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家海明威
- 格式:ppt
- 大小:331.50 KB
- 文档页数:15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从海明威《白象般的群山》看冰山理论封雪婷 安徽农业大学基金项目:安徽农业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摘 要:海明威是现代美国著名小说家,其最出名的写作风格和艺术形式则是“冰山原理”。
他解释为一个好的作品应当像“一座冰山”一样,只有1/8浮出水面,而剩下7/8是在水面之下,留下巨大的空间给人想象。
写作亦是如此,只需一些特定的线索直接呈现在读者眼前,剩下的留给读者自己去揣测和想象,取决于读者自身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
所以,我们看到的他的小说极其简短精炼,中心主题明确,人物形象鲜明,叙述风格有趣客观,不添加自身的各种理解和价值观,语言一般较为简单质朴,词藻不华丽修饰不复杂。
意在用最简单质朴的语言将整个故事和人物推到高潮。
在海明威的《白象般的群山》里,“冰山理论”体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白象般的群山》;“冰山理论”阅读经验;特征作者简介:封雪婷(1995.10-),女,安徽蚌埠人,汉族,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2015级本科生在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8-122-02一.冰山理论简介1932年,海明威第1次展现了冰山理论初概念,他在其作品《午后之死》中把文学创作比做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在水面上。
“冰山理论”不仅是海明威对自己多年创作经验的形象总结,也是他对自己写作特色的巧妙提炼,更是他平衡现实生活和艺术创作的最重要的准则。
“冰山理论”的基本主张是将作者自身的真实感受和思想情绪最大化最艺术化地融于人物之中使情感充沛却不失理性和鲜明的个性,从而将文学艺术的真实写照性与独特思维性巧妙地结合起来,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探讨作品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白象般的群山》中海明威运用了冰山理论,给读者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在这一过程中,象征的写实性与写意性统一、独特性与唯一性统一的特质,正是海明威“冰山理论”在创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也是海明威对于冰山理论的突破性解读。
海明威外国文学史考点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以其简洁而精确的写作风格闻名于世,深受读者喜爱。
海明威的作品涉及广泛的主题,包括战争、爱情、冒险等,展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
海明威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对战争的描写和探讨。
他通过作品《永别了,武器》等向读者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他以真实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战场上士兵们的生活以及他们所承受的痛苦和心理压力。
海明威通过这些作品向读者传达了反战的主题,呼吁人们追求和平与和谐。
除了战争题材,海明威的作品中也经常涉及爱情和冒险。
他的小说《老人与海》以及短篇小说集《在西班牙的时候》等作品中,海明威通过对主人公与他们的伴侣之间的关系的描写,表现了爱情的复杂性和深度。
同时,他通过描绘冒险故事中的刺激和紧张,向读者展示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勇气。
海明威的作品中还经常出现对人类生活的思考和反思。
他关注人类的存在意义和价值,通过他的作品向读者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他的作品中展现了人类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的坚韧和勇气,以及对于生活的乐观和积极态度。
海明威的作品在外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他的写作风格和主题对后世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中所表达的人类情感和思考,让读者产生共鸣,并引发对于自身生活和世界的思考。
海明威用他独特的笔触,向读者展示了人类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思考自身的存在。
无论是战争、爱情还是冒险,海明威都以人类的视角进行创作,使作品富有情感,并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海明威的作品通过他独特的写作风格和丰富多样的主题,向读者展示了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
他的作品深入人心,让读者在阅读中思考和感悟。
海明威在外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可忽视,他的作品对于后世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他的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思考人类的存在和生活的意义。
高考语文学常识(外国文学小说)精品素材高考语文学常识(外国文学小说)精品素材1、海明威——美国小说家。
