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处理工艺说明
- 格式:docx
- 大小:6.62 MB
- 文档页数:7
废气处理工艺流程废气处理是指对产生的工业废气进行净化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或再利用要求的过程。
废气处理工艺流程一般包括收集、输送、净化和排放四个步骤。
1.收集:废气收集是指将产生的工业废气通过通风系统或管道系统收集起来。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通常会有专门的排气系统将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或者设有废气收集系统将废气引导至专门的处理设备进行处理。
废气收集的方式不同,有些是主动的收集,有些是被动的收集。
2.输送:废气输送是指将收集到的废气通过管道或其他输送设备进行输送到废气处理设备,如净化器、燃烧炉等。
废气的输送过程中需要注意废气的密封性和防止泄漏。
3.净化:废气净化是废气处理的核心环节。
废气净化可以使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或生物方法进行处理。
常见的废气净化方法包括吸附、洗涤、燃烧、催化、膜分离、生物过滤等。
不同的废气组分和排放标准要求,需要采用不同的净化方法。
净化设备一般包括除尘设备、脱硫设备、脱硝设备、除臭设备等。
-除尘:采用物理方法将废气中的颗粒物进行分离和收集。
常见的除尘设备有静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旋风除尘器等。
-脱硫:采用化学方法将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吸收和转化。
常见的脱硫设备有吸收塔、石灰石石膏法脱硫设备等。
-脱硝:采用化学方法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还原和转化。
常见的脱硝设备有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设备、氨法脱硝设备等。
-除臭: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废气中的臭味物质去除或转化。
常见的除臭设备有氧化法除臭设备、吸附法除臭设备等。
4.排放:废气处理过后,符合排放标准的废气可以通过管道或烟囱排放到大气中。
排放过程需要进行监测和记录,确保废气的排放达到环保标准。
在废气处理工艺流程中,需要根据废气的组分和特性,选择合适的净化方法和设备,并考虑工艺的经济性、可行性和环保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废气处理过程的监测和数据记录,以便进行后续的污染源控制和优化处理。
废气处理工艺流程的设计和实施需要和相关法规和规范相结合,确保达到环境保护要求。
废⽓处理⼯艺设计说明书神华煤直接液化项⽬(先期⼯程)污⽔处理场臭⽓处理系统⼯艺说明北京中兵北⽅环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废⽓产⽣源的描述本项⽬所新建的污⽔处理场主要处理⼯⼚的含油污⽔与⾼浓度有机废⽔,处理后的废⽔⽤于循环补充⽔。
其处理⼯艺流程如下:1、⾼浓度废⽔处理流程2、含油污⽔处理流程由以上处理流程可知,两种⼯艺均采⽤了⽣化法,所以臭⽓的主要产⽣点为两种⼯艺流程中的⽣化部分,即3T-AF1、3T-AF2、3T-BAF 和A/O⽣化池。
其中3T-AF1⽣化池为污⽔的厌氧处理段,主要的产⽓种类为甲烷(CH4),需由单独的⼀套系统进⾏收集与处理,不在臭⽓收集与处理的系统之中,本次不予考虑。
除以上⽣化池以外,还有部分密闭设备由于废⽔的蒸发、⼯艺温度、压⼒的升⾼等原因造成的⼩范围内的臭⽓的产⽣与扩散,也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定的污染,影响⼯⼈的操作,需⼀并排⼊废⽓处理系统进⾏净化。
主要产⽓点的设备及构筑物如下:A/O⽣化池、含油污⽔吸⽔池、⽣活污⽔吸⽔池、3T-AF2、BAF ⽣化池、油泥浮渣池、含油污⽔调节罐、油⽔分离器、加压溶⽓⽓浮、涡凹⽓浮、污油脱⽔罐⼆、废⽓的组成及各设备、构筑物的产⽓量1、废⽓的组成由于此次废⽔处理采⽤的厌氧兼好氧⽣物处理法,所以⽓组成为含微量烯烃、苯、甲苯、挥发酚、氨⽓、硫化物、恶臭等臭源的⽓体。
2、废⽓的产⽣量废⽓处理装置的作⽤是将污⽔处理场各种加盖⽔池和设备内的废⽓抽⼊处理后排⼊⼤⽓,排出⽓体满⾜《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废⽓来源:加盖⽔池及设备情况见下表废⽓来源情况表除上述加盖⽔池外,可能其他⼀些设备也会产⽣废⽓及恶臭,需要⼀并引⼊废⽓处理系统处理,例如:污泥脱⽔机房等。
废⽓量确定:根据所提供加盖构筑物情况,计算出总平⾯⾯积约为3200m2,考虑到盖板形式影响⽔⾯上部废⽓收集空间,以及是否需要⼈⼯操作等因素将影响换⽓次数的确定,加之尚有其他设备也有可能产⽣臭⽓,因此,确定废⽓总量为14500m3/h。
完整版VOC废气处理工艺一、引言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指在常温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广泛存在于各个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如化工、印刷、油漆、涂料等。
VOCs的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VOC废气进行有效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任务。
二、VOC废气处理工艺原理VOC废气处理工艺的目标是将VOCs转化为无害物质或将其浓度降低到符合排放标准。
常用的VOC废气处理工艺包括吸附、燃烧、催化氧化和生物处理等。
1. 吸附吸附是将VOCs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的方式从废气中去除的工艺。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分子筛等。
废气经过吸附剂床层时,VOCs被吸附在吸附剂表面上,从而实现废气净化的目的。
吸附剂饱和后,可以通过热解或蒸汽再生方式进行再生,使吸附剂重新恢复吸附性能。
2. 燃烧燃烧是将VOCs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的工艺。
常见的燃烧设备包括焚烧炉、直接燃烧炉等。
废气经过燃烧设备时,VOCs在高温条件下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O2和H2O。
燃烧工艺具有高效、彻底的优点,但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3. 催化氧化催化氧化是利用催化剂催化VOCs氧化为无害物质的工艺。
常用的催化剂有铂、钯、铁等。
废气经过催化剂床层时,VOCs与氧气在催化剂表面上发生氧化反应,转化为CO2和H2O。
催化氧化工艺具有高效、低温、低能耗的优点。
4.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将VOCs降解为无害物质的工艺。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生物滤床、生物膜反应器等。
废气经过生物处理设备时,VOCs被微生物降解为CO2和H2O。
生物处理工艺具有低能耗、无二次污染的优点,但对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有一定要求。
三、完整版VOC废气处理工艺流程根据废气特性和处理要求的不同,完整版VOC废气处理工艺可以采用以下流程:1. 废气预处理废气预处理是指对废气进行除尘、除湿等处理,以保证后续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
