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国家介绍
- 格式:pdf
- 大小:754.02 KB
- 文档页数:5
要去津巴布韦必看几个月前就开始准备去津巴布韦工作,准备了很长时间。
据同事说,津巴布韦的东西都很糟糕,基本上都是从中国淘汰来的,所以你的生活用品一定要准备的越齐全越好(事实也确实如此,我只恨箱子不够大啊)。
等了那么久的原因主要是签证。
津巴布韦驻中国大使馆的大使是没有权利签字让你去他的国家的,所以资料必须递交他们国内的移民局,移民局批复后再将结果发回中国(那个大使也真够窝囊的……)。
津巴布韦的旅游签证很容易办,按照签证处的程序,基本上两个星期到三个星期就可以出来,并且可以续两次,也就是说你可以最多待三个月。
商务签证就很麻烦了,由于津巴布韦国内目前的形势,对于来津巴布韦工作或投资的人检验的特别严格,别你要贿赂很多官员。
我得商务签证办了三个月才出来,并且只可以待一个月,过期最多延七天,在这一个月零七天内,必须要把你得工作签证办好,不然你就只能say goodbye了……北京去津巴布韦主要有三条航线: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北京-亚的斯亚贝巴-哈拉雷津巴布韦航空公司:北京-新加坡-哈拉雷另外一条好像是经香港到南非再到哈拉雷,不是很确定我乘坐的是埃航的飞机,每天一班,午夜11:59起飞,当地时间6点左右到亚的斯亚贝巴,转机等了大概有两个半小时,机场可以抽烟,有卖中华的。
然后坐了一个小飞机到哈拉雷,大概当地时间11点多,你就可以看到津巴布韦上空的云彩了。
中午12点多到哈拉雷。
出关的时候填完表格记得里面夹几块美金,这样他们会让你比较愉快的过去。
我当时填完表格在护照里夹了10美金,走到排队那里,故意把护照和钱掉到地上,马上就有一个工作人员过来,把我拉到一个没人排队的地方,我还以为出了什么问题呢,结果不到1分钟就出去了,看的那些白人一愣一愣的,,,然后我就踏上了哈拉雷的土地啦。
简单的介绍一下我对哈拉雷的感受。
津巴布韦海拔比较高,全国平均大概有1000多米,昼夜温差比较大,这个时候又正好是旱季,所以空气有点干燥。
空气干燥会导致鼻子一直不舒服,刚来的两天流了三次鼻血……虽然昼夜温差大,但是全年最低气温也是在零上几度,对北方人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只要备一套秋衣秋裤和毛衣就可以了(我根本没有用上,估计只有在最冷的时候才需要)。
世界上最便宜的货币是哪个国家的
世界上最便宜的货币是哪个国家的?
世界上最便宜的货币:津巴布韦——非洲南部的一国家1元为10亿当地货币。
津巴布韦共和国,是非洲南部的内陆国家,1980年4月18日独立建国。
津巴布韦在1980年之前原本称为罗得西亚,这名字源自于替英国在这地区建立殖民地的塞西尔·罗兹。
津巴布韦曾经经历了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但从2009年用美元和南非兰特替代本国货币后,通货膨胀开始逐渐趋于稳定。
津巴布韦是非洲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制造业、农业、矿业为经济三大支柱,津巴布韦以出产优质鳄鱼皮而闻名,有“鳄鱼之乡”的誉称。
该国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较好。
世界上最贵的货币有哪些?
