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静物组合素描(一)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3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素描》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素描》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2021年秋期电大把该网络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该课程共有5个形考任务,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课程总成绩=形成性考核×50% + 终结性考试×50%破冰活动(权重10%;)姓名 XXX,男,XXXX出生。
在工作的百忙当中我能够抽出时间来到咱们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是一非常荣幸的事情,在这里,有幸认识各位老师和同学,使我的交际范围又一次拓宽了很多。
我自我感觉是一个比较帅气、阳光的男孩子,身高XXcm,体重XX公斤。
标准形状的娃娃脸。
我简单就把我这自己介绍到这里吧。
希望今后的日子能够和大家一起愉快度过。
形考任务1题目1 【匹配题】静物画常见的构图形式是有三角形、四边形、圆形、S形构图,请将下图一一对应。
(拖放文字到相应的图片上即可)圆形构图四边形构图背景图像拖拽标签三角形构图四边形构图圆形构图S形构图题目2 【名词解释题】请将透视相关概念与其解释匹配。
(拖拽概念到期解释前的方框即可)(消失点)又称灭点,即透视中两条平行线相交的那一点,指的是立体图形各点延伸线向消失处延伸的相交点。
(视平线)即与观者眼睛所处高度平行的水平线。
(心点)就是观者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
(视点)就是观者眼睛所处高度的位置。
(足点)观者站立的位置。
在视平线上,除心点距点外,其他的点统称(余点)(天点)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体,消失在视平线以上的点。
(地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休,消失在视平线以下的点。
题目3 【拖放填空题】构图的原则是变化与统一均衡感有条不紊变化与统一题目4 【拖放填空题】构图的样式主要有两大类:对称式与均衡式对称式与均衡式圆形与三角形横式与竖式题目5 【拖放填空题】设计素描是建立在传统素描的基础上,通过系统论原理,建立多方位意识的具备现代造型艺术观念的基础素描。
素描教案(组合静物结构素描作画步骤)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组合静物结构素描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静物组合的观察力、空间表现力和造型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线条、明暗、质感等素描元素表现静物组合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组合静物结构素描的基本概念2. 组合静物结构素描的作画步骤3. 组合静物结构素描的技巧与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组合静物结构素描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静物组合的空间关系和质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组合静物图片、素描纸、画笔、橡皮等教学用品。
2. 学生准备:素描本、画笔、橡皮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组合静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静物组合的特点和美感。
2. 讲解:教师讲解组合静物结构素描的基本概念、作画步骤和技巧与方法。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组合静物结构素描的作画过程,讲解每一步骤的重点和注意事项。
4. 练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组合静物结构素描的练习。
5. 点评:教师对学生练习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组合静物结构素描的重要性和技巧。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练习,要求学生绘制一组组合静物结构素描作品。
8. 课后辅导:教师提供课后辅导,解答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索组合静物结构素描的创新表现形式,如抽象、夸张等。
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作品展览,欣赏不同风格的组合静物结构素描作品。
3. 邀请专业画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组合静物结构素描在专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七、评价与反思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组合静物结构素描作品进行评价,总结学习收获和不足。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4. 教学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素描教案(组合静物结构素描)第一章:素描基础知识1.1 素描的概念与分类介绍素描的定义:用线条和阴影表现物体形态、质感、空间关系的绘画形式。
解释结构素描和组合静物素描的特点和区别。
1.2 素描工具与材料介绍常见的素描工具:铅笔、炭笔、橡皮、画纸等。
讲解选择工具和材料的重要性以及使用技巧。
1.3 素描基本技巧讲解线条的运用:包括直线、曲线、弧线等。
教授阴影的表现方法:包括明暗对比、渐变阴影等。
第二章:观察与构图2.1 观察方法教授如何观察静物:关注物体的结构、比例、空间关系等。
强调观察细节和整体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2 构图原则介绍构图的基本原则:包括对称、平衡、对比、透视等。
教授如何运用构图原则创作出吸引人的素描作品。
第三章:单个静物的结构素描3.1 静物结构分析选择一个简单的静物,如苹果或罐子,进行结构分析。
教授如何用线条和阴影表现物体的结构、比例和空间关系。
3.2 单个静物的素描练习引导学生进行单个静物的素描练习,注意线条的运用和阴影的表现。
提供练习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改进技巧和表现力。
第四章:组合静物的结构素描4.1 组合静物构思教授如何选择和组合静物:考虑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和空间关系。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独特的组合静物作品。