常用的废气预处理设备有除尘器、除湿器等。
常见的废气处理工艺及46种处理工艺流程图常用的有机废气处理方法有光氧催化、低温等离子、微波催化、催化燃烧、活性炭吸附、生物药液降解等,这些有机废气因所处行业、浓度不同适合于不同的处理方法。
光氧催化氧化利用特制的高能高臭氧UV紫外线光束照射废气,使有机或无机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链,在高能紫外线光束照射下,与臭氧开展反应生成低分子化合物,如CO2、H20等。
投资费用低,适用范围广,净化效率高,操作简单,除臭效果好,设备运行稳定,占地小,运行费用低,随用随开,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吸附法利用吸附剂的吸附功能使有机废气物质由气相转移至固相,适用于处理低浓度,高净化要求的有机废气。
净化效率很高,可以处理多组分有机废气,吸附剂费用昂贵,再生较困难,要求待处理的有机废气有较低的温度和含尘量。
低温等离子体等离子体内部产生富含极高化学活性的粒子,如电子、离子、自由基和激发态分子等。
废气中的污染物质与这些具有较高能量的活性基团发生反应,最终转化为C02和H20等物质,从而到达净化废气的目的。
适用范围广,净化效率高,尤其适用于其它方法难以处理的多组分有机废气,设备占地面积小;电子能量高,几乎可以和所有的有机废气分子作用;运行费用低;反应快、结束十分迅速,随用随开。
但对含水、含尘、有机废气易爆炸,一次性投资费高。
催化燃烧法又称为(RTO)在高温下有机废气物质与燃料气充分混和,在催化剂(三氧化二铝或二氧化钛)实现完全燃烧。
适用于处理高浓度、小气量的可燃性气体,净化效率高,有机废气物质被彻底氧化分解,但设备易腐蚀,消耗燃料,处理成本高,易形成二次污染。
水吸收法(喷淋塔)利用有机废气中某些物质易溶于水的特性,使有机废气成分直接与水接触,从而溶解于水到达去除目的。
适用于水溶性、有组织排放源的有机废气。
工艺简单,管理方便,设备运转费用低,但产生二次污染,需对洗涤液开展处理;净化效率低,应与其他技术联合使用,对有机废气处理效果差。
药液吸收法利用有机废气中某些物质和药液产生化学反应的特性,去除某些有机废气成分,适用于处理大气量、高中浓度的有机废气。
废气处理工艺流程
1废气处理工艺流程
废气处理是生活现代化、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环节,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下面介绍废气处理工艺流程:1.1废气收集
废气收集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将污染源产生的废气及时从污染源中收集,划分管道向污染控制设备传送,部分废气通过烟囱、烟囱和口或其他排出口排出。
收集和排出管道应有一定的技术负荷,具备一定的挡污和气体完整性,使废气正确分流至污染控制设备及其他目的地。
1.2废气洁净
废气洁净就是指将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气经过污染控制设备,移除污染物,从而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一般情况下,在废气洁净中使用反应器、净化塔、湿式洗涤器等设备,通过化学反应、物理吸附和质子交换等方法,有效地去除污染物,达到废气洁净的目的。
1.3废气排放
废气排放是指在经过处理后的废气,把它释放到大气中的过程。
通常在废气排放前,都必须对废气进行测量,以确保排放符合国家、地方的废气排放标准。
废气处理技术是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的重要环节,它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重要技术,非常重要。
因此,我们在关注环境保护的同时,也应重视废气处理的质量,切实确保废气的安全排放。
燃气锅炉废气处理工艺
燃气锅炉的废气主要成分是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等,处理这些废气的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脱硝工艺:脱硝是指去除废气中的氮氧化物。
常用的脱硝工艺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非选择性催化还原(SNCR)。
SCR 工艺通过喷入氨气等还原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
SNCR 工艺则是通过喷入尿素等还原剂,在高温下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
2. 脱硫工艺:脱硫是指去除废气中的二氧化硫。
常用的脱硫工艺包括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
湿法脱硫通过喷入石灰石等碱性物质,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钙等物质。
干法脱硫则是通过喷入活性炭等吸附剂,将二氧化硫吸附下来。
3. 除尘工艺:除尘是指去除废气中的烟尘。
常用的除尘工艺包括静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和湿式除尘器。
静电除尘器通过静电作用将烟尘吸附在电极上,布袋除尘器则是通过布袋过滤将烟尘捕获下来,湿式除尘器则是通过水膜将烟尘捕获下来。
4. 烟气再循环:烟气再循环是指将部分废气回流到炉膛中,降低炉膛温度,从而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
这种工艺可以减少脱硝的负担,降低脱硝的成本。
5. 低氮燃烧技术:低氮燃烧技术是指通过改进燃烧设备和燃烧方式,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
这种工艺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是一种比较彻底的解决方案。
以上是燃气锅炉废气处理的常见工艺,不同的工艺可以组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在选择废气处理工艺时,需要根据废气的成分、浓度、排放标准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废气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一、废气处理系统工艺流程1.气体收集阶段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首先需要被收集起来。
一般会设置收集罩或管道来将废气集中收集,保证废气能够被有效地进入后续的处理设备。
2.废气净化阶段废气净化是废气处理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目的是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降低到允许排放标准以下。
常见的废气净化设备包括:-光氧催化设备:利用紫外线和催化剂将废气中的有机物和有害气体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除尘设备:通过布袋过滤或静电除尘等方法,去除废气中的颗粒物和粉尘。
-吸附剂:利用吸附剂吸附废气中的有害气体,然后再进行再生。
3.废气排放阶段在经过净化处理后的废气可以达到环境排放标准,然后通过烟囱等排放通道排放到大气中。
在排放过程中,需要进行监测和记录,以确保排放达到规定要求。
