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中国讲义自然灾害特点
- 格式:ppt
- 大小:3.73 MB
- 文档页数:4
2.1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学习目标】1. 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分析我国在世界自然灾害带中的位置。
2. 理解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样的原因,掌握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的表现和特征。
3.理解我国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原因,掌握我国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区和农业灾情的地域分布。
4. 掌握我国6个灾害带的地域分布和每个灾害带的主要自然灾害种类。
【重点难点】1. 中国自然灾害的三个主要特点2. 中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特点及原因 【知识链接】一、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 1.灾害种类多样(1)原因⎩⎪⎨⎪⎧特殊的① 多山的地貌强烈的②不稳定的③(2)表现:全球多种自然灾害(除现代④________灾害以外)在中国都有发生。
2.灾害频率高,强度大:全球20世纪发生的54起重大自然灾害中,我国占了⑤________。
3.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旱灾——黄淮海平原、⑥____________。
洪涝——⑦______________、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震——⑧________以及华北、西北、西南地区。
滑坡、泥石流——西南地区。
低温冷害——⑨________地区。
台风——⑩____________地区。
二、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 1.人员伤亡损失大(1)原因⎩⎪⎨⎪⎧人口⑪ 全国90%以上的人口集中区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东南与⑫ 等自然灾害多发区重合(2)表现:成灾人口集中在山东、⑬______、河北、⑭______、湖北、⑮________、湖南和江西等省。
2.农业灾情严重(1)原因⎩⎪⎨⎪⎧悠久的农业历史状况脆弱的⑯(2)农业灾情的地域差异地区 农业部门 灾害 灾情集中区【学习过程】一、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的成因与分布全球多种自然灾害(除现代火山灾害以外)在中国都有发生,这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强烈的地壳运动、多山的地貌及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有关,具体如下表所示。
二、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1.形成原因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并且主要分布在灾害种类多样并且灾害频发的东部地区,所以自然灾害人员伤亡损失大,成灾人口严重。
2.1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分析我国在世界自然灾害带中的位置。
2、理解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样的原因,掌握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表现和特征。
3、理解我国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原因,掌握我国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区和农业灾情的地域分布。
4、掌握我国6个灾害带的地域分布和每个灾害带的主要自然灾害种类。
【自主预习】一、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1.中国灾害种类多样的原因是什么?2.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的表现?二、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1.读图2.3思考中国自然灾害成灾人口分布有何特征及原因?2.我国东、西部孕灾环境、受灾体、主要灾种和农业灾情的差异三、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分布地区主要灾种危害灾种成因海洋灾害带东南沿海灾害带东部灾害带中部灾害带西北灾害带青藏高原灾害带【课堂检测】1、关于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类型多样,全球各种自然灾害都有发生B.成灾人口和农业灾情严重C.自然灾害分布广泛,地域分异不明显D.空间上可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灾害带2、关于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布对应点不正确的是()A.东北平原——旱灾多发B.台湾省——地震多发C.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D.黄淮海平原——低温冷害严重3、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是()A.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是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区之一B.经济迅速发展,是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C.地处世界两条灾害带的交汇处,灾害多发D.灾害防御能力有限,灾害监测系统不健全下图为“某岛沿北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和“气候要素变化曲线图”。
4、对该岛生活、生产危害最大的两种自然灾害是()A.寒潮、洪涝B.地震、洪涝C.台风、地震D.干旱、台风5、该岛属于我国的()A.海洋灾害带B.东南沿海灾害带C.东部灾害带D.中部灾害带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
6、下列自然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是()①洪水②干旱③台风④泥石流⑤寒潮A.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③7、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Ⅳ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B.台风C.泥石流D.洪水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讲义一、我国自然灾害的概述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自然灾害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对于防灾减灾、降低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1、灾害种类繁多我国几乎涵盖了世界上所有类型的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如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等)、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海洋灾害(如风暴潮、海啸等)、生物灾害(如病虫害、鼠害等)等。
2、发生频率高许多自然灾害在我国频繁发生。
例如,洪涝灾害几乎每年都会在某些地区出现,干旱也时常困扰着大片土地。
地震在我国的活动也较为频繁。
3、分布地域广从地域上看,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广泛。
东部地区常受到台风、暴雨、洪涝等灾害的影响;西部地区则面临着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威胁;北方地区易遭受干旱、寒潮的侵袭;南方地区则多洪涝、台风等灾害。
4、造成损失严重自然灾害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特别是重大灾害事件,往往会对受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三、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分布1、气象灾害(1)暴雨洪涝特点:暴雨洪涝是我国最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具有季节性、区域性和可重复性等特点。
暴雨往往集中在夏季,且在东部季风区更为频繁。
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大江大河流域,如长江、黄河、珠江等流域。
(2)干旱特点:干旱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灾害损失重等特点。
干旱的发生与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密切相关。
分布:华北地区是我国干旱发生频率较高的地区,其次是华南、西南等地。
(3)台风特点:台风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
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常常给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的灾害。
分布: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如广东、福建、浙江等地。
(4)寒潮特点:寒潮具有降温幅度大、影响范围广、风力强等特点。
