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90.10 KB
- 文档页数:9
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篇1教学目标:学会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能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测试一些物质的pH。
通过对各种操作的比较及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建立正确的测试和读数方法。
让学生自主测试,拓展活动的空间,培养尊重事实的观念和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
教学疑点:不同生长时期的水果和蔬菜pH是否相同,建议测不同生长时期番茄pH进行了解。
观察头发光泽需要哪些条件,建议增强光线和利用放大镜观察。
头发耐拉力,用手拉能否准确感知?建议用测力计去测更科学。
为使测出的数据具有科学性,可引导学生取几次的平均值。
重点和难点:测试方法。
活动方式:学生主持;分组实验。
实验准备:①分组准备:每组有5个烧杯分别装20 mL pH为1、4、7、10、13的溶液,头发五束(同一个人的头发)。
②稀硫酸、稀盐酸、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
③洁厕精、醋、洗洁精、石灰水、牙膏、西红柿、牛奶、鸡蛋、萝卜、纯碱溶液、草木灰水、泡菜水、橘子、苹果、造纸厂排放的废水、点滴板、pH试纸、玻璃棒、镊子、小刀、纱布、放大镜、弹簧秤等。
教学过程:师:先请同学们将5束头发分别放进盛有不同pH(1、4、7、10、13)溶液的小烧杯中,等会观察。
师:再请同学们看61页内容,回答,我们从书中获得了哪些信息?生1:溶液的pH<7显酸性,ph>7显碱性,pH=7显中性。
生2:测定pH的最简单的方法是用pH试纸。
反思: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做主持,本身就是对能力的训练,把讲台让给学生,同学们相互理解与支持,合作有了更大的自主空间,行为和表达更具有学生自身的特点。
但主持人和同学们是处于同一知识平台,随时需要老师的指点,老师在课前要帮助主持人理好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 10.1常见的酸和碱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和应用。
2.掌握常见酸和碱的识别方法。
3.能够描述常见酸和碱对指示剂的变化。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和应用。
2.常见酸和碱的识别方法。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介绍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应用以及它们的识别方法。
3.1 酸的性质和应用3.1.1 酸的性质酸是指能够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具有以下性质:1.酸有酸味,可以酸蚀有机物和刺激皮肤。
2.酸可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3.酸和碱中和后能产生盐和水。
3.1.2 酸的应用酸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例如:1.食品加工中的酸味调味剂,如醋、柠檬汁等。
2.制药中的酸性药品,如维生素C等。
3.工业生产中的脱硫剂、防锈剂、染料等。
3.2 碱的性质和应用3.2.1 碱的性质碱是指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具有以下性质:1.碱有碱味,具有苦味。
2.碱可以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3.碱和酸中和后能产生盐和水。
3.2.2 碱的应用碱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也有多种应用,例如:1.清洁剂中的碱性成分,如肥皂、洗衣粉等。
2.制造玻璃、肥料等工业产品。
3.调节土壤酸碱度,提高农作物产量。
3.3 酸和碱的识别方法为了准确地判断一个物质是酸还是碱,我们可以使用以下识别方法:3.3.1 使用指示剂指示剂是一种能够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变化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
常见的指示剂有蓝石蕊、红石蕊等。
当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指示剂会发生颜色变化,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颜色变化来判断物质的酸碱性。
3.3.2 使用pH试纸pH试纸是一种能够根据溶液的酸碱度来改变颜色的试纸,通常用于快速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使用pH试纸可以根据颜色变化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其中红色表示酸性,绿色表示中性,蓝色表示碱性。
3.4 实际问题解决本节课还将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化学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实习报告、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internship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xperience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精选6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doc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酸和碱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常见酸和碱的识别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 引导学生运用酸和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酸和碱的概念、性质和特点,常见酸和碱的识别。
2. 教学难点:酸和碱的化学性质,酸碱中和反应。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酸和碱的性质。
2. 运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运用酸和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试管、烧杯、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盐酸、硫酸、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3. 教案、PPT、教学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酸和碱的概念。
2. 理论讲解:讲解酸和碱的定义、性质和特点,介绍常见酸和碱的分类。