二、操作规程为了保证废气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废气净化效果,需要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废气处理系统操作规程:1.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定期接受相关培训。
-操作过程中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定,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等。
-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应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应对。
2.设备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熟悉废气处理系统的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
-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如泵、风机、阀门等是否正常运行。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如更换滤网、清洗管道等。
3.废气监测规程-定期对废气进行抽样分析,监测废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废气处理设备的运行参数,确保废气净化效果符合标准。
4.废气记录规程-对废气处理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记录,如系统启停时间、操作参数等。
-对废气排放进行记录,包括排放浓度、排放量等数据。
-保存相关记录资料,便于日后查询和分析。
综上所述,废气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是确保废气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和废气净化效果达标的重要措施。
通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可以保护环境、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并达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目的。
废气的处理工艺
废气的处理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物理处理:物理处理通常使用各种设备进行分离、捕集和去
除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和颗粒状污染物,如常用的旋风分离器、布袋过滤器、湿式废气处理装置等。
2.化学处理:化学处理主要使用化学反应来转化或降解废气中
的有害物质,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吸收、催化等方法。
比如利用化学吸收剂吸收废气中的有害气体,如石灰乳吸收二氧化硫。
3.生物处理:生物处理利用生物微生物的活性代谢来降解和转
化废气中的有害物质。
常用的方法有生物滤床、生物反应器和生物膜等,可以去除废气中的氨气、硫化氢等物质。
4.热处理:热处理方法主要是利用高温进行分解、燃烧或气化
废气中的有害物质,比如高温燃烧炉、焚烧炉等。
燃烧废气时可以利用余热回收和节能。
5.吸附处理:吸附处理是通过介质吸附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并
将其与废气分离,常用的吸附介质有活性炭、分子筛等。
以上是常见的废气处理工艺,不同的污染物和废气特性可以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综合处理。
同时,废气处理还需要符合相应的环境法规和标准。
VOC废气处理工艺详解:技术原理、应用与优化策略一、引言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废气之一,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VOC废气处理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VOC废气处理工艺的技术原理、应用领域及优化策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领域的知识。
二、VOC废气处理工艺技术原理1.吸附法: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的吸附作用将VOCs从废气中分离出来。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沸石等。
该方法适用于低浓度、风量较小的废气处理。
2.吸收法:吸收法是利用吸收剂与VOCs进行物理或化学反应,将其从废气中吸收。
常用的吸收剂有水、碱性溶液等。
该方法适用于高浓度、风量较大的废气处理。
3.冷凝法:冷凝法是通过降低温度使VOCs冷凝成液体,进而分离出来。
该方法适用于高浓度、低风量的废气处理。
光催化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是利用光照射催化剂,产生强氧化剂,将VOCs氧化分解为无害物质。
该方法适用于低浓度、中等风量的废气处理。
4.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VOCs分解为无害物质。
该方法适用于低浓度、大风量的废气处理。
三、VOC废气处理工艺应用领域1.工业生产: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VOCs废气,如石油化工、印刷、制药等行业。
这些废气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采用合适的VOC废气处理工艺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气进行处理至关重要。
2.汽车尾气: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苯、甲苯等VOCs。
采用合适的VOC废气处理工艺对汽车尾气进行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3.室内空气:室内空气中的VOCs主要来源于装修材料、家具、家用电器等。
采用合适的VOC废气处理工艺对室内空气进行处理,可以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四、VOC废气处理工艺优化策略1.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针对不同的废气来源和浓度,选择合适的VOC废气处理工艺至关重要。
工业废气处理工艺
工业废气处理工艺是指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的一系列技术和方法。
常见的工业废气处理工艺包括以下几种:
1. 物理处理:通过物理方法对废气进行处理,如吸附、吸收、冷凝、过滤等。
物理处理主要是通过改变废气中污染物的物理状态,使其凝结、吸附或过滤掉。
2. 化学处理:通过化学反应对废气中的污染物进行转化或去除。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氧化、还原、中和、沉淀等。
3. 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对废气进行降解和转化。
生物处理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性来降解废气中的有机物或转化为无害物质。