科威特第纳尔
1科威特第纳尔=3.516美元。
科威特国土面积略小于新泽西,有着世界上最值钱的货币,科威特已经参与了和其它五个海湾阿拉伯国家形成一个单一货币的会谈,科威特第纳尔与美元挂钩。
巴林第纳尔(Bahraini Dinar,简称第纳尔) 1第纳尔=2.6518美元。
这是一个小岛屿国家,大约相当于华盛顿特区的3.5倍。
从地理上,巴林是波斯湾西南部的岛国,石油为国家经济的支柱。
金融服务和建筑也很发达。
一个第纳尔大约等于2.66美元,第纳尔是世界上排名第三的货币,而且相对保持稳定,2001年,正式与美元挂钩。
津巴布韦独立日津巴布韦独立日: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津巴布韦,这个位于非洲大陆南部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
每年的4月18日,津巴布韦人民都会庆祝独立日,纪念他们从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的那一天。
津巴布韦独立日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庆典,更是一个民族的自豪和团结的象征。
回顾历史,津巴布韦的独立可追溯到1980年。
在此之前,津巴布韦被英国殖民统治了近一个世纪之久。
殖民时期,津巴布韦人民经历了苦难和压迫,他们的土地被侵占,资源被掠夺,社会发展受限。
然而,津巴布韦人民并没有屈服,他们积极参与抗争运动,为自己的权益和自由而奋斗。
1980年4月18日,津巴布韦终于宣布独立,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这一天,津巴布韦人民欢呼雀跃,他们终于摆脱了殖民统治,迎来了自由和独立的曙光。
津巴布韦的首任总统罗伯特·穆加贝成为了国家的领导人,他带领着津巴布韦人民走上了建设繁荣国家的道路。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津巴布韦也面临了许多挑战和困难。
经济发展滞后,社会问题日益突出,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穆加贝政权的执政方式引发了国内外的争议,津巴布韦逐渐陷入了困境。
然而,津巴布韦人民并没有放弃,他们继续努力,寻求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如今,津巴布韦正处于一个新的转折点上。
2017年,穆加贝辞去总统职务,为新一代的领导人埃默森·姆南加古瓦让位。
姆南加古瓦上任后,他承诺改革和发展,带领津巴布韦走出困境,重振国家的经济和社会。
津巴布韦独立日的庆祝活动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纪念,更是一个反思和展望的时刻。
津巴布韦人民回顾了自己的历史,反思了过去的困境和错误,同时也展望了未来的希望和机遇。
他们希望通过团结和努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在未来的发展中,津巴布韦需要面对许多挑战。
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主建设等问题都需要得到解决。
津巴布韦需要加强国内外的合作,吸引外资,推动经济的发展。
同时,他们也需要加强社会的公正和包容,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津巴布韦国家概况【国名】津巴布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Zimbabwe)。
【面积】39万平方公里。
【人口】12,746,990人(2005年7月)。
黑人占人口的99%,主要有绍纳族(占79%)和恩德贝莱族(占17%)。
白人占0.5%,亚洲人约占0.41%。
官方语言为英语、绍纳语和恩德贝莱语。
40%的人口信奉原始宗教,58%的人信奉基督教,1%信奉伊斯兰教。
【首都】哈拉雷(Harare)。
9~11月平均气温为16~32℃,4~8月平均气温为7~21℃。
【国家元首】总统罗伯特·加布里埃尔·穆加贝(Robert Gabriel Mugabe),1987年12月就任,1990年3月、1996年3月和2002年3月连任,任期至2 008年。
【重要节日】独立日:4月18日;英雄日:8月11日;团结日:12月2 2日。
【简况】非洲东南部内陆国。
东邻莫桑比克,南接南非,西和西北与博茨瓦纳、赞比亚毗邻。
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均气温22℃;10月温度最高,平均3 2℃;7月温度最低,平均13~17℃。
公元1100年前后开始形成中央集权国家。
13世纪,卡伦加人建立莫诺莫塔帕王国,15世纪初王国达到鼎盛时期。
1890年沦为英国南非公司殖民地,189 5年被命名为南罗得西亚。
1923年英国政府接管该地,给予“自治领”地位。
195 3年,英国将南罗得西亚、北罗得西亚(今赞比亚)和尼亚萨兰(今马拉维)合组为“中非联邦”。
1963年底“联邦”解体。
1964年,南罗得西亚白人右翼势力组成以伊恩·史密斯为首的政府,并于1965年11月宣布独立。
20世纪60年代,津巴布韦非洲人民联盟和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简称民盟)先后成立,领导人民进行反对白人种族主义统治的武装斗争。
1979年,津巴布韦各派在英国主持下召开伦敦制宪会议。
1980年2月底举行议会选举,穆加贝领导的民盟获胜。
同年4月18日独立,定国名为津巴布韦共和国。
津巴布韦是否有领土争议?
一、历史背景
津巴布韦,位于非洲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悠久历史的国家。
然而,由于历史上的殖民统治和独立斗争,该国在领土问题上曾经面临一些争议。
二、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划分局限