4.2 组合静物的素描练习引导学生进行组合静物的素描练习,注意物体的结构、比例、空间关系的表现。
提供练习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改进技巧和表现力。
第五章:作品欣赏与评价5.1 作品欣赏展示优秀的组合静物素描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线条运用、阴影表现、构图技巧等。
5.2 作品评价鼓励学生相互评价作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改进建议。
第六章:光影与质感的表现6.1 光影基础知识介绍光影在素描中的重要性,包括光线的来源、方向和影响。
讲解如何通过光影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质感。
6.2 光影的运用教授如何运用光影表现物体的明暗对比、阴影和反光。
引导学生进行光影练习,注意光线与物体之间的关系。
一、素描静物构图安排的具体要求(1)、画面平衡构图要“上进下松”,物体可以靠近到画纸的上部,下面要多留空,左右留空相当。
画面中心应少偏上,物体位置不能过于偏向某一方面,画面重心要稳。
(2)、主次分明表现的主要对象或体量大的物体是主体物,其余则是次要或陪衬物。
主体物要刻画精到,视觉效果要突出,形成视觉中心。
组合摆放静物要明确主次关系,特别是形体大小要有区别。
(3)、对比协调组合的物体应该有高低、大小、方圆形状的不同;摆放的状态有直立、倾卧、动势方位的变化;组合物体要有疏有密、有多有少;物体色调深浅要有搭配、相互衬托;物体重叠、遮挡要有“隐”有“现”,物体之间要有联系才能协调。
(4)、疏密的当物体组合要有聚有散,数量上要有对比,不能分散、凌乱、平均摆放。
有疏密才有节奏。
重叠、靠近、遮挡是“聚合”形成密的感觉;单独的、单个的物体是“分散”,形成疏的感觉。
疏密要适当,互相要有连贯性。
(5)、互相呼应所谓互应是指物体彼此之间应由联系,有呼应,才会形成整体统一的基调。
例如投影可以把分开摆放的物体联系在一起,衬布在视觉上达到了把分散的物体联系在一个整体的作用。
物体之间的呼应,如茶壶对着那个方向、水果的摆放方位、衬布皱褶的方向都会形成呼应的效果。
二、素描静物的明暗关系物体受光线的照射,呈现出受光面、背光面的自然现象即为明暗。
运用明暗规律表现物体是素描造型的一种手段。
1、明暗与光的关系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不论其形状大小、质地如何不同,都会产生黑、白、灰的深浅变化。
明暗是表现物体形体结构以及质感、量感、体积感和空间感的有效手段。
人的视觉所能见到的一切明暗,都是光照的结果。
没有光,看不见物体,也就无所谓明暗关系了。
2、明暗中的“三大面”和“五大调”我们把明暗色调的变化规律,用“三大面”和“五大调”来概括。
“三大面”是指物体在空间中受光线的影响而产生最大形体面的变化,俗称“黑、白、灰”三大层次面。
“黑、白、灰”的大明暗变化的表现能产生最基本的形体效果。
课题:静物结构素描练习
刘本华
【教学目的】
1、通过结构素描练习,了解静物内外结构,为光影素描的构图外形打下基础。
2、探索形体结构特征,质感、量感,逐步掌握素描的全面因
素,提高构图和造型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静物结构线的理解、观察。
2、难点:静物结构线的表现。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法
【教学准备】
教具:PPT课件
学具:绘画工具材料。
【教学时间】
4课时(一组静物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维持课堂纪律、观察学生思想动态
2、检查学生绘画工具材料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总结前面绘画为什么画不准形?认识物体结构导入。
三、讲授新课
1、结构素描的概念:就是用线条来表现物体的外部形体和内部结构之间的关系。
2、结构素描的特点:以线条为主要手段,不施光影或者少施光影,强调物体结构。
3、教师结合绘画示范“结构素描的绘画步骤:”
(1)观察分析:整体观察这组静物给你的第一特征,抓住主体物。
(2)、构图:即经营位置,就是处理物体在画面的位置大小等关系。
(3)、打轮廓:即定点定位。
用长线条画出物体的基本形。
(4)、表现结构:运用线条的虚实、粗细、轻重的表现物体的结构。
(5)、调整画面:整体调节虚实、远近空间感,完成绘画。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结构素描练习一
结构素描练习二
五、教师课堂总结
展示优秀作业,鼓励作业进步的同学。
六、布置下节课工具材料准备
七、板书设计。
素描教案(组合静物结构素描)第一章:素描基础知识1.1 素描的定义与分类介绍素描的概念和起源解释素描的分类:线性素描、明暗素描、结构素描等1.2 素描工具与材料介绍常见的素描工具:铅笔、炭笔、橡皮等讲解纸张的选择和使用方法1.3 素描基本技巧讲解铅笔的使用方法:硬度、削尖程度等教授线条的运用:直线、曲线、弧线等介绍明暗的处理方法:光影、对比等第二章:静物组合基础知识2.1 静物组合的概念与意义解释静物组合的含义和作用强调静物组合在素描中的重要性2.2 静物组合的构图与布局教授如何选择合适的构图形式:三角形、对角线等讲解静物组合的布局原则:平衡、对比、层次感等2.3 静物组合的表现技巧介绍表现静物组合的方法:线条、阴影、质感等教授如何通过线条和阴影塑造静物的立体感第三章:单个静物的结构素描3.1 单个静物的观察与分析教授如何观察和分析静物的结构特点讲解如何抓住静物的关键特征3.2 单个静物的结构素描步骤教授单个静物结构素描的步骤:轮廓、结构线、光影等讲解如何通过线条和阴影表现静物的质感和立体感3.3 单个静物的结构素描练习提供单个静物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进行结构素描练习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并提供反馈和建议第四章:组合静物的结构素描4.1 组合静物的观察与分析教授如何观察和分析组合静物的关系和构图讲解如何抓住组合静物的整体感和氛围4.2 组合静物的结构素描步骤教授组合静物结构素描的步骤:轮廓、结构线、光影等讲解如何通过线条和阴影表现组合静物的质感和立体感4.3 组合静物的结构素描练习提供组合静物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进行结构素描练习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并提供反馈和建议第五章:创作与展示5.1 创作指导鼓励学生发挥创意,选择自己喜欢的组合静物进行创作教授如何运用素描技巧表现个人的风格和情感5.2 创作练习学生根据个人创意进行组合静物的结构素描创作教师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完成创作5.3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第六章:光影与透视6.1 光影在素描中的应用讲解光影的基本原理:光线的方向、反光、透光等教授如何通过光影表现静物的立体感和质感6.2 透视的基本原理介绍透视的概念和分类: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等讲解透视在素描中的应用:远近关系、空间感等6.3 