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培训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6.22 MB
- 文档页数:57
QC小组活动诊断师培训教材目录目录 (1)一、质量管理(QC)小组 (2)二、QC小组的组建 (2)三、QC小组活动程序: (2)(一)活动注意事项: (2)(二)选择课题 (3)(三)现状调查(作用:承上启下) (5)(四)设定目标 (6)(五)可行性分析(仅指令性课题使用) (7)(六)原因分析 (8)(七)要因确定 (10)(八)优化要因(可选) (11)(九)制定对策表 (11)(十)实施对策 (12)(十一)效果检查 (14)(十二)巩固措施 (15)(十三)总结回顾及今后打算 (15)(十四)十大步骤高度浓缩概括: (16)四、QC成果 (16)(一)整理成果报告 (16)(二)发表成果 (17)(三)成果评审 (18)(四)诊断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略)。
(19)(五)案例点评: (19)(六)材料申报 (19)五、创新型课题 (20)(一)目录 (20)(二)选择课题 (21)(三)提出各种方案,确定最佳方案 (22)一、质量管理(QC)小组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去开展活动的小组。
二、QC小组的组建1、原则:“自愿参加,上下结合”、“实事求是,灵活多样”。
2、组建程序:成立小组:确定或选举组长(推荐产生)选定课题:初步调查,选择课题确定目标,开展活动整理活动成果发表成果3、小组人数:一般以3~10人为宜。
4、QC小组的课题类型(现场型,服务型,攻关型,管理型,创新型)。
注意细节区别,对号入座,别错了。
5、注册登记:每年要进行一次重新登记,对停止活动持续半年以上的QC 小组予以注销。
小组活动每月不少于一次。
6、一般3月份成立,11月份结束。
三、QC小组活动程序:问题解决型:选择课题→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分析原因→确定主要原因→制订对策→按对策实施→检查效果(未达到目标→分析原因)→(达到目标)制订巩固措施→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质量改进的方法、工具和技术一、质量改进的概念:为向本组织及其顾客提供更多的利益,在整个组织内所采取的旨在提高活动和过程的效益和效率的各种措施。
二、理解概念需明确的几点内容:①质量改进是通过改进活动来实现:企业在进行管理活动的时候,做为管理人员首先应有这样一种意识,就是每一个过程都可以以更少的浪费和资源消耗来获得更好的效果和更高的效率,因此,这种认知之下,就应当不断的寻求改进的机会,而不是等待问题出现才去寻找机会。
②质量改进是一项持续的活动,也就是强调“不断改进”,目的就是使过程获得更好的效果和更好的效率。
这是每一个企业的追求,同时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之路。
总的说来,质量改进的目标就是减少质量损失,也可以说是用最少的钱做更多的事。
明确以上这两点,大家就不难看出质量改进的意义:即通过不断的质量改进,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反映到生产,就可使不合格品减少,产量增大,返工率低;另一方面也可加速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合理的使用资源,充分发挥企业的潜力。
反映到人员素质方面,就可培养人不断进取、改革的精神,并成为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
明白了质量改进的概念及其意义,开始进入教材的主题:质量改进的方法、工具和技术。
三、质量改进的方法、工具和技术1、质量改进的基本方法——PDCA循环: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总结)这是质量改进和其他管理工作必须经过的4个阶段。
这4个阶段不断的循环下去,就称之为PDCA维持PDCA循环示意图2、PDCA四个阶段的基本工作内容:①P(计划)阶段:以提高质量、降低消耗为目的,通过分析诊断,制定改进的目标,确定达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这一阶段的工作也细化成以下的四个工作程序来完成:a、分析现场,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主要质量问题,对于质量问题要尽可能用数据加以说明。
b、诊断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
c、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QC小组活动培训目录Q C小组相关知识010302问题解决型Q C小组活动创新型Q C小组活动一、QC小组相关知识QC小组的概念质量管理小组--Quality Control Circle,简称QC小组。
1、QC小组人员: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
2、QC小组活动范围:围绕企业的经营策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
3、QC小组活动目的: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和人的素质。
4、QC小组活动手段: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QC小组的特点1、明显的自主性----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愿参加。
2、广泛的群众性----人人都可以参加。
3、高度的民主性----民主活动。
4、严密的科学性----P、D、C、A程序,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逻辑思维模式、用数据资料说话对QC小组成员的基本要求1、质量意识:有好奇心,好奇心是促进质量进步的关键。
2、问题意识:能发现问题。
3、改进意识:不满足现状,勇于探索,挑战自我、提高自我。
4、参与意识:重在参与,能够排除一切外界干扰,参与到新生事物中去。
对QC小组成员的基本要求QC小组组长职责:1、抓好QC小组的质量教育。
2、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并按计划组织活动。
3、做好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
对QC小组组长的要求:1、是质量改进的热心人。
2、业务知识较丰富。
3、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对QC小组成员的基本要求对QC小组组员的要求:1、按时参加活动,充分发挥特长。
2、完成分配任务,热爱质量改进。
3、不满足于现状,随时提出课题。
4、小组人数 - 3至10人为宜。
QC小组的组建程序1、自下而上的组建程序:小组由生产现场班组产生,报主管部门审核。
特点:小组活动力所能及,成员积极性、主动性高。
2、自上而下的组建程序:由主管部门提出组长人选,按需确定小组成员。
特点:课题难度较大,是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人力、物力、财力易得到保证。
3、上下结合的组建程序:上级推荐,下级讨论,上下协商组建小组。
目录1 QC基础概念认知 (1)2 QC小组活动的宗旨、作用、应关注的重点 (1)2.1宗旨 (1)2.2作用 (1)2.3 应关注的重点 (2)3 QC小组的组建 (2)3.1 QC小组的成员构成与人数要求 (2)3.2 QC小组名称的命名要求 (2)3.3 QC小组的注册登记 (2)4 QC小组活动涉及的管理技术 (3)4.1 遵循PDCA循环 (3)4.1.1 PDCA循环的模式 (3)4.1.2 PDCA循环的特点 (3)4.2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 (4)4.3应用统计方法 (4)5 QC小组活动课题类型 (4)5.1 问题解决型课题 (5)5.1.1现场型课题 (5)5.1.2攻关型课题 (5)5.1.3管理型课题 (5)5.1.4服务型课题 (5)5.2 创新型课题 (5)6 QC小组活动成果编制方法 (5)6.1 问题解决型课题QC成果编制流程 (5)6.1.1课题选择 (6)6.1.2现状调查 (10)6.1.3 设定目标 (12)6.1.4 原因分析 (12)6.1.5 确定主要原因 (18)6.1.6 制定对策 (25)6.1.7 按对策实施 (27)6.1.8检查效果 (28)6.1.9 制定巩固措施 (31)6.1.10 总结及今后打算 (32)6.2 创新型课题QC成果编制 (34)6.2.1选择课题 (34)6.2.2 设定目标及目标可行性分析 (35)6.2.3 提出各种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35)6.2.5 按对策实施 (45)6.2.6 效果检查 (45)6.2.7 标准化 (46)6.2.8 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46)6.2.9 创新型课题QC小组活动常见的问题 (47)1 QC基础概念认知1.1 QC:Quality Control(质量控制)的简称。
1.2 QC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目标],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