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桥边的老人》-—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冰山理论〞海明威早期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50年代后,他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篇《老人与海》;短篇《白象似的群山》2、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世界三大意识流作家之一,被誉为“20世纪最佳女作家〞.意识流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长篇意识流小说《达洛威夫人》《到灯塔去》和《海浪》等。
意识流代表作家、作品:〔法〕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英〕乔伊斯《尤利西斯》,伍尔夫《墙上的斑点》;〔美〕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补充: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主要作品为剧本3 7部,悲剧有《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合称“四大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喜剧,即正剧〕,喜剧有《威尼斯商人》,马克思称之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3、维克多。
雨果——19世纪法国伟大作家,浪漫主义文学最卓越代表。
《炮兽》——浪漫主义长篇《九三年》节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被称作“法律的命运〞)《海上劳工》(被称作“事物的命运〞)(以上称人道主义三部曲〕,《笑面人》、《九三年》补充: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主要作品为《人间喜剧》百科全书〔包括《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是世界文学中规模最宏伟的创作之一,也是人类思维劳动最辉煌的成果之一,马克思称它“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海明威《丧钟为谁敲响》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海明威《丧钟为谁敲响》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导语】:《丧钟为谁敲响》外国文学作品简析美国小说家海明威(18991961)最成功的小说之一。
海明威的墓志铭原文摘要:一、海明威简介二、海明威的墓志铭原文及解读三、墓志铭背后的思考正文:一、海明威简介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美国著名作家,20世纪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以简洁、真实的文风著称,擅长捕捉人物内心世界和表现战争、冒险、自然等主题。
海明威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等。
二、海明威的墓志铭原文及解读海明威的墓志铭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的一座墓地,原文如下:Here lies Ernest Hemingway.He lived and died in a worldThat was often cruel and harsh.But he did not deny its beauty.He did not deny its meaning.He saw the world as it wasAnd he saw beyond it.He was a writer who wroteWith courage and truth.He was a man who livedWith passion and conviction.His life was his workAnd his work was his life.He died as he livedWith dignity and grace.这段墓志铭简要概括了海明威的一生。
它强调了海明威面对世界的残酷和美丽,不仅看到了现实,还看到了超越现实的意义。
他是一位勇敢、真诚的作家,用文字揭示生活的真相。
他充满激情和信念地生活,把生命和作品融为一体。
墓志铭还表达了对海明威尊严和优雅地离世的高度赞扬。
三、墓志铭背后的思考海明威的墓志铭不仅是对他人生和作品的肯定,还引发人们对生命的思考。
它告诉我们,面对生活的艰辛和美好,我们应勇敢地去感受、去体验,坚定信念,追求真实。
10本经典的外国文学名著小说外国文学名著它们是一个时代的巅峰之作,或是一个文学流派的开山之作,它们中的任何一本,都可以让你的精神世界变得宽阔而富裕。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10本经典的外国文学名著小说,盼望大家喜爱!10本经典的外国文学名著小说1、《老人与海》:海明威内容简介它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绽开故事的讲解并描述。
推举理由《老人与海》揭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赞扬了人类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也因该书中大师级的表达艺术,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这篇小说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2、《百年孤独》内容简介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化的历史。
推举理由作品因其融入神话传奇、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奇因素,奇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呈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1982年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世界级文学大师的地位。