4. 燃烧处理:将废气经过高温燃烧,将污染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燃烧处理是一种常见的废气处理方式,适用于高浓度、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废气。
5. 膜分离:利用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对废气进行分离和浓缩。
膜分离主要包括气体渗透、吸附、溶解、扩散等机制。
综合应用以上不同的工艺,可以针对不同的废气特性和污染物组成,选择合适的废气处理工艺进行处理,达到减少废气排放、降低污染物浓度、保护环境的目的。
有机废气处理工艺
废气排放是对环境的一种污染,有机废气处理可以有效的减少有机污染的不利影响。
有机废气的处理工艺有两大类,一种是化学处理,一种是物理处理,这两种处理方式可以根据废气的特性而定。
一、化学处理工艺
1.化氧化法:催化氧化法是一种使用催化剂来氧化废气中的有机物的处理手段,常用的催化剂有碳酸钾、膨润土、氧化铝等,通过吸收和氧化的方式减少有机物的排放,可以有效的减少有机废气的污染。
2.冻干燥法:冷冻干燥法是一种采用低温来分解废气中的有机物的处理手段,通过使废气中的有机物进入固态,去除其中的有害污染物,有效的减少有机废气的污染。
3.离法:电离法是一种使用高压电场来分解废气中有机物的处理手段,通过高压电场将有机物分解成低毒有机物,从而有效减少有机废气的污染。
二、物理处理工艺
1.催化法:热催化法是一种使用高温来分解废气中的有机物的处理手段,通过使废气中的有机物进入气态,从而去除有害污染物,可以有效的减少有机废气的污染。
2.除法:脱除法是一种使用吸附剂来去除有机物的处理手段,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沸石等,通过将有机物吸附或吸收的方式去除有毒物质,从而有效的减少废气的污染。
3.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是一种使用离子交换树脂来净化废气中的
有机物的处理手段,通过吸附或交换的方式去除有机物,从而有效减少废气的污染。
以上就是有机废气处理工艺的介绍,希望上述介绍可以为大家学习有机废气处理工艺提供帮助。
不论是化学处理还是物理处理,都可以有效地减少有机废气的污染,从而净化空气,保护我们的环境。
有机废气处理技术有助于减少污染,改善环境,保护人类的健康,是我们推动保护环境的有力武器之一。
废气处理工艺流程废气处理工艺流程是指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废气处理工艺流程的设计和实施对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废气处理工艺流程的一般步骤和主要技术。
首先,废气处理工艺流程的第一步是废气的收集。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需要通过管道系统被收集起来,以便进行后续的处理。
收集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废气的种类和产生地点,确保所有的废气都能够被有效地收集起来。
接下来,收集起来的废气需要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废气中的颗粒物、油烟、有害气体等。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过滤、吸附、冷凝等。
通过预处理,废气中的有害成分可以得到有效的去除,为后续的处理工作创造条件。
然后,经过预处理的废气需要进行主要处理工艺。
主要处理工艺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吸附、吸附、膜分离等,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氧化、还原、中和等,生物方法主要包括生物滤池、生物塔等。
根据废气的成分和排放标准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最后,经过主要处理工艺处理后的废气需要进行尾气处理。
尾气处理是指对处理后的废气进行最终的净化和排放。
常见的尾气处理方法包括吸收、吸附、膜分离等。
通过尾气处理,废气中的残留有害成分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清除,确保排放的废气符合国家相关的排放标准。
综上所述,废气处理工艺流程包括废气收集、预处理、主要处理和尾气处理四个步骤。
通过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设计和技术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于废气处理工艺流程的理解和实践有所帮助。
化工厂废气处理工艺流程
《化工厂废气处理工艺流程》
化工厂废气处理是重要的环保工作,其目的是防止有害气体排放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废气处理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废气采集:化工厂产生的废气需要被有效采集,通常通过管道系统将废气导入处理区域。
2. 废气净化:废气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如硫化物、氮氧化物、颗粒物等,需要通过净化设备去除。
通常采用物理吸附、化学吸收、催化氧化等方法进行净化处理。
3. 废气处理:对于含有可燃气体的废气,需要经过燃烧处理,将有害物质转化成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
对于含有其他有害物质的废气,可以采用化学反应或压缩冷凝等方法将其处理掉。
4. 尾气排放:经过处理后的废气需要经过监测和检测,确保其符合环保标准后,才能够排放到大气中。
在化工厂废气处理工艺流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废气成分、流量、温度和压力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处理设备和方法。
同时,还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环保法规和标准,确保废气处理达到合格的标准。
化工厂废气处理工艺流程的完善将有助于保护环境、减少对人体的危害,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化工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废气处理工艺及说明1、废气处理工艺及流程图塑料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非甲烷总烃及异味的废气,废气先经集气罩(收集效率不小于85%)收集后,再经废气处理系统进行处理,最终经规定高度的排气筒排放。
2、工艺流程说明(1)喷淋塔喷淋塔主要利用污染物在水中的溶解性,能够有效地吸收易溶于水的污染物质,从而降低后续处理部分的负荷,增加系统利用效率和使用周期。
水喷淋洗涤塔主体设计:废气粉尘颗粒经水喷淋后沉降去除。
水洗涤塔设备包括配套管线、喷头、就地控制箱及洗涤液贮罐、加药泵、循环泵、安装支架等安全有效运行所需的全部附件。
塔内设备和结构填料填料是多面空心球,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具有较大的湿润面积,具有较大的气液传质比表面积,有利于气液反应,增加吸收效率。
具有合适的填料空隙率,确保塔中气液分布均匀且具有较少的通过阻力。
填料所组成的填料层,具有合适的持液量,有利于气液两相传质。
填料采用多面球,耐酸、碱,压降小,气液能够有效接触。
喷头选择进口无堵塞喷咀,保证气液接触的均匀性。
避免“返混”现象的发生。
在喷淋截面上布置多个喷咀,确保液体分布的均匀性。