在殖民时期,英国将津巴布韦划分为南北罗得西亚和尼亚萨兰德,将津巴布韦和莫桑比克之间的边界固定下来。
然而,这种划分形式并没有很好地反映津巴布韦人民的意愿,因此给未来的领土争议埋下了伏笔。
三、与莫桑比克之间的边界争议
津巴布韦与莫桑比克之间存在着一些边界争议,主要涉及马尼卡兰德省和马尼基兰德省。
双方对于这些地区的归属存在争议,导致了一些边境冲突。
这一争议至今仍未最终解决。
四、对南非兰德和比查纳兰德的主权问题
津巴布韦与南非之间也存在一些领土争议,主要涉及兰德和比查纳兰德。
尽管这些地区的归属问题在协议中有所提及,但争议并未得到完全解决,至今仍然存在。
五、领土争议的解决之路
津巴布韦政府一直致力于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领土争议。
近年来,津巴布韦与莫桑比克、南非等国签署了一系列协议,旨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领土争议,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尽管问题还未得到最终解决,但双方通过合作和谈判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
总结:
津巴布韦的领土争议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
历史上的殖民统治以及国家独立后的一系列冲突导致了这些争议的产生。
然而,通过政府的努力和国际合作,这些争议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未来,津巴布韦应该继续致力于对话和合作,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领土争议,以促进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津巴布韦国家介绍津巴布韦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Zimbabwe,中国大陆、马新译作津巴布韦,台湾译作辛巴威),是非洲南部的内陆国家,1980年4月18日独立建国,面积39万余平方公里,首都哈拉雷(Harare)。
津巴布韦人口约1300万(2008年),黑人占总人口的99%,主要有绍纳族(占79%)和恩德贝莱族(占17%)两大民族。
津巴布韦58%的人口信奉基督教,40%信奉地方宗教,1%信奉伊斯兰教。
英语是津巴布韦的官方语言,主要语言还有修纳语和恩德贝莱语。
国庆日:1980年4月18日。
国歌:神圣的津巴布韦土地。
货币:津巴布韦元。
官方语言:英语。
与中国建交日期:1980年4月18日。
一、地理津巴布韦国土面积39万余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东南部,是一个内陆国家。
津巴布韦东邻莫桑比克,南接南非,西和西北与博茨瓦纳、赞比亚相连。
津巴布韦大部分地区是高原地形,平均海拔1000余米。
地形分高草原、中草原和低草原3种。
津巴布韦东部伊尼扬加尼山海拔2,592米,为全国最高点。
主要河流有赞比西河和林波波河,分别是与邻国赞比亚和南非的界河。
维多利亚瀑布、三比西河、三比西河上游的卡里巴水坝与大坝拦阻河水积蓄而成的卡里巴湖共同围成津巴布韦北边的疆界,与赞比亚相邻。
津巴布韦的东边国界全部与莫桑比克相邻,西南为博茨瓦纳,南境则有一部分与南非相连,以林波波河为界。
津巴布韦气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年均气温摄氏22度,10月份温度最高,达32度,7月份温度最低,约13~17度。
二、历史1.南部非洲的文明津巴布韦是南部非洲重要的文明发源地,在中世纪时代,该地曾存在一个修纳人(Shona,属于班图(Bantu)族的一支)建立的文明,并且遗留下不少文化遗迹,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大津巴布韦古城(也是津巴布韦的命名由来),以此城为首都的穆胡姆塔巴帝国(Munhumutapa Empire)透过与来自印度洋岸的回教商队贸易,在11世纪时渐渐强盛,利用当地生产的黄金、象牙与铜矿等重要物资,交换来自波斯湾地区的布料与玻璃等生产品,15世纪时,已经成为非洲南部最大的邦国。
津巴布韦概况部分1-国家基本情况2-简史3-地理位置3-国家主要城市5-国家民族节日6-习俗与禁忌7-自然资源8-经济简史9-经济概况10-行业概况11-主要经济指标12-外贸1-国家基本情况津巴布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Zimbabwe首都哈拉雷面积390,580.00 平方公里同北京时差-6.00国际电话码263人口1176.4万人(1997年)语言英语为官方语言,通用绍纳语与恩德贝莱语。
货币津元民族绍纳族79%,恩德贝莱族17%,欧洲人、印巴移民约10万人。
多信原始拜物教,白人与少数黑人知识分子信基督教,亚洲人多信印度教与伊斯宗教兰教。
国花2-简史19世纪末沦为英国殖民地,称南罗得西亚。
1953年10月英国将南罗得西亚、北罗得西亚(现赞比亚)和尼亚萨兰(现马拉维)强行合并成“中非联邦”,1963年12月该联邦解散。
1964年白人右翼领导人伊恩.史密斯上台,并于1965年11月单方面宣布“独立”,1970年3月改国名为罗得西亚共和国。
英国政府认为其“独立”是非法的,没有任何国家给予正式承认。
津巴布韦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和津巴布韦非洲人民联盟先后展开反对白人种族主义统治的武装斗争。
1979年9月在英国主持下,津各方在伦敦举行制宪会议,12月签署协议,根据协议于1980年2月举行大选,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获胜。
1980年4月18日正式独立,成立津巴布韦共和国,为英联邦成员国。