3、《战斗与和平》内容简介小说以大事串联人物,推动多条情节线索交叉进展。
以俄法战斗为背景,着重通过对安德烈·鲍尔康斯基、皮埃尔·别祖霍夫和娜塔莎·罗斯托娃这三个中心人物的描写,回答贵族的命运与前途的问题。
推举理由《战斗与和平》恢弘的构思和卓越的艺术描写震动世界文坛,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文学名著和人类珍贵的精神财宝。
4、《城堡》:弗兰茨·卡夫卡内容简介小说写的是土地测量员K受命赴某城上任,不料却受阻于城堡大门外,于是仆人公K同城堡当局围绕能否进入城堡之事绽开了长久烦琐的拉锯战。
推举理由卡夫卡是二十世纪最宏大的作家之一。
他以自己独辟蹊径的创作广泛地影响了当代各国文学。
《城堡》篇幅大,也最富有卡夫卡特色,被公认为他最重要的一部作品。
5、《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内容简介小说通过一桩真实的弑父案,描写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即两代人之间的尖锐冲突。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关于海明威作品《永别了,武器》人道主义思想的悲剧色彩表现袁超 海南大学摘 要:文学能够记录人的生活,反映人的思想。
知名作家海明威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这些作品真实地记录下了他的所思所想。
作为参加过一战的作家,海明威亲眼目睹了战争给人带来的毁灭性的灾难。
他同情战争中的人们,但自己却无能为力。
历经人生种种,海明威意识到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里,人们很难找到幸福。
人们迷失了,他们不再是自己命运的主宰,他们的命运掌控在他人的手中。
人道主义思想是指人应该像真正的人一样的活着。
首先,人们的基本需求要得到保障。
其次,人们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第三,人们的精神世界是饱满的。
然而,在海明威生活的年代,人们的生活一片混乱,与他们长期以来的理想生活相悖。
本文通过分析海明威的三部主要作品,揭示海明威的人道主义思想的悲剧的体现,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以期达到对作品更加广泛和深刻的了解。
关键词:人道主义思想;悲剧表现;人们的价值观;社会背景作者简介:袁超(1992-),女,汉族,安徽黄山人,英语文学硕士,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6-110-01引言:二十世纪的美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经济大萧条等等。
随着社会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也需要改变。
然而,只有少数人能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大多数人却迷失了。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迷惘的一代”。
恩斯特•海明威是便是其中之一。
他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他目睹了这场战争带来的灾难,动荡的社会使他无法适应自己的生活。
海明威在生活中迷失了自己。
海明威是一个人道主义者。
他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热情,他想要享受生活。
他认为人们应该有追求幸福和自由的权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应该受到尊重。
人是自己的主人,他们应该控制自己的生活。
人生是一段漫长的旅程。
海明威《老人与海》导读一、生平与创作厄纳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他出生于芝加哥郊区的一个医生家庭。
父亲嗜好渔猎和各种运动,母亲喜欢音乐和绘画。
海明威的性格、爱好深受父母的影响。
1917年中学毕业时,正值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因眼睛有病而未能入伍,进堪萨斯市《星报》担任见习记者。
报社要求“用短句”“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写报道,这为他日后文体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次年,海明威怀着年轻人的正义感和好奇心投笔从戎,随着红十字会的车队开赴意大利抗奥前线,由此揭开了他传奇式一生的序幕。
在战场上他勇敢无畏,多处负伤,为此得到意大利政府的表彰。
战争结束后,他带着浑身伤痕和一颗迷惘的心回到祖国,重操旧业,并开始写作。
两年后,他以记者身份旅驻巴黎,结识了侨居法国的美国名作家斯泰因、庞德和菲兹杰拉德等,在创作上颇得他们的提携。
1926年,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问世,使海明威成了欧美文坛上的新秀。
这部作品表现了第一次大战后西方青年一代迷惘、颓唐的精神状态。
残酷的战争摧毁了他们的人生理想,于是他们沉醉在放荡不羁的生活中,消磨自己的生命和青春。
女作家斯泰因读了此书后,称海明威为“迷惘的一代”。
从此,他便成了“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1929年,海明威发表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旧译《战地春梦》),使他跃入名作家之列,这是一部具有强烈反战思想的作品。
它通过一个美国青年亨利与英籍护士凯瑟琳的爱情悲剧,表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欺骗性和残酷性,从客观上揭露了帝国主义战争是摧毁青年一代的社会根源。
