全星形接线另外还有两种继电器的接法如下:(3)两相三继电器接线法(4)两相继电器接线法对三相继电保护的评价:由I段、II段或III段而组成的阶段式电流保护,其最主要的优点就是简单、可靠,并且在一般情况下能满足快速切除故障的要求,因此在电网中特别是在35kV及以下的单侧电源辐射形电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其缺点是受电网的接线及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影响,使其灵敏性和保护范围不能满足要求。
四、实验注意问题1、交流电流回路用允许大于5A的导线;2、接好线后请老师检查。
五、保护动作参数的整定1、要求整定参数如下:保护I段动作电流为4.8A,动作时间为0秒;保护III段动作电流为1.4A,动作时间为2秒。
2、按上述要求进行电流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的整定。
继电保护及微机保护实验报告实验一 DL-31型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常规电流继电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掌握设置电流继电器动作定值的方法。
3、学习微机型继电保护试验测试仪的测试原理和方法,并测试DL-31型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和返回系数。
二、实验方法: (1)、按照实验指导接好连线; (2)、打开测试仪,在PC 机上运行“继电保护特性测试”系统软件; (3)、设置测试仪的控制参数,本实验是动态改变I a 的幅值,以“I a 幅值”为控制量,步长 设置为,整定值为3A ,起始值设置为0A 。
(4)、重复手动测试继电器动作值及返回值,记录数据。
三、实验结果四、思考题 1、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与电流的整定值有关,也就是舌片的上方的止位螺钉的位置有关系,动作电流也与舌片的Z 字型的舌片的Z 的角度有关。
还与铁芯上的线圈的粗细,匝数、游丝的松紧程度有关。
2、返回系数的大小主要是继电器断开的时间长断,返回系数是指返回电流re I 与动作电流OP I 的比值称为返回系数re K ,即: 。
OPrere I IK实验二 DY-36型电压继电器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常规电压继电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掌握设置电压继电器动作定值的方法。
3、测试DY-36型电压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和返回系数 二、 实验方法: (1)、按照实验指导接好连线; (2)、打开测试仪,在PC 机上运行“继电保护特性测试”系统软件; (3)、设置测试仪的控制参数,本实验是动态改变U a 的幅值,以“U a 幅值”为控制量,步长设置为,整定值为50v ,起始值设置为40v 。
4)、重复手动测试继电器动作值及返回值,记录数据。
三、实验结果四、思考题1、电磁型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与电压的整定值有关,和相关磁路的磁阻有关(具体包括铁芯材料的磁导率、铁芯的尺寸、空气气隙的长度),也和线圈的匝数有关。
2、电压继电器的返回系数是实验三 LG-11型功率方向继电器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动作特性试验方法 2、测试LG-11型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和动作范围;3、测试LG-11型功率方向继电器的角度特性和伏安特性,考虑出现“电压死区”的原因。
继电保护试验报告范文标准格式CSL101B线路保护全部定期检验调试报告1.绝缘试验以开路电压为1000V的摇表按下表对各回路进行绝缘试验,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兆欧。
试验结果填入表1。
2.直流稳压电源检查2.1经检查,本装置电源的自启动性能良好,失电告警继电器工作正常()。
2.2各级输出电压值测试结果见表2。
3.经检查,本装置时钟工作正常,掉电后时钟能保持运行,并走时准确()。
4.经检查,本装置CPU及MMI所使用的软件版本号正确(),记录见附表1。
5.经检查,本装置主网1、主网2及本装置所附带的打印卡、打印电缆线全部完好,打印功能正常()。
6.开入量检查6.1保护压板开入量检查全部正确(),记录于表3。
6.2信号开入量检查全部正确(),记录于表4。
7.开出传动试验a.保护开出传动试验对CPU1、CPU2、CPU3进行开出传动试验,注意观察灯光信号应指示正确,并在装置端子上用万用表检查相应接点的通断(),试验结果记录于表5b.重合闸开出传动试验对CPU4进行开出传动试验(),结果记录于表6。
c.经检查,起动元件三取二闭锁功能正确()。