3. 实验演示: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4. 学生实验操作:分组进行酸碱中和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酸碱应用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8. 板书设计: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酸碱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盐和水的反应。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酸和碱概念的理解,以及对酸碱性质的掌握。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以及对酸碱应用案例的分析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酸碱滴定:介绍酸碱滴定的原理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利用酸碱滴定确定溶液的酸碱度。
2. 酸碱中和反应在工业中的应用:探讨酸碱中和反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废水处理、化肥生产等。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①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了解几种常见的酸;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
②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和拟人化的活动展示,培养实验技能、分析能力及与他人交流合作能力。
③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物质的利弊,掌握其性质,合理地利用它们。
重点和难点
指示剂、浓硫酸的腐蚀性。
实验准备
教师:锥形瓶、双孔塞、分液漏斗、玻璃导管、烧杯、玻璃棒
学生:写有“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石蕊”“酚酞”字样的纸帽、试管、研钵、纱布、玻璃棒、小木棍、小块布、石蕊、酚酞、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浓盐酸、浓硫酸、牵牛花、月季花、紫甘蓝、胡萝卜(可用其他有色花)
教材延伸
①实验10-2中的表格的下面加“保存方法”的内容对学生初次接触危险品是十分重要的。
②在盐酸和硫酸用途的表格右边还应加一个空表内容,让学生填“我知道的用途”,这样更利于学生将已经认识的科学知识与新知识有机结合。
③教材只讲了指示剂遇酸、碱时的变色情况,应该补充遇到中性溶液时的情况。
教学设计
游图”的形
式,它让学生
感到耳目一
新。
学生画探究“导游图”:学生分组“画图”,形成多种小结方式。
下面展示一组学生的“导游图”:。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酸和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酸和碱的教案示例:教学目标:1. 学习酸和碱的定义;2. 了解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3. 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进行酸碱测试;4. 掌握常见的酸碱实验操作方法。
教学准备:1. 盐酸、硫酸、醋酸等酸性物质;2. 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性物质;3. 酸碱指示剂,如酚酞、甲基橙等;4. 植物提取物,如红蓝色的红菜头汁、紫色的紫薯汁等。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或展示一些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柠檬、洗衣粉等。
2. 介绍酸和碱的定义:酸指能够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碱指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3. 分发酸碱物质样本,让学生观察并尝试;利用酸碱指示剂测试每种物质的酸碱性,记录结果。
4. 介绍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 酸:味酸、可以溶解金属、能够酸蚀物品;- 碱:味苦、有刺激性气味、能腐蚀皮肤。
5. 进行酸碱实验:- 酸的实验:将酸溶液滴在小片活性炭上,观察气体产生情况;酸的腐蚀作用即将酸溶液滴在一些常见的物品上,观察结果。
- 碱的实验:将碱溶液滴在酚酞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观察将碱溶液加热后产生的气体;观察将碱溶液滴在指甲上产生的刺激感觉。
6. 总结:让学生总结酸和碱的特点及常见的酸碱反应。
7. 拓展活动:让学生调查日常生活中酸碱的应用,如海洋中的酸碱平衡、食品加酸剂的制作等。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参与实验和讨论的程度;2. 学生提交的实验记录和总结报告;3. 拓展活动中学生的调查报告和讨论表现。
扩展提问:1. 什么是酸和碱?它们如何产生?2. 酸和碱有哪些性质和特点?3. 酸和碱的常见实验有哪些?它们的效应和作用分别是什么?4. 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酸和碱的应用场景吗?。
《酸和碱》教学设计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酸碱指示剂的探究一、教学设计思路:酸和碱是化学中常用的两类物质,同时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类物质。
本课将根据学生在生活中对酸和碱的初步认识,从其己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如何确定物质是酸性还是碱性?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认识酸碱指示剂,探讨在生活中检验酸碱的方法,学习自制酸碱指示剂,并用其检验生活中物质的酸碱性。
从而使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二、教案课题酸碱指示剂的探究授课人罗红学校宜春一中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酸和碱溶液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
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与之有关的实验。
2.过程和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所学知识来主动探究未知,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重点认识酸碱指示剂能使酸碱溶液反应,可用于检验酸或碱的溶液难点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教学模式仪器、药品1、师准备:食醋、稀盐酸、稀硫酸、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酚酞溶液;滴管、试管、试管架、研钵、纱布;紫色康乃馨花、紫卷心菜2、学生准备:2-3种花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很多同学都曾吃过桔子和皮蛋,有谁知道:为什么桔子、柠檬等水果吃起来是酸酸的味道,皮蛋吃起来时却有一股涩味?聆听后回答:因为水果中有各种果酸;皮蛋中含有碱。
从生活中己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引入新课〔过渡〕酸和碱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