亨利是又一个“迷惘的一代”的典型,作品描写了他志愿参战──厌战──反战的思想变化过程,真实感人,但又流露出人类无法逃避这场灾难的悲观情绪。
作品中电文式的对话,情景交融的环境气氛渲染,已显露出海明威风格的特色。
此后,海明威又写了一系列短篇小说,其中以《弗朗西斯·麦康勃短促的快乐生活》和《乞力马扎罗的雪》为最佳。
海明威的写作风格与汉语翻译技巧赏析_海明威的写作主题风格摘要:本文对海明威小说的创作特点及其内涵进行了探讨,旨在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其行文和语言风格,并从文学鉴赏角度,对汉语译文如何与海明威的写作风格相应进行了简要评析。
关键词:海明威小说;写作风格;语言特点;翻译技巧引言中国著名翻译大师严复曾经为翻译定下了一个众所周知的标准,即“信、达、雅”。
将这种标准灵活运用于各种文学作品的翻译中,那么,“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就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移植”问题,而是要对每一部作品进行再创造――文学意义上的再创造。
当一部作品被译成本国文字之后,倘若译文出类拔萃,它也同样可以成为我国文学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束奇葩。
这样的译作曾经被叶君健老先生称之为是“每一位译者的心血、思想感情、学识、文字和学术修养的总和”。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作家有着不同的写作风格和创作特点,其文化背景知识各不相同,甚至在标点符号的使用和用词褒贬好恶等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都是作家个人风格的集中体现。
海明威(1899――1961)的作品被世人誉为具有鲜明的独创性和极强的艺术个性,可以说,他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语言大师,在很大程度上创造了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
充分了解其创作背景和语言特色,可以使人在某些方面更好地把握海明威作品的特点,做到在翻译时既忠实于原文,同时又能够与其风格相应(这一点更加重要),对海明威所使用的特殊文体也会把握得更加精准。
一、海明威小说的语言特征海明威生活在一个动乱的年代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及西班牙内战,参加过解放巴黎的战斗和凸地战役。
这种时代特点和其自身的亲身经历赋予海明威大量的题材和灵感。
战后颠沛流离的生活使海明威的思想矛盾复杂,这些在其作品中均有充分的体现。
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威拉德・索普(WillardThorp)在《二十世纪美国文学》一书中对海明威给予了崇高的评价,他认为“海明威是当代最伟大的自然主义作家之一。
高中外国小说文学常识高中外国小说文学常识1.《桥边的老人》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
海明威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家,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我们高一学过他的短篇小说《老人与海》,文中的女工桑地亚哥有着“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
2.《墙上的斑点》是英国女作家费吉尼亚伍尔芙的代表作品。
这部作品是她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
3.《炮兽》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作品。
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4.《安东诺夫卡苹果》是俄-国作家蒲宁的作品。
1933年,“由于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5.《丹柯》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作品。
列宁说他是“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的代表者”。
他的主要作品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自传体三部曲,长篇小说《母亲》,诗歌《海燕之歌》。
6.保罗戈埃罗,巴西作家,被认为是继《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之后最受欢迎的拉美作家。
我们学过他的作品《炼金术士》。
7.《娜塔莎》节选自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除此书外,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复活》《安娜卡列尼娜》。
8.《素芭》是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泰戈尔的作品。
1913年作品《吉檀迦利――饥饿石头》获诺贝尔文学家。
9.《清兵卫与葫芦》的作者志贺直哉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流派“白桦派”的主要代表。
他的作品追求个性解放,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意志。
10.《在桥边》是德国小说家伯尔的作品,成名作《火车正点》已成为联邦德国“战后文学”(即“废墟文学”)的代表作。
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1.《牲畜林》是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作品。
代表作有《寒冬夜行人》《看不见的城市》等。
12.《半张纸》是瑞典作家斯特林堡的作品。
13.艾萨克什维斯辛格是美国犹太裔小说家,197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我们学过他的短篇小说《山羊兹拉特》。