光影与透视的实践应用提供具有光影和透视效果的静物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进行素描练习指导学生运用光影和透视技巧,表现静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第七章:质感的表现7.1 质感的概念与分类解释质感的含义和分类:光滑、粗糙、透明等强调质感在素描中的表现意义7.2 质感的表现技巧讲解如何通过线条、阴影、色彩等表现不同质感的静物教授如何运用铅笔的硬度和削尖程度表现质感7.3 质感表现的实践应用提供具有不同质感的静物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进行素描练习指导学生运用适当的技巧,表现静物的质感第八章:创意与表现8.1 创意的激发与运用教授如何激发创意:观察、想象、借鉴等强调创意在素描中的重要作用8.2 个人风格的表现讲解如何通过线条、色彩、构图等表现个人风格鼓励学生探索和实践,形成独特的素描风格8.3 创意与表现的实践应用学生根据个人创意,选择或创造组合静物进行素描创作教师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完成创作第九章:作品分析与评价9.1 作品分析的方法与技巧介绍作品分析的方法:观察、比较、解读等教授如何评价作品的优点和不足9.2 自我评价与反思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鼓励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9.3 作品评价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提供建设性的反馈和建议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第十章:总结与拓展10.1 课程总结回顾整个学期的学习内容,总结素描技巧和创作经验强调素描在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培养中的作用10.2 拓展学习建议推荐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相关书籍、作品、课程等鼓励学生参与素描比赛、展览等活动,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10.3 期末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进行期末作品展示,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重点解析本文档为“素描教案(组合静物结构素描)”,共包含十个章节,涵盖了素描基础知识、静物组合基础知识、单个静物与组合静物的结构素描步骤、光影与透视、质感的表现、创意与表现、作品分析与评价以及总结与拓展等内容。
素描教案(组合静物结构素描作画步骤)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组合静物的基本知识,了解组合静物的构成要素。
2. 培养学生对组合静物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表现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结构素描的方法,步骤性地完成组合静物的素描作品。
二、教学内容:1. 组合静物的基本概念与构成要素。
2. 组合静物的观察方法与表现技巧。
3. 结构素描的方法与步骤。
4. 组合静物结构素描作品的创作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组合静物的构成要素、观察方法、表现技巧以及结构素描的方法与步骤。
2. 教学难点:组合静物的空间表现、结构素描的运用以及创作实践。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组合静物的图片、案例作品、素描纸、画笔、橡皮等教学用品。
2. 学生准备:素描本、画笔、橡皮、炭笔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组合静物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组合静物的基本概念与构成要素。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组合静物的观察方法与表现技巧,并进行示范创作。
3.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与示范,进行组合静物的观察与表现,尝试完成结构素描作品。
4. 作品点评:教师挑选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分析优点与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组合静物结构素描的观察方法与表现技巧。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练习组合静物的结构素描,提高空间表现能力。
六、教学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组合静物的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组合静物素描作品。
2. 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物品,自行组合静物,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素描创作。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方法的优缺点,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2. 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组合静物结构素描方面的收获与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八、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独立完成一幅组合静物结构素描作品。
素描教案(组合静物结构素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组合静物结构素描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组合静物的观察能力、空间表现能力和造型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素描艺术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组合静物结构素描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组合静物的观察方法与表现方法。
3. 组合静物的空间表现和造型技巧。
4. 组合静物素描的审美原则。
5. 组合静物素描的创作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组合静物结构素描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