8.模数变换系统调试8.1零漂调整打印结果记录于附表4,要求允许范围为±0.1()。
8.2电流、电压刻度调整打印结果记录于附表5,要求误差小于±2%()。
8.3经检查,电流、电压回路极性完全正确()。
9.模拟短路试验9.1各保护动作值检验a.经检查,高频距离保护在0.95倍定值时可靠动作,在1.05倍定值时可靠不动作();b.经检查,高频零序保护在0.95倍定值时可靠不动作,在1.05倍定值时可靠动作();c.经检查,相间、接地距离I段保护在0.95倍定值时可靠动作,在1.05倍定值时可靠不动作();d.经检查,相间、接地距离II段、III段保护在0.95倍定值时可靠动作,在1.05倍定值时可靠不动作();e.经检查,零序I段保护在0.95倍定值时可靠不动作,在1.05倍定值时可靠动作();f.经检查,零序II段、III段、IV段保护在0.95倍定值时可靠不动作,在1.05倍定值时可靠动作();g.经检查,保护装置在单相接地短路和两相短路时可靠不动作,在三相短路时以相间距离III段的延时动作()。
(资料性附录)报告样式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试验报告书厂站名:试验性质:设备名称:批准人审核人工作负责人工作班成员检修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CSC-103B线路保护校验报告B.1 外观检查B.1.1 保护屏后接线、插件外观检查及压板检查B.1.2 保护屏上压板检查B.1.3 屏蔽接地检查B.1.4 空气开关校验报告空开校验:电压空气小开关、各种直流空气小开关跳闸电流及时间测试,应在(6-8)注:根据现场实际用到的空开,试验并记录。
(新设备投运时)B.2 绝缘测试(应将保护的CPU板、电源板、VFC板及OPT板拔出)正常及80%Un电压下拉合直流电源,检查逆变电源自启动功能。
a)直流电源缓慢上升,逆变电源自启动电压;b)正常电压下拉合直流电源;c)80%电压下拉合直流电源。
B.4 通电初步检查B.4.1 基本信息B.4.2装置时钟检查B.4.3定值核对检查定值区切换功能检查:B.5 零漂及采样精度检查于3°)输入正序电压、电流为10V、0.1A,相角为0 º输入正序电压、电流为30.0V、0.5A,相角为80 º(电压超前电流80 º)B.6 保护开入量检查B.7 保护定值校验B.7.1差动保护B.7.2 距离保护距离保护反方向试验,结论:B.7.3 零序保护零序保护反方向试验,结论:B.7.4 TV断线零序过流B.7.5 TV断线相间过流B.8 与其他装置配合试验B.8.1与重合闸装置配合B.8.2与其他装置配合B.8.3 开关联动试验B.9.1 机械部分检查B.9.2绝缘耐压试验将装置端子分组短接后,用1000V摇表测量组对地的绝缘电阻,要求绝缘电阻不小于应先确定断路器线圈实际操作电流(必要时应当场测定)与本装置额定电流的关系符合下表:电阻)B.10整组传动试验B.10.2 整组传动试验B.11 通道联调 (新设备投运时)B.11.1 光功率检查测量保护装置光端机收发送功率,检验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继电保护实验报告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实验一 LG-11型功率方向继电器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常规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2) 掌握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动作特性试验方法。
(3) 测试LG-11型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和动作范围。
(4) 测试LG-11功率方向继电器的角度特性和伏安特性,考虑出现“电压死区”的原因。
(5) 研究接入功率方向继电器的电流、电压的极性对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动作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LG-11型功率方向继电器是一种反映所接入的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的继电器。
当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为锐角时,继电器的动作转矩为正,使继电器动作,控制接点闭合,继电器跳闸;当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为钝角时,继电器的动作转矩为负,继电器不动作,从而达到判别相位的要求。
功率方向继电器根据其原理可分为感应型、整流型、晶体管型。
本实验采用LG-11整流型功率方向继电器,它一般用于相间短路保护。
这种继电器是根据绝对值比较原理构成的,由电压形成回路、比较回路和执行元件三部分组成,如下图LG-11型功率方向继电器原理接线图所示。
图中整流桥BZ1所加的交流电压为∙∙∙∙+riruIKUK,称为工作电压;整流桥BZ2所加的交流电压为∙∙∙∙-riruIKUK,称为制动电压。