其实酸和碱不仅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也是化学中常见的两类重要物质。
在生活中可以通过品尝辩别一些物质,而化学试剂是不允许品尝的。
我们怎么确定物质是酸还是碱?〔提出问题〕试管中的紫色石蕊溶液,在不借助实验室中任何化学药品的情况下,能否使之变成红色?学生演示:向试管中吹气。
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创设情境,回顾已学的知识,引入课题〔问题研究〕是什么物质使石蕊试液变红?〔设问〕除了碳酸,我们熟悉的食醋、盐酸、石灰水等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学生回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常见的酸和碱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对象:初中化学教学目标:1. 了解酸和碱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2. 掌握酸和碱的化学式、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3. 能够区分常见酸和碱,并能进行简单的鉴别实验。
教学重点:1. 酸和碱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2. 酸和碱的化学式、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1. 酸和碱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 常见酸和碱的鉴别实验。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实验室用具:试管、滴定管、pH试纸等。
3. 实验试剂: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学生准备:1. 预习酸和碱的相关知识。
2. 准备笔记本,记录重点知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酸和碱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酸和碱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酸和碱的定义及基本性质教师讲解酸和碱的定义,通过实例分析酸和碱的基本性质,如:酸的酸性、碱的碱性、酸碱中和反应等。
3. 酸和碱的化学式、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教师讲解酸和碱的化学式、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4. 课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酸和碱的名称,书写它们的化学式和电离方程式,教师进行点评。
四、课后作业1.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酸和碱的知识点。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过程(续)5. 常见酸和碱的鉴别实验教师演示常见酸和碱的鉴别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巩固酸和碱的鉴别方法。
6. 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教师讲解酸碱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调节土壤pH、治疗胃酸过多等。
学生通过实例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重要性。
七、课堂练习(续)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实验现象,判断所涉及的酸或碱,并书写它们的化学式和电离方程式。
教师进行点评,解答学生的疑问。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优秀9篇【设计理念】2.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复习目标】1.了解几种常见酸和碱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问题探究法。
讨论归纳等【复习流程】一、酸和碱的概念1.酸常见酸的化学式:2.碱常见能溶于水的碱的化学式:二、酸和碱的物理性质浓硫酸浓盐酸状态气味密度打开瓶口的现象naohca(oh)2俗名颜色。
状态溶解性露置在空气中的现象三、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稀盐酸稀硫酸酸的化学性质指示剂1.使石蕊溶液变色2.使酚酞溶液变色zn+hcl-fe+h2so4-金属氧化物fe2o3+hcl-cuo+h2so4-碱fe(oh)3+hcl-cu(oh)2+h2so4-盐agno3+hcl-bacl2+h2so4-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碱的化学性质指示剂1.使石蕊溶液变色2.使酚酞溶液变色氧化物co2+naohso2+naohco2+ca(oh)2—酸naoh+hclca(oh)2+hcl—盐cuso4+naohna2co3+ca(oh)2例题:有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及操作,实验过程中其现象不能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是四、ph应用1.溶液酸碱度测定方法在_________或___________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__________或________将被测液滴到_______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____________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
2.向盛有naoh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为____色,此时溶液的ph____,向此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直至溶液刚好无色时,溶液呈____性,ph____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呈____色,ph____,在整个实验中溶液发生了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白纸和几种溶液,有人用这些材料设计了一个名为“雨落叶出红花开”的趣味实验。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酸和碱的定义和特点。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酸和碱的性质。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常见酸和碱的性质。
2. 难点:酸和碱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
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石蕊试液、试管、滴管等实验用品。
四、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开始学习一个新的内容,常见的酸和碱。
那大家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酸和碱呀?