保证水良好的喷洒效果,喷洒角度120度。
除雾器除雾器安装在每一塔的出口,分离处理后气体中的雾滴。
除雾器具有良好的结构构造,满足良好的分离能力,包装去除化学药液并避免其外溢到大气中。
除雾器用PP材质。
循环喷淋泵能够耐酸或碱的喷淋泵。
泵接触液体部分选用耐腐蚀、高强度的不锈钢抗化学材料制造,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适用于腐蚀液体的抽送。
同时具备长时间稳定运行。
(2)鼓风机每套设备只需配备一台风机,封闭空间采用自然补充新风的方式,无其它任何机械补风,以保证空间的负压状态。
除臭空间空气流动示意图:采用一台离心式风机,材质玻璃钢,防爆,额定风量以20℃、湿度为65%为准,风机余量10-15%,总绝对效率不低于80%。
管道处采用风阀控制,进风阀的调节范围50-100%。
玻璃钢风机为离心式,外壳为一体成形,并采用胶壳保护,机壳有人孔配置,叶轮清洁方便并有排水阀设计以减少故障。
本文汇聚以下工艺: 有机废气治理工艺、酸性气体治理工艺、国内常用烟气脱硫工艺、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工艺等.旨在为工业企业节能提供参考,加快废气治理,还天以“蓝”装.1、有机废气治理工艺干式过滤器先净化废气中漆雾的颗粒物及水份,避免二次污染及保护活性碳.有机废气再通过吸附床,与活性炭接触,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被吸附在活性炭表面.最后有机废气引入催化燃烧装置前,先通过预热器对废气进行先预热,再通过催化燃烧床内的电加热器加热废气生成无害的H2O和CO2.燃烧后放出大量的热量,可采用热交换器将高温尾气回收利用以减少预热能耗.工艺特点:1. 适合处理常温、大风量、中、低浓度的有机废气;2. 不产生二次污染,设备投资及运行费用低;3. 吸附剂选用优质蜂窝状活性炭,具有使用寿命长、运行阻力低、净化效率高的特点;4. 催化低温分解,预热时间短,能耗低,催化剂使用寿命长,催化分解净化率高达97%;5. 设备运行稳定,可靠,活动件少,检修系统配备完善,操作维修方便;6. 整个运行过程中实现全自动化PLC控制,方便,可靠;7. 系统安全设施完善,配有阻火器,泄爆口,运行时出现的异常情况将报警并自动停机.适用范围:在化工、印染、塑料、机械、仪表、电线电缆、漆装线、电机、发动机、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家电、印刷,磁带,制鞋等行业和部门所挥发或泄露出的有机废气与臭味、如苯类、醇类、酮类、醛类、脂类、醚类、烷烃类等温合有机废气的脱除、净化,均可采用本工艺.2、酸性气体治理工艺酸性废气通过各支管将各设备、区域产生的废气收集,进入主风管,通过废气处理洗涤塔利用气体与液体间的接触,将气体中污染物传送到液体中,然后再将清洁之气体与被污染的液体分离净化,最后由防腐风机抽吸至活性炭吸附床吸附废气中的有害成分,达到达标排放的方法.整个工艺根据现场要求可选择PP,玻璃钢等防腐材料,例如PP凤管、玻璃钢风机等.设计工艺:废气→→PP风管→→废气处理洗涤塔→→防腐风机→→活性炭吸附床→→排放工艺特点:本工艺前后衔接合理而流畅,上一级处理单元都为下一级处理单元做了很好的铺垫,可使得整个系统长期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保证处理效果,使废气能稳定达标排放.另外,本工艺能耗省,运行费用低,全部构筑物可布置到最紧凑的程度,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适用范围:适用与电子工业、半导体制造业、PCB制造业、LCD制造业、钢铁金属工业、电镀及金属表面处理工业、酸洗制程、染料/制药/化学工业、除臭/氯气中和、燃烧废气SOx/NOx之去除、其他水溶性空气污染.3、国内常用烟气脱硫工艺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脱硫技术,日本、德国、美国的火力发电厂采用的烟气脱硫装置约90%采用此工艺.它的工作原理是:将石灰石粉加水制成浆液作为吸收剂泵入吸收塔与烟气充分接触混合,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以及从塔下部鼓入的空气进行氧化反应生成硫酸钙,硫酸钙达到一定饱和度后,结晶形成二水石膏.经吸收塔排出的石膏浆液经浓缩、脱水,使其含水量小于10%,然后用输送机送至石膏贮仓堆放,脱硫后的烟气经过除雾器除去雾滴,再经过换热器加热升温后,由烟囱排入大气.由于吸收塔内吸收剂浆液通过循环泵反复循环与烟气接触,吸收剂利用率很高,钙硫比较低,脱硫效率可大于95% .旋转喷雾干燥烟气脱硫工艺.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以石灰为脱硫吸收剂,石灰经消化并加水制成消石灰乳,消石灰乳由泵打入位于吸收塔内的雾化装置,在吸收塔内,被雾化成细小液滴的吸收剂与烟气混合接触,与烟气中的S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aSO3,烟气中的SO2被脱除.与此同时,吸收剂带入的水分迅速被蒸发而干燥,烟气温度随之降低.脱硫反应产物及未被利用的吸收剂以干燥的颗粒物形式随烟气带出吸收塔,进入除尘器被收集下来.脱硫后的烟气经除尘器除尘后排放.为了提高脱硫吸收剂的利用率,一般将部分除尘器收集物加入制浆系统进行循环利用.该工艺有两种不同的雾化形式可供选择,一种为旋转喷雾轮雾化,另一种为气液两相流.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具有技术成熟、工艺流程较为简单、系统可靠性高等特点,脱硫率可达到85%以上.该工艺在美国及西欧一些国家有一定应用范围8%.脱硫灰渣可用作制砖、筑路,但多为抛弃至灰场或回填废旧矿坑.磷铵肥法烟气脱硫工艺.磷铵肥法烟气脱硫技术属于回收法,以其副产品为磷铵而命名.该工艺过程主要由吸附活性炭脱硫制酸、萃取稀硫酸分解磷矿萃取磷酸、中和磷铵中和液制备、吸收磷铵液脱硫制肥、氧化亚硫酸铵氧化、浓缩干燥固体肥料制备等单元组成.它分为两个系统:烟气脱硫系统——烟气经高效除尘器后使含尘量小于200mg/Nm3,用风机将烟压升高到7000Pa,先经文氏管喷水降温调湿,然后进入四塔并列的活性炭脱硫塔组其中一只塔周期性切换再生,控制一级脱硫率大于或等于70%,并制得30%左右浓度的硫酸,一级脱硫后的烟气进入二级脱硫塔用磷铵浆液洗涤脱硫,净化后的烟气经分离雾沫后排放.肥料制备系统——在常规单槽多浆萃取槽中,同一级脱硫制得的稀硫酸分解磷矿粉P2O5 含量大于26%,过滤后获得稀磷酸其浓度大于10%,加氨中和后制得磷氨,作为二级脱硫剂,二级脱硫后的料浆经浓缩干燥制成磷铵复合肥料.炉内喷钙尾部增湿烟气脱硫工艺.炉内喷钙加尾部烟气增湿活化脱硫工艺是在炉内喷钙脱硫工艺的基础上在锅炉尾部增设了增湿段,以提高脱硫效率.该工艺多以石灰石粉为吸收剂,石灰石粉由气力喷入炉膛850~1150℃温度区,石灰石受热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由于反应在气固两相之间进行,受到传质过程的影响,反应速度较慢,吸收剂利用率较低.在尾部增湿活化反应器内,增湿水以雾状喷入,与未反应的氧化钙接触生成氢氧化钙进而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当钙硫比控制在~时,系统脱硫率可达到65~80%.由于增湿水的加入使烟气温度下降,一般控制出口烟气温度高于露点温度10~15℃,增湿水由于烟温加热被迅速蒸发,未反应的吸收剂、反应产物呈干燥态随烟气排出,被除尘器收集下来.该脱硫工艺在芬兰、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得到应用,采用这一脱硫技术的最大单机容量已达30万千瓦.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由吸收剂制备、吸收塔、脱硫灰再循环、除尘器及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该工艺一般采用干态的消石灰粉作为吸收剂,也可采用其它对二氧化硫有吸收反应能力的干粉或浆液作为吸收剂.