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 格式:ppt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57
第七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一、单项选择题(最佳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1畅缺血-再灌注损伤是( )。
A畅缺血后恢复血流灌注引起的后果B畅缺血后恢复血流灌注引起的更严重的组织损伤C畅无钙后再用含钙溶液灌注引起钙超载D畅缺氧后再用富氧液灌注引起的更严重的组织损伤E畅是缺血的延续2畅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原因主要是( )。
A畅血管痉挛,组织缺血 B畅血管内血栓形成,阻断血流C畅器官在缺血耐受期内恢复血流D畅器官在可逆性损伤期内恢复血流E畅以上都不对3畅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见于( )。
A畅心 B畅脑 C畅肾 D畅肺 E畅各种不同组织器官4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畅所有缺血的组织器官在血流恢复后都会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B畅缺血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C畅心、脑较其他器官易发生再灌注损伤D畅低温(25℃)低压灌注可诱发再灌注损伤E畅高钙灌注可减轻再灌注损伤5畅下列情况中不会引起再灌注损伤的是( )。
A畅器官移植 B畅断肢再植 C畅冠状动脉溶栓D畅动-静脉瘘 E畅心脏直视手术6畅钙反常损伤程度主要与( )。
A畅无钙灌注的时限有关 B畅灌注液的温度有关C畅灌注液的pH有关D畅再灌注时钙浓度有关E畅再灌注时的氧分压有关7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白细胞数目的变化规律为( )。
A畅缺血期↓、再灌注期↑ B畅缺血期↑、再灌注期↑C畅缺血期↑、再灌注期↓D畅缺血期↓、再灌注期↓E畅缺血期正常、再灌注期↑8畅再灌注时组织内白细胞浸润增加的机制主要是( )。
A畅组胺和激肽的作用 B畅C3a、C5a的作用C畅LTC4的作用D畅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的作用E畅趋化性炎症介质的作用9畅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中最主要的、为人们公认的是( )。
A畅无复流现象 B畅高能磷酸化物缺乏 C畅钙超载D畅氧自由基损伤 E畅白细胞作用10畅黄嘌呤脱氢酶转化为黄嘌呤氧化酶需要有( )。
A畅镁依赖性蛋白水解酶 B畅锌依赖性蛋白水解酶 C畅钙依赖性蛋白水解酶D畅钼依赖性蛋白水解酶E畅铜依赖性蛋白水解酶11畅黄嘌呤氧化酶存在于( )。
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自由基合成增多概念自由基(free radical):外层电子轨道上有不成对的原子电子或分子 主要包含:氧自由基(OH-是目前最活跃的自由基)、其他自由基自由基的合成及清除生成1、氧化磷酸化(获得一个电子O2-,获得两个电子H2O2,获得三个电子OH-)2、其他反应清除1、抗氧化物质2、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岐化O2-为H2O2;过氧化氢酶清除H2O2;谷黄甘肽过氧化物酶清除OH-机制线粒体损伤中性粒细胞激活:再灌注期间,中性粒细胞耗氧量显著增加,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即呼吸爆发(respiratory burst)黄嘌呤氧化酶增加:XD通过钙离子转化为XO,XO可催化次黄嘌呤转化为黄嘌呤,黄嘌呤转化为尿酸与O2-(黄嘌呤氧化酶(XO)与黄嘌呤脱氢酶(XD)主要存在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儿茶酚胺自身氧化增加:缺血-再灌注属于应激反应,大量儿茶酚胺自氧化产生自由基影响1、膜脂质过氧化2、蛋白质功能抑制3、核酸破裂与DNA断裂(主要为OH-)由于氧化物质增加而抗氧化物减少导致的失衡造成的损伤称之为氧化应激细胞内钙超载概念1、钙稳态:正常情况下细胞通过一系列转运机制使得胞内维持低钙状态2、钙超载: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细胞钙转运障碍或钙含量增加导致细胞功能结构损伤机制Na-Ca交换异常:反向转运增强是导致钙超载的主要途径蛋白激酶C(PKC)激活生物膜损伤:细胞膜损伤、线粒体膜损伤、内质网膜损伤影响1、能量代谢障碍(线粒体代谢及结构损伤)2、细胞膜及结构蛋白分解3、加重酸中毒钙超载机制再灌注损伤的结果,又是再灌注损伤的原因(正反馈机制)炎症反应过度激活机制细胞粘附因子增加趋化因子与细胞因子增加影响1、微血管损伤:& 微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无复流现象) & 微血管通透性增加2、细胞损伤概述缺血性损伤(ischemic injury):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组织血液灌流减少,而致使细胞发生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c-reperfusion injury):恢复某些缺血组织器官的灌注及氧供反而会加重组织的损伤病因1、组织器官缺血后恢复血流供应2、医疗技术导致3、体外循环参与的手术治疗条件1、缺血时间(骨骼肌4h,肾脏1h,肝脏45min,冠脉15min)2、侧支循环3、缺氧程度4、再灌注条件影响心肌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特点:1、室性居多2、再灌注区可恢复细胞越多越易发生3、缺血数量越多再灌注越快缺血程度越重越易发生机制:不均一性,心肌钙超载,自由基改变心肌膜通透性稳定性,再灌注儿茶酚胺增加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心肌顿抑微血管阻塞心肌结构改变脑(脑水肿,脑细胞坏死最明显)机制: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自由基炎性介质增加,钙超载其他肺肝肾肠防治恢复血流且控制再灌注条件(低温,低钠,低压,低流速,低钙,高钾)清除自由基,减轻钙超载应用细胞保护及抑制剂激活内源性保护机制。