其中r U、r I分别为加入功率方向继电器的电压和电流;u K为电压变换器YB的匝比;i K为电抗变压器DKB的模拟电抗。
JJ为极化继电器。
当电流从JJ的“*”端流入时,JJ动作;反之JJ不动作。
因此LG-11整流型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动作条件是工作电压大于制动电压,其动作方程为:∙∙∙∙∙∙∙∙-≥+ri r u r i r u I K U K I K U K功率方向继电器灵敏角的调整可通过更换面板上连接片的位置来实现。
三、实验内容 (1)实验接线如下功率方向继电器特性测试接线图所示,将测试仪产生的B 相电压和C 相电压分别与功率方向继电器对应的U ,n U 端子连接,A 相电流信号与功率方向继电器I ,n I 端子连接。
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DL型电流继电器和DY型电压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掌握动作电流值、动作电压值及其相关参数的整定方法。
二、预习与思考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答:继电器线圈通过一定大小电流后,它就会动作,这时的电流称为动作电流或者启动电流。
随后,如果将电流减小,当电流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继电器返回,这时的电流称为返回电流。
显然,如果在动作电流后继续增大电流,继电器就不会返回了。
可见,返回电流总是小于动作电流的。
而继电器的返回系数,就是其返回电流与启动电流的比值啊。
所以,继电器的返回系数总是小于1 的。
、返回电流(压)和返回系数的定义是什么?2、动作电流(压)答:使继电器开始动作的电流叫动作电流,这个电流较大,就像刚开始踏自行车前进的时候,我们用力是很大的,等车子开始前行,用力就稍小了。
返回电流:动作后,电流下降到某一点后接点复归,该点的电流就是返回电流。
返回系数:返回电流和动作电流的比值叫做返回系数。
这个系数通常要求要大于0.853、返回系数在设计继电保护装置中有何重要用途?答:1.确保保护选择性的重要指。
2.让不该动作的继电器及时返回,使正常运行的部分系统不被切除。
返回系数就是继电器的返回量数值与动作量数值的比值。
比如过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就是返回系数=返回电流/动作电流,该值反应继电器的灵敏性,该值愈接近1,则继电器就愈灵敏,但是灵敏度太高的继电器很多时候是不适用的,所以继电保护对继电器的返回系数有专门的要求,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三、原理说明DL—20c系列电流继电器用于反映发电机、变压器及输电线路短路和过负荷的继电保护装置中。
DY—20c系列电压继电器用于反映发电机、变压器及输电线路的电压升高(过电压保护)或电压降低(低电压起动)的继电保护装置中。
DL—20c、DY—20c系列继电器的内部接线图见图1一1。
上述继电器是瞬时动作的电磁式继电器,当电磁铁线圈中通过的电流达到或超过整定值时,衔铁克服反作用力矩而动作,且保持在动作状态。
继电保护实验报告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掌握常见的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3.了解继电保护的应用范围和限制。
实验原理: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保护装置,它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的监测和故障保护。
继电保护依靠电力系统中的信号,通过电子元件和电气装置完成对电气设备的保护。
继电保护可以分为电气量保护和位置保护两种类型。
电气量保护是利用电力系统中的电气量来完成对电气设备的保护,如电流、电压等。
而位置保护则是利用电气设备的位置信息完成对电气设备的保护。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电气量保护和位置保护。
1.电气量保护电气量保护实验采用了模拟电路的方式,利用电源、变压器、电阻、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元器件构建了一个简单的电力系统模型。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调整电源的电压和变压器的变比来模拟不同的电气量情况。
并通过接入不同的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来观察继电保护的触发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电气量的情况下,继电保护的触发速度和准确性都十分高效。
特别是在电力系统中出现短路等故障情况时,继电保护可以快速、准确地切断电路并保护设备安全。