由锅炉排出的未经处理的烟气从吸收塔即流化床底部进入.吸收塔底部为一个文丘里装置,烟气流经文丘里管后速度加快,并在此与很细的吸收剂粉末互相混合,颗粒之间、气体与颗粒之间剧烈磨擦,形成流化床,在喷入均匀水雾降低烟温的条件下,吸收剂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CaSO3 和CaSO4.脱硫后携带大量固体颗粒的烟气从吸收塔顶部排出,进入再循环除尘器,被分离出来的颗粒经中间灰仓返回吸收塔,由于固体颗粒反复循环达百次之多,故吸收剂利用率较高.此工艺所产生的副产物呈干粉状,其化学成分与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类似,主要由飞灰、CaSO3、CaSO4和未反应完的吸收剂CaOH2等组成,适合作废矿井回填、道路基础等.典型的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当燃煤含硫量为2%左右,钙硫比不大于时,脱硫率可达90%以上,排烟温度约70℃.此工艺在国外目前应用在10~20万千瓦等级机组.由于其占地面积少,投资较省,尤其适合于老机组烟气脱硫.海水脱硫工艺.海水脱硫工艺是利用海水的碱度达到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一种脱硫方法.在脱硫吸收塔内,大量海水喷淋洗涤进入吸收塔内的燃煤烟气,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被海水吸收而除去,净化后的烟气经除雾器除雾、经烟气换热器加热后排放.吸收二氧化硫后的海水与大量未脱硫的海水混合后,经曝气池曝气处理,使其中的SO32-被氧化成为稳定的SO42-,并使海水的PH值与COD调整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大海.海水脱硫工艺一般适用于靠海边、扩散条件较好、用海水作为冷却水、燃用低硫煤的电厂.海水脱硫工艺在挪威比较广泛用于炼铝厂、炼油厂等工业炉窑的烟气脱硫,先后有20多套脱硫装置投入运行.近几年,海水脱硫工艺在电厂的应用取得了较快的进展.此种工艺最大问题是烟气脱硫后可能产生的重金属沉积和对海洋环境的影响需要长时间的观察才能得出结论,因此在环境质量比较敏感和环保要求较高的区域需慎重考虑.电子束法脱硫工艺.该工艺流程有排烟预除尘、烟气冷却、氨的充入、电子束照射和副产品捕集等工序所组成.锅炉所排出的烟气,经过除尘器的粗滤处理之后进入冷却塔,在冷却塔内喷射冷却水,将烟气冷却到适合于脱硫、脱硝处理的温度约70℃.烟气的露点通常约为50℃,被喷射呈雾状的冷却水在冷却塔内完全得到蒸发,因此,不产生废水.通过冷却塔后的烟气流进反应器,在反应器进口处将一定的氨水、压缩空气和软水混合喷入,加入氨的量取决于SOx浓度和NOx浓度,经过电子束照射后,SOx和NOx在自由基作用下生成中间生成物硫酸H2SO4和硝酸HNO3.然后硫酸和硝酸与共存的氨进行中和反应,生成粉状微粒硫酸氨NH42SO4与硝酸氨NH4NO3的混合粉体.这些粉状微粒一部分沉淀到反应器底部,通过输送机排出,其余被副产品除尘器所分离和捕集,经过造粒处理后被送到副产品仓库储藏.净化后的烟气经脱硫风机由烟囱向大气排放.氨水洗涤法脱硫工艺.该脱硫工艺以氨水为吸收剂,副产硫酸铵化肥.锅炉排出的烟气经烟气换热器冷却至90~100℃,进入预洗涤器经洗涤后除去HCI和HF,洗涤后的烟气经过液滴分离器除去水滴进入前置洗涤器中.在前置洗涤器中,氨水自塔顶喷淋洗涤烟气,烟气中的SO2被洗涤吸收除去,经洗涤的烟气排出后经液滴分离器除去携带的水滴,进入脱硫洗涤器.在该洗涤器中烟气进一步被洗涤,经洗涤塔顶的除雾器除去雾滴,进入脱硫洗涤器.再经烟气换热器加热后经烟囱排放.洗涤工艺中产生的浓度约30%的硫酸铵溶液排出洗涤塔,可以送到化肥厂进一步处理或直接作为液体氮肥出售,也可以把这种溶液进一步浓缩蒸发干燥加工成颗粒、晶体或块状化肥出售.4、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工艺循环流化床燃烧是指炉膛内高速气流与所携带的稠密悬浮颗粒充分接触,同时大量高温颗粒从烟气中分离后重新送回炉膛的燃烧过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脱硫是一种炉内燃烧脱硫工艺,以石灰石为脱硫吸收剂,与石油焦中的硫份反应生成硫酸钙,达到脱硫的目的.较低的炉床温度850℃~900℃,燃料适应性强,特别适合较高含硫燃料,脱硫率可达80%~95%,使清洁燃烧成为可能.石油焦颗粒在循环流化床的燃烧是流化床锅炉内所发生的最基本而又最为重要的过程.当焦粒进入循环流化床后,一般会发生如下过程:①颗粒在高温床料内加热并干燥;②热解及挥发份燃烧;③颗粒膨胀及一级破碎;④焦粒燃烧伴随二级破碎和磨损.符合一定粒径要求的焦粒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内受流体动力作用,被存留在炉膛内重复循环的850℃~900℃的高温床料强烈掺混和加热,然后发生燃烧.受一次风的流化作用,炉内床料随之流化,并充斥于整个炉膛空间.床料密度沿床高呈梯度分布,上部为稀相区,下部为密相区,中间为过渡区.上部稀相区内的颗粒在炉膛出口,被烟气携带进入旋风分离器,较大颗粒的物料被分离下来,经回料腿及J阀重新回入炉膛继续循环燃烧,此谓外循环;细颗粒的物料随烟气离开旋风分离器,经尾部烟道换热吸受热量后,进入电除尘器除尘,然后排入烟囱,尘灰称为飞灰.炉膛内中心区物料受一次风的流化携带,气固两相向上流动;密相区内的物料颗粒在气流作用下,沿炉膛四壁呈环形分布,并沿壁面向下流动,上升区与下降区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固体粒子横向迁移和波动卷吸,形成了循环率很高的内循环.物料内、外循环系统增加了燃料颗粒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使燃料可以反复燃烧,直至燃尽.循环流化床锅炉内的物料参与了外循环和内循环两种循环运动,整个燃烧过程和脱硫过程就是在这两种形式的循环运动的动态过程中逐步完成的.。
四十六废气处理工艺目录一、酸性废气处理工艺 (3)二、三相介质催化氧化废气处理技术工艺 (3)三、制药厂除臭工艺 (4)四、石灰浆中和+活性炭喷入+袋式除尘器的组合工艺 (5)五、石灰石-石膏法处理处理硫酸尾气工艺 (6)六、活性焦烟气脱硫技术工艺 (7)七、电厂脱硫工艺 (8)八、氧化镁法脱硫工艺 (8)九、新型垃圾焚烧双尾气处理工艺 (9)十、臭气净化工艺 (10)十一、复方液吸收法处理低浓度苯类有机废气工艺 (10)十二、含苯废气处理工艺 (11)十三、水浴清洗工艺(旋流板塔)加活性炭吸附工艺 (11)十四、塑胶废气治理工程工艺 (12)十五、涂装烘干废气处理工艺 (12)十六、吸附浓缩+催化燃烧组合工艺 (13)十七、液体吸收塔废气处理设备工艺流程 (14)十八、不含尘的有机废气处理 (14)十九、煤气处理工艺流程图 (16)二十、双碱法脱硫系统-湿法脱硫工艺流程图 (16)二十一、湿式氧化镁脱硫系统-烟气脱硫工艺 (17)二十二、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工艺 (18)二十三、生物法处理有机废气 (19)二十四、回收与生铁公司烧结机旋转喷雾干燥 (20)二十五、供应造粒设备的烟气处理设备 (20)二十六、焚烧处理配套设施 (21)1二十七、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 (22)二十八、热解焚烧炉 (23)二十九、污泥干燥处理系统 (24)三十、垃圾焚烧发电流程 (24)三十一、医疗废弃物焚烧 (25)三十二、城市废弃物热解气化装置 (26)三十三、弃物焚化余热回收锅炉 (27)三十四、逆流回转焚烧炉 (27)三十五、多晶硅尾气干法分离回收工艺流程图 (28)三十六、沉降、冷却工艺处理生产废气 (29)三十七、柴油发电机尾气处理工程技术 (29)三十八、漆包线废气处理方案及工艺 (30)三十九、深度净化装置 (30)四十、有机废气治理工艺 (31)四十一、喷漆室废气处理组合工艺 (32)四十二、多效生物床有机废气治理技术 (32)四十三、WQ YCR有机废气催化燃烧设备 (33)四十四、JMR-1740 催化燃烧装置CO的去除 (34)四十五、RCO蓄热式催化燃烧装置 (34)四十六、印染行业定型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净化 (35)2一、酸性废气处理工艺外气和酸排气混合进入入口静压箱,静压箱就是减少动压、增加静压、稳定气流和减少气流振动的一种装置,通过静压箱后进入中和塔,中和塔主要是NaOH和NaClO溶液,不断的进行中和,直到碱溶液降到一定的浓度之后,方可将其排除,同时可以不断的再加NaOH 和NaClO以及水,构成新的碱性溶液,不断循环,而中和之后的气体通过出口静压箱排到大气中去。