2. 教学难点:组合静物的空间表现、造型技巧和审美原则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组合静物结构素描的基本概念、技巧和审美原则。
2. 示范法:示范组合静物结构素描的绘画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3. 练习法:学生进行组合静物结构素描的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组合静物的图片、范例作品和相关的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素描纸、铅笔、橡皮等绘画工具。
1. 导入:教师展示组合静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静物的组合特点和结构关系。
2. 新课讲解:讲解组合静物结构素描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包括线条、阴影、质感等方面的表现方法。
3. 示范演示:教师示范组合静物结构素描的绘画过程,讲解观察方法、空间表现和造型技巧的应用。
4. 练习时间:学生进行组合静物结构素描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点评:学生展示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分析作品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索组合静物结构素描的不同风格和表现手法。
2. 组织学生参观展览或欣赏优秀组合静物素描作品,拓宽视野。
3. 鼓励学生进行组合静物素描的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八、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组合静物结构素描技巧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表现能力和造型能力的发展情况。
3. 评价学生的创作实践和艺术审美情趣的提高。
素描教案(组合静物结构素描作画步骤)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组合静物结构素描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组合静物的观察能力、空间表现能力和线条运用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素描艺术的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组合静物结构素描的基本概念2. 组合静物的观察方法和步骤3. 组合静物结构素描的作画步骤4. 组合静物结构素描的技巧与表现5. 组合静物结构素描的审美原则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组合静物结构素描的基本技巧和作画步骤。
2.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组合静物的空间关系和线条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组合静物的图片、案例作品、素描纸、画笔、橡皮等教学用品。
2. 学生准备:素描本、画笔、橡皮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组合静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组合静物的特点和美感。
2. 讲解:教师讲解组合静物结构素描的基本概念、观察方法和作画步骤。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组合静物结构素描的作画过程,讲解技巧与表现。
4.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讲解,自行练习组合静物结构素描。
5. 点评:教师选取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出改进建议。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完成一幅组合静物结构素描作品。
8. 课后辅导:教师在课后提供辅导,解答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的作品改进。
9. 作品展示: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课后作业,进行交流和欣赏。
10. 课程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和课堂表现,进行课程评价。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组合静物结构素描的基本概念、观察方法和作画步骤。
2. 示范法:教师现场示范组合静物结构素描的作画过程,讲解技巧与表现。
3. 练习法: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讲解,自行练习组合静物结构素描。
4. 点评法:教师选取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出改进建议。
5. 互动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与借鉴。
课题:静物结构素描练习
刘本华
【教学目的】
1、通过结构素描练习,了解静物内外结构,为光影素描的构图外形打下基础。
2、探索形体结构特征,质感、量感,逐步掌握素描的全面因
素,提高构图和造型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静物结构线的理解、观察。
2、难点:静物结构线的表现。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法
【教学准备】
教具:PPT课件
学具:绘画工具材料。
【教学时间】
4课时(一组静物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维持课堂纪律、观察学生思想动态
2、检查学生绘画工具材料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总结前面绘画为什么画不准形?认识物体结构导入。
三、讲授新课
1、结构素描的概念:就是用线条来表现物体的外部形体
和内部结构之间的关系。
2、结构素描的特点:以线条为主要手段,不施光影或者少施光影,强调物体结构。
3、教师结合绘画示范“结构素描的绘画步骤:”
(1)观察分析:整体观察这组静物给你的第一特征,抓住主体物。
(2)、构图:即经营位置,就是处理物体在画面的位置大小等关系。
(3)、打轮廓:即定点定位。
用长线条画出物体的基本形。
(4)、表现结构:运用线条的虚实、粗细、轻重的表现物体的结构。
(5)、调整画面:整体调节虚实、远近空间感,完成绘画。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结构素描练习一
结构素描练习二
五、教师课堂总结
展示优秀作业,鼓励作业进步的同学。
六、布置下节课工具材料准备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