《自然灾害》讲义一、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简单来说,就是由自然因素引发的、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和破坏的事件或现象。
它具有不可预测性、突然性和强大的破坏力。
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飓风、台风、干旱、暴雨、暴雪、泥石流、滑坡、火山喷发、海啸等等。
这些灾害有的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比如地震和火山喷发;有的则是大气环流和水循环异常导致的,像暴雨、干旱和台风。
二、自然灾害的特点1、不可预测性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某些自然灾害进行预警,但仍然无法准确地预测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
比如地震,目前仍然是世界上最难预测的自然灾害之一。
2、突然性许多自然灾害往往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给人们的反应时间极短。
例如,飓风和洪水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并造成巨大破坏。
3、强大的破坏力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其破坏力巨大。
它可能摧毁房屋、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而且,灾害的影响往往不仅仅局限于直接的破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进一步加重损失。
4、广泛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通常很广,可能波及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
例如,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多地同时发生干旱或洪涝灾害。
5、周期性和季节性有些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季节性。
比如,在某些地区,洪水和暴雨往往在雨季更容易发生;而在某些季节,飓风和台风的出现频率会增加。
三、自然灾害的成因1、地球内部活动地球内部的板块运动、火山活动和地震等都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能量释放所导致的。
板块的相互碰撞、挤压和拉伸会引发地震,而火山活动则是地球内部岩浆上升到地表的结果。
2、大气环流和水循环大气环流的异常会导致暴雨、干旱、飓风等灾害。
水循环的失衡则可能引发洪水和干旱。
3、地形和地貌陡峭的山地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而地势低洼的地区则更容易遭受洪水的侵袭。
4、人类活动人类的一些活动也可能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比如,过度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增加泥石流和滑坡的风险;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面临洪水等灾害的威胁更加严重。
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下地理学案
结合该图分析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有何特征?为什么?。
综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分析近年来我国各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成灾强度上升的人为原因。
列举我国加强防灾减灾所采取的工程措施。
(不少于三项)
、
月以来,河南、山西、河北、山东、江苏、安徽、陕西等省降水量
方冬麦受旱区适宜灌溉气象等级预报图如下:
据图比较甲、乙两地的气温差异,并分析
为减轻干旱对北方冬麦的不利影响,试列。
第二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一、学习目标:1、理解自然灾害点位的含义,分析中国在世界自然灾害带中的位置。
2、理解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样的原因,掌握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的的表现和特征。
3、理解我国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原因,掌握我国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区和农业灾情的地域分布。
4、掌握我国6个灾害带及每个灾害带的地域分布和每个灾害带的主要自然灾害种类。
二、学习重点难点:中国自然灾害的三个主要特点三、自主预习: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一、自然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读教材P24-25内容,填空:1、原因:(1)我国处在两大的交汇处;(2)我国处在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3)我国2/3的面积是,地貌类型复杂多样;(4)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及位置的移动,导致了我国频繁的灾害。
2、灾害特征:(1)灾种多,、干旱、洪涝、台风、危害最为严重。
(2)灾次频发,强度大。
阅读:自然灾害点位的理解1、自然灾害点位是指自然灾害以分散点的形式在空间上的分布,着重强调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
2、与地理位置的区别在于自然灾害点位侧重于空间上的分布,而地理位置强调地理事物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
3、自然灾害种类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填下表):合作探究一: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有何特征?为什么?二、成灾人口多,农业灾情严重读教材P25-27内容,把下面的小题补充完整:1、原因:众多的人口和悠久的状况。
2、成灾人口:一线东南部多,西部少,主要集中在、河南、河北、、湖北、安徽、、和江西等省。
3、农业灾情的地域分异:合作探究二:概括中国灾情区域分异的特点,分析该特点形成的自然背景。
三、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读教材P28-29内容,填表格:合作探究三:仿照下面的例子,任意在其他5个自然灾害带中选择一个进行分析:例:东部灾害带灾情严重的原因分析1、东部灾害带是洪水、暴雨集中地区,这里地势低平,有大面积的内涝区。
2、东部沿海受台风、风暴潮影响较多,北部有旱灾和虫灾。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讲义一、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以下是我国自然灾害的一些显著特点:1、灾害种类繁多我国的自然灾害涵盖了气象灾害(如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等)、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海洋灾害(如风暴潮、海啸等)、生物灾害(如病虫害、森林草原火灾等)等多个领域。
几乎各种类型的自然灾害在我国都有发生,这使得我国面临着复杂多样的灾害威胁。
2、灾害发生频率高由于我国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复杂多变,许多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例如,洪涝灾害在我国南方地区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干旱在北方地区也时有发生。
地震活动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也较为活跃,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持续的威胁。
3、灾害分布地域广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差异较大,导致自然灾害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例如,东南沿海地区经常受到台风的侵袭,西南地区是地震和地质灾害的高发区,北方地区则容易遭受干旱和寒潮的影响。
4、灾害损失严重自然灾害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统计,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在数百亿元以上,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灾害事件中,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造成的损失更是触目惊心。
5、灾害连锁性强一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会引发其他相关的灾害。
例如,暴雨可能引发洪涝灾害,进而导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干旱可能导致森林火灾的发生,同时也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引发粮食减产等问题。
6、灾害的季节性和周期性许多自然灾害在时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比如,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夏季,干旱多发生在春季和秋季;台风主要在夏秋季节影响我国沿海地区。
这种季节性和周期性的特点为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二、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1、气象灾害的分布(1)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珠江流域、淮河流域等地。