生:醋是酸吧,还有那个石灰水好像是碱。
师:对啦,非常好。
那我们这节课就来具体了解一下它们的性质。
首先我们来做几个小实验。
(开始进行实验操作)大家看,我把石蕊试液分别滴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有什么变化呀?
生:盐酸里变红了,氢氧化钠里变蓝了。
师:很好,那酚酞试液呢?(继续实验)
生:氢氧化钠里变红了,盐酸里没变化。
师:这就是酸和碱的一个重要性质哦。
那大家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
生:不太清楚。
师:这是因为酸和碱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接下来我们再深入研究一下。
(引导学生进一步实验和观察)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常见的酸和碱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它们的一些性质。
但在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实验现象的理解和分析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实验操作方面,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亲自参与,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化学中常见的酸和碱,包括定义、性质、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酸和碱的概念,区分它们的性质,掌握酸碱
的应用等知识。
教学重点:酸和碱的定义及性质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酸碱的应用
教学准备:课件、实验器材、教材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引入常见的生活中的物质,如柠檬汁、肥皂水等,让学生思考这些物质是
酸还是碱。
二、讲解:介绍酸和碱的定义和性质,包括酸的酸性、碱的碱性等基本知识。
三、实验:进行化学反应实验,观察酸碱在实验中的反应情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酸
碱的性质。
四、讨论:引导学生讨论酸碱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清洁剂中的碱性物质等。
五、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酸和碱在化学中的重要性,并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酸和碱物质,通过实验等方式深化
学生对酸碱的认识,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10.1《常见的酸和碱》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酸和碱的基本概念;2.能够辨认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3.理解酸和碱的性质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4.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酸和碱的基本概念;2.掌握酸和碱的常见特征及性质。
三、教学难点1.理解酸和碱的化学反应及其作用;2.培养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酸和碱的示范实验物质及实验装置;2.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物质或示范实验,引起学生对酸和碱的兴趣,并帮助学生复习酸和碱的基本概念。
2. 新知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实验和实例,介绍酸和碱的特征和性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酸和碱的初步认识。
3. 实验操作(25分钟)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先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然后分析实验结果,验证物质是否为酸或碱。
4. 实验讨论(1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规律,深入理解酸和碱的性质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5. 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反应,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扩展学生对酸和碱的理解。
6.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重点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回顾。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内实验记录表;2.整理本节课的笔记,对酸和碱的性质进行总结;3.根据课堂所学,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更多的酸和碱的例子,并写出其化学反应式。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思维能力。
但在实验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存在实验结果记录不准确的问题,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以强调和训练。
同时,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部分学生缺乏深入理解,需要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练习来巩固和提高。
一、教案基本信息常见的酸和碱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酸和碱的概念及其特性。
2. 学会使用酸和碱进行中和反应。
3. 能够识别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
教学重点:1. 酸和碱的概念及其特性。
2. 中和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教学难点:1.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2. 中和反应的计算。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试管、烧杯、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盐酸、氢氧化钠、酚酞指示剂等。