外国文学常识专题练习---------------------------------------外国文学常识专题练习(教案)1、海明威:美国小说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他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1954年他“因为精通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老人与海》之中,以及他在他在当代风个性化所发挥的影响”,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2、“迷惘的一代”,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文学派别。
1926年,海明威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他把“迷惘的一代”这句话作为小说的题辞,此后,“迷惘的一代”即被人们所承认。
所谓“迷惘的一代”,意思是指由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一代。
3、“冰山理论”:海明威说,“冰山在海里移动是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
他认为应该把身心、情感乃至语言与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来,不要袒露出来。
它的理由是,所有这一切被省略的东西,读者会通过自己的想象加以连接与弥补的。
他的叙事极为收敛、简洁,传说他为追求简洁甚至站着写作,不让自己有多余的废话,甚至砍掉那些居于修饰意义和褒贬色彩的形容词。
4、弗吉尼亚·伍尔芙:英国现代著名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家,英国文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被誉为现代小说高贵的女祭司、意识流文学的创始人、伟大的女权主义者。
代表作有小说《奥兰多》《一间自己的房间》《三个基尼》。
请我们学过的小说有《墙上的斑点》。
5、意识流:意识流小说是现代派小说的流派之一,20世纪初出现在欧美文坛上,它以法国现代哲学家亨利·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心理时间观为哲学背景,以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的的精神分析学说为心理学基础,创作上侧重于人类意识流动,解释人类精神存在。
代表作品有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英国作家弗吉利亚·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等。
外国文学老人与海论文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外国文学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硬汉形象分析摘要:《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是海明威“硬汉”形象的代表,这部小说通过描写老渔人圣地亚哥捕鱼的冒险经历,把作者一生所赞美和推荐的硬汉形象及人文精神提到了哲理的高度,表现出圣地亚哥的自信、乐观、顽强的毅力以及不服输的精神,从而对圣地亚哥百折不挠、永不服输、自信乐观而又悲壮的“硬汉”形象进行初步探讨,以便我们更好的了解其硬汉本色。
关键词:《老人与海》;硬汉形象;硬汉精神海明威是美国最着名的作家之一,他塑造了许多令人赞叹的硬汉形象。
《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是对以往作品中塑造的“硬汉”的发展和升华,是“硬汉”形象的代表,该小说讲述的是一个简单、悲壮感人的故事:老渔人圣地亚哥接连在海上打了84天鱼,却一无所获,是收网不干,还是继续到更远的深海去捕鱼,这是摆在他面前的一个必须选择的重大问题,不顾同伴的嘲笑、伙伴的离开,老人依然选择了后者,第85天他依然驾孤舟独自出海。
经过三天两夜的拼战,他终于捕获到一条比他渔船还大两倍的大马林鱼,可是归途中却招来了鲨鱼,被成群的鲨鱼吃掉。
尽管老人奋力抗击,不断地驱赶着鲨鱼,但大马林鱼最后还是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空骨架。
在与大海、大马林鱼和鲨鱼的较量中,圣地亚哥不断承受着不幸命运的挑战,以他的勇敢、坚毅、顽强一次次向人生的种种磨难宣战,向人的生命极限挑战、战胜厄运并超越它。
作者通过这个短小精悍的故事,成功的塑造了主人公圣地亚哥这一不朽的艺术形象——一个百折不挠、坚强不屈、敢于拼搏、永不放弃、自信乐观而又悲壮的“硬汉”形象。
整篇小说通过老人的行动在努力体现着一种精神即: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你永远打不败他。
虽然最后的结果是他失败了,但他在精神上却赢得了胜利,赋予了自己的存在以意义和价值。
一、《老人与海》中硬汉形象的解析(一)百折不挠、永不屈服的“硬汉”形象圣地亚哥是一个很好的捕渔者,可是他“倒了血霉”,独自在湾流中连续捕鱼84天,却没逮到一条鱼。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海明威:《老人与海》内容梗概老渔夫桑提亚哥已经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了。
大家认为他是倒了血霉。
小男孩曼诺林过去和他一同出海,非常爱他,希望能给他安慰和照顾。
他们在桑提亚哥的茅棚里一起聊城里的棒球比赛,以及老人年轻时在非洲海滩上见到的狮子。
老人每天晚上都会梦见那些狮子。
他爱他们,如同爱这孩子一样。
第八十五天,老人决定出海到远方去逮一条真正的大鱼。
中午时分,一条大马林鱼在一百英寻深处咬了钩。
老人把钓丝放在脊背上,在手里握得紧紧的。
大鱼不慌不忙地游着,把小船向西北方向拉去。
四个钟头以后,情况依旧,而太阳落下去,陆地已经看不见了。
一夜过去,鱼儿还没有累乏,船依旧不停地走。
老人说:鱼啊,我爱你,非常尊敬你。
不过今天无论如何要把你杀死。
为了保持力气,他吃了清晨时钓到的金枪鱼。
他的右手在淌血,左手开始抽筋。