3-地理位置位于非洲南部的内陆国。
东与莫桑比克相邻,西北与赞比亚接壤,西南与博茨瓦纳毗连,南同南非交界。
4-国家主要城市5-国家民族节日6-习俗与禁忌7-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丰富,矿产品有:煤、铁、石棉、金、银、等40余种,其中煤蕴藏量270亿吨,铁2.5亿吨(含铁55%以上的富矿储量约1亿吨),铬和石棉的储量也很大。
矿产品出口收入占总出口收入的44%。
水利资源贫乏,森林覆盖面积为11.5万公顷。
津巴布韦的地理位置与野生动物保护津巴布韦位于非洲南部,北邻赞比亚,西北与博茨瓦纳相接,南接南非,东与莫桑比克接壤。
这个国家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丰富多样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因此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地理位置津巴布韦位于赤道以南的高原上,东西横跨堪布津巴嫩山脉。
境内地势起伏,以大片的高原、山地和高山为主。
这样的地理条件为津巴布韦提供了丰富的生态环境,为野生动植物的生存提供了基础。
2. 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津巴布韦境内有众多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包括华捷苗园野生动物保护区、姆韦湖国家公园等。
这些保护区涵盖了广袤的土地,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丰富的栖息地。
津巴布韦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包括狮子、长颈鹿、斑马、犀牛、象、水牛等。
3. 野生动物保护措施津巴布韦政府高度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这些珍稀物种。
首先,政府设立了众多的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划定保护范围,限制人类活动对野生动植物的干扰。
其次,津巴布韦严格执行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打击非法猎杀和走私活动,维护了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同时,津巴布韦还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的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保护机构,共同推动全球野生动植物的保护。
4. 保护成效与挑战津巴布韦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众多的野生动植物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数量逐渐稳定增长。
当地政府和居民的意识也得到提高,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态度积极而主动。
然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仍面临一些挑战。
非法狩猎和走私活动的威胁依然存在,加剧了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危机。
同时,人类与野生动植物的共存问题也需要进一步解决,避免人类活动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破坏。
5. 推动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保护津巴布韦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应得到重视。
政府和民众需要认识到,只有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实现平衡发展,才能真正保护好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津巴布韦可以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业,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推动整个地区的可持续繁荣。
农业是津巴布韦的经济支柱之一,农业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
津40%的出口收入源于农产品,50%的工业依赖农产品为原料,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5%,农业部门吸收了全国就业人口的26%,达32万人。
津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有玉米、小麦、高粱、大豆、花生、烟草、棉花、咖啡、甘蔗和茶叶等。
津农业总体水平较为发达,素有“南部非洲粮仓”之称,但发展很不平衡,先进的商业大农场与落后的村社农业并存,且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
1994年农业增长为8.3%。
1995年因遇旱灾,农业生产下降10%。
1996年雨量充沛,农业获丰收,增长率达49%。
一、主要农作物生产情况[玉米]种植面积125?160万公顷,正常年景产量200余万吨,丰年可达250万吨,其中大商业农场是玉米的主要产区。
村社地区玉米生产虽有很大提高,但60%自留消费。
津重视玉米种植研究,设有各种政府和私人种子研究中心。
1995年津因旱灾玉米减产54%,仅84万吨,政府不得不花巨资进口50万吨玉米,1996年玉米产量达270万吨。