2.位置保护位置保护实验采用了计算机模拟的方式,通过软件模拟电气设备的位置信息,并可以对电气设备进行控制。
在实验中,我们构建了一个模拟电力系统,通过输入电气设备的位置信息并设置故障情况,观察继电保护的触发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的电气设备位置和故障情况下,继电保护的触发速度和准确性都十分高效。
特别是在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可以快速、准确地切断电路并保护设备安全。
总结: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保护装置,可以有效保护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本次实验通过电气量保护和位置保护两种方式,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验,我们也掌握了常见的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C S L101B线路保护全部定期检验调试报告
1.绝缘试验
以开路电压为1000V的摇表按下表对各回路进行绝缘试验,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兆欧。
试验结果填入表1。
2.直流稳压电源检查
2.1 经检查,本装置电源的自启动性能良好,失电告警继电器工作正常()。
2.2各级输出电压值测试结果见表2。
4.经检查,本装置CPU及MMI所使用的软件版本号正确(),记录见附表1。
5.经检查,本装置主网1、主网2及本装置所附带的打印卡、打印电缆线全部完好,打印功能正常()。
6.开入量检查
6.1 保护压板开入量检查全部正确(),记录于表3。
7.开出传动试验
a. 保护开出传动试验
对CPU1、CPU2、CPU3进行开出传动试验,注意观察灯光信号应指示正确,并在装置端子上用万用表检查相应接点的通断(),试验结果记录于表5 。
b. 重合闸开出传动试验
对CPU4进行开出传动试验(),结果记录于表6。
c. 经检查,起动元件三取二闭锁功能正确()。
8.1 零漂调整打印结果记录于附表4,要求允许范围为±0.1()。
8.2 电流、电压刻度调整打印结果记录于附表5,要求误差小于±2%()。
8.3 经检查,电流、电压回路极性完全正确()。
9.模拟短路试验
9.1 各保护动作值检验
a.经检查,高频距离保护在0.95倍定值时可靠动作,在1.05倍定值时
可靠不动作();
b.经检查,高频零序保护在0.95倍定值时可靠不动作,在1.05倍定值
时可靠动作();
c.经检查,相间、接地距离I段保护在0.95倍定值时可靠动作,在1.05
倍定值时可靠不动作();
d.经检查,相间、接地距离II段、III段保护在0.95倍定值时可靠动
作,在1.05倍定值时可靠不动作();
e.经检查,零序I段保护在0.95倍定值时可靠不动作,在1.05倍定值
时可靠动作();
f. 经检查,零序II段、III段、IV段保护在0.95倍定值时可靠不动
作,在1.05倍定值时可靠动作();
g. 经检查,保护装置在单相接地短路和两相短路时可靠不动作,在三相
短路时以相间距离III段的延时动作()。
以上模拟反向故障时,保护均正确不动作()。
模拟区外故障时,高频保护均正确不动作()。
9.2 动作时间测量
各保护的动作时间测量结果记录于表7,要求高频距离保护在0.7倍定值时不大于30ms,距离I段保护在小于0.7倍定值时不大于20ms,零序I 段保护在1.2倍定值时不大于23ms()。
表
9.3 整组试验
选择重合闸在单重方式(X23端子加入+24V)下进行整组试验,模拟短路电流I=In,模拟阻抗X=5/In,R=1/In,KX=0.7、KR=0,试验结果正确(),记录于表8。
高频通道裕量 dB,收发讯机 dB告警。
波功能完全正确()。
10.带负荷试验
有功: MW ,无功: MW,母线电压 kV 电流电压相位关系为:
11、投入运行前,核对定值()。
CPU1: CPU2: CPU3:
CPU4: MMI: CPU6:
附表2:保护定值
CPU1: CPU2: CPU3:CPU4: CPU6:
附表3:开入量
附表4:零漂CPU1:
CPU2:
CPU3:
CPU4:
附表5:电流、电压刻度值CPU1:
CPU2:
CPU3:
CPU4:
附表6:高频相间距离保护CA:
AB
BC
附表7:高频接地距离保护AN:
BN:
CN:
附表8:相间距离保护
AB 0.95Z1:
AB 1.05Z1:
BC 0.95Z2:
BC 1.05Z2:
CA 0.95Z3:
CA 1.05Z3:
装置不动作
附表9:接地距离保护
AN 0.95Z1:
BN 0.95Z1:
CN 0.95Z1:
1.05Z1:
装置不动作
附表10:零序保护
AN 1.05I01: AN 0.95I01:BN 1.05I02: BN 0.95I02:CN 1.05I03: CN 0.95I03:CN 1.05I04:
CN 0.95 I04:
装置不动作
附表11:带负荷采样值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