3. PPT课件。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现象,引导学生思考酸和碱的概念及特性。
2. 讲解酸和碱的概念:解释酸和碱的定义,阐述酸和碱的特性。
3. 酸碱性质的实验验证:(1)酸的性质:用盐酸与碳酸钙反应,观察气体的。
(2)碱的性质:用氢氧化钠与酚酞指示剂反应,观察颜色的变化。
4. 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原理:讲解中和反应的定义,阐述中和反应的原理。
5. 中和反应的应用:通过实例讲解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1. 复习酸和碱的概念及其特性。
2.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1)用盐酸与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反应,观察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2)计算中和反应的化学计量比。
3. 生活中的酸碱中和现象: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酸碱中和现象,如胃酸过多时的治疗方法。
4. 总结与拓展: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酸碱中和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三、课后作业1. 复习酸和碱的概念及其特性。
2. 完成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练习。
3.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酸碱中和现象,并加以描述。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实例,使学生掌握了酸和碱的概念及其特性,了解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酸碱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描述酸和碱的概念及其特性。
2. 学生能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 学生能够完成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练习。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常见的酸和碱教案1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初步熟识生活中的一些酸和碱2.学会用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这两种酸碱指示剂鉴别酸和碱,把握它们遇酸、碱变色的规律3.了解著名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发觉酸碱指示剂的史实,拓宽对酸碱指示剂的熟识过程与方法1.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农村课堂教学中的运用,PPT课件在“班班通”设备上应用的探究2.同学分组试验与老师演示试验相结合,突显化学学科学习的特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育同学细心观看、乐观争辩、客观分析、认真归纳、留意反思的科学探究的习惯2.引导同学感悟化学科学的魅力,感悟化学源于生活的真谛3.引导同学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情分析同学已有分组试验的基础,本节教学可进一步加强试验指导;同学在生活中对酸有确定的熟识,但对碱相对生疏,应从生活中常见物质入手导入新课;同学动手操作力气有层次差异,应分别对待。
重点难点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这两种酸碱指示剂鉴别酸和碱及其变色规律教学过程一、师生互致问候二、课题导入从这节课开头,我们将进入学校化学特殊重要的单元----第十单元《酸和碱》的学习之旅,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科学探究中猎取更多的化学学问,收获更多的欢快。
好,下面我们一起开启全新的学习: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板书课题)三、概述(第一阶段)“酸”对同学们来讲确定不生疏。
大家还记得在前面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学习中也接触到了叫酸名的两种物质,是什么呢 (稀盐酸、稀硫酸)(板书稀盐酸、稀硫酸)对,它们也是酸。
“碱”对大家来说可能没有酸那么生疏,其实你也遇到过。
在我们以前的`化学学习也接触了碱,例如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使用的澄清的石灰水中的溶质氢氧化钙(板书氢氧化钙),还有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氢氧化钠(板书氢氧化钠),它们也都是碱。
同学们又有谁知道“碱”(板书碱)“酸”和“碱”这两个词是怎么来的吗 ()(阅读一下)四、重要学问讲授-----酸、碱与指示剂的作用(其次阶段)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教学科研方面都会经常接触并使用各种酸和碱的,那我们怎么区分它们吗原来很简洁,只要用一种叫酸碱指示剂的物质就能区分开来。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教案主题:常见的酸和碱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辨别常见的酸和碱,了解它们的性质、应用和安全措施。
重点:描述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和应用。
难点:辨别不同的酸和碱及其安全措施。
教学资源:投影仪和化学试剂教学步骤:Step1. 引入老师要求学生回顾有关化学反应和盐的知识,并引导学生思考有关酸和碱的性质。
老师通过投影上显示化学颜色标识,慢慢形成酸和碱的概念与图像。
Step2. 展示不同的酸老师通过实验展示常见酸的性质,诸如醋酸、盐酸、硫酸。
老师要求学生记住这些酸的颜色、气味、触感。
同时,老师提出如何使用这些酸,如醋酸用于制作醋、盐酸用于消毒等等。
Step3. 展示不同的碱老师通过实验展示常见碱的性质,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老师要求学生记住这些碱的颜色、气味、触感。
老师提出如何使用这些碱,如氢氧化钠用于制造肥皂、氢氧化钾用于高效清除排水口等。