[烟草]津主要种植弗吉尼亚烟(烤烟)和伯利(晾晒烟)两种烟草,其中烤烟占80%。
近年来津烟草种植面积约9多万公顷,产量20万吨上下,出口收入4亿美元左右,是津第一位的出口创汇产品。
津生产的烟草约98%用于出口,其销量居世界第三位。
1995年津拍卖烤烟19.84万吨,收入3.6亿美元。
津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烟草拍卖行。
1996年津烤烟产量21万吨,创汇6.1亿美元。
[棉花]津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籽棉年产量约20万吨,种植面积8万公顷左右,70%供出口,主要销往西欧和远东地区。
1994年皮棉出口创纪录,达4.8亿津元。
1995年产籽棉10万吨,1996年籽棉产量达27.5万吨。
津2000年3月23日Financial Gazette报称,1998/1999年度棉花产量为280,000吨,创产值40亿津元。
1999/2000年度,由于飓风及雨量过多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棉花种植面积由上年度的40,000公顷,减少到26,000公顷,产值减少15亿津元,下降幅度达35%。
“津巴布韦”现状,带你看看真实的津巴布韦1,津巴布韦是位于非洲东南部的一个内陆国,与莫桑比克、南非、博茨瓦纳和赞比亚相邻。
全国共分为10个省,面积3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690万,GDP总计204亿美元,人均GDP有1369美元。
2,津巴布韦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农业基础比较好,如果不发生干旱的情况,每年的粮食完全可以自供自足。
全国可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5%,以生产玉米、烟草和棉花为主,曾经是世界第三大烟草出口国。
3,哈拉雷是津巴布韦的首都,也是该国的最大城市,位于东北部高原上,面积477平方公里,人口约187万。
是重要的工业和外贸出口城市,曾经有“非洲小巴黎”之称。
4,近几年,津巴布韦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在哈拉雷只有不到1%的人以工业制造和矿资源开采而发了大财。
该国的矿工属于高薪收入,每月最低薪资在443元人民币左右,除此之外就是公务员和普通工人,每月薪资在100~300元之间;该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都属于贫困人口,占比67%,大多数人只能解决基本食物问题,想要购买其他的生活用品,就比较困难。
5,哈拉雷始建于1890年,是英国殖民者为侵犯津巴布韦而修建的战略据点,后来随着人员不断涌入,便形成了城市。
哈拉雷是一座四季如春的城市,年平均气温在18度左右,周围都是富庶的农牧业区,商业繁荣,农、矿产品贸易繁盛,是世界上最大的烟叶集散市场之一。
6,中国是津巴布韦第二大贸易伙伴,也是津巴布韦最大的外资来源地。
该国每年种植的烟叶近一半都出口到了中国,世界高档香烟几乎都有掺入津巴布韦烟丝用来提香,所以中华烟有一股独特的焦甜香味。
7,津巴布韦的教育水平还是不错的,实行了中小学低收费的普及,成人识字率达89%。
但近几年,津巴布韦的学生入学率比较低,很多学生小学没有毕业就辍学在家,主要是因为无法承担学费。
8,津巴布韦大学是该国最好的大学,也是津巴布韦第一所大学,创办于1952年,全校共设有10个学院,包括孔子学院。
在这所大学就读的学生基本都有着优越的家庭条件,一个普通矿工的收入也是无法承担一名大学生的。
津巴布韦共和国The Public of Zimbabwe一、自然人文概况(一)自然地理1. 地理位置津巴布韦共和国位于非洲大陆东南部,地处内陆,位于南纬15°37’与22°24’、东经25°14’与33°4’之间,全境处于南回归线以北,以赞比西河和林波波河与赞比亚和南非为界,是中南非高原的一部分。
国境线全长3066公里。
南部与南非接壤(边界线长225公里),北面与赞比亚为邻(797公里),东北面连接莫桑比克(1231公里)。
西部地区与博茨瓦纳毗邻(813公里)。
国土面积约39.1万平方公里。
其中陆地面积约38.7万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0.4万平方公里。
2. 行政区划津巴布韦行政区划分为8个省(Province)和2个省级直辖市,共包括有59个行政区(District),下辖1200个社区(Ward)。
各省(包括直辖市)下辖的各行政区,由当地公共服务委员会任命区长负责管理。
农村地区设有农村管理委员会(Rural District Council),指定一名酋长作为行政执行区长。
农村管理委员会由下属各社区选出的委员组成。
各行政区同样设有与国家各部委职能相对应的区级办公室。
各行政区下面的社区设有类似的“社区发展委员会(Ward Development Committee)”,其组成包括各酋长所管辖的部落头领,以及各个村落所选出的代表。
社区是由按照地域划分的各个村落组成,村落也有经选举产生的“村委会”(Village Development Committee)。
现有的8个省分别为:马尼卡兰省(Manicaland),省会穆塔雷(Mutare),面积约为3.6万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约为160万①;中马绍纳兰省(Mashonaland Central),省会宾杜拉(Bindura),面积约为 2.8万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约为125万;东马绍纳兰省(Mashonaland East),省会马龙德拉(Marondera),面积约为3.2万平方公里,2002年时人口约为130万;西马绍纳兰省(Mashonaland West),省会奇诺伊(Chinhoyi),面积约为5.7万平方公里,2002年时人口约为140万;马辛戈省(Masvingo),省会马辛戈城(Masvingo City),面积约为5.7万平方公里,2002年时人口约为135万;北马塔贝莱兰省(Matabeleland North),省会卢帕尼(Lupane),面积约为7.5万平方公里,2002年时人口约为85万;南马塔贝莱兰省(Matabeleland South),省会关达(Gwanda),面积约为5.4万平方公里,2002年时人口约为65万;中部省(Midlands), 省会奎鲁(Gweru),面积约为4.9万平方公里,2002年时人口约为145万。