他感到很孤单。
太阳又落下去了。
老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跟一个黑人比手劲的光景。
他认为只要他愿意,就能够打败任何人。
接着他钓到一条鲯鳅用来做食物。
夜里,他睡着了,梦见了狮子。
天还没亮,鱼挣扎着在水面上跳起。
日出之后,鱼开始打转了。
僵持了两个钟点,老人和大鱼都已经筋疲力尽。
他使出全身的力气,用鱼叉将它刺死,随后把它绑在船上,让船掉头驶去。
不多久,海里的鲨鱼就嗅出了血的味道,来袭击大鱼的尸体。
老人用鱼叉把这条巨大的鲭鲨杀死。
他的鱼叉被鲨鱼带走了。
他说:可是一个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
你尽可以把他毁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两个钟头之后,又有两条鲨鱼向他袭来。
他用绑着刀子的船桨打败了它们,但是刀子也折断了。
日落前后,鲨鱼不断袭来,他用棍棒不断地还击,把他们击退。
他说:我要跟它们斗到死。
接着直到半夜,鲨鱼成群窜来,掠走了马林鱼身上最后的一点肉。
老人知道他终于被打败了。
他回到渔港。
第二天,渔夫们丈量老人船上的骨架它足有十八英尺长。
曼诺林见到老人满是伤痕的手,放声哭了起来。
那天下午,老人又睡着了。
他正在梦见狮子。
外国文学史上各具特点的四大吝啬鬼外国文学史上,人们常常会谈及各大文学流派和代表作,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吝啬鬼这个主题在文学史上也是十分值得关注的。
在此,本文将为你介绍外国文学史上各具特点的四大吝啬鬼。
第一个吝啬鬼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代表人物——查尔斯·狄更斯。
虽然这位文学大师以其振奋人心的作品为世人所熟知,但是他本人却是一个极其吝啬的人。
在他的家中,凡事个个都“量入为出”,任何一点丝毫的浪费都会让他十分不满。
此外,狄更斯在写作时也非常吝啬。
他曾经自嘲地说:“我宁愿咬舌头,也不愿意浪费一字。
”因此,他的作品常常具有紧凑、却又细致入微的特点。
第二个吝啬鬼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厄内斯特·海明威。
虽然海明威的作品饱含深情和豪情,但是他本人却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
他的私人生活中,从不浪费一分一毫。
他曾经将自己的车灰刷刮得干干净净,然后又用拖把擦得一尘不染。
在写作方面,海明威也是一个非常吝啬的人。
他的小说放弃了华丽的用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而采取了极其简洁的写作方式。
他独具特色的笔调,至今仍然被众多读者所推崇。
第三个吝啬鬼是法国文学史上的代表人物——维克多·雨果。
雨果虽然是一个正直、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但是,在他的个人生活中,他却是一个十分吝啬的人。
在他的家庭中,只要有一点点的浪费,都会让他感到十分气愤。
此外,他在写作方面也非常吝啬。
他十分珍惜自己的每一个字和形象,心思十分精细,他的作品也因此呈现出了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最后一个吝啬鬼是俄国文学史上的代表人物——福楼拜。
福楼拜一生都保持着严格的节俭和勤俭节约的品德。
他的个人生活十分简朴,从来不会铺张浪费。
在写作方面,福楼拜同样是一个非常吝啬的人。
他笔下的小说情节简洁,人物形象鲜明,而且常常有着非常深刻的思想内涵。
他通过吝啬的写作方式,充分展现了自己对于文学的极致追求和无尽的创作热情。
总之,在外国文学史上,这四位吝啬鬼都是人们值得尊敬和景仰的文学大师。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的作品赏析甘雪娜 江西省宜春市宜春中学高三13班[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6-117-01这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小说是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发表于1952年,然而额就在不久后的1954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之作正是这部《老人与海》。
相比任何其他的小说,《老人与海》有着它独有的文学价值,它对现实世界的真实刻画、对人类克服困难达到成功的内心矛盾的解决、对伟大灵魂的安守都是人类文学艺术宝坛上值得永恒探索的主题。
一、《老人与海》的创作背景海明威是美国著名的现代作家,他诞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郊区的一个医生家庭,受成长环境的影响,海明威一生最大的爱好便是出海钓鱼、狩猎或射击。
他带有传奇性的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考验,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参加了红十字会车队,第二次世界大战他参与了解放巴黎的战斗,期间还驾驶着自己改造的游艇作为军舰对德军的潜艇行动进行了秘密侦察。
直到1961年,海明威因为身患疾病,在病魔的折磨下精神几度抑郁而最终饮弹自杀,结束了一生。
这部《老人与海》创作的中篇小说之一,继承了美国现实主义小说代表马克・吐温等人的创作风格,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受其作者生涯的影响,恰当运用了意识流手法,形成了海明威自己的独特而成熟的艺术风格,作品中全面深刻揭示了海明威二三十年代用心打造的“硬汉”形象,用写实达到了《老人与海》的艺术特色,在作品中我们不但领略到精彩的故事情节,也认识到了海明威对人的灵魂的深沉关注。
二、《老人与海》的文学赏析(一)真实故事改编,展现老人内心矛盾我们在不少的文学作品中,能看到作者自身的影子。
关于《老人与海》,总有不少了解的读者说“简而言之,故事中的森提亚戈老人就是海明威本人在艺术上的自我写照。
”《老人与海》用真实而简单,甚至让读者感到些许单调的故事情节更靠近生活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