Step4. 辨别酸和碱老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活动,辨别不同的酸和碱,以确定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并进行小组辩论,分享和交流。
Step5. 安全措施老师强调学生在使用化学试剂时,尤其是使用强酸或强碱时应注意安全。
老师要求学生了解相关安全措施,如穿戴护目镜,戴手套,确保通风等等。
Step6. 总结老师要求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重点,可以用文字或图像的形式表达。
然后通过欣赏一些与酸和碱相关的经典实验视频展现课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扩展可以邀请医生或化学专家讲解酸碱中毒的知识,这样在课程中可以获得更多参考性和实用教育价值。
思考1.不同的酸和碱有哪些应用?2.为什么使用强酸或强碱时应注意安全?3.如何识别酸和碱?4.了解酸碱中毒的知识,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教案标题:常见的酸和碱
教学目标:
1. 了解酸和碱的定义及特点;
2. 掌握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
3. 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判断物质的酸碱性质。
教学重点:
1. 酸和碱的定义和特点;
2. 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
3. 通过实验和观察判断物质的酸碱性质。
教学难点:
1.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2. 酸碱性质的判断和表达。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玻璃棒、pH试纸等;
2. 实验药品: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3. 教学课件:包括酸碱的定义、性质和用途;
4. 教学实验设计:包括观察酸碱反应、测定物质的pH值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酸和碱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酸和碱的定义及特点。
二、讲解
1. 讲解酸和碱的定义和特点;
2. 介绍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
3. 分析酸碱对生活和工业生产的影响。
三、实验操作
1. 实验一:观察酸碱反应
a. 取一些盐酸和氢氧化钠,放入试管中,观察其反应现象;
b. 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pH值。
2. 实验二:测定物质的酸碱性质
a. 取一些未知物质,用pH试纸测定其pH值,判断其酸碱性质。
四、讨论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总结酸碱性质的判断方法和实际应用。
五、作业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收集更多的酸和碱的例子,并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结束语: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酸碱性质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和实践。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了解其用途。
2、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并归纳碱相似化学性质及其原因。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2、难点:碱的化学性质实验准备1、药品:NaOH固体、20%NaOH溶液、CaO固体、澄清的石灰水、盐酸、硫酸、蒸馏水、乙醇、石蕊试液、酚酞试液、洗净的鸡爪、去壳的熟鸡蛋。
2、器材:导线、灯泡、烧杯、试管、软塑料瓶、表面皿、滴管、点滴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大家想一想,这些神奇的现象存在的反应原理是什么?通过神奇的化学实验把学生轻松地引入化学课堂。
板 书 设 计: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知识结构 → 知识系列 → 学习方法1、碱能使酸碱指剂 NaOH 溶液 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显示不同颜色 Ca (OH )2溶液 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2、碱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 Ca (OH )2+ CO 2=CaCO 3↓+ H 2O 反应生成水 2NaOH+ CO 2= Na 2CO 3+ H 2O 2NaOH+ SO 3= Na 2SO 4+ H 2O3、碱有相似性质原因: 不同的碱溶液中含有相同的OH-点评: 高品味的教学对教师工作的要求是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把深奥的知识浅显化;把复杂的知识条理化;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把单一知识网络化”。
在本案例中,教师一开始就用一项趣味实验将问题印入学生的大脑,然后用通过生活中的多种材料将化学知识层层深入,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理解知识与技能,感悟学习方法。
在本案例中,教师的板书设计也形成特色,从横向分析“知识推进与方法形成”溶为一体,从纵向分析是知识与方法的深化,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
个别→一般→规律→应用。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第十单元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几种常见的酸和碱,知道酸和碱各自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知道酸和碱的腐蚀性,能熟练取用酸和碱及其溶液。
3.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浓硫酸、氢氧化钠强腐蚀性和浓硫酸稀释实验,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强化实验及生活中安全意识。
2.通过同学间的合作进行活动探究—寻找指示剂,学会如何利用和开发身边的物质进行科学探究。
3.通过几种常见的酸和碱化学性质探究比较,能简单的归纳出几种酸和碱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