津巴布韦打工安全吗
对于很多人来说,津巴布韦可能是个陌生的国家,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
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非洲国家。
津巴布韦位于非洲南部,是一个自然风光优美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
然而,对于一些想要前往津巴布韦打工或生活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担心一个问题,津巴布韦打工安全吗?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津巴布韦的整体安全情况。
津巴布韦的治安状况相对稳定,政府对外国人的保护力度也在不断加强。
在主要城市和旅游景点,警方会加强巡逻和维护治安的工作,确保外国游客和打工者的人身安全。
此外,津巴布韦的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对于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其次,津巴布韦的社会环境相对友好。
津巴布韦人民热情好客,对外国人持友
好态度。
在津巴布韦打工的外国人通常能够感受到当地人的热情接待和帮助。
此外,津巴布韦的文化多样性也为外国打工者提供了一个开放包容的环境,让他们更容易融入当地社会。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津巴布韦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
由于津巴布韦是一个发
展中国家,一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可能会给外国打工者的生活带来一些不便。
此外,津巴布韦的医疗条件也相对落后,外国打工者在生病或受伤时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
综上所述,津巴布韦作为一个非洲国家,打工的安全情况相对较好。
政府和社
会对外国打工者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社会环境友好,但也不能忽视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
因此,如果有意前往津巴布韦打工,外国打工者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了解当地的情况,以确保自身的安全和权益。
彩虹之国——津巴布韦
■ 图文 沈光初天气十分晴朗,水雾中不时映出道道彩虹,微风吹过,人便穿行在雾中,与彩虹共舞,片刻之后云雾消散又沐浴在阳光中了。
非洲的土地是金色的,有着阳光之下的丰厚,充满了热情与纯朴,似乎孕育着生命原始的律动。
“津巴布韦”一词在班图语中取“石头城”之意。
津巴布韦位于野兽的袭击,以及土著部落的阻挠,第一
次来到索波力茨,就是现在的首都哈拉雷,
升起一面英国国旗,盖起木屋,开垦土地,
在早期英国人的经营下,这里成为了撒哈
游人参观。
津巴布韦大遗迹,从外观上看
就是一座古城的遗址,大概占45亩大小,
比较集中分为三个区域,山顶围栏、山谷
围栏和大围栏。
所谓围栏,有些像石头砌
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11
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12。
津巴布韦用英语怎么说津巴布韦共和国,是非洲南部的内陆国家,是非洲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制造业、农业、矿业为经济三大支柱,津巴布韦以出产优质鳄鱼皮而闻名,有“鳄鱼之乡”的誉称。
那么你知道津巴布韦用英语怎么说吗?接下来跟着店铺来学习一下吧。
津巴布韦的英语说法:Zimbabwe英 [zimˈbɑ:bwei]美 [zɪmˈbɑbwi, -we]津巴布韦相关英语表达:津巴布韦人 Zimbabwean津巴布韦历史 History of Zimbabwe津巴布韦报 The Zimbabwean Newspaper津巴布韦的英语例句:1. There are 94 countries represented in Barcelona, from Algeria to Zimbabwe.包括从阿尔及利亚到津巴布韦的94个国家在巴塞罗那设有代表处。
2. Up to ten thousand Zimbabwean soldiers are operating in Mozambique.多达1万名津巴布韦士兵正在莫桑比克执行任务。
3. Zimbabwe boasts Africa's most industrialised economy.津巴布韦是非洲工业化程度最高的经济体。
4. In the reserves of Zimbabwe and South Africa, annual culls are already routine.在津巴布韦和南非的自然保护区,每年的选择性捕杀已成惯例。
5. He was born in Zimbabwe where he completed his first degree in economics.他出生于津巴布韦,并在那里完成了经济学学士学位。