废气处理工艺流程废气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有害物质的气体,其中包括大量的有机物、颗粒物、气体污染物等。
废气的排放会引发环境污染和健康问题,因此废气处理工艺流程的设计和实施十分重要。
废气处理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废气收集:首先需要对废气进行收集,这一步骤通常使用排风设备、管道等设施来将废气引导到集中处理的地方。
2. 预处理:废气在收集之后,还需要进行预处理。
在预处理过程中,主要是进行除尘、脱硫等处理,以减少废气中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的含量。
例如,可以采用静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湿式脱硫等设备进行处理。
3. 主要处理:主要处理是指对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进一步处理。
常见的废气处理方法包括吸附法、催化氧化法、湿法洗涤法等。
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对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然后再对吸附剂进行再生。
催化氧化法则是利用催化剂将废气中的有机物氧化为无害物质。
湿法洗涤法则是将废气通过水洗涤,以去除其中的有害成分。
4. 末端处理:末端处理是指对经过主要处理后的废气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
末端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吸附、活性炭吸附、臭氧催化等。
这些方法可以去除废气中微量的有害物质,确保废气达到环保要求后再排放。
5. 排放:经过前几个步骤的处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已经得到了有效的去除,达到了环保要求。
此时,废气可以经过排放管道排入大气中,而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总的来说,废气处理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废气产生的特点、有害物质的成分和浓度等因素。
通过收集、预处理、主要处理、末端处理和排放等步骤,可以有效地处理废气,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同时,不同废气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以达到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的最佳平衡点。
废气处理工艺说明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本文汇聚以下工艺: 有机废气治理工艺、酸性气体治理工艺、国内常用烟气脱硫工艺、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工艺等。
旨在为工业企业节能提供参考,加快废气治理,还天以“蓝”装。
1、有机废气治理工艺干式过滤器先净化废气中漆雾的颗粒物及水份,避免二次污染及保护活性碳。
有机废气再通过吸附床,与活性炭接触,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被吸附在活性炭表面。
最后有机废气引入催化燃烧装置前,先通过预热器对废气进行先预热,再通过催化燃烧床内的电加热器加热废气生成无害的H2O和CO2。
燃烧后放出大量的热量,可采用热交换器将高温尾气回收利用以减少预热能耗。
工艺特点:1. 适合处理常温、大风量、中、低浓度的有机废气;2. 不产生二次污染,设备投资及运行费用低;3. 吸附剂选用优质蜂窝状活性炭,具有使用寿命长、运行阻力低、净化效率高的特点;4. 催化低温分解,预热时间短,能耗低,催化剂使用寿命长,催化分解净化率高达97%;5. 设备运行稳定,可靠,活动件少,检修系统配备完善,操作维修方便;6. 整个运行过程中实现全自动化PLC控制,方便,可靠;7. 系统安全设施完善,配有阻火器,泄爆口,运行时出现的异常情况将报警并自动停机。
适用范围:在化工、印染、塑料、机械、仪表、电线电缆、漆装线、电机、发动机、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家电、印刷,磁带,制鞋等行业和部门所挥发或泄露出的有机废气与臭味、如苯类、醇类、酮类、醛类、脂类、醚类、烷烃类等温合有机废气的脱除、净化,均可采用本工艺。
2、酸性气体治理工艺酸性废气通过各支管将各设备、区域产生的废气收集,进入主风管,通过废气处理洗涤塔利用气体与液体间的接触,将气体中污染物传送到液体中,然后再将清洁之气体与被污染的液体分离净化,最后由防腐风机抽吸至活性炭吸附床吸附废气中的有害成分,达到达标排放的方法。
整个工艺根据现场要求可选择PP,玻璃钢等防腐材料,例如PP凤管、玻璃钢风机等。
设计工艺:废气→→PP风管→→废气处理洗涤塔→→防腐风机→→活性炭吸附床→→排放工艺特点:本工艺前后衔接合理而流畅,上一级处理单元都为下一级处理单元做了很好的铺垫,可使得整个系统长期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保证处理效果,使废气能稳定达标排放。
另外,本工艺能耗省,运行费用低,全部构筑物可布置到最紧凑的程度,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
适用范围:适用与电子工业、半导体制造业、PCB制造业、LCD制造业、钢铁金属工业、电镀及金属表面处理工业、酸洗制程、染料/制药/化学工业、除臭/氯气中和、燃烧废气SOx/NOx之去除、其他水溶性空气污染。
3、国内常用烟气脱硫工艺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
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脱硫技术,日本、德国、美国的火力发电厂采用的烟气脱硫装置约90%采用此工艺。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石灰石粉加水制成浆液作为吸收剂泵入吸收塔与烟气充分接触混合,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以及从塔下部鼓入的空气进行氧化反应生成硫酸钙,硫酸钙达到一定饱和度后,结晶形成二水石膏。
经吸收塔排出的石膏浆液经浓缩、脱水,使其含水量小于10%,然后用输送机送至石膏贮仓堆放,脱硫后的烟气经过除雾器除去雾滴,再经过换热器加热升温后,由烟囱排入大气。
由于吸收塔内吸收剂浆液通过循环泵反复循环与烟气接触,吸收剂利用率很高,钙硫比较低,脱硫效率可大于95% 。
旋转喷雾干燥烟气脱硫工艺。