4.通过酸和碱溶液导电性实验的探究,知道溶液导电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能透过表面现象挖掘事物具有共性的本质原因。
2.知道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它本身就起源于人类生产活动,树立学好化学,更要用好化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①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②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以及寻找指示剂的探究。
③认识身边的物质,开发和利用身边的物质教学难点:为什么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不同的碱也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多媒体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情景导入:呼气比赛:投影上播放比赛内容和具体操作步骤:(各小组推荐一代表)①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紫色石蕊试液。
②小心的用饮料管向试管中呼气。
③与本组同学一起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讲解:同学们,根据已有知识,我们知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形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紫色石蕊试液遇碳酸变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常见的酸和碱,讲授新课:阅读:教材P48第一段和“资料”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投影:①通过阅读教材,你对酸、对碱有了哪些进一步了解②你所知道的酸和碱有哪些归纳、汇总:1.常见的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碳酸(H2CO3)、醋酸(CH3COOH)等。
从名称上判断最后一个字都是“酸”,即“某酸”;从结构上看都含有氢元素。
2 .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铝(Al(OH)3)、一水合氨()等。
除一水合氨,从名称上看都叫“氢氧化某”;从结构上看都含有氢氧根(OH)。
引导:通过刚才的呼气比赛我们发现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发现的问题,提出猜想,并用事先准备好的药品和仪器进行实验探究,设计并完成探究报告。
教师适当的引导,可能出现的猜想有:①其它酸(如盐酸、硫酸、醋酸等)能否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②碱类(如氢氧化钠、石灰水等)能否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若能变成什么颜色③其它物质的溶液遇到酸或碱是否也会发生颜色的改变……将各组猜想及验证的结果进行交流总结:1、其它酸(如盐酸、硫酸、醋酸等)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碱类(如氢氧化钠、石灰水等)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讲解: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酸红碱蓝),说明它对酸或碱起到一种指示作用,这种能和酸或碱溶液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如:紫色石蕊试液就是一种常用的指示剂)。
通过大家的实验探究我们还发现:3.无色酚酞试液及某些植物的花瓣或果实的酒精浸出液遇到酸或碱随堂练习:1.上表列出的五种物质中,不能作为酸碱指示剂的有(填名称)。
2.小明在厨房中取少量白醋滴入大红花的花汁中,他看到的现象为。
3.各小组桌上都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请对该无色溶液的酸碱性提出猜想,并根据本节课探究出的酸碱指示剂对你组的猜想进行验证。
第二课时:讲解: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一些常见的酸,现在我这儿有一瓶盐酸和一瓶硫酸,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常见酸的性质。
展示:盐酸和硫酸引导:学生根据实物和投影的内容进行观察分析。
播放实验录象:分别在两个已调零的天平上放上敞口的浓盐酸和浓硫酸,称出起始质量,久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天平指针的变化,并让学生完成表格。
讲解:通过观察和录象我们就会发现: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挥发出的氯化氢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瓶口形成白雾;因此,敞口久置后质量会减轻。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无挥发性,所以打开瓶盖瓶口没有白雾,但敞口久置于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质量增加。
因此,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做干燥剂。
讲解:某地一大学生用浓硫酸泼熊的报道,播放有关浓硫酸毁容的电视画面。
讲评:用浓硫酸泼熊和毁容都说明了这些人缺乏珍爱生命的观念和法律意识;同时也体现出浓硫酸强烈的腐蚀性。
[活动与探究一]:讲解:从试剂店购得的硫酸一般是98%的浓硫酸,而平时使用的硫酸通常是稀硫酸,那怎样把浓硫酸变成稀硫酸呢回答:许多同学可能会说“容易,加点水不就行了吗[活动与探究二]:按学生猜想,照教材P52页图10-5装置小心进行实验。
讲解:通过实验大家不难发现,简单的向浓硫酸中加点水是非常危险的。
因为浓硫酸在稀释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热,使水沸腾,带动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危及人身安全。
那么,正确的稀释方法应该怎样呢请大家阅读教材P52页后看我演示。
[活动与探究三]:按照教材P52页图10-6装置小心进行实验。
提问:这两个实验在装置上和操作顺序上有哪些不同你能将正确的操作过程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描述出来吗小结:稀释浓硫酸时应该:酸入水(或大入小),沿内壁,慢慢倒,不断搅。
强调: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热量的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热量的散发,防止液体暴沸,发生危险。