6. The couple set off in August from Morocco, drove throughthe Sahara, visited Nigeria and were heading for Zimbabwe.那对夫妇8月从摩洛哥出发,驱车穿过撒哈拉大沙漠,游览了尼日利亚,正向津巴布韦进发。
Qq:22837-26544,Mobile:139-172-36197 Ampere Y an,Zimbabwe CBCA,津巴布韦CBCA项目津巴布韦国家介绍津巴布韦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Zimbabwe,中国大陆、马新译作津巴布韦,台湾译作辛巴威),是非洲南部的内陆国家,1980年4月18日独立建国,面积39万余平方公里,首都哈拉雷(Harare)。
津巴布韦人口约1300万(2008年),黑人占总人口的99%,主要有绍纳族(占79%)和恩德贝莱族(占17%)两大民族。
津巴布韦58%的人口信奉基督教,40%信奉地方宗教,1%信奉伊斯兰教。
英语是津巴布韦的官方语言,主要语言还有修纳语和恩德贝莱语。
国庆日:1980年4月18日。
国歌:神圣的津巴布韦土地。
货币:津巴布韦元。
官方语言:英语。
与中国建交日期:1980年4月18日。
一、地理津巴布韦国土面积39万余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东南部,是一个内陆国家。
津巴布韦东邻莫桑比克,南接南非,西和西北与博茨瓦纳、赞比亚相连。
津巴布韦大部分地区是高原地形,平均海拔1000余米。
地形分高草原、中草原和低草原3种。
津巴布韦东部伊尼扬加尼山海拔2,592米,为全国最高点。
主要河流有赞比西河和林波波河,分别是与邻国赞比亚和南非的界河。
维多利亚瀑布、三比西河、三比西河上游的卡里巴水坝与大坝拦阻河水积蓄而成的卡里巴湖共同围成津巴布韦北边的疆界,与赞比亚相邻。
津巴布韦的东边国界全部与莫桑比克相邻,西南为博茨瓦纳,南境则有一部分与南非相连,以林波波河为界。
津巴布韦气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年均气温摄氏22度,10月份温度最高,达32度,7月份温度最低,约13~17度。
二、历史1.南部非洲的文明津巴布韦是南部非洲重要的文明发源地,在中世纪时代,该地曾存在一个修纳人(Shona,属于班图(Bantu)族的一支)建立的文明,并且遗留下不少文化遗迹,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大津巴布韦古城(也是津巴布韦的命名由来),以此城为首都的穆胡姆塔巴帝国(Munhumutapa Empire)透过与来自印度洋岸的回教商队贸易,在11世纪时渐渐强盛,利用当地生产的黄金、象牙与铜矿等重要物资,交换来自波斯湾地区的布料与玻璃等生产品,15世纪时,已经成为非洲南部最大的邦国。
修纳文明的强盛在19世纪时迈入尾声,1837年时,修纳人被属于祖鲁族的恩德贝勒人(Ndebele)征服,而来自英国与来自南边的波尔人(荷裔南非人)开始逐渐蚕食这个地区。
2.殖民地时期(1888年─1965年)1888年,英国殖民者赛西尔·罗兹从恩德贝勒国王手上取得他们领土内的采矿权,随后在1889年替英属南非公司(British South Africa Company)取得这里的领土权,并且在1895年时正式建立殖民国家“罗得西亚”,这一名称是以罗兹的名字命名的。
1896年到1897年,修纳人和恩德贝勒人开始武力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爆发津巴布韦第一次解放战争,约有450名白人被打死。
罗得西亚在1911年时分开成为北罗得西亚(今日的赞比亚)与南罗得西亚,后者在1922年时成为一个英属自治殖民地,就是今日的津巴布韦。
1953年时,英国不顾非洲人民的反对,将南北罗得西亚以及尼亚萨兰(今马拉维)联合成为一个联邦,命名为罗得西亚与尼亚萨兰联邦(Federation of Rhodesia and Nyasaland,简称罗尼联邦)。
在三地人民的反对下,特别是尼亚萨兰的反对下,联邦于十年后的1963年解散。
罗尼联邦解散后不久,1965年11月,南罗得西亚总理伊安·史密斯(Ian Smith)单方面宣布该国脱离英国的管辖独立,成立南罗得西亚国,但这份声明并不受境内大部分由北罗得西亚与尼亚萨兰所控制的黑人族群所认可。
负责托管这地区的英国声称此独立宣言是种叛乱行为不予承认,但也没有实际使用武力来恢复控制权。
3.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1965年─1980年)在1966年至1968年的国际斡旋工作失败后,英国要求联合国对罗得西亚进行经济制裁,但一意孤行的白人政权仍然在1970年时宣布成立共和国政体,也没有获得任何国际上的承认。
在白人执政的这段期间,津巴布韦境内的黑人团体一直在进行激烈的游击战试图推翻当权者。
1978年,在国际制裁与黑人武装运动的交相夹击下,白人政府终于被迫与包括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ZAPU)及津巴布韦非洲国家联盟(ZANU)在内的诸多黑人势力签订了协约,共同推派卫理公会主教穆佐列瓦(Abel Tendekayi Muzorewa)担任津巴布韦罗得西亚临时政府的首相。
在英国的监督下,黑人游击组织终于愿意卸除武装结束内战,在1980年时举行了该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民主选举,虽然穆佐列瓦有原本罗得西亚白人政权与南非政府的支持,但却在本国大部分的黑人族裔中缺乏信赖,他的过渡政府并没有在大选中获得持续执政的机会,而是由罗伯特·穆加贝(Robert Mugabe)与他领导的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ZAPU)获得政权。
在国家政权顺利转移到黑人政府的手上之后,于1980年4月18日津巴布韦共和国正式独立建国。