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以石灰为脱硫吸收剂,石灰经消化并加水制成消石灰乳,消石灰乳由泵打入位于吸收塔内的雾化装置,在吸收塔内,被雾化成细小液滴的吸收剂与烟气混合接触,与烟气中的S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aSO3,烟气中的SO2被脱除。
与此同时,吸收剂带入的水分迅速被蒸发而干燥,烟气温度随之降低。
脱硫反应产物及未被利用的吸收剂以干燥的颗粒物形式随烟气带出吸收塔,进入除尘器被收集下来。
脱硫后的烟气经除尘器除尘后排放。
为了提高脱硫吸收剂的利用率,一般将部分除尘器收集物加入制浆系统进行循环利用。
该工艺有两种不同的雾化形式可供选择,一种为旋转喷雾轮雾化,另一种为气液两相流。
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具有技术成熟、工艺流程较为简单、系统可靠性高等特点,脱硫率可达到85%以上。
该工艺在美国及西欧一些国家有一定应用范围(8%)。
脱硫灰渣可用作制砖、筑路,但多为抛弃至灰场或回填废旧矿坑。
磷铵肥法烟气脱硫工艺。
磷铵肥法烟气脱硫技术属于回收法,以其副产品为磷铵而命名。
该工艺过程主要由吸附(活性炭脱硫制酸)、萃取(稀硫酸分解磷矿萃取磷酸)、中和(磷铵中和液制备)、吸收( 磷铵液脱硫制肥)、氧化(亚硫酸铵氧化)、浓缩干燥(固体肥料制备)等单元组成。
它分为两个系统:烟气脱硫系统——烟气经高效除尘器后使含尘量小于200mg/Nm3,用风机将烟压升高到7000Pa,先经文氏管喷水降温调湿,然后进入四塔并列的活性炭脱硫塔组(其中一只塔周期性切换再生),控制一级脱硫率大于或等于70%,并制得30%左右浓度的硫酸,一级脱硫后的烟气进入二级脱硫塔用磷铵浆液洗涤脱硫,净化后的烟气经分离雾沫后排放。
肥料制备系统——在常规单槽多浆萃取槽中,同一级脱硫制得的稀硫酸分解磷矿粉(P2O5 含量大于26%),过滤后获得稀磷酸(其浓度大于10%),加氨中和后制得磷氨,作为二级脱硫剂,二级脱硫后的料浆经浓缩干燥制成磷铵复合肥料。
炉内喷钙尾部增湿烟气脱硫工艺。
炉内喷钙加尾部烟气增湿活化脱硫工艺是在炉内喷钙脱硫工艺的基础上在锅炉尾部增设了增湿段,以提高脱硫效率。
该工艺多以石灰石粉为吸收剂,石灰石粉由气力喷入炉膛850~1150℃温度区,石灰石受热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
由于反应在气固两相之间进行,受到传质过程的影响,反应速度较慢,吸收剂利用率较低。
在尾部增湿活化反应器内,增湿水以雾状喷入,与未反应的氧化钙接触生成氢氧化钙进而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
当钙硫比控制在~时,系统脱硫率可达到65~80%。
由于增湿水的加入使烟气温度下降,一般控制出口烟气温度高于露点温度10~15℃,增湿水由于烟温加热被迅速蒸发,未反应的吸收剂、反应产物呈干燥态随烟气排出,被除尘器收集下来。
该脱硫工艺在芬兰、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得到应用,采用这一脱硫技术的最大单机容量已达30万千瓦。
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
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由吸收剂制备、吸收塔、脱硫灰再循环、除尘器及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该工艺一般采用干态的消石灰粉作为吸收剂,也可采用其它对二氧化硫有吸收反应能力的干粉或浆液作为吸收剂。
由锅炉排出的未经处理的烟气从吸收塔(即流化床)底部进入。
吸收塔底部为一个文丘里装置,烟气流经文丘里管后速度加快,并在此与很细的吸收剂粉末互相混合,颗粒之间、气体与颗粒之间剧烈磨擦,形成流化床,在喷入均匀水雾降低烟温的条件下,吸收剂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CaSO3 和CaSO4。
脱硫后携带大量固体颗粒的烟气从吸收塔顶部排出,进入再循环除尘器,被分离出来的颗粒经中间灰仓返回吸收塔,由于固体颗粒反复循环达百次之多,故吸收剂利用率较高。
此工艺所产生的副产物呈干粉状,其化学成分与喷雾干燥法脱硫工艺类似,主要由飞灰、CaSO3、CaSO4和未反应完的吸收剂Ca(OH)2等组成,适合作废矿井回填、道路基础等。
典型的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当燃煤含硫量为2%左右,钙硫比不大于时,脱硫率可达90%以上,排烟温度约70℃。
此工艺在国外目前应用在10~20万千瓦等级机组。
由于其占地面积少,投资较省,尤其适合于老机组烟气脱硫。
海水脱硫工艺。
海水脱硫工艺是利用海水的碱度达到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一种脱硫方法。
在脱硫吸收塔内,大量海水喷淋洗涤进入吸收塔内的燃煤烟气,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被海水吸收而除去,净化后的烟气经除雾器除雾、经烟气换热器加热后排放。
吸收二氧化硫后的海水与大量未脱硫的海水混合后,经曝气池曝气处理,使其中的SO32-被氧化成为稳定的SO42-,并使海水的PH值与COD调整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大海。
海水脱硫工艺一般适用于靠海边、扩散条件较好、用海水作为冷却水、燃用低硫煤的电厂。
海水脱硫工艺在挪威比较广泛用于炼铝厂、炼油厂等工业炉窑的烟气脱硫,先后有20多套脱硫装置投入运行。
近几年,海水脱硫工艺在电厂的应用取得了较快的进展。
此种工艺最大问题是烟气脱硫后可能产生的重金属沉积和对海洋环境的影响需要长时间的观察才能得出结论,因此在环境质量比较敏感和环保要求较高的区域需慎重考虑。
电子束法脱硫工艺。
该工艺流程有排烟预除尘、烟气冷却、氨的充入、电子束照射和副产品捕集等工序所组成。
锅炉所排出的烟气,经过除尘器的粗滤处理之后进入冷却塔,在冷却塔内喷射冷却水,将烟气冷却到适合于脱硫、脱硝处理的温度(约70℃)。
烟气的露点通常约为50℃,被喷射呈雾状的冷却水在冷却塔内完全得到蒸发,因此,不产生废水。
通过冷却塔后的烟气流进反应器,在反应器进口处将一定的氨水、压缩空气和软水混合喷入,加入氨的量取决于SOx浓度和NOx浓度,经过电子束照射后,SOx和NOx在自由基作用下生成中间生成物硫酸(H2SO4)和硝酸(HNO3)。
然后硫酸和硝酸与共存的氨进行中和反应,生成粉状微粒(硫酸氨(NH4)2SO4与硝酸氨NH4NO3的混合粉体)。
这些粉状微粒一部分沉淀到反应器底部,通过输送机排出,其余被副产品除尘器所分离和捕集,经过造粒处理后被送到副产品仓库储藏。
净化后的烟气经脱硫风机由烟囱向大气排放。
氨水洗涤法脱硫工艺。
该脱硫工艺以氨水为吸收剂,副产硫酸铵化肥。
锅炉排出的烟气经烟气换热器冷却至90~100℃,进入预洗涤器经洗涤后除去HCI和HF,洗涤后的烟气经过液滴分离器除去水滴进入前置洗涤器中。
在前置洗涤器中,氨水自塔顶喷淋洗涤烟气,烟气中的SO2被洗涤吸收除去,经洗涤的烟气排出后经液滴分离器除去携带的水滴,进入脱硫洗涤器。
在该洗涤器中烟气进一步被洗涤,经洗涤塔顶的除雾器除去雾滴,进入脱硫洗涤器。
再经烟气换热器加热后经烟囱排放。
洗涤工艺中产生的浓度约30%的硫酸铵溶液排出洗涤塔,可以送到化肥厂进一步处理或直接作为液体氮肥出售,也可以把这种溶液进一步浓缩蒸发干燥加工成颗粒、晶体或块状化肥出售。
4、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工艺循环流化床燃烧是指炉膛内高速气流与所携带的稠密悬浮颗粒充分接触,同时大量高温颗粒从烟气中分离后重新送回炉膛的燃烧过程。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脱硫是一种炉内燃烧脱硫工艺,以石灰石为脱硫吸收剂,与石油焦中的硫份反应生成硫酸钙,达到脱硫的目的。
较低的炉床温度(850℃~900℃),燃料适应性强,特别适合较高含硫燃料,脱硫率可达80%~95%,使清洁燃烧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