提问: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万一不慎将浓硫酸弄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如何处理结论: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在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提问:(1)用大量水冲洗的目的是什么呢(使浓硫酸稀释且带走稀释时放出的热量。
)(2)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目的又是什么呢引导实验: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再逐滴滴入5%的碳酸氢钠溶液,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讲解: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稀硫酸和碳酸氢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下面各小组就以盐酸、硫酸为例,按照投影的内容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投影内容见资料链接,并印成讲义发放给每个小组。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注意操作的规范性,时间8-10分钟。
)讲解:通过同学们的实验,我们就会发现:1.盐酸、硫酸等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说明酸能与指示剂反应。
2.镁、锌、铁等活泼金属都能与盐酸、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说明酸能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以前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
3.盐酸、硫酸中生锈的铁钉上的铁锈都逐渐溶解,溶液均变成黄色,说明酸能与金属氧化物(Fe2O3、CuO等)发生反应。
因此,可以用稀盐酸或稀硫酸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如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
要求各小组以“这节课的收获”为题,展开讨论,派代表上台演讲。
第三课时:展示: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各一瓶。
提问:这四瓶物质中哪些属于酸,哪些属于碱过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我们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碱,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它们的性质,并以它们为例通过实验来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指导: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54-P55页有关内容,[活动与探究一]:以小组为单位做以下几个实验,完成表格:1.取两只表面皿,用镊子夹取一小块氢氧化钠放在其中一只表面皿上,用药匙取少量氢氧化钙放在另一只表面皿上,观察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颜色、状态以及一段时间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2.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再加入等量的水,振荡,使它们充分溶解,静置后观察现象。
3.取一只蒸发皿,加入适量的水,用镊子夹取一块生石灰小心的放〈组织交流〉将部分小组填写的表格通过视屏展示台在全班交流。
展示、播放:展示被浓氢氧化钠溶液腐蚀的鸡爪,播放建筑工人用石灰浆粉刷墙壁的画面。
总结:1.氧化钠为白色固体,化学式为NaOH,易溶于水,有很强的腐蚀性,所以又叫火碱、烧碱、苛性钠,使用时要特别小心;氢氧化钠还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因此,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那么,氢氧化钠应该怎样保存呢2.又叫熟石灰或消石灰,化学式为Ca(OH)2,是白色粉末,建筑工地从石灰窑买来的石灰是生石灰(CaO),加水就得到熟石灰,CaO + H2O = Ca(OH)2,反应放出的热量足以使鸡蛋煮熟;氢氧化钙也有腐蚀性。
过渡:接下来我们以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为例,通过实验来探究碱有哪些化学性质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探究报告讲解:通过大家的动手实验、观察分析、总结交流,我们发现:和酸一样,碱也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碱能与指示剂发生反应,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还能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讲解:通过两节课的实验探究,我们发现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不同的碱也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时什么原因呢[活动与探究二]:请大家按照教材P56页图10-10的改进装置,根据[实验10-9]说明:改用学生电源和小灯泡,采用并联电路,石墨电极和烧杯一定要清洗干净。
否则,残留在烧杯和电极上的杂质溶解在酒精或蒸馏水中,一旦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也会使灯泡发光。
通过实验学生很容易找到能导电的液体和不能导电的液体,但原因却不是很清楚。
引导:观看教材P56页图10-11。
演示:盐酸、氢氧化钠等在水中解离过程的动画课件。
讲解:从图10-11和动画我们可以看出,盐酸、硫酸等酸溶液都能解离出氢离子(H+),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溶液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OH—),正是由于这种结构上的相似,所以不同的酸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不同的碱也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总结:略作业:新学案教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