在此之后穆加贝连续赢得多次竞选,一直持续执政至今。
三、现况虽然津巴布韦的国政已经转移到了黑人族裔的手上,但是穆加贝总统通过暴力将欧裔的土地没收。
20世纪末期,动摇经济,许多基础民生需求匮乏。
2000年开始,津巴布韦政府以白人所持有之土地系在殖民时代从黑人原住民手中非法取得为理由,进行土地改革,强制没收大部分白人拥有的土地。
此举造成境内大量白种农人出走,经济陷入混乱。
2002年,穆加贝再次获得连任。
反对党与劳工组织纷纷发动罢工与抗争,要求穆加贝提早下台退休,而政府则以军警部队镇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为首的资金援助债权国,控告穆加贝政权藐视人权与在大选中舞弊,纷纷搁置援助计划。
而英联邦则在2002年时宣布对津巴布韦停权一年处分,津巴布韦则于不久之后主动退出该协会作为回应。
由于长期积欠外债,政府又不愿意实施经济上的稳定措施,使得IMF暂停了对津巴布韦的经济援助,而该国政府则以大量印制新钞来填补财政上的赤字作为回应,却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与币值急贬。
津巴布韦官方公布2007年11月份的通胀率,高达26,000%,而真实数字可能更高。
由于失业率高达80%,大量人民为了生计被逼逃到邻国。
2008年大选投票在平静的气氛中和平落幕,最大反对党民主改革运动党(MDC)的茨万吉拉伊第一轮投票的得票率领先穆加贝,但茨万吉拉伊的得票率未达半数,因此于6月27日举行次轮选举,但茨万吉拉伊退选,最终穆加贝胜出。
另一方面国内的经济情况未见起色。
2008年2月,通货膨胀率达165,000%;2008年6月,通货膨胀率达200,000%,该国央行并于2008年7月21日发行面值1000亿元的津巴布韦元钞票[10][11][12]。
津巴布韦从2008年8月1日起货币改制,100亿旧津巴布韦元相当于1新津巴布韦元。
2009年一月消息,津巴布韦将于近日发行一套世界上最大面额的新钞,这套面额在万亿以上的新钞包括10万亿、20万亿、50万亿和100万亿津元四种。
在2009年4月12日时,该国政府更宣布因为已经难以维持货币价值,将停用本国货币一年。
四、人口津巴布韦约有12,382,920人口(2008年7月估计值),其中非裔黑人占了98%,混血与亚裔人种占1%,白人则占1%不到。
在黑人族裔中最主要的一支为修纳人(Shona,占总人口82%),居次为恩德贝莱人(Ndebele,占总人口14%)。
英语是津巴布韦的官方语言,并与修纳语和恩德贝莱语并列为主要语言。
津巴布韦约有半数的人口是信仰一种由基督教与地方信仰所混合而成的融合信仰(syncretic),其余25%信仰基督教,24%则为地方信仰。
至于伊斯兰教与其他的宗教信仰,则占了该国不到1%的人口。
五、与中国的交往中国在津巴布韦建国初期在政治上、待遇上、军事上给他支持。
建交以开始在经济方面提供援助,一个是双方的贸易,一个是我们提供一些无偿援助。
后来就发展到特别是近10年强调的互利合作,互利共赢的关系。
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军事上跟津巴布韦都有合作关系,是一个全方位的,也是多层次的合作关系。
领导人在高层、中层、低层都有来往。
高层的来往主要是领导人的访问。
穆加贝访问中国至少8次。
内阁的领导人和部长几乎没有没来过中国的。
我们的领导人,包括人大政协成员、副总理,我们的领导人去的也很多,层次是非常多的。
各部门之间,下面的官员,外交部、商务部、技术部、农业部门的来往也很多,是多层次的。
还有一个特点是我们两国的关系是全天候的。
我们经常说津巴布韦是我们全天候的朋友,不管国际形势怎么变化,两国国内的情况怎么变化,这种友好关系从来没有发生过变化。
从这30年来看,从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内形势来讲,我们也经历了很多变化。
那么津巴布韦的政府也在变,以前是一党执政,现在是多党执政,但是这些变化从来没有影响过两国的友好,两国的来往。
不管是风和日丽,还是暴风骤雨,唯一不变的是中津友好合作关系没变,所以他们叫我们是全天候的朋友。
六、经济往来中国和津巴布韦的贸易关系这30年来发展的很顺利,取得了很多成果。
像贸易刚开始是几十万,几百万美元,现在是二三亿美元了,过去我们中国在津巴布韦没有什么投资,基本上是无偿援助,无息贷款,我们现在是津巴布韦最大的投资国。
国家协助国内企业,包括国企、民企能够到非洲、去津巴布韦投资,建立一些合资合作的企业。
烟草方面,过去我们大量的进口津巴布韦的烟草,每年都生产22万吨。
钢铁方面,我们在那里成立了硌矿公司,跟当地的企业合作,开发了资源,增加了矿业生产和出口,解决了就业问题,也满足我们国内的需求。
石油供方面,现今贸易金额达到1000个亿。
七、经济贸易涉及的范围农业食品类:农产品、农机、灌溉设备、水工、生态农业、水产养殖、园艺、绿化设备、食品、饮料及加工设备等;工具类:五金工具、电动/气动工具、手工具、量刃具、磨料磨具、标准件、紧固件、链条、起重葫芦及千斤顶;机械类:搬运、工程机械、建筑机械、食品印刷包装机械、标签及灌装设备、纺织机械、中小型造纸成套设备、水电成套设备、水电成套设备、锻压焊接设备、制冷设备;交通设备类:汽车及汽车零附件、摩托车、自行车及其零配件、铁路、车库设备;电机设备类:电工设备、电机、水泵、线缆、电器元件、家用电器、机电产品及电子元器件、各种仪器仪表、光学仪器;医疗类:医疗器械、健身器材、医疗保健品;建材类:钢材、水泥、混凝土、玻璃、密封材料、地板、石材、瓷砖、建筑五金、木材、建筑胶凝制品、粘合剂、门窗、涂料、墙体材料、室内装饰材料等;轻工类:纺织品、服装、鞋及皮质品、家居展品儿童用品、装饰制品、陶瓷制品、装修材料、生活用品、旅游商品等轻工产品;能源类:发电机,水能,太阳能,热能及风能设备、地质勘探、采矿设备及技术等服务业:广告、银行、金融管理、咨询、物流、会展和连锁经营,工业规划、保险、投资、资产管理、公众服务(文化保护,教育和培训,政府,医疗)等电子信息类:计算机、信息处理设备、办公设备、高科技通讯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