第七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一、单项选择题(最佳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1畅缺血-再灌注损伤是( )。
A畅缺血后恢复血流灌注引起的后果B畅缺血后恢复血流灌注引起的更严重的组织损伤C畅无钙后再用含钙溶液灌注引起钙超载D畅缺氧后再用富氧液灌注引起的更严重的组织损伤E畅是缺血的延续2畅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原因主要是( )。
A畅血管痉挛,组织缺血 B畅血管内血栓形成,阻断血流C畅器官在缺血耐受期内恢复血流D畅器官在可逆性损伤期内恢复血流E畅以上都不对3畅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见于( )。
A畅心 B畅脑 C畅肾 D畅肺 E畅各种不同组织器官4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畅所有缺血的组织器官在血流恢复后都会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B畅缺血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C畅心、脑较其他器官易发生再灌注损伤D畅低温(25℃)低压灌注可诱发再灌注损伤E畅高钙灌注可减轻再灌注损伤5畅下列情况中不会引起再灌注损伤的是( )。
A畅器官移植 B畅断肢再植 C畅冠状动脉溶栓D畅动-静脉瘘 E畅心脏直视手术6畅钙反常损伤程度主要与( )。
A畅无钙灌注的时限有关 B畅灌注液的温度有关C畅灌注液的pH有关D畅再灌注时钙浓度有关E畅再灌注时的氧分压有关7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白细胞数目的变化规律为( )。
A畅缺血期↓、再灌注期↑ B畅缺血期↑、再灌注期↑C畅缺血期↑、再灌注期↓D畅缺血期↓、再灌注期↓E畅缺血期正常、再灌注期↑8畅再灌注时组织内白细胞浸润增加的机制主要是( )。
A畅组胺和激肽的作用 B畅C3a、C5a的作用C畅LTC4的作用D畅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的作用E畅趋化性炎症介质的作用9畅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中最主要的、为人们公认的是( )。
A畅无复流现象 B畅高能磷酸化物缺乏 C畅钙超载D畅氧自由基损伤 E畅白细胞作用10畅黄嘌呤脱氢酶转化为黄嘌呤氧化酶需要有( )。
A畅镁依赖性蛋白水解酶 B畅锌依赖性蛋白水解酶 C畅钙依赖性蛋白水解酶D畅钼依赖性蛋白水解酶E畅铜依赖性蛋白水解酶11畅黄嘌呤氧化酶存在于( )。
缺血-再灌注损伤机体组织器官正常代谢、功能的维持,有赖于良好的血液循环。
各种原因造成的局部组织器官的缺血,常常使组织细胞发生缺血性损伤( ischemia injury ),但在动物试验和临床观察中也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恢复血液再灌注后,部分动物或患者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不但未减轻反而加重,因而将这种血液再灌注后缺血性损伤进一步加重的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
用低氧溶液灌注组织器官或在缺氧的条件下培养细胞一定时间后,再恢复正常氧供应,组织及细胞的损伤不仅未能恢复,反而更趋严重,这种现象称为氧反常( oxygen paradox )。
用无钙溶液灌流大鼠心脏后,再用含钙溶液进行灌流时,心肌细胞的损伤反而加重,称为钙反常( calcium paradox )。
缺血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是细胞功能及代谢紊乱的重要原因,但在再灌注时迅速纠正缺血组织的酸中毒,反而会加重缺血再灌注损伤,称为 pH 值反常( PH paradox )。
第一节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及条件一、原因(一)、组织器官缺血后恢复血液供应如休克时微循环的疏通、冠状动脉痉挛的缓解、心脏骤停后心脑肺复苏等。
(二)、动脉搭桥术、 PTCA 、溶栓疗法等血管再通术后,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术、器官移植及断肢再植等。
二、条件并不是所有缺血的组织器官在血流恢复后都会发生缺血 - 再灌注损伤,但许多因素可影响其发生发展和严重程度,常见的原因有:(一)、缺血时间缺血时间的长短与再灌注损伤的发生与否相关,缺血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不易发生再灌注损伤。
例如:大鼠心肌缺血 2min 以内或 20min 以上进行再灌注,不易发生再灌注损伤;狗心肌缺血 15min 以内或 40min 以上进行再灌注,再灌注损伤不易发生,缺血 15-20min 再灌注,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发生率高达 25%-50% 。
(二)、侧支循环缺血后侧支循环容易形成者,因可缩短缺血时间和减轻缺血程度,不易发生再灌注损伤,如肺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